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概况1第一节 项目概况1第三节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3第四节 可行性研究范围4第五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5第六节 可行性研究报告结论6第二章项目的必要性、市场分析及区位分析8第一节:项目的必要性8第二节 市场分析11 第三节 区位分析12第三章 建设场地选择和建设规模17第一节 建设场地17第二节 建设规模和生产方案17第四章 总图布置22第一节 总图布置22第五章 高新技术内容和技术流程27第一节 主要高新示范高科技技术27第二节 生产技术流程41 第三节 营销分析43第六章 生态环境保护及综合利用44第一节 生态环境改善及综合利用44第二节 环境保护45第三节 环境评价46第七章 节能47第一节 设计依据47第二节 节能措施47第八章 安全生产、劳动保护与卫生防疫48第一节 安全生产 劳动保护48第二节 卫生防疫48第九章 项目的组织管理和50技术依托单位情况50第一节 项目组织管理50第二节 项目的运行管理机制50第三节 劳动定员51第十章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52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53第一节 投资估算的依据53第二节 编制依据53第三节 投资估算54第四节 资金筹措54第五节 工程招标方案55第十二章 财务评价57第一节 财务评价的依据57第二节 财务评价基础数据57第三节 财务评价58第十三章 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评价61第一节 社会效益评价61第二节 生态效益评价62120第一章 概况第一节 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环生农场2项目承办单位:某省农村产业协调发展服务指导中心3项目法人代表:4项目技术负责人:5项目主管单位:某省发展计划委员会6项目地址:郑州市郊区7项目建设目标: 建设以生态农业为基础,以乡村旅游为导向,运用生态学、旅游学、循环经济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以科学技术作支撑,以经济利益为中心,发展高产、高效、低耗、无污染的绿色蔬菜、畜禽产品。加大科技支农力度,调整和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创建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坚持走持续发展的道路,改善生产条件、保护生态环境,将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结成完整的产业链条,进行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达到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的有机统一,使之成为集农业综合开发、生产经营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农场。8.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与规模建设内容建立绿色产品生产基地。进行土地资源综合开发,建立以种植和养殖为主的高效生态农业园区,随着我国加入WTO,社会消费市场对农产品质量将会提出更高的要求,生产质优价高的绿色畜禽肉类和蔬菜粮食等是今后农业生产领域的主要任务。建设农业生态休闲观光园。在生态农业生产园区的基础上,立足生态园山青水秀、“绿色环保”以及生态的休闲园的特点,充分利用生态园的自然景观,形成“可览、可游、可居”的环境景观和集“自然一生产一休闲一康乐一教育”于一体的景观综合体,发展体验农业与观光农业相结合的特色旅游。环生农场占地面积共150亩,具体为:(1)绿色蔬菜生产基地70亩单体大棚30亩露天蔬菜种植区40亩(2)农作物区20亩:大豆,玉米,饲料草3.绿色养殖示范基地 良种仔猪、商品猪、优质土鸡共占地10亩(仔猪:商品猪:优质土鸡=12:10:100) 4.示范基地环境基础设施初步预测占地30亩园区道路建设,其中:场区道路:房屋等建筑必须突出绿色环保理念 给排水工程:引入周边水源进场区,努力营造山水自然环境。 5.沼气池:50米3及配套设施6.排灌系统(喷灌、滴灌) 项目按排灌系统、蔬菜大棚、开挖支排水沟,使整个区域形成层次分明的排灌网。喷、滴灌设施。实现灌溉自动化,节约水源,节省劳力,保护土壤,同时有利于集约化科学管理,展示推广。 另:给排水 给水工程:分为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均为井水。 排水工程 排水工程设计:各示范基地就近与已有的水塘、水渠贯通,形成排水系统、近期采用雨污合流制、通过灌渠形成排水体系,雨水就近排入渠道或水塘,汇聚排涝站,再排出。生活污水经粪池或沼气池处理后用于浇灌农田或排入排渠。 项目总投资:79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760万元,流动资金38万元。 9项目实施期限 拟从2013年12月到2014年12月,1年内达到本报告提出的规模目标。该场建成后,其收益可继续投入农业新技术更新,使项目继续发挥示范推广作用。 第三节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 1.国家、某省、郑州市十二五计划和2014年远景目标纲要 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菜蓝子”工作的通知,国发199722号。 3.国务院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 4.温家宝:要使部分年轻人愿意留在农村搞农业 5.国家关于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建设的文件 6.国家计委和建设部联合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与参数7.