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中 国 古 典 诗 歌 分 类(体裁) 一、诗 古体诗 (古风) (古诗) 近体诗 (今体诗 ) (格律诗 ) 四言古诗 (诗经) 五言古诗 ( 汉代文人诗) 七言古诗 (唐代出现) 乐府诗 五言律诗 律诗 七言律诗 五言绝句 绝句 七言绝句 2 二、词 又叫 诗余 长短句 填词 (宋代成就最高) 三、曲 小令 散曲 套数(散套) 杂剧 戏剧 传奇 3 诗 歌 类型 (从内容和形式角度分) 内容 角度 形式 角度 抒情诗 叙事诗 直接抒情 借景抒情 借人事描述抒情 格律诗 自由诗 散文诗 4 考查特点: 1多是唐诗宋词;(材料选用) 2客观题变主观题;(考查形式) 3鉴赏形象和表达技巧;(考点落实 ) 4注重理解与表述。(训练方向) 5 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二、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明确考试大纲要求 写什么?怎样写? 为何写? 即是从内容、形式、思想内容三方 面入手解答题目。 6 解读诗歌的基本步骤 n分析意象、意境 n挖掘思想、情感 n分析表达技巧 n琢磨语言 鉴赏关键词的意味 鉴赏语言风格 7 了解诗诗歌创创作的大致“套路”: 起、承、转转、合 起句:写景叙事。 承句:承接上文,继续继续 写景、叙事 。 转转句:笔锋锋逆转转,引向抒情、议论议论 。 合句:抒发发情感,发发表议论议论 。 8 细分考点(五个方面): 1、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2、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3、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4、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5、评价古代诗歌中作者的观点态度。 9 【解题方略】破题解答的途径 一、作者文题(作者情况、诗词题目 ) 二、序评注释(小序赏评、诗词注释 ) 三、外围知识(写作背景、相关知识 ) 四、意象意境(具体物象、情感意象 ) 五、表现方法 (表达技巧、修辞手法) 六、题目要求(审清题目、科学解答 ) 10 意象: 意象:是诗人在诗歌中描写的融注 了自己思想情感的景和物。意象是具 体的。意象为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 物,这客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抒情 的“情”、咏物所言的“志”的完美 结合。 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例 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 ;“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 象,如马致远的秋思就创造了11个意象,用“断肠人 ”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 11 n 意境:由许多寄托作者思想情志的意象 ,艺术地组合到一起,形成的诗歌的基本 的整体情境。意境是空灵的,诗歌意境(情 景)关系往往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 生情、情景交融。意境特点有:慷慨悲壮 、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 苍凉、孤独冷寂、激情飞越、闲适淡泊、 清新飘逸、沉郁顿挫等等。可见,抓住这 几个关键处,我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 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的艺 术境界,解诗答题。 捕捉意象,揣摩意象是分析意境的基础。 12 13 自然景物:月亮思乡 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 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植物:菊花 坚贞、高洁的品格 如: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 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 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动物:杜鹃鸟 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如:宋人贺铸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 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14 常见的意象还有: 梅花 (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冰清玉洁的梅 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 )、松树 (高洁 、坚贞 )、莲 (与“怜”音同,借以表达爱情 )、梧桐 (凄凉 悲伤 )、鹧鸪鸟 (其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 ”,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蝉 (高洁)、鸿雁 (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梅子 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 子)、丁香(愁思或情结)等等。 15 n 近几来,诗歌鉴赏题因其较高的 文学要求一直是高考备考的难点,经 过2002年考试说明的改动后,其备考 难度又有新的增加。究其原因我们发 现,学生解答这类考题时思维存在一 定的盲点,如果我们能认清盲点,对 症下药,采取必要措施,则我们的备 考应该能够有明显的收效。 16 盲点一:面对古诗如同雾里看花 ,难解其中情结。 n 原因:古诗阅读量太小,缺少 解读经验,没有掌握一定的解读技 巧。 n 措施:加强阅读训练,多读多 背,培养悟性积累经验。在解答过 程中,注意充分利用以下几点: 17 1、题目是切入点。 n 古诗的题目很讲究,它往往能揭示诗歌写作的时 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是我们解读诗歌的 重要切入点,从题目入手,我们可以迅速准确地理解 诗歌。如1997年考卷中的题君山,题目直接点 明赋写对象,由此可知,一句中的“影”、二句中的“ 色”、三句中的“处”和第四句的比喻都是指君山,赋 写对象理清了,诗意便变得清楚了。再如2000年考 卷中的约客,题目交代了事件背景,让我们能够 在约客未到的特定情景中去顺利感悟诗人的失落和孤 寂。又如2001年上海春季考题中的月夜忆舍弟 ,题目既交代了时间(月夜),又表明了情感(忆) ,再加上特殊的人物关系(舍弟),让我们未读诗句 就已经明白了诗歌的情感主旨思念。 