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安全检测课程设计.docx_第1页
火灾安全检测课程设计.docx_第2页
火灾安全检测课程设计.docx_第3页
火灾安全检测课程设计.docx_第4页
火灾安全检测课程设计.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火灾安全检测课程设计1.火灾 火灾:火灾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在各种灾害中,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地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人类能够对火进行利用和控制,是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所以说人类使用火的历史与同火灾作斗争的历史是相伴相生的,人们在用火的同时,不断总结火灾发生的规律,尽可能地减少火灾及其对人类造成的危害。1.1火灾的现象 火灾的现象: 燃烧是一种伴随有光、热的化学反应,因此物料在燃烧过程中一般都有以下现象产生。1.1.1 火灾具有哪些现象1.热(温度):凡是物质燃烧就必然有热量释放出来,是环境温度升高,环境温度升高速率与物质燃烧规模和燃烧速度有关。在燃烧速度非常缓慢的情况下,物质燃烧所产生的热(温度)是不容易鉴别出来的。2.燃烧气体:物质在燃烧的开始阶段,首先释放出来的是易燃气体。其中有单分子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气体、较大的分子团、灰烬和未燃烧的物质颗粒悬浮在空气中,我们将这种悬浮物称为气溶胶,其颗粒粒子直径一般在0.1m左右。3.烟雾:一般是把人们肉眼可见的燃烧生成物,其粒子直径在0.01-10m的液体或固体微粒与气体混合物称为烟雾。不管是燃烧气体还是烟雾,它们都有很大的流动性和危害性,能潜入建筑物的任何空间。起毒害性对人的生命威胁特别大。据统计,在火灾中约有70的死者是由于吸入燃烧气体货烟雾造成的。4.火焰:火焰是物质着火产生的灼热发光的气体部分。物质燃烧到发光阶段是物质的全燃烧阶段,在这一阶段,火焰热辐射含有大量的红外线和紫外线。易燃液体燃烧,是不断蒸发的可燃气体在气相中燃烧,其火焰热辐射很强,含有更多的紫外线。2.火灾的危害2.1火灾的危害性: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地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人类能够对火进行利用和控制,是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火,给人类带来文明进步、光明和温暖。但是,失去控制的火,就会给人类造成灾难。所以说人类使用火的历史与同火灾作斗争的历史是相伴相生的,人们在用火的同时,不断总结火灾发生的规律,尽可能地减少火灾及其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对于火灾,在我国古代,人们就总结出“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的经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社会财富日益增多的同时,导致发生火灾的危险性也在增多,火灾的危害性也越来越大。据统计,我国70 年代火灾年平均损失不到2 .5亿元,80 年代火灾年平均损失不到3.2亿元。进入90年代,特别是1993 年以来,火灾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上升到年均十几亿元,年均死亡2000多人。实践证明,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消防工作的重要性就越来越突出。“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的危害”是对消防立法意义的总体概括,包括了两层含义:一是做好预防火灾的各项工作,防止发生火灾;二是火灾绝对不发生是不可能的,而一旦发生火灾,就应当及时、有效地进行扑救,减少火灾的危害。火灾不仅毁坏物质财产,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还直接或间接危害生命,给人们的心灵造成极大的危害。每年都有许多儿童被火灾夺去生命。同时因儿童用火不慎引起的火灾也不在少数。在社会生活中,火灾是威胁公共安全,危害人们生命财产的灾害之一。俗话说:“水火无情”;“贼偷一半,火烧全光”。当今,火灾是世界各国人民所面临的一个共同的灾难性问题。它给人类社会造成过不少生命、财产的严重损失。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日益增加,火灾损失上升及火灾危害范围扩大的总趋势是客观规律。据联合国“世界火灾统计中心”提供的资料介绍,发生火灾的损失,美国不到7年翻一番,日本平均16年翻一番,中国平均12年翻一番。全世界每天发生火灾1万多起,造成数百人死亡。近几年来,我国每年发生火灾约4万起,死2000多人,伤30004000人,每年火灾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10多亿元,尤其是造成几十人、几百人死亡的特大恶性火灾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严峻的现实证明,火灾是当今世界上多发性灾害中发生频率较高的一种灾害,也是时空跨度最大的一种灾害。