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 目: 电潜泵在海洋开采中的 应用分析 学生姓名: 院 (系): 石油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海工1201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2016 年 3 月 18日 1.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电潜泵作为一种大排量、高扬程、高效率的无杆抽油设备,首先在陆地油田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停喷后的高产油井、含水井、深井以及定向井中,是陆上油田实现高产稳产的重要手段。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原油产量的近三分之一是由各种形式的电潜泵开采的,电潜泵井的数量更是数以万计。1 而随着陆地油田的开发相继进入中后期,油田进入高含水期,海上油田尤其是浅海地区的开发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而电潜泵和其它深井泵相比,电潜泵的最大优点是排量大,日产液可达3000以上,是目前深井泵中排量最大的。因此,特别适合高含水油田藉提高采液量来保证其采油量,如大庆油田。潜油电泵的另一优点是地面配套设备简单,占地面积小,且适用于斜井和水平井。由于电潜泵具有的排量大、扬程大、泵效高、地面配套设备简单、自动化程度高、电驱动容易实现、自身占地面积小、操作简单的优势等显著特点,而对于海上油田而言,由于其投资大,必然要求高产量以维持其经营状况及尽快收回成本。因此,利用电潜泵采油成为海上采油的主要手段之一。如目前胜利海洋石油开发公司所属采油井中,潜油电泵采油井占生产井数的57.3%;在南海东部部分油田,除自喷莽外,机械采油井全部采用了电潜泵生产。目前海上近 80%的油井采用潜油电泵开发。2 同时,由于海上进行油气生产的特殊环境,电潜泵采油的成本比陆地高的多,工作环境恶劣的多,各种施工的实施都比陆地上要困难的多,因此海上采油工艺方面存在着许多陆上没有的问题。如,一海上油田与陆地油田的生产管柱存在差异,由于海上油田常常在井下安装环空封隔器,油套管环空不再是一个完全连通的系统,因而套压的变化不能直接反映井底压力、液面的变化;同时,油井的静、动液面也无法直接测量,油井的供液状况比较难掌握。二,气液较难分离。三,海上俢井工序多操作难。四,海上安全性要求极高。五,对于高压、高温、高粘度油开采困难且排量小泵效低等问题。 另外海上生产工作的环境使得对于安全生产的要求更加严格,如何提高潜油电泵生产系统的生产效率,降低能耗,提高潜油电泵生产系统的经济效益,延长检泵周期,挖掘油层潜力,保证设备安全有效工作,降低了整体举升成本,对于海上油气开发有着重大的意义。2.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2.1电潜泵在国内外的应用概述 潜油电泵是前苏联艾鲁托诺夫发明用于抽地层和矿井中的水,1923年该技术介绍到美国后,于1926年美国开始在鲁赛尔油田应用潜油电泵抽油,从此开始潜油电泵用于原油生产的历史川。从目前国内外潜油电泵的生产规模和制造技术来看,主要以美国、前苏联和中国为主。 目前美国在电泵制造工艺、应用技术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其主要的四家潜油电泵公司:雷达公司(Reda)、森垂利夫特公司(Centrilift)、科贝(Kobe)公司和ODI公司有SOHZ和60HZ两种频率各系列共400多种规格,除满足其国内需求外,每年均有大量产品打入国际市场。美国生产的电泵主要参数为:最大外径为254mm,适用于114.3-35Omm以上的套管井;排量16-4100之间,最大可达15000,泵效44一70%;下泵深度一般小于3000m,最深可达4572m;电机功率4.7-761KW;耐温一般为120,地热井可达232;潜油电缆四种规格,最大耐温可达240;检泵期平均393天,一般1.2-1.6年,最长达14年。