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前 言为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管理,促进科学合理利用能源,从源头上杜绝能源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国家发改委于2010年9月17日发布了第六号令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以下简称“节能评估暂行办法”),节能评估暂行办法明确要求,年综合能源消费量3000吨标准煤以上(含3000吨标准煤,电力折算系数按当量值,下同),或年电力消费量500万千瓦时以上,或年石油消费量1000吨以上,或年天然气消费量100万立方米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单独编制节能评估报告书。为了贯彻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6号),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从源头上抓好能源节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陕西省发布并实施了陕西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陕发改环资20111531号)。本项目实施并投入运行后,正常年消耗电力大于500万kWh,根据节能评估暂行办法要求,项目建设单位提交节能评估报告书以便节能审查。11第一章 评估依据1.1 评估范围和内容1.1.1 评估范围本节能评估报告书评估范围主要是对西安市高陵县泾河工业园区崇皇九号公馆建设项目在项目建成入住后的能源消耗量及消耗水平,依据科学的方法进行评估。1.1.2 评估内容根据相关节能法规、标准,本项目的节能评估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能源利用是否科学合理进行分析评估,包括能源供应情况评估、项目设计方案节能评估、项目能源消费和能效水平评估、节能措施评估等工作,其目的是对项目的用能状况进行全面分析,作为评估结论的重要依据,并编制节能评估报告书。1.2 评估依据1.2.1 法律、法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2008年4月1日施行);2、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126号);3、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 号);4、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改委2010年6号令);5、关于印发西安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的通知 (市政办发2011207号);6、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工作指南(2011年修订本);7、节约用电管理办法 (国经贸资源20001256号);8、陕西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陕发改环资20111531号);9、陕西省节约能源条例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公告第57号);10、陕西省建筑节能条例 (2010年修正本)。1.2.2 相关发展规划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2、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 (发改环资20042505 号);3、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4、陕西省“十二五”节能规划;5、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1.2.3 产业政策及行业准入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年本);2、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 (2006 版)。1.2.4 设计、管理方面的标准和规范1、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通则(GB/T17167-2006);2、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GB/T23331-2009);3、用电设备电能平衡通则 (GB/T 8222-2008);4、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T50052-1995);5、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GB50400-2006);6、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9);7、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05);8、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GB/T50033-2001);9、用水单位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 