18 2、意象是关键。 诗歌是以抒情言志为目的的,而意象 是诗歌抒情言志的基本单位,是诗歌的 情感赖以寄托的地方。所以从意象入手 ,展开想像和联想,是理解诗歌的必由 之路。例如著名的枫桥夜泊:“月落 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 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前两句十 四个字,运用六种意象,我们可以从“月 落”后夜色的浓重、乌鸦凄厉的啼鸣、“ 霜满天”的清冷以及夜色中“江枫”的黯淡 和“渔火”的寥落深切感受到水乡秋夜幽 寂清冷的氛围和客子孤孑清寥的心情。 19 n 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很 多传统的意象,它们的象征意义基本是固定 的,如果我们熟悉这些意象,会对解读诗歌 带来很大帮助。如2002年全国考题中的春 夜洛城闻笛有“此夜曲中闻折柳”句,且考 题恰好考到了“折柳”二字,如果我们了解传 统意象“杨柳”经常用来表达离别思念之情的 话,则此题应刃而解。 n 所以要想准确理解古诗,就有必要在平 常的学习中注意认识并积累传统意象。例如 :鸿雁思乡,信使;杜鹃薄命佳人 ,忧国志士,哀惋,至诚;鹧鸪思乡, 凄情:东篱山尘脱俗之境;菊花高 洁品质;杨柳离别怀思之情;等等。 20 3、注释很珍贵。 n 在高考古诗考题中,经常会出现简短的注释 ,这些注释看起来只是对诗歌中的生僻奥涩处加 以注解,其实却往往就是我们理解诗意甚至解答 题目的症结所在,是命题人给我们的陷晦的提示 ,所以千万不能忽视。 n 如1997年题君山有注为“君山:在湖南 省洞庭湖中”,在这里,对我们有帮助的信息是“ 君山在湖中”,否则我们就可能不明白为什么写 君山的诗句中会有“水波”出现了。 n 再如2000年全国春季考题蝉后的有注 释为“垂绥:批蝉。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 状好像下垂的冠缨”,这实际上暗示了蝉所象征 的人物形象的特征之一高贵的身份。 21 4、题干隐含提示信息。 n 也许由于古诗鉴赏题较强的主观性,命题人在 设题时一般要在题干中给出一点揭示,这些提示 或者指定考查要点,或者表明问题指向,或者暗 示解答枢纽,对于考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信息 。如2000年上海考题“甲、乙两首诗后两句都提 供了让读者自己想像的余地,请分别说明”,这个 题干明确说明考查点是“想像”,考生需要“说明” 的便是从后两句诗中想像到了什么内容。 n 再如2002年全国考题题干中有“前人在评论 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这样的提 示,为我们点示了答题的枢纽所谓“关键”应 是能够体现全诗情感主旨的地方,那么我们只要 分析“折柳”的寓意与全诗的主旨有什么关系就可 以了。 22 盲点二:面对考题,表述困难,或者信 马由缰没有条理,或者言不由衷难以达意。 n 原因:未吃透考点的基本内涵,不懂得鉴 赏的一般思路,未掌握一定的鉴赏词语。 n 措施:首先,要明确鉴赏的基本思路。古 诗鉴赏要求文字简短,但也应讲究结构脉络, 它本质上属于议论性质,所以我们可以按照“ 论点加论据”的模式去组织文字。如对2002年 全国考题可这样组织答案:“折柳”这首曲子富 有惜别怀远之意(注:论据),本诗抒写了思 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 笛声引起的(注:论据),可见“折柳”是全诗 的关键(注:论点)。 23 n 其次,要紧扣考点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 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使用规范语言有 序地组织答案。 24 1、怎样鉴赏古诗的形象? n 诗歌的形象主要表现为意象或意境 ,它或者是物,或者是人,或者是完 整的场景,更多的时候是把物和人、 景和情融合在一起。分析诗歌形象即 指分析这些“象”的个性特征,特别是 分析它的象征意义。如郑思肖的寒 菊:“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 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 风中。”所表现的就是菊花孤傲、清高 、坚持理想和信仰的高尚品格,象征 了抒情主人公高洁的情怀。 25 n 再如2003年北京春季考题列出了 韦应物的闻雁和赵嘏的寒塘 ,然后要求简答:这两首诗为什么都 写到雁?这就需要我们对诗中雁的形 象有正确的理解:雁是候鸟,春秋迁 徒,它在秋天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每 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常 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 n 所以鉴赏古诗的形象就是抓取“象 ”的基本特征,既而指出它的人文意义 。 26 2、怎样鉴赏古诗的语言? n 主要可从这样几个方面来分析:音韵的流动 ,练字的技巧,语言的风格等。 n 鉴赏音韵的流动主要指古诗的平仄和押韵。 n 评析练字技巧就是指出用字的独特之处和它 的表达效果。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敲”字以动衬静,突出表现了月夜的幽静;再如“ 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字以拟人格形象地表现 了春意盎然的景象。 n 古诗语言风格丰富多样,主要有平淡、质朴 、自然、轻灵、飘逸、通俗、风趣、幽默、奔放 、含蓄、蕴藉等。 27 3、怎样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 n 表达技巧比较多样,从修辞角度来看,常见的 有比喻(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夸 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比拟(相看两不 厌,只有敬亭山)、对偶(大漠孤烟直,长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高科技环保型泥土运输合作协议
- 诸城消防知识培训基地课件
- 2025的企业资产抵押合同
- 2025【合同范本】租房合同范本下载
- 语言文字知识培训会课件
- 语文业务知识培训心得
- 六年级观后感隐形的翅膀观后感71200字13篇
- 怎么写端午节作文150字(14篇)
- 诗经氓课件教学课件
- 互联网软件定制开发服务合同书
- 养老护理员职业素养
- 简单的逻辑学
- 安徽省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监督综合表
- 应届毕业生培训方案课件
- 2023柔性棚洞防护结构技术规程
- 浙江工业大学学生综合测评分细则
- 英语初高中衔接音标
- 第十四章滚动轴承相关设计
- 第1章 数据与统计学-统计学
- GB/T 2059-2000铜及铜合金带材
- 设备维护保养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