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科技]GPS实习报告郭锴.doc_第1页
[工程科技]GPS实习报告郭锴.doc_第2页
[工程科技]GPS实习报告郭锴.doc_第3页
[工程科技]GPS实习报告郭锴.doc_第4页
[工程科技]GPS实习报告郭锴.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GPS 静态测量技术实习报告GPS 静态测量技术实习报告实习报告题目 GPS静态测量技术实习报告学生姓名:郭锴学号:20071119002指导教师:周丹丹实习地点:内蒙古师范大学盛乐校区2010 年 7 月实习目的:熟悉GPS测量的理论知识,并通过实际的操作掌握和熟练GPS测量的操作流程,数据处理过程。掌握华测GPS机静态处理过程,在盛乐校区范围内建立一个独立的GPS网用于校区范围内的地形测量任务。实习要求:按照指导老师既定的网型,对校区内开展GPS静态测量,包括外业的数据采集以及内业的数据处理和成果的分析与技术总结,得到一套覆盖校区内部的完整的控制点坐标数据资料,其精度满足实习周期间09及07级校园东沟地形测量的控制要求。设备配备: 华测X90接收机三台,对讲机若干,软件:华测compass专业版软件一 测区概况内蒙古师范大学盛乐校区,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盛乐经济园区,占地面积约3000亩,生态园建筑面积1900平方米(占地面积130亩)。 内蒙古师范大学盛乐校区整体平缓,面积较小。点位易于安装接收设备,视野开阔,视场内障碍物的高度角均小于15度,GPS信号被遮挡或被障碍物吸收较少。点位附近没有大面积水域或强烈干扰卫星信号接收的物体,多路经效应影响较小。且点位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基本没有),远离高压输电线和微波无线电传送通道,其距离不得小于50m。同时点位设在交通便利,有利于其他观测手段扩展与联测的地方,地面基础稳固,便于点的保存。 注:测区所处高斯3度带中的第37带。中央经线为东经111度。 二 GPS测量流程图开始数据采集工具:GPS接收机结果:记录在接收机中的原始观测数据数据传输工具:数据传输软件(功能模块)结果:记录在计算机中的原始数据格式转换工具:格式转换软件(功能模块)结果:标准格式的数据基线解算工具:基线解算软件(功能模块)结果:GPS基线向量解是否完成所有观测和基线解算网平差工具:GPS网平差软件(功能模块)结果:点坐标,基准转换参数及相关统计信息结束否是三 GPS测量的技术设计1,网型设计技术设计为了使GPS测量符合用户要求以及相应的国家及行业主管部门颁布的规范而对GPS测量网型、基准、精度及作业纲要(包括观测的具体点位、时段、及每个时段的长度以及数据的处理方案等)所做的具体规定和要求。这是在测量前期十分重要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整个测量过程起到了参考和指导的作用,是GPS测量的作业依据。技术设计中,对测量精度和密度等的约束主要来自用户的需求以及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所颁布的技术规范和作业规程,具体设计时测量人员可以参考以上资料。由于本次实习技术和能力的限制,实际具体实习的过程中主要是以实验的性质为主,其静态定位所产生的结果也主要用于校园地形图测量的控制部分,因此并没有采用具体的某种规范规程作为参考,而实践(主要是全站仪建站测量对基线和结果坐标的附测)证明其精度也完全符合地形图测量的要求。本次实习所用到的GPS网型网型的设计主要是以指导老师所提供的网型为依据,当然,网的设计是结合了校园内已有控制点的数量和位置,周围环境等综合因素所设计的三角网,三角网型的优点是网的几何强度较好,抗粗差的能力强,可靠,缺点是工作量较大。网型设计的技术要求GPS网设计的出发点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效率,努力降低成本。因此,在进行GPS的设计和测量时,既不能脱离实际的应用需求,盲目地最求不必要的高精度和高可靠性;也不能为追求高效率和低成本,而放弃对质量的要求。1选点(1)为保证对卫星的连续跟踪观测和卫星信号的质量,要求测站上空应尽可能的开阔,在1015高度角以上不能有成片的障碍物。(2)为减少各种电磁波对GPS卫星信号的干扰,在测站周围约200m的范围内不能有强电磁波干扰源,如大功率无线电发射设施、高压输电线等。(3)为避免或减少多路径效应的发生,测站应远离对电磁波信号反射强烈的地形、地物,如高层建筑、成片水域等。(4)为便于观测作业和今后的应用,测站应选在交通便利,上点方便的地方。(5)测站应选择在易于保存的地方。2提高GPS网可靠性的方法(1)增加观测期数(增加独立基线数)。在布设GPS网时,适当增加观测期数(时段数)对于提高GPS网的可靠性非常有效。因为,随着观测期数的增加,所测得的独立基线数就会增加,而独立基线数的增加,对网的可靠性的提高是非常有益的。(2)保证一定的重复设站次数。