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全工程专业实习报告专 业 班 级: 安全工程( 通风与安全) 姓 名: 李坚 学 号: 2011027374 实 习 名 称: 安全工程专业认识实习 指导教师姓名: 蒲文龙 实习起止时间: 2013 年 8 月 19 日至 2013 年 8 月 30 日1 实习目的与任务 大三伊始,我们就开始了为期二周的认识实习认识实习对于我们将要学习专业知识的大三学生来说是一次熟悉所学专业,了解所学专业的好机会 鉴于我们安全工程专业的学子们即将开设专业课,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特举行这次参观观摩实习,力求让同学们能够更好的了解自己的专业课及今后的工作环境,拓展同学们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我们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我们的能力。认识实习是高等院校为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安排的一个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将学校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重要途径其目的是使我们通过实习在专业知识和人才素质两方面得到锻炼和培养,从而为更好的学习专业知识打下良好基础在认识实习过程中,学校也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和向生产实际学习的能力和方法为目标培养我们的团结合作精神,牢固树立我们的群体意识,即个人智慧只有在融入集体之中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使我实际中学习到了井巷工程的知识、井下开采的过程及在学校无法学到的实践知识在向工人师傅学习时,培养了我们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在生产实践中体会到了严格地遵守纪律、统一组织及协调一致是现代化大生产的需要,也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必须的,从而近一步的提高了我们的组织观念 我们在实习中了解到了煤矿生产系统,以及使我开阔了眼界、拓宽了知识面,也使我明白了现代煤矿开采作业的工作组织与实施基本情况,更使我对将要学习的专业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培养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加强劳观动点起了重要作用,为即将学习的专业知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 实习地点 黑龙江龙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双鸭山分公司东保卫煤矿3 概况3.1 煤矿简介东保卫煤矿位于双鸭山市东35Km,扁石河下游,宝山、七星煤矿之间,行政区隶属于双鸭山市宝山区。东保卫煤矿属双鸭山煤田,东西走向长9.2Km,南北倾向平均宽3.3Km,全区面积27.4691K。 东保卫煤矿于1983年12月开始筹建,1986年6月投产,设计能力60万吨/年, 2005年矿井核定生产能力为80万吨/年。本井田有可采和局部可采14层,属低硫低磷,中低灰分,煤种以气煤为主,发热量一般在40006000K/g。截止2010年末矿井地质储量为10557.9万吨,其中可采储量6977万吨,保护煤柱量3580.9万吨。 东保卫煤矿通风方式采用分区抽出式,三台主扇联合运转。矿井通风网络长,通风系统复杂,矿井总入风量为12145m/min,总回风量为12570m/min,其中一采区总排风量为4210m/min,阻力为2156Pa,二采区总排风量为4160m/min,阻力为2322Pa,三采区总排风量为4200m/min,阻力为2646Pa。 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9.094米3/分。相对瓦斯涌出量为8.375米3/吨,自然发火期36个月。煤尘具有爆炸危险,爆炸指数为37%。目前此矿没有煤层发火区域。煤层瓦斯涌出比较正常,没有煤与瓦斯突出情况,没有冲击地压情况。