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注:红色底色为需注意的题目;黄色为无答案的题目注:红色底色为需注意的题目;黄色为无答案的题目 1.对于热效应不大,反应温度的允许变化范围又比较宽的情况,用单级反应器 最方便。 2.气固催化平行反应,若主、副反应均为一级不可逆反应,且粒子等温,则内 扩散不影响其选择性,在粒子内任意位置,反应速率之比均为速率常数之比。 选择题选择题 1.在 V=100L/min 流量下对三只反应器分别进行示踪实验,测得如下数据: 反应器 A B C 体积(L) 1000 2000 3000 t2 (min) 50 100 250 则三只釜的反混大小顺序(B) A. ABC B. ACB C. CBA D. CAB 2. 乙苯在催化剂上脱氢反应生成苯乙烯,经过一段时间反应后,苯乙烯生成量 不再增加,但乙苯仍大量存在,表明这是一个(B)反应。 A慢速 B可逆 C自催化 D不可逆 3反应器中等温进行着 AP(1)和 AR(2)两个反应,当降低 A 的浓度后,发 现反应生成 P 的量显著降低,而 R 的生成量略降低,表明( A ) A反应(1)对 A 的反应级数大于反应(2) B反应(1)对 A 的反应级数小于反应(2) C反应(1)的活化能小于反应(2) D反应(1)的反应速率常数大于反应(2) 4在间歇反应器中等温进行一级不可逆反应AR,当转化率达90时,所需 反应时间为2h若反应改在管式反应器中进行,空时为2h,其它条件同间歇反 应器,则转化率为( B ) A 60 B. 90 C45 D75 两个等体积的全混流反应器进行串联操作,反应为一级不可逆,则第一釜的 反应速率-rA1与第二釜的反应速率-rA2之间的关系为(A )。两釜反应温度相 同。 A-rA1 -rA2 B-rA1 = -rA2 C-rA1 a2 BalE2 22. 等温恒容下进行各步均为一级不可逆串联反应 k1k2 APS 若保持相同的转化率 xA,调节反应温度使 k2/kl 降低,则 P 的最大得率将 (A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先增后减 23有两个有效容积不等的全混流反应器串联操作,反应为二级不可逆反应 AP,若大釜在先,小釜在后,出口转化率为 xA1,小釜在先、大釜在后, 则出口转化率为 xA2,两种情况下,进料流速、进料浓度和反应温度均相同, 比较 xA1和 xA2的相对大小为( B ) AxA1xA2 BxA1100,可判别该反应器返混( B ) A很大 B很小 C中等 D无返混 25.气固催化反应本征速率是指排除( C )阻力后的反应速率。 A 外扩散 B内扩散 C内、外扩散 D吸附和脱附 26.所谓固定床积分反应器是指反应物一次通过后,转化率大于(B )的情况。 A10 B25 C40 D50 27.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填充的催化剂为了消除壁效应其粒径应小于反应管径的 (B)倍。 A100 B8 C3 D50 28.反应器中等温进行着和两个反应,当降低 A 的浓 PA 1 RA 2 后,发现反应生成 P 的量显著降低,而 R 的生成量略降低,表明 ( A ) A反应(1)的反应级数大于反应 (2) B反应(1)的反应级数小于反应 (2) C反应(1)的活化能小于反应 (2) D反应(1)的反应速率常数大于反应 (2) 29. 纯二甲醚气相分解反应 CH3OCH3C+3H2+CO 在恒温恒压下进行,当分 解率达 100时,反应物系的体积为 ( D ) A与原体积相同 B为原体积的 1/3 C为原体积的 2倍 D为原体积的 3倍 两个有效容积不等的全混流反应器串联操作,进行二级不可逆反应 ,出口转化率要求一定,可采取两种串联顺序:PA k (1)大釜在先,小釜在后,进料流量为 Q01; (2)小釜在先,大釜在后,进料流量为 Q02。 两种情况下,进料浓度、反应温度相同,则进料流量 Q01,和 Q02的比较为( D ) AQ01Q02 BQ01=Q02 C无确定关系 DQ01放热速率 B移热速率放热速率随温度的变化率 D移热速率随温度变化率xA2 BxA1=xA2 CxAlP,现有反应器体积下, 出口转化率为 45,若将反应器体积增加一倍,则出口转化率将为(D ), 操作条件均保持相同。 A90 B90 C45 D45 41.等温一级不可逆液相反应,采用下列三种方案进行: (1)一个分批式完全混合反应器,容积 V1(仅考虑反应时间所需), (2)一个平推流反应器,容积 V2, (3)二个等体积全混流反应器串联,总容积为 V3。 上述三种情况反应温度、物料处理量及转化率相同,则容积比较为( B ) AV1bc B. bac C. cab D.cba 2.