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ppt_第1页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ppt_第2页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ppt_第3页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ppt_第4页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4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铁路,更多的铁路 水运与航空 从驿传到邮政 第14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清末火车(1898) 该火车头在吉林省扶余县出土。 导入 第14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1880年,李鸿章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派盛宣怀为总办。它是中国最 早设立的电报局。电报总局开始时即在全国一些地方设立分局,并架设线 路达2500公里。1884年,总局迁移上海。 电报总局迁移上海后的办公处所 (位于今上海外滩中山东一路) 导入 第14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西风东渐,铁路轮船、电报电话先后传入中国,交通邮政为之一变, 在艰难曲折中发展。新式交通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人的生产、生活方式以 及思想观念,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导入 返 回返 回 第14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铁路,更多的铁路 第14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李鸿章视察唐胥铁路 第14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唐胥铁路上马拉车运煤 唐胥铁路,1881年6月建成,为中国第一条自建铁路。铁路全长11公里, 以后陆续延展至天津和山海关。 第14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慈禧太后1903年乘坐过的火车 第14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1910年,广州至九龙的铁路建成。图为建成后 的第一班火车。 第14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詹天佑 詹天佑(18611919),广东南 海人,我国近代杰出的铁路工程师。 1872年,以幼童留学美国,毕业于耶 鲁大学,学习工程。1905年,担任京 张铁路总工程师,主持北京至张家口 铁路筑路工程。1909年,京张铁路全 线建成通车。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和 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第14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京张铁路通车典礼 第14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青龙桥站西“人”字形轨道上下行车的情景 詹天佑修建的京张铁路要经过地势陡峭的八达岭。为了保证列车能安全地爬上 八达岭,詹天佑创造性地运用“折返线”原理,从青龙桥起依着山腰设计了一条“ 人”字形轨道,来降低坡度。列车在这里用两个车头,一拉一推,保证了列车安全 爬上陡坡。这是詹天佑在铁路史上的一大创举。 第14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京张铁路青龙桥车站詹天佑铜像 第14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东北奉天火车站(始建于1908年) 返 回返 回 第14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水运与航空 第14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旧式沙船(流行于长江流域, 平底,甲板宽敞。船舷采用多根大 掳,从船首直压船尾,增强整体结 构强度。这种船在沙滩上搁浅时不 易损坏或倾覆。) 第14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轮船招商局在上海的总局 第14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轮船招商局的“新民”号轮船 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它是清政府创办的最早 的近代航运企业。在天津、牛庄、烟台、汉口、福州、广州、香港及 国外的神户、横滨、新加坡等地,招商局均设有分局。该局成立时仅 有3艘轮船,1877年时轮船总数达30艘。 第14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英国太古轮船公司的“长沙”轮 英国太古轮船公司的“鄱阳”轮 第14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英国太古轮船公司的“太原”轮 第14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根据1936年中华民国交通部数据显示,当时航政局登记有案的各式 轮舶有749艘,排水量532,723吨,其中钢壳船236艘,铁壳船178艘, 木 壳船235艘,另有111艘不详。 当时中国人自己经营的航运公司多如牛毛, 除了官办的轮船招商局 为规模最大外,其中较大的有卢作孚的民生实业公司,虞洽卿的宁绍轮 船公司,杨管北的三北公司等。 中国船舶在抗日战争开始后损失惨重,根据1937年6月(七七事变前 夕)统计有288艘,599,986吨;1938年6月统计有247艘,472,578吨;到 了1939年6月统计只剩下171艘,257,924吨。 第14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中国国营招商局的“新铭”轮中国国营招商局的江轮“江裕”号 国营招商局的前身为1872年李鸿章成立的轮船招商局;1930年,国民政府 将其改为国营;1932年归属交通部,从此成为国民党四大家族垄断航运的机构。 