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点号XY点号XY点号XY151483504446526045154860444597701851510044446049725147550444635505515514044459820195150925444607503514781044461890651553504446000020515090044460955451483504446077075155334444601752151505854446202055148525444606158515508044460470225150030444625306514871544460275951547904446044023515033044462570751500504445879010515452544460975245150320444634104951509104445670011515418544460795255150630444636105051530904445726012515311044461165265150580444636655151529804445751013515308044461530275150595444641605251527454445773010515291544461480285150710444641305351526554445884011515286544461300295150800444644555451526404445929512515251044461210305150665444645255551529254445900513515243044460910315150715444650305651532004445853514515267044460500325151300444658901515373044459010155152650444600903351518504446580025152788444601351651518524446059034515113544466180351530504446019017515157044460350东保卫煤矿采矿许可证证号:1000000620065,由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登记面积为27.4591km2,开采深度为+160m至-700m标高,有效期限10年(2006年4月30日至2015年8月3.2地质情况地貌:该区由于地质构造的特点和组成岩石抗蚀程度不同,形成地貌景观的显著差异。区北部边缘为元古代花岗岩及其捕虏残存的浅海相陆源碎屑碳酸岩类构成的低山地形,最高标高海拔256.7m,因受地表水的长期侵蚀和切割,形成鸡爪山和馒头山。区内为缓岗丘陵、堆积平原和玄武岩台地相间,玄武岩台地一般呈弧立状突出于丘陵和堆积平原间。台地内部平坦,边缘陡峻似桌状,标高在200m以上。水系:扁石河蜿蜒蛇曲横贯全区北部,河床东侧有牛轭湖,沿河床两侧有大片沼泽湿地,为老年期河流,河宽1015m,坡度千分之2.6,河深12m,平均流量O.77m3/s,最小流量0.23m3/s,最大流量(暴雨后测得)10.85m3/s。该河流在本区局部地段经人工改造已使蛇曲伸直,原貌大变,但尚可辨认其古形态。除这主干河流外,余者均为季节性冲沟。气象:本区属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而长,最低温度达零下39,月平均最低气温为一月份,达零下24.6,自十一月至来年的四月份为结冻期,冻土带深度一般在1.90m,向阳山坡略簿,在0.81.20m左右,湿地低洼处超过2m。夏季温暖而短,最高气温达36以上,月平均最高气温在七月份,达23.4,雨量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最大降水量为831.5毫米/年,一般在452737毫米/年。1974年3月1978年12月黑龙江省煤田地质公司110队对本井田进行普查、详查、精查勘探,1978年12月正式提交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双鸭山煤田东保卫勘探区精查地质报告。报告审批时间:1980年5月28日;报告审批单位:黑龙江省煤炭工业管理局;报告审批文号:第80036号。审批储量:表内量表外量A+B+CA+BABCA+B+CABC14022.15767.51855.03912.58254.61712.217.620.61674.0井田内共施工钻孔216个,工程量78989.93m,其中水文地质孔9个,工程量2402.39m。双鸭山煤田地层层序由老至新为元古界麻山群、中生界侏罗系鸡西群、桦山群、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双鸭山煤田处于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的北部,区内构造体系主要有新华夏系及共所包容的龙江弧形构造。由于受到地应力的作用,决定了该煤田的主要构造方向,形成了东西大逆断层,即双鸭山南部断裂,受到大致南北向挤压力作用,在该区产生了次一级的构造,形成了以北西向为主的正断层,由于本区位于中部基底隆起带以东,当该区受到上升力改造的同时,主要以垂向运动为主,侧向力在该区递减,所以该区次级褶皱不明显,断层较少。区 域 地 层 表时代地层接触关系厚度(m)分布范围岩 性 特 征新生代第四系不整合10-60全区砂、砾粘土等组成。