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与健康生活方式.ppt_第1页
健康与健康生活方式.ppt_第2页
健康与健康生活方式.ppt_第3页
健康与健康生活方式.ppt_第4页
健康与健康生活方式.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葛关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祝学田 健康与健康生活方式 一、健康的新概念及健康的标准 二、影响健康的不良生活方式 三、如何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个内容 一、健康新概念 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健康是指躯体、心 理、社会适应和精神道德上的良好完满状 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 身体健康表现为体格健壮,人体各器官功能 良好。 心理健康指能正确评价自己,应对处理生活 中的压力,能正常工作,对社会作出自己的 贡献。 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是指通过自我调节保 持个人与环境、社会及在人际交往中的均衡 与协调。 新健康概念的内涵 个体生物学因素: 遗传、年龄、个性特 征 自然环境:阳光、空气、水 、气候、生态(微生物), 自然灾害, 社会环境:社会制度、法 律、经济、文化、教育、 人口、民族、职业 行 为、 生 活 方 式 卫 生 服 务 环境 环境 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 60%生活方式、15%遗传因素、 17%社会环境因素、6%医疗 健康的三个层次 第一级健康,或称躯体健康: 包括无饥寒、无病弱,能精力充沛地生活和劳动 第二级健康,或称身心健康: 包括一定的职业和收入,满足经济要求,调节自己 的心理状态以缓解社会与工作的压力, 第三级健康,或称主动健康: 包括能主动地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并过着为社会 作贡献的生活方式 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 每个人都可以通过采取并坚持健康的生活方 式,获取健康,提高生活质量。预防为主越 早越好,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最好的人生 投资。 提高每个公民健康水平,需要国家和社会全 体成员共同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健康的支 持性环境。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国家卫生、计生委 慢性病危险因素普遍存在 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估计人数分别为2.0亿和6 000多万。大城 市成人超重率与肥胖现患率分别高达 30.0%和12.3%,儿童肥胖率已达8.1%, 应引起高度重视。与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 资料相比,成人超重率上升39%,肥胖率 上升97%,由于超重基数大,预计今后肥 胖患病率将会有较大幅度增长。 血脂异常值得关注 我国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为 18.6%,估计 全国血脂异常现患人数1.6亿。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膳食高能量、高脂肪和少体力活 动与超重、肥胖、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发生密切相 关; 高盐饮食与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密切相关; 饮酒与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的患病危险密切相关。 特别应该指出的是脂肪摄入最多体力活动最少的人, 患上述各种慢性病的机会最多. 膳食营养和体力活动与相关慢性病关系密切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上升迅速 估计全国高血压 患病人数1.6亿 多 估计全国糖尿病 现患病人数2 000多万,另有 近2 000万人空 腹血糖受损。城 市患病率明显高 于农村。 21世纪健康是什么? 健康是节约 健康是和谐 健康是责任 健康是金子 我国一年因病伤残及过早死亡造成经济损 失7800亿。