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讲 经济增长理论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 n8.1 经济增长的含义 n8.2 经济增长的源泉:实证分析 n8.3 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n8.4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n8.5 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 n8.6 新经济增长模型 8.1 经济增长的含义 n8.1-1 经济增长的定义 经济增长是指一国生产能力的增长,或者实际 产出的增加。它以实际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实 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或其增长率为指标来衡 量。 n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 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的长期上升, 这种不断增加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 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之相应的调整的基础上 的。西蒙库兹涅茨(Simon Kuznets) 2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n考察经济的长期发展问题常涉及到两个概念,一是经济 增长(Economic Growth);二是经济发展(Economic Development)。 n经济增长主要是一个“量”的概念,而经济发展主要是 一个“质”的概念,如生活质量、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 和制度结构等等。 n经济发展问题通常在“发展经济学”中专门研究,在宏 观经济学中,主要侧重于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 n增长经济学:发达国家为对象,探讨实际GDP的增加。 发展经济学:发展中国家为对象,探讨一国如何从落 后状态变为先进状态的过程。 3 发展中国家的特征 “三高” 人口增长率高 失业率高 农业比重高 “三低” 经济增长率低 劳动生产率低 城市化水平低 “ 二元经济” 传统农业与现代工业并存 相对发达的城市与广大落后农村并存 社会化大生产与手工劳动并存 4 经济增长的基本类型 外延式经济增长(粗放式经济增长) 外延式经济增长是由可获得的生产要素的增加而引 起的。更多的生产要素意味着更大的生产能力。但 并不意味着这些生产要素被更有效地利用。在总产 出增加的同时,每单位总要素投入的产出不变。 内涵式经济增长(集约式经济增长) 内涵式经济增长是由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提高而引 起生产力的增长,它可以在生产要素数量不增加的 情况下实现。内涵式经济增长既包括全要素生产效 率的提高,也包括单个生产要素生产效率的提高。 5 8.1-2 经济增长问题的重要意义 n在过去一个世纪里,美国人的GDP大约按每年2% 的速度增长,即人均收入每35年翻一番,即今天 的人均收入是一个世纪以前的8倍。 n一些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如新加坡、韩国、香港 和台湾,近十几年来人均收入每年增长7%左右, 即人均收入每10年翻一番。 n如何加快经济增长?如何保持高速增长?是宏观 经济学中最重要的问题! 6 7 长期增长的“70”规则 n某个变量年增长率为X%,则该变量在70/X年 内翻一番,因而称作“70规则”。 n从这一规则看,如果甲国经济增长率为1%, 它的GDP翻一番需要70年,而乙国经济增长率 为3%,翻一番时间仅为70/3或23年。也就是 说,即便甲乙两国人均收入起点水平大体相 同,2个百分点增长率差别在100年后会导致3 -4倍的巨大收入差别。复利式增长可能会在 较长时期导致极为惊人的结果。 8 中国经济增长前景 n我国改革开放以后人均收入年增长率大体为5-6% ,如果能够长期保持5%年增长率,用“70规则” 计算,年均增长5%的变量将在大约14年内翻一番 ,在一百年间翻7番以上。 n一国在100年长期内持续保持5%人均收入高速增 长,极为困难。然而,很多经济学家相信,如果 各种政策得当,我国有可能在未来30-40年内保 持较高增长水平。假定在未来40年间保持人均 GDP年均5%增长率,则可以在21世纪中期达到12 ,000-13,000美元人均GDP,实现赶上现在中等 发达国家人均GDP水平的目标。 9 8.1-2 经济增长问题的重要意义 n20世纪70年代,罗马俱乐部在增长的极限中 提出“世界末日模型”,认为由于人口的增长, 而食物的生产要受到资源的限制,加之水、矿藏 等这类不可再生性自然资源的消耗,以及环境污 染严重,人类经济势必走向崩溃。 该模型至少引起人们对资源利用和环境问题的重视, 之后的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思想 正是该模型的发展与运用。 n正如经济学家Robert Lucas所说:这些问题对人 类福利的影响简直令人吃惊: “Once one starts to think about them (economic growth), its hard to think about anything else. ”R. Lucas (1988) 10 8.1-3 经济增长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经历了一条由外生增长到内生增长的演进道 路。在20世纪40年代末,哈罗德多马模型(资本积累论)的提 出奠定了现代经济增长模式的基本框架。