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动物学专题 云南省中学生生物学联赛 三、考试时间 2012年5月13日(星期日)上午10:0012:00 四、考试内容 考试以高中生物学为基础,并有一定扩展,扩展的部分可参考高 校普通生物学的内容。试题难度大于高考、低于全国竞赛试题。试 题共分为四部分,所占比例大致为: 1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 25% 2植物和动物的解剖、生理、组织和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30% 3动物行为学、生态学 20% 4遗传学与进化生物学、生物系统学 25% 五、试卷形式 2012年生物学联赛试卷包括纸质试卷和电子试卷两部分,分值 比例为:6:4。试题只采取不定项选择题一种形式。试题按学科分类 ,单选与多选混排,每小题标明分值以及是否为单选或多选。答案 完全正确才可得分,不完全正确不得分。 内容提要 一、动物的形态结构特征 二、动物进化 三、动物行为 一、动物的形态结构特征 原生动物门、多孔动物门、腔肠动物门、 扁形动物门、假体腔动物、环节动物门、 节肢动物门、软体动物门、总担动物 棘皮动物门、半索动物门、 脊索动物门: (一)圆口纲 (二)鱼纲 (三)两栖纲 (四)爬行纲 (五)鸟纲 (六)哺乳纲 原生动物门 1、是单细胞动物,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器。形态多样、 种类繁多。 2、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的分化,只有细胞质分化形成的细胞器来完成 各种生活机能。 3、生活方式多样化,有自由生活种类、寄生生活种类。有的生活在土壤 中,有的生活在陆地上、有的生活在水中寄生种类所寄生的对象也很丰 富,造成了其分布的广泛性。 4、虽有群体的形成,但是是由多个个体聚合而形成的。它与真正的多细 胞动物有本质的区别:a.细胞分化的不同。原生动物群体基本上无细胞 的分化或者是只有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分化。b.群体的各个个体具有相 对的独立性。 5、营养方式多样:自养型光合营养;异养型:吞噬细胞器吞噬 、渗透体表渗透(腐生型营养)。能充分利用自然界的各种资源,所 以能在各种环境中生存下来。 6、以体表(细胞膜)来进行呼吸和排泄,寄生种类行厌氧呼吸。 7、有由细胞质分化而成的鞭毛、伪足、纤毛等多种运动胞器。 8、生殖方式多样。有性生殖接合生殖、配子生殖;无性生殖二 分裂法、多分裂法(裂体生殖)、出芽生殖、孢子生殖。 9、有些种类生活史复杂,有性世代和无性世代交替出现,多种生殖方式 适应了周围的环境。例如疟原虫。 10、形成包囊(如眼虫会分泌胶质形成包囊);具有应激性。 原生 动物 运动胞器营养方式生殖方式 鞭毛 纲 鞭毛有自养也 有异养 纵二分裂,结合生殖(配 子结合、个体结合) 肉足 纲 伪足异养等二分裂,配子生殖 孢子 纲 无运动胞器, 在生活史的 某一阶段出 现鞭毛或 伪足 营寄生生 活(渗 透营养 ) 裂体生殖、孢子生殖、配 子生殖,有世代交替现 象 纤毛 纲 纤毛异养(吞 噬为主 ) 横二分裂,接合生殖 海绵动物是最低等,最原始的多细胞动物? 1、水生(大多海产、少数为淡水生活),固着生活(无运动 胞器);具有水沟系。 2、大多数体型不对称,体形各种各样,少数辐射对称。 3、没有器官系统和明确的组织,是一类处于细胞水平的多细 胞动物。 身体由两层细胞构成,外层称为皮层,内为胃层。 无消化腔、中央腔无消化作用、进行细胞内消化。 无神经系统,由原生质传递冲动,对外界刺激无明显的反应 。 生殖方式简单,无性繁殖为形成芽球和出芽繁殖,有性生殖 受精作用在中胶层内完成。