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1.ppt_第1页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1.ppt_第2页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1.ppt_第3页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1.ppt_第4页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LOGO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u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u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u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本章主要内容 1.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社会发展方案 。 2天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3.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原因。 4.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及其深刻教训。 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危机和社会 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怎么办”的问题 。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 阶级革命派,他们从各自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 路进行探索,先后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u(一)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立 u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 u(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地主阶级 对农民阶级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u(2)清政府的横征暴敛加重了农民负担,进一步激 化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 u(3)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加重了中国农民的灾难。 2、洪秀全用拜上帝教发动群众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迫使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群众 走上反抗的道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是规模最大的一次 。 洪秀全(18141864),出生于 广东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入塾 受到传统的儒家教育。从16岁起 开始考秀才,但四次均未考上, 深感怀才不遇,遂对科举制度和 清王朝统治产生愤懑情绪。 1843年,洪秀全受劝世良言 一书影响,开始拜上帝。他 把原始基督教教义中反映下层 民众要求平等的思想和某些宗 教仪式加以改造,创立了拜上 帝教,并利用它发动和组织群 众。 u3、金田起义 u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 平金田村起事,建国号太平天国 。 金田起义(1851年) 永安建制(1852年) 定都天京(1853年) 北伐西征东征、天京破围战(18531856年) 太平天国前期的斗争 u 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 太平军进军路线图 时 间 名 称 北 伐天京保卫战西 征 主要 将领 目 的 意 义 1853年 推翻清 朝统治 林凤祥 李开芳 打乱围攻 天京计划 1853年 巩固天京 大本营 敕汉英 石达开 攻占了长江上游 许多地区,巩固 天京大本营 1856年 断绝清政府财源, 充实自己经济力量 秦日纲 石达开 解除天京之围, 太平天国在军事 上达到全盛时期 北伐、西征和天京保卫战 (二)太平天国的社会改革方案 1、天朝田亩制度 u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 田亩制度。天朝田亩制度是最 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 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u 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 建社会的基础,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 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 农民战争“均贫富”、“等贵贱”和“均平 ”、“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越,具有进 步意义。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者多分,人寡 者寡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 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 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 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 福,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2、资政新篇 u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并学 习西方,制定法律、制度。 u在经济方面,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银行等事 业,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 u在思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陋 俗,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 u在外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交往、自由通商。 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颁 布的社会发展方案。它是近代 中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本主 义建设方案。由于限于当时的 历史条件,没有付诸实施,只 是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思 想资料。 3、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在太平军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太平天国内部潜在的矛盾和弱点也逐渐 地暴露出来。1856年发生了天京事变。 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提拔重用了一批具有军事才干的青年将领,并任 命洪仁玕为干王总领朝政,形成了新的领导核心。 洪秀全的努力并没有挽回败局,1864年6月,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 陷落,太平天国起义失败。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p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 p 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p 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 。 p 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p 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二)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u1、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 u2、拜上帝教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 u3、太平天国未能正确的对待儒学。 u4、太平天国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缺乏理性的认识 。 u 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 它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 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u(一)洋务运派的形成 u洋务运动是清王朝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采取的所谓“ 自救”运动。 洋务派地方上的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洋务运动的兴起 背景:清王朝同时内忧外患 宗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性质: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首先是为了购买和制造洋枪洋炮以 镇压农民起义,同时借此加强海防、边防,并乘机发展本 集团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 (一)兴办近代工业 在大量购买洋枪、洋炮同时,洋务派还开始向外国 购买机器等设备,用来开办兵工厂,仿造洋枪、洋 炮和弹药等军火。