前苏联潜油电泵的生产厂家主要有五家:Borets、Livny、Lebedyanu、votkins、Almetysk,以Almetysk电泵制造厂为其代表。其电泵规格只有几十种,设计抖卜量为500,最大可达1300一1400,可用于124mm以上者管井;设计扬程在450-15O0m之间,最大可达25O0m;泵效最高可达60%,检泵周期可达500天以上。Almetysk公司还提供一种测试软件,用来监测压力、油温和振动。3 1981年阿莫科生产公司已经在操作电动潜水泵。自1977年以来米德兰农场(Grayburg)型水库是低压400- 600-PSI(2.84.1-MPA)的静态井底压力(BHP),高PI(一至7件)的形成,需要人工举升缩减到70磅(4.8105 -Pa),最大采油高含水生产(89)。逐渐形成一系列电潜泵操作规程。4 1991,赫斯公司阿莫科(英国)勘探公司雪佛龙英国公司、英国精灵,西方石油公司,英国德士古(Caledonia)公司 参与ESP在海底完成安装的技术问题,介绍了一种低成本的系统,安装ESP的恢复没有恢复树的要求。该系统利用现有的修井设备和技术提供一个管道或电缆吊泵应用的安全环境。5 1997年海洋技术大会上, 巴西国家石油公司的J.E. Mendona发表了一篇文章潜油电泵深水安装,详细介绍了电潜泵在巴西深海的安装步骤。6 1997 年森垂利夫特公司开发了一款“潜油电泵专家”系统,该系统通过实时分析油井和潜油电泵的生产数据,对比历史数据,准确的判断当前油井及潜油电泵的工作情况。美国雷达公司研发了一种新型的井下电泵检测系统,该系统通过井下传感器测试潜油电泵的压力、温度等特性数据,传送到地面软件系统,实现了电泵机组的实时检测,有利于延长潜油电泵工作寿命。7 1998 年 Maston L.Power 通过建立潜油电泵故障模型来分析在不同条件下电泵出现故障的原因,评估不同的生产条件下电泵可能出现的故障。1998 年,美国阿拉斯加州密尔点油田,在潜油电泵故障分析与预测中引入了基于韦伯分布和浴盆准确性模拟的统计学方法,采用 Monte-Carlo 技术模拟故障率,将统计参数的数值赋值与计算机模拟程序结合,实现了潜油电泵效能分析。 1999 年美国学者用蒙特卡洛方法仿真统计模拟潜油电泵的可靠性,依据潜油电泵机组寿命的统计模型,得到主要可靠性指标,对其定性分析定量预测,实现了对油田机组总体运行状况、合理安排维修以及施工的经济性核算的环节的科学指导,最大限度的避免了管理的盲目性。8 目前国外已经实现了潜油电泵采油的高度智能化生产管理,通过一系列变频器与各种生产数据采集系统的有机结合,实现了特定油区的高度智能化检测和管理,尤其适合各种环境恶劣,不利于人类长期居住活动的油区,实现无人看守;其中生产数据采集系统由数据传感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变换器,通讯连接装置和系统中的计算机软硬件组成。9 虽然潜油电泵在我国起步较晚,但是随着我国科技实力的增强,在潜油电泵的制造和应用技术上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我国从1964年开始进行潜油电泵的研制、试验,近年来无论制造技术还是应用技术在我国均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并开始逐渐在国际电泵市场上展露头角。其生产主要以天津潜油电泵联合公司、沈阳电机厂、大庆潜油电泵公司等为代表,共有十几种规格,可下入140mm以上套管井中,排量范围一般在50一500之间,设计扬程一般为1000m,最大可达2500m,平均泵效50%左右;电机最高功率可达135KW,耐温一般小于120;检泵周期一般在l.02.0年。1995 年河南石油勘探局采油工艺所开发了潜油电泵井井下工况诊断技术,采用地面工况诊断的方法,对潜油电泵井井下故障进行诊断,改进了传统上只能依靠电流卡片和经验处理的方法。为了更好地识别电泵生产系统所出现的生产问题有人将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应用进来。