再生能力很强。 生殖方式简单,无性繁殖为形成芽球和出芽繁殖,有性生殖 受精在中胶层内完成。 如何理解海绵动物在动物演化上是一个侧支? 答:(1)它具有领细胞;(2)胚胎发育过程中有胚层逆转的 现象;(3)具有水沟系(固着生活而形成的);(4)具有骨 针、海绵丝等特殊结构。 这说明海绵动物发展的道路与其他多细胞动物不同,所以认为 它是很早由原始的群体领鞭毛虫发展来的一个侧支,因而称为 侧生动物。 腔肠动物 具有两种体型:水螅型和水母型。适于固着生活及漂浮生活 体多为辐射对称,少数两辐射对称 具两胚层:外胚层、中胶层、内胚层。 无体腔。 具皮肌细胞。上皮与肌肉没有分开 有口无肛门,具有原始消化循环腔 无排泄系统 具神经网散漫型神经系统,无神经中枢,神经传导无定 向。 无性:出芽生殖 有性:异配生殖 有世代交替 是一类处于组织水平的多细胞动物 扁形动物 体被腹扁平。适于水底爬行 两侧对称。使动物的体制、机能有了分化,为动物由水生到陆 生创造了基本条件。 具三胚层:外胚层、中胚层、内胚层。由于中胚层的出现,引 起了一系列组织器官的分化,促进了新陈代谢的加强,使动物 体进一步复杂完善。 无体腔,体腔被实质组织所添充。实质组织形成网状,有很大 的空隙,里面充满水分和营养物质,这就大大增强了动物体抗 干旱和耐饥饿的能力,是动物由水生到陆生的基本条件之一。 具皮肤肌肉囊。由中胚层产生的肌肉构造与外胚层形成的表皮 组成了“皮肤肌肉囊”,有保护功能,还强化了运动机能。 不完全消化系统。肠具分支;营寄生生活的种类,消化系统趋 于退化或完全消失。 原肾管排泄。从扁形动物开始出现了原肾管的排泄系统。原肾 管是由身体两侧外胚层陷入形成的,通常由具许多分支的排泄 管构成,有排泄孔通体外。 原始中枢神经系统出现梯形神经系统。神经细胞逐渐向前 集中,形成“脑”及从“脑”向后分出若干纵神经索,在纵神经索 之间有横神经相连。 大多数雌雄同体,具有固定的生殖腺及一定的生殖导管以及一 系列附属腺。这样使生殖细胞能通到体外,进行交配和体内受 精。 是一类处于器官、系统水平的多细胞动物 假体腔动物 一、外形: 体长圆筒形,两侧对称。 身体不分节或仅体表具有横的皱纹。 二、体表具角质膜,其下的表皮层为合胞体。 合胞体:一群以原生质的突起结合在一起,细胞之间的界线不清楚,但可辨别轮廓的结 构。 三、三胚层,有原体腔。又称假体腔,初生体腔。 原体腔:是一种最早出现的体腔,有体壁围成,相当于胚胎发育时期囊胚腔发展形成的。 它只有体壁中胚层,没有脏壁的中胚层,也无体腔膜。 四、器官、系统及生理 完全消化管(有口有肛门 2、“管中套管”结构:体壁的中胚层出现使原腔动物的体壁形成中空的管道,与里面的消 化管形成了“管中套管”的结构 3、原肾管排泄:有的无焰细胞、为管形或腺形。原肾细胞吸收体腔液中的代谢产物排除 体外。 4、无呼吸和循环系统 自由种类:体表呼吸 寄生种类:厌氧呼吸 5、神经系统:圆筒形 6、感官自由生活:发达(眼点、触觉器);寄生种类:退化 五、生殖及发育 雌雄异体、异形、螺旋型卵裂。 卵生、卵胎生(丝虫)、孤雌生殖。 直接或间接发育:a. 有蜕皮现象。 b. 体细胞数或细胞核数目恒定。C. 靠细胞的增大来使 幼体长大。 环节动物门主要特征: 1、身体分节,同律分节占优势, 2、有真体腔,有的体腔退化形成血窦(开放式), 3、多具刚毛,有的具疣足。 4、多具闭管式循环系统, 5、排泄器官为后肾管, 6、具链状神经系统, 7、自由生活种类感觉器官以达,穴居种类则退化,以体表和 疣足呼吸, 9、雌雄同体或异体,生殖腺来自中胚层的体腔上皮。 10、海产种类多数有担轮幼虫期。 11、身体两侧对称,三胚层。 环节动物由于有以上的一些主要特征,使环节动物在动物演化上发展到一 个较高阶段,(1)是高等无脊椎动物的开始。 (2)特别是身体分节是动物发展的基础,而且有了刚毛和疣足,使运动敏 捷,次生体腔出现,相应地促进循环系统和后肾管的发生,从而使各种器 官系统趋向复杂,机能增强;神经组织进一步集中,脑和腹神经链形成, 构成链状神经系统,感觉发达,接受刺激灵敏,反应快速成。