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规划和区域发展的关系.pptx_第1页
云南省规划和区域发展的关系.pptx_第2页
云南省规划和区域发展的关系.pptx_第3页
云南省规划和区域发展的关系.pptx_第4页
云南省规划和区域发展的关系.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Text Your text 制作人:彭树芳 学号:1443206000293 Text Your text Click here to add your title 一、云南省土地和土地利用 二、云南省土地的供给与需 求 三、云南省土地类型和土地分区 四、云南省区域管制 五、云南省土地保护 一、云南省土地利用现状及特点 全省土地总面积3831.94万公顷(57479.10万亩) 其中农用地3176.09万公顷(47641.35万亩),占82.88% 建设用地77.53万公顷(1162.95万亩),占2.02% 未利用地578.32万公顷(8674.80万亩),占15.10% 农用地中,耕地面积609.44万公顷(9141.60万亩) 园地面积82.79万公顷(1241.85万亩) 林地面积2212.87万公顷(33193.05万亩) 牧草地面积78.30万公顷(1174.50万亩) 其他农用地面积192.69万公顷(2890.35万亩) 二、云南省土地利用供给需求分析 一、土地利用面临的挑战 (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导致用地需求的刚性增 长,供需矛盾日益加剧 (二)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深入发展,致使农用地、 特别是耕地保护形势日趋严峻 (三)资源分布不均衡,区域发展不平衡,土地利 用协调统筹任务艰巨 (四)土地资源质量不高,土地生态环境令人担忧 ,治理土地退化任务仍十分艰巨 (五)土地规划实施取得显著成效,但土地利用制 度和管理创新任重道远 云南省土地利用供给与需求分析 二、土地利用面临的机遇 (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贯彻落实,为科学合理 利用土地奠定了基础 (二)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及经济社会的全面进 步,为统筹城乡土地利用开辟了道路 (三)法规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为进一步规范土地 管理秩序提供了保障 (五)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推进,为促进土地可持 续利用创造了条件 (四)改革创新的进一步深化,为建立规范的土地 管理长效机制提供了动力 三、云南省土地利用分区 根据云南省区域土地差异大的特点,按照人地关系禀赋、未来发展需 求、资源环境约束、集约用地水平等因素的一致性,以州市级行政辖 区为基本单元,采用模糊聚类和综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全省划分 为滇中区、滇东北区、滇东南区、滇西区、滇西北区、滇西南区6个 土地利用区域。 一、滇中区(昆明市、玉溪市、楚雄州、曲靖市) 云南省的经济核心区 全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滇中城市群的核心城 滇中区土地利用方向和措施 调调整产业产业 布局和结结构,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集约约化水平 保障重要基础设础设 施、现现代农业发农业发 展示范基地 加强高产稳产产稳产 基本农农田建设设提高土地的产产出率 充分发挥发挥 本区二、三产业产业 在全省的领领先发发展地位 三、云南省土地利用分区 二、滇东北区(昭通市) 本区属典型的山地构造地形,山高谷深,海拔高差大,地形复杂。土地垦殖 率高达27.41%,居各区之首,耕地中旱地占90%以上,陡坡耕地多,水利化 程度低,毁林开荒一直十分突出,水土流失严重,人多地少,是六大土地利 用区中经济水平最低、生态环境较差、贫困问题较严重的地区。 滇东北区土地利用方向和措施 本区属于金沙江流域下游的农业综合开发、煤电水电能源开发、生态环境保 护为主的重点地带。 发展山区生态农业,通过农业结构调整,营造适合喀斯特山原地区的绿色经 济体系。 推进坡改梯、农田“五小水利”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长江防护林 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化草坡整治开发工程 三、云南省土地利用分区 滇东南区(红河、文山) 本区南面与越南接壤,东面临近广西出海口,是云南和我国西南地区通 往东南亚各国及出海的陆上最短通道和构建泛珠三角和珠江经济带的重 要区域及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区四分之三的 国土属于喀斯特地貌景观,是云南省石漠化程度严重的典型区域,水土 流失与环境退化严重、土地贫瘠,耕地后备资源相对紧张,区域资源环 境承载能力有限。 