24789-2009);10、节水型产品技术条件与管理通则(GB /T 18870-2002);11、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 (GB 50555-2010);12、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04);13、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规范 (GB50365-2005);14、节水型产品技术条件与管理通则(GB/T 18870-2002);15、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 (CJ 164-2002);16、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GB50028-2006);17、陕西省建筑节能设计导则 (试行);18、陕西省行业用水定额 (试行);19、西安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J61-44-2007)。1.2.5 用能产品定限额类标准1.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183-2002);2.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26-1995);3.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4.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 (2007版);5.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能65%) (DB22/T450-2007);6. 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 (JGJ144-2004);7.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GB/T50033-2001);8. 建筑外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8484-2008);9. 地板辐射供暖技术规程 (JGJ142-2004);10.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9);11.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04);1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2009);13.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1995);14.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26-2010);15.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5017693);16. 低温辐射电热膜 (JG/T286-2010);17.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7106-2008);18.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1.2.6 其它相关标准和规范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工作指南(2011年修订本)。1.2.7 其它参考性资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项目单位提供的其他资料。第2章 项目概况介绍2.1 项目建设单位概况本项目建设单位为陕西龙江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目前企业现有员工130余人,拥有各类经济、技术职称人员35人,公司采取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以董事会为核心决策层,经理为直接经营层,构筑了一个精简高效的组织框架。拥有一支技术专业、团队合作、开拓上进的优秀员工队伍,充分保证公司的专业水准和创新能力。龙江房地产有限公司创立于2002年9月,位于西安市高陵县泾河工业园泾渭三路龙江秀水园一号楼,注册资金2000万元,房地产开发三级资质,是一家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专业从事房地产开发、销售、管理的民营企业。在机构设置上,共设置七部四室,即项目部、销售部、总工部、预算部、财务部、材料部、人力资源部、综合办公室、设计室和采购招标办公室。实现“管理无死角,人人有责任”,责、权、利相统一的管理运行模式。龙江地产于2002年至今,先后在西安市泾河工业园开发的项目有:“龙江馨怡园”住宅小区、“龙江秀水园”住宅小区、“龙江秀水商贸城”、“龙江鼎鑫商贸综合市场”及正在热销中的“泾渭龙泽苑”住宅小区以及准备开发建设的“龙江秀水商贸城B座”、“龙江秀水园二期”与“龙江国际城”。龙江地产从规划、建设、开发小区树立了“以人为本,信誉至上”的理念,执着追求完美品质,江龙将住宅小区建设成为高陵县的一流高品质、高质量、高配套的现代化住宅小区,并同时也带动了高陵县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为高陵县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龙江地产在2010年所开发的“龙江秀水园”住宅小区采用国家先进的节能减排水源热泵中央空调及优越的品质、价格,所以在两会期间,中国经济周刊两会特刊把龙江地产作为地产典型向大家做了介绍。