如此能更好 地适应环境,向着更高的阶段发展。 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一、身体柔软,不分节,多左右对称 二、身体划分为:头部:摄食、感觉;足部:运动;内脏团:内部器官所在 三、具外套膜和贝壳 1、外套膜:由(躯干)体背侧皮肤的一部分褶壁延伸而成,由内、外表皮和结缔组织以 及少数肌肉纤维组成,常包围着内脏团及鳃的结构。 功能:A.分泌贝壳,保护身体。B. 推动身体反向运动(通过收缩压迫水流通过)。C.促成 水流,借以完成呼吸、排泄、摄食等。D.气体交换。 2、贝壳:由碳酸钙组成,还有少量壳基质(贝壳素)。一般有一个;二个;少数有多个 ;有的退化为内壳;有的无壳。 四、内部构造及生理特点 1、消化系统:口内具鄂片和齿舌。消化腺体发达(肝脏、胰脏、唾液腺)。胃内具有晶 杆(细长棒状) 2、初生体腔和次生体腔同时存在。 (1)初生体腔更为发达,存在于各组织、器官的间隙,如体壁和消化道之间,内有血液 流动,形成血窦。 (“血窦”概念:代表初生体腔的微血管和一部分动脉、静脉的腔扩大 ,且无血管壁包围,成为器官组织之间的空腔,称为血窦。)(2)次生体腔包括围心腔 、生殖腔、排泄器官的内脏3个部分。 3、开管式循环系统(与环节动物的闭管式循环比较) 4、呼吸和排泄:鳃;肺囊;外套膜。排泄a.后肾管特化为肾脏(鲍雅氏器);b. 围心脏腺 (凯伯尔氏器) 5、神经及感官:神经:发达种类:具4对神经节(脑、足、脏、侧)及其神经索。原始种 类:处于梯状水平。感官:眼、触觉、平衡囊、嗅检器。 五、生殖发育特点 多为雌雄异体,少为此雄同体。异体受精。 螺旋型卵裂、盘裂、不等全裂 生殖腺由体腔上皮产生 有直接发育也有间接发育(担轮幼虫面盘幼虫),淡水蚌类有特殊的钩介幼虫。 蛭类一般营暂时性寄生生活,吸食人禽血液及无脊椎动物的血液。它有一系列 结构适应其生活方式。 背腹扁平,头足不明显,具眼点数对,无刚毛。 体前端和后端各具一吸盘,称前吸盘和后吸盘,有吸附功能,并可辅助运动 。 口腔内具3片颚,背面1个,侧腹面2个,颚上有角质嵴,嵴上各具1列细齿。 咽部有单细胞唾液腺,能分泌蛭素,为一种最有效的天然抗凝剂,有抗凝血 ,溶解血栓的作用。 嗉囊发达,其两侧生有数对盲囊(医蛭有11对,蚂蝗有5对),可储血液。 蛭类在吸血时,用前吸盘紧吸宿主的皮肤,然后由颚上的齿锯开一个”Y”形的 伤口,咽部肌肉发达,收缩时可吸入大量血液,蛭素可使宿主的伤口流血不止 ,血液不凝固;嗉囊容量大,故吸血量可超过其体重6倍。 河蚌的那些形态、结构及生理生殖上的特点与其少活动的生活方式相适应? 1、生活于淡水中,底栖。 2、有两个厚重的外壳,有发达的背壳肌。 3、有斧状足,可插入泥沙,固定生活。 4、头部退化消失(少活动),神经系统不发达,感官退化,无眼和触觉。 5、具有外套腔及出入水管、鳃、触唇、纤毛,它的摄食、呼吸、生殖、排泄 都靠出入水管。 6、被动摄食滤食 7、生殖特殊精卵在外鳃瓣的鳃水管中受精,胚胎在外鳃腔中发育,形成 钩介幼虫(钩在鱼体表行暂寄生) 乌贼适应快速游泳和捕食性生活方式的特征是什么。 1、游泳能力强 体成流线型,躯干两侧具有肉质鳍,游泳时平衡。 足特化为腕和漏斗,漏斗、闭锁器及外套膜肌肉强有力的 收缩,喷水借助其反作用力使身体迅速前进或后退,速度之快 有“海中火箭”之称。 2、有强大的捕食器官 腕及其上的吸盘,特别是一对特长的触腕,有强大的捕食 及攻击能力。 口内有发达的颚与齿舌,适于捕食。 有 发达的消化腺(如唾液腺、肝脏、胰脏),有利于食物消化 3、变换体色:体表有色素细胞,其周围有许多放射状肌肉牵 引,与神经系统协同作用,使色素细胞收缩与扩张并改变体色 以适应深浅不同的海水颜色。 4、放出烟幕:具墨囊,遇敌时喷出墨汁,有如烟幕,逃避敌 害。 5、神经及感官高度发达:即有软骨保护的脑及结构复杂的眼 ,能作出快速反应。 