2.2火灾的危害性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2.2.1火灾会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1993年8月5日,深圳市安贸危险品储运公司清水河仓库,因化学危险物品混存而发生反应,引起火灾爆炸事故,大火燃烧了16小时,有15人死亡,8人失踪,873人受伤,在抢险中仅公安干警就有54人伤亡,2名公安局副局长殉职,烧毁建筑面积39000平方米,火灾直接财产损失15.2亿元,每天有460万元财产被烧毁。2.2.2火灾造成的间接财产损失现代社会各行各业密切联系,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旦发生重、特大火灾,造成的间接财产损失之大,往往是直接财产损失的数十倍。1990年7月3 日,四川省梨子园铁路隧道因油罐车外溢的油气遇到电火花导致爆炸起火。参加灭火抢险战斗的有解放军第13集团军、二炮集团、成都军区、达县军分区预备师以及武警达县支队、四支队、四川省消防总队。这起火灾直接财产损失仅500万元,但致使铁路运输中断23天,26日全线通车,造成成千上万旅客滞留和许多单位停工待料,间接财产损失难以估算。2.2.3火灾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据统计,2000年全国火灾中烧死3021人,烧伤4404人平均每天有8.3人在火中被烧死。2000年四川共发生火灾5718起,死102人,伤243人。2000年12月25日河南洛阳东都商厦因电焊工违章操作引起火灾,造成309人死亡,7人受伤。国际消防技术委员会对全球火灾调查统计表明,近几年全球每年发生600700万起火灾,大约有67万人在火灾中丧命,全球每年在火灾中死亡人数最多的6个国家是:1印度,年均2万人;2俄罗斯,年均1.35万人;(3)美国,年均5千人;(4)中国,年均2.1千人;(5)日本,年均2千人;(6)乌克兰,年均1.7千人2.2.4火灾会造成生态平衡的破坏1987年5月6日到6月2日几乎长达一个月的大兴安岭森林特大火灾,起火直接原因是林场工人在野外吸烟引起,间接原因是气候条件有利燃烧,可燃物多。人民解放军、森林警察、公安消防人员、广大职工近10万军民经过近一个月的殊死搏斗,才将大火扑灭。这场大火致使193人丧生,226人受伤,火灾破坏了1000多万亩林业资源,大火殃及1个县城3个镇,破坏的生态平衡需80年才能恢复,经济损失高达69.13亿元。据资料统计,我国年均森林火灾毁林面积达100万公顷(我国森林覆盖率仅为13%,日本60%),森林大面积减少,造成洪水泛滥。2.2.5火灾会造成不良的社会政治影响如火灾发生在首脑机关,通信枢纽、涉外单位、古建筑、风景区等都会造成严重的政治影响,甚至波及全国乃至全世界。1994年11月15日,吉林市银都夜总会因纵火发生火灾,殃及在同一建物内的市博物馆,烧毁建筑面积6800平方米,不仅造成直接财产损失671万多元,而且将无法用金钱计算的博物馆内藏文物7千余件和黑龙江在该馆巡展的1具7000多万年以前的恐龙化石(长11米,高6.5米)被烧毁,以及堪称世界级瑰宝、被列入吉尼斯世界大全的吉林陨石雨中最大的1号陨石(重1775千克)也在大火中分为两半,还有2人被烧死,既造成了难以计算的经济损失,更造成了不良的政治影响。3.火灾的分类3.1按照范围分类:3.1.1按照范围的分类:1.本标准根据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将火灾定义为六个不同的类别。2.本标准适用于选用灭火器灭火等灭火和防火领域。3.1.2火灾事故的等级划分根据2007年6月26日,公安部下发的关于调整火灾等级标准的通知。新的火灾等级标准由原来的特大火灾、重大火灾、一般火灾三个等级调整为特别重大火灾、重大火灾、较大火灾和一般火灾四个等级。1.特别重大火灾,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2.重大火灾,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3.较大火灾,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4.一般火灾,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注:“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3.1.3火灾分类的命名及其定义: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B.类火灾: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C.类火灾:气体火灾。D.类火灾:金属火灾。E.类火灾: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3.1.4各类火灾的扑救措施扑救A类火灾可选择水型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扑救B类火灾可选择泡沫灭火器(化学泡沫灭火器只限于扑灭非极性溶剂)、干粉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救C类火灾可选择干粉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扑救D类火灾可选择粉状石墨灭火器、专用干粉灭火器,也可用干砂或铸铁屑末代替。扑救带电火灾可选择干粉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带电火灾包括家用电器、电子元件、电气设备(计算机、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等)以及电线电缆等燃烧时仍带电的火灾,而顶挂、壁挂的日常照明灯具及起火后可自行切断电源的设备所发生的火灾则不应列入带电火灾范围。