20世纪60年代中期,索 洛(R Solow)、斯旺( T Swan)、米德( J Mead )、丹尼 森( E Denison )等人提出的技术进步论,为外生经济增长理 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构造了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但是, 由于该理论是建立在规模收益不变或递减的基础之上,因而无法 解释人类漫长的经济增长史,其结果是这一理论在20世纪末衰落 了,并在此后的一二十年时间内几乎销声匿迹。进入20世纪80年 代中期,以罗默( P Romer )、卢卡斯( R Lucas )等人为 代表的经济学家,在对新古典增长理论的重新思考的基础上,提 出了“内生技术变化”理论,从而重新燃起了人们对经济增长理 论和问题的兴趣,掀起了一股“新增长理论”(New Growth Theory)的研究热潮。 11 8.2经济增长的源泉:实证分析 n产出水平的决定因素 技术水平: 要素投入:资本(Kt)、劳动(Lt) 制度:资源配置效率 n宏观生产函数: n经济增长率的分解: 资本与劳动的产出弹性 12 经济增长的源泉:20世纪50年代中期,Solow提出了以增 长速度方程为模型,用“余值法”测算技术进步的方法。 13 经济增长的源泉 n索洛(1957) 1909-1949年间,美国经济年均增长为2.9%,索洛 认为其中0.32%要归功于资本积累;1.09%时由于 劳动力投入的增加,而剩下的1.49%则时源于技 术进步。 人均产量增长1.81%,其中1.49源于技术进步。 索洛剩余:经济增长率中没有被劳动和资本增长 所解释的那部分 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 14 计算 15 经济增长的源泉 n爱德华丹尼森(1985) 经济增长因素: u要素投入量: 资本 劳动 u单位要素的产出(要素生产率): 知识进展以及它在生产上的应用 资源配置效率 规模经济 16 经济增长的源泉(美国1948-1981) 增长源泉 总要素投入 劳动: 1.34 资本: 0.56 单位投入产量: 知识: 0.66 资源配置效率:0.23 规模经济: 0.26 其他: -0.03 1.90 1.02 国民收入2.92 Edward Denison (1985) 17 经济增长的源泉 n库兹涅茨 强调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知识存量的增长 u知识的转化率 生产率的提高 经济结构:农业经济非农经济 18 经济增长的源泉 n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倒U形假说 1、在经济增长初始阶段, 收入差距拉大。 2、当经济增长达到一定阶段 收入差距开始缩小。 19 经济增长的源泉 n增长的衰退 欧美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在1970年代后出 现明显的下降。 时期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 1960-1973 4.09.64.45.73.1 1976-1986 2.43.71.82.31.4 1986-1990 2.65.13.43.33.1 1990-1992 0.83.22.21.7-0.9 转自:Dornbusch & Fischer 宏观经济学 20 经济增长的源泉 n增长衰退: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下降 时期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 1960-1973 4.09.64.45.73.1 1976-1986 2.43.71.82.31.4 1986-1990 2.65.13.43.33.1 1990-1992 0.83.22.21.7-0.9 转自:Dornbusch & Fischer 宏观经济学 21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n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是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提高了生产率,即用同样的劳动与资本投入可以提 供更多的产品与劳务。 技术进步包括知识的进展与应用、规模经济的实现以及资源 配置的改善等。 根据传统经济理论,资本的边际生产率递减以及利润率递减 ,然而实际统计资料表明并不存在这种趋势,这是由于物质 资本更先进了、人力资本质量提高了。 历史经验表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要占50%,而对生 产率提高的贡献要占80%。 依靠劳动、资本投入增加的经济增长称为外延式增长,由于 技术进步引起的经济增长称为内涵式增长,在经济发展的过 程中一定要由外延式增长转为内涵式增长。 22 “增长的路径依赖” n经济增长取决于一个经济的总供给能力,这种总供给能力从根 本上来说取决于一个经济的制度、资源和技术。 n制度是经济增长的前提,资源和技术是经济增长的源泉。经济 学家道格拉斯诺斯强调“增长的路径依赖”,即一个国家只 有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有一套制度的保证才能走上增长之 路,这条正确的道路就是市场经济。 n但要使这种经济制度能够有效地运行,还需要有许多具体的制 度保证,如: 产权制度保护个人财产所有权,这是个人独立决策的经济基 础; 契约制度规范了人们在经济和交易中的权、责、利,从而有 利于各方的交易得以实现; 货币制度降低了交易费用,从而提高了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 等等。 23 8.3 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n基本的经济增长模型包括哈罗德多马经济 增长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新剑桥经 济增长模型、新经济增长模型。 n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是由英国经济学 家哈罗德(R.Harrod)和美国经济学家多马 (D.Domar)在上世纪30、40年代提出的。 由于两个模型的内容基本相同,故一般称为 哈罗德多马模型。 