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重启国债期货对证券市场的影响-金融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_第1页
浅析重启国债期货对证券市场的影响-金融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_第2页
浅析重启国债期货对证券市场的影响-金融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_第3页
浅析重启国债期货对证券市场的影响-金融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 目 浅析重启国债期货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专 业 金融学 学习中心 华家池直属学习中心 姓 名 任重 学 号 710128212003 指导教师 厉英珍 2012 年 03 月 30 日浅析重启国债期货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一、文献综述国债期货是以标准化的国债交易合约为标的的金融衍生品,是买卖双方通过交易约定在未来特定的交易日以约定的价格转换一定数量国债品种所有权的标准化合约。早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已推行过国债期货,但由于当时利率市场化程度不高、国债现货市场规模过小、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以及市场监管体系不完善等原因,国债期货交易的试点于1995年以失败告终。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恢复国债期货成为一种历史必然和客观需要。目前国债期货已获证监会立项,同时中金所也开展了国债期货的仿真交易,国债期货重新上市可期。国债期货上市将对国内占据金融市场重要地位的证券市场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分析国债期货上市对证券市场产生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我国的国债大事件及反思1995年2月13日财政部公布的1995年新债发行量被认为利多,且1992年发行的3年期国库券-3.27国债本身贴息消息日趋明朗的情况下,空方在行情飙升后蓄意违规抛出大量卖单,打压价格,致使多头全线暴仓的事件。“3.27”国债风波以及后来的“3.19”风波发生后,1995年5月17日,中国证监会鉴于当时并不具备国债期货交易的基本条件,做出暂停国债期货交易试点的决定。“3.27”国债期货风波的产生虽有其突发性的“政策风险”因素,但各证券、期货交易所资金保障系统和交易监督管理系统的不健全也是“违规操作”得逞的原因。在风险监管机制的设计方面:其一,过低的保证金水平(2.5%)与国际通行标准相距甚远,甚至不如国内当时商品期货的保证金水平,无疑成为国债期货投机气氛过浓的诱因。其二,上证所采用的是“逐日盯市”而非“逐笔盯市”的清算制度,也就是说,交易所是要用前一日的结算价格和静态的保证金制度控制当日的动态价格波动,这显然是达不到监管目的的,这使得“3.27”空方主力违规抛出千万手合约的“疯狂”行为得以实现。其三,没有涨跌停板制度。涨跌停板制度是国际期货界通行的制度,而“3.27”国债期货风波出现之时,当时的上交所甚至没有采取这种控制价格波动的基本手段。(二)全球国债期货市场概况国债期货最早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后来逐渐扩展到世界其他国家。英国、日本、法国、德国四国的国债期货分别在1982、1985、1986、1992年上市交易。目前国债期货已经成为世界金融衍生产品系列中较为重要的一种期货品种。美国国债期货的推出对于其他国家具有较强的示范性作用。但是由于国债期货市场的推出对于国债现货市场的发达程度要求较高,一般要具有一定规模、流动性的现货市场。世界上推出国债期货交易的交易所并不是很多,主要的国债期货品种也基本是集中在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及韩国等国家。新兴市场国家推出国债期货的较少。根据世界证券交易所联合会统计资料显示,受08年金融危机影响,08、09两年利率衍生品的交易量迅速下降,10年来成交量得到了飞速发展,但并没有超越07年的历史水平。长期利率合约(通常一手合约是100000单位的当地货币)的规模比短期利率合约(通常一份合约是1000000单位的当地货币)小得多。根据WFE的2010年统计资料显示,成交量最大的是短、长期利率期货合约,成交额最大的是短期利率合约,其次是短期利率期权。从交易活跃程度来看,2010年度短期利率合约交易最活跃的是CME,其次是LIFFE交易所。而长期利率合约交易最活跃的是CME集团和德国的EUREX交易所。(三)国债期货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国债期货的合理推出对证券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第一,国债期货市场的建立,将构建起完整的债券市场体系,使债券发行、交易、风险管理形成良性互动,增强债券持有者的持有信心,对完善我国债券市场结构、健全债券市场功能、扩大直接融资比例,促进债券市场长远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第二,国债期货的推出有助于提高债券市场定价效率,准确反映市场预期,从而有助于完善我国基准利率曲线,为各类金融资产定价提供坚实依据。第三,国债期货给投资者提供了规避利率风险的有效工具。通过国债期货交易,债券持有者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迅速对利率风险头寸进行调整,将这些风险分散给那些具有真正承担能力和承担意愿的投资者,有效控制利率风险。第四,国债期货的发展也将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现货市场,促进债券交易的活跃,提高债券市场流动性。第五,国债期货在改善国债发行效率、降低国债发行成本、完善国债管理体制。目前,我国所有记账式国债通过电子招标系统发行,国债市场化发行机制已经确立,国债发行效率不断提高。然而由于市场缺乏利率风险对冲工具,对国债发行有着一定的制约。第六,国债期货的推出,将在提升定价效率、优化参与者结构、丰富债券品种等方面促进现货市场的发展,推进债券市场的统一互联、协调发展。但同时国债期货又具有“双刃剑”的作用,在规避利率风险和促进国债价格发现的同时,又由于其自身的“高杠杆性”和双向交易等独特交易方式而存在风险。包括宏观因素和政策因素变化而引起的系统风险;市场流动性原因引起的流动性风险;交易制度不完善而引发的制度性风险;投资者个人原因或投资机构原因造成的风险。只有充分认识了国债期货的积极作用及其风险,在认识、推进以及参与国债期货过程当中,趋利避害,使国债期货发挥其在国民经济体系中重要的作用。二、论文提纲(一)国债期货市场概述1、国债期货的含义2、国债期货的历史3、全球国债期货市场概况4、“3.27”国债事件的启示(二)重启国债期货对证券市场的影响1、国债期货的积极影响2、国债期货的消极影响3、国债期货对证券期货行业的影响4、国债期货推出后A股市场走势分析(三)重启国债期货需要注意的问题1、国债期货的风险2、市场风险的防范措施(四)结论(五)参考文献三、参考文献1 杨德勇:证券投资学,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2中国期货业协会:期货投资分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年;3 程健强、杨华、王仕宏:探讨重新推出国债期货,中国金融,第18期,2011年;4 李斌:关于我国重启国债期货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讨,中国证券期货,第4期,2011年;5 伍海滨:我国国债期货市场发展现状分析,云南金融,第5期,1995年;6 黄泽民:中国应适时推出国债期货,国际融资,第4期,2010年;7 邱刚:我国国债期货的风险管理研究,现代物业(中旬刊),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