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实习报告(1).doc_第1页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1).doc_第2页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1).doc_第3页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1).doc_第4页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习报告 专 业:工程测量技术 学 号: 姓 名: 实习地点: 实习时间: 实习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实习目的工程测量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课程性质决定了学生除了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工程测量实习是工程测量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基本操作技能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工程测量实习,使学生得到一次全面、系统的实践训练,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加强实际操作、独立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吃苦耐劳、诚实自信、认真负责、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为今后实际工作奠定基础通过实习,熟悉导线的测设,四等水准高程的测设,实地施工放样的坐标计算和放样;熟练水准仪和经纬仪的用法,掌握全站仪的使用方法,提升铁道工程测量的综合能力。 实习安排及仪器领用序号实习内容1布置实习任务、借领仪器0.52仪器检校、资料和工具准备13测量规范学习,踏勘、选点0.54平面控制测量(导线测量外业)3.55高程控制测量(四等水准外业)36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内业计算27施工放样28资料整理、实习总结编写19成果验收,归还仪器0.510机动1合计15序 号名 称数 量单 位备 注1水准仪1台附:脚架2水准尺2把附:尺垫2个3测 钎5根4垂 球2个工程概况为了方便安县雎水镇的居民及周边居民的工作与生活,根据成兰铁路指挥部总体发展战略部署,将在安县隧道出口修便道测出其红线。该桥梁结构为简支梁曲线桥,总跨度为200m,其中每间隔1米设一个桥墩,共201个桥墩,2个桥台,半径R=1015米,缓和曲线长度为100米。此桥横跨明湖,地基比较稳定,周围房屋建筑较多,鉴于该期间该河流段正处于洪水期,因此放样工作将由离河流两岸最近(0.5-1.5m)的桥墩开始。1.2施工方法1.2.1平面控制测量在平面控制测量中,采用附合导线测量建立平面控制网,成果应满足一级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其中水平角的观测采用测回法,每个水平角测两个测回,每个测回用盘左盘右各测量一次,在满足精度要求后,取两个测回的平均角值;距离的测量则用全站仪往返测,在满足精度要求后取平均值。1.2.2高层控制测量在高程控制测量中,采用附合水准路线建立高程控制网,应用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测量,测量成果应满足四等水准测量的各项技术要求。1.2.3施工放样在施工放样中,采用极坐标法在实地放样出桥梁的墩台中心位置。具体方法如下:根据两个控制点的坐标和桥墩的坐标反算出桥墩附近的一个控制点到另一个控制点方向的方位角,桥墩附近控制点到桥墩方向的方位角,根据两个方位角算出两个方向之间的夹角;再根据坐标算出控制点与桥墩之间的距离;通过测设夹角和距离来定出桥墩的实地位置。1.3已知点和控制点数据点号XY圆曲线半径里程缓和曲线长度QD3273491.904470871.4561015.112500100JD3272971.916470961.096ZD3272591.120470764.589表12 已知点坐标表点号XYHH02500.000H073272750.503470866.830H093272839.894470915.913H20504.699H223273447.900470204.111H213273339.465470309.070表13 控制点坐标高层测量内容及重要技术依据2.1测量内容2.1.1平面控制测量根据地形条件及测量要求,适宜选用一级附合导线法来建立平面控制网。经纬仪测角,全站仪测距。2.1.2高程控制测量根据测量的精度要求,适宜选用四等附合水准测量来建立高程控制网,选用DS3水准仪和双面水准尺来完成控制点高程测量。2.1.3桥梁墩台中心的测设基于地形条件的限制,墩台中心的放样可以选用极坐标法和方向交会法。但是由于该桥梁附近建筑物密集,植被覆盖率较大,且多为高大的树木,容易遮挡视线,也不便于直线方向的确定,再加之所选控制点的限制,更加不便于方向交会法,因此在桥梁墩台中心的放样时,根据控制点的坐标和算出的测设数据,应用极坐标法将墩台中心定位。