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改革史单项选择竞赛50题.ppt_第1页
高中历史《改革史单项选择竞赛50题.ppt_第2页
高中历史《改革史单项选择竞赛50题.ppt_第3页
高中历史《改革史单项选择竞赛50题.ppt_第4页
高中历史《改革史单项选择竞赛50题.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改革史单项选择竞赛50题 限时测试共100分 每组3小题 时间3分钟 1.公元前(86)世纪,雅典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强烈要求: A.分享“山地派”的政治权利 B.重新分配土地,进行激进的社会变革 C.维护贵族寡头政治 D.打破“平原派”的政治专权 2.面对雅典人多地少、就业不足的难题,梭伦改革的主 要措施是: A.鼓励发展工商业 B.围海造田 C.节制生育 D.大规模移民海外 3.雅典的改革家梭伦曾留下诗作“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 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 占有优势”,“我制定法律,不分贵贱,一视同仁”。改革 家在实际实践以上原则的过程中基本做到了: A.中庸,不偏不倚 B.人人平等 C.全面维护贵族利益 D.极力维护平民利益 D A A 4.商鞅变法措施中,最能体现时代发展要求和特点的是: A.重农抑商 B.统一度量衡 C.废井田开阡陌 D.实行什伍连坐法 5.商鞅遭遇迫害后逃到一家客栈,客栈主人不敢收留, 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谁就 要连坐的”,商鞅只得出逃魏国,这个作法自毙的故事 说明: A.商鞅变法不得人心 B.商鞅之法已深入人心 C.商鞅遭到旧贵族迫害 D.商鞅因变法而身败名裂 6.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主要形式是 A.争霸战争 B.社会革命 C.地主阶级的变法 D.国家统一 C B C 7.商鞅变法遭受保守势力抵制的主要原因是: A.以法律的形式承认土地私有 B.奖励军功 C.废除“世卿世禄制” D.普遍推行县制 8. 对秦国的发展而言商鞅变法具有决定性历史意义的是 A.旧制度被废除,封建经济得到发展 B.秦国的军事实力日渐强大 C.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D.加速了秦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9.商鞅变法时期,有人当面批评商鞅“相秦不以百姓为 事”、“残伤民以峻刑”违背了“得人者兴”“恃德者昌”等 基本治国要领。下列能够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 承认占有奴隶的合法性 什伍连坐法 焚烧诗书 A. B. C. D C A B 10.与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历史现象是: A.长期分裂 B.民族融合 C.北方统一 D.阶级矛盾 11.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过程,从根本上看是: A.内迁过程 B.汉化过程 C农业化过程 D.封建化过程 12.在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 的根本措施是: A.实行均田制 B.与汉族通婚 C.迁都洛阳 D.采用汉族政治制度 A D A 13.孝文帝改革前夕北魏面临的社会形势是: 宗主督护制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 北方出 现了民族融合趋势 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民族矛盾 日渐突出 连年战乱,人口锐减,土地大量抛荒 A. B. C. D. 14.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 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 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 目的是: A.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B.加速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 C.防止北方夷狄进犯 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15.商鞅变法与孝文帝改革的主要不同点是 A.关于土地制度的规定 B.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 C.对农业的重视 D.对生产关系的改造 C D A 16.世人对秦国人有着“薄恩礼,好生分”的印象 ,这与商鞅变法哪一措施有关: A.奖励军功 B.奖励耕种 C.焚烧诗书 D.什伍连坐和告发制度 17.北魏时期北方各族的封建化主要表现在: A.生产方式 B.生活习惯 C.言行举止 D.饮食穿着 18.最能体现商鞅变法性质的措施是: A.改变了“刑不上大夫”的传统 B.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C.废初“世卿世禄”制度 D.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土地私有 D A D 19.王安石变法中,能起到“治安、御外、节支”三种功 效的军事措施是 A.保甲法 B.保马法 C.将兵法 D.更戍法 20. “歌元丰,十日、五日一雨风。麦行千里不见土,连 山没云皆种黍。水秧绵绵复多稌,龙骨长乾挂梁梠。鲥 鱼出网蔽洲渚,荻笋肥甘胜牛乳。百钱可得酒斗许,虽 非社日长闻鼓。吴儿踏歌女起舞,但道快乐无所苦。老 翁堑水西南流,杨柳中间杙小舟。乘兴欹眠过白下,逢 人欢笑得无愁。”对王安石的这首诗,理解准确的是 A.过分夸张,与实际效果完全不同 B.真实描写,歌颂改革成果 C.描绘了唐朝的盛世景象,反映了王安石的改革理想 D.有些夸张,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改革的成效 21.在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引起隐匿田亩,逃避赋税 之人最激烈反对的是 A.均输法 B.市易法 C.方田均税法 D.青苗法 A D C 22.下列举措中明显体现王安石变法“民不加赋而国 用饶”指导思想的农业措施有: 青苗法 募役法 方田均税法 农田水利法 A. B. C. D. 23.俄国1861年改革的导火线是: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落后的农奴制度 C.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 D.十二月党人起义 24.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农奴制危机主要表现在: A.