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丘 陵 平原 峡谷 戈壁 草 原 山 地 高 原 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1.地表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变化的 阅读材料: 科学家经过对当今世界上最高峻的喜马拉 雅山脉的考察和精密测量,发现它在2500万年 以前还是一片汪洋大海,科学家还在喜马拉雅 山上发现了许多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 石,而且还发现喜马拉雅山现在还在不断地升 高(上升的速度是每年18.5毫米)。这个例子 说明海洋能够变成陆地,其实陆地也可能变成 海洋,如台湾海峡过去是陆地,后来因地壳下 陷,两边海水涌入,形成海峡。据考证,现在 台湾海峡的底部也保留着古河道的痕迹,说明 陆地可以变成海洋。 思考:上述地形是如何形成的? 地表形态为何会发生变化? “力”从何来? 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1.地表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变化的 2.地质作用 概念: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 发生变化的作用 分类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分类内力作用外力作用 能量 来源 表现 形式 影响地 表形态 相互 关系 地质作用分类 (阅读教材P36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并填充下表) 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地 球内部的热能 来自地球外部 ,主要 是太阳能和重力能 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壳 运动 、地震等 风化、侵蚀、搬运、 沉积、固结成岩 使地表隆起或凹陷,形成高山、 盆地等,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削低高山,填平盆地 ,使地表趋于平坦 在空间上相互联系,在时间上同时进行,在一 定时间和一定地点,往往某一种作用占优势。 一般地说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着主导 作用。 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 岩石圈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大的板块又可分为 小板块。全球的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读图),分别 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 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 各大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中,形 成各种地表形态。 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 山地震。 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地球表 面的基本面貌(宏观地貌)。板块张裂地区常形成裂 谷或海洋;相撞地区可形成山脉。大陆板块与大洋板 块相撞,常形成海沟、岛弧和海岸山脉;两个大陆板 块碰撞处,形成巨大的山脉。 六大板块 注意: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 、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的范围 。 板块边界类型: 生长边界 消亡边界 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 思考1: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位于哪些板块交界处? 思考2:环太平洋地震带位于哪些板块交界处? 练习:六大板块示意图填充 A F B C D E 板块与地貌 、板块张裂 生长边界 示意图: 大西洋 红海 冰岛 1、东非大裂谷是怎么形成的 ?红海是怎样形成的? 2、按照板块之间的运动关系,你 认为在今后漫长的地质年代里,东 非大裂谷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东非大裂谷景观 观看下图,试区别海岭与海沟 海岭和海沟的区别: 海岭是大洋的生成处,属生长边界,岩层年龄新; 海沟是属消亡边界,岩层年龄老。 例:大西洋中脊(海岭) 海上:海洋、海岭 陆上:裂谷、断层 eg:大西洋、红海、冰岛 eg:东非大裂谷 板块与地貌 、板块张裂 生长边界 示意图: 马里亚纳海沟 爪哇海沟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撞 海上:海沟 消亡边界 eg:马里亚纳海沟 板块与地貌 、板块碰撞 菲律宾群岛 台湾岛 日本群岛 库页岛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撞 海上:海沟 海陆交界处:岛弧或弧形列岛 消亡边界 eg:马里亚纳海沟 eg:亚洲东部的库页岛、日本群岛 、台湾岛、菲律宾群岛等 板块与地貌 、板块碰撞 安第斯山脉 落基山脉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撞 海上:海沟 海陆交界处:岛弧或弧形列岛 陆地:海岸山脉 消亡边界 eg:马里亚纳海沟 eg:亚洲东部的库页岛 、日本群岛、台湾岛 、菲律宾群岛等 eg:落基山脉(北美)、 安第斯山脉(南美)、 板块与地貌 、板块碰撞 喜马拉雅山脉 阿尔卑斯山脉 青藏高原 .