6、闭管式循环系统并具有可搏动的鳃心,加速气体交换,增 强循环、代谢效率。 7、贝壳退化,减轻体重:贝壳埋于外套膜下,轻而质地疏松 ,有利于快速游泳。 昆虫纲的哪些结构特征和生物学特征对适应复杂干燥的陆生环境起重要作用? 1、体形较小。食量小,利于避敌、隐藏、被携带传播扩散。 2、体节是高度的异律分节。身体分头、胸、腹三个部分。头部是感觉、摄食中心; 胸部是运动中心、支撑中心,具有三对足,两对翅,增加了生存及扩散的机会;腹 部是营养、代谢、生殖的中心。 3、具几丁质外骨骼,可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并防止异物的入侵及外界的损伤。高 度适应陆地生活。同时,外骨骼有许多内陷,为肌肉提供了支点。 4、具完整而高效的空气呼吸器官即气管。有直接供应氧气给身体各部分的组织和细 胞。气管还可连接气囊,可以储藏较多的空气,以增加飞翔时的浮力。 5、消化系统发达,消化管分为前、中、后肠三部分,消化能力强,其中后肠能将食 物残渣的水分及盐分进行重吸收,这对于生活在干燥条件下的昆虫尤为重要。 6、排泄器为马氏管,与昆虫的排泄及体内渗透压的调节密切相关,以尿酸为排泄物 以减少水分的丢失。 7、混合体腔,开管式循环。血液在血腔或血窦中运行,压力都是较低的,可避免由 于附肢折断而使其大量失血。 8、有强大的横纹肌的肌肉系统。使昆虫具有强大的运动能力和飞翔能力。 9、具有发达的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系统和周边神经系 统。 10感觉器官。发达的感受器包括机械感受器(如触觉、听觉)、化学感受器(味觉 、嗅觉)及光学感受器(视觉)。使之具有良好的接收刺激和神经传导及判断的能 力。 11、强大的繁殖能力与较短的生活周期。昆虫具有多种生殖方式,包括有性生殖、 孤雌生殖、多胚生殖及幼体生殖等,条件有利时每年繁殖数代,环境不利时可以休 眠或滞育,这些特性都有利于它的繁盛。 12、发育中经过变态。绝大多数昆虫在生活史中经历了卵、幼虫、蛹及成虫。变态 使各虫态之间有效地利用和协调有利于不利的外界环境而保证了自身的发展。 13、具有自我保护性生物学特性:例如保护色、警戒色、拟态、假死性、休眠或滞 育等,可以增强对复杂干燥的陆生环境的适应性。 为什么节肢动物能在动物界占绝对优势? 1、身体异律分节,体节间发生结构和功能上的分化,从而提高对环境的适 应能力。 2、具几丁质的外骨骼,有保护身体,防止体内水分蒸发和接受刺激的功能 。这也是节肢动物对广泛生活环境有适应能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3、具分节的附肢,关节之间能做各种活动,使附肢的活动更多样化,能适 应许多功能,如爬行、游泳和跳跃,还利用翅作远距离飞行。 4、产生了专职的呼吸器官,以促进气体交换。水栖种类以鳃、书鳃呼吸, 多数陆栖种类用气管、书肺呼吸。可以获得足够的氧气,以适应活动量的 增大,且可以保持体内的水分。 5、具混合体腔和开管式循环系统。循环系统的复杂是与发达的呼吸系统相 适应的。 6、肌肉由横纹肌组成,能做迅速的收缩,牵引外骨骼,从而产生敏捷的运 动。 7、消化系统完全,分前、中、后肠三部分;并由头部和附肢组成口器,增 强了取食的能力,消化、吸收功能增强,可以满足能量消耗增大的要求。 8、马氏管、触角腺、颚腺、基节腺等排泄器官的出现,满足了代谢作用旺 盛的需要。 9、具有十分发达的感觉器官,如单眼、复眼、触角、触须、听器、平衡囊 ; 10愈合的神经节提高了神经系统传到刺激,整合信息、指令运动等,以能 及时感知陆上多样和多变的环境因子,并迅速做出反应,有利于适应各种 生活环境。 11、多数体内受精,卵生或卵胎生,繁殖能力强,后代种群数量大。 12、发育过程中有直接发育和间接发育,并且部分种类有休眠和滞育现象 以渡过不良环境因子的影响。 (1)图上所示中华稻蝗的 口器称为 咀嚼式 口器。 