款东风本田思域自动变速箱维修手册(6).doc_第1页
款东风本田思域自动变速箱维修手册(6).doc_第2页
款东风本田思域自动变速箱维修手册(6).doc_第3页
款东风本田思域自动变速箱维修手册(6).doc_第4页
款东风本田思域自动变速箱维修手册(6).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端盖的拆卸所需专用工具主轴固定器组件 07PAB-00100001. 拆下变速箱油尺。2. 拆下固定自动变速箱油(ATF)进口管路支架的5个螺栓(D)、自动变速箱油(ATF)过滤器支架螺栓(E)、管路螺栓和密封垫圈,并拆下自动变速箱油(ATF)进口管路。3. 拆下自动变速箱油(ATF)出口管路螺栓、管路装配螺栓、密封垫圈和自动变速箱油(ATF)出口管路(G)。4. 拆下自动变速箱离合器压力控制电磁阀A、自动变速箱油(ATF)接管、O型密封圈、自动变速箱油(ATF)管及垫片。5. 拆下自动变速箱离合器压力控制电磁阀B和C、O型密封圈、自动变速箱油(ATF)管、自动变速箱油(ATF)连接管及垫片。6. 拆下输入轴(主轴)的速度传感器(H)和输出轴(中间轴)的速度传感器(I).7. 拆下自动变速箱油(ATF)加热器支架(J)。8. 拆下变速箱档位开关盖(K)。9. 从卡夹支架(M)上拆下变速箱档位开关卡夹(L),然后拆下变速箱档位开关(N)。10. 从端盖(O)上拆下卡夹支架。11. 拆下端盖、定位销、O型密封圈及端盖垫片。12. 从齿轮轴惰轮上拆下自动变速箱油(ATF)润滑油管(P)。13. 将专用工具套在主轴上。14. 使驻车制动棘爪与驻车档齿轮啮合。15. 使用凿刀(C)切断每个轴锁紧螺母(B)的锁片(A)。从每个轴上拆下锁紧螺母和锥形弹簧垫圈。说明: 中间轴和辅助轴锁紧螺母是左旋螺纹。 不要使凿下的残物落入变速箱内。 清洗旧锁紧螺母,用它们压紧惰轮齿轮和驻车齿轮。(续)端盖的拆卸(续)16. 拆下将惰轮齿固定在惰轮齿轮轴上的弹簧卡环。17. 将6 x 1.0 mm螺栓(A)安装在惰轮轴的惰轮(B)上。将拆卸器装在主轴(D)上,并在拆卸器和惰轮轴之间放置一个隔板(E),然后拆下惰轮轴惰轮齿。18. 将拆卸器、6 x 1.0 mm螺栓和隔板安装在辅助轴惰轮(F)上。用从惰轮轴上拆下惰轮的相同方法从辅助轴上拆下辅助轴惰轮。19. 将拆卸器、6 x 1.0 mm螺栓和隔板安装在主轴惰轮(G)上。用从惰轮轴上拆下惰轮的相同方法从主轴上拆下主轴惰轮。20. 将拆卸器、6 x 1.0 mm螺栓和隔板安装在驻车档齿轮(H)上。用从惰轮轴上拆下惰轮的相同方法从中间轴上拆下驻车档齿轮。21. 拆下驻车制动棘爪、驻车制动棘爪弹簧、驻车制动棘爪轴和轴档。22. 从选档控制轴上拆下驻车制动杠杆。驻车拉杆止动器的检查与调整1. 将驻车制动杆置于P位置。2. 测量驻车制动棘爪轴中心(B)与连接驻车制动杆滚柱销(D)中心的引出线(C)之间的距离(A),并使控制轴(E)和引出线之间保持垂直方向。标准:46.8-47.8 mm (1.84-1.88 in.)3. 如果测量超出标准值,则从下表选择并安装合适的驻车制动杆止动器(A)。驻车制动杆止动器标记部件编号AB124537-PA9-00311.00 mm (0.433 in.)11.00 mm(0.433 in.)224538-PA9-00310.80 mm(0.425 in.)10.65 mm(0.419 in.)324539-PA9-00310.60 mm(0.417 in.)10.30 mm(0.406 in.)4. 