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学作品文学作品 表达作用分析题答题指津表达作用分析题答题指津 20062006年高考复习年高考复习 开滦一中 张耀刚 开滦一中 张耀刚 高考的大阅读一般为精美的哲理散文高考的大阅读一般为精美的哲理散文 、抒情散文和微型小说。、抒情散文和微型小说。 在文学作品阅读在文学作品阅读( (古代诗歌阅读中也经古代诗歌阅读中也经 常遇到常遇到) )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题目,其要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题目,其要 求一般为:求一般为: 的好处是什么的好处是什么? ? 作用是什么作用是什么? ? 结合上下文分析结合上下文分析表达效果表达效果。 题型说明:题型说明: 一、人称表达类一、人称表达类 可以针对某一人称的运用命题,也可以针可以针对某一人称的运用命题,也可以针 对行文中人称的变化命题,或者针对称谓对行文中人称的变化命题,或者针对称谓 的变化命题。的变化命题。 开滦一中 张耀刚开滦一中 张耀刚 20002000年年长城长城2222题:这篇散文中题:这篇散文中 ,(,(1 1)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 ,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2 2)第)第6 6 段的结尾改用了第三人称段的结尾改用了第三人称“它它”, 原因是什么?原因是什么? (1)_ (2)_ 最后一段中“你”的运用,所起的作用是 什么?(2002年北京卷20题) 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叙述人称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叙述人称? ?其作用是什其作用是什 么么?(3?(3分分) ) (20052005湖北)湖北) 解题思路: (1)确定人称的运用或变化。 (2)了解每一种人称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 。如下表: 第一人称 便于表达内容和描写心理 第二人称 运用拟人便于抒情更强烈感人 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 适合介绍表述 (3)结合内容做出回答。 开滦一中 张耀刚开滦一中 张耀刚 20002000年年长城长城2222题:这篇散文中题:这篇散文中 ,(,(1 1)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 ,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2 2)第)第6 6 段的结尾改用了第三人称段的结尾改用了第三人称“ “它它” ”,原,原 因是什么?因是什么? 答:(1) _ (2) _ 将长城拟人化:将长城拟人化:便于与长城对话,便于与长城对话, 便于抒发感情。便于抒发感情。 因为这句承接因为这句承接“ “由是人们发现由是人们发现” ”而来,而来, 写的是人们的感受,而不是作者直写的是人们的感受,而不是作者直 接向长城抒怀。接向长城抒怀。 2002年(北京卷)20题:最后一段中 “你”的运用,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答:最后一段运用第二人称答:最后一段运用第二人称“ “你你” ”营造了一种与读者进行营造了一种与读者进行 交流的情景和氛围。交流的情景和氛围。 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叙述人称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叙述人称? ?其作用是其作用是 什么什么?(3?(3分分) ) 第二人称。既自由、灵活,又具有真切感第二人称。既自由、灵活,又具有真切感 、亲切感。、亲切感。 二、修辞方法类 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中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中 ,分别使用了,分别使用了6 6个个“便便”字和字和5 5个个“领取领取”, 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1998(1998年高考年高考 题题) ) 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其 作用是什么?(韩少功土地2005年湖 北卷) 开滦一中 张耀刚开滦一中 张耀刚 要掌握运用八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的作用及效果 比喻: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 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用在议论文中,能使 抽象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运 用比喻可以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 具体。 比拟: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 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运用比拟,可使人或物色彩 鲜明,描写生动,蕴含丰富,使物象灵动,富有生机。 借代: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的效果。