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ppt_第1页
2012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ppt_第2页
2012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ppt_第3页
2012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ppt_第4页
2012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 试语文试卷分析 911 平 均 值值 8 9 . 4 6 1 929 平 均 值值 8 8 . 3 7 2 923 平 均 值值 8 7 . 9 3 3 917 平 均 值值 8 7 . 8 8 4 915 平 均 值值 8 6 . 2 6 5 926 平 均 值值 8 5 . 5 4 6 920 平 均 值值 8 5 . 4 5 7 927 平均值值84.821 913 平均值值83.572 912 平均值值83.123 919 平均值值834 922 平均值值 82.945 921 平均值值82.846 916 平均值值82.077 925 平均值值81.678 928 平均值值81.659 914 平均值值81.3910 924 平均值值80.1211 930 平均值值79.4712 918 平均值值78.3513 一、语言知识运用(12分,每小题 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 一组是 A伺候/伺机 着陆/着落 碑帖/俯首帖耳 B刹那/古刹 溃烂/溃脓奢靡/所向披靡 C殷红/殷实 择优/择菜如法炮制/炮烙之刑 D佣工/佣金 什么/什锦拾级而上/路不拾遗 1.D (A c s zhuo ti ti B ch ku hu m m C yn yn z zhi po D yng yng shn sh sh sh)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礼义之邦 急躁 连珠炮 鱼龙 混杂 B 门可罗雀 刻画 矮半 节 文过饰非 C扶正祛邪 蒸汽 做文章 和衷 共济 D 觥筹交错 抱屈 不认 账 水泻不通 2.C(A礼义之帮礼仪之邦, B矮半节矮半截, D水泻不通水泄不通) 3. C(A 一塌(t)糊涂 B项“痉孪”应为“痉挛”; “低炭”应为“低碳”; D项“精萃”应为“精粹”, 抛头露l面) 3下列各组词语的书写和画线字注音全都正确 的一组是 A土坑 (kng) 脊(j)椎 椎(chu)心泣血 一塌(t)糊涂 B痉(jng)孪 狼藉(j) 含蓄蕴藉(ji) 低炭模(m)范 C下载(zi) 绯 (fi) 闻 蜚(fi)声文坛 飞来横(hng)祸 D精萃(cu) 菁(jng)华 抛头露(lu)面 风靡(m)一时 4B(A项,蜇伏蛰伏 C项,“取谛”应为“取缔 ”; D“掇学辍学 4.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画线字的读音正确的一句是( ) A 连雨过后,在城里蜇(zh)伏了近两周的人们,三五成群 到郊外踏青,沉醉在鸟儿的欢歌中,流连于烂漫山花间,尽情享 受大自然的慷慨馈赠。 B大学的自主招生,每年都有大量的学生铩(sh)羽而归, 由于自主招生的时间临近高考时间,如何让考生迅速地从失败的 心理阴影中走出来,成了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C由于这几年机动车保有量猛增,长沙城区主干道已经出 现饱和甚至超负荷(h)运行,再在这些主干道上停车,只会使得 拥堵现象更加严重,所以按照法律规定,长沙交警部门依法取谛 了这些停车位。 D深圳爱心歌手、“感动中国”人物丛飞的妻子邢丹4月13日 在深惠路上遭受不测,经抢救无效,不幸罹(l)难。警方通报,邢 丹是被三名小学掇学的贪玩青少年扔的石块致死。 参考译文 穷鬼,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存在的。唐朝 元和年中期,开始依附昌黎韩愈。韩愈和他住 了很久,不堪忍受啊。写文章(送穷文) 驱逐他,(他)不走,反而骂韩愈。韩愈死( 后),(他)无所归依。流落人间,寻找像韩 愈一样的人跟随,找不到。 二、文言文阅读(23分。其中,选择题9分,每小题3分 ;简答题4分;翻译题10分) 穷 鬼 传 戴名世 穷鬼者,不知所自起。唐元和中,始依昌黎韩愈。 愈久与之居,不堪也。为文逐之,不去,反骂愈。愈 死,无所归。流落人间,求人如韩愈者从之,不得。 经过九百多年,听说江淮之间有个被褐先生,这人 是韩愈一类(的人物)。于是未经(任何)人介绍就 到先生家拜见。