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尤夫高新纤维.年产12万吨直纺差别化工业丝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_第1页
浙江尤夫高新纤维.年产12万吨直纺差别化工业丝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_第2页
浙江尤夫高新纤维.年产12万吨直纺差别化工业丝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_第3页
浙江尤夫高新纤维.年产12万吨直纺差别化工业丝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_第4页
浙江尤夫高新纤维.年产12万吨直纺差别化工业丝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浙江江尤尤夫夫高高新新纤纤维维股股份份有有限限公公司司 年年产产12万万吨吨直直纺纺差差别别化化工工业业丝丝项项目目 节节能能评评估估报报告告 ( (评评审审稿稿) ) 项项目投目投资单资单位:浙江尤夫高新位:浙江尤夫高新纤维纤维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项项目目节节能能评评估估单单位:位:浙浙江江经经纬纬经经济济技技术术咨咨询询发发展展有有限限公公司司 二二一一年十二月年十二月 1 目目 录录 1 1 评估依据评估依据 1 1 1.1前言1 1.2 评估依据与标准2 1.3 项目依据6 1.4评价目的7 1.5评价重点7 2 2 项目概况项目概况 1212 2.1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12 2.2项目基本情况.13 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3 3 3 项目用能及对所在地能源供应情况的评估项目用能及对所在地能源供应情况的评估 2626 3.1项目使用能源种类、结构及来源,并对其合理性、可行性分析评价.26 3.2 项目使用的各种能源年总消耗量 .31 3.3水的使用和供应情况.32 4 4 项目遵守节能法律、法规、规章和设计规范等情况项目遵守节能法律、法规、规章和设计规范等情况 3333 4.1执行相关法律、法规、规划和产业政策情况 .33 4.2工业类相关标准及设计规范 .35 4.3 建筑类相关用能标准及设计规范 .37 5 5 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 3838 5.1 项目总体用能评价.38 5.2厂区及车间工艺平面布置原则及其主要内容,并对其评价 .38 2 5.3工艺、技术选择原则及其主要内容,并对比分析评价 .40 5.4主要耗能设备选择原则及其关键设备评价 .44 5.5供电系统合理性评价.47 5.6 供热系统合理性评价 .51 5.7水资源合理利用评价.52 5.8建筑设计合理性评价.54 5.9 照明系统合理性评价 .55 6 6 项目能源耗耗和能效水平评估项目能源耗耗和能效水平评估 5757 6.1核定项目及其产品能耗指标 .57 6.2对主要能耗指标对标分析.58 7 7 节能措施评估节能措施评估 6060 7.1技术措施评估.60 7.2管理措施评估.64 8 8 评估结论及建议评估结论及建议 7272 8.1 项目用能分析结论72 8.2 建议73 8.3 节能评价总结论73 附图 附图 1 厂址区域位置示意图 附图 2 厂区总平面布置示意图 1 1 评估依据 1.1前言 为加强新建、改(扩)建技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源头管理, 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资源能源节约的基本国策,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 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 工作的决定 、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 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 (浙政发201025 号)和浙江省固 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办法 (浙政发2010 35 号) 等法规的要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前应进行节能评估。为此, 浙江尤夫高新纤维股份有限公司委托浙江经纬经济技术咨询发展有 限公司承担浙江尤夫高新纤维股份有限公司年产 12 万吨直纺差别 化工业丝项目节能评估工作。 我单位受理了浙江尤夫高新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年产 12 万吨 直纺差别化工业丝项目”节能评估委托,按有关规定对以下内容进 行评估: 项目是否符合有关节能法律、法规、规章和产业政策; 项目是否选用国家和省已公布淘汰的用能设备以及国家和省产 业政策限制内的产业序列和规模容量或行业已公布限制的工艺; 项目用能条件、总量及用能品种是否合理; 项目能耗指标是否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最高能耗限额,是否 达到国内同行业或国际先进水平; 项目是否符合国家、地方和行业节能设计规范、标准,主要工 2 艺流程是否采用节能新技术; 用能计量仪器配置情况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要求; 单项用能工程项目能耗指标是否符合能耗限额标准等。 向企业提取了评估所需资料,并对该项目生产工艺、生产用能 设备进行了充分了解,与该公司的生产技术人员和为该项目提供可 行性分析的设计院就项目能源利用进行了专题讨论和研究,收集了 有关生产技术、生产设备和最新能耗水平等相关资料。 在完成上述大量工作的基础上,编制了该项目的节能评估报告 书,现报请审批,并以此作为节能主管部门的决策依据。 