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民族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恩施市农村乡镇体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oc_第1页
湖北民族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恩施市农村乡镇体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oc_第2页
湖北民族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恩施市农村乡镇体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oc_第3页
湖北民族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恩施市农村乡镇体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oc_第4页
湖北民族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恩施市农村乡镇体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 北 民 族 学 院体 育 学 院毕业论文题 目:恩施市农村乡镇体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作 者:周 金 龙 专 业:体育教育 班 级: 09044 学 号:0904401 指导老师: 段辉涛 二O0八年三月目 录开题报告2 一.中文摘要4二.中文关键词4三.英文摘要4四.英文关键词4五.正文51.前言52.研究对象与方法52.1研究对象52.2 研究方法63 研究结果与分析63.1恩施市农村乡镇体育现状分析63.2影响恩施市农村乡镇体育发展的因素103.3发展恩施市农村乡镇体育的对策124. 结语135.参考文献14致 谢15附录一:恩施市农村乡镇体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调查表(1)16附录二:恩施市农村乡镇体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调查表(2) 17湖北民族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姓 名周金龙学 号0904401指导老师段辉涛论文题目恩施市农村乡镇体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一、 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1.课题来源: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中占总人口的80%,这就决定了“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和谐社会,必须以人为本,以全面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为主要目标。农村乡镇体育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村乡镇居民的身心健康,关系到我国国民体质的增强。特别是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村乡镇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后,农村乡镇居民在精神上的追求更加迫切,家庭富裕,生活幸福、身体健康已成为广大农村居民的夙愿。因此在农村乡镇开展农村体育,不仅关系到我国整个国民体质的优劣,而且影响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二十一世纪,是科技的竞争。而科技的竞争关键在于人才。因此,提高农村居民的素质不仅关系到我国未来的发展,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昌盛。这就必须努力抓好农村人口的教育,而在农村开展体育活动是进行教育的重要手段与方法。2研究意义:恩施市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内陆地市,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如何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良好契机,促进恩施市农村乡镇体育的发展是整个恩施地区农村体育发展的根本意义所在。本文针对恩施市农村乡镇体育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现状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其目的是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之机,为促进恩施市农村乡镇体育的发展,提高农村乡镇居民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提供一个参考依据。二研究的基本内容: 1 恩施市农村乡镇体育现状分析2 影响恩施市农村乡镇体育发展的因素3发展恩施市农村乡镇体育的对策三研究步骤、方法: 1.