城市居民平均每次住院费用 7600元,而一年生活费人均仅6500元,因 此健康是最大的节约。 一人健康, 全家幸福, 一人得病, 全家不宁, 所以健康又是和谐。 爱妻爱子爱家庭, 不爱健康等于零, 所以健康更是责任。 脱贫致富三五年, 一场大病回从前, 所以健康是金子。 健康是金子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来 的,意在号召大家都来提高自我保 健意识,珍爱生活、播种健康、收 获节约、珍爱生命、收获和谐。 影响健康的不良生活方式 1、缺乏体育锻炼 绝大多数的人都忙于工作或家务,极少 参加锻炼。50%左右(以上) 极易造成肥胖和心脑血管疾病。 2、不主动体检和就医 认为自己没有病,不需要体检,或是有 病硬挺。 3、饮食不当或无规律 认为自己喜欢的就吃,不喜欢的不吃, 营养会不全面或过剩。 4、常坐过久或面对电脑、打麻将过久 久坐不起,不利于血液循环会引发颈、 腰椎及腿疾。玩得过久,会影响睡眠。 5、与家人的交流缺失 年轻人是面对过重的工作压力、生活压力 老年人是精神方面的孤独 6、吸烟成瘾、嗜酒如命、 8、长期失眠、经常熬夜、生活无规律 9、过度紧张、消极悲观、空虚寂寞、 无知心朋友。 10、长时间处在空调环境中 生活方式病 指由于人们衣、食、住、行、娱等日常生 活中的不良行为,以及社会、经济、精神 、文化各方面不良因素导致躯体或心理的 疾病。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不良生活方式导致 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取代传染疾病,成为“ 头号杀手”。现代人类所患疾病中有45%与 生活方式有关,而死亡的因素中有60%与 生活方式有关。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直接或间接与多 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有关,如高血 压、冠心病、肥胖、糖尿病、恶性 肿瘤等。原来以老年患者为主的高 血压、冠心病、肥胖、糖尿病、恶 性肿瘤等慢性疾病,现在已经有“ 年轻化”的趋势。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 中,生活方式占60%。 生活越舒适人越得怪病 肥胖症、高血压、 高血脂、脂肪肝、冠心病、糖尿病、肿瘤等 等越来越多 世界卫生组织还震聋发聩地向全球呼吁: 21世纪对人类的最大威胁不是癌症、不是核 扩散、不是艾滋病,21世纪对人类最大的威 胁是生活方式病! 文明时代的“不文明”病! 中国慢病的基本情况中国慢病的基本情况 高血压患者1.6亿 冠心病患者650万 脑卒中患者650万 糖尿病患者2000多万 我国每年癌症发病200万,死亡150万 太多的人处于危险之中 10.6亿人食盐摄入过多 8.5亿人油脂摄入过多 城市中70%以上的人身体活动不足 3.5亿烟民,5.4亿被动吸烟 3亿成人超重或肥胖 1.6亿成年人患高血压 10个肥胖儿童中就有4个患高血压 1.6亿人血脂异常 在我国,每死亡100个人,就有80多 人死于慢性病,其中绝大多数都与不 健康生活方式有关。 预防生活方式病的根本措施是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改变不 良习惯。 危险因素控制越早越好 倡导全民健康生活方式 从政策支持、市场指导和群众教育三方面加强居民 营养改善和慢性病预防工作: 第一,加强政府的宏观指导,尽快制定相关法规, 将国民营养与健康改善工作纳入国家与地方政府的“ 十一.五”发展规划; 第二,加强对农业、食品加工、销售流通等领域的 科学指导,发挥其在改善营养与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加强公众教育,倡导平衡膳食与健康生活方 式,提高居民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三、如何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生活方式是指有益于健康的习惯化 的行为方式,具体表现为:健康饮食、适 量运动、不吸烟、不酗酒、保持心理平衡 、充足的睡眠、讲究日常卫生等。 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可以帮助抵御传染性 疾病,更是预防和控制心脑血管病、恶性 肿 瘤、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 染性疾病的基础 健康生活方式可以预防 80% 心脏病 80% 脑卒中 80% 糖尿病 40% 癌症 健康生活方式的核心内容: 合理膳食、适量运动、 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四个方面 。 合理膳食 合理膳食指能提供全面、均衡营养的 膳食。