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县土地开发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宁县土地开发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宁县土地开发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宁县土地开发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宁县土地开发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总 论1.1 建设项目概况1.1.1 项目名称:新宁县2015年度第二批次土地开发利用1.1.2 项目建设单位及建设性质 建设单位:新宁县土地储备中心建设性质:土地储备1.1.3 业主性质 事业1.1.4 法人代表 张毕军1.1.5 项目批准单位及批复文件 新宁县人民政府关于县国土资源局对新宁县2015年度第二批次土地开发利用论证报告的批复 新政函2015150号1.1.6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项目建设总用地规模:总面积4.2673公顷,用于城镇规划、道路开发和医院建设。1.1.7 项目类型项目项目类型为城镇、园区建设1.1.8 项目效益 本项目的建设将有效缓解新宁县土地供应紧张局面,促进土地市场良性循环,优化经济环境,使得社会经济、土地呈现更加协调的发展态势。大大提高城镇居民的住房水平,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改善新宁城区面貌。1.1.9 说明“项目区域”是指新宁县,“项目区”是指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红线图范围;林地补偿费、林地安置补助费、林木补偿费三项费用为按省市文件测算结果,具体征地拆迁工作由当地政府负责办理,费用计算最终以当地政府最后测算结果为准。1.2 拟使用林地概况 1.2.1 拟征收林地性质 项目拟征收林地性质为永久。1.2.2 拟征收林地的空间位置项目拟征收林地位于新宁县金石镇古田村。1.2.3 拟占用征收林地概况项目拟征收土地总面积4.2673公顷,其中林地面积3.1362 公顷,蓄积94.0立方米。1.2.4 项目拟占用征收林地按林地类型分用材林地0.9948公顷,蓄积量94.0立方米;经济林地面积2.1414公 顷,无蓄积。1.2.5 项目拟占用征收林地按地类分乔木林地面积1.6260公顷,蓄积94立方米;国家特别规定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面积1.5102公顷,无蓄积。1.2.6 征占用林地三项费用计算 项目占用征收林地应缴纳的三项费用分别为:森林植被恢复费376344元、林地补偿费893817元 、林木补偿费519396元 。1.3 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写依据1.3.1 法律法规、规程规范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998年4月29日修正);(2)、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278号,2000年1月29日);(3)、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国家林业局令第35号);(4)、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国家林业局财综200273号);(5)、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写规范(国家林业局林资发2002第237号);(6)、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规范(国家林业局林资发2015第122号)(7)、湖南省林业条例(湖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01年1月8日修正);(8)、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湖南省征地补偿标准的通知(湘政发201246号);(9)、省人民政府关于邵阳市征地补偿补充标准的批复(湘政函201411号);(10)、湖南省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使用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湖南省财政厅 湖南省林业厅 湘财综200310号);(11)、湖南省林业厅关于进一步规划和加强林地使用审核审批管理工作的通知(湘林资201314号)。1.3.2 项目相关报告及批复(1)新宁县人民政府关于县国土资源局对新宁县2015年度第二批次土地开发利用论证报告的批复 (新政函2015150号)。