气固催化反应 AP,催化剂颗粒外表面浓度 CAS和 Cps 与流体主体浓度 CAG和 CPG存在差异。当过程为反应控制时,则 CAS应 CAG(大于 小于 等于) ,Cps 应 CPG(大于 小于 等于) ;当过程为 传质控制时,则 CAS (趋近于 CAG 趋近于 0 某一值) 3. 对零级和一级不可逆反应,宏观流体的反应速率 微观流体的反应 速率(大于 小于 等于) 对大于一级的不可逆反应,宏观流体的反应速率 微观流体的反应速 率(大于 小于 等于) 对小于一级的不可逆反应,宏观流体的反应速率 微观流体 的反应速率(大于 小于 等于) 4一个全混流反应器,其有效容积 v1=1m3,进行一级不可逆反应,达 60转 化率,进料量为 Q0l,今改用两只有效容积均为 0.5m3的全混流反应器串联 操作进行同上反应,反应温度相同,转化率要求不变,则进料量 Q02将( ) A大于 Q0l B.小于 0.5Q0l C等于 Q0l D等于 0.5Q0l 5等温零级不可逆液相反应,采用下列三种方案进行: (1)一个 1m3的平推流反应器,转化率 xA1 (2)两个 0.5m3的平推流反应器并联,进料流量平均分配,转化率 xA2 (3)两个 0.5m3的全混流反应器串联,转化率 xA3 上述三种情况进料总流速,进料浓度和反应温度相同 xA1、xA2,和 xA3比 较为( ) AxA1xA2xA3 BxA1=xA2xA3 CxA1=xA2=xA3 D。xA1xA3xA2 6. 等温液相反应:A R rRk1CA R 为目的产物 2RD rD=k2CR2; 现有如下四种方案可供选择 (1)平推流反应器高转化率 (2)平推流反应器低转化率 (3)全混流反应器低转化率 (4)两个等容积全混流反应器串联,高转化率。 从提高 R 的选择性着眼,适宜选择( ) A(1) B(2) C(3) D(4) 7. 气体分子与固体表面间发生物理吸附时,其吸附热一般在( ) A40200KJmol B大于 400KJmol C825KJmol D4KJmol 以下 8 间歇釜中进行各步均为一级不可逆串联反应,等温下进SPA 2k1k 行,为了提高 p 的选择性 ( ) A应使 A 的转化率接近 100 B应保持高的转化率 C应保持较低的转化率 D转化率高低无妨 9. 对于气膜扩散控制的气液反应,其宏观反应速率就等于( ) A气膜扩散速率 B液膜扩散速率 C液相主体反应速率 D取决于 B 和 C 是非题:(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 1.用乙醇胺吸收某酸性气体,该过程为中速反应,因而吸收采用板式塔较鼓泡 塔有利于气体的吸收。 () 2.对于基元反应 2A-P,因此反应物 A 的反应级数与化学计量系数是相同的。 () 3.由于零级反应中反应速率与浓度无关,故流体的混合态对反应结果无影响。 () 4.对于一级气固催化 A-P-S 反应, (P 为目的产物) ,由于扩散阻力的存在, 使得 AS()乙,因此甲反应器的返混程度一定大于乙反应器的返混程度。 ( ) 2 t 2 t 38由于全混釜的返混程度比任意非理想反应器的返混程度都大。因此()CSTR()NFR 2 t 2 t ( ) 39.单一反应下等温反应,已知在 CA1mol/L 时, (RA)= 2mol/L.s100 PA在在, 则当 CA2mol/L 时, (RA)= 4mol/L.s 。 ( ) 40. 对于混合的非极限情况,即宏观混合和微观混合并存时,即不能按微观流体处理,也 能按宏观流体处理。 ( ) 41. 已知一闭式反应器的,该反应器若用多釜串联模型来描述,则模型参数1 . 0 r a uL D N=5。 ( ) 42具有相同停留时间分布的两个反应器,进行同一化学反应,若操作条件相同,反应结 构总是相同的。 ( ) 43达到单个分子尺度的微观混合总是比达到流体微团尺度的宏观混合效果好。 ( ) 44所谓单一反应,就是基元反应。 () 45幂级数动力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级数是根据化学计量方程中计量系数确定的。 ( ) 46.已知停留时间分布方差值10000min2可知其流型接近全混流。 () 2 t 47可逆放热反应的最优温度是指转化率一定时,对应于最大反应速度的温度。 ( ) 48在平推流反应器内等温进行一级不可逆液相反应,反应器出中转化率可达 40,若 使转化率提高到 80,在同样操作条件下,则反应器体积应增加一倍。 ( ) 49 多级全混釜串联,串联釜数增多,返混程度增大,釜数接近无穷多,返混程度接近全混 流。 () 50.气固催化反应的本征速率方程是指排除了吸附和脱附阻力后的速率方程。 () 51设计固定床反应器应采用排除了内、外扩散阻力后的反应速率方程式。