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某综合楼空调系统设计方案暖通空调专业毕业设计毕业论文.doc_第1页
北京市某综合楼空调系统设计方案暖通空调专业毕业设计毕业论文.doc_第2页
北京市某综合楼空调系统设计方案暖通空调专业毕业设计毕业论文.doc_第3页
北京市某综合楼空调系统设计方案暖通空调专业毕业设计毕业论文.doc_第4页
北京市某综合楼空调系统设计方案暖通空调专业毕业设计毕业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某综合楼空调系统设计方案摘 要本设计是北京市某综合楼的空调系统设计。此建筑是包括超市、会议室、办公室、客房等于一身的多功能型建筑,总建筑面积为11732.3m2,建筑高度为15.3m,建筑共五层,地上四层,地下一层。制冷机房设在地下一层,冷却塔布置在四层屋面。一层主要为超市和旅馆大堂,二、三、四层主要是会议室,办公室和旅馆。此次暖通空调设计内容包括:集中空调系统(含冷、热源方案的选择)、空调冷却水系统、地下室防烟、排烟以及通风系统的设计。对于层高较高空间较大的房间主要采用全空气系统,对于层高较低空间较小的房间主要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最后还要对空调系统的设备和管路采取消声、防振和保温等措施。关键词:综合楼 空调系统 冷却水系统 The comprehensive design plan of air-conditioning system in BeijingAbstract The graduation design is the design about the air-conditioning system of a comprehensive building in Beijing. This building is a mal-fuction building, which includes supermarkets, meeting rooms, offices, and guest rooms. Its total area is 11732.2 square meters. The height of the building is 15.3 meters. There are five floors in the building, among them, four floors are on the ground, and one is underground. The generation room of refrigeration system is set up in the basement. The cooling tower is fixed up on the roof of the fourth floor. The supermarkets and the lobby of the hotal are the main room in the first floor. The meeting rooms, offices and the hotal are on the second, third and fourth floors. The content of the 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conditioning system design include: central air-conditioning system(include the selection of the cooling and heating source), cooling water of air-conditioning system, prevent and get rid of the smoke in the basement and ventilation system. The complet air system is adopted mainly in the rooms, whose height is more higher and the space is more spacious. And PAU and FCU system is adopted in the other rooms. At last, the measurements of weaken sound, prevent equipment from vibration and insulation are adopted to the equipment of the air-conditioning system and pipeline.Keyword: comprehensive building; air-conditioning system; cooling water system. 