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业版第八章经济增长.ppt_第1页
高鸿业版第八章经济增长.ppt_第2页
高鸿业版第八章经济增长.ppt_第3页
高鸿业版第八章经济增长.ppt_第4页
高鸿业版第八章经济增长.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第八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 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1 经济增长 n“Once one starts to think about them (economic growth), its hard to think about anything else. ”R. Lucas (1988)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国民收入长期增长趋势和波动 第二节 对经济增长的一般认识 第三节 增长的核算 第四节 新古典增长理论 第五节 内生增长理论 第六节 经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重点和难点 n经济增长的核算 n新古典增长理论 n黄金分割率 n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 n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分析 n第一节 国民收入长期增长趋势和波动 0 t GDP 峰顶 谷底 趋势 复苏 衰退 图 经济周期 第二节 对经济增长的一般认识 v经济增长即产量的增加,可以是绝对量也可以是 人均产量的增加,用一定时间内的增长率描述。 v用公式表示: v经济发展是包含经济增长的经济社会的总体发展 水平的提高。除经济增长外,还包括生活质量、 社会经济结构和制度结构的总体进步。 Yt-Yt-1 Yt-1 G =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对经济增长的一般认识 n图中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 )PPF表示在一定的生产技 术和社会资源条件下某一经 济社会所能够得到的产量。 n社会产量从曲线内某点A移 向曲线上某一点B,这是由现 有生产能力利用的提高而带 来的产量的增长,它还不是 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增长。 n只有当生产可能曲线右移, 或者从点B移向点C时,社会 产量的增长才叫作经济增长 X 0 A B C Y 二、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一些事实 n1.不同国家人均收入进而生活水平有很大差异; n2.经济增长在不同国家有显著差异; n3.增长率并不一定长期保持不变。 n欧美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在1970 年代后经济增长率出现明显的下降。 时期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 1960-1973 4.09.64.45.73.1 1976-1986 2.43.71.82.31.4 1986-1990 2.65.13.43.33.1 1990-1992 0.83.22.21.7-0.9 转自:Dornbusch & Fischer 宏观经济学 三、研究经济增长问题的方法 n1.经济增长研究的中心问题 为什么一些国家如此富裕,而另一些国家 那么贫穷? 什么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怎样理解东亚经济增长奇迹? n 2.分析方法 v增长的核算,将增长的决定因素的贡献数 量化分析 v增长的理论,将增长过程中要素供给、技 术进步、储蓄和投资增加的互动关系模型 化分析 第三节 增长核算 一、增长核算方程 n增长核算方程 n生产函数 n经济增长率的分解 增长的分解式,含义为总产量的增长率表示为劳动 增长率、资本增长率和技术进步的加权平均。 静态条件下经济增长率分解 动态经济增长率分解 资本与劳动的产出弹性 索洛残余 索洛剩余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 经济增长率中没有被劳动和资本增长所解 释的那部分。 二、增长的经验估计 n索洛(1957) n1909-1949年间,美国经济年均增长为 2.9%,索洛认为其中0.32%要归功于资本积 累;1.09%是由于劳动力投入的增加,而 剩下的1.49%则源于技术进步。 n1950-1996年,美国实际GDP年均增长 3.2%,其中0.9%是资本增加,1.2%为劳 动增加,1.1%为技术进步。 三、经济增长因素分析-丹尼森(1985) n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 劳动、资本存量的规模、资源配置状况 、规模经济、知识进展、其他影响单位 投入产量的因素。 n生产要素投入量 劳动、资本和土地。 n生产要素生产率 要素生产率主要取决于资源配置状况、 规模经济和知识进展。 经济增长因素分析-丹尼森 增长源泉 总要素投入 劳动: 1.34 资本: 0.56 单位投入产量: 知识: 0.66 资源配置效率:0.23 规模经济: 0.26 其他: -0.03 1.90 1.02 国民收入2.92 Edward Denison (1985) 四、库兹涅茨的分析 n库兹涅茨 强调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n知识存量的增长 n知识的转化率 n生产率的提高 n经济结构:农业经济非农经济 库兹涅茨的分析 n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 的倒U形假说 n在经济增长初始阶 段,收入差距拉大 。 n当经济增长达到一 定阶段收入差距开 始缩小。 第四节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索洛模型索洛模型 n1.储蓄率s为常数; n2.劳动人口增长率为常数n; n3.生产规模报酬不变; n4.资本的边际产品递减; 一、基本假定和思路 n在不考虑技术进步的情况下,设生产 函数为: n由于生产技术满足规模报酬不变 设 有 人均产出水平是与人均资本存量的函数 人均形式: n随着人均资本存量的增加,资本的边 际产量下降。 二、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 n储蓄与投资 n储蓄: n固定的储蓄率: s n储蓄量: S=sY n投资:I 投资=折旧+新增资本 n产品市场均衡: I=S n资本积累 n新增资本:净投资 n折旧:K n 折旧率 n资本增量 n人均资本存量的积累 n资本深化=人均储蓄-资本广化 n资本广化指一定量的人均储蓄一方面用 于装备新工人,另一方面用于替代折旧 资本;资本深化是指人均储蓄超过资本 广化的部分导致人均资本的上升。 三、稳态(Steady State)分析 n稳态:经济处于长期均衡状态 n人均资本存量保持不变 即: 储蓄刚好满足资本损耗 以及新增劳动力的资本 配备需要 n增长过程 n当 时,实际投资量高于维持人均资本存量不变 所需的投资水平时,人均资本量将提高。 n当 时,实际投资量低于维持人均资本不变所需 的投资水平, 降低。 四、储蓄率变化与经济增长 n储蓄率提高长期均衡的人均资本存 量和人均产出将提高。 索洛模型 n储蓄率变化与经济增长 五、人口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 人口增长率提高 提高了总收入增长率 降低了人均资本存量 和人均收入水平 六、资本的黄金律 稳态状态下消费水平最大化,稳态人均资本量的选 择应使资本的边际产品等于劳动的增长率。假设 折旧为零,消费为收入减储蓄或nk,条件为f(k)=n y=f(k) nk k y 0 n七、考虑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理论 n由于生产技术满足规模报酬不变 设 有 人均形式: 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 第五节 内生增长理论 一、基本模型 nAK模型 n生产函数:Y=AK n给定储蓄率s, 资本积累: 增长率: 储蓄率越高,经济增长率越高 第六节 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n一、鼓励技术进步 n增长的核算方程表明增长来自技术进步。政府的 众多政策目的在于鼓励技术进步。如专利。 n政府在改善技术增长方面的一个重要领域是教育 ;政府在创造和传播技术知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 用。 n二、鼓励资本形成 n资本存量的上升会促进经济增长。 n中国在资本不足条件下,积极引进外资 三、增加劳动供给 所得税的影响。税率提高,工人工作积极性 降低; 反之,促进人们努力工作。 n人力资本:劳动者通过教育和培训所获得的知 识和技能。与物质资本一样,能促进经济增长 。 n政府政策可以提高生活水平的一种方法是提供 良好的教育、培训体系,并鼓励人们利用这样 的体系。 总结 n经济增长源泉 n索洛模型 n黄金律 n内生增长模型 思考题 n从理论分析的角度来看,增长理论应属于长期分析还 是短期分析?为什么? n是否可以认为经济增长是经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