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育星教育网 名校名师 原创精品资源 谢绝一切形式的转载 违者按网站规定严惩20042011中考庄子故事两则阅读试题一网打尽:10个试题1、2011年浙江省温州市实验中学【甲】庄子与惠子游于濠套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絛鱼出游从容, 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选自庄子秋水,有删节)【乙】支公好鹤 支公好鹤,住剡东峁山。有人遗其双鹤,少时,翅长,欲飞。支意惜之,乃铩其翮。鹤轩翥不复能飞,乃反顾翅垂头,视之如有懊丧意。林曰:“既有凌霄之姿,何肯为人作耳目近玩!”养令翮成,置使飞去。(选自世说新语) 注支公:支遁,字道林,东晋名僧,与谢安、王羲之等交往甚密。翮(h):羽毛中间的硬管,这里用来指翅膀上的羽毛。轩翥(zh):振翅高飞的样子。姿:通“资”,资质、禀赋。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1)絛鱼出游从容( )(2)是鱼之乐也( )(3)支公好鹤( )(4)有人遗其双鹤( )2.用现代汉i翻译下面的句子。 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译文:_3.庄子从游鱼中感受到快乐,支公由好鹤到纵鹤,你觉得这两者有何相通之处?答案:1. (1)悠然自得(1分)(2)这,这是(1分)(3)喜欢(1分)(4)赠送(1分)【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要求“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1)联系语境知道“从容”是来说“絛鱼出游”的样子,再结合后文中的“乐”可知这里的“从容”是“悠然自得”的意思。(2)从原文中看,这是一个判断句式。在文中的具体语境是“这是鱼的快乐啊”,所以这里的“是”当“这,这是”讲。(3) “好”读“ho”, 这里是“喜欢”的意思,可根据“叶公好龙”这个成语了解它的意思。(4) “遗”,此字是多音字,一是读y, 是读 wi,前者一般表示遗留,后者表示赠送,我们只要判断它的读音就可知道其意义了。这里是别人赠送的,不是遗留的,所以“遗”是“赠送”的意思。2.你本来就不是鱼,无疑也没法儿知道鱼是不是快乐。(3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要求“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 文言文常用翻译方法有:留、换、补、删、调。本句中 “固” 1分,“全” 1分,大意1分。可以古今通用,即可以“留”的是:“鱼”。需要重点翻译,即需要“换”的是:“固”,在这里是“本来”的意思;“全”在这里是形容词作状语,后置修饰“不知”,是“完全、全然”的意思。“调” 就是翻译成现代汉语时需要将古代汉语语序变成现代汉语语序,本句中需要“调”的是:“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即“子之全不知鱼之乐矣”。 3.两者都能从自由活泼的生命中感受到愉悦,能与自然和谐相处。(4分)【解析】本题考査鉴赏评价能力,要求“初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题干要求比较两者的相通之处,也就是说鱼之于庄子,鹤之于支公。从文章中看,庄子从游鱼中感受到快乐,支公从好鹤到养鹤再到纵鹤的过程中领受快乐。前者是从游鱼的“从容”中感受快乐,后者是从 “鹤轩翥”中感受到快乐的真正内涵。比较两者可看出庄子和支公都是从自由活泼的生命中感受到生命的愉悦,他们真正做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本题属于主观题,没有统一答 案,表述清楚,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译文:【甲】庄子和惠子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看着水里的鯈鱼说:“鯈鱼在水里悠然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子说:“我不是你, 固然不知道你的想法;你本来就不是鱼,无疑也完全没法儿知道鱼是不是快乐。”庄子说:“请回到我们开头的话题。你问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这句话,这就表明你已经肯定了我知道鱼的快乐了,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乙】支公喜欢养鹤。他在浙江东部的峁山住的时候,有人送给他一对幼鹤。过了没多久,鹤渐渐长出羽翼,就想飞走。支公舍不得鹤飞走,就拔了鹤的羽毛。鹤想向上飞就再也飞不起来了,于是回头看自己的翅膀,然后低下头来,看起来就像人一样沮丧。有一位咏鹤的僧人就跟他说:“鹤生来是应该翱翔在天空的,怎么会甘心当人的宠物被豢养玩耍!”经过一段时间调养,等到鹤的羽毛重新长出来,让它们飞走了。2、无锡市(09江苏省)4解释下面文段中加点的词。(3分) 庄子曰:“修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1)是: (2)固: (3)全: 答案:4(3分)(1)这 (2)本来 (3)确定是(完全,肯定的)(每个 1分)3、嘉兴市(08浙江省)惠子相粱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鵮,子知之乎?夫鵷鵮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鵷鵮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16.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或谓惠子曰 (2)欲代子相 (3)非梧桐不止 (4)于是鸱得腐鼠17.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3分)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18.请揣摩“庄子往见之,曰:”中庄子“曰”的神态或表情,用一个词描摹。(2分)19.本文比喻巧妙贴切,请你说说“鵷鵮”和“鸱”分别比作什么?(2分)答案:(二)(11分) 16.(1)有人 (2)想 (3)栖息 (4)在这时 17.惠子做了梁国的国相,庄子去看望他。 18.冷笑(或嗤笑、愤怒、鄙夷)(意思符合即可)。 19.鹓?比喻庄子(或志向高洁之人),?比喻惠子(或贪求名利之人)。