4.火灾的探测方法 火灾探测方法是以物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现象为依据,以实现早期发现火灾为前提的。因为火灾的早期发现是充分发挥灭火措施的作用、较少火灾损失和保卫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条件,所以,世界各国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研究都着眼于火灾探测手段的研究和实验工作,以期发现新的早期火灾探测方法,开拓火灾自动报警技术新的领域。4.1火灾探测基本原理 可燃气体特殊气味等。这些特性是物质燃烧过程中发生物质转换和能量转换的结果,为早期发现火灾、进行火灾探测提供了依据。深入分析火灾早期现象的特征,从中提取出可用于火灾探测的信息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依照探测元件与探测对象的关系,火灾探测原理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基本类型。4.1.1接触式探测: 非接触式火灾探测器主要是根据火焰或烟气的光学效果进行探测的由于探测元件不必触及烟气,可以在离起火点较远的位置进行探测,所以探测速度较快,适宜探测那些发展较快的火灾。这类探测器主要有光束对射式探测器、感光(火焰)式探测器和图像式探测器。4.1.2火焰式探测器:利用光电效应探测火灾,主要探测火焰发出的紫外光或红外光,而不用可见光波段,因为它不易有效地把火焰的辐射与周围环境的背景辐射区别开来。4.2典型火灾过程分析4.2.1 普通可燃物火灾:普通可燃物火灾燃烧的表现形式是:物质受热源作用首先产生燃烧气体和发生阴然并产生烟雾,在氧气供应充足的条件下才能逐步达到完全燃烧,产生火焰并发出一些可见光与不可见光,同时释放大量的热,使得环境温度升高。普通可然物物质由初起阴燃阶段开始,到火焰燃烧、火势渐大,最终酿成火灾的起火。其特点如下:1.初起阶段和阴燃阶段占时较长在这个阶段产生大量的烟雾气溶胶,但是环境温度不高。如果在此阶段能将重要的火灾信息烟雾浓度有效的测量出来,就可以将火灾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2.火焰燃烧阶段火势蔓延迅速在这个阶段火势开始蔓延,环境温度不断升高,燃烧不断扩大,形成火灾。3.物质全燃烧阶段产生强烈火焰辐射在这个阶段会产生各种波长的火焰光,使火焰热辐射含有大量的红外线和紫外线,因此对火灾形成的红外和紫外光辐射进行有效探测也是实现火灾探测的基本方法之一。4.2.2工业企业火灾在工业生产环境,油品、液化烃等可燃物质起火过程不同于普通可燃物,起火速度快且迅速达到全然阶段,形成很少有烟雾遮蔽的明火火灾,因而用火焰光探测更及时有效。此外,当可燃物质是可燃气体或易燃液体蒸气时,起火燃烧过程也不同于普通可燃物,在可燃气体或易燃液体蒸气的爆炸浓度范围内由于着火点火源的作用会引起爆炸,这时对可燃气体或易燃液体蒸气的浓度探测十分重要。4.3火灾信息探测方法火灾信息探测是以物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火灾现象为依据,以实现早期发现火灾为前提。分析普通可燃物的火灾特点,以物质燃烧过程中发生的能量转换和物质转换为基础,可形成不同的火灾探测方法。4.3.1空气离化探测法:这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释放的射线将空气电离产生正、负离子,使得带电腔室(称为电离室)内空气具有一定的导电性,在电场作用下形成离子电流;当烟雾气溶胶进入电离室内,比表面积较大的烟雾离子利用起吸附特性吸附其中的带电离子,产生离子电流变化。这种离子电流变化与烟浓度有直接线形关系,并可用电子线路加以检测,从而获得与烟雾浓度有直接关系的电信号,用与火灾确认和报警。采用空气离化探测法实现的火灾烟雾浓度探测一般称作离子感烟探测,他对火灾初起和阴燃阶段的烟雾气溶胶检测非常灵敏有效,可测烟雾直径范围在0.0310m左右。4.3.2光电探测法这是根据火灾所产生的烟雾颗粒读光线的阻挡或散射作用来实现感烟式火灾探测的方法。可分为减光式和散射光式两类。减光式光电感烟探测是根据烟雾颗粒对光线的阻挡作用所形成的光通量的减少量来实现对烟雾浓度的有效探测,一般是构成发光与收光部分分离的对射式线状火灾探测。散射光式感烟探测是根据光散射定律,在点状结构的火灾探测器通气暗箱内用发光元件产生一定波长的探测光,当烟雾气溶胶进入检测暗箱时,其中粒径大于探测光波长的着色烟雾颗粒产生散射光,通过与发光元件成一定夹角(一般在90135,夹角越大,灵敏度越高)的光电接受元件收到的散射光强度,可以得到与烟浓度成比例的信号电流或电压,用于判定火灾。散射光式光电感烟探测法对于普通可燃物在火灾初起和阴燃阶段所产生的着色烟雾颗粒可以有效探测。4.3.3热(温度)探测法这是根据物质燃烧释放出的热量所引起的环境温度升高或其变化率大小,通过热敏元件与电子线路来探测火灾。热(温度)探测法在火焰燃烧和有较大温度变化的火灾危险环境可实现有效探测。4.3.4火焰(光)探测法这是根据物质燃烧所产生的火焰光辐射的大小,其中主要是红外辐射和紫外辐射的大小,通过光敏元件与电子路来探测火灾现象。火焰(光)探测法一般采用被动式光辐射探测原理,用于火灾发展过程中火焰发展和明火燃烧阶段,其中紫外式感光原理多用于油品和电气火灾,红外式感光多用于普通可燃物和森林火灾。为了区别非火灾形成的光辐射,被动感光式火灾探测通常还要考虑可燃物燃烧时火焰光的闪烁频率330Hz.4.3.5可燃气体探测法对于物质燃烧初期产生的烟气体或易燃易爆场所泄露的可燃气体,可以利用热催化式元件、气敏半导体元件或三端电化学元件的特性变化类探测可燃气体浓度或成分,预防火灾和爆炸危险。相应的火灾探测器需要采用防爆式结构。