( ) 三、填空题 2.要使固定床反应器所用催化剂量最少,对简单不可逆反应,应尽可能在 高温 度下操作;对可逆放热反应,应尽可能在 最佳 温度下操作;对可逆吸热反 应,应尽可能在 高温 温度下操作。 (1) C (2) A 4.某二级不可逆气固催化反应,本征反应活化能为 80kj/mol,当过程为内扩散 控制时,表观反应级数为 1.5 ,表观反应活化能为 40 kj/mol 4.1/(-RA)对 XA的曲线上存在极小值的情况是 可逆放热 反应和 自催化反 应的特征。 5已知一实际流动反应器,Pe=20,该反应器若用多级混合模型描述,则模型 参数 N= 10.53 。 6某不可逆反应,反应活化能为 9.63104J/mol,问反应温度是 550时的反应速率比反 应温度是 400时的反应速率快 23 倍。 ( r550/r400=k550/k400=Aexp(-E/RT550)/Aexp(-E/RT400)=expE/R(1/T400-1/T550)=23(倍) ) 2一不可逆反应,当反应温度从 150升高到 200时,反应速率增加一倍,则该反应的 活化能为 23.06kJ/mol 。 3一不可逆反应,当反应温度从 25升高到 35时,反应速率增加一倍,则该反应的活 化能为 52894 Jmol 。 molJE E TTR E k k /52894 2ln) 308 1 298 1 ( 314 . 8 2ln) 11 (ln 211 2 4一液相复合反应,均为基元反应。在单一连续釜中等温反应,已知该温度 QA PA k k 2 1 下,,问当最终转化率为 80时,目的产物 P 的瞬时选择性为: 0.75 21 3kk ,总选择性为: 0.75 。 (若 k1=7k2,则.P 的瞬时选择性为 0.875,总选择性为 0.875) 5对一闭式反应器,已测知 Pe(Peclet 准数)为 10,若该反应器用多级串联模型来描述,则 模型参数 N 为 5.56 。 6.等温下进行一级不可逆反应,为达到 xA的转化率,采用单个 CSTR 的体积与 PFR 的体积 之比为 进行两级不可逆反应,两者体积之比为 7. 液相反应: 从有利于产品分布的观点,将下列接触方式按优劣顺序排列为 2 4 3 1 若 k1k2,CA0CB0 ,写出计算瞬时选择率 的公式: 1/(1+C A0.4 ) 。 8.从反应器停留时间分布测定中,求得无因次方差,反应器可视为 全混流反应98 . 0 2 器 ,又若求得无因次方差,则反应器可视为 活塞流反应器 。02 . 0 2 9在 CSTR 中,物料平均停留时间为 1h,停留时间大于 10h 的物料粒子占全部物料粒子 的 0.0045 。 10在流化床中进行固相加工反应,固体颗粒在反应器中流动状态可看成 CSTR,固体颗 粒平均停留时间为 1min,停留时间小于 1min 的固体颗粒占流出的全部颗粒的 63.2 。 11在 PFR 中,停留时间大于平均停留时间的流体粒子占全部粒子的 0 ,在 CSTR 中,停留时间大于平均停留时间的流体粒子占全部粒子的 36.8 。 12某气相反应 A3B R,则膨胀因子为 -3 。 A 13. 采用无梯度反应器进行气固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测定时,足够高的转速,可使 外扩散 消除;足够小的粒子,可使 内扩散 消除。 14.反应物 A 的水溶液在等温 PFR 中进行两级反应,出口转化率为 0.5,若反应体积增加到 4 倍,则出口转化率为 0.8 。 16在 PFR 中进行等温二级反应,出口转化率为 0.8,若采用与 PFR 体积相同的 CSTR 进 行该反应,进料流量 Q0保持不变,为达到相同的转化率 0.8,可采用的办法是使 CA0增大 5 倍。 17. 在多釜串联中,可逆放热反应的最佳温度序列为随反应釜数增加而 降低 , 随转化率增加而 降低 。 18等温下进行一级不可逆反应,为达到同样的转化率 xA, 采用单个 CSTR 的体积与 PFR 的体积之比为 ,相同的进行该反应,进行二级不可逆反应,两者的体 积之比为 。 19在一全混流反应器中进行一级不可逆连串反应 ,P 为目的产物,QPA kk 21 已知原料中不含 P 和 Q。问最佳空时为 3.16h ,h.k,h.k 11 1001 21 ;P 的最大收率为 0.577 ;最大收率下所对应的 A 的转化率为 0.76 。 20. 在一活塞流反应器中进行一级不可逆连串反应 ,P 为目的产物,QPA kk 21 已知原料中不含 P 和 Q。问最佳空时为 2.56h ,h.k,h.k 11 1001 21 ;P 的最大收率为 0.774 ;最大收率下所对应的 A 的转化率为 0.774 。 