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工农业(题目).ppt_第1页
15-2工农业(题目).ppt_第2页
15-2工农业(题目).ppt_第3页
15-2工农业(题目).ppt_第4页
15-2工农业(题目).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2经济 一、农 业 西南区耕地面积仅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 11.12,略高于全国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 的百分数。全区人均占有耕地0.077hm2, 略低于全国平均数0.1hm2。耕地数量有限 和低产田较多,是长期以来困扰西南农业 的难题。 1、农业生产与布局 全区农业生产总值为3893亿元(2001年), 约占全国的14.87。粮食产量所占比例也 相近。糖料产量超过全国的一半。油料和 肉类所占比例也略高,但水产品,尤其是 棉花显著偏少。 粮食作物居主导。水稻分布于四川盆西平 原、盆南长江沿岸及岷江、沱江、嘉陵江 下游浅丘区,广西盆地特别是桂东南地区 ,滇中、滇南亚热带及热带坝区,黔中盆 地和黔东河谷坝区。四川-重庆水稻产量占 全国的11.6。小麦分布于我国五大产地之 一的四川盆地北部和西部。 玉米主要分布于贵州西半部山地,其播种 面积占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的29,产量则 超过粮食总产量的30。云南省东北、东 南和西南海拔1 0002 000 m间的山地, 广西西部山地,川西山地和四川盆地内的 丘陵区也是玉米产地。薯类主要分布于黔 西、黔东北和黔中温凉山区。 经济作物种类极多。以油料、甘蔗、烤烟 、麻、蚕桑、茶叶、橡胶、热带亚热带水 果和名贵药材为主。油菜籽是西南区产量 最多的经济作物,除川西北高原种植春油 菜外,其余地区多为冬油菜。四川盆地是 我国最大的油菜籽生产基地,商品率超过 80。 甘蔗以广西为全国最重要产地,产量独占 全国糖料的1/3强,全区产量占全国糖料总 产量的一半。烤烟集中分布于云贵高原, 其产量约占全国的30,因而云、贵两省 与山东、河南同列我国四大烤烟产地。橡 胶树种植仅限于西南区最南部的热带地区 。茶叶主产于川、黔、滇三省。蚕桑主产 于重庆市及四川南充、绵阳、内江三地区 。 畜牧业十分发达。川西北高原及横断山地 以放牧牦牛、犏牛为主,农区则普遍圈养 猪、黄牛、水牛、马、山羊、绵羊和家禽 。四川重庆生猪的年末存栏率长期高居 全国首位,黄牛和水牛都居全国第二。 犏牛是牦牛与黄牛杂交的一代种。外貌介 于双亲之间,躯体高大,整体结构匀称, 公牛多有角。被毛短,绒毛较少,毛色多 倾向父系,适应高海拔、低气压、冷季长 的生态,也能适应海拔较低和气温较高地 区。具有明显杂交优势,乳、肉生产能力 、役用能力均优于牦牛。产奶一般3.55.5 公斤/日,饲料补充好,可提高28公斤。 在相同条件下,产肉比牦牛要高 二、工 业 西南区主要自然资源潜在总值占全国23.29 。其中,矿产、水能资源与农林牧资源 约各占一半。金属矿产和化工原料矿产在 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已建成部门齐全、结 构渐趋合理、富有区域特色的综合性工业 体系,工业总产值达占工农业总产值的 61.78。 冶金工业是全区重要工业部门,主要分布 于四川攀枝花、重庆市、云南昆明和广西 柳州。攀钢作为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是我 国西部最重要的钢铁基地。有色金属冶炼 以锡、铜、铅、锌、铝、锑、汞为主。 如:攀枝花钢铁 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简称攀钢) 位于我国川滇交界的四川省攀枝花市,是 我国西部最大、中国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 ,中国最大的钒制品和铁路用钢生产基地 ,中国品种结构最齐全的无缝钢管生产基 地, 攀钢是国内唯一能生产在线全长淬 cu火钢 轨和最早大批量生产高速铁路用轨的企业 ,重轨在国内市场处于领先地位,市场占 有率超过三分之一,具备与国际先进企业 竞争的实力;汽车大梁板、热轧酸洗板、 冷轧镀锌板等产品在国内市场具有较强的 竞争力,并出口到欧美等市场; 攀钢钒制品目前已占国内市场份额的80% 以上,占国际市场的15%左右,钒产业已 成为攀钢新的支柱产业。