把“建老百姓住的起的房子”、“小区版的节能减排”这个利国利民的项目向大家做了展示。同年5月在西安市城市运动公园举办的房展会中,龙江地产凭借着自己的实力独得了最佳环保节能楼盘、最佳性价比楼盘两项大奖。赢得了民众的普遍好评。2.2 项目基本情况2.2.1 建设内容1、 项目名称:高陵县崇皇九号公馆建设项目2、 建设地点:西安市泾河工业园区(北区)九横路以北、崇皇派出所以西、五纵路以东区域。3、项目性质:新建4、建设内容及规模:项目总占地面积94449.28m2,建筑占地面积19047.77m2,总建筑面积396638.56m2。其中:住宅建筑面积281489.08m2,酒店建筑面积18939.96m2,公寓建筑面积19147.60m2,商业建筑面积10995.84m2,地下室建筑面积64827.38m2,公共辅助用房1238.70m2。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见下表: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一览表 表2-1项目数量单位规划用地面积94449.28总建筑面积396638.56地上总建筑面积331811.18其中住宅建筑面积281489.08酒店建筑面积18939.96公寓建筑面积19147.60商业建筑面积10995.84公共辅助用房1238.70地下建筑面积64827.38其中地下室建筑面积(人防)22660.06地下室建筑面积(车库)42167.32建筑占地面积19047.77建筑密度20.17%容积率3.5绿地率39.40%住宅总户数3100户5、 建设工期:2012年12月-2015年12月工程施工进度表 表2-2工作阶段2013年2014年2015年12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1前期工作准备阶段2地基基础施工阶段3主体建设施工阶段4配套工程施工阶段5验收并交付使用阶段132.2.2 项目建设方案1、设计规划理念A、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以现代家庭居住行为方式为依据,着重提高住宅的居住环境质量,完善住宅的使用功能,构建生态居住空间,充分满足住宅的“功能性、安全性、方便性、经济性、舒适性和耐用性”等,并考虑持续发展的需要,同时应满足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居住者的使用要求;B、经济、合理、有效的利用土地、交通路网和城市自然及人文景观等资源;C、要充分体现“人与人、人与建筑、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体现整个居住小区与周边环境及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与统一;D、规划设计总体上要体现:“高起点、高水平、高水准”,“经济性、适用性、前瞻性、创造性”,营造一个“现代化、生态化、信息化”的居住小区;E、项目设计的最终成果要满足社会、经济与环境三方效益的同步提高。2、总体规划原则按规划设计条件和有关设计规范标准的要求,在确保住宅建筑总量的前提下,综合平衡住宅品质(住宅朝向、通风、采光、得房率等)、造价投资和小区整体环境景观等因素,以改善布局结构、提高环境质量为宗旨,力求空间组织丰富多样而有层次,为居民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组织和配置好住宅群体、公共设施、道路网络、绿化系统、建筑小品等,做到使用方便、功能合理、丰富多彩、景观宜人。3、 建筑及景观设计建筑设计以现代风格为主流,讲究开放性,重视立面造型,克服呆板、单调和千篇一律的状况,努力创造丰富、新颖的建筑形式,反映时代风貌和地区特色,体现稳重、大气而不失个性、在经济合理情况下,尽量布置高层,提高项目绿地率。4、交通布局规划小区交通布局要合理、有效、有序组织小区内交通,满足消防通道及登高场地的要求,实现交通的便捷性与通达性,充分提高人流、车流效率,实现人车分流,停车位配比:不小于1:0.9。小区入口设置与布局要在满足规划条件的前提下,尽量有利于小区人车出入(包括出租车停放位、外来人车登记处)和交通组织、安全防范及物业管理,并能充分考虑与商业配套建筑的有机结合。综上所述,项目符合“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规划符合有关规范标准,布局合理、有效,符合节能理念。2.3 项目用能情况2.3.1 项目用能结构该项目消耗的能源由天然气、电力及耗能工质水等构成。注:项目用水仅计入等价值,此图为当量值能耗结构,不体现项目用水,下同。项目综合能耗分析(tce) 图2-12.3.2 项目供能系统及设备1、给水本项目所需生活用水西安经发水务有限公司提供。水质要求:居民生活用水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479-2006要求。水压要求:供水单位保证水压力大于0.4兆帕。2、 供电(1)供电设计a. 用电负荷等级:消防用电、应急照明、客梯电力等属一级负荷,其余用电按二级负荷考虑;b. 供电系统:本项目用电均由泾渭供电分公司供给。电c. 电力线路敷设应考虑项目区内照明、电力防爆、防腐方面的要求;d. 设置无功补偿,补偿后平均功率因数COS=0.9;e.采用变压计量,在变电房高压侧设总计量柜,低压侧设照明计量装置,各用电回路装设低压计量表,以便加强管理和考核用电指标。(2)供电设备a.低压开关柜选用GGD型配电屏。b.变压器出线开关,母联开关及主要回路的出线开关,选用带过载长时、短路时瞬时及失压延时的DW型空气开关;出线回路计算电流250A时选用DW型空气开关,一般出线选用DZ10或DZ20型空气开关。c.补偿电容采用干式电容器,集中在低压室补偿,并设置功率因素自动补偿装置。