说:“我是原来韩愈的家客,私下听 说先生有很高的道义,愿意托身在(您的)门下,不 敢说有什么可以报答先生(您的)。”先生离开座位 倒退着走,大惊说:“你来这想要怎么样?”挥手让 他离去,说:“您走吧!从前韩愈因为你的缘故,不 被天下(人)所接受,召人笑话侮辱,贫穷而没有( 一个好的)归宿,他的送穷文可以查看到。您走 吧,不要连累我!不得已,请托身其他的人吧。” 阅九百余年,闻江淮之间有被褐先生,其人,韩愈 流也,乃不介而谒先生于家。曰:“我故韩愈氏客也, 窃闻先生之高义,愿托于门下,敢有以报先生。”先生 避席却行/大惊/女来将奈何/麾之去/曰/子往矣/昔韩退 之以子故/不容于天下,召笑取侮,穷而无归,其送 穷文可覆视也。子往矣,无累我!无已,请从他人。 ” 穷鬼说:“先生为什么这么狠心地抛弃我呢? 假如有其他人可以跟随,早就跟随别人了。大 凡我之所以要跟随先生的原因,是因为不愿意 跟随其他的人。先生怎么这么狠心地抛弃我呢 !敢问我有些什么罪过。” 穷鬼曰:“先生何弃我甚耶?假而他人可从,从 之久矣。凡吾所以从先生者,以不肯从他人故也 。先生何弃我甚耶!敢请其罪。” 先生说:“您用穷(字)做名字,它的情形必然足 以使我穷啊。议论作文章,开口犯忌,在言语上就会 穷;上下坎坷,前仰后翻,俯仰之间局促小心,左右 为难,在(人世间的路途)行走上就困难;蒙受尘封 和诟骂,被人讥讽,担心众人的议论,便在言论上穷 于辩护;所做出的行为违常错乱,所追求的(理想) 乖张错误,那么在才智方面就穷。名声势利和钱财, 不足以让众人羡慕,直率孤傲愤懑,不能和世俗和谐 ,便在朋友交往游玩方面缺乏。抱着那些没有用的书 ,背负着放荡不羁的志气,带着空无一物的身体,进 入所厌恶鄙薄的世间,那么在家是穷,在国(也)是 穷。凡是你足以使我穷的,我不能全部数到,只是举 个大概罢了。” 先生曰:“子以穷为名,其势固足以穷余也。议论文章,开口 触忌,则穷于言;上下坑坎,前颠后踬,俯仰跼蹐,左支右吾, 则穷于行;蒙尘垢,被刺讥,忧众口,则穷于辩;所为而拂乱, 所往而剌谬,则穷于才;声势货利,不足以动众,磊落孤愤, 不足以谐俗,则穷于交游。抱其无用之书,负其不羁之气,挟其 空匮之身,入所厌薄之世,则在家而穷,在邦而穷。凡女之足以 穷吾者,吾不能悉数也,而举其大略焉。” 穷鬼说:“先生把这当作我的罪吗?这的确是这样的。但我 的罪,却有可以值得骄傲的,而且它的功劳也是不可埋没的啊。 我所到之处,人间百态都躲避了,这就是先生之所以抛弃我的原 因啊。然而区区小事,怎么足以左右先生你呢?而我可以使先生 你放歌,让你哭泣;使你激动,让你愤懑;让先生您在无穷(的 知识、真理海洋)之中(遨游)独来独往。凡是先生所说的,本 来就是我可以效力于先生的啊,那怎么会是伤害呢?况且韩愈至 今(声明)不朽的原因,就是我造就的啊。因为这个原因韩愈也 是先是怀疑最后信服(我的啊)。自从我漫游天下这么久了,没 有可以倚靠的人。几千年找到韩愈,又(过)一千多年找到先生 。沿着先生的理想追求的,(天下之大)竟然没有一个,只有我 崇拜您而跟随您啊。那么我对先生您,难道不是很厚待吗!” 穷鬼曰:“先生以是为余罪乎?是则然矣。然余之罪,顾有可矜者,而其 功亦有不可没也。吾之所在,而万态皆避之,此先生之所以弃余也。然是区 区者,何足以轻重先生?而吾能使先生歌,使先生泣;使先生激,使先生愤 ;使先生独往独来而游于无穷。凡先生之所云云,固吾之所以效于先生者也 ,其何伤乎?且韩愈氏迄今不朽者,则余为之也。以故愈亦始疑而终安之。 自吾游行天下久矣,无可属者,数千年而得韩愈,又千余年而得先生。以先 生之道而向往者,曾无一人,独余慕而从焉。则余之与先生,岂不厚哉!” 从此,被褐先生和他相处,总共几十年,穷困得 不能忍受,然而颇得它的好处。一天,穷鬼对先生说 :“自从我到先生这里,先生却不能被天下人所容纳 ,招来讥笑侮辱,穷困没有归所,只因为我的缘故, 我也怜悯你啊。只是我所用来效力于先生的,我都认 为对先生有益,如今已经全部完成了。先生没有用得 着我的地方了,我也不敢长久打扰先生了。”就起身 ,匆匆离开,不知到哪里去了。 于是先生与之处,凡数十年,穷甚不能堪,然颇得其功。一 日,谓先生曰:“自余之归先生也,而先生不容于天下,召笑取 侮,穷而无归,徒以余故也,余亦悯焉。顾吾之所以效于先生者 ,皆以为功于先生也,今已毕致之矣,先生无所用余,余亦无敢 久溷先生也。”则起,趋而去,不知所终。 【注】戴名世:清初桐城人,字田有,一字褐夫,文中被褐先 生即指自己。为文:指韩愈送穷文寓庄于谐,文中韩愈认 为被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五鬼缠身。剌谬:违背常 情、事理。 1.5C(属:归属、跟随)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是( ) A闻江淮之间有被褐先生 被:穿 B阅九百余年 阅:经历 C无可属者 属:嘱托 D余亦无敢久溷先生也。 