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设计毕业设计计算书式样word格式.doc_第1页
工程设计毕业设计计算书式样word格式.doc_第2页
工程设计毕业设计计算书式样word格式.doc_第3页
工程设计毕业设计计算书式样word格式.doc_第4页
工程设计毕业设计计算书式样word格式.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工程概况工程设计原始资料:总建筑面积10813.5m2,一般层数6层,局部7层,地下室1层,地下室建筑面积1717 m2。建筑标准700元/m2(含水电造价),上、下水由城市管网解决,电源由城市电网解决,地下水无侵蚀性,在地面以下8m,地质资料:50cm表土以下为亚粘土,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为200KPa。施工条件:由省级施工单位施工。该拟建大楼位于市中心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防,抗震等级为四级。地下防水等级为二级,屋面防水等级二级,屋面防水层耐用年限为15年,结构为框架结构。第二章、结构布置第一节 结构体系的选择多层及高层建筑常用的受力结构体系有:混合结构、框架结构、剪力结构、筒体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巨型结构。根据工程设计的原始资料和设计任务要求,综合各种技术、经济条件、建筑艺要求,确定建筑结构体系,对其进行总体结构布置,尽量符合安全、适用、经的要求。各自的特点如下:1、混合结构混合结构的特点为:主要承重用砖或砌块砌筑;造价低廉,施工简单,保温隔热效果好;但砌体强度较低,利用砖墙承重时,房屋的层数受到限制,同时由于抗震性能较差,地震区应用也受到一定的限制。一般六层及六层以下的楼房,如住宅、办公室、医院等民用建筑及中小型工业建筑都适宜用混合结2、框架结构体系框架是由梁、柱构件通过节点连接形成和骨架结构,由梁、柱承受竖向荷载 和水平荷载,墙仅起分隔维护作用。其优点:整体性和抗震性较混合结构要好,而且平面布置灵活,可提供较大的使用空间,也可构成丰富多变的立面造型;框架结构可分为板、梁、柱体系和板、柱体系两种形式。现浇板、梁、柱体系的结构整体刚度大,构件断面可以比较小;对空间净高的影响也小,因而可以形成较大的使用空间;而本工程建筑造型简洁、规则,参考以上各种结构体系的分析,本工程适宜使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体系。第二节 框架布置原则及注意的问题一、框架布置原则.二、注意问题第三节 变形缝的设计一、设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的原则二、伸缩缝三、沉降缝.四、防震缝 第四节 构件截面尺寸确定一、柱截面估算确定为方便设计及施工,柱采用矩形截面。截面尺寸按如下公式估算:AC式中AC柱截面的有效面积;fc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本工程柱的混凝土为C30,fc=14.3MPa;轴压比,取0.9;N底层柱的轴力; N=(1216)kN/m由以上所述,柱的截面估算如下:(一)、KZ1尺寸估算:A=7.86=46.82N=1246.87=3931.2 kNAC=1.23931.2/(11.90.9)=44047.062取bh=700700=4900002(二)、KZ2尺寸估算:A=7.84.05=31.592N=1231.597=2653.56 kNAC= 1.22653.56/(11.90.9)=29737.62取bh=500600=3000002(三)、KZ3尺寸估算:A=7.82.45=19.12N=1219.17=1605.24 kNAC=1.21605.24/(11.90.9)=179858.82取bh=400500=2000002(四)、KZ4尺寸估算:A=7.83=23.42N=1223.47=1965.6 kNAC=1.21965.6/(11.90.9)=220235.32取bh=400600=2400002二、梁截面的计算及确定根据规范的要求,一般情况下:柱与柱之间设置框架梁(一)、有墙体的地方一般设置梁,当板的跨度太大时设置次梁(不超过5m)(二)、楼板有大洞的地方(洞口尺寸800mm)要布置次梁,当洞口小于300时可不做处理,当洞口在300mm洞口尺寸800mm时做构造配筋(三)、在二层结构布置图上洞口的尺寸为1200mm,大于800mm要布置次梁。