攀钢产品遍销国 内30多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东南亚 、欧洲、北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最大的钛原料生产基地和中国唯一的 氯化法钛白生产基地及世界第二大产钒企 业。攀钢以其世界领先的钒钛磁铁矿冶炼 工艺技术,在我国钢铁工业中享有独特地 位,被誉为 “ 中国钢铁工业的骄傲 ” 。 目前,攀钢已形成年产铁830万吨、钢940 万吨、钢材890万吨、钒制品2万吨、钛精 矿30万吨、钛白粉9.3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 。 机械工业在重庆历史比较悠久,对其余四 省(区)而言或多或少具有新兴工业的性质。 煤炭工业比较发达 。 化工原料矿产丰富,使西南区的化学工业 得以迅速发展。 纺织工业以棉纺业最为发达,毛、麻、丝 、化纤纺织也有一定规模。 西南电力,特别是水电梯级开发领先于其 他区 三、南昆铁路 东段于1990年12月24日率先动工,1991年 12月19日,西段开工。1993年4月18日, 贵州段开工。黔、滇、桂“三头并进”,在 1997年底完成全线配套并交付运营。 东起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西 至云南省省会昆明市,北接贵州省盘县红 果镇。全长896公里。共有车站95个。 南昆铁路被称为“国家最大的扶贫项目”, 是沟通西南与华南沿海的一条重要通道, 也是云、贵、川出海的最佳捷径。我国西 南地区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十分巨大。全 世界已探明的矿产140多种,这里有130余 种。 其中钒、钛、锡储量居世界首位,铅、锌 、铝、铜等几十种居全国前列。贵州省西 南部煤的储量已探明的约100亿吨,远景储 量是已探明储量的2.5倍,有“江南煤海”之 称。云南省磷矿石的储量达200亿吨,居全 国第一。这里还是我国第二大林区及两大 热带作物基地之一。然而由于历史原因, 特别是交通不便,严重制约了西南地区的 发展。 南 昆铁路的 建成,把地域辽阔、发展潜力 巨大但无出海口的西南内陆,与有绵长海 岸、交通发达的华南地区连接起来,形成“ 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的格局,为大西 南的资源开发和从根本上改变贫困落后面 貌起到促进作用。 对促进西南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和社 会进步,加快扶贫开发,缩小东西部差距 ,造福西南各族人民,增进民族团结,都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南昆铁路是在艰险山区修建的一条长大干 线,所经地区地质极为复杂,地形极其险 峻。沿线溶岩、断层、坍塌、滑坡、泥石 流、膨胀土、强地震区遍布。它从海拔78 米的南宁盆地,爬上2000多米的云贵高原 ,高差达2010米,其间为跨越江河还有8次 大的起伏,为我国铁路前所未有。 整个线路沟梁相间,桥隧相连,共建总长 194.6公里的隧道258座,总长79.8公里的 大中桥梁476座,桥隧总长占线路总长的 31%。其中包括9392米的米花岭隧道,和 183米高的清水河大桥 最高的铁路桥-清水河大桥 桥高(谷底至桥面)183M。其桥高、墩高、 基深在目前世界同类型铁路桥中属第一位 :主跨128M,为目前国内铁路干线同类桥 梁之最。 “天下第一险洞”-家竹箐隧道 据测算,隧道施工通过煤层时,瓦斯涌出量 最多达到每小时349立方米。 最长单线电气化铁路隧道-米花岭隧 道隧道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田林县板 桃乡境内,全长9392米。隧道穿越右 江与南盘江两水系的分水岭九巍 峨山脉 四、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分布在中国重庆市到湖北省宜昌市的长江 干流上,大坝位于三峡西陵峡内的宜昌市 夷陵区三斗坪,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 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的最大型的 工程项目 综合效益 1、防洪: 三峡大坝建成后,将形成巨大的水库, 滞蓄洪水,使下游荆江大堤的防洪能力, 由防御十年一遇的洪水,提高到抵御百年 一遇的大洪水,防洪库容在73220亿立方 米之间。如遇1998年洪水,可有效防御。 