溷:打扰 6B 都解释为“被”。 A一表原因,一表凭借的手段; C曾:一为“竟然”,一为“曾经”; D.一为“于是”,一为“才”) 6下列各组中,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凡吾所以从先生者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B而先生不容于天下 不拘于时,学于余 C以先生之道而向往,曾无一人 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D乃不介谒先生于家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7C 7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最正确的一 项是( ) A.先生避席/却行大惊/女来将奈何/麾之去曰/子往矣/昔 韩退之以子故/不容于天下 B. 先生避席却行/大惊/女来将奈何/麾之去曰/子往矣/ 昔韩退之/以子故不容于天下 C. 先生避席却行/大惊/女来将奈何/麾之去/曰/子往矣/ 昔韩退之以子故/不容于天下 D. 先生避席/却行大惊/女来将奈何/麾之去/曰/子往矣/ 昔韩退之/以子故不容于天下 8本文写曾附于韩愈的“穷鬼” 附于作者身, “穷”不但对他无害 ,反而锻炼了他倔傲的性格,激 发了他慷慨激烈之气,助成了他 愤世疾俗之文。这体现了戴名世 对于现实的积极抗争的态度,表 达了他对所处的那个黑暗、恐怖 、颠倒、势利的社会的指斥。 8简析本文的中心思想。(4分) 答: (1)诗歌在颔联中用了拟人的手法。作者(1分)描 绘了雨后塞外草原的壮观景象。雨后黄昏时,积 水在青草丰茂的路上自由地向低洼处流淌,袅袅 的炊烟还盘旋在被绿杨簇拥的村庄上,展示了一 幅旖旎如江南风光又不失北国雄浑的壮丽图景。 (2分)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2分) 10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题目。(7分) 塞 路 初 晴 唐 雍陶 晚虹斜日塞天昏,一半山川带雨痕。 新水乱侵青草路,残烟犹傍绿杨村。 胡人羊马休南牧,汉将旌旗在北门。 行子喜闻无战伐,闲看游骑猎秋原 注行子:出行的人 (1)说说本诗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边塞 风景?(3分) (2)人们听说边疆无战事之后,悠然欣赏 三三两两的游骑在秋日的草原上游猎(1 分)。作者借描绘傍晚塞外雨后的壮观图 景,义正辞严地告诫企图犯边的胡人, 唐朝军队严阵以待,守护边疆,表达了 诗人对草原的热爱和对和平的向往之情 。(3分) (2)请结合全诗分析最后两句诗所表达的思想 感情。(4分) 答: (1)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11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 (1)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 , , ,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 安在哉? (苏轼赤壁赋) (2)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 。(曹 操短歌行 C(因为该项第一层意思是说美国国内核能发展出现了困境, 没有办法继续发展,与话题的意思相反。第二层意思是说欧洲其 他国家开始就是否继续使用核电进行政策辩论,没有扣题,而且 文中后面的意思是为了说明放弃核能逐步成为公共政策的一个选 项,意思也是相反的。) 12关于“近期使用核电仍是世界主流趋势”的理由,解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30多年来,美国尽管没有兴建任何新的核电站,但目前依 然拥有最多的核电站;美国民众尽管不希望核电站离自家太近, 但仍然继续接受使用核能。 B德国决定在2021年前关闭境内所有核电站,从而成为世界 上第一个明确放弃核电的经济发达国家,但在2021年前,核能仍 将是德国的过渡性能源。 C美国民用核能制造业的目光不得不转往国外,投向中国和 印度这样快速增长的海外市场。就是否继续使用核电问题,欧洲 其他国家也已开始进行政策辩论。 D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特 别是我国的经济成长,使得全球能源短缺。尽管火力、水力发电 仍为能源主体,但核能已成为难以拒绝的补充。 