(四)、梁截面尺寸估算如下:1、框架梁:h=l0(1218)2、悬臂梁:h=l0/63、连续梁:h=l0(1525)l4、简支梁:h=l0(1218)5、主梁宽度:b=h(1/31/2)6、次 梁:h=l0/(1215)7、次梁宽度:b =(1/21/3)h 结合本工程的设计取梁截面尺寸:KL1:250 mm700 mm KL2:250 mm600 mm KL3:250 mm500 mmL1:200 mm450 mm L2:200 mm400 mm三、楼板厚度本工程楼板绝大部分为双向板,民用建筑楼板厚,一般双向板hb=l板/40, l板取3.9m,则板厚约为hb=3900/40=97.5mm,为方便设计和施工,统一取板厚hb=100mm。第三章、框架设计第一 节 屋面计算一、屋面恒载计算上人屋面,故使用刚性防水隔热屋面(II级防水)做法为: 成品隔热块材 1:2水泥浆灌缝,纯水泥浆抹缝40厚C30UEA补偿收缩混凝土防水层,表面压光,混凝土内配双向4150钢筋网片,在分格缝处断开。满铺 0:15厚聚乙烯薄膜一层3厚SBS或APP 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刷基层处理剂一遍。20厚 1:2.5 水泥沙浆找平层。1:8水泥膨胀珍珠岩找2%坡,最薄处2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板总厚为 185mm自重 2.61kN/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板: 100mm板重: 250.1=2.5kN/顶棚(混合砂浆顶棚)做法:白色乳胶漆二道满刮腻子,砂纸磨平二道5厚1:0.5:3 水泥石灰沙浆压光7厚1:1:4 水泥石灰沙浆打底扫毛钢筋混凝土板底部清理干净总厚: 12mm 自重: 0.24kN/二、屋面活载上人屋面活载标准值: 2.0kN/不上人屋面活载标准值: 0.5kN/ 屋面荷载平面布置图三、轴线上 轴间kl1荷载计算:(一)、梁上恒载:1、女儿墙高1200 ,其中墙高450,玻璃栏杆高750外墙:2、面砖外墙做法:12厚米色陶瓷仿石砖 横向留10宽缝,竖不留缝,工字贴4厚1:1 水泥砂浆加水重20% 801胶镶贴5厚聚合物水泥复合防水涂料防水层20厚1:3 水泥砂浆找平层( 内掺3%5%防水剂)q1=11.80.190.45=1.01 kN/m屋面传来的恒载 q2=5.353.6/2=9.63kN/m框梁自重(框架尺寸:bh=250700) q3=0.25(0.7-0.1)25=3.75 kN/m玻璃栏杆重 q4=0.40.75=0.3 kN/m梁上恒载: q=q1+q2+q3+q4=1.01+9.63+3.75+0.3=14.69 kN/m所以RB =1/2qLGl=57.29 kN 偏心距e=175 弯距M= RBl=10.03 kNm(二)、梁上活载qQ=2.01.8=3.6 kN/m作用在柱上 RQA=RQB=1/2qlqL=1/23.67.8=14.04 kN偏心距e=175弯距M=14.040.175=2.457 kNm轴线上 轴间kl1荷载同轴上的轴。四、间梁L2上荷载计算(一)、恒载屋面传来的恒载: q1=5.35(3.6/2+2.3/2)=15.78 kN/m梁l2自重(l2截面尺寸 bh=200400)q2=250.2(0.40.1)=1.5 kN/m故梁l2上恒载qG=q1+q2=15.78+1.5=17.28 kN/mRA=RB=1/2qGl=1/217.287.8=67.39 kN(二)、梁上活载 qQ=2.0(3.6/2+2.3/2)=5.9 kN/m 作用在柱上力: RQA=RQB =1/2qQl=1/25.97.8=23.01 kN五、轴线上间KL1的荷载计算: (一)、梁上恒载:女儿墙 q1=11.80.190.45+0.40.75=1.31 kN/m屋面传来的恒载 q2=5.352.3/2=6.15kN/m梁自重:(梁KL1截面尺寸:bh=250700)q3=0.25(0.7-0.1)25=3.75 