1.3.3 其它 (1)、湖南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定(湖南省林业厅2013年3月);(2)、湖南省林木采伐伐区设计调查技术规定(湖南省林业厅2011年5月);(3)、湖南省新宁县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工作报告(新宁县人民政府 2001年11月);(4)、湖南省新宁县生态公益林管理系统(电子版)(新宁县林业局 2014年11月);(5)、湖南省新宁县“十二五”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报告 (新宁县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 新宁县林业局 2014年10月);(6)、湖南省新宁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新宁县人民政府 2011年11月);(7)、新宁县2015年度第二批次土地开发利用用地勘测定界图(1:1000)(新宁县国土资源交易服务中心 2015年11月)(8)新宁县2015年度第二批次土地开发利用的论证报告(2015.11.4)1.4 编制原则(1)依法编制原则:依法编制,以不占或少占林地为原则;(2)客观公正原则:实事求是地反映拟占用征收林地及林木现状,科学、客观、公正地据实编制报告,采用的技术方案符合相关规程和规范的要求,采用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具体明确,切合实际;(3)科学评价原则:全面评价建设项目占用征收林地对环境的综合影响,特别是项目区域内的重点野生动植物,古树名木和森林资源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进行客观分析和评价。1.5 研究结论新宁县2015年度第二批次土地开发利用项目所使用林地相对较多。工程建设项目使用林地面积3.1362公顷,会对局部的森林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破坏,对动物栖息环境产生影响,森林资源也会造成损失。但整个项目所使用的林地涉及的森林植被类型及林种比较单一。同时,在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坚持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并采取就近异地造林措施,恢复森林植被,最大可能的将林地和森林资源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因此,项目建设对野生动植物影响较小,对森林资源破坏较小,对当地区域气候变化不构成威胁,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不明显,均在可控、可恢复的范围内。该项目建设批准单位是新宁县人民政府,符合占用征用林地的条件和范围,同时该项目建设社会效益显著,根据国家林业局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规范(林资发2015122号)第二条第一款、国家林业局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国家林业局令第35号)第四条第四款与第六款、湖南省林业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林地使用审核审批管理工作的通知(湘林资201314号)第三条第一款的规定,该项目使用林地是必需的,也是可行的。第二章 项目区域及项目区的背景情况2.1 项目的由来 近年来新宁县经济发展正呈现良好态势,小城镇发展蒸蒸日上,土地供应不足成为经济发展瓶颈,所以必须有适应当地土地供应给市场,这样才能给经济发展提供滋长的温度,才能够有效调控土地一级市场、稳定房价、地价,才能平衡用地需求,为经济建设提供保证,使社会协调发展。工程项目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经新宁县人民政府关于县国土资源局对新宁县2015年度第二批次土地开发利用论证报告的批复(新政函2015150号)立项的。2.2 项目区域及项目区自然地理条件2.2.1 地理位置(1)项目区域地理位置:新宁县地处湖南省西南边陲,越城岭山脉西北部,雪峰山脉东南部,衡邵盆地丘陵山脉西南部,资江水系扶夷江上源。地理坐标:北纬261506265521,涵纬度4015,东经11028531111834,跨经度4941,南北宽73.8千米,东西长84.3千米。县境北连武冈市,东北毗邵阳县,东南邻东安县,南界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资源两县,西接城步县。全县总土地面积为275130.0公顷,占全省总面积的1.30%。 (2)项目区地理位置:地处新宁县金石镇古田村,地势平坦,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2.2.2 地形地貌项目区域:新宁县地形地貌属五岭山系。西南、东南地区山高岭峻;中部地势低平,西北山丘遍布,东北谷口敞开;流水侵蚀作用明显。地表切割强烈,侵蚀及堆积地貌发育。地势最高点大云山,海拔1995米;最低点靖位乡笑岩村八家湾,海拔208米;地势高差1813米。地形大体上可分为山地、丘陵和岗地、平原四大类型。县境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峰有484座,其中8001000米的106座、10001500米的281座、1500米以上的97座。主要岭峰有:锅厂岭、万峰山、界福山,舜皇山、大云山、金子岭、紫云山、九龙山、八角寨等。