采取的措施1.1 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的分析和总结,找出有价值的线索进行相关研究。1.2 通过对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师进行访谈和交流,了解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中的问题进行分析。1.3 认真撰写和修改论文,保证每个环节按质量完成。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期刊网,以“农村体育”和“农村乡镇居民体育”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共找到相关文献近200余篇。2.2.问卷调查法:2007年11月-2007年12月,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分为两类:一类是对恩施市农村乡镇居民进行调查,另一类是对恩施市农村乡镇体育工作者进行调查。2.3.数据统计法:对收集到的数据应用EXCEL进行统计处理。2.4.逻辑分析法:对文献资料及问卷调查得来的数据进行逻辑分析。四研究工作进度计划:12007年9月18日10月29日 初定题目和指导老师,初步搜集相关资料。22007年11月1日11月15日 查阅资料,开题报告。 32007年11月16日12月24日 问卷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 42007年12月25日2008年3月13日 论文撰写,修改。 52008年3月13日左右 论文答辩。研究室或专业指导小组评议意见教研室或专业指导小组的审定意见1、通过; 2、完善后通过; 3、不通过负责人(签名):年 月 日恩施市农村乡镇体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周金龙湖北民族学院体育学院 湖北恩施 445000摘要:运用问卷法,数理统计与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以来凤、宣恩、咸丰、巴东4县农村乡镇居民及乡镇体育工作负责者为研究对象,对当前恩施市农村乡镇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健身场所,锻炼的内容与方式等进行调查,针对当前农村乡镇体育存在的问题:(1)农村乡镇居民的健身意识淡薄;(2)体育经费匮乏;(3)体育场地设施缺乏及质量差;(4)政府对农村乡镇体育工作缺乏引导;(5)体育人口偏少。提出了恩施市农村乡镇体育发展的对策:(1)提高农村乡镇居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增强农村乡镇居民对体育的认识;(2)强化政府对农村乡镇体育的管理职能;(3)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切实解决体育经费与场地设施缺乏的问题;(4)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农村乡镇体育工作;(5)兴办、发展乡镇企业,减少剩余劳动力外出,扩大农村体育人口;(6)加强农村乡镇基层组织建设,培育农村基层体育骨干(7)在全民健身运动中多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带动民族体育项目的普及和恩施特色体育项目的形成。为指导农村群众的全民健身活动提供可靠的数据与依据。关键词:农村乡镇体育;现状;对策 Enshi countryside villages and towns sports pres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 researchZhou Jin-longP. E. college, Hubei Inst. For Minorities, Enshi 445000,ChinaAbstract: By using the method of questionaire,interview ,statistics and logical analysis , take Laifeng、Xuanen、Hanfeng and Badong countryside villages and towns inhabitant and who being responsible for rural sports as the objects of study. this paper carries on a investigation on participates in the physical training of countryside villages and towns inhabitantsmotivation,the fitness place,the content and the way of physical train,in view of current question of rural sports: (1) the low start-point ofrural sports ,insufficient cognition about rural sports; (2) lack of funds investiment; (3) shortage of sports facilities and instrument;(4) the government lacks the guidance to the rural sports ; (5)the insufficient rural sports population.