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草一木总关情.doc_第1页
一草一木总关情.doc_第2页
一草一木总关情.doc_第3页
一草一木总关情.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唐诗宋词选读导学案2013一草一木总关情 咏物言志诗 主备人:胡友春三维目标(一)知识能力1了解咏物类诗歌的特点和写作技巧。2掌握鉴赏咏物类诗歌的步骤和常用方法。(二)过程方法通过对咏物诗的赏析,了解咏物诗的特点,掌握这类诗的解题方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一草一木总关情”,了解诗人在描摹事物的中寄托自己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1.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2.语言表达的条理性。课前预习1. 回忆学过的咏物诗: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陈毅的青松:“大雪压青松, 青松且挺直。 要知松高洁, 待到雪化时。”2. 了解咏物诗常用的几种表现手法。课堂导学一、导入新课:1.古人很喜欢咏物,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这就产生了咏物类诗歌。“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刘熙载艺概“体物肖形,传神写意”“不沾不脱,不即不离”二、方法引导:1咏物诗的写作技巧(托物言志、寄情于物、借物喻人、拟人、比喻、烘托、比兴等)。2.咏物诗的特点: 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3.赏析时要重点把握: 写的什么物 ,有什么特征。 寄托什么志 , 寓含什么理。 4.咏物诗鉴赏方法分析所咏之物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内在神韵、品格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诗人把自己的志向寄寓于所咏之物的突出特点之中,“志”就在物的特点与诗人的情和志的相通之处。)5.如何透过表层的物准确的把握作者要言的志呢?v 找出特点:抓住所咏物的形态、色泽、特征、生长环境,分析物的外在特点。v 联系背景:把物的特征和作者的生平、遭遇或者时代背景联系起来。v 物志契合: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6.抓意象的特殊内涵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 梧桐:凄苦猿啼:悲伤 风急天高猿啸哀 鹧鸪鸟: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沙鸥:飘零、伤感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特征(意象):松、竹、梅、菊、蝉、蜂等。 在欣赏咏物诗时,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三、初步感知:(一)根据上文提供的方法,阅读下面的一首小诗。小松 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作者: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杜荀鹤虽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出身寒微,“帝里无相识”,以至屡试不中,后因设法得到朱温赏识才居要职。 1.本诗描写了小松哪些特点?自小刺头深草里环境特点:生长于深草、蓬蒿中自身特点:“刺头”即“埋头”寓旺盛的生命力。而今渐觉出蓬蒿自身特点:挺拔高耸,有凌云之志2.时人对松是怎样的看法?时人不识凌云木时人忽略了小松。直待凌云始道高高耸入云后才称赞。3.两个“凌云”各有何含义?未长成的小松必将凌驾云端,长成后的松树高高凌驾云端的姿态。解说:咏物言志诗先要看清所赞扬的“物”有什么特点,其次再分析作者所赞扬的精神和品质。本诗是说,松树在小的时候没有引起人的重视,直到高耸入云,人们才说它高。可以想道作者是以“小松”自喻。契合:这首小诗借松写人,托物讽喻,寓意深长。物象特征埋没于深草 有凌云之志 时人不识物象内在品质小松:不甘埋没、 坚强不屈时人:目光短浅诗人经历,社会环境诗人自身微寒,才华出众,却报国无门,一生潦倒言志:以小松喻人,刻画“小松”形象,借以象征出身低微的士人不甘埋没,坚强不屈的精神,同时也批评“时人”的以身取人,目光短浅,趋炎附势。从“时人不识” 的小松到韩愈笔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千里马,v 同一志可以用不同的物来托v 同一物也可以托不同的志(二)比较阅读杜荀鹤小松和陈毅的青松 青松 陈毅 大雪压青松, 青松且挺直。 要知松高洁, 待到雪化时。 托松言志小松 不甘埋没的精神和批评“时人”的以身取人,目光短浅青松 坚强不屈的精神四、当堂练习比较阅读两首诗词,找出梅的特点,说出言什么志?并比较所言之志卜算子 咏梅 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 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相同点:(1)都写出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2)都表现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特点。(3)都赞颂了梅花的高洁的品格。(4)都以梅花自比。不同点:(1)梅花的形象不同。 陆 游:寂寞凄凉、饱受摧残,象征屡受排挤的诗人自己。 毛泽东:傲寒俊俏、积极乐观。 象征革命者的坚贞不屈斗争的精神。(2)感情基调不同。 陆 游:低沉孤高。毛泽东:积极乐观,充满信心。同一物托的志有高低雅俗之分五、方法总结(一)思路总结鉴赏咏物诗首先要抓住所咏之物的形象特点,能结合诗句分析其外形和内蕴(神态品格)。绝妙的咏物诗应形神兼备(二)答题技巧总结一般提问方式:说出诗中所咏之物的形象特点(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思路:结合诗句分析所咏之物的特点,尤其要分析出内在神韵性格;结合诗人自身经历思想等剖析所托之情。模式:通过什么+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三)咏物言志诗【内容】作者不直接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