2.2.3 气候 项目区域与项目区:新宁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与山地气候的混合体,冬季冷而阴湿,夏季炎热多雨。气侯温和,年平均气温17.0, 最热7月,平均气温为27.9,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5.4,年较差22.5。县境年平均降水量1360.6毫米,最多年降水量是1994年为2161.9毫米,最少年降水量是1995年为992.1毫米。每年5月雨量最多、最集中,平均为208.9毫米,12月雨量最少平均为37.3毫米。县境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1%,平均日照时数为1414.3小时, 平均蒸发量为1378.2毫米。年平均风速为1.8米/秒,秋、冬季风速较小,春、夏季风速较大。2.2.4 土壤项目区域:新宁县主要成土母岩母质有七大类,以板页岩母质最多,占全县总面积的30.2%;其次为石灰岩母质占29.9%;第三为花岗岩母质,占28.4%;其它母质有砂砾岩,占5.3%;河流冲积物,占3.8%;第四纪红色粘土,占0.8%。森林土壤有七大类,以红壤为主,占总面积的42.9%,其次为山地黄壤占14.4%,山地黄棕壤占6.3%,山地草甸土占2.9%,红色石灰土占1.8%,紫色土占1.1%,潮土占0.1%。全县土壤水平分布状况为:西北到东部低山丘陵区和中部平岗区大都为石灰岩发育成的红壤;从东南部黄龙的中低山区延伸到靖位一线大都为板页岩发育而成的红壤、山地黄壤和山地黄棕壤;黄金、麻林、万峰林场、东岭林场、金子岭林场和舜皇山林场等中低山区大都为花岗岩发育而成的红壤、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和山地草甸土;崀山境内大部为砂砾岩发育而成的红壤及山地黄壤。2.2.5 水资源 项目区域的水资源状况:县内河流主要是资江水系,只有紫江、龙溪和谭家山等3条小河流入东安,属湘江水系。县境有流程5千米以上的河流80条,总流域面积2351平方千米,水资源总量为38.38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6617立方米。境内地表水系的分布和发育,主要受盆地地貌条件的控制。33条二级支流,有31条发源于县境内的山区和低山丘陵区, 全县多年平均降水深1338.9毫米,多年平均降水总量为36.89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深773.8毫米,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21.32亿立方米。境内有地下阴河55条,总流量7.2立方米/秒,每年可供利用的地下水2.7亿立方米。2.2.6 植物资源项目区域的植物资源:县境地处越城岭与雪峰山两大山系之间,属中亚热带南侧,华中至华南过渡区。植被具南岭植物区系和雪峰山植物区系特点。境内已查明有树种201科1006属3118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珍稀树种有71种,其中银杉、银杏、资源冷杉、红豆杉、伯乐树属国家一级保护树种。植被分布主要特点是:海拔1000米以下中低山、丘陵区,以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为主,主要为壳斗科、樟科、木兰科、杜英科、茶科等常绿树种和杉木、马尾松纯林。10001600米地带主要是常绿落叶阔叶林。主要特点是林木上层由常绿阔叶树与落叶阔叶树种混合组成。主要有香果树、苦木、多脉青冈、红椿、伯乐树、榉树等。海拔14001750米地带为针阔混交林。与常绿落叶阔叶林处于交织状态,针叶树多由资源冷杉、华南五针松、长苞铁杉、铁杉、南方红豆杉、粗榧等组成;阔叶树常包括甜槠锥、银木荷、多脉青冈、水青树等,海拔1750米以上为山顶矮林、灌丛。用材林以杉木、马尾松、毛竹、湿地松、枫香、桤木和酸枣等为主,经济林以脐橙、柑桔和板栗等为主。 项目区植物资源:主要以马尾松、杉木、桂花及脐橙为主。2.3 社会经济状况项目区域内社会经济状况: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672063万元,同比增长10%。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98302万元,增长3%;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81973万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91788万元,增长12.6%。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GDP)11834元。比上年增加1249元,增长11.8%。三次产业结构为29.5:27.1:43.4。2.4 森林资源状况2.4.1 项目区林地现状项目区域总面积275130.0公顷,其中:林地面积202100.9公顷。在林地中,有林地160865.8公顷,疏林地1105.9公顷,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24907.9公顷,未成林造林地6664.8公顷,苗圃地18.3公顷,无林地2599.3公顷,宜林地5938.4公顷,辅助林地0.5公顷。森林覆盖率67.11%。项目区总面积4.2673公顷,其中林地面积3.1362公顷。