kN/m所以 梁上恒载 qG=q1+q2+q3=1.31+6.15+3.75=11.21 kN/m RA=RB=1/2qGL=1/211.217.8=43.72 kN 偏心距e=225弯距M= RBe=9.84 kN.m(二)、梁上活载qQ=2.02.3/2=2.3 kN/m作用于柱的力:RQA=RQB =1/2qql=1/22.37.8=8.97 kN偏心距e=225弯距M= RQBe=2.02 kN.m六、轴上轴间KL1的荷载计算 (一)、梁上恒载:屋面传来的恒载 q1=5.35(2.3/2+2.7/2)=13.375 kN/m梁自重 q2=250.25(0.7-0.1)=3.75 kN/m梁上恒载 qG=q1+q2 = 13.375+13.75=17.125 kN/mRA=RB=1/2 qGL=1/217.1257.8=66.788 kN偏心距e=225弯距M= RBe=15.03 kN.m(二)、梁上活载 qQ=2.0(2.3/2+2.7/2)=5 kN/mRQA=RQB =1/2 qQL=1/257.8=19.5 kN偏心距e=225弯距M= RQB e=4.39 kN.m七、到轴线间L1的荷载计算(一)、梁上恒载:女儿墙重 q1=1.31 kN/m 屋面传来的恒载 q2=5.352.7/2=7.22 kN/m梁自重 q3=250.2(0.45-0.1)=1.75 kN/m所以 梁上恒载 qG=q1+q2+q3=1.31+7.22+1.75=10.28 kN/m作用于柱的力:RA=RB=1/2qGL=1/210.287.8=40.09 kN(二)、梁上活载qQ=2.02.7/2=2.7 kN/m作用于柱的力:RQA=RQB =1/2qQL=1/22.77.8=10.53 kN第二节 六层楼面计算一、楼面恒载计算水泥砂浆楼面(除楼梯间、电梯厅、卫生间外)做法:20厚1:2水泥砂浆抹光素水泥浆结合层一道总厚 20mm 自重:0.4 kN/钢筋混凝土楼板: 10厚 自重:0.1255=2.5 kN/顶棚(混合砂浆顶棚)总厚:12 自重:0.24 kN/所以,水泥砂浆楼面恒载标准值为:0.402.50.24=3.14 kN/防滑陶瓷地砖楼面(楼梯间)做法: 10厚地砖铺实拍平 水泥砂浆擦缝25厚1:4干性水泥砂浆 面上撒素水泥素水泥浆结合层一道厚度: 35 自重 :0.70 kN/钢筋混凝土挡板 厚度: 100 自重 :0.125=2.5 kN/ 顶棚(混合砂浆顶棚)总厚:12 自重:0.24 kN/所以,防滑陶瓷地砖楼面恒载标准值为:0.7+2.5+0.24=3.44 kN/二、楼面活载查GB50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得:楼面活载标准值为:3.5 kN/ 六层荷载平面布置图三、轴线上轴间KL1的荷载计算(一)、L2的恒载:为便于计算,也从安全方面考虑,取梯段板厚110,板倾斜角tana=154/300=0.51 cosa=0.894 通过简化,取板厚120进行计算q1=250.123/20.894=5.03 kN/m楼梯传给l2的恒载: q2=3.342.7/2=4.51 kN/m梁l2自重: q3=250.2(0.40.1)=1.5 kN/m解得 RA=14.57 KN RB=10.04 KN(二)L2的活载楼梯板传给L2的活载: qQ1=3.53/(20.894)=5.87 kN/m楼面板传给L2的活载: qQ2=3.52.7/2=4.725 kN/m(三)、墙体传来的荷载:390110190 混凝土空心砌块,自重为11.8 kN/m3 ,用M5混合砂浆砌筑(用于外墙、楼梯间墙及分户隔墙)q外墙=11.80.19(3.40.7)=6.05 kN/m90厚混凝土空心砌块(MU7.5),自重11.8 kN/m3 ,用于内墙包括室内隔墙及上下水立管管井,强弱电缆井的井壁,采用M5混合砂浆砌筑(四)、框架恒载计算:外墙传来的荷载 砌块重:q11=11.80.19(3.40.7)=6.05 kN/m外墙面(涂料墙面):喷或滚刷外墙料二遍8厚 1:25 水泥砂浆木抹搓平0厚聚合物水泥复合防水涂料防水层12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内掺3%5%防水剂)总厚: 20q12=170.02(3.40.7)=0.918 