B。(因为该项判定选址为最大的安全隐患和 核能发展的重中之重,言之太过,因为核能发 展首先要解决的是技术问题。) 13根据本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最新提出的保障核电安全的技术途径,是新一代核反应堆以及核燃料的 “本性安全”设计理念,福岛核事故必将会带动我国加深这些理念,并将加速下 一代“本性安全”核反应堆的研发和投入市场。 B中国大批核电机组均放沿海一线,这是我国核能发展过程中最大的安全 隐患,可见我国过去在审查核能的安全与成本的平衡方面存在严重不足,正 确选择电站场址是民用核能发展的重中之重。 C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后,我们对民用核电的环境风险的认识会深入得多 ,我们肯定会反对核电站离自家太近,更反对在居住地附近建造新的核发电 厂或在邻近地区储存核废料。 D尽管近期使用核电仍是世界主流趋势,但是由于其潜在的环境风险太大 ,而且现在在技术层面还存在很多难题没有攻克,所以寻找别的更为安全的 新能源将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答案:1、研究他国的各种重大核事 故,重视核能潜在的环境风险,决策更 加稳健。 2、加强核能技术的研发,加速下一代“ 本性安全”核反应堆的研发和投入市场。 3、充分利用国土辽阔的优势,重视民众 诉求,正确选择电站场址。 (一点两分,三点满分,其他酌情给分) 14当前,我国应如何安全稳健地发展民用核能 事业?请结合文本,分条概括。(6分) 答: (1)格调:即表面的排场,只 注重于饮酒作乐(1分),并非 心灵真味的享受(1分)。 (2)风趣:即生活的情趣(1分) ,性灵的境界或精神的享受(1 分)。 15“从来天分低拙之人,好谈格调,而不解风 趣”一句中,“格调”与“风趣”各有什么含义? (4分) 答: (1)作者将喝酒与品词相联系, 表明“诗词也可以下酒”的认识。 (1分)用酒味来比况诗味。 (2)表明李清照词清淡婉约(1分) ,柳永词香艳缠绵(1分),苏轼 词豪放洒脱(1分)的特色。 16试谈谈你对“喝淡酒的时候,宜读李清照; 喝甜酒时,宜读柳永;喝烈酒则大歌东坡词”一 句的理解。(4分) 答: (1)进一步丰富了文章的内容(1分 ),使行文思路进一步深入到有 关“性灵”的思考。(1分) (2)通过菩萨与弟子粘不粘花的 对比(1分),表明“结习”尽与不尽 的不同境界(1分),从而进一步 彰显了酒喝到极处几可达荣辱皆 忘(1分)的“性灵”之境(1分)。 17作者写维摩经中“天女散花的记载”,在 文中有什么作用?(6分) 答: (1)生活的情趣,性灵的境界。作者借喝 酒的境界来表达人生性灵的思考,流露 出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对生活情趣的极 度追求。(4分) (2)中华文化的情结。作者说“诗词也可 以下酒”,抒发了对中国古典诗词之热爱 ,对古代文人洒脱、空灵性情之憧憬。 幽幽月光,浓浓酒香,全文蕴含着中国 文化的无穷韵味。(4分) (答案如不在以上范围之列,言之成理亦 可酌情给分) 18探究作者在本文中表现的思想情怀。(8分) 答: (1)孝弟,谨信,爱众,亲仁 ,学文(写对2个得1分,写出5 个得3分) 六、选做题(2小题任选1题,9分) 19阅读下面一则论语,回答问题。(9分 )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 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此则文字记录的是孔子对学生提出的修 养要求,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些要求的具体 内容。(不超过10字)(3分) (2)观点:孔子的教育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 养学生的品德修养,而学习书本知识则在第二位。 (2分) 分析一:孔子的这种主张,带有明显的阶级倾向性 ,为的就是要培养出适应本阶级需要的人才,因而 特别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现。这种教育观 与当今社会的教育理念有着本质的不同,现代教育 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发展。(4分) 分析二:这种主张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仍有现实意 义。只有不断求真、崇善、爱美,不断提高自身修 养,做一个正直、谦逊、纯净、与人为善的人,才 能不随波逐流、同流合污,才能保持自身的操守。 