4、台州市(08浙江省)(二)(12分)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节选自庄子秋水)19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A是鱼之乐也 是日更定矣 B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苟全性命于乱世C子固非鱼也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D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 云归而岩穴暝20下列各项中“之”字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3分)例句:我知之濠上也A公与之乘 B杀之以应陈涉 C何陋之有 D择其善者而从之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3分)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22这一场辩论中的庄子与惠子,你欣赏的是谁?为什么?(3分)答: 答案:19.A评分标准:3分。20. C评分标准:3分。21. 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评分标准:3分。整句意思正确、语言通顺即可,不一定要逐字翻译。22. 欣赏庄子,因为庄子能以愉快的心境,对待周围的事物,追求天人合一,推崇自然,机智善辩。欣赏惠子,因为惠子机智好辩,善于抓住对方的漏洞之处,对于事物有着寻根问底的认知态度。也可以一同欣赏两位,理由综合以上所述即可。评分标准:3分。指出欣赏对象,1分。 说明理由,2分。言之成理即可。5、慈溪中学(07)(一)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619题(9分)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鶵,子知之乎?夫鵷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鵷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16庄子是 家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例如 、 。(3分)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分) 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鸱得腐鼠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这个句子的意思。(2分)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19庄子在文中将自己比作 的“鸩鶵”,将惠子比作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鸱”,把“腐鼠”比作 ,巧借鸩鶵的故事辛辣地讥讽了惠子。(2分)答案:(一)(9分) 16道 游刃有余 望洋兴叹(螳臂当车 涸辙之鲋 朝三暮四 沉鱼落雁 相濡以沫 等) 评分意见:本题共3分,每格l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17(1)做宰相 (2)在这时 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每格l分。 18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吧? 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意思对即可。 19志向高洁 功名利禄 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意思对即可。6、深圳市(07广东省)(二)课内文言文阅读能力考查(6分)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8-10题。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节选自鱼我所欲也)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子知之乎?夫鹓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以梁国而吓我邪?(节选自故事两则)8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来表现他的人生追求,孟子鱼我所欲也中“_”的思想也体现了这种追求。(1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_10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以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三篇文章中孟子的形象与故事两则(惠子相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中庄子的形象有很大不同。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孟子与庄子形象的不同点。(3分)答案:8.舍生取义9.鱼,是我喜爱(想要)的;熊掌,也是我喜爱(想要)的 。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愿意舍弃鱼而得到熊掌。(得分要点:整句翻译准确流畅得满分,其中“所欲”、“得兼”的准确翻译各占0.5分)10.孟子积极入世;庄子消极避世。答到“积极”、“消极”或“入世”、“避世”的意思,均可得满分;答到孟子“重义轻生”,庄子“不贪图富贵,幽默风趣”等也可给满分。课外相关文段7、漳州市(08福建省)比较阅读【甲】【 乙】 两个文段,完成第9 一13 题。(17 分) 【 甲】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选自 庄于 秋水 )【乙】黄帝将见大隗(1)乎具茨(2)之山, 适遇牧马童子,问涂(3)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 ,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小童辞(4)。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5)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选自 庄子 徐无鬼 【注释】 (1)大隗(wi ) 传说中的神名。(2)具茨:山名 (3)涂:同“途”,路。(4) 辞:谢绝。(5)奚:何,什么。9、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秋水时至 (2)河伯始旋其面目 (3)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 (4)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 10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1)河伯始旋其面目 (2)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B、(1)望洋向若而叹曰 (2)若知具茨之山乎C、(1)河伯欣然自喜 (2)曰:“然。”