4.3.6复合式或杂探测法这是根据普通可燃物火灾模型,在同一时间段内对火灾过程中的烟雾、温度等多个参数进行探测和综合数据处理,以兼顾火灾探测可靠性和及时性为目的,分析判断火灾现象,确认火灾。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5.1系统的组成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由触发器件、火灾报警装置、火灾警报装置以及具有其它辅助功能的装置组成的火灾报警系统。它能够在火灾初期,将燃烧产生的烟雾、热量和光辐射等物理量,通过感温。感烟和感光等火灾探测器变成电信号,传输到火灾报警控制器,并同时显示出火灾发生的部位,记录火灾发生的时间。一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防排烟系统、通风系统、空调系统、防火门、防火卷帘、挡烟垂壁等相关设备联动,自动或手动发出指令、启动相应的装置。5.1.1触发器件: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自动或手动产生火灾报警信号的器件称为触发件,主要包括火灾探测器和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火灾探测器是能对火灾参数(如烟、温度、火焰辐射、气体浓度等)响应,并自动产生火灾报警信号的器件。按响应火灾参数的不同,火灾探测器分成感温火灾探测器、感烟火灾探测器、感光火灾探测器、可燃气体探测器和复合火灾探测器五种基本类型。不同类型的火灾探测器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火灾和不同的场所。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是手动方式产生火灾报警信号、启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器件,也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之一5.1.2火灾报警装置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用以接收、显示和传递火灾报警信号,并能发出控制信号和具有其它辅助功能的控制指示设备称为火灾报警装置。火灾报警控制器就是其中最基本的一种。火灾报警控制器担负着为火灾探测器提供稳定的工作电源;监视探测器及系统自身的工作状态;接收、转换、处理火灾探测器输出的报警信号;进行声光报警;指示报警的具体部位及时间;同时执行相应辅助控制等诸多任务。是火灾报警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在火灾报警装置中,还有一些如中断器、区域显示器、火灾显示盘等功能能不完整的报警装置,它们可视为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演变或补充。在特定条件下应用,与火灾报警控制器同属火灾报警装置。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基本功能主要有:主电、备电自动转换,备用电源充电功能,电源故障监测功能,电源工作状态指标功能,为探测器回路供电功能,控测器或系统故障声光报警,火灾声、光报警、火灾报警记忆功能,时钟单元功能,火灾报警优先报故障功能,声报警音响消音及再次声响报警功能。5.1.3火灾警报装置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用以发出区别于环境声、光的火灾警报信号的装置称为火灾警报装置。它以声、光音响方式向报警区域发出火灾警报信号,以警示人们采取安全疏散、灭火救5.1.4消防控制设备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当接收到火灾报警后,能自动或手动启动相关消防设备并显示其状态的设备,称为消防控制设备。主要包括火灾报警控制器,自动灭火系统的控制装置,室内消火栓系统的控制装置,防烟排烟系统及空调通风系统的控制装置,常开防火门,防火卷帘的控制装置,电梯回降控制装置,以及火灾应急广播、火灾警报装置、消防通信设备、火灾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标志的控制装置等控制装置中的部分或全部。消防控制设备一般设置在消防控制中心,以便于实行集中统一控制。也有的消防控制设备设置在被控消防设备所在现场,但其动作信号则必须返回消防控制室,实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控制方式。5.1.5电源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属于消防用电设备,其主电源应当采用消防电源,备用电采用蓄电池。系统电源除为火灾报警控制器供电外,还为与系统相关的消防控制设备等供电。5.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基本形式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基本形式: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规定,火灾自动报系统的基本形式有三种,即:区域报警系统、集中报警系统和控制中心报警系统。5.2.1区域报警系统由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或由火灾的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功能简单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称为区域报警系统,适用于较小范围的保护。