更换驻车制动杆止动器后,确认距离在公差范围内。惰轮轴轴承的更换 选档控制轴油封的更换所需专用工具 可调轴承拆卸器组件 07JAC-PH80000 拆装导柱 07749-0010000 拆装垫块52 x 55 mm 07746-00104001. 使用专用工具,从端盖上拆下惰轮轴轴承。2. 使用专用工具,将新轴承装在端盖上。所需专用工具 拆装导柱 07749-0010000 拆装垫块22 x 24 mm 07746-00108001. 从端盖上拆下油封。2. 使用专用工具,将新油封平整地安装在端盖上。选档控制轴轴承的更换所需专用工具 拆装导柱 07749-0010000 拆装垫块22 24 mm 07746-00108001. 从端盖上拆下油封。2. 从端盖上拆下选档控制轴轴承。3. 使用专用工具将新轴承平整地装在端盖上。4. 使用专用工具将新油封平整地装在端盖上。自动变速箱油(ATF)供油管的更换 变速箱液压开关的更换1. 从端盖(D)上拆下弹簧卡环(A)、3档离合器供油管(B)和供油管凸缘(C)。2. 将新O型密封圈(E)安装在3档离合器供油管上。3. 使供油管凸块(F)与端盖上的缺口对正,将3档离合器自动变速箱油供油管安装在端盖上。4. 将新O型密封圈(G)装入端盖,然后将供油管凸缘套装在3档离合器自动变速箱油供油管上。5. 使用弹簧卡环,固定3档离合器供油管和供油管凸缘。6. 拆下弹簧卡环(H)和供油管凸缘(I)。7. 检查4档离合器供油管(J)和2档离合器供油管(K)是否有擦伤和损坏。如果有擦伤和损坏,则更换端盖。8. 将新O型密封圈(L)套装在4档离合器供油管上。9. 在端盖上安装新O型密封圈(M),然后在4档离合器供油管上安装供油管凸缘。10. 使用弹簧卡环,固定4档离合器供油管及供油管凸缘。1. 拆下2档离合器压力开关(A)。2. 确定插头内没有水、油、灰尘和异物。3. 安装2档离合器压力开关和一个新的密封垫圈(B),并拧紧开关上的金属部件。4. 拆下3档离合器压力开关(C)。5. 确定插头内没有水、油、灰尘和异物。6. 安装3档离合器压力开关和一个新的密封垫圈(D),并拧紧开关上的金属部件。空气单向阀的检查和更换1. 检查空气单向阀滤清器是否堵塞。如果堵塞,则拆下空气单向阀(A),并用干净的自动变速箱油(ATF)彻底清洗滤清器。不要用压缩空气吹滤清器。如果单向阀(球)或滤清器堵塞或受损,则更换空气单向阀。2. 安装空气单向阀和一个新的密封垫圈(B)。14-291壳体与轴总成的拆卸所需专用工具壳体拆卸器 07HAC-PK401021. 拆下换档控制电磁阀盖(A)、定位销(B)、垫片(C)和线束卡夹支架(D)。2. 从换档控制电磁阀上断开插头,然后拆下电磁阀线束插头(E)。3. 拆下变速箱壳体装配螺栓(F)(19)。4. 通过止动板转动控制轴,使控制轴(B)上的弹簧销(A)对准变速箱壳体上的凹槽(C)。说明:转动选择控制轴时,不要将其尖端挤压在一起。5. 在主轴上安装专用工具,然后拆下变速箱壳体。说明:如果壳体拆卸器的上臂太短,则用壳体拆卸器臂205mm 07SAC-P0Z0101更换。6. 拆下中间轴倒档齿轮和滚针轴承。7. 拆下固定倒档换档拨叉的锁紧螺栓,然后将倒档换档叉与倒档接合套一起拆下。8. 