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与必修二教材分析.ppt_第1页
高中历史高考与必修二教材分析.ppt_第2页
高中历史高考与必修二教材分析.ppt_第3页
高中历史高考与必修二教材分析.ppt_第4页
高中历史高考与必修二教材分析.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 3 专题名称题量 必 修 二 选 择 题 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8 2、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0 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9 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2 5、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16 6、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2 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1 8、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5 合计53 4 2008年新课程省份高考试题的启示 5 (08山东文综 )图3为北宋 东京(今开封 )示意图,其 中设置了两处 错误,它们是 A B C D 6 (08广东单科)齐国管仲说:“凡为国之急者 ,必先禁末作文之巧。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 食,民无所游食则必事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 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 ,战胜者地广”某研究者据此得 出“中国精耕农业的产生与专制国家农 业政策密切相关”的结论。该判断: A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B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C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7 (08江苏单科)在唐诗和唐三彩中骆驼 和胡人逐渐成为流行的文化符号,造成这一 现象的原因是 民族融合的加强 丝绸之路的畅通 文化政策的开放 古代商帮的推动 A. B. C. D. 8 年份棉布金属和矿物机械 187028.05.8 188024.95.5 189020.25.70.3 190021.54.70.7 191014.74.31.5 (08宁夏文综)表2 18701910年中国一些 进口贷物占总进口值的百分比。表2反映出 A中国对工业产品需求量减少 B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扩大 C近代中国工矿企业发展壮大 D中国的传统手工业衰败没落 9 (08宁夏文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 当时美国出现了用实物进行交换的反常现象。 (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金融措施 的角度说明罗斯福新政取得成效的原因。(10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房主贷 款公司和联邦住房管理局在缓解危机中所发挥的 作用。(11分) (4)比较材料三、四,指出房贷为什么 在新政时期有利于缓解经济危机,而在 当前却引发了次贷危机。(6分) (光明日报2007年8月17日 报道) 10 11 古代部分 2古代中国的经济 (1)农业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小农经 济的含义、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手工业 官营手工业;纺织、冶金和制瓷方面手工业生产的主 要成就;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3)商业 “市”的形成与发展、主要的商业城市与著名的商帮、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4)主要经济政策 重农抑商政策、海禁政策。 12 近代部分 7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 场的形成和发展 (1)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的开辟及其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2)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 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 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 (3)两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两次工 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13 13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 折发展 (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洋务派近 代工业的创办及其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 (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民国初期和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 、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资本 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 现代部分 14 15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1)俄国十月革命 二月革命、四月提纲、彼得格勒武装起 义、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实施新经济 政策的必要性、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与作用 。 (3)“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以及 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4)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内容、戈尔巴乔夫政治 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后果。 15 1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布雷顿森林体系、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 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 织。 (3)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世界贸易 组织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中国加 入世界贸易组织。 (4)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与问题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 问题。 16 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中共八大的正 确决策、“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3)经济体制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 (4)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 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的重要决策及其意义。 17 2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近代以来的服饰和饮食等物质生活的变化及其 原因;近代以来婚丧嫁娶等社会习俗和社交礼 仪的变迁及其原因。 (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发展与更新的过程; 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3)大众传媒的发展 近代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及其对中国社 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影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 件、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 的影响。 18 19 20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21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5课 开辟新航路 第6课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朱朱 朱朱 纪纪 张张 22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23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原第三单元 24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纪 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