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立项研究报告-财政金融政策与县域经济的发展.docx_第1页
科技立项研究报告-财政金融政策与县域经济的发展.docx_第2页
科技立项研究报告-财政金融政策与县域经济的发展.docx_第3页
科技立项研究报告-财政金融政策与县域经济的发展.docx_第4页
科技立项研究报告-财政金融政策与县域经济的发展.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作品研究报告财政金融政策与县域经济的发展以重庆市为例Fiscal and Financial Polic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y Economy - Taking Chongqing City as an Example作者单位: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商贸系 作者姓名:龚文艺 尹鑫 陈莉莉 姚秋生 刘志 作品类别:经济类研究报告和学术论 指导教师: 目录摘要: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研究背景第一节:研究意义第二节:研究内容、方法第三节:解决的问题第四节:创新之处第二章 财政金融政策与县域经济发展的文献综述第一节:财政金融政策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研究现状第二节:简要的述评第三节:研究假说第三章 财政金融政策与县域经济的发展:数据来源与研究设计第一节:数据来源第二节:研究设计 第四章 财政金融政策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发展:实证研究:第一节:经济模型的建立第二节:数据的检验第三节:结果分析第五章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机制和模式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参考文献致谢附录1 研究统计数据资料汇总附录2 公开发表论文1篇的复印件财政金融政策与县域经济发展-以重庆市为例龚文艺 尹鑫 陈莉莉 姚秋生 刘志摘要: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一个基础板块,县域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前景。通过对重庆市县域经济发展的研究,了解重庆市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总结发展的经验和不足,为重庆市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助力。本文从实证研究的角度提出了财政金融、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经济学模型在经济发展中的理论地位。从理论上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参考资料,为研究重庆市的财政金融政策与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关键字:财政政策; 金融政策; 县域经济发展 Fiscal and Financial Polic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y Economy - Taking Chongqing City as an ExampleAbstractCounty economy is a basic sector of the national economy,the development of county economy in relation to thequality and theprospe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through the researchonthe development of county economyin Chongqing City,to find ou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ry economy in Chongqing City,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experience and the insufficiency, for the Chongqing County Economic Development power. Put forward the theory of position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development mode of financial expenditure, regional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the economic model from a macroeconomic perspective. From the theor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y economy provides a scientific basis and reference materials and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research of Chongqing citys financial polic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ry economy.Key words: fiscal policy, financial policy,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y Economic财政金融与县域经济发展-以重庆市为例绪论第一节:研究背景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理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产业升级逐步推进,产业由东部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转移。县域作为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对成功承接产业转移,实现国民经济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意义。