拆下主轴的分总成(A)、中间轴分总成(B)和辅助轴分总成(C)。9. 拆下差速器总成。轴承的拆卸所需专用工具 拆装垫块,72 75 mm 07746-0010600 拆装垫块,78 80 mm 07NAD-PX40100 拆装垫块,62 68 mm 07746-0010500 拆装导柱 07749-0010000 弹簧卡环钳 07LGC-0010100 1. 从惰轮轴(D)上拆下弹簧卡环(A)、销固定器(B)和销。不要将弹簧卡环弯曲。说明:如果不需要拆下惰轮轴轴承,则不必拆下惰轮轴。2. 从变速箱壳体上拆下主轴轴承(A)、中间轴轴承(B)、辅助轴轴承(C)和惰轮轴轴承(D),应使用弹簧卡环钳胀开每个弹簧卡环,然后将轴承推出。说明:除非有必要清理壳体凹槽,否则切勿拆下弹簧卡环。轴承的安装所需专用工具 拆装垫块,72 75 mm 07746-0010600 拆装垫块,78 80 mm 07NAD-PX40100 拆装垫块 62 68 mm 07746-0010500 拆装导柱 07749-0010000 弹簧卡环钳 07LGC-00101001. 沿图示方向在变速箱壳体上安装主轴轴承(A)、中间轴轴承(B)、辅助轴轴承(C)以及惰轮轴轴承(D)。2. 使用弹簧卡环钳张开每个弹簧卡环,然后将轴承的一部分装入壳体中。3. 释放卡环钳,然后将轴承向下推进壳体中直到弹簧卡环将其卡定到位为止。4. 安装轴承后,检查弹簧卡环(A)是否进入轴承和壳体凹槽内,且卡环端隙(B)是否为0-7 mm(0-0.28 in.)。5. 将惰轮轴(A)安装到惰轮轴轴承上。6. 安装销(B)和销固定器(C),用弹簧卡环(D)将惰轮轴固定。倒档惰轮的拆卸1. 拆下固定倒档惰轮轴固定架(B)的螺栓(A)。2. 将一个5 x 0.8mm螺栓(C)旋入倒档惰轮轴,然后拉动螺栓将倒档惰惰轮轴(D)和惰轮轴固定架一起拆下。3. 拆下倒档惰轮。倒档惰轮的安装1. 在倒档惰轮轴(A)、滚针轴承(B)和新O型密封圈(C)上涂抹一薄层锂润滑脂。2. 将新O型密封圈和滚针轴承组装到倒档惰轮轴上,然后将倒档惰轮轴装入倒档惰轮轴固定架(E)内。使轴上的D型切口与固定架上的D型切口对正。3. 沿图示方向将倒档惰轮安装到变速箱壳体内。4. 将倒档惰轮轴/固定架总成安装到倒档惰轮内。5. 用螺栓固定固定架。倒档惰轮轴的拆卸与安装1. 从倒档惰轮轴上拆下弹簧卡环(A)、销固定器(B)和销(C)。然后拆下倒档惰轮轴。不要弯曲弹簧卡环。2. 检查弹簧卡环和销固定器是否有磨损和损坏。如果有磨损、弯曲和损坏,则将其更换。3. 将惰轮轴装到惰轮轴轴承。4. 安装销和销固定器,用弹簧卡环将惰轮轴固定。阀体阀体与自动变速箱油(ATF)滤网的拆卸1. 从调节器阀体(B)上拆下自动变速箱油(ATF)供油管(A)。螺栓螺栓螺栓螺栓2. 从伺服体(E)上拆下自动变速箱油(ATF)供油管。3. 拆下自动变速箱油(ATF)滤网(F)(两个螺栓)。4. 从棘爪臂(H)上解下棘爪簧(G),拆下选档控制轴(I)。5. 拆下调节器阀体(10个螺栓)。(续)阀体与自动变速箱油(ATF)滤网的拆卸(续)6. 拆下定子轴(J)和定子轴挡铁(K),然后拆下调节器隔板(L)和两个定位销(M)。7. 拆下伺服器体(13个螺栓),然后拆下隔板(N)和两个定位销(O)。8. 拆下自动变速箱油(ATF)接合管(P)(Q)。9. 拆下冷却器单向阀弹簧(R)和阀门(S),然后拆下主阀体(T)(3个螺栓)。