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有良法无定法》PPT课件.ppt_第1页
《教有良法无定法》PPT课件.ppt_第2页
《教有良法无定法》PPT课件.ppt_第3页
《教有良法无定法》PPT课件.ppt_第4页
《教有良法无定法》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有良法无定法 刘三阳 电子科技大学理学院 教学艺术纵横谈 一 引言 二 从名家名言、名人轶事谈起 三 良师怎样炼成 四 教学方法探讨 五 结语(没有结束的结束语) 一、引言 o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师的基本职责 o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主渠道、主战场,过 去、现在和可见的将来都是教学工作的重中 之重 o研究、改进具体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 量是教学改革的关键落脚点 o随着青年教师的剧增,青年教师成为决定整 体教学质量的关键变数,培养其课堂教学的 基本功和教学能力是当务之急 科学时报 (大学周刊) 2009年3月10日 教育部化学化工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化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 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厦门大 学教授 郑兰荪院士 担心教学研究传统会中断! 真正对教学有研究、有造诣的的教师会“断种” ! 高教质量存在哪些问题? 高斯的论著 写得简练扼要,十分费解 。 二、从名家名言、名人轶事谈起 阿贝尔对此曾说:“他 象只狐狸,用尾巴抹平 了自己 在沙地上走过 的脚印。”而高斯回应 说:“凡有自尊心的 建筑师,在瑰丽的大厦 建成之后,决不会把脚 手架留在那里。” Gauss (1777-1855) Abel (1802-1829) 欧拉说:“一个科学家如果只是做出了给 科学宝库增加财富的发现,而不能坦率阐 述那引导他做出发现的思想,那么他就没 有给科学做出足够的工作” 拉普拉斯说:“读读欧拉,读读欧拉,他 是我们大家的老师 ” Euler (1707-1783) Laplace (1749-1827) 乔治波利亚说:“在前辈 数学家中,.欧拉对我的影 响最大。主要原因在于,欧 拉做了一些跟他才能相当的 伟大数学家从没有做过的事 。即他解释了他是如何发现 他的结果的。对此,我如获 至宝。” George Polya (1887-1985) 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前主席、 数学家弗罗伊登塔尔说过:“ 没有一种数学思想,以它被发 现时的那个样子发表出来。一 个问题被解决以后,相应地发 展成一种形式化的技巧,结果 使得火热的思考变成了冰冷的 美丽。” Hans Freudenthal (1905-1990) 当代著名数学家,柯朗曾指出:“ 微积分,或者数学分析,是人类思 维的伟大成就之一。它处于自然科 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地位,使它成 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特别有效的工具 。遗憾的是,微积分的教学方法有 时流于机械,不能体现出这门学科 乃是一种撼人心灵的智力奋斗的结 晶。” Courant (1888-1972) “数学的教学逐渐流于无意义的单纯演算习题的 训练,这固然可以发展形式演算的能力,但却 无助于对数学的真正理解,无助于提高独立思 考能力。” 高斯和欧拉截然不同的观点和文风以及几位 当代数学家的评论,给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提供 了很好的启示。 笔者1990年曾在“从数学发现谈数学教学” 一文中谈到以下意思,数学成果一经发现,发 现者在发表相关论文时,主要关心的是逻辑性 和可信性,而对发现的思维活动过程则往往忽 略不提或难以言表,因此,后人看不到鲜活的 、原创的思想脉络,只能看到经过简化整理的 学术形态,其叙述顺序与发现过程一般是相反 的,这是造成后人特别是初学者难以理解的重 要原因。 作为教师,不应只满足于让学生承认或接受书 上的结果,而要尽量让学生了解知识的来龙去 脉以至模拟知识的(重新)发现过程。由于教 材往往出于简洁性和逻辑性的考虑,不大记述 知识发现的脉络和过程,这就需要对教材进行 加工改编,改变通常的定义定理证明例 题的刻板演绎模式,在课堂上展示数学思维活 动和知识发现过程。 