在林地中,有林地面积1.6260公顷,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面积1.5102公顷。2.4.2 项目区域及项目区林木蓄积现状 项目区域活立木总蓄积776.4583万立方米,其中森林蓄积769.8785万立方米,疏林蓄积1.9724万立方米,散生木蓄积2.8106万立方米,四旁树蓄积1.7968万立方米,毛竹株数74688818株。 项目区:项目区内蓄积94.0立方米。2.5 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状况2.5.1 野生植物属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珍稀树种有71种,其中银杉、银杏、资源冷杉、红豆杉、伯乐树属国家一级保护树种。项目区:项目区内人员活动多,主要植被为马尾松、杉木、桂花、脐橙,除零星分布有国家二级野生保护树种香樟外无其他的珍稀野生植物。2.5.2 野生动物新宁野生动物资源现已查清的有脊椎动物29目84科227种。其中哺乳动物8目21科40种;鸟类12目32科95种;爬行动物3目10科38种;两栖类动物2目8科22种;鱼类4目13科32种。野生动物中属国家级保护的4种:云豹、林麝、白颈长尾雉、黄腹角雉;国家级保护的24种:大灵猫、黑熊、藏酋猴、白鹇、红腹锦鸡、蛇雕、大鲵、穿山甲、水獭、斑林狸、小灵猫、鸢、苍鹰、松雀鹰、灰背隼、褐翅鸦鹃、苏门羚、草鸮、雕鸮、斑头鸺鶅、红角鸮、长耳鸮、虎纹蛙、赤腹鹰。载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动物29种:大头平胸龟、乌龟、中华鳖、五锦蛇、黑眉锦蛇、滑鼠蛇、灰鼠蛇、乌梢蛇、银环蛇、眼镜蛇、蝮蛇、尖吻蝮、竹叶青等。项目区:项目区无国家、省级重点保护动物栖息特征与记录。2.6 风景名胜情况新宁县地貌类型多样,丹霞地貌秀绝全国,夫夷玉带,河溪纵横,森林高覆盖,空气优质量,气候宜人,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重点集聚,资源群特色突出;产业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按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新宁县旅游资源涵盖8个主类、28个亚类、68个基本类型,共452处旅游资源单体。79项优良级旅游资源,其中五级旅游资源8处,四级旅游资源24处,三级旅游资源47处。其中崀山、舜皇山、黄金牧场、夫夷江、脐橙产业、夫夷侯国是新宁县旅游发展的六大支撑点。第三章 项目区拟使用林地现状调查3.1 拟占用征收林地现状情况调查方法3.1.1 调查时间与调查人员2015年11月21日至23日,新宁县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受新宁县土地储备中心的委托,派出2名林业工程技术人员,与新宁县林业局、新宁县土地储备中心等有关人员一道,对该项目使用林地的可行性进行了实地调查。3.1.2 调查方法项目拟占用征收林地现状情况采用现地调查和社会调查相结合的调查方法。拟占用征收林地的调查范围为新宁县国土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提供的用地红线图范围。林地现状调查采用湖南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定的技术标准调查。将新宁县国土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提供的用地坐标点转到万分之一地形图上,利用万分之一地形图进行实地区划,采用小班调查和标准地调查的方法进行林地主要因子调查,并以此计算各林地类型面积。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和古树名木调查采取调查访问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小班面积求算和项目使用林地现状图由GIS软件完成。3.2 拟占用征收林地类型3.2.1 拟占用征收林地范围项目拟占用征收林地为用地单位提供的红线图范围内的林地。范围涉及新宁县金石镇古田村。3.2.2 拟占用征收林地内容及规模项目拟占用征收林地总面积3.1362公顷,蓄积94.0立方米(林木蓄积量为测算结果,最终按新宁县林业局采伐作业设计的结果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拟占用征收林地按林地类型分 用材林地面积0.9948公顷,蓄积量94.0立方米;经济林地面积2.1414公顷,无蓄积.(2)拟占用征收林地按保护等级分林地保护等级为级的面积0.6825公顷,级的面积0.2175公顷,林地保护等级为级的面积2.2362公顷。 (3)项目拟占用征收林地按地类分乔木林地面积1.6260公顷,蓄积94.0立方米;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面积1.5102公顷,无蓄积。(4)拟占用征收林地按权属分本项目拟占用征收的林地权属为集体。(5)拟占用征收林地有林地面积、蓄积按起源分4)本项目拟占用征收的有林地面积1.6260公顷,林木起源均为人工,蓄积94.0立方米。 (6)拟占用征收林地有林地面积、蓄积按林种分用材林面积0.9948公顷,蓄积94.0立方米;经济林面积0.6312公顷,无蓄积。