目 录1 绪论11.1设计目的11.2设计要求11.2.1初步设计11.2.2施工图设计11.2.2.1设计计算11.2.2.2绘图11.2.2.3整理设计文件11.3设计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22 工程概况和原始资料32.1工程概况32.2原始资料32.2.1室外气象参数32.2.2室内设计参数32.2.2.1温、湿度32.2.2.2新风量42.2.2.3噪声要求42.2.3围护结构参数43 各空调房间负荷计算53.1夏季逐时冷负荷计算公式53.1.1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53.1.2内围护结构冷负荷53.1.3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53.1.4透过外玻璃窗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63.1.5 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63.1.6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73.1.7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83.2湿负荷计算公式93.2.1人体散湿量93.2.2散湿量敞开水表面散湿量93.3热负荷计算公式223.3.1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和附加耗热量224空调系统方案的确定384.1空调水系统的选取384.2空调风系统的选取394.2.1 空调系统的划分原则394.2.2 方案比较404.3. 系统选择414.3.1系统选择说明424.4 新风系统425 空调设备选择计算445.1全空气一次回风送风处理过程以及送风参数计算445.1.1确定送风状态点445.1.2全空气系统空调机组的选择计算465.1.3空调机组的布置475.2风机盘管的选择计算485.2.1风机盘管的选择计算485.2.2风机盘管的布置505.3 新风机组的选择计算505.3.1新风机组选择计算505.3.2新风机组的布置515.4空气分布515.4.1布置气流组织分布515.4.2散流器选择计算525.4.3风机盘管侧送风口选择计算535.4.4风机盘管顶送风口选择计算545.4.5喷口选择计算555.5风系统水利计算565.5.1计算方法565.5.2系统风管道的水力计算举例575.6风口布置745.7风管的布置及附件:746空调水系统的设计766.1 空调水系统的设计原则766.2水系统水力计算766.2.1 冷冻水系统的水力计算766.2.1.1冷冻水系统的选择766.2.1.2冷冻水系统的水力计算参数786.2.1.3 每层水环路水力计算806.2.2 冷凝水系统的水力计算947设备及材料的选择967.1分水器和集水器的选择967.1.1 分水器和集水器的构造和用途967.1.2 分水器和集水器的尺寸967.2冷水机组的选择977.3冷冻水泵的选择977.4冷却塔的选择987.5冷却水泵的选择997.6板式换热器的选择1007.7供热循环水泵的选择1007.8补水泵的选择1017.9软水器的选择1027.10软水箱的选择1027.11膨胀水箱的选择1028机房的设计与布置1039 消声、减振与保温设计1049.1消声与隔声设计1049.2减振设计1049.2.1冷冻机、水泵及风机等设备的减振1049.2.2管道减振1049.3保温设计1059.3.1风管的保温设计10510冷冻水管的保温设计10610.1冷冻水管的保温10610.2 保温材料的选择106结论108谢辞109参 考 文 献111毕 业 设 计 2 工程概况和原始资料2.1工程概况北京某综合楼,高5 层,为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耐火等级为一级,总建筑面积为11732.3,地下一层,地上四层,楼设计标高为15.3 m。地下一层为库房和机房。 2.2原始资料2.2.1室外气象参数由简明空调设计手册得西安地区的主要参数如下:地理位置: 中国 北京市 台站位置: 北纬3948 东经11628 海 拔: 31.2m气象参数为:夏季:大气压:99.86kpa 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3.2 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6.40 日平均干球温度:28.6 夏季平均日较差:8.80 室外平均风速:2.80m/s 相对湿度:72%冬季:大气压:102.4kpa 采暖室外干球温度:-9.00 空调室外干球温度:-12.00相对湿度:45% 室外平均风速:1.80m/s2.2.2室内设计参数2.2.2.1温、湿度夏季: 温度() 相对湿度(%) 气流平均速度(m/s)超市 26 60 0.3大厅 27 60 0.3走廊 27 60 0.3储藏室 27 60 0.3卫生间 27 60 0.25 客房 26 60 0.25办公室 26 60 0.3会议室 26 60 0.3娱乐室 26 60 0.3冬季:温度() 相对湿度(%) 