平面控制测量3.1测量方案由于桥梁附近地区地势平坦,视野开阔,通视良好,周围有马路通过,便于沿着马路在马路边沿选定控制点,既便于测边,又便于测角。因此平面控制测量适于采用导线法。由于控制点是沿着马路选定,适于采用附合导线形式。3.1.2导线等级为了便于测边、测角,并满足施工的精度要求,采用一级导线。3.1.3技术要求等级导线长度(Km)平均边长(Km) 测距中误差(mm)测距相对中误差(mm)测 回 数测角中误差(”)方位角闭合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1级40.5151/300002510表17 一级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4.1仪器选用一级附合导线测量选用的仪器如下: 经纬仪1台(附脚架) 全站仪1台(附棱镜1个、脚架1个) 测钎5根 垂球2个 钢尺1把4.1.2仪器检核见附表。3.1.6人员安排导线测量由本组李伟、李小天、高天赐、刘哲负责,其中观察员为李伟,记录员为李小天,高天赐和刘哲负责架设垂球和棱镜。4.1.3测量计划于3月20日上午选定控制点,于3月20日和21日进行导线的角度测量,于3月22日上午拿到全站仪,进行边长测量,3月23号开始进行导线内业计算。5.1方案的实施5.1.2选点本组于3月20日上午开始选定控制点,在满足测量要求的前提下,沿线在马路边沿和桥梁附近一共选定了12个控制点,编号为T1601至T1612,加上4个已知点,共16个平面控制点。导线的选点原则是:便于导线本身的测边、测角,并满足各项精度要求。选点时应注意以下几点:i、为便于测角,相邻导线点之间必须通视良好。ii、为便于测边,应考虑各种测量方法的要求。如使用测距仪,测距边应通视良好,测线离地面1.3米以上,并避开发热体和强电磁的干扰;如用钢尺,测距边应平坦而无障碍。iii、为便于测绘地形,导线点应选在地势较高视野开阔的地方。iv、导线边的边长应符合技术要求的规定,相邻边长不要相差悬殊。v、导线点应选在便于观测且点位不易被破坏的地方,导线点的密度适宜,点位均匀,便于保存和寻找。二、水准测量与导线测量5.1.3外业测量1)踏勘选点: 我们组测量区域是在八号宿舍楼附近,由于宿舍楼建筑较为规则以及周边的地物不是很多,故我们在选择六个控制点时,极为方便在此就不做详尽叙述了。2)水平角观测 : 用测回法观测导线内角一测回,要求上、下半测回角值之差不得大于60,闭合导线角闭合差不得大于+60 n,n为导线观测角数。我们组用经纬仪进行水平角的测量,我们首先对经纬仪进行对中整平,然后用左盘瞄准上一个控制点,进行水平角归零处理,然后用左盘瞄准下一个控制点,读取数据;再用右盘分别瞄准上下控制点,读取数据,到此为止,该控制点的一个测回便结束了。我们便可以根据左右盘数据之差进行取平均值作为该水平较的测量值。3)边长测量: 我们根据十餐所选取的控制点用钢尺进行两控制点的水平距离的测定。老师给定的往返丈量导线的各边边长的相对误差为1:1000,导线全长闭合差的相对误差不得大于1:1000,所以我们选择用钢尺进行往返测量,用两次距离的平均值作为两控制点的水平距离的测量值。4)高差测量: 我们组用水准仪进行控制点的高程水准测量。 (1)水准测量原理: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借助于带有分划的水准尺,直接测定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然后根据已知点高程和测得的高差,推算出未知点高程。设水准测量的进行方向为从A至B,A称为后视点,a为后视读数;B称为前视点,b称为前视读数。如果已知A点的高程HA,则B点的高程为: HB=HA+hab HA+a=HB+b HA=HB+a-b B点的高程也可以通过水准仪的视线高程Hi来计算,即Hi=HA+a HB=Hib (2)水准测量的外业施测:1)水准点:用水准测量方法测定高程的点。2)当预测高程的水准点与已知水准点相距较远或高差太大时,两点之间安置一次仪器九无法测出其高差。这时需要连续多次设站,进行复合水准测量。每测站高差之和即可得预测水准点到已知水准点的高差,从而可得其高程。 3)水准测量的检核计算检核:闭合导线的高差和等于个转点之间高差之和,又等于后视读数之和减去前视读数之和,因此利用该式可进行计算正确性的检核。测站检核:对每一测站上的每一读数,进行检核,用变更仪器法进行检核。变更仪器法要求变更的高度应该大于10cm,两次高差之差不应超过规定的容许值,即6mm。 闭合水准路线的成果检测:理论上各测段高差之和应等于零,实际上上不会,存在高差闭合差,其不应该大于你容许值,即若高差闭合差超出此范围,表明成果中有错误存在,则要重返工作。6.1、 实习时间 2013年3月26 2013年3月30实习地点:安县雎水镇中铁十六局第二项目部搅拌站。实习内容:放线(8线8束)7.1、概况(1)、架设基准站。(2)、引控制点。去到二项目把控制点引到3号搅拌站附近,砸木桩,建立控制点。(3)、仪器校正与检核。在控制点上进行GPS的校正与检核. (4)、放线。俩人一组,一人找点、一人标写桩号。按电子施工图的坐标(5)、后期补点。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的目的就是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计算之前,应全面检查导线测量外业记录,数据是否齐全,有无记错、算错,成果是否符合精度要求,起算数据是否准确。然后绘制导线略图,把各项数据注于图上相应位置。 2、平差计算:(1)角度平差:角度闭合差:W=-(n2)*180。