2000 年东华大学李刚先生以电流卡片为主要依据,根据神经网络的适于特征识别的特点,采用建模于动态仿真方法来进行电流卡片的模拟,训练非线性神经元,用 BP 神经网络完成函数逼近,解决电流卡片系统模拟识别问题,消除人工识别情况下经验上的问题。10 2003 年在潜油电泵生产动态分析的研究中,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提出了原油物性模拟的修正模型,其结果与 PVT曲线有良好的相关性,给出了泵内流体温升及井筒中流体温度梯度的计算方法,通过引入井眼轨迹的描述与计算技术,成功的解决了弯曲井段的多相流计算问题,从而可以计算任意井眼形状中的参数分布规律。11 2006 年赵晓姣等人利用 FTA(事故树)分析法原理对潜油电泵的故障进行了分析,绘制了潜油电泵的故障树、求解了它的最小割集、最小经集和结构函数。对其结构重要度进行排序,找出了电泵系统的薄弱环节,给设计和应用提供参考数据,为进一步实现潜油电泵故障诊断开发提供了条件。8 2008 年周云龙等根据振动与语音信号的相似性和离心泵故障信号的特点,将连续隐马尔可夫模型引入了离心泵的故障诊断中。利用自回归谱不受数据长度的限制,及自回归模型参数对状态变化规律反应敏感的特点,以信号的 12 阶自回归谱系数为特征矢量,将其输入到各个状态连续隐马尔可夫进行训练,来实现离心泵的故障诊断。为防止数据下溢,引入前向-后向比例因子算法求其对数似然概率,并采用 k-means 算法对连续隐马尔可夫进行参数初始化。在给定的观测序列中每种模型的优化路径通过 Viterbi 算法实现,用BaumWelch 算法实现重估。有学者提出了在分析泵效和流压的基础上绘制工况管理图,用潜油电泵井工况管理图分析油田区块油井生产状况后,可根据不同区域的井,采取不同的生产措施,挖掘油田区块的生产潜力,提高设备的利用率。122.2电潜泵的应用2.2.1 电潜泵的工作原理 电潜泵全称电动潜油离心泵,简称电潜泵,是将电动机和多级离心泵一起下入油井液面以下进行抽油的举升设备。其工作原理是地面通过变压器、控制屏和电缆将电能输送给井下电机,电机带动多级离心泵叶轮旋转,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将井液举升到地面。电潜泵广泛应用于非自喷高产井、高含水井和海上油井。132.2.2电潜泵的发展 (1)低排量高效泵 位于俄克拉荷马州的Wood Group电潜泵公司最近研制了一种低排量高效电泵系列,包括TD150、TD300和TD460三个型号。这种新型电泵属于该公司400系列产品,具有流道大、排量低、效率高等特点,大流道的设计有助于开采低重度流体、避免气锁以及减少结垢等,其效率和单级扬程都居行业首位。与同级数的普通电泵相比,该低排量泵可降低功耗约15%22%。由于压头系数较高,在相同扬程下,所需级数也更少。TD150的排量从80bbl/d至280bbl/d。可替代有杆泵开采产量较低的深井、斜井。低排量高效电潜泵的研发成功进一步扩大了电潜泵的应用范围,为人工举升提供了更多选择。14(2)多叶片泵 俄克拉何马克拉莫贝克休斯公司的分部Centrilift已经采用了MVP多叶轮泵。同常规电潜泵装置相比,这种泵更适用于含游离气较高的液体,防止了气锁并提高了举升能力。该泵可以单独使用,或是充当一台标准电潜泵的供给泵。该系统采用Centrilift公司的Autograph PC设计及模拟软件。在开发过程中,对多叶片泵的性能进行了测量,并利用现场气体测试循环装置作了进一步试验。在美国西部的一口油井中,油气比超过16000。将该系统加在原有的电潜泵上,油井的动液面下降,产量增加了75%,由18bbl/d提高到32bbl/d,同时,产气量增加了近一倍。15(3)大流道电潜泵 Oklahoma州Oklahoma市的Wood Group电潜泵公司(WGESP)提供了两种新型高效率的大流道泵,TD150和TD460,这两种泵型最近已经归到该公司的400系列产品中。在一项连续开发的委托中,该公司已经将其使用最多的一种泵用高效叶导轮代替。这种被称为TD460的新型泵具有较大流道的叶导轮,有助于开采低重度流体、处理更多气体以及减少结垢的影响。