小心不要使单向阀球(U)吊落下来。10. 拆下自动变速箱油(ATF)泵从动齿轮轴(V),再拆下自动变速箱油(ATF)泵齿轮(W)。11. 拆下主隔板(X)和两个定位销(Y)。12. 拆下并清洗自动变速箱油(ATF) 磁铁(Z),然后重新装入。13. 将O型垫圈(BB)从定子轴上拆下来,并将O型垫圈(CC)从自动变速箱油(ATF)滤网上拆下来。安装阀体时安装新的垫圈。14. 使用压缩空气彻底吹净自动变速箱油(ATF)滤网(B)的进油口(A),然后检查滤网是否完好,进油口是否堵塞。15. 向进油口注入清洁的自动变速箱油(ATF),检验自动变速箱油(ATF)滤网,如有堵塞或损坏,则将其更换。阀体的修理说明:只有当阀拴中有一个或几个在阀体孔中滑动不顺畅时,才有必要进行此修理。可按照下列步骤操作,以便阀拴自由滑动。1. 将600号砂纸浸泡在自动变速箱油(ATF)中约30分钟。2. 小心地敲打阀体,以便使粘滞的阀拴从其孔中掉落出来。可能需要一个小螺丝刀来撬动阀拴。小心不要使螺丝刀划伤阀孔内壁。3. 检查阀拴上是否有划痕。并使用用自动变速箱油(ATF)油浸泡过的600号砂纸打磨阀拴上的毛刺,使其抛光,然后在溶剂中清洗,并用压缩空气吹干。4. 卷半张用自动变速箱油(ATF)油浸泡过的600号砂纸,插入发生粘滞的阀孔中。轻轻地搓捻砂纸,以使其不散卷并与孔紧密配合,然后在里外拉动砂纸的同时扭动砂纸以抛光孔壁。说明:阀体是铝制的,不要通过反复抛光来去掉毛刺。5. 取出600号砂纸。使用溶剂彻底清洗整个阀体,然后用压缩空气吹干。6. 在阀拴上涂抹一层自动变速箱油(ATF)油,然后将其放入阀孔中。阀拴应在其自重力的作用下降低孔底。否则重复第4步和第5步,然后重新检测。如果阀拴仍然粘滞,则更换阀体。7. 拆下阀拴,使用溶剂彻底清洗阀拴和阀体。用压缩空气吹干所有部件,然后使用自动变速箱油(ATF)油作为润滑剂将阀拴与阀体重新组装起来。阀体阀拴的安装1. 组装前要在所有部件上涂抹自动变速箱油(ATF)。2. 按照所示顺序,安装主阀体(见14-291页)、调节器阀体(见14-293页)和伺服器体(见14-294页)的阀拴和弹簧。参见下图所示之阀盖,并将标有(朝上)字样的一端朝向阀体外侧安装每个阀盖。然后用阀盖卡夹固定阀盖。3. 在阀体(B)上安装阀门和弹簧(A)。使用螺丝刀推入弹簧,然后安装弹簧座(C)。主阀体的拆解、检查与重新组装1. 使用溶剂或化油器清洗剂彻底清洗所有部件,然后用压缩空气吹干。吹净所有通道。2. 不要使用磁铁拆卸单向阀球,否则会使阀球磁化。3. 检查阀体是否有划痕和损坏。4. 检查所有阀拴是否移动顺畅。如果有任何粘滞现象,则参阅阀体修理说明(见14-289页)5. 组装时,要在所有部件上涂抹自动变速箱油(ATF)。截止阀B换档阀C主阀体滚柱手动阀伺服器控制阀换档阀D锁定控制阀弹簧座阀衬套阀盖阀盖卡夹减压阀冷却器单向阀单向阀球单向阀球换档阀A阀弹簧规格阀弹簧标准(新)单位:mm (in.)导线直径外径(O.D.)自由长度线圈数量A截止阀B弹簧0.8 (0.031)9.9 (0.290)27.3 (1.075)8.0B换档阀A弹簧0.8 (0.031)7.1 (0.280)23.7 (0.933)9.7C换档阀C弹簧0.8 (0.031)7.1 (0.280)23.7 (0.933)9.7D减压阀弹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