财政金融政策作为县域企业融资的重要政策保证,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06年11月,重庆市提出了“一圈两翼”的区域发展战略,同时也为重庆市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在重庆市“一圈两翼”的布局中,以渝中区、渝北区、荣昌县和潼南县四个地方作为“一小时经济圈”的主要研究区县,以万州区、丰都县和开县三个地方为主要研究的“渝东北翼”和黔江区和彭水县为主要研究区县的“渝东南翼”,研究其各自财政金融政策与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促进本地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当下是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的关键阶段,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这一宏伟目标,是一个高水平、高标准和发展相对平衡的小康。这些要求需要我们县域层级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水平高度发达。县域经济的发展也要与时俱进,实现现代化和都市化以更好的协调整个重庆市经济的繁荣高速发展和各地区经济的总体增长。而这上面所提到的成功实现离不开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对区县经济的支持和扶持。同时县域经济又具有十分典型的地方特色,因此县域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离不开这些特色经济的发展。所以,在发展县域经济时也更应当把发展本区县特色经济政策与财政金融政策有机结合起来。第二节:研究意义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一个基础板块,县域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前景,通过对重庆市县域经济发展的研究,了解重庆市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总结发展的经验和不足,为重庆市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助力。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财政金融支出、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经济学模型在经济发展中的理论地位。从理论上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参考资料,为研究重庆市的财政金融与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目前在县域经济中中小微型企业大量出现,而这些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细胞,县域经济的发展直接关系到这些企业的发展与壮大,同时也会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均衡发展。在目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情况下,如何发展好县域经济,保持县域经济活力,承接国家产业转移,对国家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另外,目前地区差距逐渐缩小,返乡农民工越来越多,县域经济的发展对返乡农民工的就业和创业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第三节:研究内容、方法(1)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具体内容,以及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与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关系。(2)具体财政政策的实施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具体影响,区县经济发展状况对财政政策的反应程度。(3)通过对区县具体金融政策的研究,找出各种具体金融政策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探究一条金融政策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的良性发展道路。(4)将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探究在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双重影响下县域经济的发展的状况,以及如何将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结合起来共同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5)通过用宏观经济学知识分析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对县域经济的影响,以及用微观经济学理论找到资源合理配置途径,从而找到一种县域经济发展的合理模式。本文组织框架如下: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思路、方法、内容和创新之处财政金融政策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的综述财政金融政策与县域经济的发展数据来源和设计财政金融政策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机制和模式研究展望第四节:要解决的问题 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财政金融政策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机理:即财政金融政策是如何影响县域经济的发展速度的。也即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途径有哪些。(一重庆市为例)另一方面:财政金融政策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力度是大是小。财政金融政策对县域经济发展是起关键性作用还是一般性作用,或者是阻碍作用。在哪些方面起了明显的推动作用,在哪些发面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第五节:创新之处 (1)首先建造计量分析模型。Y=bFIN + cSAV + dAGR + eINV(其中Y:国民生产总值GDP,FIN:财政收入,SAV:金融存款余额,AGR:农业,收入INV:固定资产投资,a:影响GDP的所有常量的和,b:财政收入系数,c:金融存款余额系数,d:农业收入系数,f:固定资产投资系数)。对财政金融政策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研究采取计量经济的模型方法。既克服了纯参数模型的拟合误差过大,同时,又克服了纯非参数模型的估计误差过大的缺陷。