全国范围内大力兴办军火工业。 从19世纪70年代起,着手筹办民用性厂矿企业,多 采用官督商办的形式。企图通过“求富”,达到“ 兴商务,浚饷源,图自强”,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 治。 u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设立的江南机器制造局是洋务自强运动几个兵工 厂中,规模最大的一个,在同治年间也是当时亚洲最大的兵工厂。 1866年,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是中国近代最重要的军舰生 产基地,也是当时远东最大的造船厂。 1894年建成的湖北枪炮厂(即汉阳兵工厂) 湖北枪炮厂生产的“汉阳式”步枪,俗称“汉阳造”。仿德国88 式毛瑟步枪并加改进而成,最高年产9000余支。该枪坚固耐用, 易于制造,直至1943年才停止生产,曾是旧中国军队装备的主要 兵器。 枪炮厂生产的7.63毫米 毛瑟手枪 俗称“驳壳 枪” ,有半自动、全 自动两种,仿德国7.63 毫米手枪大量制造,是 旧中国下级军官和特种 兵常用兵器 。 u创办近代民用企业 成立於1872年的轮船招商局,是洋务运动中出现的第一 个“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 1878年李鸿章在唐山正式设立开平矿务局。1881年全 面投产,到1898年产量达73万吨。是中国近代较早使 用机器采煤的大型企业。 1878年开始筹办1890年建成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是 中国第一家官督商办的棉纺织业近代工厂。 中国近代最早的官办钢铁企业,1890年由湖广总督张之洞 主持动工兴建,1893年9月正式建成投产。1896年4月改为 官督商办。 (二)建立新式海陆军 u 19世纪60年代,京师和天津、上海、广州、福州等地的军队纷纷 改用洋枪洋炮,聘用外国教练。李鸿章的淮军、左宗棠的湘军也 是用洋枪装备军队。 u 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事件,促使清政府1875年下决心在十年内, 建成福建、广东、南洋、北洋几支海军。其中北洋水师是清政府 海军主力,拥有舰艇20多艘,归李鸿章管辖。 u 1885年10月,海军衙门正式设立,实际主持的是李鸿章。1888年 ,北洋舰队正式建立。此后,海军军费基本被用作修建颐和园。 u 1894年日本策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北洋海军全军覆没,从而 宣告历时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完全破产。 北洋水师北洋水师 (三)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u主要有三种: u一为翻译学堂:1862年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招收 八旗少年学习英文,以培养洋务人才。 u一为工艺学堂,培养电报、铁路、矿务、西医等专门人 才; u一为军事学堂,如船政学堂等,培养新式海军人才。 u还先后派遣赴美幼童及官费赴欧留学生200多人。 在容闳主持下,从1872年到1875年,先后有120 名幼童被派赴美留学,这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第 一批官派留学生。其中50多人进入哈佛、耶鲁 、哥伦比亚、麻省理工等著名学府深造;同一 时期,福州船政学堂也曾派遣30余名留学生分 赴英法学习海军。 左宗棠、沈葆桢创办的福州船政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高等军事 院校,也是中国最早的科技专科学校。它最早引进了西方的教育 模式,最早创立了留学生教育制度。严复、詹天佑等都是船政学 堂的毕业生。 福州船政学堂(福州船政学堂(18661866年创办)年创办)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l 在客观上对是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起了某些促进 作用。 l 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京师同文馆、江南制造总局附设的翻译 馆还翻译了一批西学书籍。虽然其中大部分是有关近代物理、化 学、数学、天文、地理的自然科学书籍,内容浅近,但给当时的 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使人们打开了眼界。 l 洋务运动时期,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传统的观念受 到冲击,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工商业者的地位上升。 西方的各种技术和器物不再被当作“奇技淫巧”受到排斥,而是 被视为模仿的对象。这一切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有 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洋务运动历时30多年,虽然办起了一批企业,建立了 海军,但却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甲午战争一役,洋 务派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灭,标志着以“自强 ”、“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的失败。洋务运动失 败的原因主要是: 首先,具有封建性。 其次,对西方列强具有依赖性。 再次,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一、戊戌维新运动 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 (1)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马关条约的签订 1、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uu 康有为康有为(18581927年),广 东南海县人。1879年后,他游 历了香港、上海,目睹资本主 义都市文明,逐渐认识到西方 资本主义制度比中国日益衰败 的专制要优越,不能再用旧时 代看待“蛮夷”的眼光去衡量 它们了,渐渐地产生了要求改 变现状的革新思想。 u 梁启超:(1873年1929年) ,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 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 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 汉族,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 ,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 维新,并称“康梁”。是戊戌变法 (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 代维新派代表人物,曾倡导文体 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 ”。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 u 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着力引伸和附会孔子的学说,作为维新的 理论依据。其中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对维新运动 影响最深。 维新派的活动 (1)向皇帝上书 (2)著书立说 (3)翻译西方政治学说 (4)办学会 (5)兴办新式学堂 (6)办报纸 1895年,他到北京参加会试试,得知马马关 条约约签订签订,联联合1300多名举举人,上万言 书书,即“公车车上书书”。 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的论战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 第一,要不要变法。 第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这次争论,实质上是近代史上资产阶级文化思想与封建文化思 想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进一步开阔了 新型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人们长期受到束缚的思想。通过论战 ,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步的传播,戊戌变法 运动的帷幕随之拉开。 3、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了诏书,宣布开始变法。而 后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行新政的政令,开始了百日维新。 百日维新期间颁布了几十道新政诏令,包括经济、军事 、文教、政治等各个方面。 u维新运动遭到以慈禧太 后为首的封建守旧势力 的激烈反对。 u他们经过密谋策划于 1898年9月21日发动了 政变。光绪皇帝被囚禁 于中南海瀛台,康有为 、梁启超被迫逃亡国外 ,谭嗣同等惨遭杀害。 维新运动宣告失败。 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一)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p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p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 p 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资产阶级维新派自身的 局限: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