D、(1)于是焉 (2)是进亦忧,退亦忧1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弋汉语。(1)闻道百,以为莫己若。 (2)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 12、从甲文、乙文中各提炼出一个成语,然后概括河伯和黄帝身上的共同点。 13 请说说黄帝的做法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活有怎样的借鉴作用? 答案:9 、( 1 )按时(2 )穷尽,尽(3 )拜见,拜访(4 )正好,恰好10 、D 11、 ( 1 )听到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再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或听到道理很多了,就认为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 ( 2 )治理天下的人,与牧马的人有什么不同呢?(或治理天下,和牧马又有什么不同呢?) 12贻笑大方(或望洋兴叹)、害群之马。共同点:他们都通过过自身的经历,发现自己的不足。(或:他们都善于反思。13示例:黄帝的做法让我们明白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不要妄自尊大,要虑心向他人请教,要时常自我反省,自我完善。8、常德市课改区(07湖南省)秋水庄子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23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辩: 东面而行,不见水端 端: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长: 2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的意思和用法,有一项不同于其他各项,它是( ) A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B野语有之曰 C少仲尼之闻 D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25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道闻百,以为莫己若。 26以下是对文章的分析理解,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河伯起初觉得自己的天地最广大,是因为他所拥有的天地确实阔大,他当初的认识有局限是情有可原的。 B河伯看到广阔的大海,发出了由衷的感叹,承认自己的原有认识是错误的,这一认识转变是值得肯定的。 C在河伯的感叹里,河伯觉得有些人对孔子和伯夷的看法是不正确的,他们不应该认为孔子的学识少,也不应该认为伯夷的道义轻。 D河伯的感叹里还表达了这样的意思:自己有幸来到大海,增长了见识,否则,因见识短浅而自以为是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27也许你能从这则寓言中受到不少启发,请谈谈自己最深的感受。 答案:23同(通)“辨”,分辨。 尽头。 长久,永远。 24B 25秋天里的洪水按时到来,众多河流的水注入黄河。 听到了上百条(不少)道理,便认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了。 26C 27可能的感受:现有的见识往往是有限的,我们不应囿于已有的见识而骄傲自大; 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即使是博学的孔子也有被人认为学问少的时候,因此我们一方面没有骄傲的理由,另一方面也要不断学习充实自我;河伯善于反省自我的态度,勇于承认错误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见识短浅,学识浅陋就会遭人耻笑,因此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28略9、茂名市(07广东省)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任务11-13题。(12分) 秋 水 庄子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1)百川灌河 (2)东面而视 (3)河伯始旋其面目 (4)而轻伯夷之义者 12翻译下面句子。(6分)(1)(河伯)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 译: ( 2)“闻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0730-2-13:2025 EXV EN Automatic electrical controls - Part 2-13: 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humidity sensing controls
- 暑假培优练:传送带模型 -2025高一物理暑假专项提升(人教版)
- 新解读《GB 31144-2014木工机床安全 手动式摇臂锯》
- 视觉界面设计师专业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课件 第1-6章 导论-实验研究
- 老年人热水袋应用课件
- 浪潮继续教育方案
- CN120209125A 单克隆抗体与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及应用
- 老年人安全防护规范课件
- 三角形及其性质(14个高频考点)原卷版
- 2025版农业合作社成员个人借款合同范本
- 2025年乒乓球裁判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活动成都热波zebra音乐节营销策划方案5月1日5月3日
- 八年级历史上学期(2025版)导言课课件
- 混凝土施工示范样板制作方案
- 酒店房卡管理制度与操作流程
- 2025-2026学年外研版(三起)(2024)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年小学生“学宪法讲宪法”网络活动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
- 2025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设计(共4个单元含有教学计划)
- 大分子自组装课件
- 开业筹备倒计时行动计划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