第三系不整合0-20局部灰白色。分选及园度极差的半胶结中、粗、细砂岩和灰色粉砂岩组成。中生代白垩系桦山群不整合0-400南部灰绿色。分选差的砂岩与灰绿色或紫色的粉砂岩、泥岩、凝灰岩组成。含有瓣鳃类动物化石和松柏科植物干化石。侏罗系下统穆棱组整 合350-500中深部以深灰色的粉砂岩、浅灰色的细砂岩、中砂岩为主,夹薄层泥岩及凝灰岩,底部有一层厚度不等的(1540m)中粗砂岩。城子河组不整合400-500全区由灰灰白色的中、粗、细砂岩与深灰色或黑色的粉砂岩、薄层泥岩、凝灰岩等组成为主要含煤地层。元古代麻山群不清零星分布于煤田外围由花岗片麻岩、石英片岩、绿泥石、黑云母、花岗片麻岩组成,被花岗岩及斑状角闪石黑云母花岗岩广泛侵入。3.3 地质构造 本井田位于双鸭山煤田中部,即以三合为孤顶之双鸭山孤形构造西侧。区内呈西翼宽缓,东翼陡窄向南倾伏的不对称背斜构造。煤系地层走向由西向东自N40W 向N40E转折,地层倾角受背斜形态,F10断层之影响,西中部浅部为3560,深部一般在10以内,东部浅部平缓,约为810 ,深部为2530。该背斜翼部和顶部沿走向有平缓的波状起伏。又受后期F10断层及其派生的分支断层切割和层状扩张式辉绿岩床的破坏,形成断裂,褶曲交错的构造形态。各种构造形迹的成生联系,由区域东西向控制沉积后,受弧形弯曲改造而导致,弯曲初始阶段,岩层沿层面产生同心扭动,产生轴向由NE向NNW偏转呈放射状排列的纵弯滑褶曲,而后产生近SN向压扭断裂,褶曲顶部虚脱,岩浆侵入为其第二阶段。随后沿孤形弯曲面破裂,岩层相对水平扭动,产生派生分支断裂,组成入字型构造是终了阶段。故本区是属孤形构造控制的直扭入字构造体系。该孤形构造,孤顶南凸,沿孤形裂面内侧向孤顶,外侧由孤顶向外的水平扭动。褶皱:褶曲西翼宽缓、东翼陡窄向南倾伏的不对称背斜构造,西翼中部浅部倾角为3560,深部一般在10以内,东翼浅部平缓,约为810,深部为2530。该背斜翼部和顶部沿走向有平缓的波状起伏。 断层:本区勘探查明断层共计23条,按断层展布方向可分为四组:东西向2条,南北向3条,北西10条,北东向8条;按落差分:落差大于100m的4条,落差在50100m的11条,落差小于50m的4条;按控制程度分:可靠的14条,较可靠的9条。井田内主要断层发育特征表组别断层编号性质断层产状落 差(m)可靠程度走向倾向倾角东西F1逆EWS近9040120可靠F2正EWN7820可靠南北F5正SNE7540可靠F14逆SNW4225可靠F20正SNE7525可靠北西F15逆NWWNNE7540较可靠F18正NWWSWW7550较可靠F6逆NWSW7550可靠F7逆NWSW758030100可靠F8逆NWSW75803090可靠F10逆NWNE758030360可靠F12正NWSW7580较可靠F19正NWSW7550较可靠F3正NNWNEE7560较可靠F22正NNWSWW7560较可靠F24正NNWSWW7515可靠F25正NNWSWW8520可靠F29正NNWSWW705可靠北东F4正NNESEE7550100可靠F9正NNESEE7525可靠F11正NNESEE7520可靠F13逆NNENWW75500可靠F16正NNENWW75150较可靠F17正NNENWW751580可靠F23正NNENWW7520较可靠F21正NESE7570较可靠F26正NNENW708可靠F28逆NNENW6025可靠3.4 煤层情况 本区煤系地层仅在城子河中、下部含煤段含有经济价值的煤层,并以中部含煤段发育最佳,共含煤51层,达可采和局部可采者16层,自上而下命名为10、30、36、38、41、60、70、78、79、80上、80、89、90、105、106上、106中等,其中80上、80和106上、106中号煤层只是因煤层夹石增大,根据储量计算的需要而分别冠号。本区煤层沿走向厚薄变化不均,沿倾向由北向南有变薄之势。下部煤层受沉积时基底地貌的影响,产生自下而上,由东向西的沉积推移。古地貌又控制中含煤段下部煤层厚度变化规律。90号煤层自17线向东分叉,其下分层逐渐尖灭,7080号煤层煤厚变化总趋势是由西向东变薄尖灭,是因基底由东向西渐隆起,煤层积聚环境自边缘向沉积中心分叉变薄所致,个别煤层如78、79号煤层西部757、758、7784、7785号孔受成煤期古河床冲刷缺失和变薄。上部煤层的厚度变化全是受地壳不均衡沉降作用和构造挤压后柔性流动的迭加影响。煤厚变化总趋势由背斜向两翼变薄,大致以1518勘探线中心向两侧有规律的逐渐变薄。另外1117勘探线受辉绿岩岩床斜贯熔蚀侵吞,各煤层有不同程度的破坏。