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看见》读后随感_第1页
柴静《看见》读后随感_第2页
柴静《看见》读后随感_第3页
柴静《看见》读后随感_第4页
柴静《看见》读后随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12 柴静看见读后随感 柴静看见读后随感 刚开始看柴静的看见一书时,因其时常抛出一句名人名言,让我感觉很不舒服,因为我明显感到自己像个半文盲。看着看着,便接受了,甚至佩服起来。柴姑娘工作紧张,压力大,谈话前要写提纲,谈话后要剪辑,日子过得挺辛苦。这么忙还要抽时间看书,又要思考和消化。在空闲之际还坚持记录自己的工作,将所看所思所学结合起来,不停地打磨提炼。 柴静和她的同事们是一群执着于新闻的人,洞察世事,他们有着近似流氓的外观,但是却有忧国忧民的内涵,血肉丰满,极其智慧。陈虻 表面精明尖锐,时常语不惊人死不休,可内心却憨厚寂寞。柴静、老范和老郝等人组成的合作团队,彼此默默支持、理解和爱。 胡适说:“给你自由,你不独立,仍是奴隶”。可见,独立比自由更可贵。现实有些残酷,能怎么办?中国的事情就像柴静引用的里尔克的诗:哪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要么像钱刚说的“让问题浮出水面,自会一步步解决”;要么像卢安克说的,不带着任何目的去做事,不想着自己能改变什么,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独立就不能屈服,不要从内心深处“认了”,觉得事已至此,一切都是徒劳。独立后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12 可以适当表达情绪,但尽量 不要偏激。“看见中,我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我只选择了留给我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因为工作原因,我恰好与这些人相遇。他们是流淌的,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漫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这种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 看见告诉我们,因为一切存在都是合理的,所以要包容。包容不同于容忍和宽容。容忍还有个“忍”,表示造成了不悦但没有改变侵害。宽容有个“宽”,表示一方的大度,不是平等的“容”。唯有包容是全方位的容。沉默在尖叫中的那些女人,她们身上有传统妇女的坚韧、勤劳、隐忍和温柔。她们没受过教育,没有技能,没有外出打工的机会,像栽在水泥之中动弹不得。她们只能寄身在根深蒂固的男权之下,即使家庭暴力也是逆来顺受。然后唯一的一次反抗,又成为了下半辈子的牢笼。法律可以惩罚她们,却不能拯救她们。 我们在看别人的时候,总是太急于给别人下一个定义,大义凛然地以自己愚昧的立场去剖析,还自以为是多么正义公平的评价。其实不然,吸毒者在大多数人眼里,是多么不可饶恕,一个吸毒者后面是一个家庭在遭罪;卖淫者多么可耻,出卖身体换取钞票;同性恋 就离经叛道,违背传统!但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12 是,当众人在指责一个人“恶”的时候,最大的恶意却转移到了众人之中,而众人的恶意,是杀人的动力。在我们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一文里,柴静问:“我们的社会为什么不接纳同性恋者?”张北川说:“因为我们的性文化里,把生育当做性的目的,把无知当纯洁,把愚昧当德行,把偏见当原则。”“爱情、自由和公开表达自己身份的空气空间,对同性恋者来说,比生命还重要。”就在今天, 100 多人联名提议修改婚姻法,要求允许同性恋者结婚。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铁道部原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因为这 句话而饱受争议。柴静在书中也提到了王勇平。有人说郝劲松反政府,王勇平却对柴静说:“他(郝劲松)是刺头,但是我们社会需要这样的人”。这句话,有意无意中改变了我们对这位前新闻发言人的看法。为了一瓶矿泉水要发票的郝劲松说:我要宪法赋予我的那个世界。他还说:“中国现在的这种状况不是偶然造成的,而是长期温水煮青蛙的一个结果,大家会觉得农民的土地被侵占了与我何干,不开发票、偷漏税与我何干,别人的房屋被强拆与我何干,有一天,这些事情都会落在你的身上。”郝劲松在回答公民和普通百姓的区别时说:“能独立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却不傲 慢,对政治表示服从,却不卑躬屈膝。