请标注图上: 1.一片上唇 2一对大颚、 3.舌 4.一对小颚 5一片下唇 (2)请简述图上的2.4.5以 及1.3的来源。 2.4.5(一对大颚、一对小颚 和一片下唇)来源于原头部 后3体节的3对附肢; 1上唇是头壳的延伸物。 3舌是口前腔底壁的一个 膜质袋形突起。 触手冠动物的共同特征。 1、全部固着生活,具有由自身分泌而成管或外 壳。 2、具有总担(触手冠)。 3、体柔软,头部、神经或感官退化,无运动器 官。 4、具有发达的次生体腔,消化道呈U形,肛门 位于体前端,开口于总担外。 5、胚胎发育特殊,兼有原口动物和后口动物的 特点。 总担动物的分类地位。 从胚胎发育看,兼有原口动物和后口动物的特点 。 口是原口,由胚胎发育时的胚孔形成的。 少数螺旋卵裂,多数辐射卵裂 以肠腔法(体腔囊法)形成体腔及中胚层。 都有总担轮幼虫或似担轮幼虫时期。 棘皮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1、无头部,幼体两侧对称,成体五辐射对称 2、体表具纤毛上皮,其下是中胚层形成的内骨 骼特化为棘、刺。 3、具有发达的次生体腔、分为三个部分围脏 腔(内具吞噬作用的变形细胞和海水)水管 系统围血系统;亦称为围血窦(环围血窦、 辐围血窦)。 4、神经和感官不发达。 5、雌雄异体,生殖腺由体腔上皮形成;具有自 切和再生能力。 6、间接发育,具有多种幼虫期。 7、棘皮动物是后口动物。 文昌鱼的分类地位: (1)它的脊索、神经管、咽鳃裂等的形成过 程,与脊椎动物相似。 (2)其内脏如肾管、生殖腺的结构情况,似 无脊椎动物。 (3)中胚层、体腔等的形成过程,既与无脊 椎动物(棘皮动物、半索动物)相似,又与脊 椎动物相似(自第14体节之后)。 (4)它是动物发展上的一个联系环节。 文昌鱼终生具有脊索动物的三个主要特征:脊 索,脊神经管和咽鳃裂。所以它是典型的脊索 动物。 圆口纲的原始性特征表现为: 1、无上、下颌。 2、无成对附肢。 3、终生保留脊索、无脊椎骨,只有脊椎雏形的软骨弧片。脑 颅不完整。 4、肌肉按节排列,分化少。 5、胃未分化,肠管内有黏膜褶及螺旋瓣,增加吸收养料的面 积。 6、有一心房一心室及静脉窦组成的心脏。 7、具不完整的五部脑。 8、内耳1或2个半规管。 9、雌雄异体或同体,具单个生殖腺,无生殖导管。 圆口纲适应寄生半寄生生活的特征表现为: 1、皮肤无鳞;具口漏斗、角质齿、锉咬舌。 2、单一鼻孔;以鳃囊呼吸。 3、具有“唾腺”一对,分泌抗凝血剂。 鱼具有适应于水生生活的特征: 1、体多为纺锤型,能作快速而持久的游泳。 2、具有奇鳍和偶鳍为运动器官。 3、皮肤由表皮和真皮组成,多数具有鳞片,保护作用。皮肤富含粘液腺 ,能滑润鱼的体表,减少游泳时与水的摩擦,粘液还能保护鱼体使之免遭 病菌、寄生物和病毒的侵袭。 4、内骨骼系为软骨或硬骨,头骨与脊椎之间愈合而不能活动。头骨出现 了上、下颌。脊柱和肋骨成为对体轴强有力的支持及保护脊髓的结构。 5、具有发达的大侧肌,是鱼游泳前进的主要动力。有些鱼类具有由肌细 胞特化而成的发电器官,与御敌避害,攻击捕食、探向测位及求偶等活动 有关。 6、终生生活于水中,用鳃呼吸。绝大多数鱼类有鳔,鳔是鱼体比重的调 节器官。 7、心脏由静脉窦、心房(一心房一心室)、心室等3部分构成,血液循环 为单循环。 8、鱼类的神经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即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和植 物性神经系统。脑较圆口类发达,其中小脑最发达,是身体活动的主要协 调中枢,又是听觉和侧线感觉的共同中枢。鱼类的感觉器官主要包括皮肤 感受器、侧线感觉器、听觉器官、视觉器官、嗅觉器官和味觉器官等。 9、鱼类的排泄系统由一对肾脏及输尿管组成,其功能除排泄尿液外,在 维持鱼体内体液的适当浓度、进行渗透压调节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以保 证机体适应所处的环境。 