2、发电: 三峡水电站是世界最大的水电站,总 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这个水电站每年的 发电量,相当于4000万吨标准煤完全燃烧 所发出的能量。年发电846.8亿度。主要供 应华中、华东、华南、重庆等地区。 3、航运: 三峡工程位于长江上游与中游的交界处 ,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对上可以渠化三斗 坪至重庆河段,对下可以增加葛洲坝水利 枢纽以下长江中游航道枯水季节流量,能 够较为充分地改善重庆至武汉间通航条件 ,满足长江上中游航运事业远景发展的需 要。通航能力可以从现在的每年1000万吨 提高到5000万吨。 问题弊端 1、对库区文物的影响 三峡工程600多公里长的淹没范围,有重要 的文物古迹有涪陵白鹤梁、忠县石宝寨、 丁房双阙无名阙、云阳张飞庙、丰都 鬼城、奉节白帝城,题刻56处,古桥17处 ;地下文物有较重要的遗址58处,墓群( 墓地)45处。 2、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 关于三峡建库对生态坏境的影响,主 要包括两个方面:有利影响主要在长江中 游,包括减轻洪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减 少燃煤对环境的污染,减轻洞庭湖的淤积 等。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除淹没耕地、 改变景观和大量移民外,尚对稀有物种、 天气、库尾洪涝灾害、滑坡、地震、陆生 动植物等等有影响。 对陆生植物 影响 直接受淹没影响的陆生植物物种有120科 、380属、560种。其中绝大部分在未受淹 没影响的地区广为分布。因此,不至于造 成物种的灭绝 对水生生物 影响 三峡水库蓄水后,枯水 期长江中下游流量增 加,水深加大,对白 鳍豚越冬极为有利。 搁浅死亡可望避免, 但由于长江中上游航 运事业的发展,中游 江段白鳍豚被轮船螺 旋桨击毙事件将会增 加。 白鳍豚 三峡工程每年10月份 开始蓄水,将使下泄 流量比天然流量有所 减少,这就又可能干 扰中华鲟在葛洲坝下 游的栖息和产卵活动 。 中华鲟 移民问题,三峡工程水库动态移民最终可达 113万人。三峡工程移民对安置工作不满, 每年信访的次数高达八万多件次 。“三低”和 “三无” 地质灾害问题,三峡水库蓄水之后, 有约百分之八十的泥沙淤积在水库中,而 且主要是淤积在水库的尾部。水库地震 国防安全问题 3、对宜昌的影响 三峡捧出宜昌市,世界崛起水电城。宜 昌正朝着建成全国一流的旅游名城的目标 奋进。 因为三峡大坝的建设,宜昌市成为了名 副其实的水电旅游名城、世界水电之都。 2007年,宜昌游客接待量首次突破1000万 人次。其中,仅三峡大坝的接待量就达到 了125万人次。 五、成渝经济区 1、成渝经济区是以成都,重庆两市为中心 ,主要包括:重庆(市区)、成都、雅安 、乐山、绵阳、德阳、眉山、遂宁、资阳 、宜宾、泸州、自贡、内江、南充、广安 、达州、广元、都江堰、彭州、邛崃、崇 州、广汉、什邡、绵竹、江油、峨眉山、 阆中、华莹、万源、简阳以及重庆的江津 、合川、永川等33个不同规模、不同等级 的城市。 椭圆定律下的“双黄蛋” 2009年7月,国家发改委在成都召开了编制 工作会,会议初步商议成渝经济区区域规 划将涵盖四川的15个市和重庆的31个区县 ,总面积是20.61万平方公里,人口9840.7 万,GDP总量1.58万亿元。 区域内自然资源丰富,水资源、矿产资源 、天然气、森林资源均位居全国前列;经 济区2007年底总人口接近1亿人,占全国总 人口的6.8%,并有较大的熟练产业工人群 体,劳动力资源丰富; 同时,区域内GDP达1.24万亿元,约占全 国GDP的5%,农业条件较好,是我国粮食 、生猪、柑橘、蔬菜、蚕丝、中药材等的 重要生产基地,工业和交通也有了相当基 础。成渝经济区是西部唯一具备突破省市 界限、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的地区 。 2、经济建设 成渝经济区是以重庆、成都两个特大城市 为龙头,包括成都及绵阳等14个市和重庆 “1小时经济圈”内的23个区县。成渝经济区 集聚了两省市1/4的幅员面积、一半以上的 人口,积聚了两省市经济总量的六成多。 以重庆、成都两个特大城市为龙头,以 成都及绵阳等14个沿高速公路、快速铁路 、黄金水道的市和重庆1小时经济圈的23个 区县为载体,共同争取成渝经济区列为国 家重点开发区,共同争取国家编制成渝经 济区发展规划,将成渝经济区建成国家新 的增长极。 