可采煤层特征表煤层煤 种层间距煤 厚倾角容重夹石层数夹石厚度煤层结构顶板岩性底板岩性平 均小大平 均小大平 均小大10QM0.720.250.9229361.40单一中砂岩粉砂岩1109012030QM0.780.301.00359591.30单一粉砂岩粉砂岩35254036QM、RN1.750.292.152710441.30单一细砂岩粉砂岩30203538QM、RN0.650.221.512610421.35单一粉砂岩粉砂岩25203041QM、RN1.650.22.32339571.4014层0.10.5复杂粉砂岩粉砂岩55506060RN0.550.240.91327571.40单一细砂岩粉砂岩50405670QM、RN1.2701.96266471.5013层0.10.2复杂细砂岩粉砂岩942078QM、RN、WY1.2201.8307531.4013层0.050.2复杂粉砂岩中砂岩961579QM、RN0.8301.25276501.40单一粉砂岩粉砂岩841080上QM0.7301.252312351.40单一粉砂岩粉砂岩20680QM、RN1.300.282.023312531.4013层0.13.0复杂粉砂岩粉砂岩40314889QM、RN、PM0.7002.12346621.40单一粗砂岩粉砂岩12101590QM、RN、WY0.7501.95258421.40单一粉砂岩粉砂岩12080150105RN1.3001.82118141.4012层0.10.8复杂粉砂岩中砂岩25034106上RN4.000.7012376571.4018层0.141.9复杂粗砂岩粗砂岩205106中RN1.300.703.603310571.4013层0.10.9复杂粗砂岩粉砂岩本区煤宏观煤岩类型以半亮型为主,部份为光亮型和半暗型,呈交替互层状出现。30、36、38、4l号煤层以光亮一半亮型煤为主,7890号煤层以半亮型半暗型煤为主。70、105、106号煤层则以半暗型为主。黑色,条痕为黑褐色,以玻璃光泽为主,油脂光泽次之,近火成岩体的煤层光泽增强。煤的结构复杂,宽中条带和线理状结构。煤岩组成以亮煤为主,暗煤、镜煤次之,有明显的丝炭薄层。一般呈不平正参差状断口,局部为贝壳状断口,除70、78、105、106四层外其余煤层内生裂隙发育:煤质较脆。70、78号煤层硬度大。105、106号煤层外生裂隙发育,裂隙被铁质浸染和被方解石矿物充填。 东保卫煤矿主要煤层厚度、结构、层间距一览表厚度夹石层数结构煤层最小最大平均0.250.90.72单一10100.301.000.7812复杂30110300.292.151.75单一3614535360.221.510.65单一381756530380.202.321.6514复杂41200905525410.240.910.55单一602501451108055600.001.961.2713复杂7030019516013010550700.001.801.2213复杂78309204169139114599780.001.250.83单一7931821317814812368189790.001.250.73单一80上326221186156131762617880上0.282.021.3013复杂80328223188158133782819102800.002.120.70单一893682632281981731186859504240890.001.950.75单一90380275240210185130807162545212900.001.821.20复杂1055003953603303052502001911821741721321201050.7012.04.0018复杂106上52542038535533027522521620719919715714525106上0.703.601.3013复杂106中527422387357332277227218209201199159147272106中3.5 煤矿生产情况 自投产以来至2002年以前,矿井始终没有达产的主要原因是矿井通风存在问题。通风网络阻力大、主要回风道断面小。经过系统改造,于02年双达至06年产量保持在80万吨左右。一井报废后,东保卫煤矿为一矿一井(二井),现有2个生产采区,1个准备采区。2个高档采煤工作面,1个炮采工作面。2002年二井达产,现生产一水平(-200以下至-370标高),生产采区为一采区、二采区,生产煤层为36层、41层、78层。主要生产系统: (1)采煤系统东保卫煤矿现有采煤工作面3个,其中两个高档普采工作面,一个炮采工作面,均为长壁后退式回采。 (2)掘进系统东保卫矿现有掘进工作面18个,其中二段延伸工作面4个,其余14个一采区6个,二采区2个,三采区6个。 (3)供电系统东保卫煤矿主供电源来自七卫线和宝卫线,采用双母线分列运行方式。地面设变电所一个,入网电压为60KV,地面变压后,电压将为6KV,分甲、乙、丙三趟电源入井。井下一、二采区在-200及-370各设采区变电所,三采区在设-200设变电所,二水平在-500设中央变电所,每个变电所均有两趟电源,入网电压为6KV,经再次变压后降为660V,为各采掘工作面提供电源。 (4)运输提升系统运煤系统:主井采用钢丝绳牵引胶带输送机,型号为GDS1001417,用于提煤及运人,-200大巷采用ZK10-250/6架线电机车牵引三吨底卸式矿车运煤,采区上山采用SD-150皮带输送机运煤,采煤工作面顺槽采用SJ-80皮带输送机运煤,用SGW-40型刮板输送机,与工作面溜子搭接。提升下料系统:主要采用一吨矿车作为运输工具,副井提升机型号为2JK-3/20,-200大巷采用架线式电机车牵引,一采轨道下山提升绞车型号为JTY1.6B,二采区36层轨道下山提升绞车型号为JT-1600/1224,二采区41层轨道下山提升绞车型号为JD-55。各采掘工作面绞车主要采用JD-40、JD-25、JD-11.4。