食物多样,才能满足人体各种营 养需求,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的目 的。 卫生部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为合理膳食提供了权威的指导。 合理膳食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 为一般人群的膳食提供了10条“ 经典”,适合于6岁以上的正常人群 。 合理膳食 为了使“膳食指南”的内容更生动、更形象 ,更为广泛的为我国民众所接受,中国营养 学会又在制定指南的基础上设计发表了中 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虽然只有10句非常 简短的话,和1个含有五类食物的宝塔,却 包含了现代营养学丰富而深刻的内容。 合理膳食平衡膳食宝塔 合理膳食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 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3、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 4、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 5、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 6、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7、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 8、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 9、如饮酒应限量; 10、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1、谷类 谷类是面粉、大米、玉米粉、小麦 、高粱等等的总和.它们是膳食中能量的主要 来源,在农村中也往往是膳食中蛋白质的主要 来源。多种谷类掺着吃比单吃一种好。 2、蔬菜和水果 蔬菜和水果经常放在一起,因 为它们有许多共性。但蔬菜和水果终究是两 类食物,各有优势,不能完全相互替代。 一般说来,红、绿、黄色较深的蔬菜和深黄水 果含营养素比较丰富,所以应多选用深色蔬 菜和水果。 3、鱼肉蛋 鱼、肉、蛋归为一类,主要提供动物性蛋 白质和一些重要的矿物质和维生素。但它们彼此间 也有明显区别。 鱼、虾及其他水产品含脂肪很低,有条件可以多吃 一些。这类食物的重量是按购买时的鲜重计算。 肉类包含畜肉、禽肉及内脏,重量是按屠宰清洗后 的重量来计算。这类食物尤其是猪肉含脂肪较高, 所以生活富裕时也不应该吃过多肉类。 蛋类含胆固醇相当高,一般每天不超过一个为好。 4、奶类和豆类食物 奶类及奶制品当前主要 包含鲜牛奶和奶粉。中国居民膳食中普遍缺 钙,奶类应是首选补钙食物,很难用其他类 食物代替。有些人饮奶后有不同程度的肠胃 道不适,可以试用酸奶或其他奶制品。 豆类及豆制品包括许多品种,宝塔建议的30- -50克是个平均值,根据其提供的蛋白质可折 合为大豆40克或豆腐干80克等。 5膳食要清淡少盐。 食用油和食盐摄入过多是我国城乡居民共同存在的 膳食问题。盐的摄入量过高与高血压的患病率密切 相关。脂肪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但是脂肪 摄入过多可以增加患肥胖、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 等多种慢性疾病的危险。应养成吃清淡少盐膳食的 习惯,即膳食不要太油腻,不要太咸,不要摄食过 多的动物性食物和油炸、烟熏、腌制食物。建议每 人每天烹调油用量不超过25克;食盐摄入量不超过 6克(包括酱油、酱菜、酱中的含盐量)。 6 水是一切生命必须的物质。饮水不足或 过多都会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成年人每日 最少要喝1200毫升水(约6杯)。 饮水应该少量多次,不要等到口渴时才喝水 。饮水最好选择白开水。 1、一天一杯奶或豆浆: 补钙 200ml牛奶含200-300g钙 食物中含500g左右 豆浆加一倍 2、250g主食:250-300g主食(谷类) 饭前喝汤 合理膳食十个字: 一、二、三、四、五、 红、黄、绿、白、黑。 3、三份高蛋白:一两瘦肉或鸡蛋 二两豆腐或鱼虾、黄豆 或鸡、鸭肉 4、四句话: 有粗有细(全面营养) 不甜不咸(宜清淡Na 高血压) 三四五顿(可以多顿少餐,不能不吃早餐) 七八分饱、细嚼慢咽(降低热量,延年益寿 ) 5、500g果蔬:含维生素、纤维素 抗癌作用、通便作用、降胆固醇 红:西红柿50g/天,红酒50-100ml/天 西红柿营养丰富,红酒对防止A硬化有益 黄:黄色的蔬菜(富含维生素A),如 : 胡萝卜、西瓜、红薯、南瓜、玉米, 增加免疫力,保持视力 绿:绿茶:抗氧化,可延缓衰老,提神 、利尿,抗肥胖及A硬化 白:燕麦粉、片:降胆固醇、通便、防 糖尿病 黑:黑木耳5-10g:降低血液粘度、防老 年性痴呆及冠心病。