kN/m内墙面(混合砂浆墙面):白色乳胶漆二道满刮腻子二道,砂纸 磨平5厚 1:0.5:3 水泥石灰砂浆抹面15厚 1:1:6 水泥石灰砂浆打底扫毛总厚度: 20q13=170.02(3.40.7)=0.918 kN/m所以, q1=q11+q12+q13=6.050.9182=7.886 kN/m铝合金窗洞处 q2=0.41.1+11.80.191.6=4.03 kN/m板传来的荷载 q3=3.141.35=4.24 kN/mkl1自重(250700) q4=250.25(0.70.1)=3.75 kN/m次梁传来的V=10.04 kN kl1的计算简图如下: 作用在框架柱上的力RB=53.38 kNRB偏心距e=175弯距M=9.34 kNm(五)、框架活载计算板传来的 qQ=3.51.35=4.725 kN/m 次梁传来的 VQ=1/2(4.7252.25+5.871.8)=10.60KNRB=12.2KNRB偏心距 e=175弯距M=2.135 kNm四、轴线上KL1的荷载计算 (一)、次梁l2恒载荷载楼板传来的 q1=3.141.8+3.141.8=11.304 kN/m内隔墙传来的恒载:q2=11.80.193.4=7.62 kN/m次梁自重 q3=250.20.4=2 kN/m所以,RA=RB=27.49 Kn(二)、次梁l2活载: qQ=3.51.82=12.6 kN/mRA=RB=1/23.612.61/2=11.34 kN(三)、框架kl1恒载计算:楼板传来的恒载: q1=3.141.8=5.65 kN/m次梁传来的恒载: V=RB=27.49 kN外墙传来的恒载:窗洞处q2=0.43.02.85+11.80.19(3.42.85)=4.65 kN/m非窗洞处 q3=11.80.192.7=6.053 kN/m框架kl1自重 q4=250.25(0.70.1)=3.75 kN/m kl1计算简图为 RA=59.74 kN偏心距 e=175弯距 M=10.45 kNm (四)、框架kl1活载:板传来的活载: qQ=3.51.8=6.3 kN/m次梁l2传来的活载 V=RB=11.34KN所以,作用在柱上的活载为RB=1/2(V+2.16.32)=18.9KN偏心距 e=175弯距M=RBL=3.31KNm五、轴线间L1荷载计算(一)恒载走廊传来的恒载 q1=3.142.3/2=3.61 kN/m楼板传来的恒载 q2=3.441.35=4.64 kN/m传来的 恒载 q3=11.80.19(3.40.45)=6.61 kN/m二次次梁传来的恒载 V=(5.031.8+4.512.25)1/2=9.60 KN次梁l1自重(200450) q4=250.2(0.450.1)=1.75 kN/m所以,求得作用在轴框梁上的RB=45.41 KN(二)、活载1、走廊传来的活载 qQ1=3.52.3/2=4.025 kN/m2、楼梯间板传来的活载 qQ2=3.52.7/2=4.725 kN/m3、次梁传来的活载V=RB=11.34 KN解得VQB=25.37 KN六、轴间L1的荷载计算(一)恒载1、走廊传来的恒载: q1=3.142.3/2=3.61 kN/m2、楼板传来的恒载 q2=3.441.8=5.65kN/m3、二次次梁传来的恒载 V=RB=11.34kN4、隔墙自重 q3=11.80.09(3.4-0.45)=3.13kN/m5、次梁L1自重 q4=250.20.45=2.25 kN/m解得 RA=53.14 KN(二)活载1、走廊传来的 qQ1=3.52.3/2 kN/m2、板传来的 qQ2=3.51.8 kN/m3、二次次梁传来的V=11.34 kN解得 RQA=34.6 kN七、轴线轴间荷载计算(一)次梁L1恒载1、板传来的 q1=3.143.8/22=12.246 kN/m2、次梁传来的 q2=0.20.4525=2.25 kN/m解得 R1=31.56 kN R2=31.56 kN/m(二)次梁L1的活载qQ=0.51.952=1.95 kN/m解得RQ=1.95 kN/m(三)框梁KL1的恒载1、楼面传来的 q1=3.141.95=6.123 kN/m2、次梁传来的 V=R2=31.56 kN3、KL1自重 q1=250.25(0.7-0.1)=3.75 kN/m解得RB=56.39 kN偏心距 e=225弯距 M=12.68 kNm(四)KL1的活载楼板传来的 qQ1=3.51.95=6.825 kN/m次粮传来的 