成渝经济区是西部唯一具备突破省市界限 、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的地区。成 渝经济区经济密度是西部平均经济密度的 倍,是西部最发达区域。成渝经济区 目前占全国经济总量的5%左右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东深圳、上海浦东 、天津滨海三大经济改革实验区都在东部 沿海地区,由此带动了东部沿海地区的快 速发展。 而中西部地区是我国相对不发达地区,在 中西部选择具有重大影响和带动作用的特 大中心城市设立国家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 套改革试验区,对重大政策措施先行试点 ,是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快中西部发展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 成都市作为中西部地区最大的都市经济区 成渝经济区的重要中心城市,也将迎来重 大的历史发展机遇。 对于进一步发挥成都特有的经济优势、科 技优势、市场优势和生态优势,强化成都 的带动功能和辐射作用,加速与长三角、 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区相呼应的成渝 经济区的崛起,完善国家发展战略的空间 布局,促进区域间的协调发展,都将起到 重大作用。 六、重庆两江新区 2009年2月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重庆 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3号文 件),在国家战略层面正式研究设立“两江 新区”,是中国的第三个副省级新区,并于 2010年5月7日获国务院通过。 据公开的信息,规划的“两江新区”,位于 重庆主城区长江以北,嘉陵江以东区域, 规划总控制范围1200平方公里,其中建成 区150余平方公里,可供开发建设用地400 平方公里 重庆对“两江新区”的战略定位是 : 立足重庆市、服务大西南、依托长江经济带 、面向国内外,形成“一门户两中心三基地 ”, 一门户 西部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 二中心-长江上游地区现代商贸物流中心 、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 三基地-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和国家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内陆国际贸易大通道和出口商品加工基地、 长江上游的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产业化基 地。 分期目标 “两江新区”的建设分为三个时期。 20092010年为起步阶段。主要任务是争取 国家将“两江新区”纳入国家规划,进行区 域规划与布局。同时提高港口、铁路、公 路的运营能力,加强城市建设,推进行政 管理体制改革,以提供一个良好的软硬环 境。 20112012年是“两江新区”的中期发展阶 段。这一时期的主要目标是在产业发展方 面取得重点突破。计划到2012年,进出口 达到300亿美元,引进世界500强达到200 家,利用内资达到2000亿元人民币,集装 箱吞吐能力500万标箱。 20132020年则为全面提升阶段。这一时 期,“两江新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 作用加大,作为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和长江 上游地区经济中心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增 强。 七、四川名酒 1、四川五粮液 天下三千年,五粮成玉液。五粮液酒是 浓香型大曲酒的典型代表,它集天、地、 人之灵气,采用传统工艺,精选优质高粱 、糯米、大米、小麦和玉米五种粮食酿制 而成。具有“香气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 、入喉净爽、各味谐调、恰到好处”的独特 风格,是当今酒类产品中出类拔萃的精品 。 五粮液酒历次蝉联“国家名酒”金奖,九一 年被评为中国“十大驰名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