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nshi rural sports:(1)improves farmers overall cultural quality,strengthens the farmer understanding to the sports; (2) strengthened management of government to rural sports; (3) take the new rural reconstruction as the turning point, solves the question of lack of funds investiment and sports funds and shortage of sports facilities and instrument ; (4) uses the science development view to instruct the rural sports works; (5) establishes, develops the rural enterprise, reduces the surplus-labor to egress, expands the rural sports population; (6) strengthen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untryside villages and towns organization (7) in the national fitness campaign carried out more than traditional ethnic sports in a bid to national sports Enshi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popularity of sports formation. this will provide reliable statistics and refrence for relevant policys constitution and “sports for all”s guidance. Key word: Rural sports;Cuttent condition ;Strategy.1前言农村体育是我国群众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重点与难点 2。它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广大农村居民的身心健康,而且关系到农村现代化建设。但是由于目前农村乡镇居民的体育意识淡薄、农村场地设施严重缺乏、农村体育缺乏组织管理等等,使得农村体育的发展步伐减慢。因此,必需正确认识和深入了解当前我国农村、农村乡镇居民的情况,从建设小康社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局出发,制定一系列符合农村实际情况、符合农村乡镇居民需要的体育政策和措施,促进我国农村体育事业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为全面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服务。二十一世纪,是科技的竞争。而科技的竞争关键在于人才。因此,提高农村居民的素质不仅关系到我国未来的发展,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昌盛。这就必须努力抓好农村人口的教育,而在农村开展体育活动是进行教育的重要手段与方法。恩施市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内陆地市,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如何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良好契机,促进恩施市农村乡镇体育的发展是整个恩施地区农村体育发展的根本意义所在。本文针对恩施市农村乡镇体育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现状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其目的是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之机,为促进恩施市农村乡镇体育的发展,提高农村乡镇居民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提供一个参考依据。2 研究对象与方法2.1研究对象本次调研于2007年11月至2007年12月进行,以来凤、宣恩、咸丰、巴东4县300名16周岁以上(含16周岁)的农村乡镇居民及32名负责体育工作的行政官员为研究对象。调查涉及到16个乡镇,其中各年龄段及性别情况见表1。表1 各年龄段段及性别统计表 16-29 30-39 40-49 50-60 60以上 男 女 人数 130 72 60 42 26 193 137 330比例(%) 39.39 30.30 18.18 12.73 7.89 58.48 41.52 100 2.2研究方法2.2.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期刊网,以“农村体育”和“农村乡镇居民体育”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共找到相关文献近200余篇。