(5)排水系统东保卫煤矿二井目前最大涌水量450m3/h,正常涌水量400m3/h,井下-200设中央水泵房,水泵型号为MD450-608,台数为4台,有甲、乙、丙、丁四个水仓,合计容量为6766m3,通过三趟直径为250mm排水管路,经一采区回风上山斜排到地面,经地面排水暗沟排至扁食河。一采区-370设水泵房一处,安装三台MD200-437型水泵,配套甲、乙、丙三个水仓,总容量为1404m3,通过两趟直径为200mm排水管路斜排到-200标高,经-200东大巷排至中央水仓。二采区-370设水泵房一处,安装三台MD150-309型水泵,配套甲、乙、丙三个水仓,总容量为1361m3,通过两趟直径为159mm排水管路斜排到-200标高,经-200西大巷排至中央水仓。原一井-180设水泵房一处,安装三台MD450-608型水泵,配套甲、乙、丙三个水仓,总容量为2955m3,通过两趟直径为250mm排水管路斜排到地面,经地面排水暗沟排至扁食河。二段-500设中央水泵房,水泵型号为MD450-608,台数为4台,有甲、乙、丙、三个水仓,合计容量为4071m3,通过三趟直径为273mm排水管路,经二段主井斜排到-200中央水仓。3.6 工作面概况 工作面位于三采区36层-200回风下山右部,上至-240采空区、下至-370空区、左邻-300接续面、右部靠近一采区-320空区,工作面倾斜平均长92米,工作面走向平均长130米,回采斜面积12918平方米。36号煤层上覆煤层为30号煤层,距36号煤层层间距为42米未采动,工作面对应地表为农田,位于扁食河南部260米处,标高+117+120米,无保护建筑物。从工作面回采区域来看,该区属一单斜构造,煤层走向100,煤层厚度变化范围2.001.75米,煤层倾角变化范围2818,平均倾角为21,该区断层不发育。36煤层为简单结构煤层,煤种牌号为气煤,平均煤厚1.90米,36煤层为半亮型、玻璃光泽、条带状结构,内生裂隙发育,硬度中等,常具阶梯状断口,条痕为黑褐色,Ag:14.91%,Vv:35.83%,容重:1.3吨/立方米,Q:6311卡/克,煤尘爆炸指数34.04%.煤层自燃发火期3-6个月,煤炭自燃倾向性为容易自燃,煤炭自燃等级为一级。 36号煤层老顶为6.0米厚的黄白色粗砂岩,层理不发育,直接顶为1.02.5米厚的灰黑色细砂岩,层理较发育,伪顶为0.20.5米厚的黄白色粗砂岩,岩石较破碎,底板为3.6米厚的黄白色粗砂岩,岩石较完整,局部为中、细砂岩互层,层理较发育。该工作面处于孔隙裂隙含水带中,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因地表处于扁食河附近,有第三系砂层所覆盖,砂层平均厚15米,含水比较丰富,渗透性较好,砂层含水层与煤系地层直接接触,二者之间的水利联系比较密切。30层-170回采工作面最大涌水量为120立方米/小时,36层-170回采工作面涌水量为30立方米/小时,根据矿井水文地质规程之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经验公式:Hf=(100M/3.3n+3.8)+5.1得知36煤层冒落带高度为13.3米,导水裂隙带高度为31.8米,尚未波及30层。另一采区左部-370标高以上为采空区,该回采面涌水量不会太大,综合分析采用比拟法预计工作面最大涌水量为15立方米/小时,正常涌水量8立方米/小时。3.7 工作面巷道布置方式 该工作面切眼、回风巷及运输巷均沿煤层顶板布置。 采煤方法:工作面采用单一煤层走向长壁后退式“高档普通机械化采煤法”,一次采全高。工作面设计及回采工艺: 表3-1 设计主要内容表采煤方法走向长壁后退式工作面长平均92m落煤方式机械落煤倾角28-18,平均23一次循环进度0.75m采高1.75-2.0m,平均1.9m作业方式“三八”作业制采煤机MG-132/320顶板管理自然垮落法工作面SGW-630/220支护形式四、五排单体支护运输巷输送机刮板机:SGW-40T3.8 工作面回采工艺 割煤 移溜 打设支柱 回柱放顶 (1)割煤:采煤机自工作面上端头或下端头斜切进刀,沿输送机弯曲段下行或上行,并逐渐切入煤壁,进入直线段后停机,推移弯曲段及上部输送机或下部输送机。采煤机下行或上行割煤,割至下端头或上端头, 一次采全高,往返一次进两个循环。 (2)推溜:滞后机组后滚筒5m后开始推溜,移溜弯曲段不小于15米,溜子必须平直,永久支护距机组不能大于35m。移工作面溜子头、尾时采煤机停止运转。移溜时,先撤掉移溜段溜子的防滑戗柱,推移溜子,然后要立即将溜子戗柱打设齐全。(3)支护:采用单体液压支柱与板帽子配合支护顶板。采用矩形“四、五”排管理,实行“见五撤一”制,支柱的排距为0.75m,柱距0.75m。随机组割煤,当溜子弯曲段推够0.3m时,必须打设临时支柱,临时支柱为:带帽单体单柱,柱距为0.75m,沿电缆槽边缘打设,临时支护翻打成永久支柱时,严格执行“先打后翻”的原则。 (4)回柱放顶:采用分段回柱放顶,每段不少于20m,回柱滞后打柱不小于20m。随机组上行或下行,当工作面软帮侧形成五排支柱(回柱滞后打柱距离达到20m)后,将第五排支柱回撤,让空区顶板冒落。