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二单元复习 课件.pptx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二单元复习 课件.pptx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二单元复习 课件.pptx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二单元复习 课件.pptx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二单元复习 课件.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阶段复习课 第 二 章 【特别提醒】日常生活中,“高”“低”的含义不是唯一的。 有时指音调,如“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那么低的音我唱 不出来”;有时指响度,如“引吭高歌”“低声细语”。 1.(2013黔东东南中考)黔东东南素有“百节节之乡乡,歌的海岸” 的美誉。如图图所示是黎平县县双江乡乡鼓楼前节节日的情景,远远在 山外的游客也能听出是吹奏芦苼苼,他们们是根据声音的什么判断 的( ) A.音色 B.音调调 C.响度 D.振幅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是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它与频率有关;响度 表示声音的大小,它与振幅和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音色表示不 同发声体的性质,它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2.(2012盐盐城中考)如图图所示,用手拨动拨动 塑料尺,塑料尺 发发出声音,用的力 越大,塑料尺的 越大,改变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长度,会使声音的 发发 生改变变。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塑料尺振动时能发出声 音,用力越大,塑料尺的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就越大;改变 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会使振动的频率发生改变,从而使声音 的音调发生改变。 答案:振动 振幅 音调 声分为为可闻闻声和不可闻闻声,其利用如下: 二、声的利用 【特别提醒】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频率范围一般在2020000Hz 范围内,在此范围以外的声波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是无法 感觉到的。 1.(2013绥绥化中考)下列实实例中,利用声传递传递 能量的是( ) A.利用B超检查检查 身体 B.利用声呐呐探测测海洋深度 C.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结石 D.医生用听诊诊器诊诊断疾病 【解析】选C。本题考查声的利用。利用B超检查身体,是利用了超声波传递信息;利 用声呐探测海洋深度,是利用了声波传递信息;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 用了声波传递能量;医生用听诊器诊断疾病,是利用了声波传递信息。 2.(2013鞍山中考)如图图所示,医生正在用听诊诊器为为病人诊诊断。听诊诊器运 用了声 (选选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传递 信息”)的道理;来 自患者的声音通过过橡皮管传传送到医生的耳朵朵,这样这样 可以提高声音的 (选选填“音色”“音调调”或“响度”)。 【解析】本题考查声现象的有关知识。医生利用听诊器给病人诊断是利用声传递 信息的道理。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减少声音的散失,提高 声音的响度。 答案:传递信息 响度 1.噪声定义义: (1)物理学角度:发发声体做无规则规则 振动时发动时发 出的声音。 (2)环环境保护护角度:妨碍人们们正常休息、学习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对人们们要听的声音 产产生干扰扰的声音。 2.控制噪声的途径: (1)防止噪声产产生。 (2)阻断噪声传传播。 (3)防止噪声进进入耳朵朵。 三、噪声及控制噪声的途径 【特别提醒】噪声的危害很大。噪声轻则影响人的睡眠、休 息、学习和工作,重则使人神经衰弱,甚至引起心脏病和高血 压。 1.(2013岳阳中考)通常人们们从噪声的产产生、噪声的传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这三 个环节进环节进 行噪声防治。下列措施中属于从接收这这一环节环节 防治噪声的是( ) A.摩托车车上安装消声器 B.公路两旁植树树 C.在耳孔中塞一小团团棉花 D.学校门门口禁止鸣鸣笛 【解析】选C。本题考查噪声的控制。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从噪声的产生防 治噪声,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道路两旁植树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 声;在耳孔中塞一小团棉花,是为了在声音的接收处减弱噪声;禁止汽车鸣笛 是在声音的产生处减弱噪声。故选C。 2.(2013娄底中考)“掩耳盗铃铃”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贼 所犯的错误错误 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产产生,又没有阻断声音的 ,只是阻止声音进进 入自己的耳朵朵。 【解析】本题考查声音的传播途径。“掩耳盗铃”,说明了耳朵被堵住,阻止了声音 进入人耳,但是声音仍然在空气中传播。 答案:传播 【备选备选 要点】 一、回声 1.回声是声音在传传播过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现现象。应应用:回声定 位、探测鱼测鱼 群和探测测海底的深度等。 2.利用回声测测距的原理:s= (t为为来回时间时间 )。 1.利用回声定位的方法可以很方便地测测出距离,但这这种方法不能解决下列哪个问题问题 ( ) A.测测海底深度 B.测敌测敌 机的远远近 C.测测与山峰间间的距离 D.测测雷电发电发 生地与我们间们间 的距离 【解析】选D。本题考查回声定位的理解。让声音从海面发出,经海底反射后,返回 海面,记录接收到回声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海洋的深度,利用了回声测距;声音 发出后,经敌机反射后返回,记录接收到回声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距离敌机的距 离,利用了回声测距;声音发出后,经对面山峰反射后,返回,记录接收到回声的时 间,利用速度公式求对面山峰的距离,利用了回声测距;由于光速比声速快得多,光 传播到听见雷声的人的时间非常短,可以忽略,所以当他看见闪电时,可以认为雷声 才开始从打雷处向下传播,记录看到闪电和听到雷声的时间差,那么打雷处与听到 雷声人的距离就可以利用速度公式求出,故D不是回声测距的应用。故选D。 2.你面向一高墙墙喊话话,如果听到回声,那么你和高墙墙之间间的距离至少为为( ) A.大于34m B.大于17m C.等于17m D.等于34m 【解析】选B。本题考查回声测距。由于回声是来回传播,那么间隔时间应大于 t= 0.1s=0.05s,那么要想听到回声,离高墙的距离应大于 s=vt=340m/s0.05s=17m,故选B。 二、声音的产产生和传传 播 产产生条件物体振动动 声 音 的 传传 播 传传播条件依靠介质质,真空不能传传声 传传播方式 以波的形式在固体、液体、气体中 传传播 声速影响因素 (1)介质质的种类类:一般情况是: v固v液v气 (2)介质质温度:在同一种介质质中,温度 越高,声速越大 【特别提醒】不是所有 的振动都能直接用肉眼 观察到。有很多振动, 因为其振幅小或振动时 间短,不易被肉眼直接 观察。可以利用转换法 来体现。 1.(2013柳州中考)关于声音的产产生与传传播,下列说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传播 B.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动产 生的 C.声音的传传播不需要时间时间 D.敲鼓时时,听到鼓声,鼓面不振动动 【解析】选B。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振动 停止,发声就停止,B正确,D错误;真空不能传声,A错误;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