2.2.2问卷调查法:2007年11月-2007年12月,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分为两类:一类是对恩施市农村乡镇居民进行调查,另一类是对恩施市农村乡镇体育工作者进行调查。问卷的发放、回收情况如下表二表2调查问卷情况表类别 发放问卷 回收问卷 回收率 有效问卷 有效率乡镇居民问卷 300份 286份 95.33% 272 88.12%乡镇体育工作者 32份 28份 87.50% 25份 89.29%2.2.3数据统计法:对收集到的数据应用EXCEL进行统计处理。2.2.4逻辑分析法:对文献资料及问卷调查得来的数据进行逻辑分析。3研究结果与分析3.1恩施市农村乡镇体育现状分析3.1.1农村乡镇居民农闲时参与体育活动的情况表3 农村乡镇不同年龄段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统计情况(%) 常参加体育 参加体育 很少参加体育 从不参加体育 年龄 锻炼 锻炼 锻炼 锻炼16-29 5.80 6.10 30.16 21.8630-391.40 5.74 13.49 7.5940-490.90 3.86 8.10 4.1050-592.48 3.47 6.35 2.1360岁以上0 1.19 5.93 2.83由表3可以看出,恩施市农村乡镇居民常参与体育锻炼人群比例是10.62%,参加体育锻炼比例是26.33%,这两者占有总人群的只有36.95%,很少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有24.54%,而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占有38.51%,这两者之和有63.05%,这可是一个相当大的人群。参与体育活动与参加体育锻炼占有的人群主要集中在16-29岁这个年龄段,所占比例为11.90%。这是由于年轻的人大部分都是刚从学校出来,学过体育,对体育感兴趣,有一定的基础,再加上他们几乎没有很大的家庭负担,时间和精力相对充足;30-39岁中参与体育锻炼的人群的比例有所下降,占7.14%,这与他们的家庭负担增多,有子女要抚养,时间、精力较少有一定关系;而50-60岁年龄段参与体育锻炼的比例为5.95%,要比40-49岁的农村乡镇居民高出1.89个百分点,这主要是由于50-60岁年龄段的农村乡镇居民工作负担轻,家务劳动少,使他们有较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参与体育健身活动,总的来说,恩施市农村乡镇居民体育健身活动处于较差状况,农村乡镇居民参与体育健身的意识薄弱。 3.1.2农村乡镇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表4农村乡镇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统计情况(%)动机 男 排序 女 排序 娱乐消遣 25.64 1 15.38 1丰富生活 10.26 5 5.13 6增强体质 12.82 4 6.41 5增进感情 7.69 7 10.26 2满足个人兴趣 8.97 6 7.69 4缓解生活压力 6.41 8 5.13 6寻求刺激与挑战 17.95 2 2.56 7追求形体健美 2.56 9 8.97 3提高运动水平 14.10 3 1.28 8 注:此题为多项选择表4可以看出,男性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依次排在前4位的分别为:娱乐消遣(25.64%)、寻求刺激与挑战(17.95%)、提高运动水平(14.10%)、增强体质(12.82%);而女性参与体育健身的动机依次排在前4位的分别为:娱乐消遣(15.38%)、增进感情(10.26%)、追求形体健美(8.97%)、满足个人兴趣(7.69%)。由此看出参与体育动机的男、女性之间存在着很大的性别差异。男性以寻求刺激与挑战作为第二参与动机,而女性则以增进感情作为第二参与动机。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男性好动,喜欢追求刺激,乐于接受挑战;而女性则性情柔和,很看重与朋友、同事等之间的情感。3.1.3农村乡镇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方式与内容3.1.3.1农村乡镇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方式 表5不同性别农村乡镇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方式情况统计情况(%)类别 人数 N 男性 女性 排序与朋友、同事一起锻炼 57 23.07 12.82 35.90 1与家人一起锻炼 41 10.26 15.38 25.61 2独自锻炼 29 14.10 3.85 17.95 3其它 24 12.82 2.56 15.38 4体育俱乐部或辅导站 8 5.12 0 5.12 5恩施市农村乡镇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方式有独自锻炼,与家人,朋友,同事一起锻炼,参加体育辅导站或俱乐部组织的活动等。调查结果显示:与朋友、同事一起锻炼是恩施市农村乡镇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首先方式,占35.90%,这说明恩施市农村乡镇居民注重参加集体活动。与家人一起锻炼的占25.61%,独自锻炼的占17.95%,排在最后的为参加体育俱乐部或辅导站组织的活动,占5.12%,说明恩施市农村乡镇体育活动的组织化程度不高。调查发现农村乡镇居民选择体育锻炼的方式存在着性别差异。