21 一复合反应 若 RPB QPBA k k 2 1 2 2 PBR BAQ CCkr CCkr 2 2 1 则目的产物 P 的瞬时选择性 SP为 。 BA PBBA CCk CCkCCk 1 2 21 22在气固催化反应中,丹克勒(Damkoler)准数 Da 的物理意义为 ,n 级不可逆反应的 Da = 。23. 某不可逆气固催化反应,本征反应活化能为 105Jmol,当过程为内扩散控制时,表观 活化能为 。 24均相 CSTR 反应器中,放热 S 形曲线与移热直线一般有 3 个交点,高温区交点的特征 是 ,中温区交点的特征是 ,低温区交点的特征是 。 25.在 xAT 图上画出三段绝热式固定床操作示意图:一、二段段间采用原料气冷激,二、 三段段间采用间接冷却。 (画出平衡曲线、最佳温度曲线、各段操作线、段间冷激或冷却线) 。 26某液相复合反应, 若 QBA PBA k k 2 1 2 2 5 . 05 . 1 2 5 . 15 . 0 1 BAQ BAP CCkr CCkr 为使目的产物 P 的选择性高,应选择: 若采用间歇反应釜,其加料方式为 B 一次性加入,A 连续滴加 ; 若采用管式反应器,其进料方式为 B 从反应器进口处加入,A 沿管长多处加入 。 27液相复合反应, 若 QBA PBA k k 2 1 2 2 25 . 0 2 5 . 02 1 BAQ BAP CCkr CCkr 为使目的产物 P 的选择性高,应选择: (1)若采用间歇反应釜,其加料方式为 A 一次性加入,B 连续滴加 ; (2)若采用管式反应器,其进料方式为 A 从反应器进口处加入,B 沿管长多处加入 ; (3)若 E1E2,则反应温度应采用 高温 。 28一气固催化反应,若反应机理为:RBA 2 (此步为速率控制步骤) RR RBA BB22 2 则本征反应速率方程为: )1( RRBB BBAS PKPK PKPk r 一气固催化反应,若本征反应速率方程为:RBA )1)(1( BBRRAA BABAS PKPKPK PPKKk r 则该反应可能的反应机理为 。 29化学反应速率可分为温度效应和浓度效应,对简单反应而言,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程度取决于 ;对复合反应而言,选择性对温度的敏感程度取决于 。 30在间歇搅拌釜中,进行一可逆放热反应时,其最佳反应温度的序列是 。 31在管式反应器中,进行一可逆放热反应时,其最佳反应温度的序列是 。 32在 BR 中等温进行一级不可逆反应,当转化率达 95时,反应时间为 2h;若反应在 PFR 或 CSTR 中等温进行,温度同 BR,空时均为 2h,则转化率分别为: PFR: CSTR: 。 33三个平推流反应器串联,进行一液相均相反应,其流程如下图所示。 xA0=0 xA1 xA2 xA3 FA0 FA1 FA2 FA3 若反应速率(-RA)=kCA2, 则 V2的计算式为: ; 若 xA1-xA0= xA2-xA1= xA3-xA2,则三个反应器体积大小之间的关系为: V1(d)(a)(c) A A B B (a) (b) B A A B (c) (d) 36.下列四种组合反应器中,单个反应器体积均相等,处理量也相同。 (如下图所示) V1V2V3 V1 V3 V2 PFR PFR PFR PFR PFR (a) CSTR CSTR (b) CSTR CSTR (c) (d) (1)试比较返混程度大小次序为: (b)(c)=(d)(a) ; (2)当进行二级反应时,各组合反应器最终转化率高低次序为:(a)(c)(d)(b) 。 37.对一闭式反应器进行停留时间分布实验测定,在 Q300L/min 下,得到 E(t)t 关系如 下图所示。由于该图放置已久,纵坐标模糊不清。试根据 E(t)函数性质确定并计算: (1)E(t) -1/200(t-20) E(t) (2)F(t) -t2/400+0.1t (3)V 2 m3 (4)多级串联模型参数 N 2 0 10 20 t/min 38.下列几种组合反应器,经脉冲示踪测其停留时间分布,若用多釜串联模型描述,试写出 N 值或 N 值范围。 (a) (b) (c) (d) 39活塞流反应器, ,Pe ,返混程度 ; 2 全混流反应器, ,Pe ,返混程度 ; 2 非理想流动反应器,介于 ;值越大,停留时间分布 ;返混程度 2 2 PFR PFR NFR PFR PFR 。 40CSTR 定常态热稳定性的必要条件为: 。 41. 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二级不可逆气固催化反应,试比下列情况下催化剂有效系数 值的大小(a 处靠近反应器的进口,b 处靠近反应器的出口) 。 (1)等温操作,dP不变:ba (2)吸热反应,绝热操作:ba 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二级不可逆气固催化反应,试比下列情况下催化剂有效系数 值 的大小(a、c 处靠近反应器的进口,b 处靠近反应器的出口) 。 (1)等温操作,dP不变:Cba (2)吸热反应,绝热操作:Cba (3)dP由 3mm 改为 5mm、7mm,则 a3、a5、a7的大小次序为:a3a5a7 (均为 a 点位置,且假定温度相等)。 42.在一台 PFR 中进行一平行反应,P 为目的产物,E1EB (3)D、G、H 三点速率大小次序:HGD (4)图上哪一点反应速率最大:F 47画出活塞流反应器、全混流反应器、活塞流和 全混流反应器串联、全混流和活塞流反应器串联的 停留时间分布函数与分布密度函数。 48. 乙烷进行热裂解,其活化能为 314025J/mol。试问 650是的分解速率是 500是的分 解速率的倍。 49. A 和 B 按下式反应,其速率式为:2AR rR=k1CA2, R 的瞬间收率为。 A+BS rS=k2CACB 若 R 为目的产物,则配料时 A 和 B 的浓度应;若 E1E2,则反应温度应 。 50.在 Q100 l/min 下对三只反应器分别进行示踪实验,测得数据如下: 反应器A B C 反应体积(l)1000 2000 3000 50 100 150 2 t (1)三只反应器返混程度大小顺序为 (2)若在上述反应器中均等温进行一级不可逆反应,k=12min-1,则各只反应器的转化率分别 为 xA= xB= xC= 51已知一闭式反应器的,该反应器若用多级全混釜模型来描述,则模型参05 . 0 r A uL D 数 N 。 52在进行示踪实验时,示踪剂的选择应满足以下条件: 53. 停留时间分布实验测定的准确性可用以下 方法来检验。 54在工业反应装置中反应流体往往偏离两种理想的流动模式,也就是说在反应器出口的 反应物料中存在明显的 。 55气固催化平行反应,若主、付反应均为一级不可逆反应,且粒子等温,则内扩散不影 响其选择性,在粒内任意位置,反应速率之比均为 。 56对于热效应不大,反应温度的允许变化范围又比较宽的情况,用 反应器最为方 便。 57. 关系为: 生成速率的消耗速率与、反应针对 5222 ONONO , 5222 ONO 2 1 NO2 。 58以 lnk1/T 作图,为一直线,有时在高温区发生转折或弯曲,其原因可能是: 。 59反应速率常数 k 与温度的关系为,则反应活化能为: 2 . 10 10000 lg T k 。 60某反应在 500K 时的反应速率常数 k 是 400K 时的 1000 倍,则 600K 时的反应速率常 数是 400K 时的 倍。 61.气体分子在固体催化剂微孔中扩散的主要形式有 ,当 时 , ,当 时 ABe DD ,。 Ke DD 62.当分子扩散的平均自由程远大于催化剂微孔直径时,分子在微孔中的扩散为 扩散,其扩散系数与压力的关系为 ,与温度的关系为 。 63.下列反应分别在 CSTR 中进行,在动力学方程、进料量、最终转化率等均确定的情况下, 试选择合适的操作温度: a. ,(最优温度、最高允许温度、较低温度)ABA0 A H b. ,(最优温度、最高允许温度、较低温度)ABRS0 A H 64. 已知在某一体积为 200L 的反应器进行停留时间分布测定,在流量为 10L/min,条件 下测得停留时间分布函数的方差100min2,若用多级混合模型描述,则模型参数 N 2 t 65. 某一气固催化复合反应为平行反应,其本征速率分别为: 1 2 pv1A () r =k C v k AB 主 2 Sv2A S() r =k C v k A 副 为提高反应选择性应选择(大颗粒、细颗粒) , (大孔径、小孔径)的催化剂。 66. 均相反应 ABPS,CB02CA0,已知 A 的转化率为 70%,B 的转化率 。 67固定床内进行一级不可逆气固催化放热反应,绝热操作,床内催化剂有内扩散阻力, 此时床层进口和出口的 值相对大小应是 。 68. 某两段间接换热式气固相催化反应器进行可逆放热反应,各段进出口转化率与温度符 合最佳分配原则,操作线见下图。 (填,或) M 点反应速率 N 点反应速率 B 点反应速率 C 点反应速率 C 点反应速率 P 点反应速率 M 点反应速率 D 点反应速率 69. 某气固催化反应 ABRS,已知 A,B,R,S 均吸附于同一类活性中心点,表面反应为控制步骤 1) 试按 LH 机理推导该反应的机理方程 2) 若反应过程中 B 过量,A,B 吸附很弱,A 的转化率很低时,此时表现为几级反应。 70. 气固催化平行反应,若主、付反应均为一级不可逆反应,且粒子等温,则内扩散不影 响其选择性,在粒内任意位置,反应速率之比均为 。 71对于热效应不大,反应温度的允许变化范围又比较宽的情况,用 反应器最为 方便。 