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复习重点与习题.ppt_第1页
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复习重点与习题.ppt_第2页
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复习重点与习题.ppt_第3页
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复习重点与习题.ppt_第4页
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复习重点与习题.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时监测和预报水稻病虫害灾情所运用的地理 信息技术是 A全球定位系统、数字地球 B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球 D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 下图是“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 答12题。 1关于该国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时期人口出生率最高 B到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 C时期人口变化幅度最小,人口总数稳定 D与时期相比,人口总数一定相等 2目前人口增长特点与时期可能相符合的国家是 A尼日利亚 B韩国 C中国 D美国 B A 图1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12题。图1 1该国人口总量达到顶峰的时期在 A B C D 2下列各国中,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型类似的是 A埃及 B德国 C中国 D印度 3.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增长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19世纪中期以前,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传统型” B建国后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人口呈增长减缓态势 C目前人口再生产类型大致属于“现代型” D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主要是自发实现的 图1 D 1下列排序符合该国人口增长阶段特征规律的是 A B C D 2下列描述符合该国人口特征的是 A阶段总人口最多 B阶段人口增长缓慢 C阶段之间,死生率的变化小于出亡率的变 化 D阶段之间,死生率的变化小于出生率的变化 D C 下图示意1978-2008年我国四城市人口变动统计情况(注:人 口迁移差额率为人口迁入与迁出的差额占总人口的比重)。 读图回答5-6题。 5关于四个城市人口变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A甲城市的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B乙城市一直是人口净迁出区 C丙城市由净迁出区转为净迁入区 D丁城市的人口增长速度一直减慢 6下列省区中,最接近丁所反映的人口变动情况的是 A四川 B贵州 C安徽 D浙江 下表是“2009年我国部分省份人口资料(据国家统计局)”。 读表完成12题。 注:常住人口是指在本乡镇(街道)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或 随居住不满半年但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人口以及户口待定 人口。 12009年,下列省份中人口自然增长最慢的是 A江苏 B广东 C江西 D云南 22009年,广东常住人口总增长率高于江西的主要原因是广 东 A自然增长率高 B出生率高 C人口基数大 D迁入人口多 表1为2002年我国四个地区人口的相关数据,据此完成3 4题。 3.四个地区中人口老龄化趋势最显著的 A B C D 人口容量是环境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的产物。 据此回答45题。 4.四个地区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A B C D 图1是某城市人口增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读图回答1 2题。 1该市人口数量持续上升的最主要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高 B人口死亡率低 C大量人口迁入 D原有人口基数小 2该城市的人口再生产类型为 A传统型 B原始型 C过渡型 D现代型 1270 1290 1310 1330 1350 万人 1993 0 自然增长率 -1 -2 -3 19951997199920012003年 人口数量 自然增长率 % 图1 6下列关于人口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叙 述,正确的是 A在估计环境人口容量时,只需考虑人口的物 质消费水平即可 B其它情况相同时,人均消费水平高的地区, 环境人口容量也高 C人口的文化消费水平与物质消费水平都对环 境人口容量产生影响 D世界各地人口消费水平差异很大,所以无法 估计世界的环境人口容量 7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资源状况 B、人口的消费水 平 C、对外开放程度 D、人口的素质 图2为人口迁移示意图,读图回答3题。甲乙人口迁移图2 3若此图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是 A甲表示北美 乙表示拉美 B甲表示欧洲 乙表示拉 美 C甲表示欧洲 乙表示非洲 D甲表示非洲 乙表示西 亚 . 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产生深刻的影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 是 A改变了当地资源分布 B促进了文化交流、融合与发 展 C改变了世界人口的分布 D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回答35题:人口迁出甲地人口迁入乙地 3.若此图表示近现代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 能表示 A.从北美迁往拉美 B.