(2)其次财政金融政策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研究是放在统筹城乡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进行研究的。(3)从县域经济的发展研究中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应该如何促进中小型企业特别是微型企业的发展。寻找县域经济发展与农民工返乡创业与就业的平衡;第二章 财政金融政策与县域经济发展的文献综述第一节:财政金融政策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研究现状在统筹城乡的大背景下研究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无论是国外学者还是国内学者对之研究都相对较少。且在对这方面的所有研究领域中又大多是关于财政政策对县域经济的关系研究,所以较之本文的一个研究内容上的创新点就是本文既研究了财政政策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又研究了金融政策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将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两者作用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进行研究。卓国庆(2008)认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应当按照公共财政取向支持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他强调按照公共财政的取向支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但未对公共金融的价值取向做阐述,而且价值取向问题是一个客观问题,其影响是共同的,在研究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时不具有差别研究的作用。县域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和政权建设中处于重要位置,其发展壮大有赖于高效便捷且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姬伐柯2008),他主要是运用公共管理学理论和公共政策理论,以及相关的县域经济、公共财政、货币政策等理论及其研究方法为指导,主要从理论上分析了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滞后制度基础。刘家凯、杨若召(2008)结合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两者的共同作用研究其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在研究如何更好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怎样有效的促进财政政策与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的过程中首次将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作为一个共同作用作为研究。另外在他之后,其他省份也相继出现有关于财政金融政策与县域经济发展关系类文章。郭翔宇 (2004),将县域经济的理论思考、县域经济的发展的实践探索和城乡统筹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为本文的研究打下了一个很好地基础,本文将继续研究在统筹城乡的大背景下来研究财政金融政策对县域经济发展-以重庆市为例。 杨花英(2010)是以海南为例对财政金融政策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进行了研究。他主要是通过财政金融政策与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经济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来发展县域经济,这一点与本文的研究十分相像。前者可以作为东部发达地区财政金融政策与县域经济发展关系极好的素材,后者可以作为西南地区等落后地区财政金融政策与县域经济发展关系的一个典例,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在研究财政政策与县域经济的发展-以重庆市为例,是结合西南地区的区域特点和重庆市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第二节:简要述评前文的描述大致展现了财政金融政策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研究现状,这些研究可以从学术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上、研究主题关联性等方面归纳出其主要特征。但本文着重从学术价值进行简单评述。就学术研究而言,县域经济是随着统筹城乡大背景的出现而逐步推进而延伸出来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在研究财政金融政策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角度看,国内该方面的学术文献成果虽然不少,但大部分集中在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其中某个单方面对县域经济的发展的考虑,而没有把两者结合起来进行考虑。因此从这个方面来讲它的研究研究有较大的空间。第三节:研究假说通过对重庆市“一圈两翼”中以渝中区、渝北区、荣昌县和潼南县四个地方作为“一小时经济圈”的主要研究区县,以万州区、丰都县和开县三个地方为主要研究的“渝东北翼”和以黔江区和彭水县为主要研究区县的“渝东南翼”九个区县进行实证研究。将这九个区县当地特色经济发展状况与财政金融政策相结合以及其他因素的总和对GDP的影响,并从这九个区县经济发展与财政金融政策中总结出财政金融政策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总结出并发现规律。重庆作为西南片区的重点建设城市和直辖市之一,有着其十分突出的地方特色。在重庆市的38个区县的经济增长过程中,财政金融政策的共同作用对各区县经济的增长起最主要的推动作用。虽然在一些地区财政政策作用表现更明显,在另一些地区金融政策表现更明显,但总之财政金融的共同作用对经济的增长起最主要作用,且影响都是同向递增的。在探究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双重影响下九个地区经济的发展的状况,并以这九个地区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对县域经济的规律加以借鉴并运用于重庆市其他各区县,将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结合起来找出一条促进重庆市县域经济发展的特色道路。第三章: 财政金融政策与县域经济的发展:数据来源与研究设计第一节:数据来源本文数据来自重庆市统计年鉴(2000-2011)。