我们呼唤社会多一些这样的真善美。(4分) (2)从中可以看出孔子什么样的教育主张?请 简要分析。(150字左右)(6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日本知名“作家医生”、内科医学博士志贺贡,曾提出一 个关于健康与人生的关键数字0.8。他认为,就健 康方面而言,心脏每0.8秒跳动一下,也就是每分钟75 下,是人体循环的最佳状态。烹饪时原本加一匙盐,改 为加0.8匙,不仅最能够保持生鲜食材的原味,而且能 够最大程度地保护肾脏。他还指出,人生需要一些舒缓 的空间与余地,而不是让身心一直处于紧绷的状态。 人生赢在“0.8”,并不是不求进取,而是给自己留一些空 间、一些时间、一些空白,以使自己能走得更远。 请选准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或议论文。 【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目,材料由具体的事例和抽象的哲理构成,事例在 于帮助你形象感知,哲理则在于引导你准确立意。在审题过程中,尤需要关 注后面的哲理部分。 给材料作文的立意点应该是从材料中直接提炼后做 的类似联想,观点与所给材料间要有必然联系。 “人生需要一些舒缓的空间与余地,而不是让身心一直处于紧绷状态”,告 诉我们人生忌满,而要留出空间与余地。留出空间与余地,看似浪费,像是 做了减法,实则做了加法,犹如中国书画中的留白艺术,给人美感,让整幅 书画作品生动,两者有相似之处。 材料第二段明确了这一指向,从”并不是不求进取”“以使自己能走得更远” 等表述中,可以理解题旨应是积极有为的,而非消极无为主动选择给人 生留出空间与余地,从而让人生的状态更佳,让生命情态达到更高的高度。“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譬如说工作学习之余留一些休息与调整的时间,在劳 逸结合间活出生命的质量;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放慢脚步,欣赏人生旅途的风 景;艺术化自己的人生,用一些充满情趣、有益身心的小爱好、小兴趣点缀 生活等等。总之就是要张弛有度,活得自然和从容,而非匆忙,活得机械而 疲乏。 . 解读: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水满自溢,弦 紧易断,弓张易折;人生需要一点点的舒缓的 空间和余韵,凡事应留有余地,快慢有度, 疏密有序;人生赢在“0.8”,不必每件事都做到十 分,尽80%的努力就好,剩下20%的力气当做回 旋的余地和养精蓄锐的资本。人生忌“满”,太满 则溢,能够舍,才能得,才能宠辱不惊。 人生赢在0.8 坚持是对的,成功贵在坚持,但坚持不是硬 撑,有时留有余地更为有利。水杯、酒杯装上七 、八分更为合适。话不要说绝,力不要使尽。在 平时,不是比赛竞技、不是冲锋冲刺,就不必拼 尽全力。 日本知名“作家医师”志贺贡,提出过一个关 于健康与人生的关键数字0.8。他认为,就健 康方面而言,心脏每0.8秒跳动一下,也就是每 分钟75下,是人体循环的最佳状态。烹饪时原来 加一匙盐,改为0.8匙,不仅最能够引出生鲜食 材的原味,而且对肾脏也不会造成太大的负担。 他以这样的分析为依据,是想说明一个观点 :人生需要一些舒缓的空间与余地,而不是让身 心一直处于紧绷状态。凡事尽力而为,但不要过 度追求完美而让自己透支,赔上健康。幸福在哪 里?幸福就在0.8之外的那两成空间里孕育着。 去年冬,我们在杭州的灵隐寺,看到一块石 碑上写着“不把力使尽福”。这是佛的提醒。 这句话曾读过,但我们仍在这石碑前驻足了许久 。我在想,为什么把这个石碑立在人来人往必经 之路特别突出位置? 现在我们可以一起来思索。不管是0.8这样的意思, 或是留有余地这样的观点,都不是讲不求进取,而是要 表明:给自己留一些空间、一些追求、一些希望一些寄 托,不让自己过满过溢,这样才能走得更远,这样才是 享福。 还曾听到另一种认知:有些人的成功,得益于8小 时之外,意思是,别人在8小时之内打拼,他们在8小时 以外仍然还在想着、做着打拼的事,长期以往,为成功 做了更多的积累,他们比别人做得更多更好,赢得了主 动。这样的经验也是很可贵的。但是,我们可以对这种 经验做些修正。8小时以外的学习、思考,不一定每天 都安排得那么紧张,可以换一种方式和节奏,以一种轻 松的状态。学习、积累、充电应是愉悦的,放松、休息 ,富有情趣的活动,换换脑筋,舒展身姿,对身心健康 有利,更能保持干事业的精力,能收获更多的人生体验 ,享受和谐的人生、健康的生活、活着的快乐。 我们说的这种观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