借 代可使表达具体形象 开滦一中 张耀刚开滦一中 张耀刚 夸张: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 者的强烈共鸣。夸张要合情合理,其作用是烘托气氛,增强联 想,给人启示,增强表达效果。 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 凝练集中,概括力强。用对偶,句子整齐,表意凝练,抒情酣 畅。 排比:可增强语言的气势。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 、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其作用在加 强语气、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设问:总的作用是引起读者思考。用在标题上,能吸引读者, 启发读者思考,更好地体现文章的中心;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 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议论文 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 解题思路: (1)确认指定所用修辞手法。确认指定所用修辞手法。 这类语句作用题,首先要确认所用的修 辞 手法,在答题是时点明所用修辞手法。 答题时,要明确每一种修辞手法的作答题时,要明确每一种修辞手法的作 用。一般说来,描绘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用。一般说来,描绘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 生动形象,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结生动形象,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结 构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突出强调,主有对构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突出强调,主有对 偶、排比、反复;表达类的修辞手法作用偶、排比、反复;表达类的修辞手法作用 为增强语气,主要有反问和设问。为增强语气,主要有反问和设问。 (2 2)明确答题)明确答题 思维方向。思维方向。 (3)确认修辞手法、明确了答题方向 后,结合语句内容作答。 19981998年高考题: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和最年高考题: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和最 后一个自然段中,分别使用了后一个自然段中,分别使用了6 6个个“便便”字和字和 5 5 个个“领取领取”,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答:运用排比答:运用排比( (或反复)的修辞手法,将一个个节气或反复)的修辞手法,将一个个节气 紧凑地衔接起来,强调时光的飞逝。层层铺开,逐步扩大紧凑地衔接起来,强调时光的飞逝。层层铺开,逐步扩大 ,强化了文章的主旨。,强化了文章的主旨。 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其 作用是什么?(韩少功土地2005年湖 北卷) 答案:拟人(或比拟或比喻)。既形 象生动,又充满感情。 三、表达方式类 开滦一中 张耀刚开滦一中 张耀刚 第九段中,作者对老家河流、风沙、屋 顶、炊烟、做饭的人的回忆,主要运用 了什么样的描写手法?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 气氛?(4分) (2004年全国卷2)19 解题思路:解题思路: (1 1)确认指定语段所用具体的表达方式。确认指定语段所用具体的表达方式。 (2 2)明确五种表达方式中具体分类及作用明确五种表达方式中具体分类及作用 , 以便答题时明确方向。如下表以便答题时明确方向。如下表 开滦一中 张耀刚开滦一中 张耀刚 肖像描写肖像描写以形传神动作描写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语言描写语言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心理描写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内心世界 景物描写景物描写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 寄托感情 白白 描描 简笔勾勒简洁 准确传神 工笔细描工笔细描 精雕细刻纤毫毕 见具体生动 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准确传神鲜明 插插 叙叙 丰富内容深化 主题曲折有致 倒倒 叙叙 设置悬念,吸引 兴趣,波澜起伏 叙后叙后议论议论 画龙点睛点明题旨比喻论证比喻论证 生动、形象、 通俗易懂 直接抒情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淋漓尽致间接抒情间接抒情 寓情于景、物 、事 含蓄 (3 3)确认所指定语段为何种表达方式,确认所指定语段为何种表达方式, 结合行文具体作答。结合行文具体作答。 开滦一中 张耀刚开滦一中 张耀刚 (2004年全国卷2)19第九段中,作者对老家 河流、风沙、屋顶、炊烟、做饭的人的回忆, 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手法?