1.2 评估依据与标准 1.2.11.2.1 法律、法规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和产业政策 1、国家相关法律、法章和规划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国家主席令2007第 77 号) ; (2)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国家主席令2005第 33 号) ; (3)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国家主席令1995第 60 号) ; (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国家主席令1997第 91 号) ; (5)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国家主席令 2002第72号) ; (6)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国家环保总局令2004第 16 号) ; 3 (7)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原国家经贸委令1999第 7 号) (8)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建设部部长令2005第 143 号) ; (9)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发改环资20042505 号) ; (10)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发改能源20072174 号) ; (11)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发改能源2008610号) 2、国家产业政策和准入条件等规范性文件 (1) 关于发布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通知 (国发 200540号) ; (2) 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 (国发200628号) ; (3)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 200715号) (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执行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标准的 通知(国办发200742 号) ; (5) 国务院纺织工业 调整与振兴规划 (国发20094月24日) ; (6)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 年本) (国家发改委令2005第 40 号) ; (7)资源综合利用目录(2003 年修订) (发改环资200473 号) ; (8)国家鼓励发展的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国家 发改委公告2005第 65 号); (9)关于印发 绿色建筑技术导则 的通知(建科 2005199号) ; 4 (10)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06) (发改环资2007199 号) ; (11)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国家发改委公告 2005年第 17 号) ; (12)关于加快纺织行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若干意见的通 知(发改运行2006762 号) ; (13)关于印发“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 (发改环资20061457 号) ; (14)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 (发改投资20062787 号) ; (15)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国家发改委 20106号令) 3、浙江省地方法规和规划、产业政策 (1) 浙江省实施节能法办法 ; (2)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节能降耗工作的通知 (浙政发 200635号) ; (3)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工作的实施意 见 (浙政办发200717号) ; (4)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实施方案的 通知 (浙政发200763号) ; (5)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十一五 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 (浙政发201025号) ; (6) 浙江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办法 (浙 政发2010 35号) ; 5 (7) 浙江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报告审查程序(试 行) (浙经信资源2010575号) 1.2.21.2.2 相关标准和规范相关标准和规范 1、设计方面的标准和规范 (1)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 GB/T 15587-1995; (2)设备及管道保冷设计导则 GB/T15586-1995; (3)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 GB50264-1997; (4)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17167-2006; (5)化工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B/T 