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公务员创新的路径分析.doc_第1页
[调研报告]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公务员创新的路径分析.doc_第2页
[调研报告]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公务员创新的路径分析.doc_第3页
[调研报告]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公务员创新的路径分析.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工学院2010-2011学年第 一学期期末课程考核科 目 公务员制度及基本技能实务任课教师 秦利平 班 级 国贸081班 学 号 200801803005 姓 名 陈燕敏 二一 年 十二 月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公务员创新的路径分析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现行的公务员制度逐渐显现出了其不足与缺陷。中国是一个有着特殊国情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在进行公务员制度创新时,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选择合适的制度创新形式。在理念、制度、管理方式和组织结构方面都应该有创新。关键词:全球化,公务员制度,特殊国情,创新路径中国在1949 年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后,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标志着“主权在民”在中国的产生,即公民权利派生国家行政权力理念的形成。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但是,“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 。改革开放后,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一些“公仆”面对资产阶级灯红酒绿的生活方式而心理失衡,把利益关系倒置,逐渐由“公仆”变成了“主人”,一事当前只为自己打算,甚至为了一己之利,不惜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许多政府官员特权思想严重,利用自己掌握的权力和政府部门所具有的特殊的行政关系网,占有各种社会资源,亲自或支持亲属开办与本部门权力相关联的公司,以谋求个人利益。可以说,利益的倒置问题,是公务员道德问题中最具根本性、关键性的问题。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人类社会正处于巨变时代。按官僚制运作的西方各国政府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出现“政府失败”,引发了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危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各国相继掀起了行政改革浪潮,公务员制度成为改革的重点之一,并取得较大的成果。中国新一轮政府改革无疑受到这一改革浪潮的极大影响。如何构筑一个既切合现实国情,又面向未来的公务员制度,进而建构一个更具效率、更有回应性、更负责任、更有服务品质的政府,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全球化同时带来了希望与恐惧。每个国家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如何在不丧失自我认同的情况下应对全球化的浪潮?这必将对包括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在内的新一轮政府改革的全局产生广泛而深刻、持久而复杂的影响。其一,转变观念,从以事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中心。公务员制度并不意味着仅仅是一种“管人”的制度;相反,公务员制度要重视管理中“人”的关键作用,及时发现公务员的自身要求与发展潜力,以服务与开发的方式激发国家公务员的各方面能力。 其二,突出公务员培训的重要地位。传统的公务员管理制度注重公务员的考试录用与考核。对于公务员培训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公务员管理中引进人力资源理念,意味着管理部门需要加大对公务员培训的投入,以及时、高效、经济、多样的培训方式增加公务员的知识存量,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使中国公务员的素质与时代接轨。(一)理念创新:从控制导向到服务导向。充分回应民众的要求是政府存在的目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国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行动的根本宗旨。政府应该“把公民的需要和价值放在决策和行动的首要的位置上”,而不是把国家放在首要的位置上,“必须更加关注市民的需要和利益,并对这些需要和利益做出回应”。(二)制度创新:从集权人治到民主法治。1.从强化公务员服务意识出发,在全国政府部门推行“公共服务持续改善运动”,以法令形式,明确确立服务的内容和工作目标、服务标准、服务程序和时限,以及违诺责任。更为关键的是建立践诺机制以确保承诺能得以落实。为此,需要加强对外部监督机制、内部管理机制和内部保障的一系列制度安排。2.加强法制建设,实现公务员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要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强化执法监督。3.加强制度建设,实现公务员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三)管理方式创新:从以事为中心的管理模式转到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重视营造良好的有利于人成长的工作环境来激发公务员的潜能和创造力,使公务员有良好的绩效表现以及较高的服务品质,进而促使政府目标的达成和效能的实现,同时也促进人的充分发展。第一,授予权能,重视营造令人愉快的工作环境,并给成员更多参与组织决策的机会。第二,重视对公务员的培训,倡导学习,不断提升公务员的素质。第三,实现公务员管理的电子化。第四,实行绩效管理,建立结果导向的机制。(四)组织结构创新:从机械封闭式到弹性开放式。人的行为受组织结构的制约,新型公务员制度的有效运行有赖于其组织机构的创新。原有公务员组织结构是高度集权的金字塔式结构,这种结构封闭、开放性差,无法快速应对环境变化;会漠视民众的需求,会抑制人的活力和创造力。因此必须创新组织结构,构建一个弹性化组织结构主要特点是:1.对环境具有开放性和回应性,以公民的满意为导向。2.政策制定与执行相分离,强调战略管理。3.组织的扁平化,减少中间管理层级。4.倡导分权或授权而非集权。5.重视组织成员和公民的参与。6.网状型的沟通与联系。7.以团队精神而不是以命令与服从来达到整合与控制。8.建立跨部门的功能组织或“虚拟组织”。这种组织结构能充分发挥公务员的能力和潜能,使民众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能得到良好的服务。总之,要确立一套促使公务员对其角色进行合理定位的行政伦理规范体系。目前由于主客观原因,一部分行政人员离他们的公仆角色即公共人行政角色还有一段距离,甚至背道而驰。, 针对这一现象,必须在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符合时代精神又不失导向意义的价值追求,按照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设计对他们的行为规范,让他们向公仆角色靠拢。行政价值内涵与时代精神的契合、行政理念的时代性创新,将外化为更具合理性、生命力和调节作用的行政规范,从而促进行政人员“公共人”角色的合理定位。把公务员的行政伦理水平作为其能力高低评价的必要条件。在实际工作中,公务员的影响力、号召力主要来自于权力的影响力和人格的影响力。二者相比较,人格的作用更大,因此,在选人、用人的时候,必须把公务员的行政伦理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加以考察。另外,对于公务员来说,职位的升降是其最关注的利益函数。在用人机制上赏善罚恶,可以对公务员形成内在的吸引力和外在的压力,促使其在行政活动中趋善避恶。(完善公务员监督机制。“基于对人性不完善的警惕性,为了防止政府成员的自利性对社会效率构成威胁”,应该“对政府进行必要的控制”,必须对权力进行有效的监督,通过以法制权、以权制权、以民制权、以德制权等,使权力变成相对的、可以监控的权力。参考文献:1舒放,王克良.国家公务员制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刘旭涛:政府绩效管理:制度、战略与方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4宋世明.创新中国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的立法思考J . 北京:中国行政管理2003.(5)5张力.中国公务员工资收入决定机制转换研究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