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鉴赏之语言 鉴赏练习题 练字类 答题步骤: 1、阐释某字的意思,指出运用的手法。 2、回归诗句具体描述(写出了什么)。 3、达到的效果(塑造的形象、描绘的景 象、营造的意境、抒发的情感等;另外考虑 技法、结构、主旨等方面的效果。) 注意: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 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 炼字专练1 对月思故山 朱熹 沉沉新秋夜,凉月满荆扉。 露泫凝余彩,川明澄素晖。 中林竹树映,疏星河汉稀。 此夕情无限,故园何日归。 颈联中的“稀”字很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 答案: “稀”是“稀少”的意思。用一“稀”字,一方 面表现了月明之夜星星显得稀少的夜空特点 ,另一方面借星星的稀少衬托自己的孤苦无 依。 炼句题型 答题步骤: 1、描述句子(从关键词入手,或整句描述) 。 2、交代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技巧。 3、说明效果(结构、主旨、形象、情景、意 境、情感等方面) 。 江阴浮远堂 戴复古 (2005年山东卷)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戴复古,字试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 问: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 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试作简要分析。 答: (描述)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 望中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 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的最为强烈和集 中。(效果)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 望的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别出蹊径,通过诗人望 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 (效果 )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之 情。 诗眼类 答题步骤: 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 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 住这个字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 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1)该字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从该字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解题格式: 内容上的作用+结构上的作用 角度2(诗眼类) 秋 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 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 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 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参考答案: “凉”字一语语双关,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 凄凉。 (确定、释字义) 秋气清冷,抒情主人公夜久无眠,百无聊赖赖地频频剪烛烛 花,恹恹预恹恹预 睡时时却见见床上洒满满清冷斑驳驳的月影。(描 景象) 第三第四句用顶针顶针 手法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 月,凉床、月影、梧桐三个意象共同营营造了孤寂 清冷的意境,烘托了难难以排遣的愁情。(点作用 ) 语言风格 答题步骤 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春 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此诗语言特点是平实自然,口语化。“黄莺儿” 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用平实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 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这样就非常自然 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能用来答语言风格的词有: 清新自然、朴实无华 华美绚丽、明白晓畅 多用口语、简练生动 婉约缠绵、委婉含蓄 雄浑豪放、慷慨悲凉 沉郁顿挫、苍凉悲壮 刚健雄浑、通俗易懂 诗歌的个人风格类诗歌的个人风格类 陶渊明的朴素自然陶渊明的朴素自然 杜甫的沉郁顿挫杜甫的沉郁顿挫 白居易的通俗易懂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李白的豪迈飘逸李白的豪迈飘逸 王昌龄的雄健高昂王昌龄的雄健高昂 杜牧的清健俊爽杜牧的清健俊爽 李商隐的朦胧隐晦李商隐的朦胧隐晦 王维的诗画一体王维的诗画一体 温庭筠的绮丽香艳温庭筠的绮丽香艳 高适的悲壮苍凉高适的悲壮苍凉 李清照的缠绵悱恻李清照的缠绵悱恻 陆游的悲壮爱国陆游的悲壮爱国 补充内容 关键字类(一词或一句领全诗类型) 紧扣该词分层次叙述诗句内容: (1)每个层次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 ,起到了什么作用。 (2)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如线 索、呼应、铺垫等)。 (3)该词在对突出主旨上所起的作用(表 达了 情感) 夜 归 (宋周密) 夜深归客倚筇(qin)行, 冷燐依萤聚土塍(chn)。 村店月昏泥径滑, 竹窗斜漏补衣灯。 【注】倚筇:扶杖。燐:燐火,俗称鬼火。 萤:萤火。土塍:田埂。 【提问】 “夜归”是本诗的关键,它是怎 样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参考 开篇 直接点明“夜归”,刻画出归客倚杖蹒跚而 行的疲惫之态。 随后 最后 以“冷燐”“萤”“月”等意象渲染夜色凄凉, 烘托归客孤身夜行的凄凉,反衬归客急切归 家的心境。 以深夜犹见“补衣灯”的感人场面结束。 与先前的凄凉形成反差,更烘托出游子 深夜归家的复杂心情,意味深长。 关键字类(一词或一句领全诗类型) 燕子来舟中作 (唐)杜甫 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 旧入故园偿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 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 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 注:本诗是诗人晚年客居湖南时的作品。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燕子”二字是全诗的关键,你是 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从内容、结构、主旨、情感技 巧等方面考虑】 同意。本诗以燕子为歌咏对象,句句写燕子,实际上句句关着自己 的茫茫身世(总起) 。前四句写燕子两度衔泥,再逢故主,却远远 相望,侧面写出诗人苍老;第三联写燕子也是居无定所,暗喻了诗 人的漂泊无依的现状;尾联写出燕子翩然来舟慰我寂寞,迫于生计 又不得离去的场景,也是写出自己艰难的生活境遇(结合诗句分说 ) 。这样借燕言情,借燕抒怀,表达了凄楚悲怆之感(总结) 。 秋风引 (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进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注:刘禹锡曾在偏远的南方过了一段时期的贬谪生活 。 (1)、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说,“秋风”是理解 本诗的关键,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秋风”是诗人吟咏之物,由秋风 引出“雁群”,由“雁群”引出庭树,由秋风中 的“雁群”引起诗人“孤客最先闻”的共鸣。整 首诗的意象和情感都是在秋风中展开的,所 以说,“秋风”是理解本诗的关键。 比较鉴赏 一、明确回答自己认可的对象,绝不含糊; 二、解释手法、内容(考虑结构、表情达意、音 韵等方面的作用。) 如在写景句,就勾勒其描绘的画面, 如在抒情句,就写出其能更好地抒发的情感 三、确定比较点,强调认可答案的优处。 (注:也可以适当分析相比较词语或句子的不足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端 居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 只有空床敌素秋 。 阶下青苔与红树, 雨中寥落月中愁 。 【注】端居的意思是闲居。这是作者滞留 异乡,思念妻子之作。 迁移训练 【提问】清代冯浩玉谿生诗笺注引杨守智 评说第二句中的“敌”字说:“敌”字险而稳。这 里本可以用一个“对”字,为什么用成“敌”字, 你认为哪一个字更好?试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参考答案“敌”字更好。(第一步) “敌”在此处是“抵挡”之意,用“敌”字不仅突出 “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 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 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 的凄怆之情。(第二步) “敌”字偏于主观精神状态。 “对”字偏于客观 描绘。用“对”难以达到以上表达效果。(第 三步) 官舍早梅 张谓 阶下双梅树,春来画不成。 晚时花未落,阴处叶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琵琶行课件设置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考试题库及答案
- 厂房彩钢瓦承建合同范本
- 2025年山东省烟台市协警辅警笔试模拟题(附答案)
- 2026年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一轮复习历史(广西版)-第8讲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新闻与舆论专业综合能力测试
- 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语文教育科研方法》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常州工学院《打印技术》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医科大学《大数据分析实验》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廊坊燕京职业技术学院《档案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数学原来这么有趣
- 高产小麦品种介绍
- 常见行政案件笔录模版
- 手术室甲状腺切除术手术配合护理查房
- 国家电网电力中级职称考试题
- 数据库设计规范说明
- 建设工程消防验收评定规则
- 肾内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22版
-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2022-2023学年小升初数学自主招生备考卷含答案
- 2023年中国工商银行软件开发中心春季校园招聘50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地质勘查钻探岩矿心管理通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