气流平均速度(m/s)超市 18 40 0.2大厅 17 40 0.2走廊 18 40 0.2储藏室 17 40 0.2卫生间 17 40 0.2 客房 20 40 0.2办公室 17 40 0.2会议室 19 40 0.2娱乐室 17 40 0.22.2.2.2新风量超市:18 m/h.p 大厅、走廊:18 m/h.p 储藏室:17m/h.p 卫生间:17m/h.p 客房:30 m/h.p 办公室:30 m/h.p 会议室:30 m/h.p 娱乐室:35 m/h.p2.2.2.3噪声要求根据办公建筑设计规范对建筑物室内允许噪声作了规定:办公室 40-50 dB(A) 客 房 40-50 dB(A)会议室 35-45 dB(A) 大厅、走廊45 dB(A) 2.2.3围护结构参数外墙 250mm厚加气混凝土砌块框架,外帖50mm厚聚苯板,内抹20mm厚白灰 传热系数K=0.42 w/ m2.内墙 填充墙(002002) 传热系数K=2.02 w/ m2. 玻璃幕墙 双层中空玻璃内帖保温膜 传热系数K=1.8 w/ m2.外窗 双层窗3mm厚普通玻璃,铝合卺窗框 传热系数K=3.01 w / m2.外门 双层玻璃门 传热系数K=1.8 w/ m2.屋面 技术措施屋面结构002现浇02-3-70-6 传热系数K=0.4 w/ m2.3 各空调房间负荷计算3.1夏季逐时冷负荷计算公式详细计算方法、过程及计算依据如下:根据暖通空调,对下列各项得热量进行计算。3.1.1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外墙或屋面传热形成的计算时刻冷负荷Qc(),按下式计算:Qc()=AK(tc()+td)kk-tR (3-1) 式中 Qc() 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W; A 外墙和屋面的面积,m2; K 外墙和屋面的传热系数,W/(m2 ),根据外墙和屋面的相应结构,由暖通空调附录2-2和附录2-3查取; tR 室内计算温度,; tc() 外墙和屋面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根据外墙和屋面的不同类型,由暖通空调附录2-4和附录2-5查取; td 地点修正值,由暖通空调附录2-6查取;k 吸收系数修正值,取k=0.99; k 外表面换热系数修正值,取k=0.94;3.1.2内围护结构冷负荷当领室为通风良好的非空调房间时,通过内墙和楼板的温差传热而产生的冷负荷可按公式(3.1.1.1)计算。当领室有一定的发热量时,通过空调房间隔墙、楼板、内窗、内门等内维护结构的温差传热而产生的冷负荷,可视作稳定传热,不随时间而变化,可按下式计算:Qc()=AiKi(to.m+t- tR ) (3-2) 式中 Ki 内围护结构传热系数,W/(m2 ); Ai 内围护结构的面积,m2;to.m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t 附加温升,可按暖通空调表2-10查取。3.1.3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通过外窗温差传热形成的冷负荷Qc()按下式计算: Qc() = cw Kw Aw ( tc() + td - tR) (3-3) 式中 Qc() 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W; Kw 外玻璃窗传热系数,W/(m2 ),由暖通空调附录2-7和附录2-8查得; Aw 窗口面积,m2; tc() 外玻璃窗的冷负荷温度的逐时值,由暖通空调附录2-10查得;cw 玻璃窗传热系数的修正值;由暖通空调附录2-9查得; td 地点修正值,由暖通空调附录2-11查得;3.1.4透过外玻璃窗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 Q()= C Aw Cs Ci Djmax CLQ (3-4)式中 C 有效面积系数,由暖通空调附录2-15查得;Aw 窗口面积,m2;Cs 窗玻璃的遮阳系数,由暖通空调附录2-13查得;Ci 窗内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由暖通空调附录2-14查得;Djmax 日射得热因数,由暖通空调附录2-12查得;CLQ 窗玻璃冷负荷系数,无因次,由暖通空调附录2-16至附录2-19查得;注: CLQ值按南北区的划分而不同。南北区划分的标准为:建筑地点在北纬2730以南的地区为南区,以北的地区为北区。 3.1.5 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Qc() = Qs CLQ (3-5) 式中 Qc()设备和用具显热形成的冷负荷,W;CLQ 设备和用具显热散热冷负荷系数,可由附录2-20和附录2-21中查得。如果空调系统不连续运行,则CLQ=1.0: Qs 设备和用具的实际显热散热量,W。