5.2.2集中报警系统由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或由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显示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功能较复杂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统称为集中报警系统。适用于较大范围内多个区域的保护。5.2.3控制中心报警系统由消防控制室的消防控制设备、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或由消防控制室的消防控制设备、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显示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功能复杂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称为控制中心报警系统。系统的容量较大,消防设施控制功能较全,适用于大型建筑的保护。5.2.4报警区域与探测区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保护对象形式多样,功能各异,规模不等。为了便于早期探测、早期报警,方便日常的维护管理,在安装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人们一般都将其保护空间划分为若干个报警区域。每个报警区域又划分了若干个探测区域。这样这可以在火灾时,能够迅速、准确地确定着火部位,便于有关人员采取有效措施。因此,所谓报警区域就是人们在设计中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警戒范围按防火分区或楼层划分的部分空间,是设置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基本单元。一个报警区域可以由一个防火分区或同楼层相邻几个防火分区组成,但同一个防火分区不能在两个不同的报警区域内;同一报警区域也不能保护不同楼层的几个不同的防火分区。探测区域就是将报警区域按照探测火灾的部位划分的单元,是火灾探测器部位编号的基本单。一般个探测区域对应系统中具有一个独立的部位编号。根据我国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规定,探测区域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要求:(1)探测区域应按独立房(套)间划分。一个探测区域的面积不宜超过500m2;从主要人口能看清其内部,且面积不超过1000m2的房间,也可划分为一个探测区域。红外光束型感烟火灾探测器的探测区域长度不宜超过l00m。缆式感温火灾探测器的探测区域长度不宜超过200m。空气管差温火灾探测器的探测区域长度宜在20ml00m之间这是探测区域划分的基本依据。(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二级保护对象也可将几个房间划为一个探测区域相邻房间不超过5间,总面积不超过400m2,并在门口设有灯光显示装置。相邻房间不超过10间,总面积不超过1000m2,在每个房间门口均能看清其内部,并在门口设有灯光显示装置。(3)下列场所应分别单独划分探测区域:敞开或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消防电梯与防烟楼梯间合用的前室;走道、坡道、管道井、电缆隧道;建筑物闷顶、夹层。6.自动灭火系统 6.1火灾控制火灾发生后,为了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火势的控制至关重要。最通常的考虑是利用灭火系统和防排烟系统。根据燃烧的机理,一般有四种独立的不同控制方法控制火灾,周围环境对火灾的发展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有效的通风和防排烟的系统会有利于延缓 火灾的扩大。6.2常用的四种灭火机理为:1.冷却灭火2.稀释氧灭火3.移去燃料灭火4.化学抑制火焰灭火6.2.1冷却灭火:对一般可燃物来说,能够持续燃烧的条件之一就是它们在火焰或热的作用下达到了各自的着火温度。因此,对一般可燃物火灾,将可燃物冷却到其燃点或闪点以下,燃烧反应就会中止。水的灭火机理主要是冷却作用。冷却灭火法:冷却灭火,是根据可燃物质发生燃烧时必须达到一定的温度这个条件,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燃烧的物体上,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从而使燃烧停止。用水进行冷却灭火,是扑救火灾的最常用方法。二氧化碳的冷却效果也很好。这种灭火法的原理是将灭火剂直接喷射到燃烧的物体上,以降低燃烧的温度于燃点之下,使燃烧停止。或者将灭火剂喷洒在火源附近的物质上,使其不因火焰热辐射作用而形成新的火点。冷却灭火法是灭火的一种主要方法,常用水和二氧化碳作灭作灭火剂冷却降温灭火。灭火剂在灭火过程中不参与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这种方法属于物理灭火方法。6.2.2稀释氧灭火: 各种可燃物的燃烧都必须在其最低氧气浓度以上进行,否则燃烧不能持续进行。因此,通过降低燃烧物周围的氧气浓度可以起到灭火的作用。通常使用的二氧化碳、氮气、水蒸气等的灭火机理主要是窒息作用。稀释氧灭火法:窒息灭火法,是根据燃烧需要足够的空气这个条件,采取适当措施来防止空气流入燃烧区,使燃烧物质缺乏或断绝氧气而熄灭。