21367- 2008; 2、合理用能方面的标准 (1)蒸汽供热系统凝结水回收及蒸汽疏水阀技术管理要求 GB/T12712-1991; (2)设备及管道保冷技术通则 GB/T11790-1996; (3)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 GB/T3485-1998; (4)工业锅炉及火焰加热炉烟气余热资源量计算方法与利用导 则 GB/T17719-1999; (5)设备热效率计算通则 GB/T2588-2000; (6)工业锅炉经济运行 GB/T17654-2007; (7)节能产品评价导则 GB/T15320-2001; (8)工业锅炉通用技术条件 JB/T10094-2002; (9)蒸汽锅炉房安全、环保、经济运行管理 DB31/176-2002; (10)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 GB/T10180-2003; (11)能量系统火用分析技术导则 GB/T14909-2005; 6 (12)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17167- 2006; (13)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 GB/T7119-2006; (14)空气调节系统经济运行 GB/T 177981-2007; (15)锅炉烟气余热资源量与可用余热量的计算方法 DB31/T42-1999; (16)余热资源回收利用的评价方法 DB31/T154-1999; (17)照明设备合理用电导则 DB31/T178-2002; (18)配电变压器能效技术经济评价导则 DL/T985-2005; (19)节能技术监督导则 DL/T1052-2007; 3、工业设备能效方面的标准; (1)容积式空气压缩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GB19153- 2003; (2)冷水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 GB19577-2004; (3)单元式空气调节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 GB 19576- 2004; (4)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GB19761-2005; (5)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GB19762-2005; (6)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GB18613-2006; (7)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GB20052- 2006; (8)容积式制冷压缩冷凝机组GB/T 21363-2008 1.2.31.2.3 建筑类相关标准和规范建筑类相关标准和规范 7 (1)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50176-1993; (2)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 1995; (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03; (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04; (5)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 JGJ142-2004; (6)外墙外保温专用砂浆技术要求 DB31/T366-2006 1.3 项目依据 1、 浙江尤夫高新纤维股份有限公司年产 12 万吨直纺差别化工 业丝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浙江省省直建筑设计研究院) 2、本次节能评估中主要数据来源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 企业提供的相关资料,并得到设计单位和企业的确认,本评估报告 仅对相关数据计算过程进行合计性分析评价。 1.4评价目的 1、通过对项目所属整个行业的调查分析,了解该企业生产的产 品的供销现状。 2、以工程分析为基础,查清建设项目建成后的单位产品能耗, 并预测万元产值能耗。 3、从节能降耗的角度出发,制定节能降耗的对策和能源管理措 施,为项目合理布局、优化方案设计和能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促 进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 8 4、通过上述分析,得出明确的结论和建议,为建设单位与能源 管理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5 评价过程严格贯彻实施“行业准入管理” 、 “清洁生产” 、 “节 能降耗”等原则。 1.5评价重点 对投资项目进行工程分析,确定达产后主要能流的分布、单位 产品能耗,及万元产值能耗对区域万元产值能耗的影响,对节能降 耗提出有效可行的技术方案。 1.5.11.5.1 产业政策产业政策 (1)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05 年本)(国家发改委第40 号) (2) 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1.5.21.5.2 产品市场分析产品市场分析 1.5.2.1 国际化纤市场预测 根据英国咨询公司 Technon Orbichem 的预测,世界纤维生产从 2005 年的 6787 万吨以年率 4.0%扩大,到 2015 年将突破 1 亿吨,其 中化学纤维近 6000 万吨、天然纤维 4000 万吨。化学纤维中合成纤 维 5410 万吨,纤维素纤维 278 万吨。拉动世界纤维增长的是涤纶, 预测涤纶长丝将以年率 7.1%增长,涤纶短纤维将以年率 6.8%增长。 世界主要产地的化纤产量持续增长,特别是亚洲化纤市场,近年来 增长最快,逐步成为世界化学纤维的主要生产基地。 