含铁比较丰富 千步为尺 不拘形式 循序渐进 感觉用力 适量运动 千步是把尺,活动有量度 以中速步行1千步为一把尺,度量你每 天的身体活动。 各种活动都可以换算为1千步的活动量 ,不同活动完成1千步活动量的时间不 同。 日常生活中的中等速度步行,走1千步 大约需要10分钟。 内容任选择,追求在万步 累计日常生活、工作、出行和运动 等各种形式的活动,达到4千步、 7千步或者1万步的活动量。 一万步是追求,但不是唯一选择。 达到每天相当于一万步的活动量目 标,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1)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活动 (2)步行或骑自行车出行往来 (3)运动锻炼 日行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 一辈子 相当于1千步的活动时间 熨烫衣物 15分钟 照看孩子 13分钟 中速步行 10分钟 拖地吸尘 8分钟 中速骑车 7分钟 健身操 6分钟 负重快走 5分钟 慢跑 3分钟 中速游泳 3分钟 循序加时间,渐进增步速 在你开始参加锻炼或调整活动量时 ,逐渐增加活动强度和时间。 给身体一个适应过程,避免突然增 加的活动量造成意外伤害。 用力凭感觉,自己找适度 更有效地促进健康需要每天4千步以上 中等强度活动,如快走、上楼、拖地 等,每次活动应在1千步活动量或10分 钟以上。 中等强度活动时,你会感到心跳和呼 吸加快;用力、但不吃力;可以随着 呼吸的节奏连续说话,但不能唱歌。 经常参加消耗体力的活动,发生心血管 病、糖尿病和肿瘤的机会减少2-3成 每周5-7天,每天累计30分钟以上中等 强度的活动,如快走或其他相当于4千 步活动量的活动,就足以产生促进健康 的作用。 适度增加活动量,这些有益作用还会随 之增强。 步行最好 三、五、七 三:每天步行3公里,时间30分钟以上 五:每周运动5次左右,有规律健身才有效 七:运动后心跳+年龄=170 适量运动 适宜运动不但有助于保持健康体重, 还能够降低患高血压、中风、冠心病、2 型糖尿病、结肠癌、乳腺癌和骨质疏松 等慢性病的风险;适量运动还有助于调 节心理平衡,有效消除压力,环节抑郁 和焦虑症状,改善睡眠。 烟,不吸,如 要吸,一天不 超过5支。 酒,不喝,如 要喝,一天最 多不超过15克 。 戒烟限酒 吸烟危害健康是不争的医学结论 我国吸烟人群逾3亿,另有约7.4亿不 吸烟人群遭受二手烟的危害;每年因 吸烟相关疾病所致死亡人数超过100万 ,如对吸烟流行状况不加以控制,至 2050年每年死亡人数将突破300万,成 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 所不堪承受之重。 二手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二手烟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及致 癌物,不吸烟者暴露于二手烟同样 会增加多种吸烟相关疾病的发病风 险。有充分的证据说明二手烟暴露 可以导致肺癌、烟味反感、鼻部刺 激症状和冠心病。 二手烟暴露对孕妇及儿童健康造成的 危害尤为严重。有充分证据说明孕妇 暴露于二手烟可以导致婴儿猝死综合 征和胎儿出生体重降低。此外,有证 据提示孕妇暴露于二手烟还可以导致 早产、新生儿神经管畸形和唇腭裂。 戒烟限酒 戒烟的人,不论吸烟多久,都应该戒烟。戒烟越早越好,任何时候戒烟 对身体都有好处,都能够改善生活质量。 烟草烟雾含有4000余种化学物质,包括几十种致癌物以及一氧化碳等 有害物质。吸烟损害体内几乎所有器官,可引发癌症、冠心病、慢性阻 塞性肺病、白内障、性功能勃起障碍、骨质疏松等多种疾病。与非吸烟 者相比,吸烟者死于肺癌的风险提高613倍,死于冠心病的风险提高 2倍,死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风险提高1213倍。烟草烟雾不仅损害吸 烟者的健康,也威胁着暴露于二手烟环境的非吸烟者;被动吸烟导致患 肺癌的风险升高约20 ,患冠心病的风险升高约30 。据统计,我国 每年死于吸烟相关疾病的人数超过100万,占死亡总人数的12 。吸烟 导致的多种慢性疾病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吸烟者戒烟越早越好,任何时候戒烟都不晚,只要有戒烟的动机并掌握 一定的技巧,都能做到彻底戒烟。35岁以前戒烟,因吸烟引起心脏病的 机会可降低90 ,59岁以前戒烟,在15年内死亡的可能性仅为继续吸 烟者的一半, 即使年过60岁戒烟,其肺癌死亡率仍大大低于继续吸烟 者。 戒烟限酒 戒烟的人,不论吸烟多久,都应该戒烟。戒烟越早越好,任何时候戒烟 对身体都有好处,都能够改善生活质量。 烟草烟雾含有4000余种化学物质,包括几十种致癌物以及一氧化碳等 有害物质。