(7)拟占用征收林地乔木林分按优势树种、龄组分优势树种马尾松,龄组为幼龄林的面积0.1230公顷,无蓄积;龄组为成熟林的面积0.2748公顷,蓄积27.0立方米。优势树种杉木,龄组为成熟林的面积0.5970公顷,蓄积67.0立方米。优势树种桂花,龄组为幼龄林,面积0.6312公顷,无蓄积。(8)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情况项目所占林地中,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面积1.5102公顷,无蓄积。3.3 拟占用征收林地重点保护与野生动植物情况项目拟占用征收林地范围内除零星分布有国家二级野生保护树种香樟外,没有其他的国家、省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3.4 拟占用征收林地古树名木情况项目用地范围内没有古树名木。3.5 拟占用征收林地涉及城市及城市规划情况项目拟占用征收林地所涉及的范围在新宁县城市规划区范围内。3.6拟占用征收林地是否存在未批先占情况项目拟占用征收林地不存在未批先占情况。第四章 拟占用征收林地对环境和林业发展的影响分析4.1 拟占用征收林地对森林资源的影响项目拟占用征收林地导致森林资源面积减少3.1362公顷,对项目区域内森林资源的面积、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资源的下降是客观存在的,但项目拟占用征收的林地占项目区域的比例很小,可以通过异地造林,尽快恢复森林植被,项目对植被的破坏不会对区域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度和生态功能产生较大影响。4.2 拟占用征收林地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4.2.1 对植被及受保护植物的影响1. 对生态系统物种的丰度和生态功能的影响。 项目的建设将使部分森林植被遭到破坏,对项目区的生物总量造成一定的影响。由于项目建设使用的林地靠近居民点、道路、耕地旁边,林内人为活动较为频繁,植被群落类型较少,生物物种也不是很丰富,境内的植被群落和种类均为常见的类型和物种,项目的建设虽会使被占用林地内的这些物种造成破坏,但项目区内的各种生物群落不会造成大的变化,更不会造成部分物种在该项目区的灭绝。因此,项目的建设将不会对区域内的物种和群落产生大的影响。2. 对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的影响。项目所在区域范围内除项目区零星分布有国家二级野生保护树种香樟外没有其他的国家、省级重点保护植物,对项目区零星分布的国家二级野生保护树种香樟进行活树移栽,项目建设不会对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产生影响。3.对古树名木的影响。项目所在区域范围内没有古树名木,项目建设不会对古树名木造成影响。4.2.2 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因项目建设处在海拔较低,人口相对集中,人为活动较为频繁的区域内,只有一些适应能力强,对环境要求不是很高的一些常见的小形动物如:鼠类和雀类,因此对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将不会产生很大影响。4.3 拟占用征收林地对生态效能的影响项目建设对生态效能的影响是存在的,但在项目建设设计中以考虑到生态环境和有关野生动植物的保护,选址时尽可能避免有保护动植物和古树名木的地方,避开生态脆弱地区,并在项目建设前对项目区零星分布的国家二级野生保护树种香樟进行活树移栽。因此,项目的建设对生态效能的影响是有限的,通过采取异地造林恢复植被、项目区的绿化和美化等措施,项目建设对生态效能影响较少。4.4 拟占用征收林地对环境质量的影响项目建设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主要有:1.项目建设中所产生的扬尘对大气有一定的污染,但通过定期洒水、封闭建筑工地等措施,可将影响降低到最小限度。2.项目建筑污水和生活污水对水资源有一定的影响,但通过建设废水沉淀池、化粪池等措施,可将影响降低到最小限度。3.项目建设中所产生的噪音可通过设置简易隔声屏障,合理安排噪音机械数量和使用时间等措施,使区域内环境噪音达到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音标准。4.项目建设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可通过分类收集进行分类处理。4.5 拟占用征收林地对景观风貌的影响 项目区所处的位置无旅游景点,只要按以上措施具体实施将不会造成影响。4.6 占用征收林地对林业发展的影响项目拟占用征收林地导致森林资源的面积减少、森林质量的下降是客观存在的。项目建成后,拟占用征收林地上的植被消失,对植被的破坏是不可逆转的。由于充分考虑到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的保护及有关野生动植物与古树名木的保护,尽可能避免有珍稀动物和古树名木的地方。同时,通过对项目进行绿化,可使项目区的生物物种增加,使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和森林的破坏降到最低。 第五章 综合评价5.