并从重庆市38个区县中选取了渝中区、渝北区、荣昌县、潼南县、万州区、丰都县、开县、黔江和彭水九个区县,选取年限是2000-2011(因2012年各地区统计数据还未统计结束)12年各自的GDP、FIN、SAV、AGR和INV 5个经济指标,其中部分地区的部分数据来自当地政府工作报告。本文一共选取了540(30)个数据,因此属于大样本数据,符合选取数据的科学性原则。第二节:研究设计1、研究方法本文采用计量经济模型的分析研究方法,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和Eview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并从实证的角度来研究对象并总结规律。2、变量说明(单位均是亿元)(1)自变量:FIN SAV AGR INV (2)因变量:GDP3、变量的处理由于重庆市统计年鉴和地方政府报告的数据所保留位数不统一,我们在选取数据时统一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且在选取后的数据进行检查时,都会保证数据的R-squared尽量无限接近于1,几乎所有的检验数据结果都会在介于0.8-0.9之间,与此同时保证所选取数据的Prob(F-statistic)小于0.01.第四章 财政金融政策与县域经济的发展:实证研究第一节:经济模型的建立1.经济模型的建立 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但本文在研究县域经济发展时主要是研究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对GDP的影响,同时横向选取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作为对比变量研究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对GDP增长的方向和程度。满足以下关系式: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常数量、财政、金融、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总和即:两边同时取对数得:Y=bFIN + cSAV + dAGR + eINV(其中Y:国民生产总值GDP,FIN:财政收入,SAV:金融存款余额,AGR:农业,收入INV:固定资产投资,a:影响GDP的所有常量的和,b:财政收入系数,c:金融存款余额系数,d:农业收入系数,f:固定资产投资系数) 另外,财政有收支两个方面、金融也有收支两个方面的内容。本论文主要从财政的收和金融的收层面进行研究分析。财政政策的作用大小在本论文中换算成经济指标即财政收入的多少,金融政策的作用大小也是通过量化金融收入的形式来研究的。所以本文的财政金融政策的研究就转化到财政金融等量化上的研究中去。第二节:数据的检验(解释:这些都是对这九个地区2000-2012年所取各数据的variable值的检验,由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其值都是有效且正确的。)第三节:结果分析1、图表分析(1)九个区县GDP纵向比较分析图一:(图一通过对这九个区县GDP纵向比较分析,可以看出荣昌县、潼南县、丰都县、开县、黔江区和彭水县从2000-2011年GDP一直呈上升趋势,但上升很缓慢。而渝中区、渝北区和万州区这三个地方GDP的上升比较明显,且渝中区由于地方原因在2005年突然GDOP上升。但所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都不大,总体上呈上升趋势。(2)九个区县财政收入(FIN)纵向比较分析图二:(图二通过对九个区县财政收入的纵向分析,可以看出从2000-2006各地区财政收入增长缓慢,但从2007-2011,由于2006年的统筹城乡计划实施后这些地方财政收入得到显著上升,其中渝北区变现更加显著。这说明结合区县当地的实际情况,财政政策的有力实施可以提高当地的经济总量,且财政政策对他们的影响是一致同向正相关关系。)(3)九个区县金融存款余额(SAV)纵向比较分析图三:(从图三可以看出金融存款余额从2000-2007各区县都呈上升趋势,但到2008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而出现转折有所下降,但2009年得到回升,且从2009-2011年一直呈上升趋势,且金融政策对渝中区和渝北区这两个地方影响更加明显。)2、线性分析(以万州区为例研究固定资产投资和农业收入对GDP的影响)(横轴表示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金融存款余额和农业收入。纵轴表示GDP,在相同的时间年段内,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起着稳定的推动作用,两者结合共同作用促进县域经济的增长。而固定资产投资和农业由于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故,固定资产投资和农业对县域经济的增长不起决定性影响。)3、数据的代入 Y=bFIN + cSAV + dAGR + eINV通过数据的代入,观察规律可以看出:(1) 当经济指标因为突然原因而发生下降变化时,软件EQUATION计算得出其前的系数就为负数。(2) 当经济指标逐渐变少,且不断趋近于0时,其前的系数也将变为0.(3) 财政政策系数a介于大于0,且介于0-1之间,前提是在环境不发生重大改变时。(4) 金融存款余额系数b大于0,且介于0-2之间,前提是在环境不发生重大改变时。(5) 农业收入系数d和固定资产投资系数e其变化是相当不稳定的。(由以上可以看出,财政收入系数和金融存款余额系数都在相对确定和稳定的范围内,故其影响与经济增长的方向是一致的,且其最主要的推动作用。而农业收入系数和固定资产投资系数都是不断变化着的,所以农业和固定资产投资等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影响是相对较小的。)第五章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机制和模式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作为调节国民经济的重要手段,是各级政府加强宏观调控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按照公共财政和国家金融价值取向,运用财政政策工具和货币(金融)政策工具,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是县级政府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及其制度安排中重要的内容。2006年以前,由于金融机构树立了“以效益为目标”的经营理念,对县域经济的发展缺乏动力和主动性的支持并严重阻碍了县域经济的发展。2006年后,统筹城乡战略的提出,国家开始更加注重区域发展中的县域经济发展问题。金融机构开始发挥其对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经济产业农业和中小民营企业以及开始重视信贷制度的完善过程同时也间接地为财政政策提供支撑和帮助。