V=R2=1.95 kN走廊传来的 qQ2=3.52.3/2=4.025 kN/m解得 RQ=30.98 kN偏心距 e=225弯距 M=6.97 kNm七、轴线轴线间荷载计算(一)KL1的恒载楼板传来的 q1=3.0/23.14=4.71 kN/m走廊传来的 q2=3.142.3/2=3.61 kN/mKL1自重 q3=0.25(0.7-0.1)25=4.375 kN/m解得RA=49.51 kN偏心距 e=225弯距 M=14.14 kNm(二)KL1的活载qQ=3.5(3.0/2+2.3/2)=9.275 kN/m解得 RQ=36.17 kN偏心距 e=225弯距 M=8.14 kNm八、轴线间L2荷载计算(一)恒载1、楼板传来的 q1=3.03.14=9.42 kN/m2、L2自重 q2=0.2(0.5-0.1)25=2 kN/m3、玻璃幕墙传来的 q3=1.53.4=5.1 kN/m解得R1=64.43 kN(二)活载qQ=0.53=1.5 kN/m解得RQ1=5.85 kN九、轴轴线间KL2荷载计算(一)恒载不上人屋面板传来的 q1=3.941.95=7.683 kN/m次梁传来的 V=R1=31.56 kNKL2自重 q2=0.25(0.6-0.1)25=3.125 kN/m解得RB=42.95 kN偏心距 e=175弯距 M=7.52 kNm(二)活载1、楼板传来的 qQ=0.51.95=0.975 kN/m2、次梁L2传来的 V=RQ1=3.95 kN解得 RQB=3.88 kN偏心距 e=175弯距 M=0.68 kNm十、轴线轴线间KL2荷载计算(一)恒载1、不上人屋面传来的 q1=3.943/2=5.91 kN/m2、KL2自重 q2=250.250.6=3.75 kN/m解得 RA=37.67 kN偏心距 e=175弯距 M=6.59 kNm(二)活载qQ=0.53/2=0.75 kN/m解得RQA=2.925 kN偏心距 e=175弯距 M=0.51 kNm第三节 二五层荷载计算第二节已经算得到:楼面恒载:3.14 kN/m2 楼面活载:3.5 kN/m2楼梯间楼面恒载:3.44 kN/m2一、轴线轴线间KL1荷载计算(一)次梁L2恒载1、梯段板传来的 q1=250.123/20.894=5.03 kN/m2、楼板传来的 q2=3.342.7/2 kN/m3、L2自重 q3=250.20.4=2.0 kN/m解得R1= R2=17.73 kN(二)次梁L2活载1、梯段板传来的 q1=3.53/20.894=5.87kN/m2、楼板传来的 q2=3.52.7/2kN/m解得RQ1=RQ2=15.71KN(三)KL1恒载1、墙体传来的 q1=11.80.19(3.4-0.7)6.05kN/m2、窗洞处 q2=11.80.190.9+0.41.1=2.46kN/m3、窗洞两端承受窗洞上墙体的集中力V1=1/2(11.80.191.41.2)=1.88kN/m4、KL1自重 q3=250.25(0.7-0.1)=3.75kN/m5、次梁L2传来的集中力 V2=R2=17.73Kn6、楼板传来的 q4=3.342.7/2=4.51kN/m7、平台梁传来的V3=(250.123/22)3.61/2=18.12 kN解得 RB=61.09 kN偏心距 e=175弯距 M=10.69 kNm(四)KL1活载1、楼板传来的 qQ=3.52.7/2=4.725 kN/m2、次梁传来的 VQ= RQ2=15.72 kN解得 RQB=(15.725.1+0.52.74.7256.45)/7.8=15.55 kN偏心距 e=175弯距 M=2.72 kNm二、 轴 轴间KL1荷载计算(一)次梁L2恒载1、楼板传来的 q1=3.143.6=11.304kN/m2、隔墙传来的 q2=11.80.09(3.40.4)=3.186 kN/m3、次梁自重 q3=250.2(0.40.1)=1.5 kN/m解得 R1=R2=【(3.1861.5)3.61/23.611.304 】/2 =18.6 kN (二)次梁L2活载 qQ=3.53.6=12.6 kN/m解得RQ1= RQ2=15.12 Kn(三)框架KL1恒载1、楼板传来的 q1=3.143.6/2=5.652 kN/m2、次梁传来的 V= R2=18.6 kN3、KL1自重 q2=250.25(0.70.1) =3.75 kN/m4、窗洞处的墙体 