其他有关法规文件及委托本院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合同。8、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上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着力促进农民增收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并强调“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9、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上说:“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第四节 可行性研究范围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建设绿色蔬菜、绿色养殖的生态农场为主要研究对象。对项目农业结构调整布局,种植场地选择,循环模式分析,建设条件进行评估,选择具有抗性的蔬菜良种和优质畜禽品种及种植养殖技术,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选择。拟建规模、投资估算,项目经济效益测算及循环模式可行性分析作为重点,具体内容有: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建设条件和规模3.循环模式分析 4.市场预测与营销渠道 5.生产技术方案 6.公用工程及生态、环保卫生、防疫 7.生产组织,劳动定员,技术培训 8.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9.财务效益分析第五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单位:万元序号项 目单位指标1总投资万元797.5402年销售收入万元925.0003年总成本万元801.3704年经营成本万元736.9005年销售税金万元36.3206利润总额万元87.3107财务内部收益率%15.0908财务净现值万元94.0009投资利润率%11.40810投资利税率%15.96211资本金利润率%11.40812借款偿还期年13投资回收期年6.25014盈亏平衡点%79.25515资产负债率%3.290第六节 可行性研究报告结论 1.建设生态农庄是现代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的有机结合,在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并举的基础上达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向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方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为市场提供绿色农副产品,是符合当前国家和我省农业产业政策的。 2.项目区环境条件好、气候适宜、雨量充沛、土地资源丰富,可充分发展多种农业项目。本项目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运用新型生态循环模式,使项目总体上产生良性循环,变废为宝,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保护了环境,有显著的生态效益。 3.项目建成后,保证了郑州市近郊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生态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示范园的建设可带动郑州市区域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和应用,使郑州市的环境质量得以改善,真正做到对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4.本项目各子项均引进良种栽培和饲养,采用先进的耕作技术和饲养方法,依托科研院校不断更新,做到高投入、高效益,在调整生态生产模式的同时,发展深加工,形成产业化生产,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项目拟生产优质农副产品为主,全面开发各种有机蔬菜及畜牧良种,供应郑州市市场及辐射周边区域,起到示范推广作用,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5.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明显,财务评价指标均高于一般农业项目,项目是可行的。6.建议:项目必须有规划,按规划组织较强的班子负责实施,技术上一定要依托高水平的科研单位和技术人员指导,在实施中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选择种植养殖的品种,注重生态,保护环境。本项目区地处郑州市近郊,紧邻某农业大学及相关科研、教育单位。可充分发挥其科研成果转化的优势及技术、人才资源优势,科技支撑基础雄厚,科技贡献率高。第二章 项目的必要性与市场分析第一节:项目的必要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对健康关注程度的日益提高,对食品的安全性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发展循环型生态种殖业和为消费者提供无污染、无残留、对人类健康有益、无公害的绿色蔬菜是市场的所需。生态农业是农业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发展生态农业,进一步加强生态农业建设既是保证农业持续、稳妥、健康发展和保证我国农业现代化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又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业。