因此,县域经济发展应当充分借助财政政策支持来发展并壮大县域经济。此外,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直接决定着县级公共财政的建立和保障能力,雄厚的财政实力又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经济环境。在促进县域经济增长的过程中,由于财政与金融(银行)在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形成中有不同的作用,这就要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必须配合运用。如果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各行其是,就必然会产生碰撞与摩擦,彼此抵消力量,从而减弱宏观调控的效应和力度,也难以实现预期的调控目标,阻碍县域经济的发展。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运用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由如下机制和模式。(1)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金融政策配合作用。各区县可以通过减少税收和扩大政府支出规模来增加社会的总需求与通过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利息率而扩大货币供给规模,从而刺激县域经济的增长和扩大。(2)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金融政策的配合作用。各区县可以通过抑制社会总需求,防止经济过旺和通货膨胀来保持适度的经济的增长。(3)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金融政策的配合作用。各区县可以通过刺激需求与避免过高的通货膨胀率,在尽可能地避免通过膨胀的同时保持经济适度增长。总之,运用稳健财政政策保证适度经济增长,运用稳健金融政策保证适度货币供应既利于遏制通货紧缩的趋势,又可以避免通货膨胀死灰复燃,来保持并促进县域经济稳定较快增长。促进县域经济增长的模式就是将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两者配合使用,这样既可以克服财政政策自身的不利因素,又可以完善金融政策自身的限制因素。虽然不同的区县经济发展的具体机制和模式以及区域特征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是按照这样一种机制和模式进行的。一方面,财政政策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是起推动且是主要推动作用的,而且在一定范围内,财政政策作用力度越大,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越快。另一方面,金融政策对县域经济的发展也是起促进作用且是主要推动作用的,在一定范围内,金融政策实施越好,县域经济增长的速度也越好。此外,在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两者的协调配合作用下,县域经济的发展将会更加健康、平衡、快速地。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其展望第一节:研究结论 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利于更好地拉动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更好地实现统筹城乡的区域计划,有利于更好地缩短发展不平衡的差距,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全面小康这一宏伟目标。在统筹城乡的大背景下,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对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起着关键性的推动作用。而且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不仅在各自独立的情况下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而且当两者配合作用时对县域经济的增长作用更加明显。由此可见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时起关键性作用的,且其影响是同向正比的关系。结合九个区县各自当地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在财政金融政策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力度上是不同的而且其对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偏向程度也是不同的。比如相对比较发达的渝北区与相对比较落后的潼南县,它们同是一小时经济圈的区域规划城市,但两者经济的发展对财政金融政策的依赖程度却大不同。在促进渝北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金融政策起着最关键性地作用,但财政政策依然起着关键性作用。对潼南县而言,则是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共同配合促进当地县域经济的增长。但是,不同的区县财政金融政策对其经济的发展影响具体程度是不同的。这一规律也同样适用于重庆市其他28个区县。第二节:研究展望以往在县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财政政策总是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同时又滋生了更多的经济膨胀和持续混乱的现象,这些现象都或直接或间接地阻碍着县域经济的发展。所以金融政策可以帮助区县一定程度上扫清这些障碍并促进县域经济的健康、平衡和快速发展。甚至在某些情境下,发挥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两者共同的作用会更好,更快地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未来社会经济会更加高速的发展,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因素也会越来越多,而且也会随着社会化、信息化、市场化而更加的复杂多变。所以,了解并运用好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和财政金融政策的配合使用对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非常重要。只有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和财政金融政策在县域经济发展方面的不断实践和与不断适应时代要求的理论和思想相结合,县域经济才会更加的发展和发达。