回柱时,要从溜子头向溜子尾方向进行。回柱地点距离打设支柱地点不小于20m,当机组割煤至机头或机尾时,机组斜切进刀进入直线段后停机,将溜子向端头依次推直,当溜子推够0.75m时,及时打设永久支柱,待支柱打设齐全后,一次性将工作面第五排支柱撤完,机组再割三角煤。回撤下来的第五排支柱要打设在新的切顶线上,第四排形成对柱管理,即工作面第四排支柱间,起到切顶补强作用。保证每节板有13棵单体。运输巷要超前回风巷20-25米推进,使工作面按伪仰斜布置。3.9 工作面进刀方式 (1)采煤机上端头斜切进刀,沿输送机弯曲段下行,并逐渐切入煤壁,进入直线段后停机,推移弯曲段及上部输送机; (2)采煤机反向上行割三角煤; (3)采煤机下行割煤,随机移溜、打柱、回柱放顶,采煤机割至下端头; (4)采煤机下端头斜切进刀,沿输送机弯曲段上行,并逐渐切入煤壁,进入直线段后停机,推移弯曲段及下部输送机, (5)采煤机反向下行割三角煤;(6)采煤机上行割煤,随机移溜、打柱、回柱放顶,采煤机割至上端头;3.10 工作面生产系统 运煤系统:工作面-300运输巷-300运输石门三采区41层机轨下山三采区煤仓-200联合大巷-200东大巷600吨煤仓主井地面。下料系统:地面副井-200东大巷-200联合大巷-200运输石门三采区-200回风石门36层回风上山-240回风巷工作面。 通风系统:(1)新风:地面副井-200东大巷-200联合大巷三采区41层机轨下山-300运输石门-300运输巷工作面。 (2)乏风:工作面-240回风巷36层回风上山-200回风石门-180回风巷-180配风巷三采区回风总排地面。 排水系统:(1)回风巷排水系统:-240回风巷36层回风上山-200回风石门-200联合大巷-200东大巷-200中央水仓地面。 (2)工作面及运输巷排水系统:工作面-300运输巷-300运输石门41层机轨下山-200联合大巷-200东大巷-200中央水仓地面。3.11 劳动组织工作面作业形式:“三八”作业制,两班半生产,半班准备。(3)各处的通风设施专人管理,需要设风门的地方一律设双道风门,风门要连锁。人员和车辆通过后,要及时关好,严禁风门不关或关不严,造成风流短路。两道风门不能同时打开,关健风门要设专人看管。3.12 一通三防3.12.1 通风管理 (1)要保证工作面有充足的风量,风流畅通无阻,回风巷和运输巷材料堆码不得超过巷道断面的1/3,并实行挂牌堆放。两巷断面积要满足通风要求。(2) 当工作面微风或无风时,人员立即撤出工作面,查找原因,并向调度汇报, 各处的通风设施专人管理,需要设风门的地方一律设双道风门,风门要连锁。人员和车辆通过后,要及时关好,严禁风门不关或关不严,造成风流短路。两道风门不能同时打开,关健风门要设专人看管。4 “一通三防”与安全监控4.1 通风管理1、要保证工作面有充足的风量,风流畅通无阻,回风巷和运输巷材料堆码不得超过巷道断面的1/3,并实行挂牌堆放。两巷断面积要满足通风要求。2、当工作面微风或无风时,人员立即撤出工作面,查找原因,汇报调度。3、各处的通风设施专人管理,需要设风门的地方一律设双道风门,风门要连锁。人员和车辆通过后,要及时关好,严禁风门不关或关不严,造成风流短路。两道风门不能同时打开,关健风门要设专人看管。4.2 防尘管理1、采煤机内外喷雾降尘整个防尘供水管路,确保水压在设计的前提下,在采煤机安装内外喷雾装置割煤时必须喷雾降尘。 2、水幕防尘在工作面两巷各安装两道水幕,回风口一道,回风巷内距工作面10m15m安装一道;运输巷口一道,运输巷内距工作面10m15m安装一道,实现运煤与喷雾同步进行。3、煤流运输环节的防尘工作面运煤各转载点,安设喷雾降尘装置,喷雾方向应朝向煤流抛物线方向。4、通风防尘加强工作面通风管理工作,控制最佳风速为1.0m/s为宜。5、个体防护工作面及回风巷工作人员佩带防尘口罩进行个体防护。6、洒水冲洗巷道工作面运输巷每间隔50m,设置一个三通阀门,回风巷每间隔100m,设置一个三通阀门,供防尘洒水用,运输巷和回风巷做到每天冲洗煤尘,严禁煤尘堆积超标,冲洗煤尘由采煤队负责实施。7、煤体注水在上巷每隔25m,沿煤层打一个不少于80m的注水钻孔,实行“二封一注”制度。8、工作面放炮时必须使用炮泥和水炮泥,放炮后要洒水降尘,以减少煤尘的生成量。9、回风巷和运输巷各设一组隔爆水槽(距工作面硬帮煤壁100 m之内),水量充足。隔爆水槽的安设要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及有关规定执行。4.3 防治瓦斯1、工作面瓦斯检查设点为:1)工作面回风流;2)工作面上隅角;3)工作面风流;4)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挂在工作面机组上一台;工作面上隅角一台,其位置为:挂在距顶板200mm,距上巷上帮300mm;回风巷一台,其位置为:距工作面硬帮煤壁不大于5m处。2、加强瓦斯检查,发现其浓度超过1%时,严禁作业,人员必须撤出工作面。3、在工作面回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时必须停止工作,人员撤出工作面到新鲜风流中,同时汇报调度,待通风部门采取措施后,人员方可进入工作面作业。