营造了一种什么样 的气氛?(4分) 答:主要运用了白描的手法,以朴素的语言写出 真情。 营造了一种伤感的气氛。(抚今追昔、 物是人非、睹物伤情、深沉凄凉) 四、行文段落类 辞世恩师如此幻过,今日我也如此 梦过,将来我的学生还会如此幻梦下去 ,最终我们便会一一走入夜里。留下一 生的纪录,其实不过是花与夜的争辉。 (节选自子夜昙花(2002年北京西城区二模) 1818题(题(2 2)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 ? 开滦一中 张耀刚开滦一中 张耀刚 解题思路: (1)确认指定段落在行文中的位置,是首、 中、尾。 (2)明确以下段落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 (一般从内容和结构四个角度入手)。如下表: 开头段 统摄全篇,领起下文 过渡段 承上启下(或启下) 结尾段呼应前文,卒章显志 (3)结合段落位置及在行文中所起作用作答。 辞世恩师如此幻过,今日我也如此 梦过,将来我的学生还会如此幻梦下去 ,最终我们便会一一走入夜里。留下一 生的纪录,其实不过是花与夜的争辉。 (节选自子夜昙花(2002年北京西城区二模) 1818题(题(2 2)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 ? 答:答:照应开头,响应前文;照应开头,响应前文;深化主旨深化主旨 ,说明恩师高尚的品德将代代相传,说明恩师高尚的品德将代代相传 开滦一中 张耀刚开滦一中 张耀刚 2004年高考天津卷春从心出20 题:从全文看,第六段“朋友打来电话”这 件事,在内容和结构上分别起了什么作 用? 参考答案:1.内容上,这件事启示 人们要热爱生命,感悟生活,诗意地看 待生活。 2.结构上,起过渡作用,深化了作 者的思考,引发了议论。 开滦一中 张耀刚开滦一中 张耀刚 2004年浙江高考题白鹤翔集的 记忆 20题:简析篇末“就会跪下来 ”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及其表达 上的作用。 参考答案:表达作用:使文章在 表达上显得委婉含蓄,发人深思;有 戛然而止,意在言外的余味;暗示主 题,强化了作者的感情。 五、表现手法类 开滦一中 张耀刚开滦一中 张耀刚 第三段对于篝火燃烧的大段描写,在 文中具有什么作用?(卞毓方张家界 2005年高考全国卷三) 开滦一中 张耀刚开滦一中 张耀刚 “ “我不信了春天我不信了春天“ “,作者为什,作者为什 么反复这样说?这样的写法有么反复这样说?这样的写法有 什么好处?什么好处? 20052005年高考全国卷年高考全国卷 3 3第第1515题题 (6 6分)分) 解题思路:解题思路: (1 1)确认所用表现手法。确认所用表现手法。 (2 2)明确常见表现手法的作用。如下表:明确常见表现手法的作用。如下表: 象征 引申事理含蓄形象鲜明引申事理含蓄形象鲜明 扬抑 在在变化的反差中突出事物变化的反差中突出事物 对比突出事物特点使形象鲜明突出事物特点使形象鲜明 衬托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特点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特点 渲染为为行文设置铺垫营造氛围行文设置铺垫营造氛围 以小见大 以小见大以小见大表现人、事表现人、事 (3 3)明确所用表现手法并结合文句内容作答。)明确所用表现手法并结合文句内容作答。 开滦一中 张耀刚开滦一中 张耀刚 第三段对于篝火燃烧的大段描写,在文中具有 什么作用?(卞毓方张家界2005年高考全国卷 三) 答案:这一描写看似游离主题,实则以火树 银花反衬“夜空山影如魅”的摄人魂魄。 开滦一中 张耀刚开滦一中 张耀刚 20052005年高考全国卷年高考全国卷3 3第第1515题:题:“我不信了春我不信了春 天天”,作者为什么反复这样说?这样的写法有,作者为什么反复这样说?这样的写法有 什么好处?(什么好处?(6 6分)分) 答案:答案: 苦苦等待春天,春天却迟迟不来;许苦苦等待春天,春天却迟迟不来;许 多次春天刚一露面,就被寒风冷雨驱散;到处多次春天刚一露面,就被寒风冷雨驱散;到处 寻找春天,却发现春天已经远引。寻找春天,却发现春天已经远引。 欲扬先抑,欲扬先抑, 突出了下文突出了下文“一日的春光一日的春光” 。 开滦一中 张耀刚开滦一中 张耀刚 ya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营销咨询方案(3篇)
- 木质素复合材料生态友好性评估
- 药抗生素使用课件
- 市场对绿色包装接受度分析报告
- 建筑方案设计与总图审批
- 2025版司法局《财产保全反担保申请书》(空白模板)
- 高徽浆灌浆施工方案
- 药品经营监督检查课件
- 中式建筑方案设计图
- 惠农区网络推广营销方案
- 2024年司法协理员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
- DB61-T 5061-2023 民用建筑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程
- 质量保障方案文案(3篇)
- 产科分娩风险管理制度
- DB61T-建设项目使用草地现状调查技术规范
- 安徽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应用BIM技术招标投标评标办法实施导则(2025版)
- 急诊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 T/CCOA 62-2023大豆油生产技术规范
- (高清版)DG∕TJ 08-207-2008 房屋修缮工程技术规程
- 江苏省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修订稿)
- 国家智慧中小学教育平台应用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