能积极地参与国家的政策,看到弱者知道同情,看到邪恶知道愤怒,我认为他才算是一个真正的公民。”这个说法很有新意。看见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12 跳出固定的思维和模式,去看待,去倾听,去看见。越多人看见,越多人才可以解放出来。 柴静写看见的出发点不在于揭露多么惊天动地的社会黑暗面,她关注的,是新闻中的“人”。由此,也决定了她的新闻调查是平和,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在药家鑫事件中,柴静曾采访过的一位抑郁症患者 宋,他说他理解药家鑫。他说:“药家鑫不像我这么幸运,他就是没扛过去这几年。”药家鑫的 故事让我们知道,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健康太重要了。孩子的成长以及父亲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当父亲用暴力手段去解决问题的时候,孩子学会解决问题的手法必然是暴力,当父亲对受欺负的孩子漠然置之的时候,孩子可能得出的结论是这就是个弱肉强食的社会,暴力才能解决问题。 记述 2003 年非典事件时,柴静写到:“非典时,我很少感到恐惧,有一些比这更强烈的情感控制住了人。但那天晚上,我站在水龙头下,开着冷水,水流过皮肤,一下浮出颤栗的粗颗粒,涂上洗面奶,把脸擦得都是泡沫,突然觉得是死神在摸着我。我一下子睁大眼睛,血 管在颈上嘣嘣地跳。我摸着血管,这就是最原始的东西,活着就是活着。在所有的灾难中,这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在报道非典的时候,生的念想都是奢侈,当然不是因为恐惧,而是一种更大的情感。非典的采访让柴静跃入大家的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12 视线,很多人记住她的勇敢和作为,我总感觉柴静此举不管是出于她对职业的责任感还是对历史的认真态度,都是源于她内心最质朴的力量驱使,这才是柴静打动我们的原因。 无能的力量中,柴静问:我怎么老没办法改变我的弱点?卢安克:如果那么容易的话,还要这么漫长的人生干什么?早期的柴静,也是 个未经过摔打的理想主义者,以理想横扫一切,以道德审视一切。所幸,柴静迅速成长起来了,她越来越精准地界定了自己的角色,那就是去理解,去呈现,不预设答案,不高高在上带着道德优越感,不自命正直(因为这只会带来冷酷),不为了感动自己,也不为了让别人在涕泪交加中失去真相,这一切都没必要,观众自会做是非对错的判断,要做的只是准确地呈现,按照事物发展本身的逻辑去步步呈现。就像钱刚说的:清水里呛呛,血水里泡泡,咸水里滚滚。你只管用力把一个人一件事吃透了,后面的就知道了。 只求了解和认识而已中,虐猫者在接受 采访时说,如果底线是法律的话,他绝对不会虐猫。我们常常过分武断地去裁决一件事,可世界和人本来就不是非此即彼的。世界上没有好人和坏人,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坏事的人,不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12 能理所当然地去谴责那些坏蛋。因为,那些你认为的坏蛋,在心里都不认为自己错了。真实的人性有无尽的可能,善恶同居。心有猛虎,既能细嗅蔷薇,也能杀人吮血。虐猫事件,我们总是从正义的一方去挥舞着大旗,甚至连缘由都不想听,其实当真正了解到这些人背后的故事,又何尝不认为这些人也有其可怜之处呢? 书中谈到山西因煤炭工业的发展而带来的危害,揭露了煤炭经 济背后山西所付出的环境代价。当人们在津津有味地谈论着山西煤老板出行如何一掷千金时,柴静笔下的故乡山西给人带来的是一种压抑感。有官员讥笑柴静,“你怎么不给山西办点好事儿?”柴静回答,“我办的就是。”他们“是有多无知才能这般厚颜”啊! 不沟通或沟通不当是很多悲剧的原因。做完双城的创伤之后,柴静对这期节目反思:“它们没有被呈现,这是一个新闻媒体的政治正确。我们叙述了一个事情的基本框架,但只是一个简陋的框架,以保护大众能理解和接受这个真相。”在最后的成片并没有把孩子们内心很黑暗的地方呈现出来,而 呈现了一种大众能接受的事实。但真正的事实并不是如此,只是出于“政治正确”而选择放弃。书中讲到,当真相真正呈现在大家面前时,会引发另一种偏见,以为十二三岁的孩子怎么就这样,“虽然大家在十二三岁的时候又与他们有什么两样。”柴静事后认为,“对人的认识有多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12 深,呈现才有多深”。之后谈及托尔斯泰创作安娜卡列宁娜时写道:“人性却自有它的力量,它从故事的枝条上抽枝发芽长出来,多一根枝条,就多开一层花,越来越繁茂广大。安娜的死亡最终超越了小市民式的道德判断,在人的心里引起了悲剧的共鸣。” 看见最后一个章节写 的是陈虻。她用那种极度的冷静去刻画陈虻,记录他人生最后时刻,冷静得让人压抑。陈虻一直奋斗到生命最后一刻,是他自己要求医生不要救治的,他想离开了。