72固定床内等温进行一级不可逆放热反应,床内催化剂有内扩散阻力,此时床层进口和 出口处催化剂有效系数 值相对大小应是 73. 要得到最大的目的产物 B,对反应: 试选取最佳的操作方式: 。 74.减少催化剂颗粒内扩散影响的主要措施有 减小催化剂颗粒或者提高反应物浓度 。 76.应用双膜理论,对下列情况分别绘出气相及液相中反应物浓度分布示意图。 (1)苯与氯气反应,1 , 1M (2)纯氨气与硫酸水溶液反应,硫酸浓度等于临界浓度。 78. 在半径为 R 的球形催化剂上,等温进行气相反应。试以反应物 A 的浓度 CA AB 为纵座标,径向距离 r 为横座标,针对下列三种情况分别绘出反应物 A 的浓度分布示意图。 (1)化学动力学控制 P187 6-1 类似 (2)外扩散控制 (3)内、外扩散的影响均不能忽略 图中要示出 CAG,CAS及 CAC的相对位置,它们分别为气相主体、催化剂外表面、催化剂 颗粒中心处 A 的浓度,CAe是 A 的平衡浓度。 解:以反应物 A 的浓度为纵座标 四、问答题 1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分别进行一级和二级不可逆气固催化反应,试比 a、b 两处的 值 大小(a 处靠近反应器的进口,b 处靠近反应器的出口) ,并说明理由。 (1)一级放热反应,绝热操作;ab (2)二级反应,等温操作。a100s 的物料在总物料中 所占的比例,并判断该分布密度是否正确? 7. 试述绝热式和换热式气固相催化反应器的特点,并举出应用实例。 8试述多段间接换热式和多段直接换热式气固相催化反应器的特点,并举出应用实例。 9. 简述绝热温升(或温降)概念,在工厂实际生产中有何用途? 10. 在四段绝热式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 n 级不可逆放热反应,各段的催化剂装量相同,且 控制进入各段的反应物料温度相等。若 n0,试问: (1)哪一段净转化率最大?哪一段最小?为什么? 第一段最大,第四段最小。 (2)若段间采用冷却方法进行降温,试问哪一段间需加入的冷激剂量多?为什么? 因为第一段反应量大于第二段反应量,所以 1-2 段间要取走的热量比 2-3 段间取走的 热量要大,因此 1-2 段间需要的冷激剂量比 2-3 段间需要的多。 (3)若 nR,在不同反应条件下测得如下数据(外扩散阻力已排除): dp(mm) CA(molm3) T(k) (rA)(molLS,m3 催化剂) 6 1 400 1 01 1 400 10 02 05 430 20(内扩阻力已排除) 试求: (1)本征速率常数,本征反应活化能, (2)粒径为 6mm 时的催化剂有效系数 , 在进料量为 20 L/s,p=1200kg/m3,反应器出口转 化率为 80时催化剂的装填量。 25拟设计一固定床反应器,在 350下等温进行一气固催化反应,)(3)( . gRgA cat 可视为一级不可逆反应。纯 A 气体以 Q0100m3/h 的流量通过催化剂床层。此时外扩散阻 力可忽略不计。已知催化剂为球形颗粒,直径为 4mm,床层堆积密度为 1300kg/m3,床 B 层空隙率为 0.4。 26. 一级气固催化反应,在消除了内、外扩散阻力后,测得如下数据:)g(R)g(A .cat T() CA(mol/L)(-RA)(mol/Lcat.s) 30010.1 35012 现将这种催化剂装在固定床中进行等温反应(300),可视为活塞流。在进料流量为 3.6m3/h(此时外扩散可忽略不计)时,反应器出口转化率为 80。已知颗粒直径为 5mm,球形,催化剂量为 100kg,颗粒密度,求:L/kg P 1000 (1)300时的内扩散有效因子 值 (2)若将反应温度提高到 350,出口转化率仍为 80,求催化剂装填量。 解: (kg) 22.36W2236 . 0 W 2236 . 0 2 1 . 0 22 . 0 1 k k W W 22 . 0 2 1 . 0 k k s2 1 2 k 0532 ,16 . 0 1 . 0 0.80)-ln(1 3.6/3600 100/1000 k )x-ln(1 Q W/ )x-(1Ck dx CQ W/ s1 . 0 1 1 . 0 C )(-R k ,3001 v v v v 1- v 0 V Af 0 P Af x 0 AA0V A A00 P 1- A A v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 C (kg) 72 . 4 4W2236 . 0 W 2236 . 0 2 1 . 0 22 . 0 1 k k W W 22 . 0 2 1 . 0 k k s2 1 2 k 0542 ,16 . 0 1 . 