这种电潜泵叶导轮具有全行业最高的效率和单级压头。同现有450bbl/d范围内的电潜泵相比,TD460叶导轮设计可降低功耗约15%22%。由于压头系数高,该设计在相同扬程下所需功率更低。TD460是在同样具有大流道设计的TD150叶导轮的基础上开发的。WGESP提供了包括TD150、TD300和TD460等产品在内的400系列电潜泵。16(4)用于开采高粘流体的电潜泵 Centrilift公司设计开发的VIPER是目前唯一的、专门用于开采高粘流体的电潜泵。该泵的叶导轮结构设计独特,正在申请专利。如图1所示,它具有与常规泵完全不同的叶片,可提高对流体的剪切,并减少表面阻力。通过此项技术突破,该泵使高粘流体采出井的生产得到优化。和常规电潜泵系统相比,该设计降低了功率需求,提高了举升扬程。设计中采用导流轮提高流体在泵吸入口的剪切,同时扩大叶导轮的叶片流道以减小内部摩阻。从而提高了总的动态压头和效率,降低了功率需求。VIPER叶导轮采用较短的流道,提高了对流体的剪切该系统设计可有效提高电潜泵开采高粘流体的性能。和常规电潜泵工艺相比,随着流体粘度提高,该泵的性能也相应提高。在Centrilift公司的试验循环设备中测量了泵在不同粘度下的性能,该设计还可进一步优化。16(5)代替杆式泵的电潜泵 WOOD GROUP 公司发展了一种新型的、代替杆式泵的、小容积电潜泵系列。这一新型的电潜泵具有更高泵效、更宽大的叶片设计、更可靠的止推环面积和更小的操作范围。对于井筒偏差或者井眼太深而用常规杆式泵不能长时间运转的开采, 这种新型小体积泵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目前, 这一阶段已经实现了在每天80 桶到 280 桶小范围的操作。此外, 这种新的电潜泵操作费用上已经可以和现在的杆式泵竞争。15(6)使用连续油管下入电潜泵 在许多现场应用中,对于一些排量高的生产井,如在7in套管中电潜泵排量达30000bbl/d,是无法使用连续油管生产的。目前,Schlumberger公司开发了一种专利设计,使用连续油管下入电潜泵的CrossFlow系统,用于复杂工况的生产。使用该系统后,大排量井可以正常生产,而该系统中的流体并不从连续油管中采出。对于产出液中含大量自由气的情况,该系统可与Schlumberger公司的大排量气体分离器结合使用。报告显示使用该系统可使高粘油的开采更加容易,而且开采非高粘油和非乳状液时,可以减少泵级数。不需起出连续油管下入的电潜泵,就可进行地层测试和油井作业。另外,SPOOLABLE气举系统,可以加在使用连续油管的电潜泵系统中,作为电潜泵失效时的备选;或者和电潜泵结合使用,以降低对功率和举升扬程的要求。16(7)变频驱动电潜泵 美国 Reda 和Centrilift公司推出了新改进的变频驱动装置。Reda 公司的新变频装置的输出电压和频率由微处理机监控和调整, 系统有诊断和关井保护性能。该系统的故障记忆装置、地面故障保护装置、高速限制装置等一些组件已经标准化。Centrilift 公司新改进的变频控制器安装了数字显示器, 便于读数和使用。并增加了电流不平衡探测回路, 使系统具有更可靠的探测和关闭能力。17(8)耐 H2S 的电潜泵 ODI公司开发了一种用于高含 H2S 油井的电潜泵。该设计在泵、密封腔室和电机利用了耐 H2S的材料。H2S气体一般通过弹性材料和密封渗入, 引起电机先期损坏。用专门的密封腔室波纹管来阻挡这种渗透作用。该密封腔室装有两个弹性材料腔室和一个吸收H2S的净化器腔室。通过密封腔室波纹管渗入的任何 H2S 将被净化器所吸收, 因而进入电机的总量显著减少, 从而延长了电机的寿命。17(9)节能隔膜电潜泵 俄罗斯伊热夫斯克电动机械厂研制了用于低产油井的 UEDN5 型隔膜电潜泵, 共有七种型号, 所有型号电泵装置规格都一样: 直径 117mm, 长度 2700mm, 重量 120kg。隔膜泵是旨在开发用于低排量但具有较高效率的泵, 并具有电潜泵无抽油杆的特点。乌德摩尔特石油联合公司和鞑靼石油联合公司在俄罗斯的 70000 口低于 15的井中使用, 免修期不少于 335d。172.3电潜泵新工艺2.3.1 双重电潜泵机组 美国加州一家公司在不增加套管直径的情况下,为了提高油井的日产量,在同一油井套管内下入两套机组。