10、生殖方式多样,产卵率高,适应水中生活。 泄殖腔:壁上有肛门;生殖管;排泄管三种开口 泄殖窦:壁上有生殖管及排泄管二种开口 板鳃类;肺鱼类有泄殖腔 辐鳍鱼类有泄殖窦 青蛙具有适应于陆生生活的特征: 1、内骨骼骨化完全,脊柱分化出颈椎、荐椎各一枚。具有五 指型附肢,四肢强健,适于陆栖跳跃生活,初步解决了在陆地 上运动的矛盾。 2、出现了内鼻孔和囊状的肺,成体用肺呼吸,初步解决了如 何从空气中获得氧的矛盾。 3、具有两心房一心室、血液为不完善的双循环。 4、具有泄殖腔膀胱,其重吸收水分的机能使青蛙体内水分的 保持得到了加强。 5、具有中耳,可传送空气中的声波到内耳。具有眼睑和泪腺 ,能保护眼球,防止干燥。 6、大脑分化比鱼类明显,出现了原脑皮。 青蛙对陆生生活的不适应特征: 1、皮肤薄而裸露,富含腺体。角质化程度低,不能有效防止 体内水分蒸发。 2、肺呼吸不够完善,必须依靠皮肤辅助呼吸。 3、胚胎无羊膜,繁殖要在水中进行,幼体在水中生活。 4、为变温动物,难于维持体内生理生化活动所必须的温度条 件。 爬行类适应干燥陆地环境生活的特征体现为: 1、体形多样,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尾、四肢。五趾型 附肢的指、趾末端具角质爪,利于陆地攀爬、疾驰、挖掘等 。 2、皮肤外被角质鳞,干燥,缺乏腺体,减少水分的蒸发。 皮肤中色素细胞发达,具调温及保护色的功能。 3、骨骼固化完全,头骨具单枕踝,具有次生腭的雏型,具 有颞窝,加强了摄食和消化的机能。颈椎多枚,荐椎2枚。 腰带构成闭锁式骨盆,后肢的支架更坚固。 4、四肢肌和咬肌较两栖类发达。出现了皮间肌、肋间肌等 。 5、口腔腺发达,能湿润口腔,适应干燥的陆地生活;大小 肠之间有盲肠,可以消化植物性纤维;大肠及泄殖腔有重吸 收水分的功能。 6、具胸廓,肺为唯一的呼吸器官。 7、心室具有不完全分隔,双循环更为完善。 8、具后肾一对,有尿囊膀胱,泌尿能力大为加强。排泄废 物为尿酸,能促使水分重吸收,适应于陆地干旱生活。 9、出现了新脑皮,神经及感官进一步发展。有的动物出现 了雏形外耳道、红外线感受器(热能感受器)。 10、体内受精,产羊膜卵。 鸟类适应飞翔生活在各器官系统上的特点表现为: 1、体形流线型,被覆羽毛,前肢为翼。 2、皮肤干燥,缺乏腺体。有皮肤衍生的角质物羽毛、角质喙 、爪和鳞片等。 3、骨骼薄、轻(中空);愈合(骨化完全);变形(带骨与 肢骨有特化)。胸骨具龙骨突,具单枕踝,跗间关节。 4、胸肌发达,后肢具有树栖握枝装置。 5、具有角质喙及相应的轻便的颌骨和咀嚼肌群。现代鸟类牙 退化消失;消化能力强、速度快,消化彻底,体内不储存粪便 ,减轻体重。 6、具有非常发达的气囊系统与肺气管相通连。呼吸方式:双 重呼吸,十分高效。 7、心室分隔完全,双循环完善。体温高而恒定。 8、后肾一对,无膀胱,减轻体重。排泄尿酸,能最大程度的 重吸收水分。 9、神经及感官发达。眼为双重调节,视觉发达。 10、卵生,生殖腺体积在繁殖期间会增大几百至几千倍。雌性 种类只具左侧卵巢,右侧退化。减轻体重,适于飞翔生活。 哺乳动物的进步性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官,能协调复 杂的机能活动和适应多变的环境条件。 2.出现口腔咀嚼和消化,大大提高了对能量的 摄取。 3.具有高而恒定的体温,减少了对环境的依赖 性。 4.具有在陆上快速运动的能力。 5.胎生、哺乳,保证了后代有较高的成活率。 各类动物结构比较 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 原口动物与后口动物各有何特点。有哪几个门类属原口动 物?有哪几个门类属后口动物? 1、动物体的口是由胚胎发育时期的原口(胚孔)形成的 ,这一类三胚层的动物称为原口动物,原口动物的特点: A.