吸烟损害体内几乎所有器官,可引发癌症、冠心病、慢性阻 塞性肺病、白内障、性功能勃起障碍、骨质疏松等多种疾病。与非吸烟 者相比,吸烟者死于肺癌的风险提高613倍,死于冠心病的风险提高 2倍,死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风险提高1213倍。烟草烟雾不仅损害吸 烟者的健康,也威胁着暴露于二手烟环境的非吸烟者;被动吸烟导致患 肺癌的风险升高约20 ,患冠心病的风险升高约30 。据统计,我国 每年死于吸烟相关疾病的人数超过100万,占死亡总人数的12 。吸烟 导致的多种慢性疾病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吸烟者戒烟越早越好,任何时候戒烟都不晚,只要有戒烟的动机并掌握 一定的技巧,都能做到彻底戒烟。35岁以前戒烟,因吸烟引起心脏病的 机会可降低90 ,59岁以前戒烟,在15年内死亡的可能性仅为继续吸 烟者的一半, 即使年过60岁戒烟,其肺癌死亡率仍大大低于继续吸烟 者。 戒烟限酒 过量饮酒,会增加患某些疾病的风险,并可导致交通事故 及暴力事件的增加。建议成年男性一天饮用的酒精量不超 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白酒基本上是纯能量食物,不含其他营养素。经常过量饮 酒,会使食欲下降,食物摄入量减少,从而导致多种营养 素缺乏、急慢性酒精中毒、酒精性脂肪肝等,严重时还会 造成酒精性肝硬化。过量饮酒还会增加患高血压、脑卒中 (中风)等疾病的风险,并可导致交通事故及暴力事件的 增加,对个人健康和社会安定都是有害的。应该严禁酗酒 。尽可能饮用低度酒。孕妇和儿童、青少年不应饮酒。 心理平衡 心理平衡,是指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即能 够恰当地评价自己,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压力 ,有效率地工作和学习,对家庭和社会有所 贡献的良好状态。乐观、开朗、豁达的生活 态度,将目标定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等 均有助于个体保持自身的心理平衡状态。 心理平衡 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各种心理卫生问题,重视和维护心 理健康非常必要。 心理卫生问题能够通过调节自身情绪和行为、寻求情感交 流和心理援助等方法解决。采取乐观、开朗、豁达的生活 态度,把目标定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调适对社会和 他人的期望值,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健康的生活习 惯和兴趣爱好,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等,均有助于保持和促 进心理健康。 如果怀疑有明显心理行为问题或精神疾病,要及早去精神 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的心理科或精神科咨询、检查和诊治 。 精神疾病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被确诊患有精神疾病者, 应及时接受正规治疗,遵照医嘱全程、不间断、按时按量 服药。积极向医生反馈治疗情况,主动执行治疗方案。通 过规范治疗,多数患者病情可以得到控制,减少对正常生 活的不良影响。 劳逸结合 劳逸结合,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 任何生命活动都有其内在节律性。生活有规 律,对健康十分重要。要注意劳逸结合、起 居有则。工作、学习、娱乐、休息、睡眠都 要按作息规律进行。一般成人每天要保证7 8小时睡眠,睡眠时间不足不利于健康。 晚上10点至凌晨4点是睡眠质量最高的时间 段。天亮后就进入浅睡眠期。睡眠时间过长 对人体有害无益,起床后会无力、头晕。 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的益处 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可以预防癌症的发生。如 戒烟可使您远离肺癌等多种癌症,合理饮食 可以减少结肠癌、乳腺癌、食管癌、肝癌和 胃癌的发生,积极预防和治疗乙型肝炎病毒 、幽门螺杆菌等感染,可以减少相关癌症发 生。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癌症治愈 水平的关键。癌症综合康复治疗可以有效提 高癌症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命质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