从亚洲迁往北美 C.从日本迁往 中国 D.从欧洲迁往非洲 4.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 示的可能是 A.从湖南流往广东 B.从上海流往河南 C.从广东流往 四川 D.从江苏流往重庆 5.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至乙地的是 A.乙地较低的工资待遇 B.严格的户籍 管理制度 C.家庭成员甲乙两地分居 D.甲地优美的 环境 人口迁出甲 地 人口迁入乙 地 3亚马孙河流域是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地区,其 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复杂 .气候湿热 C.资源匮乏 D. 地处内陆 4巴西高原东部是南美洲人口相对密集的地区 ,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气候适宜 文化单一 地势平坦 水力资源丰富 A B. C. D. 5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和之后,人口迁移的方 向都呈相反趋势的大洲是 A大洋洲、北美 B北美、欧洲 C欧洲、拉丁美洲 D北美、拉丁美 洲 3当今世界人口净迁入的国家或地区是 A中国 B中东地区 C拉丁美洲 D东南亚 4. 20 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 A由中部向东北、西北、西南迁移 B由平原向山区迁移 C由内陆向沿海迁移 D由较发达地区向较落后地区迁移 6下列关于人口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估计环境人口容量时,只需考虑人口的物质消费水平即可 B其它情况相同时,人均消费水平高的地区,环境人口容量也高 C人口的文化消费水平与物质消费水平都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影响 D世界各地人口消费水平差异很大, 所以无法估计世界的环境人口容量 1、欧洲人口死亡率较高的原因是 ( ) A严重的环境污染 B严重的经济衰退 C人口年龄结构为老年型 D人口增长模式 为“低低低” 2、目前欧洲各国所面临的人口问题是 ( ) A人口增长过快 B人口数量过多 C014岁的少年儿童比重过大 D人口老龄化 带来的劳动力不足 3、解决欧洲各国由于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不足 ,应采取的措施是 ( ) A压缩经济规模 B实行计划生育 C采取措施,进一步降低死亡率 D采取鼓励生 育的政策 4、中国目前处于图I四个阶段中的( ) AA BB CC DD 8、有关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大多数情况下,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 差别 B人口的大量迁移必然使迁入区的综合环境有较大的改善 C交通和通信的发展,使人口迁移的规模和数量越来越小 D大量农村人口涌人城市,会导致城市经济发展缓慢 9、在人类社会早期,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自然条件 B经济条件 C气象灾害 D河流变迁 10、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造成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 ) A自然条件差异大 B人口分布不均匀 C经济发展不平衡 D劳动力素质差异大 11、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强制性国际移民是 ( ) A二战以后,印巴分治引起的人口迁移 B20世纪90年代初,东欧一些国家重新划定国界,人口互相迁入迁出 C20世纪末,欧洲巴尔干半岛地区的冲突,引起了数以百万计的人口迁 移 D1519世纪,欧洲殖民者野蛮贩运非洲黑奴 12、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一直为人口迁入地区的是 ( ) A欧洲、南美洲 B西欧、西亚 C北美洲、大洋洲 D东南亚 41、读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 图中的曲线分别表示:A ,B 。 图中人口增长各阶段的名称是C: 阶段; E: 阶段。 图中在D阶段,人口增长模式为人口出生率 、人 口死亡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 。 人口高峰应该出现在图中的 时期(填数字) 31(11分)读我国人口金字塔变化图,回 答下列问题。 1)1953年人口金字塔呈现的人口突出特点 是 _。(2分) (2)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是 _。形成该模式的原因是 _(填经济因素或人口政策) (4分) (3)19571961期间,我国人口出现过 _增长。(填正或负)(2分) (4)试列举我国人口的一些问题。至少说3 点(3分) 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 华商报王志安的一篇文章气候贫困人口 的中国挑战中谈到:“我国的 贫困带主要有三个:第一个是东部地区的孤岛贫困带, 包括东北边境,山东、河南一带的革命老区;第二个是 黑河一腾冲线贫困带,这条中间线的两侧,多数都是高 原和高山地区,是我国主要的贫困地区所在的区域;第 三个就是西部沙漠和高原酷寒地区。” 材料二 黑河(黑龙江)一腾冲(云南)线(如下 左图所示)是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和自然地理分界线 (基本上和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重合)。 材料三 黑河腾冲线两侧人口与面积比重图( 下左图) (1)分析黑河腾冲线贫困带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 。 (2)上右图的甲、乙两图,表示面积比例的是 图,表示人口比例的是 图;上右图中字母表示 东南部人口比例的是 ,表示西北部面积所占 比重的是 。 (3)上图所反映出的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什么? 41、读A、 B两国的人口金字塔图,回答下列问题。(8 分) (1)根据图中各年龄组人口百分比判断人口增长模式 :A、 ; B 。 (2)若A、B分别代表不同发展水平国家。则 应 该是发展中国家; 应该是发达国家。 (3)目前,A国儿童人口占有较高的比重,说明人口出 生率 ,人口增长 。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