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越中览古》(上课).ppt_第1页
李白《越中览古》(上课).ppt_第2页
李白《越中览古》(上课).ppt_第3页
李白《越中览古》(上课).ppt_第4页
李白《越中览古》(上课).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越中览古 李 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 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越王勾践灭了吴国凯旋归来,义士们回家都穿着锦绣 衣裳。 花朵儿一般的宫女站满春天的宫殿,如今却只有鹧鸪 鸟飞来飞去。 这首诗是李白南游吴越时写的,表达盛衰无常 的感慨。越中:指会稽郡治(今浙江绍兴),春秋 时越国建都于此。古:这里指越宫遗址。 本诗将昔日的繁盛和今天 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作,作 了鲜明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 别深切。 越中览古 李白 战士:尽锦衣 宫女:满春殿 惟有鹧鸪飞 古 今 (繁华奢侈)(冷清荒凉) 对比、衬托 人事变化、盛衰无常 表现手法 1、对比手法。古越的热闹、繁华与现在 的荒凉、衰败形成鲜明的对比,抒发 了一种世事变化无常的感慨。 2、借古讽今。通过揭示越国由繁华至衰败 的原因从下至上的奢侈,借此了讽 谏当朝者不要重蹈古人覆辙。 3、虚实结合。由眼前荒凉之景引发联想 和想象,写出越国的繁华,虚实相生。 小结 越中览古内容上,前三句着意汲取了 三个镜头写出古越的热闹繁华,尾句通过 鹧鸪这一意象写出了现今的荒凉、衰败; 采用了虚实结合、古今对比、借古讽今的 艺术手法,抒发一种昔盛今衰之感,也借 此讽谏当朝者不要重蹈古人覆辙。 明确:写什么;怎么写;为何写。 台 城 刘禹锡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注释 1、结绮临春:六朝最后一位君主陈后主所建 的两栋高达十几丈的豪华楼宇 2、后庭花:玉树后庭花陈后主亲自谱 曲,填词,然后让数以千计的美人边歌边舞 ,后被喻为亡国之音 问:请简要赏析这首诗的艺术手 法。 答案示例 1、对比手法。六代的繁华与现在的衰败 形成鲜明的对比,抒发一种昔盛今衰 的感慨。 2、借古讽今。热闹、繁华的万千门 户已是杂草丛生,只因为一曲后庭花 ,揭示出统治者荒淫误国,借此讽喻 现代不要重蹈覆辙。 怀古诗的几个常见特点 主题:多为吊古伤今,借古讽今。即借咏古 以表达盛衰之感、身世之叹、讽喻之意等。 选材:1、多选恒定不变之物(关山、明月、 潮水、花草、林木、鸣禽等) 2、多写寂寞荒凉之景。 手法:多用对比反衬之法 风格:多含沉郁悲凉之气。 常用手法 今昔对比 借古抒怀 借古讽今 用典故 联想与想象 春日秦国怀古(2011全国新课标1卷 ) 周朴 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消魂 ;这里形容极其哀愁。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 ,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 析(5分) 8.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 要分析(5分) 【答案】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 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 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 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 ,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9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 关系的?(6分) 【答案】触景生情;寓情于景; 写 哀景抒哀情。诗歌用了触景生情、寓情于 景的手法,借泾水、春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