(见表5),男性选择与朋友,同事一起锻炼的比例为23.07%,要明显高于女性12.82%的比例。而女性选择与家人一起锻炼的比例为15.38%,要高出男性5.12个百分点。这可能是由于当前我国社会的性别分工的传统格局没有得到改变,即“男主外,女主内”,男性仍是社会责任的主要承担者,女性则承担家务劳动3。3.1.2.2农村乡镇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内容。表6不同年龄农村乡镇居民参与体育活动项目统计情况(%)类别 人数N 16-29岁 30-39岁 40-49岁 50-60岁 60岁以上 排序长走或慢跑 64 5.13 8.97 10.25 15.38 3.85 43.59 1篮球 58 23.0812.82 1.28 0 0 37.18 2游泳 44 10.25 5.13 6.41 5.13 1.28 28.21 3羽毛球 36 12.82 6.41 3.85 0 0 23.08 4乒乓球 32 12.82 7.69 0 0 0 20.51 5台球 24 10.26 5.13 2.56 0 0 15.38 6交谊舞 20 5.13 6.00 2.85 0 0 11.41 7少数民族项目 16 1.41 0 0 5.13 3.85 10.38 8其他 14 1.28 2.56 1.28 2.56 0 8.97 8 注:此题为多项选择 从调查的结果看,农村乡镇居民所选择的体育活动项目既有当前社会比较流行的,又有传统的健身与养生方式。从表6可看出,选择长走或慢跑的占第一位,占43.59%,这主要是由于它简单易行,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且运动量易于控制;篮球排在第二位,占37.18%这是由于它在我国学校体育中有深厚基础,受到年轻人的喜欢,主要以30岁以下的农村乡镇居民为主;游泳排第三位,占28.21%,这主要是由于农村条件允许和兴趣爱好,许多农村乡镇居民都喜欢在炎热的夏天游泳,以之驱热;羽毛球与乒乓球是我国的优势项目,有着深厚的基础,且易于开展,因此排在第四、五位;而台球与交谊舞所占比例也不少,分别占15.38%,11.42%,这主要是由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乡镇居民的余暇时间的增多,经济允许他们有选择性的进行一些休闲体育活动,特别我们发现一个项目就是少数民族项目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员,占有10.38%,这是由于恩施自治州为少数民族聚居地,以土家族与苗族为主,这些项目有陀螺、拔腰带、踩竹马、跷旱船、抢花炮、毽球、蹴球、秋千、押加、射弩、武术都是具有浓郁民族风格,且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其中竹马在恩施市农村乡镇相当普及,更是湖北省在全国民运会夺金大项和重点保护民族文化遗产,而武术更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同时我们发现,不同年龄的农村乡镇居民,对体育锻炼项目选择有差很大的差别(见表6)。1629岁的农村乡镇居民在体育活动的项目选择上趋向于集体型,竞技型项目。排在前4位的分别为篮球(23.08%),羽毛球与乒乓球(12.82%),台球(10.26%),游泳(10.25%),30-39岁的农村乡镇居民在选择上与16-29岁的农村乡镇居民有诸多相似之处,排在前4位分别为篮球(12.82%),长走或慢跑(8.97%),乒乓球(7.69%),交谊舞与羽毛球(6.41%)。他们在选择上即表现出年轻一代的特征,又隐现出中年人的一些特点。总之,各年龄段在体育项目选择上有自己的特点,总是选择一些与自己所能承担负荷相应的运动项目,多倾向于方便、简单、对技术要求不高,基础好且易在家庭内部开展的运动项目4。3.1.3农村乡镇居民参与体育锻炼常选择的场所表7农村乡镇居民参加体育锻炼常选择的场所统计情况(%)类别 N % 排序公路或街道边 57 35.48 1自家庭院 30 19.35 2小广场 17 10.75 3附近的河流树林 15 9.67 4其他 14 8.60 5附近的学校 10 6.45 6公共体育场所 10 6.45 6收费性体育场所 5 3.23 7由上表可知,恩施市农村乡镇居民进行活动的主要场所依次为“公路,街道边”占35.48%,自家庭院占19.35%,小广场占10.75%,选择在附近的树林河边的占9.67%,而选择在收费场所的最少,占3.23%。从调查数据看,在公路、街道边进行体育活动的占第一位,这说明恩施市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缺乏;收费性场所所占比例最少,说明恩施市农村乡镇居民的体育消费处于较低水平。总的来说,恩施市农村乡镇居民锻炼空间以自然空间为主,服务于农村乡镇居民的正规体育场地设施缺乏,人工体育设施少。3.1.4农村乡镇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强度及时间3.1.4.1农村乡镇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表8农村乡镇居民参与体育锻炼频率统计情况(%) 3或3次以上/周 2次/周 1次/周 小于1次/周男 7.69 12.82 14.10 30.78女 1.28 3.85 11.53 17.9518-30岁 5.13 7.69 10.25 15.3831-39岁 2.56 3.85 6.41 10.2540-49岁 1.28 2.56 3.85 7.8450-60岁 0 2.56 3.85 14.1060岁以上 0 0 1.28 0从调查结果来看(见表8)。男性农村乡镇居民每周进行3次(含3次)健身活动的比例为7.69%,要明显高于女性1.28%的比例。