保证一定的重复设站次数,可确保GPS网的可靠性。一方面,通过在同一测站上的多次观测,可有效地发现设站、对中、整平、量测天线高等人为错误;另一方面,重复设站次数的增加,也意味着观测期数的增加。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当同一台接收机在同一测站上连续进行多个时段的观测时,各个时段间必须重新安置仪器,以更好地消除各种人为操作误差和错误。(3)保证每个测站至少与三条以上的独立基线相连,这样可以使得测站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在布设GPS网时,各个点的可靠性与点位无直接关系,而与该点上所连接的基线数有关,点上所连接的基线数越多,点的可靠性则越高。(4)在布网时要使网中所有最小异步环的边数不大于6条。在布设GPS网时,检查GPS观测值(基线向量)质量的最佳方法是异步环闭合差,而随着组成异步环的基线向量数的增加,其检验质量的能力将逐渐下降。3 提高GPS网精度的方法(1)为保证GPS网中各相邻点具有较高的相对精度,对网中距离较近的点一定要进行同步观测,以获得它们间的直接观测基线。(2)为提高整个GPS网的精度,可以在全面网之上布设框架网,以框架网作为整个GPS网的骨架。(3)在布网时要使网中所有最小异步环的边数不大于6条。(4)在布设GPS网时,引入高精度激光测距边,作为观测值与GPS观测值(基线向量)一同进行联合平差,或将它们作为起算边长。(5)若要采用高程拟合的方法,测定网中各点的正常高/正高,则需在布网时,选定一定数量的水准点,水准点的数量应尽可能的多,且应在网中均匀分布,还要保证有部分点分布在网中的四周,将整个网包含在其中。(6)为提高GPS网的尺度精度,可采用如下方法:增设长时间、多时段的基线向量。4布设GPS网时起算点的选取与分布若要求所布设的GPS网的成果与旧成果吻合最好,则起算点数量越多越好,若不要求所布设的GPS网的成果完全与旧成果吻合,则一般可选35个起算点,这样既可以保证新老坐标成果的一致性,也可以保持GPS网的原有精度。为保证整网的点位精度均匀,起算点一般应均匀地分布在GPS网的周围。要避免所有的起算点分布在网中一侧的情况。5布设GPS网时起算边长的选取与分布在布设GPS网时,可以采用高精度激光测距边作为起算边长,激光测距边的数量可在35条左右,可设置在GPS网中的任意位置。但激光测距边两端点的高差不应过分悬殊。6 布设GPS网时起算方位的选取与分布在布设GPS网时,可以引入起算方位,但起算方位不宜太多,起算方位可布设在GPS网中的任意位置。2,已知点的选择本次实习还遇到的问题是校区周围缺乏已有的国家控制点或其下级点,于是在进行附合网平差就比较困难了,这给GPS测量的平差和坐标解算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采用的是假设北京54为源椭球的的独立坐标系的最小约束网平差,已知点假设为36208点 (大地坐标来源为google earth上的近似点的大地坐标40:2936.66N 111:4629.72 E 大地高1102.8964m)。四 数据采集测量时采用的是华测的接收机,一共三台,采用同步观测的相对定位方法,可求得3条基线向量【,其中n为接收机的数量】其中有独立基线向量2条【(n-1)】,从而保证了卫星星历误差、卫星钟误差、电离层延迟等误差的强相关性,通过差分的方法来消除这些误差。观测时为了保证测量的精度时段长度规定为45分钟,但其实由于师大盛乐校区的通视效果以及天气状况良好,周围环境的干扰很小因此可以适当的调整减少观测时间,提高作业效率。按照静态定位的测量原理,测量时观测的最少卫星数位四个,实际中由于GPS卫星的分布和接收机天顶角(20度)设置其观测的卫星数足够满足测量的需求。按照华测的接收机的设置、以及操作步骤第1步 安置仪器:将仪器安置在测量点上,高度适中,脚架踏实,对中整平。图表 2-2 静态测量仪器安置第2步 测量天线高:测量天线高时通常采用量测斜高,到天线护圈中心(接收机蓝线位置),并且通过三个方向测量取平均值。记录开机时间和仪高。图 2-3 测量天线高第3步 采集静态数据打开接收机后,按住切换键不放直到数据灯熄灭时松开,收到足够卫星后开始记录静态;记录静态时不能触动仪器,尽量避免人为干扰,安排人员专门看守。注意:检查仪器的记录状态的方法是快速的点击切换键,如果是无线电采集灯亮(绿色)闪则为静态模式,数据采集灯亮(黄色)则为RTK动态模式。第4步 结束静态采集结束采集时,可按住电源键直接关机,也可再次按住切换键不放直到4个灯闪结束静态模式(设置为自动静态模式时不能这样操作)。在结束之前再次从三个方向量测天线高,记录下平均值。以上来自华测X90说明书五 数据的传输静态观测完的数据存储在GPS接收机中,需要经过传输才能导入计算机中,华测的卫星接收机数据的导入使用的是华测Compass静态处理专业版软件。用数据线将计算机与接收机连接,打开软件。选择GPS Compass格式(此外还支持天宝的数据格式)待接收机全部读取完毕后(连接时数据灯闪完后),在数据列表窗口选中要下载的数据,点击右键,选择“输入测站信息”。根据采集数据时的记录,包括仪器的斜高,开关机时间,进行相关的设置点击确认后等待接收机自动刷新完毕。