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将有效缓解新宁县土地供应紧张局面,促进土地市场良性循环,优化经济环境,使得社会经济、土地呈现更加协调的发展态势。大大提高城镇居民的住房水平,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改善新宁城区面貌。5.2 项目拟占用征收林地建设条件及建设措施评价根据湖南省林业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林地使用审核审批管理工作的通知(湘林资201314号)的文件规定:“市州(县市区)政府及有关部门批准的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外,其他项目原则上不得占用除农田防护林林地、护路林林地以外的防护林林地和特种用途林林地。”、国家林业局占用征收林地审核审批管理规范(国家林业局林资发2003139号)的规定:“省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非基础设施项目,省级以下(不含省级、下同)、县级以上(含县级,下同)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批准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原则上可以占用征用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省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国家和省级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范围以外的林地。”、国家林业局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国家林业局令第35号)的规定:“县(市、区)和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批准的基础设施、公共事业、民生建设项目,可以使用级及其以下保护林地。” “符合城镇规划的建设项目和符合乡村规划的建设项目,可以使用级及其以下保护林地。”本项目已由新宁县人民政府批准立项,因此,该项目使用林地符合湖南省林业厅湖南省林业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林地使用审核审批管理工作的通知(湘林资201314号)第三条第一款、国家林业局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规范(林资发2015122号)第二条第一款、国家林业局制定的占用征收林地审核审批管理规范中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第一条第三款及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国家林业局令第35号)第四条第四款与第六款的文件规定的条件。总的来说,项目建设对植被破坏不大,项目区域林业主管部门就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设计单位在设计中积极采纳。同时,拟占用征收林地面积已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因此,项目选址是科学的,对植被破坏较小,对植物物种没有多大的影响,不会导致区域生态系统性质和功能发生根本变化,不会对植被分布格局产生显著的影响,也不会对项目区域的森林资源造成大的影响。5.3 项目效益评价5.3.1 社会效益 项目将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大提高城镇居民的住房水平,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改善新宁城区面貌。5.3.2 生态效益项目建设对项目区的生态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通过缴纳森林植被恢复费用进行异地造林,做到“占一还一”,在项目区范围内绿化美化环境,一定程度上会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第六章 保障措施6.1 环境保护措施1.大气污染保护措施:通过定期洒水、封闭建筑工地等措施。 2.污水控制措施:通过建设废水沉淀池、化粪池等措施,将排水集中于边沟渗降或蒸发。 3.噪声控制措施:通过设置简易隔声屏障,合理安排噪音机械数量和使用时间等措施。 4.固体废弃物控制措施:通过分类收集进行分类处理。6.2 水土保持措施 项目建设必然对环境有一定的破坏,这是暂时的,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后会给周边环境带来新的景观。施工时破坏和改变了的环境要给予恢复与修饰。对项目区的美化,景观绿化设计不仅要满足防护、加固等工程上的需要,还要从美学、景观等方面给予更多的考虑,这不仅是突出项目区文化内涵和品质的需要,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的要求。6.3 林业技术保障聘请有资质的园林绿化设计、施工单位对工程进行设计施工,根据地形特征,科学合理规划用地,尽可能少占用林地,特别是有森林生长的林地;林业主管部门认真落实森林植被恢复方案,做好异地造林设计与项目区零星分布的国家二级野生保护树种香樟活树采挖移栽设计,及时进行异地植树造林,尽快恢复森林植被。