2008 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世界主要产品纤维产量为 6509 万吨, 比上年减少 5.0%,其中化学纤维产量为 3961 万吨,比上年减少 3.3%, 但仍占据主导地位,所占比重由 2007 年的 59.75%扩大至 60.85%; 9 棉产量 2417 万吨,比上年减少 7.5%。详见表 1-1。 表 1-1 近年全球纤维产量表 单位:千吨,% 总产量化学纤维 年份 产量增长率产量增长率 棉羊毛丝 2001510572816621480131795 200250726-0.6 300386.6 19323126897 2003534675.4 314194.6 207201227102 20046168915.4 341498.7 262041220115 200560234-2.4 344851.0 243981218133 2006657929.2 377789.5 266351234145 2007685404.2 409538.4 262291202156 200865093-5.0 39607-3.3 241701160156 资料来源: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日本化学纤维协会统计数据。 未来几年,随着化学纤维在纺织用、家庭装饰用、工业等领域 应用范围地不断扩大,化纤产量将进一步增加。据亚洲化纤工业联 合会(ACFIF)会长 Lohia 估计,在未来的五年中,世界对化纤的需 求将保持较快增长,这是因为在无配额体制下,纺织贸易将推动化 纤工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亚洲地区化纤工业的发展,这将转化成 为对化纤的需求增长。 1.5.2.2 国内化纤市场预测 自 2000 年以来,我国化纤工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05 年化 纤产量达 1629 万吨,年均增长 18.5%,占世界化纤产量的比重由 2000 年的 20.5%提高到 40%;2008 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化 纤产量增速放缓,全年产量为 2404.6 万吨,同比仅增长 2.3%,但 仍保持较大市场规模。2009 年中国化纤产量的增幅最大,比 2008 年强劲增长 16%达到 2610 万吨,这主要是受到中国国内需求强劲增 长的刺激,2009 年中国同时保持了全球最大的化纤生产国地位,约 10 占全球总产量的 63%,比 2008 年上升 5 个百分点。 未来几年,我国国民经济稳定发展将为化纤工业提供广阔的市 场需求:一是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 改善,对服装及家纺用品的需求将不断上升。同时,由于城市化进 程加快,土地资源的稀缺、粮棉争地的矛盾,决定了化纤仍将长期 作为最主要的纺织原料在纺织加工链中占有较大比重,国内需求的 持续增长仍是化纤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二是随着我国常规化纤产 品竞争力的不断提高,未来五年,化纤产品出口仍将保持一定的增 长;三是全球高新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高技术纤维、合成新材料等 化纤新品种的应用已扩展至航空航天、农业、建筑业、交通、水利、 包装、环境保护、医药卫生等各个领域,为这些应用领域的技术进 步提供重要前提和物质基础,这将是我国化纤工业发展的一个新的 强有力的增长点。 1.5.2.3 涤纶工业丝市场预测 2003 年世界涤纶工业丝生产能力为 1528kt,去除其中的单丝和 纺粘长丝约 400kt,用于轮胎和宽窄织物等用途的涤纶工业丝产能 约为 1130kt,同年世界涤纶工业丝产量约 1197kt,世界涤纶工业丝 开工率约为 78.3。预计到 2015 年世界涤纶工业丝生产能力 2583kt,同年世界涤纶工业丝产量约 2066kt,世界涤纶工业丝开工 率约为 80.0。 表 1-2 世界涤纶工业丝产能、产量、开工率 年份2000200320042005200620102015 世界涤纶工业丝产能(kt/a)1,2501,5281,6251,7851,9702,3602,583 世界涤纶工业丝产量(kt/a)1,0441,1971,3151,3861,4861,8292,066 估算开工率83.578.380.977.675.477.580.0 11 PCI 预期 2000 年至 2010 年间,世界涤纶工业丝生产能力年均 增长率为 6.6,同期世界涤纶纺织长丝生产能力年均增长率为 7.5。2000 年至 2010 年世界涤纶工业丝产量年均增长率为 5.8,同期世界涤纶纺织长丝产量年均增长率为 7.1,涤纶工业 丝生产能力增长率高于产量增长率。 我国涤纶工业长丝行业自 2001 年起快速增长,产能从 2001 年 的 7.4 万吨扩充到 2009 年的 76.2 万吨,年复合增长率达 33.83%,且产品技术含量和质量稳步提高,成本优势日益明显。迫 于成本压力,国外产品的市场份额在降低,2008 年世界涤纶工业长 丝的总产能约为 167 万吨,当年中国的涤纶工业长丝占世界总产能 的 40.54%,位于榜首。随着国内产能的扩张和产品质量的提升,我 国涤纶工业长丝出口快速增长,2001 年到 2009 年 11 月期间,出 口量从 0.1 万吨提高到 16.7 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 81.74%,我国 涤纶工业长丝行业已经开始承接满足国际需求的责任。 在国内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带动下,我国涤纶工业长丝行业取 得了快速发展。2008 年世界涤纶工业长丝的总产能约为 167 万吨, 当年中国的涤纶工业长丝占世界总产能的 40.54%,位居世界第一, 不仅能有效满足国内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发展的需求,而且出口量也 稳步提升。 综上所述 国内外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巨大的市场需求,及国内 产业用纺织品行业朝着高功能性和高技术性方向升级,给国内涤纶 工业长丝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前景,也推动了涤纶工业长 丝行业朝着差别化、功能性方向升级。 