这种灭火方法,适用于扑救封闭的房间、地下室、船舱内的火灾。窒息灭火法是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不燃烧区或用不燃物质冲淡空气,使燃烧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的灭火方法。具体方法是:1、用沙土、水泥、湿麻袋、湿棉被等不燃或难燃物质覆盖燃烧物;2、喷洒雾状水、干粉、泡沫等灭火剂覆盖燃烧物;3、用水蒸气或氮气、二氧化碳等惰性气体灌注发生火灾的容器、设备;4、密闭起火建筑、设备和孔洞;5、把不燃的气体或不燃液体(如二氧化碳、氮气、四氯化碳等)喷洒到燃烧物区域内或燃烧物上6.2.3移去燃料灭火: 把可燃物与引火源或氧气隔离开来,燃烧反应就会自动中止。火灾中,关闭有关阀门,切断流向着火区的可燃气体和液体的通道;打开有关阀门,使已经发生燃烧的容器或受到火势威胁的容器中的液体可燃物通过管道导至安全区域,都是隔离灭火的措施。 移去燃料灭火:是根据发生燃烧必须具备可燃物这个条件,将已着火物体与附近的可燃物隔离或疏散开,从而使燃烧停止,如关闭阀门,阻止可燃气体、液体流入燃烧区;拆除与火源相毗连的易燃建筑等。还可以将正在燃烧的物质和周围未燃烧的可燃物质隔离或移开,中断可燃物质的供给,使燃烧因缺少可燃物而停止。具体方法有:1、把火源附近的可燃、易燃、易爆和助燃物品搬走;2、关闭可燃气体、液体管道的阀门,以减少和阻止可燃物质进入燃烧区;3、设法阻拦流散的易燃、可燃液体;4、拆除与火源相毗连的易燃建筑物,形成防止火势蔓延的空间地带 6.2.4化学抑制火焰灭火: 就是使用灭火剂与链式反应的中间体自由基反应,从而使燃烧的链式反应中断使燃烧不能持续进行。常用的干粉灭火剂、卤代烷灭火剂的主要灭火机理就是化学抑制作用。化学抑制火焰灭火法:抑制灭火法,就是使灭火剂参与燃烧的连锁反应,使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游离基消失,形成稳定分子,从而使燃烧反应停止。目前被认为效果较好、使用较广的抑制灭火剂是囱代烷灭火剂(如1211、1301)。但囱代烷灭火剂对环境有一定污染,国际环境卫生组织已限制使用。此外,近年发展起来的干粉灭火剂,也有认为是属抑制法灭火剂之一,而且灭火效果较好,将被广泛地生产和使用。6.3水灭火系统:水是天然灭火剂,资源丰富,易于获取和储存,其自身和在灭火过程中对生态环境没有危害作用。水灭火系统包括消防给水系统、室内外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等。水灭火系统的适用范围十分广泛,除下列不宜用水扑救的火灾情况外,可应用于各类民用与工业建筑:1、过氧化物,如钾、钠、钙、镁等的过氧化物。这些物质遇水后发生剧烈化学反应,并同时放出热量、产生氧气而加剧燃烧。2、轻金属,如金属钠、钾、碳化钠、碳化钾、碳化钙、碳化铝等,遇水分解,并夺取水中的氧并与之化合,同时放出热量和可燃气体,引起加剧燃烧或爆炸的后果。3、高温粘稠的可燃液体。发生火灾时如用水扑救,会引起可燃液体的沸溢和喷溅现象,导致火灾蔓延。4、其他用水扑救会使对象受严重破坏的火灾,如高温密闭容器等。6.3.1消防给水系统: 1.按消防水压要求分类 (1)高压消防给水系统。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指管网内经常保持足够的消防用水量和水压,火场上不需使用消防车或其他移动式消防水泵加压,直接从消火栓接出水带、水枪即可实施灭火。低层建筑小区采用这种给水系统时,其管网内的压力,应保证生产、生活和消防用水量达到最大且水枪布置在保护范围内任何建筑物的最高处时、水枪的充实水柱不应小于10m;高层建筑小区采用区域集中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时,其管网内的压力,应保证当高层建筑小区的生产、生活和消防用水量达到最大时,满足高层建筑内最不利点灭火设备的水压要求。(2)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的管网内平时水压不高,在泵站(房)内设置高压消防水泵,一旦发生火灾,立刻启动消防泵,临时加压使管网内的压力达到高压消防给水系统的压力要求。一般在工厂或在储罐区内多采用这种给水系统。(3)低压消防给水系统。低压消防给水系统管网内的压力较低,一般只负担为消防设备提供消防用水量。火场上灭火时水枪所需要的压力,由消防车或其他移动式消防水泵加压形成。一般建筑小区多采用这种消防给水系统形式。采用这种给水系统,其管网内的压力应保证生产、生活和消防用水量达到最大时,最不利点室外消火栓的水压不应小于0.1M Pa(从地面算起)。 2.按用途分类(l)生产、生活、消防合用给水系统。建筑小区的给水系统基本上都采用生产、生活、消防合用给水系统形式口采用这种给水系统,可以节省投资,且系统利用率高,特别是生活、生产用水量较大面消防用水量相对较小时,这种系统更为适宜。(2)生产、消防合用给水系统。在某些企事业单位,当消防用水时不致引起生产事故,生产设备检修时不致引起消防用水中断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生产、消防合用给水系统。在设计生产、消防合用给水系统时,应注意当生产用水量达到最大小时流量时,仍应保证全部的消防水量。(3)生活、消防合用给水系统。生活、消防合用给水系统是将生活用水与消防用水统一由一个给水系统来提供。这种系统形式可以保持管网内的水经常处于流动状态,水质不易变坏,而且在投资上也比较经济,并便于日常检查和保养,消防给水较安全可靠。因此,在城镇、居住区和企事业单位内广泛采用生活、消防合用给水系统。在设计这种给水系统时,应注意当生活用水达到最大小时用水量时,仍应保证供给全部消防用水量。 (4)独立的消防给水系统。