6.4 资金保障 项目建设单位必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国家林业局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湖南省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管理实施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足额及时缴纳占用征收林地的森林植被恢复费,按照湘财综200310号文件规定,该项目建设占用征收林地需缴纳森林植被恢复费376344万元,这样有利于林业部门按照“征一造一”和异地造林,尽快恢复森林植被。第七章 可行性研究结论7.1 项目建设的合法性 项目建设经新宁县人民政府批准,使用林地符合国家林业局制定的占用征收林地审核审批管理规范第一条第三款及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国家林业局令第35号)第四条第四款、湖南省林业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林地使用审核审批管理工作的通知(湘林资201314号)第三条第一款中使用林地的条件和范围。 7.2 项目使用林地范围及主要调查数据 项目拟占用征收林地建设为新宁县2015年度第二批次土地开发利用项目所需的林地,涉及新宁县金石镇古田村,范围为新宁县国土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提供的红线图范围。项目拟占用征收林地总面积3.1362公顷,蓄积94.0立方米,这些数据是新宁县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技术人员经过现场调查,是真实的、可靠的。7.3 项目建设对项目区环境和林业发展的影响项目建设对生态效能存在一定的影响,使3.1362公顷的林地发生变化,但项目占用征收林地不会导致区域生态系统性质和功能发生根本变化,也不会对植被的分布格局产生显著影响。通过异地造林,恢复植被困难不大。7.4 项目建设条件分析项目区离新宁县城距离较近,交通便利;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地下水情况良好、无影响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地质;电力、通讯、自来水等服务设施完备。资金充足,技术力量雄厚,项目建设完全有保障。7.5 项目保障措施完备该项目在施工和运营阶段,有完善的环保设施,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和减缓对当地生态环境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并通过“占一还一”和“异地造林”的措施,可对当地生态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7.6 可行性研究结论 综上所述,项目建设使用林地是社会发展所必须的。根据国家林业局制定的占用征收林地审核审批管理规范第一条第三款及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国家林业局令第35号)第四条第四款与第六款、湖南省林业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林地使用审核审批管理工作的通知(湘林资201314号)第三条第一款中关于建设项目占用征收林地的条件和范围及通过对项目拟占用征收林地的现状调查与拟占用征收林地对环境和林业发展的影响分析、综合评价,以及制定的各项保证措施,拟建项目使用林地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第八章 相关说明8.1 项目关联单位(1)用地单位:新宁县土地储备中心(2)最初接收申请的林业主管部门:新宁县林业局(3)使用林地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新宁县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8.2项目关联单位对占用征收林地承担的责任8.2.1新宁县土地储备中心的责任(1)向新宁县林业局提出工程建设用地书面申请;(2)对提供用于编写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的文件、报告、图 纸等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负责;(3)严格按审批的林地范围使用林地,严禁超审核范围占用林地;(4)按规定与林地、林木所有权人签订林地、林木补偿协议;(5)提供如下书面材料: 项目使用林地申请; 征用占用林地审核审批县级信息登记表; 使用林地申请表; 使用林地现场查验表; 符合建设工程征占用林地报批程序的项目立项批文; 占用征收林地权属证明; 征占用林地告知材料、林木补偿协议书; 法人证明材料; 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 使用林地现场核实报告; 预交森林植被恢复费收据(专项收据复印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