2012年国家远景目标纲要再一次强调“把加强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2011年年末,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全面部署了2012年的农业农村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会上有针对性地阐述了继续做好“三农”工作需要把握的若干重大问题,为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确定农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增加农业投入,走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集约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人口资源、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协调共进,形成良性循环,建设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 河南省作为一个农业比重大、农村人口近7 000万人的发展中大省。要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重点、难点都在农村。相对城市来说,农业内在素质和发展水平较低,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业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低,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突出等问题是困扰农村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些问题的唯一出路就是加快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实施农村生态产业的战略性发展。 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我国农业进入可持续发展的探索热潮。从单纯的追求数量转向追求质量,从追求产量的增长转向追求综合效益的提高。全球的农产品消费市场普遍关注安全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产有机食品为特征的现代生态农业应运而生,未来人们对绿色无公害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食品安全问题却成了我国农产品的“瓶颈”,因此,发展生态农业、开发无公害绿色食品有其必要性和迫切性。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建立科学的农业生态模式,选择科技含量高的优良品种,生产无公害的粮食、畜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已成当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在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并举的基础上达到农业可持续性发展。项目选择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农民素质较高,有一定蔬菜种植基础,交通便利的地区,建立农场,是符合我省农业产业政策的。 郑州市是一个旅游城市,历史人文景观和美丽市容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随着假日的增多,市区居民的休闲旅游的兴趣越来越浓。崇尚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农家乐假日休闲旅游,近郊农村现代农业生态模式的建立,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把生态农业区的建设与生态旅游建设统一起来,提高产业的关联度,带动其它产业的共同发展,不但为郑州市提供了新的旅游项目,而且宣传了生态农业科普知识,增加了经济效益,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采用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加大科技兴农力度,调整和优化村经济结构,通过示范园的建设将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联结成完整的产业链条,进行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生产与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通过生态农场的建设,从而起到生产技术、生产方式、经营模式、消费方式和直接参与等方面的示范样板基地的作用,带动郑州市和周边地区农村运用高新生物技术走高产、优质、高效、低耗和无污染的生态新路子,实现该地区从农业资源型开发向农业科技型开发转变,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因此,建设该生态农场是十分必要的。第二节 市场分析 随着人类跨入21世纪,对环境保护、生态农业由感性认识转到了理性认识,人们从单纯追求数量转向追求质量,从追求产量的增长转向追求综合效益的提高。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产有机食品为特征的生态农业应运而生,并呈方兴未艾之势。生态农业代表了21世纪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特点之一,合理安排农村产业结构,选择科技含量高的优良品种,采用绿色种养技术,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化生产,将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将有广阔的市场。 