24 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 n假设: n1)全社会的产品具有同质性,即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 ,这种产品既可以当作投资品也可以当作消费品; n2)全社会用于生产的只有两种生产要素,即劳动投入和 资本投入; n3)不论生产规模大小,单位产品的成本不变,也就是不 存在规模报酬问题;也不存在技术进步,不存在折旧。 哈罗德模型包括三个不同方程: 1)实际增长率 2)有保证增长率 3)自然增长率 25 实际增长率 nG:实际增长率,即任一年国民收入的增加量 与上一年的国民收入的比率G=Y/Y ns:实际发生的储蓄率,s=S/Y nv:实际资本产量比率 v=K/Y=I/Y 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的含义:经济增长率取决于社会储蓄率。在 假定生产技术不变,即加速系数(V)为一固定比率,如果要获 得一定的经济增长率(G),就必须保证一定的储蓄率(s);反 之,在加速系数不变的情况下,要使一定的储蓄率下的社会储蓄 量为投资所全部吸收,就必须保证一定的经济增长率。 均衡增长所需具备的条件 26 有保证增长率 nGW:有保证增长率 nsd :意愿的储蓄率,指人们意愿的储蓄在其收入中所占 的比例 nvr :意愿的资本产量比率 n哈罗德模型的核心命题:稳定增长所需具备的条件是 Gw=sd / vr n它表明,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要实现每一年的总供给与总 需求相互平衡的稳定增长,要求有足够的有效需求,以 便由需求带动的国民收入的增长率所引致的投资恰好能 够完全吸纳既定的储蓄。也即一旦满足了此公式,就可 以实现意愿投资等于意愿储蓄,从而使经济能够以稳定 的状态增长。 27 有保证增长率、实际增长率与经济周期 n要实现稳定均衡增长,必须使G=Gw.一旦G 偏离了GW,在这以后的时期里,就将出现 经济周期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累积性 ”的经济扩张或经济紧缩。 28 如果GGW 1、假定s=sd G v = s GWvr = sd G v = GW vr GGW,则必然有vGW,则必有ssd,这就意味着实际储蓄率也即 实际投资率大于意愿的储蓄率,投资需求强烈 ,从而资本家增加投资,其结果与第1种情形 相同。 如果GGW 30 由此可见,要想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 必须使G=GW 。一旦两者背离,就会出现 经济的短期波动,即只要GGW,经济就会 出现累积性的扩张,反之,当GGn :这表明实际增长率超过了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所 能允许的程度。由于增长受到了劳动力不足和技术条件的 限制,因此经济会进入长期停滞趋势。 nG sw 42 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 43 新剑桥模型与哈罗德-多马模型的比较 n当 时, G=s/v n即: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是新剑桥增 长模型中 时的特例。 s=sw s=sw 44 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的特点 n模型是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延伸,其基本观点是增 长率决定于储蓄率或投资率,而资本生产率是固定不 变的; n模型把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结合起来,说明经济增长 过程中收入分配的变化趋势以及收入分配关系对经济 增长的影响; n模型认为,在社会分化为两个阶级资本家和工人 的条件下,经济增长加剧了收入分配比例失调, 收入分配比例失调反过来又影响经济增长; n模型否定了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思路,而认为要实 现持续稳定增长必须靠国家政策对分配比例失调进行 干预。 45 8.6 新经济增长模型 n外部性条件下的内生模型:技术进步是经济系 统的内生变量。 基本假设:生产规模报酬递增 u知识的溢出效应(Romer,1986):将投资分为 物质资本投资与知识投资,而且假设知识具有足 够的溢出效应,足以支持长期经济增长。 u人力资本的溢出(Lucas,1988):从人力资本 积累角度来解释技术进步,说明经济增长是人力 资本不断积累的结果。 46 新经济增长模型 n承认了知识能提高投资收益,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8、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浙教版
- 2025合同样例:ODM委托加工合同范本
- 2025商场租赁合同样本
- 2025企业合作伙伴协议合同范本
- 2025年房屋买卖合同范本
- 2025智能电子书租赁合同
- 化肥厂成品分类存放规定
- 七年级语文下册 口语交际《插上想像的翅膀接龙精美的童话》说课稿 语文版
- 2024年五年级英语上册 Unit 1 How can I get there第二课时说课稿 人教PEP
- 居民燃气安全使用合同书
- 亚麻籽油在营养保健领域的应用考核试卷
- 尿液标本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检验操作指南
- 2024铁路营业线作业人员北斗安全预警防护系统技术条件
- 南京市、盐城市2025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一模)英语试卷(含答案)+听力音频
- 羊水异常课件
- 煤矿“冬季四防”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
- 小儿链球菌感染护理查房
- 肿瘤免疫治疗不良反应
- 竞聘医疗组长
- 路易斯·康获奖课件
- 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教学设计 湘教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