一上一下,用一个配件装将上下两套电潜泵机组固定在油并套管内的下惫管底部,串联使用,明显地提高了泵效,增加了单井产量。192.3.2 电缆悬挂电潜泵 电缆悬挂电潜泵工艺,最初是由雷达公司发起的.它是用一根特制的电缆将电潜泵惫挂在套管内,使之运转,并可上下移动,泵总的重量完全由电缆承担. 该项工艺的好处是加大了排量,提高了泵效,和普通泵相比,电缆悬挂电潜泵的排量是油管下泵排量的两倍.修井作业既省力又省功,降低了维修成本,又减少了维修时间.最初的设想采用倒置电机/泵的方法,即上边电机,中间保护器,泵在最下边.这样便于电机冷却。因电缆材质给试验带来了困难.1986年雷达公司经过试验,在封隔油管悬挂器中设置了一个安全阀,以避免井口的损坏,该安全阀可控制产液路线。192.3.3 GasMaster气体分离器 Centrilift公司研制了一种名为GasMaster的大排量高效气体分离器。气体分离器包括旋转式和旋涡式、高排量和低排量几种型号供选择,以适应复杂多变的油井工况。该分离器的设计原理与常规分离器不同,含气量较高时,常规分离器无法提供足够的压力以克服系统的流量损失,且排量较大时吸入口的设计阻碍流体通过。而高效分离器采用大角度螺旋形叶片,优化的叶片设计可有效处理自由气体,增大两相流流量。142.3.4耐高温电潜泵系统 Baker Hughes Centrilift公司开发了一种耐高温电潜泵系统,该系统适用于重质油藏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技术(SAGD)。在加拿大重质油的产量急剧增长。所谓SAGD技术即双向钻井,顶部水平井眼注蒸汽,底部井眼则生产受热融化的重质油,但极限温度和温度循环问题制约着该项技术的进展。为解决这些问题,Cen-trilift公司通过最小化系统弹性、强化电子连接点绝缘性、设计特殊部件等工作克服来自轴向和径向的温度增加以及额外的原油膨胀。耐高温电潜泵系统下井前的测试工作由SAGD环境测试装置完成,它是一个耐高温、闭环的测试仪器,可对系统进行为期18天的循环温度测试。主要技术性能为:流动温度大于500(260),压力达到1000 lb/in2,最大流量达到27800bbl/d。耐高温电潜泵系统的基本设计特征: 发动机采用特殊的内部焊接技术以应对复杂的井下工况。 对密封部分的初步测试表明需要改进止推轴承和径向轴承、轴密封以及膨胀腔室。由于弹性和极限温度的限制,密封是最具挑战的设计部分。 SAGD作业的温度循环特性要求设计特殊化,例如在磨损和腐蚀工况下必须采用特殊的焊接和涂层以延长系统工作寿命。应用SAGD技术时,在机械设计方面还需考虑级数压缩的问题。 泵引发的热膨胀特殊的泵吸入口设计可减小热膨胀。142.3.5 带有地面操作界面的井下传感器 Wood Group电潜泵公司开发了一种名为Smart-Guard(聪明卫士)的井下传感器及其地面界面系统,用于对电潜泵和地层条件进行可靠、精确和实时监测。操作者可以获得有关设备和井下主要工况的可靠信息。目前,一套新的监视系统可以准确可靠地跟踪并回放和主要工况参数有关的实时信息,系统还可对所选输入参数的输出响应进行有效控制,从而降低操作费用并延长运行时间。由于采用了代表当今技术水平的最新传感工艺和先进的现行校准技术,新一代监视系统超越了传统的压力-温度传感器。传感器的抗震性能已经通过现场试验。用于监测压力的应力计工艺准确可靠。井筒、电机油和电机绕组温度通过铂电阻温度探测器和J型热电偶测量。该工艺提高了测试数据的精度和分辨率,将井下压力的精度提高了0.1%,温度提高了0.6%。该系统具有选择记录功能,可通过程序设置连续采集数据。162.3.6 SmartGuard测试系统 Wood Group电潜泵公司开发了一种名为Smart Guard测试系统,包括井下传感器和地面接口设备,用于对电潜泵和地层条件进行可靠精确的实时监测。利用这套系统操作者可在地面实时跟踪井下主要设备的参数和信息,还可根据生产需要对输入、输出数据进行设置和筛选,从而降低操作费用并延长运行时间。该系统采用了当今最先进的传感工艺和校准技术,因此其测试准确性和测试功能都远远超越了普通压力-温度传感器。