0 0.80)-ln(1 3.6/3600 200/2000 k )x-ln(1 Q W/ )x-(1Ck dx CQ W/ s1 . 0 1 1 . 0 C )(-R k ,4001 P P P 1- P 0 P Af 0 P Af x 0 AA0P A A00 P 1- A A P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 C C 28. 一级气固催化反应,实验测得如下数据:)g(R)g(A .cat dP(mm)CA(mol/L) (-RA)(mol/gcats)T() 1201480 2401480 2403500 假设外扩散阻力可忽略不计,A 在颗粒内的有效扩散系数 DeA不随温度变化。求: 反应活化能。 解: l219.2kJ/moE ) 500 1 - 480 1 ( 8.314 E exp(-) T 1 - T 1 ( R E exp(- )Aexp(-E/RT )Aexp(-E/RT 9 1 k k k k 2 2 3 1 k k d d k k kd kd k k k k 500KT 480KT , 2 d d 2 021 401 kT 323 2 w3 w2 2 1 w3 w2 w3 w2 P2 P3 w3 w2 p2P2 P3P3 w32 w23 w33 w22 3 2 1 2 P1 P2 1 2 21 2 1 w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 )R( C)R( C)R( Ck)R( A A AGA AGA AGWA 29. 一级气固催化反应,在 50atm 下,测得如下数据:)g(R)g(A .cat CA(mol/L)(-RA)(mol/Lcat.s) T() dP(mm) 120667粉末 11625粉末 116676 已知催化剂为粉末状时已消除了内扩散的影响,催化剂密度为 1000kg/m3。求: (1)反应的活化能 (2)为使 dP6mm 时也能消除内扩散阻力的影响,则应采用什么反应温度? 解: /s)(m 105D D 20 3 0030 20 D k 3 R 20 050 11 050 120 1 Ck )R 6mmd 1 667K2 (kJ/mol) 247.09E ) T 1 - T 1 ( R E -ln20 20 )exp(-E/RTk )exp(-E/RTk k k )R )R ,1 28- eA eA eA 667K A11 3A P 21 20 10 2 1 2A 1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mmdP 31某气固催化反应,为一级不可逆反应,在绝热式固定床反应器)g(R)g(A .cat (可视为活塞流)中进行,如图所示。已知催化剂为球形颗粒,直径为 4mm,DEa为 105cm2/s,以颗粒体积计的本征反应速率常数(s-1) 。若在反应器中绝 T/ P e.k 1000 03 热温升可作为常数,求转化率为 20处的催化剂有效因子 值。 解: 32在实验室全混流反应器内装有 10g 粒径为 1.5mm 的催化剂,进料为纯 A、1atm、336,进料速度为 4mLs,对于一级反应,可达 80转化率。RA .cat 如欲设计一工业反应器,进料也为纯 A,操作温度、压力、转化率均同上。如采用流化床 反应器(假设气相为全混流),则粒径采用 lmm 的催化剂,如采用固定床反应器(气相为活塞 流),则粒径用 15mm 的催化剂。为使催化剂用量最省,应采用何种反应器?已知催化剂颗 粒密度为 2000kgm3,有效扩散系数 DeA 为 310-6m2s。 解: )(s 23k 1 1, 60 103 23)10750( D kR )(s 23k )800-(1k 80 4 10/2 )x-(1k x Q W/ )x-(1Ck x CQ W/ mol/L020 609082060 1 RT P C 1- P S 6- 3- eA P 2 2 SS 1- P P AfP Af 0 P AfA0P Af A00 P A0 A0 . . . . . . . 、 、 、 、 、 、 、 、 、 、 、 0.337) 7467 1 - .7467tanh 1 ( 7467 3 ) 1 - tanh 1 ( 3 7467 103 23 00750 D k R 15mmd )(kg.s/m 2500 0.8)-3.2/2000(1 80 Q W )x-(1k x Q W/ 11mmd SSS 6- eA P S P 3 0 AfP Af 0 P P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kg.s/m 2985 )x-000(1.337(3.2/20 dx )x-(1/k dx Q W 3 0.8 0 Af Ax 0 AfPP A 0 Af 所以,为使催化剂用量最省,应采用流化床反应器。 