创新蔬菜品种、发展蔬菜生产是国家种子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绿色无公害、保健型的蔬菜,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要副食品,目前市场上为数不多,供不应求,深受人们的欢迎。利用无公害农产品加工的绿色食品和工业产品,是人们优先采购的品种,具有很高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发达国家对绿色食品的需求以每年25%-30%速度增长,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已同世界上90多个国家和地区,500多个相关组织建立了联系,通过在质量标准、技术规范、认证管理、贸易准则等方面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包括日本有机食品自然食品协会、德国的bcs等,为中国绿色食品的对外贸易奠定了良好基础。按生态农业模式建设的生态农场,将推动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的发展,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蔬菜农副产品生产均属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人多地少,农民有精耕细作的好传统,生产成本相对较低。近年来我国蔬菜出口贸易稳步增长,2000年蔬菜种植面积1467万吨,约占世界总面积的35%;总产量4.4亿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65%;当年出口245万吨,占世界贸易量的7%。近年来中国蔬菜出口迅速增长,年出口额已超过15亿美元,其市场前景广阔。蔬菜生产中有害物质污染已越来越严重,不少地方却出现过食用污染蔬菜造成的急性中毒事件,特别是农药残留已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人们开始认识到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未来的农业的优势决定于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研究创新能力及相应研究成果的转化率,即要大幅提高土地生产率又要维护改善农业资源基础与生态环境,因此,建设生态农场基地,引导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生产无公害、绿色蔬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3节 区位分析1、 研究区域以荥阳市和上街区为主题,东至郑州绕城高速、西至荥阳市行政区划边界、北至黄河南岸南至郑少洛高速!2、 郑州各下辖县交通对比在郑州的方位据郑州的距离通往郑州的主要道路 荥阳市西 15公里中原路、郑上路、310国道(出荥阳市区后与郑上路合为一条)、索河路、科学大道、连霍高速巩义市西82公里连霍高速、G31上街区西38公里郑上路新郑市南46公里107国道、102省道和京港澳高速新密市南40公里316省道、郑少落高速登封市西南52公里郑少洛高速、316省道 中牟县东37公里310国道 郑民高速、连霍高速、郑开大道3、 政策定位(摘自2011年05月21日08:51 河南商报)3.1荥阳宜居:健康城位于荥阳市城区南部,东至西南绕城高速、南至马米线、西至S232、北至中原西路,规划面积约117平方公里,规划人口50万75万。发展定位:建设郑州都市核心区的医疗综合服务区、服务中西部地区的医疗保健基地3.2上街宜居:职教城位于上街区西南部,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395亿元。功能定位:全力打造中原地区规模最大、品位最高的国际化新型宜居职教城,建成河南省职业教育发展核心区和省部共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3.3南部宜居:教育城位于郑州南11公里,规划总面积138平方公里,现有人口22万人。功能定位:将郑州市内优质高中资源外迁等,建成集教育培训、商业服务、现代工业和休闲居住为一体的宜居教育城。3.4新郑全力打造中原航空港4、 环境4.1城考中的荥阳在河南省人民政府开展的城考(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也被称为“城考”。这项制度要对环境综合整治的成效、城市环境质量制定量化指标,每年考核一次,评定城市各项环境建设与环境管理的总体水平)中,荥阳市在县级市排名中再次名列第一,这已是荥阳市连续三年(2009、2010、2011)在“城考”中夺冠。(摘自2012年7月7日东方今报)4.2郑州下辖县市环境质量(数据截止到2012年10月7日)地点首要污染物污染指数平均值空气质量级别荥阳市PM1063.1新密市PM1070.4登封市PM1066.6新郑市PM1075.425中牟县PM1071.875数据来自郑州环境保护局,郑州市2012年环境空气质量周报5、 水域分布5.1 3月22日是第十九届“世界水日”,也是“中国水周”的第一天。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城市用水:应对都市化挑战”。省会郑州虽然紧邻黄河怀抱,可是人均水资源是全国水平的1/10,“宜居水生活”对郑州人来说,似乎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梦。对此,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冯德显表示,在“郑州都市区”的框架中,如果说有一个地方能改善郑州人的亲水梦想,那一定是荥阳,对一个北方缺水城市来说,索河(包括三仙庙水库、丁店水库、楚楼水库、河王水库四座水库)独特的山水资源是真正的稀世珍宝,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自然馈赠,且公园绿地遍布。事实又是怎样的呢?地处郑洛经济带核心部位的荥阳,除了优越的区位优势、产业发展优势,还有着不可多得的山水优势、文化优势和生态环境优势5.2郑州西部与其他方向在水域上的对比5.2.1新郑新郑主要的水域有望京楼水库、后湖水库、双泪河。