陈虹说:死亡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无意识,那才相当于死。人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在陈虻的葬礼上,崔永元对柴静说:“别生气,别生闲气,啊。”白岩松给柴静留言:“柴静,这一站,幸福。”到最后,柴静写出陈虻生前的讲课记录:“你必须退让的时候,就必须退让。但在你必须选择机会前进的时候,必须前进。这是一种火候的拿捏,需要对自己的终极目标非常清醒,非常冷静,对支撑 这种目标的理念非常清醒,非常冷静。你非常知道你的靶子在哪儿,退到一环,甚至脱靶都没有关系。环境需要你脱靶的时候,你可以脱靶,这是运作的策略,但你不能失去自己的目标。那是堕落。”柴静说:“我以为我失去了他,但是没有。” 附看见观点: 1、知道和感觉到,是两回事。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12 2、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 3、记者价值中立,并不等于价值冷漠。 4、没有夯实的报道基础,评论只能是沙中筑楼。 5、采访不用来批判,只用来了解,不用来改造世界,只用来认识世界。 6、在这个世 界上,没有一劳永逸的答案,也没有完美的世界图式。认为一个人、一个概念、一次诉讼就可以彻底解决现实问题,如果不是无知,就是智力上的懒惰。 7、如果一直封闭新闻,结果就是大家都会相信传言,不会有人想问你想回答的问题。 8、许多事情,是有人相信,才会存在。 9、失败不是悲剧,放弃才是。 10、痛苦是财富,这话是扯淡。姑娘,痛苦就是痛苦,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 11、每个人的处境不同,遭遇不同,所以想法不同,你怎么知道你的底线就一定是别人的底线呢。 12、有时候,人们 对事情的感受和判断不同,跟讲故事的方式有关,正义不能一概而论。 13、这些应该是有着足够道德良知的个体,为什么会落入集体性的狂热和盲从之中?每个民族或国家的人,不妨都这样问问自己。 14、对历史说真话,就是对现实说真话。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9 / 12 15、能把一步之遥走成千山万水,还好知道出发点,也知道目的地。 16、别抱怨,去想为什么同样的体制下,同样的时间里,苏联有阿赫玛托娃,我们只有艳阳天。 17、谁都可以作选择,区别在于你的选择是不是有价值。 18、如果因为怕别人看到就不做自 己觉得该做的事情,把它隐藏起来,那就等于说谁都不能做这个事情。如果自己把它做出来并让别人看到,那就等于说谁都可以这样做,然后很多人都会这样去做。 19、命运通过失败指出应该走的路。 20、教育就是两个人之间发生的事,不管是故意还是不故意。教育“就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触碰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21、人的强大不是征服了什么,而是承受了什么。 22、权利不是用来争取的话,权利就是一张纸。 23、这个社会对媒体的容忍有多大,这个社会的进步就有多大,一个 文明、民主、法治的社会是需要传媒监督的。 24、青春期的孩子是通过行动得到感受,从感受中才慢慢反思,反思又再指导行动的。 25、人类大部分的苦都是因为期待的存在。其实,在人生中不存在任何必须的事情,只存在不必要的期待。没有任何期待和面子的人生才是最美好和自由的,因为这样,人才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0 / 12 能听到自己的心。 26、所谓专制,就是坚信自己是不会错的想法。 27、每个人都是各种关系里的存在,痛苦是因为被僵住了,固定在当地,转不到别人的角度去体会别人的无助。 28、批评你并不可怕,对你失望 才可怕。 29、宽容的基础是理解,理解的基础是感受,人能感受到别人的时候,心就变软了,软不是脆弱,是韧性,强大了才能变软。 30、不要过于热衷一样东西,这东西已经不是它本身,变成了你的热爱,而不是事物本身了。 31、人们声称的最美好的岁月其实都是最痛苦的,只是事后回忆起来的时候才那么幸福。 32、当一个人关心别人的时候,才会忘记自己。 33、人们还能笑的时候,是不容易被打败的。 34、我从没想过一个节目会以无解来结尾,一直到我明白真实的世界即是可能如此。 35、曾国藩说的对,世间事一半是“有所激有所逼”而成的。 36、不要去听那些声音,你唯一需要关心的就是让自己强大起来。 37、卢安克说:文明,就是停下来想一想自己在做什么。卢安克还说:如果一个人为了自己的家,他家人就是他的后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1 / 12 代;如果一个人为了自己的学生,学生就是他的后代;如果一个人为了人类的发展那么人类就是他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