q3=11.80.19(3.42.85)+0.42.85=2.37 kN/m5、非窗洞处墙体 q4= 11.80.19(3.4-0.7)=6.05 kN/m解得RA= 48.20 kN偏心距 e=175弯距 M=8.44 kNm(四)KL1活载1、楼板传来的 qQ=3.53.6/2=6.3 kN/m2、次梁传来的 VQ= RQ2=15.12 kN解得 RQ1 = 20.79kN 偏心距 e=175弯距 M=3.64kNm三、轴间轴间次梁L1荷载计算 (一)、恒载1、楼梯间板传来的 q1=3.442.7/2=4.64kN/m2、走廊传来的 q2=3.142.3/2=3.61kN/m3、隔墙传来的 q3=11.80.19(3.40.45)=6.61kN/m4、二次次梁L2传来的 V1=R1=17.73 kN5、L1 自重 q4=250.2(0.450.1)=1.75kN解得RB=49.37 kN(二)、活载1、楼梯间板传来的 q1=3.52.7/2=4.725kN/m2、走廊传来的 q2=3.52.3/2=4.025kN/m3、二次次梁传来的 VQ=RQ1=15.12 kN解得RQB=30.08 kN四、轴间轴间次梁L1荷载计算(一)、恒载1、楼板传来的 q1=3.143.6/2=5.652 kN/m2、走廊传来的 q2=3.142.3/2=3.611kN/m3、除门洞处墙体传来的 q3=11.80.09(3.40.45)=3.13 kN/m4、门洞两边集中力 V1 =【11.80.09(3.40.45-2.1)1.00.21.02.1】=1.32 kN5、次梁L2传来的集中力 V2= R1=18.6 kN6、L1自重 q4=250.2(0.450.1) =1.75 kN/m解得RA= 51.806 kN(二)、活载1、楼梯间板传来的 qQ1=3.53.6/2=6.3kN/m2、走廊传来的 qQ2=3.52.3/2=4.025kN/m3、二次次梁传来的 VQ=RQ1=15.12 kN解得RQA=36.49 kN五、轴线轴间次梁KL1荷载计算(一)L1恒载1、楼板传来的 q1=23.141.95=12.246 kN/m2、L2自重 q2=250.2(0.4-0.1)=1.5kN/m解得R1=R2=29.30kN(二)L2活载qQ=3.51.952=13.65kN/m解得RQ1=RQ2=27.64Kn(三)KL1的恒载1、走廊传来的 q1=3.142.3/2=3.611kN/m2、楼板传来的 q2=3.141.95=6.12 kN/m3、KL1自重 q3=250.25(0.7-0.1)=3.75kN/m4、次梁传来的 V=R2=29.30 kN解得RB=RA=55.29 kN偏心距 e=225弯距 M=12.44 kNm(四)KL1活载1、走廊传来的 qQ1=3.52.3/2=4.025kN/m2、楼板传来的 qQ2=3.53.9/2=6.825 kN/m3、次梁L2传来的 VQ=RQ1=27.64 kN解得 RQA= RQB= 42.83kN偏心距 e=225弯距 M=9.64kNm六、轴线轴KL1荷载计算同轴轴间KL1荷载计算七、轴线间轴间KL2荷载计算(一)次梁L2恒载1、板传来的 q1=3.142.1/2=3.30kN/m2、L2自重 q2=250.2(0.4-0.1)=1.5 kN/m解得 R11= R22=3.31 kN(二) 次梁L2活载qQ=3.52.1/2=3.675 kN/mRQ11=RQ12=1.93 kN(三)KL2的恒载1、轴楼板传来的 q1=3.143.9/2=6.123kN/m2、轴楼板传来的 q2=3.142.1/2=3.30kN/m3、两边次梁传来的 V=R1+R12=3.3129.3=32.61Kn4、KL2自重 q3=250.25(0.6-0.1)=3.125kN/m解得RA=RB=49.84Kn偏心距 e=175弯距 M=8.72 kNm(四)KL1活载1、轴楼板传来的 qQ1=3.53.9/2=6.825kN/m2、轴楼板传来的 qQ2=3.52.1/2=3.675kN/m3、两边次梁传来的 VQ=RQ1+RQ12=1.9327.64=29.54kN 解得RQA=RQB=38.57Kn偏心距 e=175弯距 M=6.75 kNm八、轴间轴间次梁KL2荷载计算(一)、恒载1、楼板传来的 q1=3.143.9/2=6.123 kN/m2、墙体传来的 q2=11.80.19(3.4-0.6)=6.28kN/m3、KL2自重 