每周进行2次健身活动的男性农村乡镇居民为12.82%,要明显高于女性3.85%的比例,这说明男性体育人口要高于女性,这可能是由于女性家务劳动多,造成她们的休闲时间少,进而影响到她们的体育活动的参与率。从年龄上看,每周参加2次及3次以上(含3次)健身活动的多为16-29岁的农村乡镇居民分别占7.69%、5.13%,要明显高于30-39岁及40-49岁这两个年龄段的农村乡镇居民;而50-60岁年龄段参加3次或3次以上健身活动的为0,每周2次健身的仅为2.56%,这说明老年人体育人口低于年轻人体育人口。出现此情况的原因可能有:(1)年轻一代的农村乡镇居民喜欢寻求刺激挑战,喜欢过多姿多彩的生活。加之体育明星的效应作用,吸引了广大年轻农村乡镇居民参与体育;(2)老年人身体状况欠佳,无法承受运动所带来的负荷,再加上受封建保守思想影响,使他们安于现状,不愿进行体育锻炼。总的来说,恩施市农村乡镇居民体育健身活动的开展不尽如人意。3.1.4.2农村乡镇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强度表9农村乡镇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强度统计表 大强度 中等强度 小强度活动情况 18 49 95% 11.54 30.78 59.13注:大运动强度:运动后感到精神不振,疲乏无力,头晕,大汗,心率增快;中等运动强度:运动后轻度呼吸急促、感到有点心跳、周身微热、面色微红、津津小汗;小运动强度:身体感觉良好,没有不适反应,精神状态佳。从调查结果来看,选择大强度的占11.54%。中等强度的占30.78%,小强度的占61.54%。由此看出农村乡镇居民参加体育活动大多是为也娱乐消遣,没有达到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作用。3.1.4.3农村乡镇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表10农村乡镇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长度统计情况 30分钟以上 30分钟 20-30分钟 10-20分钟 小于10分钟频数 16 25 31 36 49% 10.25 15.38 19.23 23.08 30.78从调查结果来看,活动时间为30分钟以上占少数,为10.25%,30分钟占15.38%,20-30分钟占19.23%,10-20分钟的占23.08%,少于10分钟占30.78%。以上数据说明恩施市农村乡镇居民只是早起出来走走,在自己房屋前后看看就算是体育活动,没有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3.2影响恩施市农村乡镇体育发展的因素3.2.1体育意识淡薄改革开放以来,很多农村地区摆脱了贫困,农村乡镇居民过上了富裕生活,但是很多农村地区文化生活相对贫乏,体育与健身的意识相对滞后5。据调查对“干农活就没有必要进行体育锻炼”,没有病就是身体健康,体育是有钱的人事,与自己无关,持同意态度的人数占首位,分别为159人,160人,102人。对“锻炼身体能促进体育健康”持完全同意和同意态度的人数较少,分别为52人,70人,而对“体育健身是浪费时间”持完全同意和同意态度的人数分别92人,98人。以上数据说明,农村居民对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作用的认识不足 ,农村乡镇居民的健身意识模糊,这可能与农村乡镇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农村经济程度状况,社会发展水平等有一定关系。(见表11)表11农村乡镇居民对体育锻炼的认知态度统计情况态度 完全 同 不清 不同 完全 同意 意 楚 意 不同意干农活就没有必 要进行体育锻炼 78 159 42 14 8无病就是身体健康 101 160 10 18 12 体育是有钱人的事与自己无关 75 102 74 47 13 体育锻炼浪费时间 92 98 42 46 23体育锻炼能促进身体健康 52 70 81 55 14 注:n=2723.2.2体育场地设施缺乏,质量差目前,恩施市农村体育场地主要以篮球场、乒乓球台、棋牌室为主。分布在各级各类学校,企事业单位和县、乡镇政府机关及收费性的体育俱乐部。而且大部分集中于中小学校。调查发现大部分乡镇所属的学校的体育场地,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对外开放的,加之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本身就少,即便有一些场地设施,但由于遭到自然或人为的破坏,无人管理。根本无法满足正常教学,更谈不上用于农村乡镇居民的健身活动。而企事业单位机关所属的篮球场地,乒乓球台等,也仅限于本单位职工及家属使用,绝大多数不对外开放。由此一来,导致许多体育场地设施基本处于闲置状态,造成了很大的浪费,。此外,调查发现,78%的农村乡镇居民家庭附近没有体育场地,即使有,多数为空地、广场,没有正规的活动场所,健身只能选择在公路、空地、庭院等非正规的体育场地。这在客观上给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增加了难度,使农村乡镇体育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障碍。对农村体育工作者的调查表明,场地设施缺乏对农村体育进一步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而这一不利影响将伴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农村乡镇居民体育意识的增强,体育观念的不断更新,将愈加突出。