新思潮涌动 B.农奴起义不断 C.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D.克里木战争失败 B C C 25称“二一九法令”为解放法令的主要依据是: A.农奴完全获得了人身自由 B.加强村社管理 C.农奴在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 D.农奴可以得到一块份地 26. 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 A.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 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 C.落后的政治体制与资本主义发展的矛盾 D.广大人民与沙皇专制政权的矛盾 27. 俄国农奴制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是俄国向近 代化迈出的重要步骤,主要依据是: A. 改革是由最高统治者主持 B.改革是由资产阶级领导 C. 改革是进步文学家推动的 D.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C C D 28.明治维新的根本原因是 A.封建幕府的腐朽统治 B.民族危机不断加重 C.资本主义的发展 D.中下级武士的要求 29.“大凡国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 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 之工业”。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政府决定 A.废藩置县,取消武士特权 B.推行文明开化 C.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D.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 30.近代日本同英国的政体在形式上是相同的,实质上 有极大的差异。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前者君主权力至高无上,后者君主权力受宪法制约 B.前者天皇凌驾于议会之上,后者议会权力超过国王 C.前者是封建政体,后者是资产阶级政体 D.前者内阁对天皇负责,后者内阁对议会负责 C D C 31.与戊戌变法相比,明治维新成功的关键是: A.资本主义发展充分 B.有利的国际环境 C.改革派与天皇结成联盟,力量强大 D.改革派采取了割据富强的策略 32.明治维新后,日本社会发生的新变化有: 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 天皇与地主资 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基本确立 由半殖民地 状态走向了殖民扩张的道路 封建等级制被形式上 的平等所取代 A. B C. D 33.19世纪末维新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A.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B.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C.西方民主思想广泛传播 D.早期维新思想的出现 C A A 34.康有为改造儒学为变法活动服务,反映出变法面临的 客观现实问题是 A.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B.与封建思想斗争的策略 C.封建顽固势力过于强大 D.自幼接受正统的儒学教育 35.康梁维新派提出向西方学习,推动百日维新的真正目 的是 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推翻清朝统治 C.抵御外来侵略 D. 发展资本主义 36.19世纪末康、梁维新派救亡图存思想的核心是 A.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B.设议院、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C.由君主专制变为民主共和是“进化之公理” D.今日之民智待革命以开之 C D B 37.戊戌变法运动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是: A.挽救民族危机 B.推动政治改革 C.发展社会经济 D.促进思想启蒙 38.19世纪末,维新变法从一种思潮迅速发展为一场政治运动的关 键是维新派: A. 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顺应历史潮流 B. 争取了光绪皇帝和袁世凯的支持 C. 把维新变法与救亡图存结合起来 D. 得到了爱国志士和知识分子的拥护 39.下列观点倾向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是: A.“夫不可变者,伦纪、圣道心术也,非器械艺也” B.“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 C.“当世恶疾帝制为最,唯合众共和为世界之潮流,顺者昌逆者亡 ” D.“君权与民权合则情易通,议法与行法分则事易就,二者行斯强 也” D C D 40.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人民的爱国救亡运动有了 新变化,发生这种变化的内因是:帝国主义掀起了 瓜分中国的狂潮.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中国无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A. B. C. D. 41.今天日本人的姓氏中,大部分是明治时期新起的 ,其中和地理有关的田中、山下、河上等姓很多,盐 田、鸟饲、猪狩等姓则源于生产劳动。这些姓氏的出 现,主要与明治维新的哪条措施有关: A.“废藩置县” B.士农工商“四民平等” C.“殖产兴业” D.“文明开化” 42.俄国农奴制与资本主义工业发展之间的矛盾实质 上反映了 A.农奴主与农奴的矛盾 B.农奴主与商人贵族的矛盾 C.农奴与资本家的矛盾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D B D 46.在1878年的日本,儿童玩拍球游戏时,用10种最 值得采用的新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数字,它们分别是汽 灯、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 学校、信箱和轮船。这主要反映了日本 A.殖产兴业的经济政策 B.文明开化的文化政策 C.全盘西化的生活方式 D.富国强兵的奋斗目标 47.梁启超阐述变法图存道理的重要论著变法通议 发表在 A.时务报 B.中外纪闻 C.国闻报 D.循环日报 48.在阿里改革失败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