q3=250.25(0.6-0.1)=3.125kN/m4、次梁L2传来的 V=R1=29.30 kN解得RA=63.27Kn偏心距 e=175弯距 M=11.07 kNm(二)、活载1、楼板传来的 qQ=3.53.9/2=6.825 kN/m2、次梁传来的 VQ= RQ1=27.64 Kn解得RQA=27.13Kn偏心距 e=175弯距 M=4.75 kNm九、轴间KL2荷载计算(一)、恒载1、双向板传来 q1=3.143.9/2=6.123kN/m2、单向板传来的 q2=3.141.4/2=2.198kN/m3、KL2自重 q3=250.25(0.60.1)=3.125kN/m4、次梁L2传来的 V=3.31kN解得RA=RB=39.91kN(二)、活载1、单向板传来 qQ1=3.51.4/2=2.45kN/m2、双向板传来的 qQ2=3.53.9/2=6.825kN/m3、次梁传来的 VQ=R1=1.93 kN所以RQB=29.97 kN十、轴线上次梁L2荷载计算(一)、恒载1、板传来 q1=3.141.4/2=2.198kN/m2、L2自重 q2=250.2(0.4-0.1)=1.5kN/m解得RB=5.75 kN(二)、活载qQ=3.51.4/2=2.45kN/m所以RQB=9.56Kn十一、夹层楼梯平台板作用在框架上的力V=1/2【3.142.6/2(3.6-1.3)】=4.69kN 第四节 一层荷载计算一、轴线轴线间KL1荷载计算(一)、次梁L2恒载1、梯段板传来的 q1=250.123/20.894=5.03 kN/m2、楼板传来的 q2=3.342.7/2 =4.51kN/m3、L2自重 q3=250.20.4=2.01 kN/m解得R1= R2=17.73 kN(二)、次梁L2活载1、梯段板传来的 q1=3.53/20.894=5.87kN/m2、楼板传来的 q2=3.52.7/2=4.725kN/m解得 RQ1=RQ2=15.71KN(三)、KL1恒载1、墙体传来的 q1=11.80.19(5.4-0.7)=10.53kN/m2、窗洞处 q2=11.80.190.9+0.41.1=2.46kN/m3、窗洞两端承受窗洞上墙体的集中力 V1=1/2(11.80.191.41.2)=1.88kN/m4、KL1自重 q3=250.25(0.7-0.1)=3.75kN/m5、次梁L2传来的集中力 V2=R2=17.73Kn6、楼板传来的 q4=3.342.7/2=4.51kN/m7、平台梁传来的 V3=(250.123/22)3.61/2=18.12 kN解得 RB=79.4 kN偏心距 e=175弯距 M=13.90 kNm(四)、KL1活载1、楼板传来的 qQ=3.52.7/2=4.725 kN/m2、次梁传来的 VQ= RQ2=15.72 kN解得 RQB=(15.725.1+0.52.74.7256.45)/7.8=15.55 kN偏心距 e=175弯距 M=2.72 kNm二、轴线上KL1的荷载计算(一)、次梁l2恒载荷载1、楼板传来的 q1=3.14(2.0/21.5/2)=5.50kN/m2、L2自重 q3=250.2(0.40.1)=1.5 kN/m所以,R1=1/2(5.51.5)2.01/2=3.5 kN(二)、次梁L2活载: q=3.5(2.0/21.5/2)=6.125 kN/mR1= 1/26.1252.01/2=3.06 kN(三)、框架kl1 恒载:楼板传来的恒载: q1=3.142.0/2=3.14 kN/m2、卫生间板传来 q2=3.41.5/2=2.55 kN/m3、墙重 q3=11.80.19(5.40.7)=10.54 kN/m4、框架kl1自重 q4=250.25(0.70.1)=3.75 kN/m5、L2传来的 V=3.5 kN解得:RA=68.86 kN偏心距 e=175弯距 M=12.05kNkl1计算简图为(四)、KL1活载:1、楼 板传来的活载: qQ1=3.52.0/2=3.5 kN/m2、卫生间传来的 qQ2=3.51.5/2=2.625 kN/m3、次梁l2传来的活载 V=3.06KN所以,VA=13.2KN偏心距 e=175弯距M=2.3KNm三、轴间轴间次梁L1荷载计算(一)、L2恒载1、墙传来的 q1=11.80.09(5.40.7)=4.99kN/m2、板传来的 q2=23.142.3/2=7.22kN/m3、L2 自重 