希尔伯特曾说,给他上课的富克 斯教授的讲课方法与众不同,他 常常把自己置于危险困难境地, 对要讲的内容现想现推,这样一 来,就使得同学们有机会瞧瞧高 明的数学思维过程如何进行,数 学家是如何接受困难挑战的。 Hilbert (1862-1943) 杨振宁曾这样回忆他是如何懂得了科学的直 觉和洞察力:“在芝加哥大学的老师泰勒通常 无暇备课,讲课有时误入歧途,当他发现自 己要出错的时候,他一定想办法赶快弥补, 这时,他的思想就像天线一样向各个方向探 索,看到底错在何处,在此过程中就可以看 出他在物理学上的想法:他注意什么,不注 意什么?哪些真正是他觉得值得注意的,哪 些只是雕虫小技,是不重要的。通过这点我 学到了很重要的东西,受到很大的启发。” 杨振宁 (1922- ) 希尔伯特和杨振宁对自己任课老师的评价,无 意中给我们今天的教育教学一种别开生面的启 示,发人深省。 三、良师怎样炼成? 要作一名好教师,需要兼备德识才学 ,注重以下几点: o师德爱心 师德为先,育人为本。以 高尚的品德和人格魅力言传身教, 以强烈的爱心和责任感教书育人; o教育观念 掌握先进正确的教育理念 和教学思想; o专业知识 滴水之流须有涌泉之源。 对所属学科有比较渊博的知识,熟 悉课程的科学体系和教学体系,对 有关教材熟练掌握、举重若轻。对 课程内容深钻细研、举轻若重、融 会贯通。讲课能长能短、能详能简 、能深能浅、能正能反; o教学方法 善于将教材加工处理成适合课 堂讲授和学生接受的教案,如同将小说 改编成剧本。善用教学艺术,激发学习 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因材施教,因势 利导,使学生不但学会,而且会学、想 学、爱学; o综合素养 教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教 师集 “编”、“导”、 “演”于一身,需要 多方面素养,需厚积博览、海纳百川。 除本专业知识外,还需对文、史、哲、 教育学、心理学、科学史、科学方法论 等有所涉猎。善于学习他人的优点,博 采众长,独具一格; o学术研究 坚持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并 使二者紧密结合、相辅相成,这既是提高 教师学术水平和业务素质的必由之路, 又可使研究成果不断充实教学内容。同 时,教师从事研究的创造性经历对于激 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熏陶和示范作用 。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 教师思考的大脑才能教会学生大脑的思考, 同样只有喜欢学习的教师才能培养喜欢学习 的学生。而这一切,多多少少可以和教师的 私人藏书室连在一起,因为那里是教师知识 和精神的源头。” 教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同样的教材 、同样的理念,不同的教师、不同的方 法,教学效果会大不相同。所以,教学 方法不是雕虫小技,细微之处见功夫, 方法决定效果,细节决定成败。 四、教学方法探讨 重结果轻过程 重推理轻道理 重演绎轻归纳 重局部轻整体 重知识轻思想 重技巧轻方法 重理论轻应用 重内容轻教法 重学会轻会学 重课内轻课外 1. 十重十轻 教与学;学与用;用与美; 知识与能力; 抽象与形象; 举一与反三;课堂与课本; 授鱼与授渔; 一题多解与多题一解; 传统教学方式与多媒体教学。 2. 十个关系 忌临阵磨枪、穷于应付,应日积月累、厚积薄发; 忌一知半解、心中无数,应融会贯通、胸有成竹; 忌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应精选巧编、引人入胜; 忌面面俱到、主次不分,应重点突出、纲举目张; 忌局限细节、有木无林,应着眼整体、见木见林; 忌只讲推理、不讲道理,应执果索因、追根求源; 忌无源之水、从天而降,应搭桥铺路、水到渠成; 忌和盘托出、表露无遗,应启发诱导、引而不发; 忌无章无序、逻辑混乱,应循序渐进、严密无缝; 忌快慢失宜、节奏失调,应进度适当、有张有弛; 3. 讲课廿忌 讲课廿忌(续) 忌信马由缰、任意发挥, 应围绕中心、计划行事; 忌画蛇添足、拖泥带水,应画龙点睛、干净利落; 忌言不由衷、词不达意,应言为心声、表意传神; 忌烦言碎语、翻来覆去,应简洁明快、一气呵成; 忌萎靡猥琐、面壁自语,应抖擞精神、声情并茂; 忌视而不见、独行其事,应察言观色、随机应变; 忌华而不实、空洞无物,应充实内容、言之有物; 忌矫揉造作、哗众取宠,应自然大方、求真务实; 忌狂抄乱写、随写随擦,应巧布板书、简明美观; 忌虎头蛇尾、草草收场,应前呼后应、善始善终。 投石问路,对症下药;引蛇出洞,有的放矢; 欲擒故纵,引而不发;巧设悬念,激发兴趣; 对比联想,举一反三;正反结合,相辅相成; 详略主次,处置得宜;依纲扣本,不即不离; 有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