12 2 项目概况 2.1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浙江尤夫高新纤维股份有限公司是经浙江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 厅出具浙外经贸资函2008609 号文批准,由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变 更设立的外商投资股份公司,2008 年 12 月 8 日在浙江省工商行政 管理局登记注册。公司一直从事涤纶工业长丝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所从事的业务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 年本)和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 年修订)中“鼓励类”的产业。 2010 年 6 月 8 日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股票代码 002427。 公司是国内主要的涤纶工业长丝生产企业之一,国内产能排名 由 2007 年初的第五提升到 2009 年末的第三,并进入全球产能前十 行列。公司重视差别化、功能性涤纶工业长丝的研发与生产,产品 和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公司围绕差别化、功能性涤纶工业长丝 的开发与生产,在生产技术、设备适用性改造、配套化学助剂的开 发及工艺技术平台的构建等方面建立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核心竞争力。 公司目前取得 1 项发明专利的使用权、2 项实用新型专利,并有 5 项发明专利正在申报中。公司自主研发的 “超高强超低缩涤纶工业 长丝”、“拒海水型涤纶工业长丝”、“一步法 5000D 涤纶工业 长丝”等产品被评为浙江省高新技术产品,且 “拒海水型涤纶工业 长丝”已于 2008 年通过美国船级社(ABS)的认证,产品性能获得 国际客户的认可。公司正在研发的 “新型高强聚酯工业丝的研制及 其产业化”课题被国家科技部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2009 年 5 13 月 18 日,公司被浙江省科学技术厅、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国家税 务局、浙江省地方税务局(浙科发高( 2009)103 号)认定为高新 技术企业。 由于对技术创新的持续投入,公司产品系列现已扩充到两大类 近百个规格型号。依托于丰富的产品系列与先进的工艺技术,公司 与众多国内外知名客户建立了稳定的购销关系,产品销售规模不断 扩大,已经成为了国内外产业用纺织品加工生产厂商的首选原料供 应商之一。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公司以稳定的产品质量和卓越 的产品性能,在下游客户中赢得了良好的声誉,产品一直供不应求。 报告期内公司产品产销率始终保持在 96%以上。 公司通过了 ISO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 ISO14001 环境 管理体系认证,建立了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环境保护体系。 公司目前涤纶工业丝(产能 8 万吨)工艺流程以切片为原料,经 过固相聚合再纺丝,能耗大,切片原料所制约。鉴于目前涤纶工业 长丝发展形势,公司根据自身实力和自主研发的涤纶工业长丝直接 纺工艺技术优势,上马年产 12 万吨直纺差别化工业丝项目(其中 聚合能力为 20 万吨,12 万吨为工业丝,8 万吨高粘度切片为公司 工业丝配套)。该项目建成后将取得良好的效益回报。 2.2项目基本情况 2.2.12.2.1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 年产 12 万吨直纺差别化工业丝项目 2.2.22.2.2 建设地点建设地点 本项目在浙江湖州市南浔区和孚工业园陶家墩村地块内实施 。 14 湖州市和孚综合工业园区北邻龙头山,南涉和孚漾,园区主 干道与湖盐公路相接轨,直接连接 318、320、104 及杭宁高速公 路四条国道线,镇内有湖杭锡线和长湖申二条黄金水道,水陆交通 便捷。 区域位置图详见附图 1。 本项目总体规划用地呈多边形,东西长约 863 多米,南北宽约 72-263 多米,本项目需新征 300 亩。 本工程生产装置包括聚酯装置、涤纶长丝装置和辅助生产设施 及配套公用工程等(如乙二醇罐区、热媒站、综合动力站、 PTA 仓 库、成品库、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 。建筑物占地面积 111018m2, 总建筑面积 200848m2,计算容积率建筑面积 221620m2,绿地面积 39600 m2,建筑系数 55.51%,容积率 1.11, 绿地率 19.8%。 总平面布置图详见附图 2。 2.2.32.2.3 项目性质项目性质 扩建 2.2.42.2.4 项目类型项目类型 化纤企业 2.2.52.2.5 建设规模建设规模 本项目拟新建聚酯车间、长丝车间等建筑物 200848 平方米,采 用自主研发的聚酯熔体直纺工艺技术,六釜流程,进口世界先进的 新型牵伸卷绕设备,设置 7 条 FDY 差别化、功能性涤纶工业长丝生 产线,以及配套的辅助生产装置及公用工程装置,形成年产 20 万吨 聚合,12 万吨直纺差别化、功能性工业长丝,8 万吨高粘度切片的 15 生产能力。 根据市场的需求与企业在经营上的要求,本项目主导产品为差 别化、功能性(阻燃型、拒海水型) 、低缩超低收缩、高模低收缩工 业丝等产品,属于差别化纤维新一代产品。详见表 2-1。 