d.各动力配电柜、箱选择XL-21、XM-21型。每层楼均设置动力电配机箱、电照配电箱和事故照明配电箱及切换装置(双电源切换箱)。e.应急柴油发电机组选用风冷全自动柴油发电机组,以蓄电池启动。3、 供气设计天然气由通源天然气有限公司向项目单位供应,天然气分户计量,每户安装天然气表。2.4 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及消费情况2.4.1 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 本项目主要功能为居住,因此在规划设计阶段选择能源类型时,坚持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情况为基础,遵循所选能源需环保,便捷,经济且能满足项目需求。 一、电:高陵县电网现有变电站5座(泾渭中变电站、泾渭东变电站、张卜变电站、姬家变电站、马家湾变电站),总容量192950kVA,2010年供电量为6.54亿kWh。现有电力线路50条,其中35kV线路8条(总长度48.75公里,变压器10台,总容量103900kVA),l0kV线路42条(总长度486.66公里,变压器1297台,总容量259773kVA)。 项目供电来泾渭供电分公司电网,已签署供电协议(详见附件1)。根据项目初步设计方案,项目采用S11型变压器,供电线路应入管,沿道路敷设。 二、水:高陵县以西阎调水工程为水源,已与2009年10月开始向城镇区域供水。 项目拟从西安经发水务有限公司供水,已签署供水协议详见(附件2)。通过城市公共供水管网及附属设施向用水单位提供不间断供水。 三、天然气:泾渭高陵输气管道是省级输气主干线,于2010年12月30日建成通气。管线全长14公里,年输气能力15亿m3,本项目建设实施后,天然气供应引自高陵县天然气城区管网。 项目天然气由陕西通源天然气有限公司通过城市天然气管网提供(详见附件3)。2.4.2 项目所在地能源消费情况1.陕西省能源消费状况“十一五”期间,陕西省能源生产与消费持续了强劲的增长势头。至2008年,能源生产量达2.28亿吨标煤,能源消费量达0.74亿吨标煤,均达到历史新高。人均能源消费水平大幅提高,2008年人均消费水平是2005年的1.56倍。煤在能源生产、消费构成中保持在70%以上的高比例。生物质能发展迅速,其中沼气年利用量达到2.7亿立方米;其它新能源的利用处于起步阶段。电能利用发展迅速,2008年全省用电量708.02亿千瓦时,比2005年上升37.8%。陕西省节能工作目标明确,扎实推进,取得突破性进展。至2009年,单位GDP能耗降至1.223吨标煤/万元,累计下降17.57%,完成目标进度84.87%,有望超额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各市单位GDP能耗水平逐年下降,其中延安市能耗水平降至0.642吨标准煤/万元,达到全国先进水平。陕西省6大高耗能行业平均产值能耗下降32.3%;8大主要工业产品单位能耗平均下降33.6%。总体来说,“十一五”是节能工作快速发展的五年,也是夯实节能基础的五年。节能工作任重而道远。陕西省单位GDP能耗相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20%。电厂火电、原油加工、水泥、电石、电解铝、电锌冶炼等单位产品能耗远远高出全国平均水平,其中,电石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比国内先进水平高出32.2%;原油加工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比国内先进水平高出29.2%。节能工作基础依然薄弱,管理部门缺失以及节能专职人员配备不足,节能工作引导,监督,考核等工作也须细化。针对问题,提出建议性对策: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加快重点行业节能技术改造、深入循环经济试点、加强非工业领域节能管理、完善节能减排体系、坚持全社会共同参与。2.西安市能源消费状况西安市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呈逐年平稳上升态势。2005年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1353.35万吨标准煤,2006年比上年增长10.77%,2007年比上年增长7.76%,2008年比上年增长18.4%,2009年比上年增长16.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总量增幅波动较大,2006年比上年增长12.66%,2007年比上年增长3.95%,2008年比上年增长2.99%,2009年比上年增长6.0%。根据陕西省统计局公布的全省各市、区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公报以及全省单位GDP能耗指标有关数据显示,西安市2008年实现生产总值2190.04亿元,单位GDP能耗0.873tce/亿元;2009年实现生产总值2719.10亿元,单位GDP能耗0.820tce/亿元;2010年实现生产总值3241.49亿元,单位GDP能耗0.753tce/亿元。西安市全社会生产总值以每年15%的涨幅上升,总体增幅呈下降趋势。 