之后,对数据进行导出:图 2-6 数据导出在导出数据之前需要指定“下载路径”。在左边树形窗口选中一个文件夹,即可指定为下载路径。在数据列表窗口选中数据单击右键,点击数据导出即可导出文件。六 格式的转换因为,我们此次实习所使用的均是华测的测量仪器以及软件,华测的数据格式为HCN型,数据的处理不存在数据格式转换的问题,因此这一步可以省略。七 基线解算打开Compass静态处理专业版软件,新建项目,选择WGS-84坐标系导入观测数据在工具栏中点击,选择compass数据文件导入。导入后的数据,包括测站,基线,观测数据由于数据的采集过程中,存在周跳,我们可以在基线上点击鼠标右键,选属性。可以看到卫星13存在周跳,可以通过观测数据图进行修剪,将采集到的质量不是很好的数据进行裁剪,也可以将数据质量过于不好的卫星删除。之后进行基线处理设置:见下图数据的采样间隔默认为60,截止角为20度 其他均为默认。下一步就可以进行基线处理了,处理全部基线,可以看到基线处理的过程,其中rms代表了基线的误差和处理的质量,其值越小越好。基线处理完毕后,网型图示中的各条基线由灰色变为黑色。基线处理完毕后可以看到处理的结果以及误差状况。八 网平差由于本次实习中并没有加入高程拟合的数据,实际上属于二维范围内的GPS测量,因此在网平差设置中,我们选择二维平差中央经线和林地区为111度,其他设置均采用默认值。实际操作中我们假设了控制点36208的北京54坐标下的大地坐标为40:2936.66N 111:4629.72 E 大地高1102.8964m.使用徕卡的坐标转换软件,可以得出其在三度投影带下的平面投影坐标,如图我坐标转换程序的界面:将转换的坐标,4484606.6006N 565696.1643E 1102.896 H 代入到华测的软件中,将其设置为已知点。平差方式选择约束平差菜单栏中选择网平差,结束之后就可以得到各个控制点的坐标了。站点: 17556UnknownSingle Point: 40:29:34.66739N111:46:30.57909E 1103.3347Free 0.0020 40:29:34.60843N111:46:30.62258E 1094.8054 3D 2D 0.00154484588.0037565263.3771Height站点: 1945TUnknownSingle Point: 40:29:10.21522N111:46:45.22792E 1099.0496Free 0.0023 40:29:10.18856N111:46:45.25115E 1101.6271 3D 2D 0.00204483837.7826565614.5235Height站点: 26208UnknownSingle Point: 40:29:21.68503N111:47:04.01984E 1098.1565Free 0.0018 40:29:21.74414N111:47:03.98261E 1103.6296 3D 2D 0.00164484198.1348566052.5139Height站点: 2945TUnknownSingle Point: 40:29:20.01786N111:46:54.80695E 1105.1680Free 0.0010 40:29:20.03967N111:46:54.77174E 1102.3399 3D 2D 0.00124484143.6334565836.0578Height站点: 31756UnknownSingle Point: 40:29:32.89255N111:47:01.68378E 1100.2361Free 0.0020 40:29:32.93387N111:47:01.64366E 1102.0987 3D 2D 0.00144484542.8043565994.3640Height站点: 36208FixN, ESingle Point: 40:29:38.00134N111:46:49.05057E 1102.8964Free 0.0020 40:29:38.00510N111:46:49.03977E 1099.4058 3D 2D Fix 4484696.6006 565696.1643Height站点: 37556UnknownSingle Point: 40:29:12.56913N111:46:57.12144E 1101.7815Free 0.0013 40:29:12.55427N111:46:57.14871E 1103.5171 3D 2D 0.00154483913.2350565894.0851Height站点: 46208UnknownSingle Point: 40:29:16.85437N111:46:37.43975E 1096.3037Free 0.0014 40:29:16.82889N111:46:37.46911E 1099.5028 3D 2D 0.00154484040.9939565429.4386Height注意:此次使用的方法是在华测的平差软件中直接进行坐标系统的转换(WGS-84 转为Beijing54),此外按照经典GPS测量的方法,还可以通过求解七参数(本次实习中实际是以一个假设坐标建立的自由网,一个已知点只能计算出三参数),以七参数(三参数)来计算GPS接收机采集的大地坐标数据(WGS-84)Beijing54坐标系下大地坐标的转换,再将转换结果通过坐标转换程序计算出其对应的投影坐标(平面坐标),但这种方法比较繁琐,华测的软件中已经提供了很好的这样的服务,从而降低了数据处理的复杂程度。