双泪河水库有相当一部分是沿新郑到新密的铁路分布的,后湖水库周围是新郑的大学城,望京楼水库周围的环境还可以,只不过他是个死水库5.2.2荥阳索河有南向北流淌着上面依次分布着三仙庙水库丁店水库,楚楼水库、河王水库;枯河上分布着唐岗水库,还有黄河支流汜河!索河是荥阳的母亲河,位于荥阳中部,属淮河流域,全长52千米,流域面积336.84平方公里。周围分布着30多各村庄。三仙庙水库316.2万立方米丁店水库6050万立方米,楚楼水库1885万立方米,河王水库2257万立方米。5.3新密主要水域有李家湾水库,双泪河(眼铁路分布)5.4巩义伊洛河(黄河支流)5.5登封白沙水库(紧邻禹州市),纸坊水库、少林水库(在嵩山风景区内),颍河5.6中牟众多小河组成的贾鲁河分布过于分散第三章 建设场地选择和建设规模第一节 建设场地理念 生态农场经过实地考察比选论证,比较郑州市近郊各地实际情况后确定,按市总体规划选择在城市郊区和生态农业开发规划区域。 发展生态农业,向种植养殖无绿色蔬菜、畜禽等方向发展,采用了良种和先进的种植技术,形成生态农业生产的模式,制定建设生态农业的规划,滚动实施。本项目为首期建设,其建设场地的确定只是按规划布置安排生态农业综合种养植模式。在保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尽量发挥示范园的作用,突出科技特色,建成融生产、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推广、科普教育于一体的朴素、清新、自然的生态农庄。第二节 建设规模和生产方案 一、建设规模 农庄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组织生产,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按现代农业生态产业模式安排规划: 第一产业:蔬菜、名特优新畜禽养殖和与生态农业相关的生物技术。 第二产业:农产品保鲜、精深加工、生物农药、生物饲料、生物肥料等农产品的开发、加工。 第三产业:建立生态农业服务体系,拓展生态农业旅游休闲功能。 项目总面积150亩,按生态农业模式的要求,科学、合理的选择种养殖品种、规模、生态链。 二、建设内容1.绿色蔬菜生产基地70亩单体大棚30亩露天蔬菜种植区40亩2.农作物区20亩:大豆,玉米,饲料草3.绿色养殖示范基地 良种仔猪、商品猪、优质土鸡共占地10亩 4.示范基地环境基础设施初步预测占地30亩 5.排灌系统 项目按排灌系统、蔬菜大棚、开挖支排水沟,使整个区域形成层次分明的排灌网。 6.喷、滴灌设施。实现灌溉自动化,节约水源,节省劳力,保护土壤,同时有利于集约化科学管理,展示推广。 7.微生物菌肥生产 充分利用郑州市及近郊周边地区的人畜粪便、垃圾、绿肥,回收利用、加工、生产微生物菌肥,使物质能源多层次利用,同时为无公害、有机蔬菜提供肥料保证。8. 旅游建设 提供有旅游休闲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产品、农耕文化为前提,以规划、设计、修建为手段,以创设现代化经营管理理念为载体,把农业生产与旅游观光结合起来,追求设施与农业系统、生态系统、人文景观系统的和谐统一,围绕农庄活动场所,依托农业文化景观、农事活动、乡村聚落等资源,向游客提供一种自在、自然、幽静、野趣、新奇的游乐空间,尽力体现回归自然的消费心态,形成一个集旅游观光、优化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功能为一体的原生态农业旅游、休闲、娱乐新型农庄。 第四章 总图布置 以郑州市的总体规划为依据,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以生态农业模式生产为主的原则,在充分发挥生态农业生产、示范、推广、应用等方面作用的同时开发农业科普教育,使之成为人们进一步了解现代高科技农业知识、认识自然、加强环保意识的理想场所。示范园的建设,将改善城乡结合部的环境质量,提高城市的绿化率,构筑一个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使之成为全省生态农业的样板基地之一。第一节 总图布置农场按荥阳城市总体规划的总体布置,分为三个生产示范区,形成生态农业循环模式。 1.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在地势较平坦处建设蔬菜大棚、玻璃温室及附属设施,室外蔬菜种植示范区,配套现代化喷灌系统。2. 绿色作物示范区 一方面生产出售绿色食粮,形成链条式发展;另一方面供给农庄内部畜禽,突出整体绿色理念。 3.绿色养殖示范基地 发展良种猪仔的繁育、良种商品猪为主的综合利用,设猪-沼-蔬生态模式,利用处理后猪粪便喂鸡,使鸡群可在作物区中活动,产生的鸡粪又可以肥田。 示范基地开辟游览路线,增加必要的服务设施。除推广应用示范技术和模式外,还可为游人增加农业科普知识,增加社会对生态农业模式的认识。 所有旅游项目、设施均按生态模式安排,注重环境保护,清新质朴,让每位游客都有回归自然,置身田园之中,体验自选自摘的农家生活的欢乐。 4.绿化 各基地开发后要注重植被保护,防止水土流失,采用生态模式形成科学、合理的综合种植养殖形式,自然平衡生态链、显示生态农业美景。各基地的绿化安排应综合考虑、统一规划,形成丰富层次的观赏景观。主次道行道树种植有观赏性又有经济价值的树种,建筑物四周遍植花草。第五章 高新技术内容和技术流程第一节 主要高新示范高科技技术 本项目采用生态农业模式,利用高新农业技术和现代生物工程技术,为无公害大棚蔬菜和周边农民提供优质种苗,也可作为科研基地。一、主要生态农业模式 1.物质分级多层利用模式,建设微生物菌肥生产系统,设置集中沼气池,集中收集人畜、农作物废料、垃圾土堆发酵或沼池发酵,生产微生物肥料,用于无公害和有机蔬菜生产。同时解决了养殖业粪便污染问题,形成“畜沼菜”为主的结构优化模式实现物质能源多层次利用。 利用郑州市及荥阳市粮食加工的下脚料,混合饲料、青饲料喂养猪,将猪粪、鸡粪和其它农家肥用于种蔬菜、间种经济作物,形成良性生物链,保持生态平衡,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2.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病虫害防治模式,依托科研院校的技术力量建设生物防治体系,创造天敌生存环境。3.