西安市“十一五”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表 表2-3年份单位GDP能耗(等价值)(tce/万元)生产总值(亿元)生产总值增率(%)能源消费量(万tce)能源消费增速(%)能源消费弹性系数20060.9891515.79 1499.12 20070.931737.114.60 1615.50 7.76 0.5317 20080.8732190.0426.07 1911.90 18.35 0.7036 20090.822719.124.16 2229.66 16.62 0.6880 20100.793241.4919.21 2560.78 14.85 0.7730 平均 13.050.6741 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纲要中指出西安市“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3%,同时依据表2-3计算西安市“十一五”期间平均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0.6741。预测西安市“十二五”期间能源消费总量增速为8.76%。根据西安市的节能总体目标,结合西安市的能源消费实际情况,该市“十二五”能源消费量预测见下表: 西安市“十二五”能源消费预测 表2-4项目单位年份201020112012201320142015GDP亿元3241.493864.214358.83 4916.76 5546.10 6256.01 增幅%/13.812.812.812.812.8单位GDP能耗tce/万元0.79000.721 0.695 0.670 0.646 0.623 综合能源消费总量万tce2560.782785.10 3029.08 3294.42 3583.01 3896.89 能源消费总量增速8.76%8.76%8.76%8.76%8.76%增量万tce/224.32 243.97 265.35 288.59 313.87 第三章 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3.1 项目选址、总平面布置节能评估3.1.1 项目选址节能评估项目建设地点位于西安市泾河工业园区以北。该区域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水、电等基础配套设施齐全,有利于项目建设完成后能源工作的落实。3.1.2 项目总平面布置节能评估项目主要出入口与小区及周边主要道路衔接性良好,建筑总图布局朝向以南北为主,充分考虑利用冬季日照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利用夏季自然通风,减少建筑耗能。3.2 工艺流程、技术方案节能评估本项目建设期工程技术方案不在项目节能评估范围内,故此处不予评估。3.3 主要用能工艺和工序节能评估此处仅体现能评前项目用能状况。3.3.1 建筑及建筑热工设计节能评估1、建筑朝向及体形系数该项目建筑朝向根据周边道路关系及日照情况,设计中主体建筑主要朝向除个别单元外均在南偏东10度范围内。符合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及陕西省建筑节能设计导则(试行)对建筑设计的要求。建筑体形设计应符合西安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61-44-2007中的规定。居住建筑的体形系数限值 表3-1建筑层数23层45层6层体形系数限值0.550.350.30 因本项目建筑全部大于6层故体形系数限值应小于0.30。2、外窗类型住宅门窗(北、东、西向)为塑钢型材,玻璃为中空玻璃,建筑外窗气密性幼儿园、商业建筑等1-6层不低于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2008规定的4级,6层以上不低于6级。 项目传热系数及遮阳系数严格按照陕西省建筑节能设计导则(试行)的标准设计,陕西省二、三区其它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限值设计。外窗面积不应过大,不同朝向的窗墙面积比不应超过西安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61-44-2007中的规定值。不同朝向的窗墙面积比限值 表3-2朝 向窗墙面积比南0.50东南、西南0.40东、西、北0.303、建筑材料建筑材料的合理使用应根据各相关规范及定额确定项目需要量,施工过程中严格热行项目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及管理,避免因施工质量问题出现返工等材料浪费的情况的发生,以控制资源的合理利用。a.墙壁保温采用50mm厚模塑聚苯板。b.提高建筑施工技术装备水平,全面提升施工建设装配和机械化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建筑过程的劳动生产率。c.通过有效应用清洁生产技术,推进“绿色施工”,减少施工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创建节约型工地,在施工过程中节约使用煤、电、油等资源,降低建筑施工能耗。3.3.2 给排水系统方案节能评估1、项目给水由城市管网直接供水。2、项目自来水系统分区合理、可行。既充分利用了现有给水资源及管网的供水压力,又避免了重复加压所造成的供水管网压力浪费,对减少建设投资及节约能源起到有效的作用。3、本项目使用瓷芯节能型水龙头,节能型龙头在水压相同的条件下,比普通水龙头有着更好的节水效果,节水量为20%30%。且静压越高、普通水龙头出水量越大,节水龙头节水量也越大。4、雨水单独收集处理后储存于雨水调蓄池内,作为绿地浇洒和汽车冲洗用水。5、该工程区域内排水体制采用雨水、污水分流制,分别设置污水和雨水排放系统。 (1)污水排放系统室内排水系统:室内排水采用单立管排水系统,室内污水经排水管道接至室外。室外排水系统:本项目生活污水由管道收集后经化粪池处理进入排水管道,餐饮含油污水排至室外经隔油池处理后进入排水管道,统一排入城市排水管道。(2)雨水排水系统屋面雨水:由雨水斗收集屋面雨水经雨水立管排至室外雨水井。室外场地雨水:由雨水口收集,雨水口每隔10m-30m设置一个,屋面雨水及室外场地雨水经室外雨水井及雨水管道收集后作为绿地浇洒和汽车冲洗用水。3.3.3 电气设计方案节能评估1、变配电系统项目使用变压器为10台1250千伏安S11型干式变压器。