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新课标人教版)第一单元知识整合.ppt_第1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新课标人教版)第一单元知识整合.ppt_第2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新课标人教版)第一单元知识整合.ppt_第3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新课标人教版)第一单元知识整合.ppt_第4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新课标人教版)第一单元知识整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 1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1(2012 年广东文综)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 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 A 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 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 C 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有耕、牛二字 D 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 【解析】选 D。关键信息是“商代”、“牛耕”。甲骨文 是商代文字,具备象形,而诗经是春秋晚期的作品,冉耕 为春秋时期的人物,比较而言,D 项是最有利的证据;A 项容 易错选,但注意牛骨的出土不一定说明牛耕的出现。 考点 2 手工业的发展 2(2012 年山东文综)登州府志记载,“纺织花布,以 自衣被。穷乡山陬(zu,山脚),无问男妇为之,其织作须织工。 勤有余布,亦兼鬻(y,卖)于乡市,复有布贾贩之城市”。这 反映出当时登州() 商品经济发展自然经济解体 家庭手工业发展 出现经济区域分工 ABCD 【解析】选 B。材料大意是登州府家庭棉纺织业相当普遍, 生产的布料除自给外还卖到乡里的集市上,再由布贩转运卖到 城市去,因此正确。不符合史实,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考点3商业的发展 3.(2011 年海南单科)下列各项史料中,能够反映南宋都城临 安面貌的是() A.(崇仁坊北街)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 B.有大市,自余(其余)小市十余所。大市备置官司,税敛既 重,时甚苦之 C.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早 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D.郭(廓)城绕宫城南,悉筑为坊,坊开巷。坊大者容四五百 家,小者六七十家 【解析】选 C。抓住两宋都市商业的特征(打破时空限制、 夜市早市连接),较易选出 C 项;A、D 两项“市”、“坊”分 设主要体现了唐朝都市的商业特点;B 项实际上是严重限制商 业发展,不符合两宋商业的特征。 考点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4(2010 年四川文综)重农抑商的观念与政策对中国传统社 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并不禁止商人追求利润 B重农抑商观念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 C重农抑商提升了战国时秦国国力 D重农抑商政策在明清时期已基本瓦解 【解析】选 D。明清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虽然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