数据处理结果平差报告附:网平差报告1 坐标系统 1.1 坐标系统名称 WGS-841.2 基准参数 椭球长半轴a6378137.0000椭球扁率f1/298.257223561.3 投影参数 M0=1.00000000投影比率H=0.0000投影高Bm=0投影面的平均纬度B0=0原点纬度L0=111中央子午线N0=0.0000北向加常数E0=500000.0000东向加常数2 三维无约束平差 2.1 平差参数 基准WGS-84迭代次数2参考因子3.24平方检验(=95%)失败自由度272.2 基线向量及改正数 基线起点-终点.时段DX/改正数(m)DY/改正数(m)DZ/改正数(m)距离/改正数(m)中误差/相对误差(m)17556-2945T.182E-638.613365.2989-336.9255724.98940.0024-0.0001-0.00190.0002-0.00011: 30651917556-36208.182F-378.8723-220.876482.6783446.28060.00260.00010.00290.0004-0.00151:46208.182H-283.2099274.2390-414.1029571.74830.00270.0018-0.0034-0.00370.00021: 2125051945T-37556.182A-243.1946-146.658356.7359289.60530.0025-0.00040.0017-0.0012-0.00071: 1146141945T-46208.182A220.1726-57.0082154.4274274.90670.00240.0003-0.00140.00070.00091: 11407126208-2945T.182B189.1588111.3061-40.8294223.24230.0020-0.00030.00030.0002-0.00021: 11192826208-31756.182D134.7761-188.7856261.5440349.58530.00270.00090.0025-0.0010-0.00181:37556.182A81.1949230.5960-215.6983326.02600.0023-0.0005-0.00150.0002-0.00131: 1426732945T-31756.182D-54.3827-300.0917302.3734429.46730.0022-0.00060.00210.0000-0.00141: 1938312945T-31756.182E-54.3827-300.0917302.3734429.46730.00220.0008-0.0022-0.00070.00101: 1938312945T-36208.182F259.7410-286.1753419.6038570.46380.00230.0003-0.00180.00040.00131: 2469872945T-37556.182A-107.9638119.2900-174.8689237.62450.00160.0001-0.00050.0005-0.00071: 1509132945T-46208.182A355.4033208.9401-77.1775419.43280.0016-0.0007-0.00020.0027-0.00121: 2557302945T-46208.182H355.4033208.9401-77.1775419.43280.0016-0.00020.0002-0.00300.00051: 25573031756-36208.182F314.123613.9164117.2304335.57460.0027-0.0004-0.0012-0.0035-0.00171: 12340137556-46208.182A463.367289.650197.6915481.96460.0017-0.0003-0.00050.0012-0.00011: 2901012.3 (Tau)检验表 基线Tau-XTau-YTau-Z17556-2945T.182E0.04270.40450.065217556-36208.182F0.03560.50570.144817556-46208.182H0.33180.39090.60681945T-37556.182A0.15010.35400.23311945T-46208.182A0.12550.35560.197926208-2945T.182B0.15910.07280.078626208-31756.182D0.37810.33880.178326208-37556.182A0.13030.28560.05182945T-31756.182D0.23150.26010.00722945T-31756.182E0.29750.41700.18382945T-36208.182F0.14910.33820.08872945T-37556.182A0.04710.18180.23912945T-46208.182A0.25220.06590.87982945T-46208.182H0.04330.02690.571331756-36208.182F0.15860.20170.509737556-46208.182A0.15830.14040.38812.4 (Tau)检验直方图 2.5 自由网平差坐标 站点纬度/中误差经度/中误差高程/中误差中误差(度:分:秒)(m)(度:分:秒)(m)(m)(m)1755640:29:34.60843N0.0007111:46:30.62258E0.00101094.80540.00160.00201945T40:29:10.18856N0.0010111:46:45.25115E0.00111101.62710.00170.00232620840:29:21.74414N0.0007111:47:03.98261E0.00091103.62960.00140.00182945T40:29:20.03967N0.0004111:46:54.77174E0.00041102.33990.00080.00103175640:29:32.93387N0.0008111:47:01.64366E0.00081102.09870.00160.00203620840:29:38.00510N0.0009111:46:49.03977E0.00071099.40580.00160.00203755640:29:12.55427N0.0005111:46:57.14871E0.00071103.51710.00110.00134620840:29:16.82889N0.0005111:46:37.46911E0.00061099.50280.00110.00143 二维约束平差 3.1 平差参数 迭代次数2参考因子3.2381x(north)平移33.7891 my(east)平移-453.4994 m比例0.0000ppm旋转0.0000 s3.2 平面距离平差值 起点止点北向(x)/中误差东向(y)/中误差平距中误差相对误差(m)(m)(m)(m)175562945T-444.37030.0008572.68080.0009724.86430.00121: 58570436208108.59690.0011432.78720.0010446.20400.00151: 29985846208-547.00980.0009166.06150.0010571.66090.00141: 4171441945T3755675.45240.0012279.56160.0010289.56470.00151: 19105946208203.21120.0011-185.08480.0009274.86580.00151: 187316262082945T-54.50140.0008-216.45610.0007223.21210.00111: 19784031756344.66950.0011-58.14990.0009349.54040.00141: 24273937556-284.89980.0009-158.42890.0009325.98710.00131: 2514262945T31756399.17090.0010158.30620.0007429.41620.00121: 36791236208552.96720.0010-139.89350.0006570.38840.00121: 46966237556-230.39840.000658.02720.0006237.59330.00091: 27518646208-102.63960.0006-406.61920.0006419.37340.00091: 4575263175636208153.79630.0012-298.19970.0008335.52400.00141: 2330873755646208127.75880.0007-464.64640.0006481.89070.00091: 5346853.3 平面坐标 站点北向(x)/中误差(m)东向(y)/中误差(m)中误差(m)误差椭圆E(m)F(m)ET(度:分:秒)175564484588.00370.0011565263.37710.00100.00150.00110.001012:31:341945T4483837.78260.0016565614.52350.00120.00200.00160.0012170:33:32262084484198.13480.0013566052.51390.00090.00160.00130.00094:33:502945T4484143.63340.0010565836.05780.00060.00120.00100.0006177:22:53317564484542.80430.0012565994.36400.00080.00140.00120.0007168:00:52362084484696.6006*565696.1643*375564483913.23500.0012565894.08510.00090.00150.00120.0009173:33:59462084484040.99390.0012565429.43860.00090.00150.00120.0009169:29:01九 GPS测量成果分析 之后,我们又用宾得r202全站仪进行了复测,经全站仪随机抽检三个点,坐标精度与测距精度与09年实习两点假设值坐标精度与测距精度相符。