当工业企业内生产、生活用水量较小而消防用水量较大,合并在一起不经济时,或者三种用水合并在一起技术上不可能时,或者是生产用水可能被易燃、可燃液体污染时,常采用独立的消防给水系统。3.按管网平面布置形式分类 (1)川环状管网消防给水系统。管网在平面布置上,干线各管段彼此首尾相连形成若干闭合环的管网给水系统,称为环状管网给水系统。(2)枝状管网消防给水系统。管网在平面布置上,干线成树枝状。分枝后干线彼此无联系的管网给水系统,称为枝状管网给水系统6.3.2室内外消火栓系统: 室内外的设置范围:1.室外消火栓系统是最基本的消防设施。在城镇、居民区、企事业单位等进行规划时要设置室外消火栓;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堆场、储罐等周围要设置室外消火栓系统。另外,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对于耐火等级为一、二级且体积不超过3000立方米的五类厂房或居住人当选不超过500人且建筑物不超过二层的居住小区,消防用水量不大,一般消防队第一出动力量就能控制和扑灭火灾,当设置消防给水系统有困难时,为了节约投资,可不设消防给水,其火场的消防用水问题由当地消防队解决。2. 室内消火栓设置:1.厂房、库房2.高度不大于24米的科研楼,大于800个座位的剧院、电影院、俱乐部和大于1200个座位的礼堂、体育馆、体积大于5000立方米的车站、码头、机场建筑物以及展览馆、商店、病房楼、门诊楼、图书馆、书库等;大于7层的单元式住宅,在于6层的塔式住宅,通廊式住宅,底层高有商业网点的单元式住宅;超过五层或体积超过10000立方米的教学楼等其他民用建筑;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重点砖木或木结构的古建筑。3.所有高层民用建筑。4.使用面积大于300平方米的商场、医院、旅馆、展览厅、旱冰场、舞厅、电子游戏场等;使用面积大于450平方米的餐厅、丙类和丁类生产车间、丙类和丁灯物品库房;电影院、礼堂;消防电梯前室。5.所有汽车库、修车库。6.3.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1.自动喷水湿式灭火系统自动喷水湿式灭火主要由闭式喷头、管道系统、湿式报警阀等组成。能自动喷水,具有控制火势或灭火迅速的特点。主要缺点是不适应于寒冷地区。其使用环境温度应介于4和70之间。2.自动喷水干式灭火系统自动喷水干式灭火系统的供水系统、喷头布置等与湿式系统完全相同。但在报警阀前充满水而在阀后管道内充以压缩空气。适用于环境温度低于4和高于70,并不宜采用湿式喷头灭火系统的地方。主要缺点是作用时间比湿式系统迟缓,投资较大。3.自动喷水干湿两用灭火系统自动喷水干湿两用灭火系统亦称为水、气交换式自动喷水灭火设置。该装置在冬季寒冷的季节里,管道内可充填压缩空气,即为自动喷水干式灭火系统;在温暖的季节里整个系统充满水,即为自动喷水湿式灭火系统。4.自动喷水雨淋系统自动喷水雨淋系统是指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或传动管控制,自动开启雨淋报警阀和启动供水泵后,向开式洒水喷头供水的自动喷射灭火系统。5.自动喷水预作用系统自动喷水预作用系统具有湿式系统和干式系统的特点,预作用阀后的管道系统内平时无水,呈干式,充满有压或无压的气体。该系统既克服了干式系统延迟的缺陷,又可避免湿式系统易渗水的弊病,故适用于不允许有水渍损失的建筑物、构筑物。6.重复启闭预作用灭火系统重复启闭预作用灭火系统是指能在火灾后自动关阀、复燃时再次开阀喷水的预作用系统。该系统具有自动启动、自动关闭的特点,从而防止因系统自动启动灭火后,无人关闭系统而产生不必要的水渍损失。且具有多次自动启动和自动关闭的特点,在火灾复燃后能有效扑救。7.水幕设备。水幕系由水滴或水雾组成的阻火幕帘。水幕系统不具备直接灭火的能力,一般情况下与防火卷帘或防火幕配合使用,起到防止火灾蔓延的作用。6.3.4水喷雾灭火系统等水喷雾灭火系统是利用水雾喷头在一定水压下将水流分解成细小雾状水滴进行防护、冷却灭火。系统的组成:水喷雾灭火系统有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装置。固定式水喷雾灭火系统一般由高压给水设备、控制阀、水雾喷头、火灾探测自动控制系统等组成。适用范围:该系统不仅能够扑救固体火灾,也可用于扑救电气设备或可燃液体发生的火灾。保护对象:水喷雾灭火系统主要用于保护火灾危险性大,火灾扑救难度大的专用设备或设施。用途:由于水喷雾具有的冷却、窒息、乳化、稀释作用,使该系统的用途广泛,不仅可用于灭火,还可用于控制火势及防护冷却等方面。水喷雾灭火系统有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装置。移动式装置可起到固定装置的辅助作用。固定式水喷雾灭火系统一般由高压给水设备、控制阀、水雾喷头、火灾探测自动控制系统等组成。6.4泡沫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按泡沫发泡倍数可分为:(1)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2)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3)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6.4.1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据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专题报告汇编(1989年9月编制)和1992年10月原商业部设计院编制的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资料介绍,低倍数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为57L/(min.m2)、混合比为3%6%、预燃时间60120s的情况下,灭火时间为35min;中倍数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为44.4L(min.m2)、混合比为8%、预燃时间6090s的情况下,灭火时间为12min。