第14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中国国营招商局的江轮“江新” 号 第14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国营招商局的广告 第14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吴作孚(1925年,创办民生轮船公司) 第14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民生轮船公司新轮“民俗”号下水 第14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吴淞港 第14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航空 冯如 冯如(18831912),广东恩平人, 中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师、制造者和飞行家。 他12岁赴美国,当童工,勤于钻研技术, 在旅美华侨支持下,在旧金山创办广东飞 行器公司,并于1909年设计、制成飞机, 亲自驾驶,试飞成功。1911年,他带两驾 自制的飞机,返回广州,被孙中山任命为 广东革命军陆军飞行队长。1912年8月25日, 冯如在广州作飞行表演时失事牺牲。 第14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冯如和他设计的飞机 航空 第14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燕塘机场航空总站。一片草坪,便是广州第一个飞机场,中国始创 飞行家冯如在这里实现了国人飞翔的梦想,也在这里留下了他29岁的生 命。 航空 第14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冯如墓 航空 第14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1923年夏,孙中山与宋庆龄在飞机前合影 航空 返 回返 回 第14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从驿传到邮政 第14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上海朱家角大清邮政局 第14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1910年成都大清邮政局 第14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清朝大龙阔边邮票5分银六方连一件 清朝红印花加盖暂作邮票大字2分一枚 1897年红印花加盖小字当1元邮票一枚 第14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清朝红印花加盖暂作邮票5元剪片一件 大清邮政局邮局代封票一枚 第14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1884年北京寄天津中式美术封 第14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清朝湾龙马邮票试色样票全套六种 第14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1940年巴黎寄福州航空封 上海大东二版孙中山像蔡家坡加盖单 位邮票四枚全 1939年哈尔滨寄美国挂号西式封 第14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中华民国大型两联式明信片 第14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东北解放区邮递员 第14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晋冀鲁豫解放区邮局书报订单 第14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电报总局迁移上海后的办公处所 (位于今上海外滩中山东一路) 盛宣怀 1880年,李鸿章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派盛宣怀为总办。它是中国最 早设立的电报局。电报总局开始时即在全国一些地方设立分局,并架设线 路达2500公里。1884年,总局迁移上海。 第14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1931年何香凝、柳亚子致国民党中央要求释放青年学生电报手稿。 第14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晚清电话机(这是中国最早使用的电话机 ) 早期的电话机 第14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1881年,上海出现电话。图为电话局接线员。 返 回返 回 第14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阅读与思考 1、毁路口号 中国近代史上,义和团民众曾经张贴“掀铁道,拔电杆,紧急毁坏大轮船”的 揭帖。 2、“马拉火车” 1878年,英国一公司获得唐山煤矿开采权,报请修筑唐山至北塘之间的运煤 铁路,遭到清政府多数官员激烈反对。两年后,唐山至胥各庄之间9千米长的铁 路以不用机车牵引为条件获准兴建。由于不允许用机车牵引,只好用马拉, 被讥讽为“马车铁路”。 3、中国进口第一辆奔驰轿车 1898年,袁世凯为向慈禧贺寿进贡一辆奔驰牌轿车。不料,慈禧仅试坐一下便 将其“打入冷宫”弃置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但坐在 慈禧的前面,而且还和她“平起平坐”,有伤“体制”,最终被闲置起来。 请思考:西方列强在中国修建铁路的目的是什么?义和团的口号与 清政府拆毁淞沪铁路在性质上有何区别?你怎样理解“昨天”发生的 这些故事? 第14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解析与探究 材料一 清朝帝国的军事在这次战争中,各种情势都应该更有利;如果进行大规 模战争,清军可以自由地选择他们作战的地区和防守地;他们的后备部队和武 器弹药都近在咫尺;而最重要的一点,乃是这次战争是在清军本土进行的,他 们一定可以全神贯注于这战斗中。 奥特隆尼对华作战记 材料二 1841年1月9日,钦差大臣伊里布准备收复定海,奏调安徽、湖北、湖南4000 人入浙江协同作战。道光皇帝1月17日批准,并以“600里加紧”命令上述3省调兵。 2月10日,以伊里布“畏葸”撤职,此时,所调军队尚无踪影。2月19日,接替伊 里布的钦差裕谦奏报说:离浙江最近的安徽兵“将到兵营”,湖广(湖北、湖南 两省)“程途遥远,本属缓不济急”,奏请撤销调令。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