生态农业种养结合技术本项目建立无公害农作物基地、绿色蔬菜基地,均按高标准建设。建年产1000头的养猪场(如:中草药、花生、大豆、绿肥等),建立农作物猪沼菜等的生态模式。 4.生态旅游模式。项目根据实际情况,利用建设生态农业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项目各基地采用生态模式,为以上生态模式的综合运用,在依托生态农业科学技术、生产手段和科学管理的同时,最终建立一套完整、系统的生态农业体系。二、高新技术内容1. 初步计划农场内有鸡、猪、鱼、大豆、玉米、小麦、饲料草、食用菌、大棚、温室及各种蔬菜2.植物动物模式:养猪养鸡养鱼种菜大棚沼气食用菌大豆玉米。3.植物饲料动物肥料关系,例如饲料作物(玉米、大豆、俄罗斯饲料草、大中华冬牧草、籽粒苋)种植与养猪、养鸡、养鱼的结合,作物秸秆喂饲动物,动物粪便肥田。4.大豆和玉米互利共生,可以套种。作物秸秆还田,堆肥,沤肥,做培养基,制沼气,秸秆还田后,促进了微生物的活动,加强生物固氮能力,减少氮素的损失和作物中、后期可能出现的脱肥现象,提高土壤中代换性钾的水平,增加硫、硅等微量元素。秸杆还田在改善土壤营养状况的同时,还能促进土壤一系列理化性状的改善。如:新鲜秸杆在腐殖化过程中,产生了富有活性的团聚剂和土粒结合,会促进土壤水稳性团粒结构的形成;秸杆在土壤中腐化后,能提供较稳定的腐殖质,可以保持土壤中腐殖质的平衡,提高土壤肥力;秸杆在分解过程中释放了大量的能量物质,微生物数量激增,另外还能减少某些作物的病害。秸秆经氨化、碱化或糖化处理后喂家畜,家畜粪便和饲料残渣制沼气或培养食用菌,食用菌下脚料繁殖蚯蚓,蚯蚓喂鸡,鸡粪发酵后喂猪,猪粪发酵后喂鱼,沼气渣和猪粪养蚯蚓,将残留物养鱼或作肥料。5.农田养鸡:取食农田杂草和小动物,动物粪便回田成为作物肥料,发酵喂猪。6.地边养猪:肉卖,粪便回田,沼气7.种桑养鱼,鱼吃动物粪便,蚕沙,草,塘基肥桑,著名的桑基鱼塘就是基上种桑养蚕,蚕沙下塘养鱼,塘泥回基肥桑的循环模式,今天已经演化出花基鱼塘、蔗基鱼塘、草基鱼塘、塘边养鸭、塘边养猪等循环体系.8.沼气:养鸡鸡粪喂猪猪粪进入沼气池沼气用于生活燃气照明、沼气液渣作肥料生产大棚蔬菜,实现了养殖粪便的循环再利用,既改善生态循环,又增加了效益。沼液用于拌饲料喂养生猪,养殖场的粪便污水作为厌氧发酵沼气池的原料,在严格缺氧的条件下,通过微生物作用,将其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优质可燃气体沼气和绿色有机肥料沼肥,沼气用于农户的炊事用能和发电,沼肥用于种植各种农作物.9.可加蚯蚓:通过蚯蚓处理作物秸秆、动物粪便、污水处理厂污泥等,使废物资源化后再重新利用,例如利用蚯蚓进行秸秆堆肥、粪便堆肥、污泥堆肥等10.食用菌:(养殖业粪便种植业秸秆培养基)培养食用菌菌渣做农田肥料.11.施肥控制:通过平衡施肥、控释肥、精确农业等措施控制肥料的使用时间和使用量,减少养分投入和流失,可以增加系统内的利用效率.12.节水灌溉技术本项目建设的整个项目区全面疏通灌溉渠,衬砌排水渠,合理利用水源。在蔬菜示范区,大棚群用喷灌、滴灌方式进行灌溉。微灌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各种大小棚及各种田块使用。灌水分布均匀、精确、效率高,可节水,节省劳力,提高产量和品质。为更好地发挥使用效率,利用微灌系统自动施肥,根据不同的灌溉条件,设计了泵前式自动施肥器和泵后式自动施肥罐(高位差、自来水可用),现将微灌系统浇水施肥的管理和具体操作简介如下。(1)水份管理微喷:可通过球阀来调整水量的大小,压力过大则可多开一个棚开关,压力不够可关闭一个开关,调于适合蔬菜灌溉的最佳状态,喷灌的水量应根据蔬菜不同的生长期适合蔬菜生长的需水量而定,一般喷至蔬菜根际处润湿即可。一天内最佳喷灌时间为:冬、春季宜选在早晨蔬菜表面有露水湿度大,最低温度时喷,夏、秋可根据蔬菜种类的不同,如菜秧根系浅的蔬菜,早晚都可喷,其它蔬菜以下午温度下降后喷为宜。滴灌:通过每个棚的球阀来控制水滴的数量,对地块高处应经常检查有无水滴,如高处无水滴则水流量不够应关闭一个棚球阀,滴灌的滴水量应根据蔬菜品种植株的大小确定,每株应控制在0.3-1.5kg水,做到少滴勤滴节约用水。一天内最佳滴灌时间为:冬、春季宜选在中午地温最高时滴,夏、秋宜在早晨在下午地温低时滴,有利于蔬菜生长。(2)施肥管理肥料种类:三元素复合肥、尿素、钾肥、磷酸二氢钾、大肥王、微量元素等可溶性速效化肥,过滤后的沼液,有机肥浸出液等液体肥都可用于喷滴灌。肥料数量:667M2施5-15kg化肥,配方施肥应根据蔬菜生长期而定,667M2菜地施化肥溶液1.5-3t。肥料浓度:化肥为0.3%-0.5%,农家肥为15%-30%。(3)施肥技术施肥方式。a.泵前式自动施肥器(见附图一)是利用自吸泵的吸力在水泵前进水管上安装一个141的三通,一个4施肥阀,一根4养料软吸肥管,吸肥端接一过滤网插入贮肥便可将母液吸入稀释均匀地施入土壤。b.泵后式自动施肥罐(见附图二)是在水泵后主管上安装2个141的三通,二个4施肥阀,二根8的塑料软管与可封闭的贮肥罐相连而成,在2个三通中间安装一个调控阀,进行水量调控。贮肥罐可用自动喷雾器的塑料桶改装,在桶的上方安装一个出肥开关,实行一桶两用。施肥时将肥料加入到贮肥罐中,将盖子盖紧,打开施肥阀,把调控阀调小流量,使水流从低口冲进贮肥罐将肥料溶解后从高中流出进入主管,随水流施入土壤。浇水、施肥的操作a.开机前的准备:先打开需灌溉的棚球阀,自吸水泵加引水,底阀应用60目网纱罩住,每次开机前先用螺丝刀拨电机后背的风叶轮是否有转,有转才能启动,插上电后用螺丝刀拨风叶轮,一旦转动叶轮全部损坏,如叶轮没有转,就得修理水泵,清除锈垢才能使用。b.用一个装肥的桶或罐装满水,插入施肥管,在水泵运转状况下,打开施肥阀自动吸入主管。c.记录开施肥阀前的流量表数码和吸完桶内水后关闭的表数码,测得吸完后的流量。(4)注意事项喷滴灌的工作压力不能过大,以免长期使用,负荷过大,影响使用寿命。在使用泵后式自动施肥罐时,应先灌计划施肥液的1/3的水后再开施肥阀,直至施完计划肥液的总量,为防止出现肥害,施肥罐一次只能装1/3容积的干化肥。每施5次肥,应拨出滴管堵头冲洗一次沉淀的肥渣,以免堵塞滴头,如有个别堵塞,可用打气筒的气嘴对准滴头冲开。应严格掌握施肥浓度,防止过浓出现肥害,应控制在0.5%以内。每次施肥后应灌以排干净管内肥液为标准的清水,防止堵塞和腐蚀管件。经常检查过滤装置,发现流量不足,应及时清洗过滤网纱的堵塞物,保证灌溉效果,减轻电机负荷,节约能源。为使水泵不锈,下次使用运转正常,水泵在长时间不用时,应打开灌引水口,插上电将水泵倒转过来,至水泵内水全部流尽。