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辟和发展具有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之路来,使重庆市县域经济发展更加具有特色和稳定性。参考文献:1杨花英财政金融支持下的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以海南省凤凰县为例2010年2卓国庆财政政策与县域经济的发展 2009年3陈中杰、王泸宁对金融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的政策建议2009年4 石盛林 .我国县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传导机理研究D 2011年5 袁建岐 .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 2006年6 游祖勇 . 中国县域经济与政府行为分析 专著 2000年7 张奋勤 . 县域经济发展与规划 专著 2000年8 熊耀平 . 县域经济发展理论、模式与战略 专著 2001年9 梁吉义 . 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专著 2002年10 王盛章,赵桂溟 . 中国县域经济及其发展战略 专著 2002年11 姚高宽 . 县域经济发展探索 专著 12 啸风 .县域经济调查与研究 专著 2002年13 刘剑英 . 县域经济发展论 专著 2003年14 高以诺 . 中国县域经济2002 专著 2003年 15 郭翔宇 .城乡统筹与县域经济发展 专著 2004年16 刘俊杰 . 县域经济发展与小城镇建设 专著 2005年致谢:本次作品的完成历时近一年的时间,在付出了无数的辛劳和汗水之后,最终完成了财政金融政策与县域经济的发展-以重庆市为例的研究。在此次研究过程中,商贸系庞新军老师给予了很多的支持,在他的悉心指导下,我们积极应用平时学习的知识,及时的解决了研究中的相关难题。特别是在对数据处理的阶段和计量软件的应用方面,花了相当长的时间才学会。本次课题的完成,使我及团队成员对大学生科研项目的工作有了很大程度的理解,从选题开始到最终论文的完成,我们虽然付出了很多的艰辛,但是也学了论文基本写作要领,收获了更深的友谊并提升了自己在学术方面的素养。初次之外,也感谢校区和系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科研平台,为论文研究的顺利实施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附录1 研究统计数据资料汇总图一:整个重庆市数据比较图二:GDP图三:财政收入图四:金融存款余额图五:固定资产投资图六:农业时经济一圈中荣昌中心城市(1)荣昌县经济发展与财政、金融政策的关系-变量定义和描述性定义(荣昌)分类时间年限变量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财政收入1.051.101.211.401.752.215.709.7210.5914.1535.4543.3644.65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1.5826.3030.4935.2842.7249.9160.2571.2193.61110.84127.72155.57170.31固定资产投资9.269.7210.9314.9519.0421.0826.2540.9063.7895.16138.22200.42247.16农业7.587.6410.3211.0414.0717.4123.9627.3920.4931.9744.4946.9451.31GDP32.0533.7037.1841.5949.9058.4266.1085.09112.92129.98176.94207.55229.81一圈两翼中黔江中心城市(2)黔江区经济发展与财政、金融政策的关系变量定义和描述性定义(黔江)分类时间年限变量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财政收入1.0541.2101.5411.7402.1952.44410.0013.0017.4523.1032.5944.5254.49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4.6915.8717.6020.6524.8827.6232.8938.0749.4176.1893.93119.9138.5固定资产投资6.29613.7018.1820.2618.2119.6926.0239.2455.9171.24100.7129.1175.8农业4.7304.8604.6904.9706.1106.44011.4213.0113.9916.1217.1423.0024.20GDP18.0120.2022.7825.4228.9036.6244.3151.5660.4888.82100.1129.9148.0渝中区相关数据统计渝中区GDP财政收入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农业固定资产投资2000110.696.19278.001.2647.712001124.617.74498.850.0156.772002137.757.60717.700.0156.792003153.388.62898.650.0471.342004176.179.011018.60089.132005240.6611.121154.90095.082006243.2213.191249.09098.802007279.5016.251343.40091.442008362.2121.431861.360111.542009468.3628.842296.780151.552010553.0339.203012.470198.552011665.2951.1934110200.332012渝北区相关数据统计渝北区GDP财政收入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农业固定资产投资200042.873.0461.5910.0744.80200148.645.5972.249.3061.51200256.553.25100.899.8180.94200367.764.66134.9310.00102.03200495.105.30178.8911.53175.822005145.327.32226.8411.81225.202006183.0110.58275.4512.66280.712007245.4616.51383.5414.97321.032008301.8023.36456.3416.46355.812009459.4026.53857.8317.14380.062010573.6445.621188.7918.52466.002011767.86113.74156321.42524.182012潼南相关数据统计潼南GDP财政收入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农业固定资产投资200032.010.9020.5311.698.02200135.432.5021.4011.869.40200239.191.0824.6512.1111.9320034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