在供给强度同为4L/(min.m2),时,中倍数蛋白泡沫混合液灭火时间124s;低倍数蛋白泡沫混合液灭火时间为459s;低倍数氟蛋白泡沫混合液灭火时间为270s。低倍数泡沫是指泡沫混合液吸入空气后,体积膨胀小于20倍的泡沫。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主要用于扑救原油、汽油、煤油、柴油、甲醇、丙酮等B类的火灾,适用于炼油厂、化工厂、油田、油库、为铁路油槽车装卸油的鹤管栈桥、码头、飞机库、机场等。一般民用建筑泡沫消防系统等常采用低倍数泡沫消防系统。低倍数泡沫液有普通蛋白泡沫液,氟蛋白泡沫液,水成膜泡沫液(轻水泡沫液),成膜氟蛋白泡沫液及抗溶性泡沫液等几种类型。由于水溶性可燃液体如乙醇、甲醇、丙酮、醋酸乙脂等的分子极性较强,对一般灭火泡沫有破坏作用,一般泡沫灭火剂无法对其起作用,应采用抗溶性泡沫灭火剂。抗溶性泡沫灭火剂对水溶性可燃、易燃液体有较好的稳定性,可以抵抗水溶性可燃、易燃液体的破坏,发挥扑灭火灾的作用。不宜用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扑灭流动着的可燃液体或气体火灾。此外,也不宜与水枪和喷雾系统同时使用。6.4.2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GB50074-2002石油库设计规范规定,地上式固定顶油罐、内浮顶油罐应设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等,当浮顶油罐采用中心软管配置泡沫混合液的方式时,可设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国产中倍数泡沫液是一种氟蛋白泡沫液,泡沫发泡倍数在21200之间,可应用于局部应用式、移动式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50倍以下的中倍数泡沫液适用于地上油罐的液上灭火,50倍以上的适用于流淌火灾的扑救。发泡倍数在21200之间的称为中倍数泡沫。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一般用于控制或扑灭易燃、可燃液体、固体表面火灾及固体深位阴燃火灾。其稳定性较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差,在一定程度上会受风的影响,抗复燃能力较低,因此使用时需要增加供给的强度。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能扑救立式钢制贮油罐内火灾。6.4.3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发泡倍数在2011000之间称为高倍数泡沫。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在灭火时,能迅速以全淹没或覆盖方式充满防护空间灭火、并不受防护面积和容积大小的限制,可用以扑救A类火灾和B类火灾。高倍数泡沫绝热性能好、无毒、有消烟、可排除有毒气体、形成防火隔离层并对在火场灭火人员无害。高倍数泡沫灭火剂的用量和水的用量仅为低倍数泡沫灭火用量的1/20,水渍损失小,灭火效率高,灭火后泡沫易于清除。7.校园火灾的预防7.1如何预防校园火灾的发生7.1.1普及灭火器使用常识:学校老师要组织学生学习各种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特别要以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掌握如何打开保险栓。7.1.2排查并消除校园火灾隐患学校作为人员密集场所,及时排查各种能引发火灾的隐患,对预防火灾具有积极意义。学校排查火灾的重点是学生宿舍、食堂、实验室、图书馆、配电室等处。排查时要对可燃物及时清理,以消除火灾隐患,并管理好火源,防止引燃可燃物品。导致火灾的原因 排查存在的火灾隐患 常见的火灾预防措施。使用明火燃烧柴、草或使用蜡烛照明的情况减少或避免在校内使用明火;用蜡烛照明要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使用燃煤取暖、做饭燃煤取暖及做饭情况,如宿舍、食堂等加强对燃煤取暖及做饭的管理,使火源远离可燃物使用燃气设施燃气设施的完好程度及使用情况经常检查燃气设施的完好程度及使用情况。使用电器不慎校内所有成员使用电器情况,如电炉、电热毯等禁止学生在宿舍内使用电炉、电热毯等电器。电器设备过载校内使用各种电器情况,特别是大功率电器定期检查校内使用的各种电器增加情况,特别是大功率电器电线或用电器老化校内电线或长期使用的电器分布情况及现状校内已老化电线或存在安全隐患的电器进行及时更换雷击:学校各种避雷设施的安装及完好情况确保各种避雷设施的完好,对无避雷设施的建筑安装避雷设施自燃:易自燃的化学药品及其他易燃物数量及存放情况加强易自燃的化学药品及其他易燃物的管理燃放鞭炮 有无燃放鞭炮现象 禁止师生在校内燃放鞭炮加强对学校的管理,防止各类闲杂人员进入排查各种隐患后对所存在的隐患要仔细分析并制定具体的措施,重点是防止火灾的发生。此外,要经常检查灭火器及灭火设施的完好及配备情况,对过期的灭火器要及时更换。灭火器要放在易于拿取的地方,并按消防部门的要求在食堂、图书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