3.2.3体育经费匮乏 组织体育活动,从宣传到发动,到前期筹备到正式进行再到总结表彰,都离不开经费的支持6。据调查62.5%乡镇没有把体育经费纳入社会规划的预算中。仅37.5%乡镇有预算安排,但数量少,很难干成大事。究其原因是农村乡镇集体经济薄弱,乡镇财政拮据,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上级下拨的支付款,大多是用于工资补助,办公支出等,而用于公益事业的投入少之又少,何况排在体育之前的还有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基本上轮不到体育的份7。关于体育经费是否充足的问题:75%的乡镇体育工作者认为体育经费缺乏是乡镇开展体育活动所面临的最大困难。3.2.4乡镇体育工作者缺乏且专业素质低乡镇体育工作者是农村体育管理,组织与发展的实际操作者,他在搞好农村乡镇体育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调查显示:56.25%的乡镇没有体育工作者。而在受调查的农村乡镇居民当中 60.26%的农村乡镇居民不知怎么练,主要原因是由于没人指导。而这相对于农村需参加体育活动和锻炼身体的农村乡镇居民来说,这个数字如同杯水车薪。在调查中发现:80.95%乡镇体育工作者拥有高中学历,19.05%的拥有大专以上学历,且71.43%的体育工作者是从其他行业中转为体育工作者的,并非专业的体育工作人员,来源的非专业性影响了体育工作者对体育工作的认识和了解。再加上培训力度不够,接受再教育的人员不到二成,仅14.29人员参加过县级专业培训,更不用提参加省、市、国家级的专业培训。由于农村体育工作者参加上一级体育部门专业培训的人数少,致使他们对体育发展的新知识了解不多,把握不准当前我国体育发展的方向与趋势,使现代体育的发展理念与思想不能在当前农村体育工作中得到实施8。3.2.5政府对农村乡镇体育缺乏引导体育事业是公益事业,农村乡镇体育要取得进一部的发展,就必须取得政府部门的支持与重视,在当前农村乡镇体育处于进步与发展阶段的情况下,政府部门理应起到龙头作用。 然而调查表明,85.59%的农村乡镇体育工作人员认为当地政府对开展农村乡镇体育工作缺乏引导,不够重视,使得当地农村体育发展不平衡,处于一种混乱的状态。75%的乡镇从来就没有举行过全民健身计划,和农村乡镇居民体育年的宣传工作,仅衡东县体育主管部门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贯彻落实和农村体育年的贯彻落实召开过会议,不过,召开的会议大多为一次,导致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在经济转轨时期的前提下,县、乡镇基层政府工作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许多县、乡镇政府部门忽视了农村体育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都把精力集中于发展生产,搞经济建设上,长年累月都是为了财政收入,招商引资,计划生育,安全生产而奔波,很自然的就把体育工作放在一边,视为负担而无法顾及。加之乡镇干部频繁变动,很难静下心来思考农村乡镇居民健身之类既无经济效益,又无政绩的事情。3.2.6农村体育人口偏少。体育人口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人口现象和体育现象,它是一项主要的社会体育指标,反映了人们对体育的参与程度,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的一个标志,也是制定社会发展规划与进行发展战略研究的一个重要依据9。按照国家体育总局判 定体育人口的标准:每周参加3次以上(含3次),每次锻炼时间为30分钟以上,且每次活动的强度为中等程度以上。目前,恩施市农村体育人口为5.12%,低于1996年全国15.46%的水平10。导致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有4个:(1)农村乡镇居民的体育意识淡薄;(2)政府的宣传与指导力量不到位,很多农村乡镇居民不知道练;(3)农村乡镇居民的工作时间长,家务繁重,致使农村乡镇居民的余暇时间少;(4)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出打工,造成了农村适龄体育人口数量的急剧减少。3.3发展恩施市农村乡镇体育的对策3.3.1提高农村乡镇居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增强农村乡镇居民对体育的认识“三农”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它的解决与否直接关系到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而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最核心问题是人的问题,即农村乡镇居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问题11。而提高农村乡镇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关键在于教育。