设备和用具的实际显热散热量按下式计算:电动设备:当工艺设备及其电动机都放在室内时:Qs=1000 n1 n2 n3 N/ (3-5.1)当只有工艺设备在室内,而电动机不在室内时:Qs=1000 n1 n2 n3 N (3-5.2)当工艺设备不在室内,而只有电动机在室内时:Qs=1000 n1 n2 n3 N(1-)/ (3-5.3)式中 n1 利用系数,是电子设备最大实效功率与安装功率之比,设计中取值为0.9;n2电子设备负荷系数,定义为电子设备每小时平均时耗功率与机器设计时最大时耗功率之比,本设计中取值为1.0;n3同时使用系数,定义为室内电子设备同时使用的安装功率与总功率之比,本设计中取值为0.8;N电子设备的安装功率,KW;电动机效率,可由产品样本查得,Y系列电动机效率可由表2-11查得。电热设备:对于无保温密闭罩的电热设备按下式计算:Qs=1000 n1 n2 n3 n4N (3-5.4)式中 n4考虑排风带走热量的系数,一般取0.5。其他符号同式(3-5.1)电子设备:计算公式同公式(3-5.3),其中系数n2的值根据使用情况而定,对计算机可取1.0,一般仪表取0.50.9。本设计中不同类型房间设备负荷计算时的设备及系数表: 表3-1房间类型设备类型n1n2n3数量单位功率使用小时数超市电脑0.81.00.775%532014大堂电脑0.81.00.775%232016客房电视0.81.00.775%12008办公室电脑0.81.00.775%232014会议室电脑0.81.00.775%1320143.1.6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当电压一定时,室内照明散热量是不随时间变化的稳定散热量,但是照明散热方式仍以对流和辐射两种方式进行散热,因此,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计算仍采用相应的冷负荷系数.白炽灯 Qc() = 1000 N CLQ (3-6.1) 荧光灯 Qc() = 1000 n1 n2 N CLQ (3-6.2) 式中 Qc() 灯具散热形成的冷负荷,W;N 照明灯具所需功率,W; n1镇流器消耗功率稀疏,明装时,n1=1.2,暗装时,n1=1.0; n2灯罩隔热系数,灯罩有通风孔时,n2=0.50.6;无通风孔时,n2=0.60.8; CLQ照明散热冷负荷系数,由暖通空调附录2-22查得。本设计中采用荧光灯,不同类型房间照明负荷计算时的系数表: 表3-2房间类型安装方式n1n2空调运行时间照明负荷开灯时间开灯时数超市明装1.20.814h35w/m28:00-22:0014h大堂明装1.20.824h30w/m216:00-24:008h旅馆入口明装1.20.824h30w/m216:00-24:008h卫生间明装1.20.824h18w/m216:00-24:008h客房暗装1.00.824h18w/m216:00-24:008h走廊暗装1.00.824h18w/m216:00-24:008h办公室暗装1.00.824h20w/m216:00-24:008h会议室暗装1.00.824h20w/m216:00-24:008h娱乐间暗装1.00.824h23w/m216:00-24:008h3.1.7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1、人体显热散热形成的冷负荷Qc() = qs n CLQ (3-7.1) 式中 Qc() 人体显热散热形成的冷负荷,W;qs 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成年男子显热散热量,W,由暖通空调表2-13查得; n 室内全部人数; 群集系数,由暖通空调表2-12查得;CLQ 人体显热散热冷负荷系数,由暖通空调附录2-23查得;2、人体潜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Qc = ql n (3-7.2) 式中 Qc人体潜热散热形成的冷负荷,W;ql 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成年男子潜热散热量,W,由暖通空调表2-13查得;n,同式(3-7.1)。本设计中不同类型房间人体散热形成的负荷计算时的系数表: 表3-3房间类型qsql人员密度人在房内的时间所停留时间湿负荷超市581230.891.1人/m210:00-23:0014184g/h大堂511300.890.2人/m28:00-24:0016194g/h旅馆入口511300.890.2人/m28:00-24:0016194g/h卫生间57770.930.15人/m28:00-24:0016115g/h客房60.573.30.930.12人/m216:00-10:0018109g/h走廊511300.890.3人/m28:00-24:0016194g/h办公室60.573.30.930.12人/m28:00-22:0014109g/h会议室63450.930.4人/m28:00-22:001468g/h娱乐间60.573.30.930.15人/m28:00-22:0014109g/h3.2湿负荷计算公式3.2.1人体散湿量人体散湿量可按下式计算MW = 0.278n g10-6 (3-8.1)式中 MW 人体散湿量,/s ; 群集系数,由暖通空调表2-12查得为0.80; n 计算时刻空调房间内的总人数,同式(3.1.7.1); g 一名成年男子的小时散湿量,g/h,由暖通空调表2-13查得,见上表。