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By于建松.ppt_第1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By于建松.ppt_第2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By于建松.ppt_第3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By于建松.ppt_第4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By于建松.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有哪些?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1)经济手段 (2)法律手段 (3)行政手段 (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 (2)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3)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总体小康水平 (1)成就表现 微观表现 宏观表现 (2)总体小康的特点 2、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 想一想 为什么要提出全面小康社会目标? 注:这一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 的愿望。 (二)经济建设的目标 1、 2、 3、 4、 注: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与实现现代化进程一样,是一种不 平衡的发展过程。 “三步走”战略 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建设的部署大体 分三步走。 第一步:从1981年至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 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至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 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 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 (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微观表现: 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 宏观表现: 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1、总体小康水平 (1)成就表现 材料一:至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排在世界第六 位,但人均GDP800多美元,2002年我国人均GDP达 到1000美元,2003年人均GDP增至1090美元,但与 世界水平相比,我国世界排名在130多位,仍属下中 等收入国家。 类别类别人均GDP 低收入国家少于756美元 下中等收入国家7562995美元 上中等收入国家29969265美元 高等收入国家高于9265美元 世界银行将世界每个国家和地区按收入分为四组 材料二:2000年我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 ;截止年月,全国养老保险参保 人数为万人; 2003年全国农村养 老保险的人数为万人,这与有着 亿人口亿多劳动力的大国相比极不相适 应;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资源 浪费环境污 染生态破坏的现象屡见不鲜 材料三:我国目前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 消费,发展性消费、享受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 效的满足。中国现有300万失学儿童。社会保 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 材料四:东部沿海发达地区,2001年人均GDP已 达到或超过三四千美元,远远高于中西部一些落 后地区。目前,人均GDP最高为上海市,已经突 破4000美元,最低的贵州省却只有300多美元。 低水平,就是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 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 不全面,就是目前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 生存性消费的满足,而发展性消费还没有得到 有效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 待提高。 发展很不平衡,是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 ,发展水平差距不小。 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 (2)总体小康的特点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十六大提出的奋斗 目标。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 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 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 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 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2、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 这一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目标, 符合人民的愿望,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全面小康的特点 : 经济更加发展 民主更加健全 科教更加进步 文化更加繁荣 社会更加和谐 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区 别别总总体小康全面小康 标标 准 低标标准,人均GDP 只有800多美元 较较高标标准,人均GDP 超过过3000美元 全面程度 偏重于物质质消费费的 小康,不全面 除了注重物质质生活水平的 提高外,还还特别别注重人们们 的精神生活,所享受的民 主权权利、生活环环境改善等 ,实现实现 社会全面进进步 发发展程度 发发展不平衡,地区差 距、城乡乡差距、工农农 差距较较大,部分地区 尚未达到 缩缩小地区、城乡乡各界层层的 差距,惠及十几亿亿人口 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比较: (二)经济建设的目标 1、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 总值到202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明显增强。 2、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4、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 ,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 活。 3、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 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 (二)经济建设的目标 1、在优化结构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 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翻两番翻两番,综合国力和 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到2020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应该是多少? 到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大约36万亿元人民 币,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算一算 注: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2万亿元,居世 界第4位。 就业结构比较 产业产业 单单位() 第一产业产业 (农业农业 ) 第二产业产业 (工业业) 第三产业产业 (服务业务业 ) 中国(2001年)50.022.327.7 美国(2000年)2.523.374.3 想一想: 中、美的就业人员在产业结构上有何不同? 说明了什么问题? 每亿美元GDP能源消耗量( 万吨标准煤当量) 想一想:材料反映了什么? 1990年2000年 提高经济效益 提高社会效益 想 一 想 : 材 料 反 映 了 什 么 ? 环境污染较大! 2、基本实现工业化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完善的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 的经济体系。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和基础。 目前我国还只是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要 基本完成工业化必须实现以下两个指标: 三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分别为 5%、55%、45% (注:2000年分别为17.4%、49.7、32.9%); 三大产业的就业比重分别为 20%以下、40%和40%以上 (注:2000年分别为50%、24.1%、25.9%) 每亿美元GDP能源消耗量 (万吨标准煤当量) 想一想:材料反映了什么? 1990年 2000年 要走能源消耗量低的工业化道路 能源消费量过高 想一想:我国现在的工业 还处于一种怎样的状态? 环境污染较大! 要走环境污染低的工业化道路 3、城镇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 工农 差别差别、城乡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 步扭转。 城镇化:简单来讲就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产农业人口向非农产 业转化的过程业转化的过程。 我国2001年的城市化率为37.7%,而高 收入国家城市化率为70%,中等国家已达 60%,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因此,要 积极而稳妥地推击城镇化战略。要力争 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上升到50%以上。 4、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就业比 较充分,家庭财产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 加富足的生活。 目前我国有6000万人处于低水平的温饱, 城镇尚有1800万人纯收入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之 下。未来510年,全国每年新增适龄劳动力 人口至少1000万,目前尚有1400万城镇下岗人 员和1.5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要通过20年的 努力,城乡建立起一个财力雄厚、覆盖全社会 的社会保障安全网,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