该测试系统利用铂电阻温度探测器和J型热电偶测量井筒、电机油和电机绕组的温度,与普通传感器相比,提高了压力和温度测试的精度和分辨率,压力测试精度达到0.1%,而普通传感器压力测试精度为0.25%,温度测试精度提高了0.6%。这套测试系统还能准确测试振动和漏失等参数,并及时存储测试数据,以备技术人员随时掌握井下机组的运行情况。202.3.7 Phoenix井下监测装置 Schlumberger的子公司Reda公司开发了一种名为Phoenix的井下监测装置。该装置利用动力电缆将传感器测试的数据传送到地面,测试数据包括泵吸入口压力和温度、泵排出口压力、电机绕组温度、振动和漏失电流等,传送到地面的数据通过Schlumberger公司的InterAct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安装该测试系统后技术人员可实时监测电泵机组的运行情况,有助于延长电泵工作寿命和提高油井产量,大大减小了运行成本。该系统具有以下技术特性: 精确、连续地测量多项参数 通过记录器在线存储历史数据 系统工作电源与电泵电源相互独立 数字模拟输入和输出数据 用于优化电泵机组和油井生产 具有纠错报警功能202.3.8提高举升工况监测与智能化水平 油井工况不断变化!举升工况监测与诊断是一项永恒的任务,目的是提高系统效率,降低开发成本并最大化提高产量。目前电潜泵等都已经发展了诊断与优化技术,仍然存在着优化耗时长,步骤复杂的缺点,其发展方向是从地面分析向井下可视化发展,与油藏数据相结合,实现实时的监测和优化。国外设计的柱塞泵实时优化系统,可以实时定量可视化模拟井下柱塞泵的动作,柱塞运动,阀的开关以及流体流动状态,诊断更加及时和精确。国外目前正在开展的声波工况监测和诊断技术是将来的发展方向之一,通过对油井声波信号进行采集,建立声波特征和井下泵冲程的关系,进行工况判断。随着数字化油田的建设,数字化抽油机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实现了自动采集数据,远程控制,实现不停机状态下智能调节平衡,自动调节冲次,语音提示及语音报警,实现软启动和过载保护功能,目前在多个油田应用,综合节电率在30%以上。对于新型的举升技术,尤其是无杆举升技术,要同步发展低成本智能举升技术,能够在线监测电参量,井下泵出,入口压力,温度,流量等参数,并通过通讯系统传输给地面监控系统。操作人员根据生产实际情况设置后,实现自动闭环举升。182.3.9 双电潜泵采油技术 Schlumberger公司的REDA双电潜泵装置。此装置将通过延长电潜泵的运转寿命减少修井次数,对于WytchFarm油田这样位于环境敏感地区的老油田,减少修井作业就是一大胜利。考虑到在采油期间油藏条件的变化,上部和下部电潜泵采用不同的结构组合,设计和安装时也考虑到将来两台泵的转换问题。生产时首先应用下部电潜泵,其电机功率为125kw,而上部电潜泵除包含150kw的电机外还拥有增加的泵级,以便在含水量增加时保持目标流量。先进的气体处理装置将有效解决气油比随时间变化的问题。为了随着油藏条件的变化维持最佳采油动态,BP公司计划在约两年半后转换到上部电潜泵生产。此装置还可配套安装具备24h监测和优化功能的Phoenix MultiSensor型测试仪表,用来测量泵入口压力、泵排出压力、入口温度、电动机绕组温度、振动和漏失等各项参数。142.3.10消除谐波问题 随着正弦波驱动装置的发布,Schlumberger公司提供了消除电潜泵运行中的负载及端接线谐波问题的技术。这种新型驱动装置将内置式滤波器和高级脉宽、模块变速驱动工艺相结合,为电潜泵电机提供近似正弦的电流和电压波形。该滤波器不需要现场调谐和调整,适用于需要移动到不同位置的陆上变频调速操作。海上用户会对该系统结合了滤波器部分的最小化痕迹处理功能,而不需增加额外辅助设备的特点感到满意。负载接线的谐波和功率分量在驱动装置输入端用二极管工艺进行提取。二极管前端的使用使得端接线滤波器可以有效地消除电潜泵运行中工作频率范围内的谐波。162.3.11电潜泵智能装置控制器 WOOD GROUP 公司推出了智能装置控制器 Smart Guard, 一种全新的不仅仅可以给出压力数据的探测设备。