然而调查表明,恩施市农村乡镇居民中85.59%是40岁以上的,他们74.5%学历是初中以下,而占少数的年轻人(30以下)还有很大部分学历是小学,而初中以上学历的在家的年轻人也占少数,因此,各级县、乡镇政府部门应关注农村乡镇居民的教育问题,具体措施有:(1)各级县、乡镇政府部门应该不间断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并通过电视、报刊等媒介,宣传体育与健康的知识,提高农村乡镇居民对体育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与作用的认识水平,帮助农村乡镇居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2)贯彻并落实九年义务教育,确保人人接受义务教育,并利用农村学校体育的资源与优势培养农村乡镇居民终身体育与终身教育的理念。3.3.2强化政府对农村乡镇体育的管理职能我国宪法和体育法都明确规定,发展农村群众体育事业是各级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12。在当前的条件下强化政府职能对于发展农村乡镇体育具有特殊的意义。因此加强农村基层管理的力度,应把农村体育工作的中心任务下移到乡镇13。各级乡镇必须把体育事业纳入乡镇经济与社会的总体规划中,并建立工作制度,定期研究。同时县、乡镇政府部门应成立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乡镇文体站等机构,并配备专业人才。为防止部分农村基层干部搞形式主义,上级领导应经常深入调查,对农村乡镇体育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考核,并把考核与乡镇基层领导干部的工作业绩挂钩。同时县级人民政府应确立乡镇体育发展目标,并对其实施目标管理.3.3.3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切实解决体育经费与场地设施缺乏的问题 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关系到全民健身的顺利开展。目前,在恩施市农村乡镇体育处于落后的情况下,各级体育部门应采取相应措施,加大对农村体育设施的建设力度,增加农村体育经费的投入,拓展农村体育经费的渠道。关于经费来源的问题,应该改变过去一味依靠单一的政府资助,走官民合作办体育的道路。对于投资办体育的社会团体、个体应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和利益回报,以吸引更多的组织和个人来投资14。同时政府部门应把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农村规划。当然也可利用农村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在不影响上课的前提下,有计划、有组织的向当地居民开放现有的体育场地,最大限度的实现体育场地设施健身功能。也不失为缓解农村体育场地缺乏的良措。3.3.4加强农村乡镇基层组织建设,培育农村基层体育骨干由于农村居民众多,人员分散,需求多样性,仅仅靠乡镇,社区极少数的体育骨干,专职人员开展农村体育活动,显然是不太现实的15。因此,各级县、乡镇政府部门应有计划地帮助农村乡镇培育数量多,能力强的基层体育骨干,以确保农村地区能经常性地开展体育活动。鉴于恩施市农村由于存在设施落后,居住分散,时间难以协调统一,缺乏组织与管理,体育活动难以开展。因此在农村乡镇建立体育组织机构非常重要。各级乡镇应成立体育工作领导小组,由乡镇领导小组担任负责人;设立健身指导站和文体站,由县体育部门对其实施管理,并配备爱好体育的专干;并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作用等。为改变恩施市农村体育骨干少的现状,县级体育部门和乡镇文体工作者应利用农闲时间开设培训班,为农村培育体育骨干,并通过他们带动其他人参加体育活动,从而扩大农村体育人口。3.3.5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农村乡镇体育工作科学发展观是指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了进一步发展农村乡镇体育,应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出发,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恩施市农村乡镇体育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地推进农村乡镇体育事业的发展。当然全面推进农村乡镇体育事业,并非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有重点、有层次、有步骤的。在发展战略上,我们坚持重点推进,梯度发展,首先抓县级城镇的农村体育事业,然后带动周边乡镇体育事业的发展。同时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始终把广大农村乡镇居民群众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始终坚持体育是为了增强人民的体质的宗旨,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农村乡镇居民的参与程度。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县、乡镇政府部门应经常开展“体育三下乡”活动,为农村乡镇体育输送新鲜“血液”。3.3.6兴办、发展乡镇企业,减少剩余劳动力外出,扩大农村体育人口体育人口是衡量体育事业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1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