4、放炮时,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放炮地点附近20m范围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时,禁止放炮。5、对风门、密闭等一切通风设施要严加管理,不得随意破坏,发现损坏及时汇报矿调度,风门必须联锁,要及时关闭。6、本采面所有机电设备防爆率必须达到100%,工人携带的矿灯防爆率必须达到100%。入井人员必须配带自救器。7、贯彻“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十二字方针,严格按照通风区瓦斯抽放设计执行。8、配备专职瓦检员,瓦斯检查员必须坚守工作岗位,并按规程规定检查瓦斯。当班瓦检员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并及时采取必要措施。 煤矿瓦斯事故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与许多因素有关,但总的来说,主要与自然因素、安全技术手段、安全装备水平、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等有关,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往往是以上因素相互作用所导致的: (1)煤矿开采条件差 我国煤矿井下开采条件普遍较差 (2)瓦斯积聚的存在 煤矿井下造成瓦斯积聚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有通风系统不合理和局部通风管理不完善是瓦斯积聚的主要原因 (3)引爆火源的存在 煤矿井下引爆瓦斯的火源有:爆破火花、电气火花、摩擦撞击火花、静电火花、煤炭自燃等但放炮和电器设备产生的火花是瓦斯爆炸事故的主要火源 (4)装备不足、管理不落实 矿井安全装备配置不足,“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方针未得到完全落实有的矿井没有安装瓦斯监控系统或运行不正常,有的矿井虽安装有监控系统,但因传感器数量不足、安装位置不对、线路存在故障、显示器不显示数据等问题,不能有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5)企业技术管理薄弱 一些煤矿企业由于采煤方法落后,引起矿井采掘布置不合理,通风系统不完善,此外,作业规程编制不符合实际,针对性不强,给安全生产带来了严重隐患 针对以上可能出现煤矿瓦斯事故的原因,瓦斯爆炸事故的防治可分为预防爆炸和抑制爆炸预防爆炸主要有:优化通风网络及通风系统,防治瓦斯积聚,进行瓦斯抽放,加强瓦斯浓度和火源监测,防止点火源的出现等;抑制爆炸主要采用隔爆抑爆装置将瓦斯爆炸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减少人员伤亡和灾害事故所造成的损失 煤矿瓦斯抽放技术 瓦斯抽放是减少矿井瓦斯涌出量、防止瓦斯爆炸和突出的治本措施,同时也是开发利用瓦斯能源、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手段 矿井瓦斯浓度及火源监测技术 矿井瓦斯浓度及火源的实时自动监测对于防止瓦斯爆炸非常重要,当发现瓦斯异常或有火源产生,立即采取措施可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 井下火源防治 对煤矿井下的爆破火花、电气火花、摩擦撞击火花、静电火花、煤炭自燃等火源都有一些相应的防治措施,除炸药安全性检验、电器防爆检验、摩擦火花检验外、还需防止火源与瓦斯积聚在同时同地点出现,如放炮时检测瓦斯浓度,采用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等措施另外加强明火的管理,严格动火制度,消除引爆瓦斯的火源 优化通风网络及通风系统 合理可靠的通风系统是防止瓦斯事故和控制灾害扩大的重要措施,为此,瓦斯防治工程与采掘工程,必须同时设计,超前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隔爆措施 矿井隔爆抑爆装置是控制瓦斯爆炸的最后一道屏障,当瓦斯爆炸发生后,依靠预先设置的装置可以阻止爆炸的传播,限制火焰的传播范围,主要有被动式隔爆棚和自动抑爆装置4.4 防治发火. 