每隔7-10天通电一次,连续几次。3. 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3.1栽培技术及各季节适宜栽培蔬菜蔬菜种植季节1和2进行对比,利于选择(一)越冬茬 秋季(9-11月)露地直播或定植,越冬前幼苗长到一定大小或半成株状态,露 地越冬或简易覆盖 (秸秆、地膜)越冬,翌春或早夏 (3月中旬至5月中旬)收获上市。是缓解早春蔬菜供应 “淡季”的重要茬口。在生产上,这茬蔬菜主要作为轮作倒茬的小茬栽 ,适宜种植的蔬菜主要是些耐寒性较强的蔬菜,如菠菜、韭菜小葱、羊角葱等。 (二)早春茬(或叫春茬) 早春土壤解冻后(2月下旬至4月上旬),露地直播或移栽,生长期40-60天,晚春到早夏(4月上旬至5月上旬)上市,是夏季果菜上市前解决“春淡”的一茬蔬菜。这茬蔬菜品种较多,生长期较短,往往作为“轮茬”或 “小茬”蔬菜安排。适宜种植的蔬菜有春菠菜、油菜、水萝卜、茼蒿、茴香苗、莴苣、 莴笋、早熟甘蓝、苤蓝、花椰菜、青花菜等耐寒性蔬菜。 (三)春夏茬(夏茬) 春末夏初 (4月中旬至5月中旬)晚霜结束后露地直播或定植,6-7月连续收获大量上市,形成蔬菜供应旺季。这茬在露地蔬菜生产中无论从产量还是产值上讲都是最重要的一茬。其蔬菜种类也丰富,包括矮生菜豆、架豆、豇豆等豆类,黄瓜、西葫芦、南瓜、冬瓜、西瓜、甜瓜等瓜类,以及甜玉米、黄秋葵、毛豆等杂果类品种。 (四)夏秋茬(伏茬) 在炎夏(5月下旬至6月上旬)播种或 定植,“秋淡” (7-9月)时收获供应。这茬在夏季炎热的地区,主要种些较耐炎热的蕹菜、苋菜、小白菜、豇豆等,作为补充“秋淡”供应的小茬口安排。但在夏季暑期短,不太炎热的地区,可种植生长期长、产量高且比较耐热的果菜类,如中晚熟茄子、辣椒、冬瓜、豇豆以及所谓的“秋茄”、“秋黄瓜”、“秋豆角”等,也可栽植较耐热的大葱、夏秋甘蓝、花椰菜、青花菜等叶菜。这一茬常作为早茬蔬菜或小麦收获后的“复播蔬菜”栽培,也是比较重要的一茬蔬菜。 (五)秋冬茬(秋茬) 夏末秋初 (7月中下旬至8月上中旬) 播种,秋末冬初 (10-11月)收获,可种植种类有喜欢凉爽的萝卜、胡萝卜、根芥菜等根菜和大白菜、秋甘蓝、油菜、秋菠菜等叶菜。生产上可作为春夏秋蔬菜或小麦茬后的复播蔬菜,是全年播种面积最大的一茬,也是冬春贮藏菜的主要来源。2.一月份1、早春黄瓜 2、早春西葫芦 3、早春瓠瓜 4、早春丝瓜 5、早春苦瓜6、早春南瓜 7、早春冬瓜 8、早春甜瓜 9、早春西瓜 10、中晚熟番茄11、春芹菜 12、春青花菜 13、春花菜 14、春甘蓝 15、紫甘蓝16、结球生菜 17、小白菜 18、春菠菜 19、春莴笋 20、晚土豆21、荠 菜 22、芫 荽 23、茴 香二月份1、早春黄瓜 2、早春瓠瓜 3、早春西葫芦 4、早春节瓜 5、有棱丝瓜6、早春四季豆 7、早春豇豆 8、矮菜豆 9、早春扁豆 10、尖干椒11、早春甜玉米 12、早春毛豆 13、早春樱桃萝卜 14、早春萝卜15、早春竹叶菜 16、生菜 17、小白菜 18、大白菜 19、菠 菜 20、苋 菜21、早春落葵 22、荆 芥 23、早春莲藕 24、马齿苋 25、菜 心26、茼 蒿 27、牛皮菜 28、香 椿 29、蕺菜 30、灰灰菜31、苦荬菜 32、野 葛 33、马 兰 34、薇 菜 35、蕨 菜36、蒲公英 37、无籽西瓜 38、芦 荟 39、防 风 40、金丝瓜41、菜瓜 42、蛇 瓜 43、食用仙人掌 44、藿 香 45、樱桃萝卜三月份1、黄瓜 2、甜 瓜 3、西 瓜 4、中晚熟苦瓜 5、中晚熟丝瓜6、中晚熟冬瓜 7、中晚熟南瓜 8、中晚熟葫芦 9、佛手瓜 10、春四季豆11、春豇豆 12、扁 豆 13、早毛豆 14、刀 豆 15、高山茄子16、高山辣椒 17、菜玉米 18、春萝卜 19、春大白菜 20、小白菜21、春胡萝卜 22、芹 菜 23、四棱豆 24、春水芹 25、早莲藕26、慈 菇 27、芋 头 28、山 药 29、洋 姜 30、豆 薯31、竹叶菜 32、苋 菜 33、韭 菜 34、大 葱 35、分 葱36、小茴香(莳萝) 37、金针菜 38、紫 苏 39、荠 菜 四月份1、晚黄瓜 2、高山地黄瓜 3、菜 瓜 4、晚豇豆 5、矮豇豆6、晚毛豆 7、高山番茄 8、高山甘蓝 9、高山西芹 10、夏芹菜11、晚连藕 12、茭 白 13、魔芋 14、高山土豆 15、小白菜16、豆瓣菜 17、芥 菜 18、生 姜 19、黄秋葵 20、石刁柏21、冬草莓 22、春草莓 23、 笋 瓜五月份1、夏黄瓜 2、夏秋冬瓜 3、夏豇豆 4、夏毛豆 5、夏茄子6、夏辣椒 7、高山甘蓝 8、高山花菜 9、高山芹菜 10、高山莴笋11、高山萝卜 12、高山胡萝卜 13、高山热白菜 14、早熟菜心15、竹叶菜 16、苋 菜 17、小 葱 18、白花菜 19、小白菜20、生 菜 21、夏花菜 22、樱桃萝卜 23、荠 菜六月份1、夏黄瓜 2、高山黄瓜 3、高山瓠瓜 4、高山四季豆 5、夏豇豆6、秋茄子 7、秋芹菜 8、早熟花菜 9、中熟花菜 10、夏甘蓝11、球茎甘蓝 12、热小萝卜 13、热白菜 14、热小白菜 15、竹叶菜16、荸 荠 17、苋 菜 18、西 瓜 19、甜 瓜 20、秋番茄21、秋辣椒 22、芫 荽 23、荆 芥七月份1、秋黄瓜 2、延秋瓠瓜 3、延秋西瓜 4、延秋甜瓜 5、秋豇豆6、秋四季豆 7、延秋辣椒 8、延秋茄子 9、延秋番茄 10、延秋西芹11、秋莴笋 12、晚花菜 13、秋甘蓝 14、紫甘蓝 15、孢子甘蓝16、秋青花菜 17、芫菁甘蓝 18、早熟红菜苔 19、早秋萝卜 20、秋胡萝卜21、早大白菜 22、菜 心 23、早蒜苗 24、秋大葱 25、藜 蒿八月份1、延秋黄瓜 2、延秋西葫芦 3、延秋四季豆 4、越冬辣椒 5、越冬甜椒6、越冬茄子 7、越冬番茄 8、越冬樱桃番茄 9、延秋莴笋 10、秋土豆11、冬芹菜 12、水芹菜 13、延秋青花菜 14、早芥蓝 15、冬甘蓝16、越冬花菜 17、红菜苔 18、雪里蕻 19、秋腊菜 20、榨 菜21、大头菜 22、秋萝卜 23、樱桃萝卜 24、晚熟萝卜 25、根用忝菜26、中熟大白菜 27、晚熟大白菜 28、豆瓣菜 29、油墨菜 30、秋菠菜31、蒜 苔 32、蒜 头 33、韭 菜 34、荞头葱 35、早藜蒿36、晚藜蒿 37、苦荬菜 38、荠 菜 39、枸 杞 40、马 兰41、辣 根 42、防 风 43、奶白菜 44、苋 菜 45、球茎茴香九月份1、越冬黄瓜 2、越冬西葫芦 3、越冬丝瓜 4、越冬苦瓜 5、越冬芸豆6、荷兰豌豆7、青豌豆 8、蚕豆9、冬莴笋 10、结球生菜11、深冬青花菜 12、晚熟红菜苔 13、雪里蕻 14、小白菜 15、牛皮菜16、菠菜 17、茼蒿18、分葱 19、洋葱20、芫 荽21、金针菜 22、乌塌菜十月份1、早春辣椒 2、早春茄子 3、早春甜椒 4、越冬甘蓝 5、紫甘蓝6、越冬莴笋 7、晚芥蓝 8、越冬萝卜 9、小白菜 10、散叶生菜11、雪里蕻 12、腊 菜 13、菠 菜 14、茼 蒿 15、藜 蒿16、芫 荽十一月份1、早春丝瓜 2、早春苦瓜 3、早春南瓜 4、早春冬瓜 5、早春番茄6、早春扁豆 7、春茄子 8、春辣椒 9、春花菜 10、春萝卜11、小白菜 12、菠 菜 13、水芹菜 14、蕨菜(干) 15、薇菜(干)16、黑油菜 17、襄 荷 18、早春花菜 19、早春甘蓝十二月份1、早春黄瓜 2、早春西葫芦 3、早春瓠瓜 4、早春西瓜 5、早春甜瓜6、早春番茄 7、晚辣椒 8、晚茄子 9、早土豆 10、香瓜茄 11、蛇 瓜12、早春架豆 13、早春南瓜 14、早春冬瓜 15、早春丝瓜16、早春苦瓜3、 旱地蔬菜栽培要点一、认真选地、平整灭茬、蓄水纳雨、抗旱耕作。