变压器设置统一规划布置。通过使用S11节能型变压器较S7型,空载电流减少6080%、空载损耗减少约35%、负载损耗减少约40%。在各变电所设有集中低压电容器补偿屏自动补偿,补偿后低压侧功率因数达到0.9以上。建议项目将变配电室建于用电建筑中心,可减少建设难度,线路长度及损耗。2、照明设计(1)电源及电压本项目电源由项目外高压线路直接引至配电房。动力及照明均采用三相四线(380V/220V),供给电源进入项目区后,经总配电柜、各分配电柜引至各用电设备,用电点一般采用放射树干式供电方式,对大容量的用电设备采用降压起动的方式以减少起动电流对线路电压质量的影响。内部动力线路采用BV铜芯穿焊接钢管或UPVC管明设或暗设,或沿桥架敷设。设置应急柴油发电机组,以保证在10KV系统发生故障停电或计划检修时,厂区中的重要负荷供电:如通讯设施,事故照明用电和食堂炊事、冷藏冰柜用电等,柴油发电机容量按实际需要配置。并在供电线路设计上考虑能够灵活切换,以保证重点用电并应与变电所供电的开关连锁,防止倒送电。(2)照度选择及功率密度通过设计方案,通过对比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相关建筑照度节能设计要求可知项目照度计功率密度值均满足标准照明目标值要求。(3)照明光源照明和动力为同一线路,进户后分开铺设。照明电源由变电房照明配电柜引出专线。各建筑物照明采用PZ30JR型配电箱,照明配线系统均为放射树干混合系统。照明线路配线采用BV铜芯穿钢管或电线管明敷或暗敷。各建筑物室内照度值的选择依据建筑电气设计技术规程的推荐值并结合具体情况确定。 A、照明采用荧光灯,空间净高超过6m时采用高压汞灯和高压钠灯的混光照明。 B、潮湿场所,采用防潮型荧光灯。 C、浴室和淋浴间采用防水型灯具。 D、办公室、生活用房照明采用日光灯。 E、路灯一般太阳能路灯,集中控制。大面积的场地照明控制开关分片集中布置。 F、各类场地最低照度不同,场地高于100LX,生产车间、库房、办公室等场所高于50LX。(4)道路及硬化区域节能量计算本项目道路及硬化区域照明采用太阳能路灯。太阳能路灯和传统路灯对本项目的能耗影响分析如下:采用传统照明耗电量计算:耗电量=道路及硬化区域面积用电负荷年运行时间38188.51m23.1W/m23650h=432102.99kWh因采用太阳能路灯,故本项目道路照明基本无电耗(特殊天气除外),经计算,项目路灯照明年节约电量为43.21万kWh,折标煤53.11tce。3.3.4 采暖设计方案节能评估1、采暖方式本项目采暖采用集中供暖。2、供暖系统在供热方式的设置上主要考虑系统的运行管理的方便性,以及节约投资和减少耗能等因素。3.4 主要耗能设备节能评估1、电力变压器项目拟选择S11型干式变压器。S11型变压器属节能型变压器,具有环保、阻燃、占地小、抗冲击等特点,由于干式变压器具有良好的防火性,可安装在负荷中心区,以减少电压损失和电能损耗。根据项目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与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20052-2006中要求的电力变压器限值及节能评价值对比可知,该项目变压器选型符合节能要求,达到标准节能评价值,属节能型产品。额定容量kVA 损耗 W短路阻抗(UK)%空载(P0)负载(PK)B(100)F(120)H(145)1250209091009690103702、照明设备经评估,项目照明设计满足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所对应的照度标准、照明均匀度、统一眩光值、光色。能效指标符合节能“目标值”的要求。使用高效光源。在满足照明质量的前提下,室内场所照明采用高效节能的T5型荧光灯。项目所选用电光源的能效均符合国家有关能效标准中“节能评价值”。照明灯具采用电子镇流或节能型高功率因数电感镇流器,就地补偿,荧光灯功率因数不低于0.9,气体放电功率因数不小于0.9。3、空调分散式(户式)的电力制冷冷源设备,其能效比和性能参数,均应符合现行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值。国家标准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源效率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2021.3-2004)中规定的能效等级指标达到2级为节能产品。空气调节器能效等级指标 表3-5类型额定制冷量(CC/W)能效等级54321整体式2.302.502.702.903.10分体式CC45002.602.803.003.203.404500CC71002.502.702.903.103.307100CC140002.402.602.803.003.203.5 辅助生产和附属生产设施节能评估本项目为非生产性项目,故此处不予评估。3.6 本章评估小结本章从项目的电气、给水排水、结构等方面对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进行了评估。该项目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建筑围护结构、采暖、通风、空调、给排水和照明等节能设计满足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及陕西省建筑节能设计导则(试行)对建筑节能设计要求。该项目终端用能设备未采用国家明令禁止和淘汰的用能产品和设备,符合国家和地方对建筑节能的要求。第四章 节能措施评估4.1 节能技术措施概述此处体现能评后节能措施评估,下同。1、建筑结构节能措施项目所在地属寒冷地区,根据对项目建设方案的节能评估可知,该项目建筑节能设计符合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及陕西省建筑节能设计导则(试行)对民用建筑节能设计要求。