表 2-1 产品方案表 序号产 品 名 称单位年产量备注 1差别化、功能性工业丝吨65000 2超低收缩工业丝吨30000 3高模低收缩工业丝吨25000 4高粘度切片吨80000公司工业丝配套 小计吨200000 2.2.62.2.6 项目主要设备项目主要设备 表 2-2-1 聚酯装置进口设备一览表 数量厂商备序 号 名 称主要规格 单位数量注 1缩聚二内轴承 套1德国 2终缩聚、增粘缩聚内轴承 套2德国 3浆料配制釜搅拌器配套减速机机架套1日本/美国/德国 4酯化 I 搅拌器配套减速机机架套1日本/美国/德国 5酯化 II 搅拌器配套减速机机架套1日本/美国/德国 6缩聚 II 减速机 台1日本/德国 7终缩聚减速机 台2日本/德国 8熔体泵减速机 台2日本/德国 9刮板冷凝器减速机 台3日本/德国 10终缩聚熔体过滤器 台1日本/美国 11PTA 浆料质量流量计 批1日本/美国 12EG 计量质量流量计 批1日本/美国 13催化剂配置质量流量计 批1日本/美国 14催化剂计量质量流量计 套1日本/美国 15酯化 1 回流质量流量计 套1日本/美国 16喷淋涡街流量计 套1日本/美国 17预聚物齿轮泵 台3日本/美国 18终缩聚齿轮泵 台1日本/德国 16 19物料调节阀 台1日本/德国 20多通阀 套7日本/德国 小计33 17 表 2-2-2 聚酯装置国产设备一览表 名 称主要规格数量序 号 单位数量 厂商备注 1PTA 链板式输送系统Q=15 t/h台1国产 2PTA 料仓V=200 m3台1国产 3第一酯化反应器Q=400 t/h台1国产 第二酯化反应器Q=400 t/h台1国产 4第一预缩聚反应器Q=400 t/h台2国产 第二预缩聚反应器Q=400 t/h台2国产 5终缩聚反应器Q=400 t/h台1国产 6工艺塔3,456N(18)台1国产 7终缩聚反应器密封系统V=75 Liters台1国产 8终缩聚反应器电机110160kW台1国产 9增粘缩聚反应器密封系统V=15 Liters台6国产 10增粘缩聚反应器电机Q=15t/h台6国产 11工艺废水汽提塔70018,600 mm台1国产 12浆料输送泵Q max.=29 m3/h台1国产 13热媒循环泵Q=90-150 m3/h台2国产 14液环真空泵Q=2500 Nm3/h台4国产 15乙二醇蒸汽喷射泵台12国产 16板式换热器S=18-80 m2台2国产 17乙二醇储罐V=2500 m3台2国产 18热媒蒸发器S=53-120 m2台10国产 19浆料调配槽V=96 m3台1国产 20塔顶空气冷却器S=9,622 m2台4国产 21乙二醇蒸发器S=128 m2台1国产 22过滤器清洗套1国产 23除盐水系统套1国产 24精细过滤器套1国产 25分析化验设备套1国产 26仪表及自动控制设备批1国产 27电气设备批1国产 28增粘釜V=15 m3台7国产 29增粘釜喷淋冷凝器S=18-80 m2台7国产 30增粘 EG 冷却器板式台7国产 31增粘 EG 过滤器400um台14国产 32增粘 EG 泵台7国产 33增粘 EG 热井台7国产 34熔体过滤器20um台2国产 35增粘釜热媒泵台7国产 小计128 18 表 2-2-3 长丝装置进口设备一览表 供货厂商及国别数量 序号名 称主要规格 供货厂商国别单位数量 备注 1 差别化、功能性纺牵联合装 置 HT/16/位*12/头Barmag/TMT德国/日本套4 2 差别化、功能性纺牵联合装 置 HT/16/位*12/头 套 4 3超低收缩纺牵联合装置XSLS/24/位*12/头套6 4FDY 细旦纺牵联合装置LS16/位*24/头套4 5高模低收缩纺牵联合装置HMLS18/位*4/头套6 6空压机台5 7熔体增压泵TM180/224Maag/Shimadzu德国/日本台8 8动态热应力仪lawson美国台2 9干热收缩仪仪器台2 13熔体出料泵德国/日本 台 1 14 熔体五通阀 德国/日本 台 1 15 熔体三通阀 德国/日本 台 1 16 高粘熔体增压泵 德国/日本 台 8 17 粘度计 德国/日本 台 8 18 熔体压力变送器 德国/日本 台 10 小计52 19 20 表 2-2-4 长丝装置国产设备一览表 数量序 号 名 称主要规格 单位数量 厂商备注 1熔体输送管线CS批1国产 2脱过热器CS台32国产 3热媒阀SS/CS台400国产 4取样阀SS/CS台12国产 5特种阀SS台3国产 6预热炉卧式/CS/SS台10国产 7油剂调配槽2000L/ SS套10国产 8风空调机组CS台12国产 9真空炉太原台7国产 10辅助控制柜门2国产 11气动薄膜波纹管密封调节阀P2223YW/104-P1台10国产 12高温膜片压力变送器IUT-10套1国产 13高温膜片压力变送器DYNISCO套1国产 14高温熔体用铂热电阻ZI-1250套1国产 15其他温度、压力仪表批1国产 小计 503 21 表 2-2-5 公用工程设备清单 数量 序号名 称主要规格供货厂商 材质 单位数量 备注 1 液氮气化装置 套1 2 溴化锂制冷机1500万大卡/小时 台3 3 冷冻水泵 台3 4 冷冻水定压装置 套1 5 冷却循环水泵 台6 6 冷却循环水塔3500 m3/h 台6 7 反冲洗过滤器 套2 8 循环水加药装置 套1 9 除盐水制水设备 套1 10 除盐水储罐、泵 套1 11 消防水系统 套1 12 污水处理装置 套1 13 PTA库行车4跨 台4 14 地磅等 台4 15 燃煤热媒炉1000万大卡/小时 CS台3 16 一次热媒循环泵Q=500 m3/h CS台3 17 热力站行车 台3 18 电力设备 批1 小计 45 2.2.72.2.7 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 项目报批总投资为 79950 万元(含用汇 6315 美元) ,其中固定资 产投资为 71950 万元、新增流动资金为 8000 万元。详见投资估算表 2-3。 22 表 2-3 总投资估算表 单位:万元 投资额序 号 投资内容 人民币折合美元其中用汇 所占比例 (%) 一固定资产投资 71950.00 100 1建筑工程 13196.51 18.34 2设备 47521.546315 66.05 3安装工程 1279.66 1.78 4其他费用 6920.00 9.62 5基本预备费 671.28 0.93 6建设期贷款利息 2361.00 3.28 二铺底流动资金8000 三报批总投资79950 2.2.82.2.8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表 2-4。 