旱地蔬菜必须选土层深厚、肥力较高、土质疏松,保水力强的旱平地、下湿地或沟坝壤土地。当确定种菜地块后就要及时平整灭茬,深耕改土,防止地面径流,尽量积蓄降雨。对旱菜田要进行抗旱耕作,即冬前实行秋耕壮垡(冬前深耕施肥,耙耢保墒,合口过冬),早春进行三墒整地(旱犁踏墒、耙耢保墒、镇压提墒)及播种前后重镇压。以蓄住天上雨,保住地中墒,调动深层水,抗旱保全苗。二、趁雨盖膜、蓄水保墒、提高地温、改善环境。覆盖地膜是旱地蔬菜成功的关键,也是夺取高产稳产的根本保证。旱地覆膜起垅不宜过高,以5农业8厘米为好,过高蒸发面大,保墒效果差。覆膜要趁雨后或墒足时进行,其原则是:“墒足不等时,时到不等雨”,起垅盖膜后打孔点水,进行带土定植。通过盖膜可增温保墒,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为旱地蔬菜的生长发育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三、重施底肥、氮磷配合、以肥调水、壮株促果。旱地土壤含水量较少,追肥利用率较低,如果追肥前后缺墒少雨其效果就更差。所以必须要求重施底肥,一般底肥用量要占到总施肥量的80以上,并做到农肥与化肥结合,氮肥与磷肥结合。大量元素肥料与微量元素肥料相结合。一般亩施优质农肥5000公斤以上,圊肥4060担,碳铵4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农肥和化肥及圊肥经过混合沤制后随犁地施在覆盖垅的中间。重施底肥不仅能起到以肥调水、以肥保水的作用,也是培育壮株,促进多结果、攻大果、夺高产的基础。四、选用良种、讲究四性、培育壮苗、保证适令。旱地蔬菜必须选用抗旱性高、丰产性好、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优质新品种。种植旱地蔬菜要根据不同品种特性,不同定植时间适时进行阳畦育苗。苗床土以土肥二比一混合铺匀,畦深约25厘米,播后要洒水润墒,覆盖地膜,出苗后要喷水防旱,幼苗期要控上促下培育壮苗。严格掌握苗令,适时起苗定植,既要防止幼苗老化早衰,又要注意苗小体弱发育不良。五、适时种植、利用降雨、趋利避害、售在淡季。旱地蔬菜所需水分全靠自然降水供给,要充分利用降水,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调节种植时期,使蔬菜的生长盛期赶在雨季,充分发挥雨热同步的特点,使成熟时间赶在天气晴朗的秋季,趋利避害,夺取优质高产,让收获上市时间赶在淡季。据研究表明北方旱地西红柿的适时定值时间应在5月中下旬为佳,间作套种田在6月上中旬为好。这样将生长旺季赶到了雨热同步的78月份,可充分满足其对水份和温热条件的要求,上市时间赶到了9月中下旬,正迂淡季,其价格要提高1-2倍。不仅充分利用了当地的雨热资源。而且获得了高产优质高效的新产品,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六、扩大行距、缩小株距、因地制宜、适当稀植。干旱缺水是影响旱地蔬菜高产稳产的主要因素。在种植旱地蔬菜时要采取大行距小株距适当稀植的栽培方法,以调整个体与群体之间争水争肥的矛盾,缓解干旱对产量的影响,实践证明北方旱地西红柿亩植35OO株,早春甘兰亩植4000株为好,采取小行行距4050厘米,大行60-70厘米,株距35-4O厘米,实行地膜覆盖,一膜双行的种植形式。既可保证个体的正常生长,又能充分发挥群体的增产效益。七、因苗管理、巧施追肥、勤锄松土、及时整枝。旱地菜田不同於水地。要根据不同品种和苗情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信息技术管理》期末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绘画基础》期末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化工产品硫酸汞环境安全评估报告
- 2025-2030光纤环形器在光通信系统中的技术替代趋势报告
- 2025-2030光纤涂层材料技术创新与性能优化研究
- 2025-2030光纤拉远技术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的部署效益
- 2025-2030光纤分布式测温系统在仓储消防预警中的投资回报模型
- 2025-2030光纤传感物联网跨界融合创新应用案例研究
- 2025-2030光学镜头模组行业技术壁垒与市场格局研究报告
- 2025-2030光学薄膜应力控制对器件可靠性的影响机制报告
- 医学基础期末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放射诊疗培训试题及答案
- (零模)苏州市2026届高三年级期初阳光调研试卷 历史试卷(含答案)
- 九年级英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广东卷)(原卷版)
- 码头生产调度管理办法
- 智能巡查机器人系统设计
- 3.2营造清朗空间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光的反射定律》听评课记录2
- (2025年标准)学生癫痫免责协议书
- 电商企业客服流失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 血常规及凝血功能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