项目具体建筑结构节能措施如下:(1)大部分建筑南北朝向布置,有利于自然通风,减少阳光东、西向的朝射。(2)建筑周围利用基地进行绿化布置,改善建筑的小气候,降低周围环境温度。(3)该项目外窗材料、传热系数等均符合节能设计要求;(4)结构节能一方面从使用循环、可再生资源入手,从而降低建材耗能和资源消耗;另一方面,应着重增强和改善结构的耐久性,从而减轻或延缓结构性能退化。该项目建筑结构能正常使用到规定年限。结构维护方面主要是提高和改善结构的耐久性。2、给排水节能措施概述(1)小区内建筑拟采用市政供水管网直接供水。(2)建筑内各用水点均采用节水器材、器具,使用瓷芯水龙头。节能型龙头在水压相同的条件下,节水龙头比普通水龙头有着更好的节水效果,节水量为20%30%。且静压越高、普通水龙头出水量越大,节水龙头节水量也越大。大小便器采用节水型产品,坐便器水箱容积不大于6L。本项目建成后年用水量为74.59万t,若项目未使用节水龙头,则年用水量为(此处节水量取平均值25%):74.5975%=99.45万t可得使用节水龙头后项目年节水量为:99.4574.59=24.86万t。(3)生活给水管材采用压力水头损失小,强度好、耐腐蚀、使用寿命长的新型管材,可以达到降低电耗和水头损失的效果。管材与管件连接的密封材料应卫生、严密、防腐、耐压、耐久。对动力机电设备的选择尽可能采用国家批准的机电节能产品。供水采用管网叠压供水系统,降低能耗。(4)雨水单独收集处理后储存于雨水调蓄池内,作为绿地浇洒和汽车冲洗用水。(5)计量设施:给水引入管在室外水表井内设水表计量,给水引入管设止回阀;各层集中管井内设旋翼式水表,分层计量。按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同时为运行管理、节能管理提供基础数据。3、电气节能措施概述变压器选择10台S11型1250kVA变压器,并合理选择供配电线路的导体截面。经评估计算项目建成后视在功率为13788.70kVA,故项目单位拟采用10台1250kVA变压器不足以满足本项目建成后需求,建议后期设计阶段考虑扩容。(1)按照节能要求合理选择建筑物照度,照明光源设备选用的节能技术措施:照明光源采用T5节能型荧光灯光源,紧凑型节能荧光灯和其它型节能光源。 (2)电气控制:对建筑走廊、楼梯间、门厅等公共场所的照明采用集中或分区、分组控制方式,以达到在白天自然光较强或深夜人员很少时,实现手动/自动方式控制一部分或大部分照明,能够达到节电的目的。楼梯间、走道照明,除疏散照明以及电梯厅、合用前室照明外,可采用人体红外感应自动照明或节能自熄开关等措施,利于节电。(3)电气计量该项目设分户计量,计量表集中放置在各层强电竖井,拟采用智能巡检式电度表,自动读表,实现自动化管理。4.2 节能管理措施评估1、节能管理制度该项目根据用能品种和特点,制订了节能管理制度:用电管理制度、用水管理制度、计量器具管理制度、能源计量统计制度。(1)用电管理制度包括巡回检查、电气设备定期试验切换、配电所文明生产安全保卫;用电的交接班、巡回检查制度、临时线管理、移动电气设备的管理、排风扇管理等细化制度。(2)用水管理制度包括记录、巡检、维修、考核、奖惩等制度。(3)计量器具管理制度包括计量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搬运,计量设备的抽检,计量设备的数据、记录、档案管理、计量设备的事故处理和赔偿制度等。(4)能源计量统计制度包括记录,统计,考核,奖惩等制度。2、节能管理措施(1)加强对主体建筑系统的设计、安装、运行管理。定期调整系统各装置,保证系统在最优状态下运行,以提高公用工程系统的运行效率。(2)开展节能教育,组织有关人员参加节能培训。(3)建立节能工作责任制,对节能工作取得成绩的集体和个人给予奖励。(4)进行能耗分析,实行综合能耗考核和单项消耗考核制度。3、能源管理机构及人员配备该项目拟建立能源管理机构并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在各个职能部门和功能建筑下设专职能源管理人员,负责项目的能源管理工作,成立节能管理网络,对企业的能源工作统一管理。4、能源统计、监测及计量仪器仪表配置项目严格按照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2006的要求做好能源监测及计量仪器仪表配置工作,重点用能单位应配备必要的便携式能源检测仪表,以满足自检自查的要求。4.3 单项节能工程本评估报告建议项目采用自控温电热膜智能地暖系统。本节拟从自控温电热膜智能地暖系统的利用可行性、节能量、配套工程以及投资分析、经济性分析等方面评估该项目使用电热膜智能地暖系统的经济性及节能性。4.3.1 电热膜智能地暖利用可行性自控温电热膜智能地暖系统是由正温度系数导电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制成,其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某特定温度附近发生急剧跃升,材料由良导体变为不良导体甚至绝缘体。其发热原理是材料具有热敏电阻特性,电阻与发热功率会根据温度的变化而调整。导电颗粒互相接触时,材料的半导体结构允许电流通过而发热,电热转换率高。环境温度上升时,材料内部导电颗粒相互分离,电阻增大电流减少,电热功率与发热量降低。环境温度降低时,导电粒子间缝隙降低,允许较大电流通过,从而产生更大的发热量,温度又会上升。热敏电阻特性使发热元件不会发生过热,实现电热膜的主动温控,调节功率,从而调整地暖系统的温度达到人体适合的温度,同时有效控制耗电量。温度低于5摄氏度时内部纳米符合导电材料导电链紧密结合,电阻小,功率高,通电后室内迅速升温。随着温度升高,内部纳米导电链开始陆续断裂,电阻变大,功率逐渐减小,室内升温速度变慢,根据房间保温情况,在达到室内温控设定的温度时,电热膜地暖系统会以远低于额定的功率来维持室内温度。当室内温度达到温控设定的温度时,电源断开;室内温度下降到温控设定的温度以下时,电源重新启动。