口是胚孔形成的。 B.螺旋形卵裂。 C.中胚层及体腔形成是端细胞法。 D.一般在发育过程中具有担轮幼虫期。 原口动物包括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 物、节肢动物。 2、动物体的口不是由原口(胚孔)形成的,而是由与原 口相反的一端另形开口形成的,它的原口封闭或者是形成 肛门,这样形成的口称为后口,具有这样的口称为后口动 物, 特点:A.口是后口。 B.辐射卵裂。 C.中胚层及体腔形成是体腔囊法。 D.不具担轮幼虫。 后口动物它包括:棘皮动物、须腕动物、脊索动物等。 二、动物进化 拉马克学说的中心理论:主张物种可变、生物进化,强调进化的缓慢性与 渐进性,并认为动物进化的原因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用进废退; (2)获得性遗传 达尔文主义的中心理论:以自然选择理论为基础的进化学说 生物变异(同一物种不同个体之间有差别) 生存竞争 自然选择 新物种源于自然选择 物种永远在进化中 1.线系进化 也称前进进化(anagensis)。所谓“线系”是指以时间为纵坐标,以物种的进化改变 (包括形态与功能的改变)为横坐标,用一条由下向上的线代表一个在时间上世代延续的种, 这条线就叫“线系”,在一条线系内在地质时间中发生的进化改变即为线系进化,而此线在坐标 中的倾斜度则代表了该线系的进化速度(图22-15A) 2.趋同进化 发生于2个完全不同的物种或类群,由于生活在极为相似的环境条件下,经选择作 用而出现相类似的性状(图22-15B)。例如,蝶翅与鸟翼由不同器官演变为同工器官。鲸与海 豚表面上看很像鱼,是由于水环境的选择压导致这些哺乳动物发展出相似于鱼的流线形体形与 鳍状附肢。又如澳大利亚的多种有袋类显示出与其它大陆的有胎盘类的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山东省菏泽市王浩屯中学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化学九上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河南省郑州市桐柏一中学2026届九上化学期中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大兴安岭市重点中学2026届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九上化学期中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信托资金借贷合同范文6篇
- 离婚协议中关于共同财产分割及人寿保险权益保障协议
- 离婚协议书(涉及跨境财产分割与法律适用)
- 猪场租赁合同(含饲料供应与养殖技术支持)
- 平凉市崆峒区大寨乡柳沟村地热水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 推广普通话课件
- 隧道安全质量培训课件
-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句子专项训练及答案
- 2019人教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一UNIT 1 People of Achievement 单词表
- 电力变压器基础知识课件
- JJG 373-1997四球摩擦试验机
- GB/T 37785-2019烟气脱硫石膏
- GB/T 29343-2012木薯淀粉
- GB/T 16714-2007连续式粮食干燥机
- 班组长能力提升培训讲义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