两个大陆板块相撞 巨大的褶皱山脉、高原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撞 海上:海沟 海陆交界处:岛弧或弧形列岛 陆地:海岸山脉 消亡边界 eg: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青藏高原 eg:马里亚纳海沟 eg:亚洲东部的库页岛、日本群岛 、台湾岛、菲律宾群岛等 eg:落基山脉(北美)、 安第斯山脉(南美) 要点:落实准确位置,并说出各位于什么板块之间? 板块与地貌 、板块碰撞 小结板块运动对地貌的影响 板块相对移 动方向 边界 类型 地貌案例 板块张裂生长 边界 裂谷、断层 海洋或海岭 东非大裂谷、红海、 大西洋、冰岛 板 块 碰 撞 大陆板 块与大 陆板块 碰撞 消亡 边界 褶皱山脉、 高原 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 斯山脉、青藏高原 大陆板 块与大洋 板块碰撞 消亡 边界 海沟、岛屿 、海岸山脉 亚洲东部的库页岛 、 日本群岛、台湾岛、 菲律宾群岛、安第斯 山脉、落基山脉、台湾 山脉 N 喜马拉雅山 1、印度洋板块向什么方向运动?亚欧板块向 什么方向运动? 2、上述两个板块运动造成了什么结果? 非洲板块内部张裂 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及非洲板 块的相互张裂 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 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 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的碰撞 练习 练习题: 1.下列地质作用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A.剥蚀作用 B.沉积作用 C.风化作用 D.变质作用 2.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 A地球内部的热能 B太阳辐射能 C地球表面的水能 D大气运动的风 能 3.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在板块张裂地区常形成 A. 褶皱山系或岛弧 B. 裂谷或岛弧 C. 海岸山脉或海洋 D. 裂谷或海洋 D A D 4.下列应用板块构造理论对地质地貌现象 的解释正确的是 A.大西洋、北冰洋均由板块张裂而产生 B.台湾山脉由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 而成 C.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使古地中 海一部分消失 D.北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沟和弧状岛链是新 大洋地壳的诞生处 5.在板块的生长边界往往形成 A.海沟 B.孤岛 C.海岭 D.海岸山脉 A C 6.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 A阿巴拉契亚山脉 B安第斯山脉 C阿尔卑斯山脉 D喜马拉雅山脉 7. 关于板块构造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全球地壳被构造带(海岭、海沟、断层、造 山带)分为六大板块 B. 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挤压形成的 C. 东非大裂谷、马里亚纳海沟是由于板块张 裂形成的 D. 日本位于板块交接处,所以多火山、地震 D D 8下列板块中,几乎全在大洋上的是 A印度洋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非洲板块 D美洲板块 9下列板块之间属于消亡边界的是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B南极洲板块与非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 D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 10下列词语,从地质作用的观点看,正确的是 水滴石穿 沧海桑田 稳如泰山 坚如磐石 三十年河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影视制作合同范本
- 2025年度环保项目担保合同详细条款说明
- 2025年办公室装修及空气净化系统改造合同
- 2025年拆迁安置补偿挂靠项目合作协议
- 2025年猪肉电商平台合作采购协议书
- 2025独家技术咨询服务合同
- 2025年大件货物定制运输解决方案合同
- 2025年度桶装饮用水代理产品销售渠道拓展及支持协议
- 2025年度智能化商铺租赁合同模板(含电商入驻协议)
- 2025年度新能源车辆供应链供应商合同
- 合伙需要签订的五份协议书
- 【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堂行为问题与对策探究-以N实验小学为例10000字(论文)】
-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第二版)全册教案
- 质押合同解除通知函
- 云计算技术的分布式计算技术
- (高清版)TDT 1075-2023 光伏发电站工程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 2024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及答案(修正版)
- 物业保安、保洁项目投标书
- CityEngine城市三维建模入门教程 课件全套 第1-7章 CityEngine概述-使用Python脚本语言
- 通信电源通信电源的概念
- 2022智慧建筑评价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