这项技术创新是在井底监测方面的一个突破, 提供了很多帮助电潜泵操作者获得更高产量和更经济的方法, 可以帮助操作者解决问题、分析原因和增加泵的运转时间。此外, 国外电潜泵采油新技术进展还包括 Unico 公司研制的电压保护装置、MSI 公司新推出的专利型电机保护器、Schlumberger 公司提供的升举技术服务、Gentrilift 最新研制的旋流分离器。212.4存在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 目前国内电泵采油井数量基本稳定,原因是我国油井普遍产液量较低,电泵机组的成本较高。存在问题是: (1)由于气油比高,气体影响严重,造成电潜泵泵效低,欠载和过热等问题。 (2)因结垢和修复机组的应用,电泵井检泵率较高。 (3)由于泡沫段存在,声波测试误差较大。 (4)聚驱井、三元复合驱井故障较多,检泵周期短。今后攻关方向是: (1)发展变频技术和配套技术,降低成本。 (2)深入开展电泵在难采储量开采及三次采油中的适应性研究。 (3)延长电潜泵的免修期、减少事故率、降低电潜泵的使用成本。 (4)完善选井、选泵优化设计、工况诊断技术,提高电潜泵应用水平。 (5)扩大电泵在复杂结构井及其它领域的应用规模。 (6)开发适合含游离气较高液体的多叶轮泵、专门用于生产高粘流体的高粘性流体电潜泵、有利于生产较轻流体的新式、高效的宽叶轮开口泵和高可靠性的、实时对电潜泵和井下条件进行监控的带地面接口的井下传感器。153. 毕业设计(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海上电潜泵举升工艺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2)海上电潜泵举升工艺的设计方法与系统设计; 3)海上电潜泵的安装规范; 4)海上电潜泵的故障诊断。4. 所采用的研究方法 通过调查法,在网上资料库或图书馆中调查电潜泵应用现实状况及它的发展历史,对资料进行分析归纳,了解上电潜泵举升工作原理,安装及故障诊断。然后开始编辑程序建立模型,最后进行校正分析。5.时间进度安排 第1周:跟指导老师见面,了解论文相关情况;第2周:完成外文文献翻译;第34周:完成论文开题报告;第56周:完成海上电潜泵举升工艺的工作原理及应用部分;第78周:完成海上电潜泵举升工艺的设计方法与系统设计;第912周:完成海上电潜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6280.2-2025芯粒互联接口规范第2部分:协议层技术要求
- 2025年地铁安全员安全操作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保卫处面试法律法规题集
- 2025年志愿服务基金会招聘面试指南专业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天津市选调生面试常见问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浙江省选调面试热点问题集
- 2025年汽车销售顾问执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项目管理核心预测题
- 2025年酒店管理人力资源考核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程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旧物募捐活动方案
- 文物保护工程进度及工期保证措施
- 智慧城市建设的伦理考量与社会责任
- 智慧校园建设“十五五”发展规划
- 电厂检修项目风险评估报告
- 妊娠期甲状腺疾病诊治
- 成品纸仓库管理制度
- 公司电动汽车安全管理制度
- 电工入场安全教育试卷(含答案)
-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
- 数字化牙科扫描技术-洞察及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