滇东南区土地利用方向和措施 ( 1)加快天保口岸、河口口岸、河口沿边开放城市及边境经济合作 区、蒙自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 (2)为发挥冶金工业技术优势,科学保障锡、锌、锰、镍、锑、铝土等工 矿业的发展用地。 (3)要重视土地生态环境整治,加大以坡改梯、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基 本农田建设为主的土地整理开发。重点保护和恢复植被,推进石漠化整 治工程。 (4)结合旅游开发,将环境整治与农民增收相统一。强化老旧废弃矿区 的生态恢复。 三、云南省土地利用分区 滇西区(大理、保山、德宏) 本区属低纬山地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地处低纬高原,地形地貌复杂。 区内森林、矿藏、水能、地热、天然气、旅游资源丰富,土地资源总体 较好,峡谷地区耕地奇缺。 (1)加快沿边对外开放城市及经济合作区建设,依托口岸发展外向型经 济;重点发展工矿型、商贸型、旅游型、农业产业化型等各具特色的小 城镇。加快瑞丽沿边对外开放城市及经济合作区、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 建设。 (2)保障交通、水电开发等基础设施项目的用地要求。保障大理机场扩 建工程、腾冲机场新建工程的用地安排; (3)保障冶金和有色金属加工等工矿用地需求;保障区内制糖、冶金、 食品加工、制药、木材加工、电力为主的工业产业群体的用地需求,提 高土地利用率,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占用优质耕地。 。 三、云南省土地利用分区 滇西北区(迪庆、怒江、丽江) 本区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连接部位,作为三江并 流的高山峡谷区域,断裂构造分布较广,地貌上呈高山、峡谷、高原 交错分布,地形切割强烈,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而生态环境脆弱而 敏感,同时也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屏障。 (1)重点发展以“世界文化遗产”旅游门户城市丽江古 城、香格里拉为中心的生态旅游产业 (2)落实“滇中调水”工程,以实施金沙江(长江)上游的生 态环境建设为中心,保护区域特有的生物多样性。发挥地区传 统优势和“冷凉”气候和“立体农业”优势,发展高山特色农 业,保障农村饮水工程建设。 三、云南省土地利用分区 滇西南区(普洱市、临沧市和西双版纳州 ) 是中国热带、亚热带生物资源宝库, 水能资源丰富(三江通过) 本区是云南沿边开放的窗口和通往东南亚、南亚的内陆口岸。 (1)建设完善对外经济贸易的国家级口岸。 (2)尽快建成澜沧江水电基地。 (3)建设商品粮基地。 (4)切实保护森林资源,协调森林保护与热带作物、经济林木发展 的关系,保持地区生物多样性。 (5)以西双版纳机场改造和旅游度假区建设为龙头,发展国际旅游 业,将林区保护、生态环境建设与旅游发展相协调。 四、空间管制 空间管制方向及其目标 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提高建设用地使用质量, 科学配置城镇工矿用地, 整合规范农村建设用地,保障必要基础设施用地,优 化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 2010年和规划期末,分别实现建设用地总规模83.12万 公顷(1246万亩)和94.82万公顷(1422万亩),开发 强度分别达到2.17%和2.47%,实现城镇工矿人均建设 用地面积分别为109和110平方米。 四、空间管制 u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一、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二、优化配置城镇工矿用地 三、加大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实行城乡统筹 u 保障基础设施用地 一、保障能源发展用地 二、统筹安排交通用地 三、合理安排水利设施用地 四、空间管制 u 保障城镇化发展用地 一、积极推进城镇化发展 二、积极发展中小城市 三、支持旅游小镇和中心小城镇建设 u 保障工业、矿业发展用地 一、保障工业发展用地。 二、保障矿业发展用地。 三、合理布局工矿发展用地。 四、空间管制 u 加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一、划定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 二、落实城乡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制度 三、适度开发未利用地 四、积极推进山地城镇建设 五、开发城市地上地下空间 五、土地保护 云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土地保护任务 坚守8970万亩耕地红线,确保7431万亩基本农田,即2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