李白及其诗歌.pptx_第1页
李白及其诗歌.pptx_第2页
李白及其诗歌.pptx_第3页
李白及其诗歌.pptx_第4页
李白及其诗歌.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李白生平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 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 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 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 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 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 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蜀中生活时期(25以前) 以湖北安陆为中心第一次漫游时期(26-42) 长安翰林时期(42-45) 以梁园为中心第二次漫游时期(45-55) 安史之乱参加李璘幕府直至去世时期(55-62 ) 蜀中生活时期(25以前) 出生中亚碎叶,约五岁时 迁居绵州昌隆 家庭教育及产生的多元化价值观 “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 “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 ” “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 “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 随赵蕤学纵横术 以湖北安陆为中心第一次漫游时期(26-42)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酒隐安陆,蹉跎十年” 出川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以湖北安陆为中心第一次漫游时期(26-42) 愤慨与不平 : 行路难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长安翰林时期(42-45) 得意: 一朝君王垂拂拭,剖心输丹雪胸臆。 忽蒙白日回景光,直上青云生羽翼。 幸陪鸾驾出鸿都,身骑青龙天马驹。 王公大人借颜色,金章紫绶来相趋。 (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 以梁园为中心第二次漫游时期(45-55) 愤慨 “玉不自言如桃李,鱼目笑之卞和耻。 楚国青蝇何太多?连城白璧遭谗毁。”(鞠歌行 ) “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赠蔡山人) 将进酒等 安史之乱参加李璘幕府直至去世时期(55-62 ) 天真与少年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 二、李白的思想性格 一方面,他接受儒家“兼善天下”的思想,立志”济苍生 ”、“安社稷”,并且一生积极进取, 追求理想。 另一方面,他又接受道家特别是庄子那种遗世独立的思想 ,追求绝对精神自由,蔑视世间一切。 此外,他还深受游侠思想的影响,敢于打破传统偶像,轻 尧舜,笑孔丘,要平交诸侯,长揖万乘,并且仗剑行侠, 仗义疏财。 儒、道、侠三家本不相融,但李白却将三者结合为“功成 身退”的人生理想,并成为支配他一生的主导思想。因此 ,追求功名、漫游山水和求仙学道,也就伴随了李白一 生。 (一)讴歌理想,抒发悲愤 浪漫主义精神的重要内容 李白以不世之才自居,一生始终不渝地追 求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他以大 鹏、天马、雄剑自比:“大鹏一日同风起 ,抟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 能簸却沧溟水。”(上李邕)“抚剑夜 吟啸,雄心日千里。誓欲斩鲸鲵,澄清洛 阳水。”(赠张相镐其二) (二)蔑视权贵,追求自由 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精神的重要 特色。 “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 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 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愿醒”(将进酒) (三)揭露现实,抨击时政 叛逆精神的重要体 现。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 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 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 (四)对劳动人民的悲惨境遇的关心和同情。 “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不浊不 可饮,壶浆半成土。一唱都护歌 ,心催泪如雨。”(丁都护歌 )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宿 五松山下荀媪家) 李白与酒李白与月李白与水 四、李白诗歌的意象 1、李白与酒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将进酒 )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行路难)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宣州谢 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处是他乡。”(客中作) 李白饮酒吟诗是为了追求半醉半醒的艺术境界, 也是自己寻求创作灵感的方式,也是反抗现实世 界的办法,基本表达了他追求浪漫、自由生命和 生活的向往. 李白与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 头思故乡。静夜思 2、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 3、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月”是一种超越,一种人格上的超越,一种摆脱 俗世利益纷争而心有所得的精神超越。这也正 是一种唯美主义的诗意境界。月亮这一意象在 诗人们的心中有着多种不同的意蕴:幽美、自 由、纯洁、美好、永恒、凄凉、悲惨、悲欢离 合等等,无不表达。月亮的不同意蕴,形成不 同的审美意境,烘托出诗人们的不同情怀。 李白与水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将进酒) 2、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3、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4、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一、 诗意描写 二、 借水抒情 1.时间意识 诗人时不我待、老之将至,却未能实现“寰区大定,海县 清一”远大理想的惆怅和痛苦。 2.离情别绪 借用“水”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 3.忧郁情结 在李白的思想深处,一直绞结着道家的出世和儒家的入世 两种情结,他所追求的理想和现实始终存在着其不可逾越 的错位。 五、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一、李白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 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 上李邕:“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 里。”他说自己的诗是“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 傲凌沧州”。 二、强烈的感情色彩,喷发式的抒情方式 洒脱不羁的气质、傲世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 而又爆发强烈的感情。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 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三、想象变幻莫测,随意生发,离奇惝恍,意 象壮美而不乏清新明丽。 与喷发式感情表达方式相结合,李白诗歌的想 象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如 将进酒:“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 暮成雪。”真是想落天外,匪夷所思。他的奇特 的想象,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随情思流动而 变化万端一个想象与紧接着的另一个想象之 间,跳跃极大 四、壮美与优美的意象。 李白对体积巨大的壮观事物似乎尤为倾心,大 鹏、巨鱼、长鲸,以及大江、大河、沧海、雪 山等,都是他喜欢吟咏的对象,李白将它们置 于异常广阔的空间背景下加以描绘,构成雄奇 壮伟的诗歌意象,如渡荆门送别“山随平野 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意象便极为阔大壮观。 五、清新明快的语言风格 语言风格清新明快,明丽爽朗是其词语的基本 色调,正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在李 白诗里,用得最多的色彩字是白,其次是金、 青、黄、绿、紫等,他天性开朗,喜欢明丽的 色调。 六、对李白诗歌的评价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韩愈)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杜甫)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 剑气,袖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余光中) 七、李白诗歌对后世的影响 1、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其歌 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 依傍,笔法多端,达到了任随性之而变幻莫 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李白的绝句自然明 快,飘逸潇洒,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 尽的情思。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 五绝,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很好,兼长五绝与七 绝而且同臻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2、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他讴歌祖国山 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 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他被贺 知章称为“谪仙人”,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 情感为主。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 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中最鲜明的艺术特色。李白 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 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他与杜甫并称 为“大李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