33现有两种球形催化剂粒子,直径分别为 0.2cm 和 0.8cm,分别在等温的固定床反应管 中进行测试,床层体积为 150cm3,床层空隙率均为 0.4,所用反应物流量均为 3cm3/s,反应为一 级不可逆。对直径为 0.2cm 的催化剂,达到的转化率为 66,而直径为 0.8cm 的催化剂, 则转化率只能达 30。求这两种催化剂的内扩散有效系数各为多少?(外扩散阻力已消除。 ) 34一级不可逆气固催化反应AR,在不同反应条件下测得如下数据(外扩散阻力已排除): dp(mm) CA(mol/m3) T(k) (-rA)(mollSm3催化剂) 6 1 400 1 0.1 1 400 10 0.2 0.5 430 20(内扩阻力2排除) 试求:(1)本征速率常数 (2)本征反应活化能,(3)粒径为 6mm 时的催化剂有效系数 35.一级气固催化反应AR,实验测得如下数据。 序号dP(mm)CAG(mol/m3)(-RA)(mol/gcat.s)T(K) 1 2 3 1 2 2 20 40 40 1 1 3 480 480 500 求:反应活化能。(假定外扩散阻力已消除,DeA不随温度变化。) 36.在等温与外扩散阻力已消除的情况下,在某实验室催化反应器中测得 dS为 6mm 的催化 剂的一级不可逆反应的宏观反应速率常数为 100s-1,已知有效扩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鹤壁淇县人民医院招聘聘用制专业技术人员3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典优)
- 2025年上海奉贤区教育系统事业单位编外用工招聘143名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甘肃农业大学招聘博士专职辅导员16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泰山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社会招聘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5中电建水电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电力营销专业财务资金管理专业管理岗位招聘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绵阳光子科创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面向区内公开选聘员工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浙江国企招聘2025杭州钱塘新区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社会招聘2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呼和浩特市城市燃气热力集团有限公司招聘58名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陕西西安中星测控有限公司招聘28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重庆建工第二建设有限公司招聘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合肥市社会化工会工作者招聘34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非婚生子女法律抚养权协议范本
- 2025年新版中层副职面试题及答案
- 蜂窝组织炎护理小讲课
- 智慧树知道网课《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 (一检)泉州市2026届高三高中毕业班质量监测(一)数学试卷(含标准答案)
- 纤维转盘滤布滤池运行维护技术说明
- 2025至2030中国无烟产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1年全球工作场所状况报告 State of the Global Workplace 2021 Report
- 球墨铸铁管-施工方案(3篇)
- 2025年职业技能鉴定考试(考评员)经典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