表 2-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 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 量备 注 1 1建设内容建设内容 1.1聚酯生产装置套1 1.2直接纺涤纶工业丝生产线套7 2 2产品方案产品方案 2.1差别化、功能性工业丝吨/年 65000 2.2低缩超低收缩工业丝吨/年30000 2.3高模低收缩工业丝吨/年25000 2.4高粘度切片吨/年80000 3 3主要原辅材料用量主要原辅材料用量 3.1精对苯二甲酸(PTA)吨/年171400 3.2乙二醇(EG)吨/年66600 3.3催化剂吨/年64 3.4功能性助剂吨/年640 23 3.5洗涤剂吨/年20 3.6油剂吨/年600 3.7丝管万只/年3960 3.8包装材料万套/年120 3.9其它辅料若干 4 4年工作日年工作日天333四班三运转 5 5公用动力消耗量公用动力消耗量 5.1 年耗水量万吨/年113.26 5.2 年耗电量万度/年9568 5.3年耗煤万吨/年3.0 6 6总定员总定员人600 7 7建筑面积建筑面积 7.1 征地面积亩300 7.2 新建建筑面积平方米200848 8 8新增项目总投资新增项目总投资万元79950 8.1新增固定资产投资万元71950含6315万美元 8.2新增流动资金万元8000 9 9年销售收入年销售收入万元/年264750 1010年总成本费用年总成本费用万元/年225080 1111年销售税金及附加年销售税金及附加万元/年13318 1212年增值税年增值税万元/年11891 1313年利润总额年利润总额万元/年26352 税前利润 1414财务评价指标财务评价指标 14.1 投资利润率%32.96 14.2 投资利税率%49.62 14.3 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 3年)年5.12所得税前 年5.62所得税后 14.4 财务内部收益率%29.93所得税前 %24.53所得税后 14.5 财务净现值(ic=12%)万元71149所得税前 万元45114所得税后 1515借款偿还期借款偿还期年4.81 1616盈亏平衡点盈亏平衡点%61.54 1717投资强度投资强度万元 /亩239.83 24 2.2.92.2.9 进度计划进度计划 本项目由浙江尤夫高新纤维股份有限公司组织实施,企业边抓紧 做好可研报告的编制、设备招投标、设备比选、商务谈判、订货等工 作,并抓紧进行新厂区建设,待设备到厂后即可进行安装、调试和试 生产。待可行性研究批准后抓紧进行,二年内投入全面生产。 2.2.102.2.10 产品及原材料质量指标等产品及原材料质量指标等 本项目产品质量必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考 核,同时还应满足用户的质量要求。 1、高模低缩涤纶工业长丝 表 2-5 产品质量指标表 项目单位中心值偏差测试条件 断裂强度cn/dtex7.2 断裂伸长%122 干热收缩%3.51.5177 2min 0.05cn/dtex 网络点个/米6针测法 后加工强度保持率85 2、超低收缩工业丝 表 2-6 产品质量指标表 项目单位中心值偏差测试条件 断裂强度cN/dtex6.8 断裂伸长%242 干热收缩%1.6190 2min 0.01cn/dtex 网络点个/米 6针测法 3、功能性-拒海水型涤纶工业丝 25 表 2-7 产品质量指标表 项目单位中心值偏差测试条件 断裂强度cn/dtex8.2 断裂伸长%142 干热收缩%7.52177 2min 0.05cN/dtex 拒海水助剂含量%0.45% 网络点个/米6针测法 湿态耐磨性5001170g 负荷下 4、功能性-阻燃型涤纶工业纤维 表 2-8 产品质量指标表 项目单位中心值偏差测试条件 断裂强度cN/dtex7.2 断裂伸长%222 干热收缩%0.6177 2min 0.05cN/dtex 网络点个/米6针测法 极限氧指数32 抗芯吸助剂含量2.0%萃取法测试 项目所需的各类原料质量与产品质量密切相关。因此,要求各类 原料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并按此进行行验收。 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化纤生产国,2009 年中国化纤产量的增幅最大,比2008年强劲增长16%达到2610万吨。但 总体上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化纤产品大宗、常规产品多, 26 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特种纤维、高级面料纤维产量少,差别化率 仍处于较低水平;新品种的自主开发相对滞后,国际上流行的多组分 纤维、复合纤维、改性纤维、高仿真纤维、特殊功能纤维、超细旦纤 维等一系列差别化纤维没有大的突破。 同时,随着化纤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布局调整和重组继续深入, 国际化纤产业竞争愈来愈烈,我国化纤工业也正面临越来越大的竞争 压力。一方面,国际化纤业的竞争正由“价格和质量”竞争转向以 “高新技术为主导,品牌竞争为焦点”的综合经济实力竞争;另一方 面,印度、巴基斯坦、土耳其等国家凭借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欧美对 其宽松的贸易环境,发挥后发优势,成为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有力竞 争者;此外,随着WTO过渡性保护措施的逐步取消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 头,我国化纤工业正面临的政策环境同样严峻。 为此,纺织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将“大力发展高性能纤维、 差别化纤维和加快差别化纤维品种开发”作为化纤行业推进产业升级 的重要任务;化纤工业“十一五”发展指导意见中也明确提出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纤维、生物质纤维以及高性能差别化、功能化纤 维,全面提升行业核心竞争能力”以及“东部沿海地区仍将是我国纺 织集群地和化纤主要生产地区,应继续发挥其技术、人才、市场优势, 率先把化纤产业做大做强,组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工贸结合 的大企业集团” ;2009年4月出台的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 提出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提升传统化纤工艺、装备及生产控制水平, 实现聚酯、涤纶、粘胶、锦纶、腈纶等产品柔性化、多样化、高效生 产,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多功能、差别化纤维的研发和纺织产品一 27 条龙的应用开发,化纤差别化率由目前的36%提高到50%左右” 。 