由于地面装饰材料和发热体本身蓄有一定的热量,电热膜地暖系统又会以远低于额定的功率启动,来维持室内温度的平衡。加热既迅速,又节能。结合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辅助供电及相变式储能材料,节能效果更为显著。与传统集中供暖方式相比较:1) 避免了建造锅炉房、燃煤堆灰及管网建设等问题,节省室内外空间。2) 无污染、无煤烟、无烟尘、无燃烧废气。3) 解决了物业部门收费难题,居民以购电方式上交取暖费,方便管理。4) 消除了水暖带来的跑、冒恼、滴、漏、暖气片冻裂等烦。5) 无须设立专门的维修机构,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没有其他采暖设备的定期维修保养以及二次投入。6) 系统施工简便,与土建不交叉,可与装修同步进行。7) 可分期投入,减少资金占压。4.3.2 节能量计算本项目采用自控温电热膜智能地暖系统供暖方式,较传统集中供热技术可节约大量能源,具体计算如下:A、传统集中供热耗能量计算:根据西安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6层以上单位面积采暖负荷指标为14.2W/,项目采暖面积为331811.18m2,计算如下:集中供热耗能量计算表 表4-1供热单元面积()负荷指标(W/)采暖时间(天)耗热量(GJ)折标煤(tce)本项目331811.1814.210040709.25 1389.00 损耗按5%计算2849.6597.23总计43558.91486.23B、自控温电热膜智能地暖系统耗能量计算:根据本项目建筑规模,则该本项目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约3600千瓦,则年发电量在约3704400kWh,那么100天的发电量为约1014904kWh。自控温电热膜智能地暖系统耗电量计算表 表4-2供热单元面积()负荷指标(W/)采暖时间(天)耗电量(kWh)折标煤(tce)本项目331811.1814.2100113081251389.77 损耗按2%计算226162.527.80总计11534287.51417.56考虑智能地暖的系统节能20%,减去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补充,本项目一个采暖季实际消耗大网电能约为8212526Kwh,折标煤1009.32tce(当量值)。综上所述,自控温电热膜智能地暖系统相对传统供暖年可节约标准煤1486.23tce-1009.32tce=476.91tce。4.3.3 小结发展电热膜智能地暖技术是节约能源能源的重要技术手段。也是改变我国目前能源供应结构的需要,是减少环境污染、确保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在全球能源紧张的今天,地源热泵空调技术所具有环保、节能特性,是符合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新型能源利用的产业政策和发展方向,其应用前景极为广阔。经过初步分析,该项目电热膜智能地暖系统具备可行性,通过与传统集中供暖系统对比可知,项目年可节约用标准煤476.91tce。4.4 能评阶段节能措施评估通过以上评估,项目设计中拟采取的建筑结构节能技术、给排水节能措施、电气节能措施、雨水回收利用措施等合理、可行。项目主要耗能设备未采用国家明令禁止和淘汰的用能产品和设备。能评阶段相关节能建议:本项目能评前采用集中供热、节水水龙头的节能措施,基本合适。本评估报告建议业主单位采用自控温电热膜智能地暖系统以及雨水回用系统。可减少能源消费量,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4.5 节能措施效果评估4.5.1 建筑节能设计措施效果评估本项目通过改善围护结构、动力、给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单杠考试题及答案
- 中外儿童文学经典阅读与写作知到智慧树答案
-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考核试题(附答案)
- 呼叫中心服务员中级工模拟练习题(含答案)
-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进展知到智慧树答案
- 中西医临床内科学知到智慧树答案
- 2025版挖掘机销售与售后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保密及竞业禁止协议书-针对航空制造业
- 2025年度山林承包经营权转让及绿化养护服务合同
- 2025年度电信固网运营服务协议书标准范本
- 水泥路施工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秋季学期(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 2025年福建省厦门市【辅警协警】笔试真题(含答案)
- (2025年标准)委托他人要账协议书
- 2025-2030中国青少年无人机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与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 2025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考试题与答案
- 中学2025年秋季第一学期开学工作方案
- 《跨越百年的美丽》课件 中职语文上册
- GB 11122-2025柴油机油
- 2025年河南开封产城融合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大便常规检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