煤矿火灾发生的原因和防治技术 矿井火灾分为外因火灾与内因火灾两种,内因火灾若处理不当也可诱发为外因火灾矿井外因火灾具有突发和严重的灾难性任何矿井火灾的发生与发展都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可燃物;引火火源;燃烧所需要的氧气 预防火灾发生有两个方面:一是防止火灾产生;二是防止已发生火灾事故扩大,以尽量减少损失 (1)外因火灾防治技术 1)防治火灾产生:防治失控的高温热源产生和存在,严格对高温热源、明火和潜在的火源进行管理;尽量不用或少用可燃材料,不得不用时应与潜在热源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防止产生机电火灾;防止摩擦引燃;防止高温热源和火花与可燃物相互作用 2)防治火灾蔓延的措施:限制已发生火灾的扩大和蔓延,是整个防火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火灾发生后利用已有的防火安全设施,把火灾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然后采取灭火措施将其熄灭,对于减少火灾的危害和损失时极为重要的其措施有:在适当的位置建造防火门,防止火灾事故扩大;每个矿井地面和井下都必须设立消防材料库;每一矿井在地面设置消防水池,在井下设置消防管路系统;主要通风机必须具有反风系统或设备,反风设施,并保持其状态良好 (2)内因火灾防治 预防矿井内因火灾的措施:减少火灾隐患,预防煤炭自燃在开采技术方面,要正确地选择矿井的开拓方式,采煤方法和开采程序,合理布置采区,以提高开采有自然发火危险煤层的矿井防火能力;要选择合理的通风方式,正确设置控制风流动的设施,采取均压防火措施,加强通风防火管理等,以减少漏风,这是防止煤炭自然发火的有效措施;掌握自然发火征兆,及时进行发火的预测报告,把自然发火消灭在“萌芽”阶段;对采掘生产过程中遗留下的各种发火隐患要及时处理,如加强“三道”的维修,加强对废旧巷的处理,及时充填煤巷,及时处理高温火点等;通过提前对煤样进行实验研究,以便尽快地掌握煤的自然发火期以及一些特性参数,用于预防火灾。1、加快工作面的推进速度,严格执行矿防治煤层自燃发火的有关规定。2、严格执行各项防火管理制度,维修使用各种电气设备及铺设电缆要符合要求,避免产生火花。3、每班必须收干净工作面、支架间及运输巷和回风巷的浮煤,搞好防尘工作。4、尽可能提高煤炭回收率,减少采空区浮煤;工作面回采结束后要及时封闭采空区。5、所有电器设备杜绝失爆,严格执行矿防爆的管理规定。杜绝设备漏油,合理使用液力联轴节,防止机械摩擦产生高温。6、井下使用的各种油、棉纱等易燃物品,用完后必须放在桶内并盖严,有专人负责管理,严禁将剩油、废油泼洒在井巷或硐室内。7、加强通风、防尘管理工作,确保采面及巷道瓦斯不超限,消灭一切可能出现的明火及火源。8、下井人员严禁带烟火、穿化纤衣服入井。9、工作面需爆破时,严格执行放炮相关规定,放炮后必须洒水。10、乳化泵站、油脂地点、机电设备存放地点、皮带头及煤仓处按规定配备灭火器、沙箱,并在上下巷出口防尘管末端安装25m的消防软管。防尘管有专用防灭火“三通”阀门。皮带司机要认真履行职责,班中不得脱岗睡觉。皮带不得在浮煤、浮矸上摩擦运行,皮带下的积货必须及时清理干净。11、工作面上、下巷的防尘管路兼作消防管路,必须保证供水系统稳定可靠,水压、供水能力符合要求,工作面运输巷每间隔50m,回风巷每间隔100m,设置一个三通阀门。12、任何人发现火灾时,应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办法灭火,并立即将火灾地点、火灾性质、人员位置等情况汇报矿调度室。现场的队、班组长应依照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的规定,将所有受灾区威胁的人员撤到安全地点。4.5 防治水灾(1)重视矿井防治 矿井随着开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拆卸轮胎团队竞赛活动方案
- 小学算术除法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 校园安全教育教案与活动方案模板
- P2P金融风险防范解决方案
- 厂房租赁合同条款参考模板
- 车辆调度管理及应急指挥方案
- 劳动合同签订法律风险与合规指引
- 疫情期间口罩采购与合作协议参考文本
- 五年级语文口语交际活动教学方案
- 智能农业技术应用研究开发协议
- 城市轨道交通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措施
- 2024年云南师范大学辅导员考试真题
- 《2023 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解读
- 2025年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考试题库: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教育与培训试题
- 胰岛素皮下注射团体标准解读
- 巷道掘进与顶板管理培训课件
- 宁德时代shl测评题库
- 微信小程序申请模板-电商平台对用户交易纠纷处理的机制或方案
- 方案1-绿化养护费用计算清单
- (正确)新入场人员一级安全教育考试试卷(含答案)
- 2024年10月成都市金牛区人民政府西华街道办事处公开招考1名编外人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