本项目的实施有助于改变我国在涤纶工业长丝核心技术上远落后 于发达国家,差别化纤维创新不足、产品功能单一的现状。加快企业 技术创新、产品结构优化,增强竞争力,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市 公司。 28 3 项目用能及对所在地能源供应情况的评估项目用能及对所在地能源供应情况的评估 3.1项目使用能源种类、结构及来源,并对其合理性、可行性分析评价 3.1.13.1.1 项目使用能源种类、结构项目使用能源种类、结构 1、项目使用能源种类 浙江尤夫高新纤维股份有限公司年产 12 万吨直纺差别化工业丝项 目的主要资源和能源品种为水、电、汽。电力用于生产设备的驱动、 传输、风机、水泵等;水用于生活和生产工艺用水及冷却补充水。蒸 汽用于生产工艺、空调的加热。 2、项目建成后能消费结构 项目建成后能消费结构见表 3-1。 表 3-1 项目建成后能消费结构表 当量值等价值能源 种类 计量 单位 实物量 吨标煤%吨标煤% 电力万 kWh956811759.0735.3330617.6058.72 煤万 t3.021429.064.3821429.0041.10 新水万 m3113.2697.060.2997.060.18 合计33285.1310052143.66100 注:折标系数(GB/T2589-2008): 综合能耗 1(当量法)折算系数: 电力:1.229tce/万 kWh 自来水:0.857tce/万 t 综合能耗 2(等价法)折算系数: 电力:3.20tce/万 kWh 自来水:0.857tce/万 t 29 3.1.23.1.2 项目使用能源来源,并对其合理性、可行性分析评价项目使用能源来源,并对其合理性、可行性分析评价 1、电力 从流向看,使用部位为不可替代,且电力属于高品位能源,能源选 择合理;项目实施后年需求 9568 万 kWh,新建 35kV 高压配电室一个, 35kV 电源由来自南浔区和孚工业园 110kv 重兆变电站和 110kv 袁家汇 变电站提供。配出 10kV 线路采用放射式的供电方式,通过 10kV 高压 电缆引至主车间变压器室。 聚酯装置安装总功率为 3000kW,需要容量为 2430KVA。配备 1 台 S11-1600KVA 和 1 台 S11-1250KVA 型油浸式变压器,变压器的负载率约 为 0.85。 长丝装置安装总功率为 13500kW,需要容量为 6700KVA。配备 2 台 S11-1600KVA 和 4 台 S11-1250KVA 型油浸式变压器,变压器的负载率约 为 0.82。变压器的 10kV 电源引自独立 10kV 开关站 10kV 不同的母线段。 综合动力站安装总功率为 4000kW(其中 1800 kW 的设备直接由 10kV 专线供给),需要容量为 1030KVA。配备 1 台 S11-1250KVA 型油浸 式变压器,变压器的负载率约为 0.82。综合动力站设置一座高压开关 站,附设在综合动力站内,为本站和给水站变压器供电。 本项目实施后,设备新增总装机容量为 20500kW,变压器总容量 为 14550KVA。从供应状况看,保障上不存在问题。 2、项目用水情况 21 项目用水系统概况 本项目用水采用湖州市南浔区水厂提供的城市自来水,主要用于 30 设备除盐水、循环冷却和员工生活,用水线路及用水分配如下图所示。 2.2 项目用水预测 根据产品方案、工艺特点及生产规模,本项目总用水量测算详见 31 表 3-2。 32 表 3-2 用水量测算表 用水量 序号用水部门 平均m3/h最大m3/h全天m3/d 备注 1 生活给水系统2.56.2560 2 生产给水系统140.51793372 3 除盐水系统610.5144 4 循环冷却水系统51755450124200 重复使用 5 冷冻水系统2640264063360 重复使用 6 回用水系统1919456 重复使用 191592 经统计,本项目用水指标如下: 总用水量.181952 m3/d 其中新鲜水量3432m3/d 重复使用水量188016m3/d 重复使用水率 98.13%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本项目总用水量(1、2、4、5、6)为 191592 吨/天,新鲜水的用水量(1、2)为 3432 吨/天,重复使用水量 (4、5、6)为 188016 m3/d,总重复使用率为 98.13%。 本项目年耗水量为 113.26 万吨。 3、项目供热系统概况 3.1 供热系统简介 本项目的供热系统分为两部分,分别为导热油炉供给的热媒系统 和燃煤蒸汽锅炉供给的蒸汽系统。 33 本项目拟在热媒站设置三台加热能力为 1000X104kcal/h 的燃煤 热媒炉。正常生产时,二台炉运行,一台炉备用。当其一台炉出现故 障时,启动备用炉仍能保证工艺的正常生产运行。热媒供给温度 330,回流温度 290。 蒸汽系统 本项目蒸汽负荷详见表 3-3。 表 3-3 蒸汽规格及用量一览表 冬季(t/h)夏季(t/h) 序号用户 压力 Mpa 平均最大平均最大 1聚酯工艺0.30.70.70.70.7 2纺丝工艺0.30.250.50.20.5 3纺丝空调0.31.01.51.01.5 4热媒站0.30.10.30.20.3 5合计2.13.02.13.0 根据蒸汽负荷及参数要求,本项目最大负荷时为 3.0t/h,平均耗 汽量为2.1t/h。为了更充分利用烟气的余热,每台热煤炉都配有一台 余热锅炉,余热锅炉的产汽量根据热媒负荷的变化而产生约 1.5吨/时 的蒸汽,能满足项目用汽要求。 余热锅炉用水优先使用凝结水,不足部分使用脱盐水。热媒站设 有软化水箱和锅炉给水泵。 余热锅炉产生的 0.7Mpa 的蒸汽并入厂区综合管线同压力等级的主 蒸汽管线上统一分配使用。余热锅炉配有给水控制阀。根据余热锅炉 的产汽量自动控制给水阀的开度。 蒸汽在车间内由用户自行经减温减压后直接使用,不再设置单独 的热力站。减温水优先使用凝结水。 34 综上所述,本项目能源供应不存在问题,能源选择品种合理性。 3.2 项目使用的各种能源年总消耗量 3.2.13.2.1 电力电力 预计本项目建成后年消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