角度闭合差允许值:W允=60()。要求:。角度改正数:Vi=(Vi以秒为单位,读至1),检核Vi=W。当因为取舍而使得上述检核式不成立时,必须对Vi进行人为调整,使其检核式成立。调整的原则是:在短边两端的i上调整,每个i上只能调整1。改正后的角度:i=i+Vi,检核:i=(n-2)*180。 3、推算导线各边方位角 先坐标反算,求AB=arctg 再求N2-A21.A26-N2,并检核N2-A21。 要求:N2-A21=A21-N2180。 4、计算坐标增量X、Y 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 纵坐标增量闭合差:WX=X0;横坐标增量闭合差:WY=Y0。 导线全长最大坐标闭合差WS 要求:(图根级),其中为导线全长相对闭合长。 计算坐标改正后增量: A、先计算坐标增量改正数:VXi=-;VYi=-。要求以mm为单位取至1毫米,由于有取舍,可能产生取舍误差。检核:VX=Wx;VY=WY。当上式因取舍误差不成立时,应人为的对VXi、VYi进行调整,使其成立。调整的原则是:在较长边的Di所对的VXi或VYi上调整一个VXi或VYi,只能调整1mm. B、再计算改正后的坐标增量。(必须检核X=0;Y=08.1、计算控制点的坐标 根据已知控制点的坐标以及横纵坐标的增量,计算各控制点的坐标。地形图的测绘 地形测图的具体操作:以AB1为例 1、在A点安置经纬仪;B点安置定向用的照准目标.盘左对度盘,在1点立标尺(黑尺),观测水平度盘读数B,垂直度盘读数L,据此计算垂直角.(每天都要计算,且必须选者与仪器大致高的目标).直读视距kl,计算水平距离,DB1精确0.001m,读中丝读数V,以米为单位,精确至0.01m;量取仪器高i,以米为单位,精确至0.001m.计算高差hB1=D*tg左iv。以米为单位,精确至0.001m,计算1点高程:H1=HB+hB1(H1精确至0.001m). 2、碎部点标注原则:(1)、图上3cm左右间距标注一个碎部点高程;(2)、重要的地物点高程应标注;(3)、所标注的高程数字1:500测图精确至0.01cm;所标注的碎部点高程字大11K,字向绝对正立,字位:右-下-左-上。3、经纬仪测图时,对中偏差小于1cm,跑尺选点方法可由近及远,顺时针方向进行。所有地物和地貌特征点都应立尺。地形点间距为30左右,视距长度一般不超过80m。高程注记至分米,即在测点右侧,字头朝北。8.1.2人员安全由于测量的地区有马路通过,车辆和人流较为密集,在测量时必须注意交通安全,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各组员之间要相互提醒,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由于最近天气炎热,温度较高,本组人员早上开始测量的时间较早,而在中午温度较高光照较强的时候则尽量不进行测量,下午一般都选择在3点以后开始测量,在天黑之前,光线较暗时,利用外界光源进行仪器的对中整平和读数记录。这样既避免了人员中暑,同时也保证了测量的进度和精度。6.2仪器安全测量时应做到仪器不离人,时刻看守好仪器,防止仪器被摔倒损坏;测量后应将仪器清点清楚,装好,带回寝室,放在安全的位置,离开寝室时应锁好寝室门,防止仪器的丢失;避免在温度过高,光线太强的情况下进行测量,在光线较强的情况下测量时,应给仪器打伞,防止仪器暴晒,防止仪器因聚光和高温损坏;在下雨天不进行测量工作,在测量时,随时带好雨伞,以防止在测量过程中突然落雨,防止仪器进水。测量技术总结控制网布设导线测量是进行平面控制测量的主要方法之一,它适用于平坦,隐蔽的地区和城镇建筑密集的地区。结合施工环境,我们认为测量线路较为平坦,视野开阔度良好,且该地区有些狭长,于是本组采用了附合导线的形式。测量完成情况发现效果良好,证明方案不错。施工放样 施工放样时,本组先采用经纬仪,通过方向交会法大致定出桥墩所在位置,接着再通过精确定位找到桥墩墩台中心。其间,我们还使用了精密测角的方法,对定位出的点进行了改正。最后还是使用经纬仪做了检验。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的应用 通过放样,我们学习掌握了施工放样的基本方法和精确定位桥梁墩台中心的方法,应用了许多书本上介绍的方法,比如精密测角的方法等等。再者,我们学习使用了新的一种仪器全站仪。其使用方法简便,精度高,多用于现在的实地工程测量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综观此次测量过程,发现了以下问题。一、对理论知识掌握得还不够,对仪器操作还不娴熟;二、对内业计算还没达到信手拈来的地步,并且计算能力有待提高;三、测量过程中由于仪器、人、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使测量成果中都带有误差。4、测图比例为1:500利用经纬仪测量时,对中偏差应小于1cm,归零差应小于4,对另一图根高程检测的较差应小于0.2基本等高距。具体步骤如下:首先进行安置仪器。安置仪器于测站点,测定竖盘指标差,量取仪器高i,填入手簿。然后进行定向。找准一控制点,作为零方向,设置水平度盘读数为零。再进行立尺,立尺的同学依次将尺立在地物,地貌特征点上。然后进行观测,观测时转动照准部,瞄准点1点的标尺,读取水平度盘读数;又读上丝和下丝读数,计算式间距;再读中丝读数,竖盘读数。另外一同学进行读数,并且在读数时,记录的同学要重复一遍,然后再进行记录,将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