坐标精度两点之间为 2 的布尔莎七参数 K、Dx、Dy、Dz、x、y、z意义如下: 其中 K 为比例系数,Dx、Dy、Dz 为加常数,x、y、z 为旋转参数(弧度)。 注意: 1、布尔莎模型不是严格的相似变换模型; 2、矩阵 R 的逆矩阵如下: 二、DSNP 模型 使用 DSNP 公司的 3SPack 程序计算出来的七参数 K、Dx、Dy、Dz、x、y、z 意义如下:是点在 WGS-84 椭球下的空间直角坐标;是点在用户椭球下的空间直角坐标。 由此规定 1 = 2 的 DSNP 模型为: 三、DSNP+ 模型 DSNP 模型与布尔莎模型差别比较大,不便于程序处理,也不便于记忆。为此,规定 1 = 2 的 DSNP+ 七参数意义如下: 注意: 1、DSNP+ 模型与 DSNP 模型仅仅是转换方向不同。即 1 = 2 的 DSNP+ 七参数就是 2 = 1 的 DSNP 七参数。DSNP 模型做为过渡的概念以后将弃而不用; 2、DSNP+ 模型是严格的三维空间上的相似变换模型。所以其意义比较重大,因为只要涉及到三维空间上的旋转、平移、缩放,都可以使用该模型进行描述; 3、矩阵 R 满足,。用它求逆变换是比较容易的; 4、矩阵 R 的具体形式如下:来自fanzeyang的博客首先说七参,就是两个空间坐标系之间的旋转,平移和缩放,这三步就会产生必须的七个参数,平移有三个变量Dx,Dy,DZ;旋转有三个变量,再加上一个尺度缩放,这样就可以把一个空间坐标系转变成需要的目标坐标系了,这就是七参的作用。如果说你要转换的坐标系XYZ三个方向上是重合的,那么我们仅通过平移就可以实现目标,平移只需要三个参数,并且现在的坐标比例大多数都是一致的,缩放比默认为一,这样就产生了三参数,三参就是七参的特例,旋转为零,尺度缩放为一。四参是应用在两个平面之间转换的,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附录三:基线的解算一、基线解算的类型 1、单基线解 (1)定义:当有台GPS接收机进行了一个时段的同步观测后,每两台接收机之间就可以形成一条基线向量,共有条同步观测基线,其中最多可以选出相互独立的条同步观测基线,至于这条独立基线如何选取,只要保证所选的条独立基线不构成闭和环就可以了。这也是说,凡是构成了闭和环的同步基线是函数相关的,同步观测所获得的独立基线虽然不具有函数相关的特性,但它们却是误差相关的,实际上所有的同步观测基线间都是误差相关的。所谓单基线解算,就是在基线解算时不顾及同步观测基线间误差相关性,对每条基线单独进行解算。 (2)特点:单基线解算的算法简单,但由于其解算结果无法反映同步基线间的误差相关的特性,不利于后面的网平差处理,一般只用在普通等级GPS网的测设中。 2、多基线解 (1)定义:与单基线解算不同的是,多基线解算顾及了同步观测基线间的误差相关性,在基线解算时对所有同步观测的独立基线一并解算。 (2)特点:多基线解由于在基线解算时顾及了同步观测基线间的误差相关特性,因此,在理论上是严密的。 (3)多站整体解(绝对坐标) (4)单基线解算的过程 (5)利用基线解算软件解算基线向量的过程二、基线解算结果的质量评定指标 1、单位权方差因子 (1)定义: (2)实质:反映观测值的质量,又称为参考方差因子。越小越好。 2、RMS - 均方根误差 (1)定义: (2)实质:表明了观测值的质量,观测值质量越好,越小,反之,观测值质量越差,则越大,它不受观测条件(观测期间卫星分布图形)的好坏的影响。 3、数据删除率 (1)定义:在基线解算时,如果观测值的改正数大于某一个阈值时,则认为该观测值含有粗差,则需要将其删除。被删除观测值的数量与观测值的总数的比值,就是所谓的数据删除率。 (2)实质:数据删除率从某一方面反映出了GPS原始观测值的质量。数据删除率越高,说明观测值的质量越差。 4、RATIO (1)定义:RATIO值为在采用搜索算法确定整周未知数参数的整数值时,产生次最小的单位权方差与最小的单位权方差的比值。 (2)实质:反映了所确定出的整周未知数参数的可靠性,这一指标取决于多种因素,既与观测值的质量有关,也与观测条件的好坏有关。 5、RDOP (1)定义:所谓RDOP值指的是在基线解算时待定参数的协因数阵的迹的平方根,RDOP值的大小与基线位置和卫星在空间中的几何分布及运行轨迹(即观测条件)有关,当基线位置确定后,RDOP值就只与观测条件有关了,而观测条件又是时间的函数,因此,实际上对与某条基线向量来讲,其RDOP值的大小与观测时间段有关。 (2)实质:表明了GPS卫星的状态对相对定位的影响,即取决于观测条件的好坏,它不受观测值质量好坏的影响。 6、同步环闭合差 (1)定义:同步环闭合差是由同步观测基线所组成的闭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