q3=250.2(0.40.1)=1.5kN解得R1=R2=11.62 kN(二)、L2活载q=23.52.3/2=8.05 kN/m解得R1=R2=4.25 kN(三)、KL1恒载1、墙体传来的 q1=11.80.09(5.4-0.7)=4.99 kN/m2、次梁L2传来的 V=11.62 kN3、楼梯梁传来的 V=17.73 kN4、走廊传来的 q2=3.142.3/2=3.61 kN/m5、L1自重 q3=250.2(0.45-0.1)=1.75 kN/m解得 RB=69.40 Kn(四)KL1活载1、走廊传来的 q=3.52.3/2=4.025 kN/m2、L2传来的 V=4.25 kN解得 RQB=13.80 kN四、轴间轴间次梁L1荷载计算(一)L2 恒载1、墙传来的 q1=11.80.09(5.40.7)=4.99kN/m2、板传来的 q2=3.143.9/2=6.123kN/m3、L2 自重 q3=250.2(0.450.1)=1.75kN解得R1=R2=25.08kN(二)、L2活载q=23.53.9/2=13.65 kN/m解得R1=R2=13.31kN(三)、L1恒载1、板传来的 q1=3.143.9/2=6.123kN/m2、次梁L2传来的 V1=25.08 kN3、卫生间次梁L2传来的 V2=3.5kN4、卫生间板传来 q2=3.142.0/2=3.14kN/m5、小块板传来 q3=3.141.5/2=2.355kN/m6、L1自重 q4=250.2(0.45-0.1)=1.75kN/m解得 RA=41.63kN(四)L1活载1、楼板传来的 q1=3.53.9/2=6.825kN/m2、L2传来的 V=13.31 kN3、卫生间板传来的 q2=3.52.0/2=3.5kN/m4、小块板传来的 q3=3.51.5/2=2.625kN/m解得 RA=27.58 kN五、轴间KL1计算(一)L2 恒载1、墙传来的 q1=11.80.09(5.40.7)=4.99kN/m2、板传来的 q2=3.143.9/2=6.123kN/m3、L2 自重 q3=250.2(0.40.1)=1. 5kN解得R =34.78kN(二)L2活载板传来的 q=3.53.9/2=6.825 kN/m解得R1=R2=15.87kN(三)、KL1恒载1、走廊板传来的 q1=3.142.3/2=3.611kN/m2、楼板传来的 q2=3.143.9/2=6.123kN/m3、走廊次梁L2传来的 V1=11.62 kN4、楼板次梁L2传来的 V2=34.78kN5、KL1自重 q3=250.25(0.7-0.1)=3.75kN/m解得 RB=47.15 kN偏心距 e=225弯矩 M=10.61 kNm(四)KL1活载1、走廊楼面传来的 qQ1=3.52.3/2=4.025kN/m2、高铺板传来的 q2=3.53.9/2=6.825 kN/m3、次梁L2传来的 V=15.874.25=20.12kN解得 RB=36.35kN偏心距 e=225弯矩M=8.18 kNm六、轴轴间次梁KL1荷载计算(一)L2 恒载1、墙传来的 q1=11.80.09(5.40.7)=4.99kN/m2、板传来的 q2=3.143.9/2=6.123kN/m3、L2 自重 q3=250.2(0.40.1)=1. 5kN解得R =34.78kN(二)、L2活载板传来的 q=3.53.9/2=6.825 kN/m解得R1=R2=15.87kN(三)、KL1恒载1、楼板传来的 q2=3.14(3.9/23.9/2)=12.246kN/m2、次梁L2传来的 V=34.7825.08=59.86 kN3、KL1自重 q2=250.25(0.7-0.1)=3.75kN/m解得 RA=68.43 kN偏心距 e=225弯矩M=15.40 kNm(四)KL1活载1、楼板传来的q=3.5(3.9/23.9/2)=13.65kN/m2、次梁L2传来的V=15.8713.31=29.18kN解得 RA=41.21kN偏心距 e=225弯矩M=9.27kNm七、轴间KL2计算(一)L2 恒载1、墙传来的q1=11.80.09(5.40.7)=4.99kN/m2、板传来的 q2=3.1422.1/2=6.59kN/m3、L2 自重 q3=250.2(0.40.1)=1. 5kN解得R1=R2=10.2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