3.2.2散湿量敞开水表面散湿量敞开水表面散湿量可按下式计算MW = 0.278wA10-3 (3-8.2)式中 MW 敞开水表面散湿量,/s ; W 单位水面蒸发量,kg/(m2h)由暖通空调表2-14查得; A 蒸发表面面积, m2。以旅馆入口(101)为例,冷、湿负荷计算结果如下: 表3-4.1 表3-4.2 表3-4.3表3-4.4 表3-4.5 表3-4.6表3-4.7表3-4.8 表3-4.9各层冷负荷计算过程与一层超市1相同,计算结果如下: 表3-5一层各房间逐时冷负荷汇总表时间旅馆入口超市1超市2大堂超市3储藏室卫生间1卫生间210:002582 69883 125404 8999 101067 484 204518 845 11:002557 71221 129050 9600 105136 514 210102 895 12:002582 72284 131904 10123 108435 536 214543 930 13:003660 74880 133510 10251 109264 550 218873 952 14:005313 78097 133586 9991 107650 551 221906 950 15:006511 80533 133536 9677 106039 543 223977 930 16:007379 82202 133312 12260 104670 547 228005 927 17:007311 81967 133725 14857 104246 569 230781 960 18:005546 79255 133559 14993 103382 578 228039 975 19:002384 74514 132781 14628 102249 477 222155 771 20:002286 74488 132702 14494 102103 462 221916 739 21:002197 74638 132993 14507 102331 450 222369 712 22:002181 65182 115679 14444 89092 439 195537 688 23:002088 55086 97843 14416 75475 386 167577 667 表3-6.1 表3-6.2 67各房间湿负荷计算如下表:湿负荷计算表 表3-9 3.3热负荷计算公式3.3.1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和附加耗热量1、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按下式计算:Qj=Aj Kj (tRto.w)a (3-9)式中: Qj j部分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W; Aj j部分围护结构的表面积,m2; Kj j部分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m2.); tR 冬季室内计算温度,; to.w 冬季室外空气计算温度,; a 围护结构的温差传热系数,由暖通空调表2-4查得。2、围护结构的附加耗热量包括:朝向修正率:北、东北、西北朝向: 0;东、西朝向: 5%;东南、西南朝向: 10%;南向: 20%。风力附加: 本设计中风力附加为0。外门开启附加: 由暖通空调表2-5查得。高度附加: 本设计中只有大堂高度附加为8%,其余房间均为0。当房间外墙面数大于或等于2时均附加5%的附加率,且本建筑采用空调采暖,房间内保持微正压,因此不考虑门窗缝隙渗入冷空气的耗热量。各房间的耗热量计算如下: 表3-10表3-11表3-12表3-134空调系统方案的确定4.1空调水系统的选取冷水系统方案的确定及优缺点如下表:冷水系统优缺点 表4-1类型特征优点缺点闭式管路系统不与大气相接触,仅在系统最高点设置膨胀水箱与设备的腐蚀机会少;不需克服静水压力,水泵压力、功率均低。系统简单与蓄热水池连接比较复杂开式管路系统与大气相通与蓄热水池连接比较简单易腐蚀,输送能耗大同程式供回水干管中的水流方向相同;经过每一管路的长度相等水量分配,调度方便,便于水力平衡需设回程管,管道长度增加,初投资稍高异程式供回水干管中的水流方向相反;经过每一管路的长度不相等不需设回程管,管道长度较短,管路简单,初投资稍低水量分配,调度较难,水力平衡较麻烦两管制供热、供冷合用同一管路系统管路系统简单,初投资省无法同时满足供热、供冷的要求三管制分别设置供冷、供热管路与换热器,但冷热回水的管路共用能同时满足供冷、供热的要求,管路系统较四管制简单有冷热混合损失,投资高于两管制,管路系统布置较简单四管制供冷、供热的供、回水管均分开设置,具有冷、热两套独立的系统能灵活实现同时供冷或供热,没有冷、热混合损失管路系统复杂,初投资高,占用建筑空间较多单式泵冷、热源侧与负荷侧合用一组循环水泵系统简单,初投资省不能调节水泵流量,难以节省输送能耗,不能适应供水分区压降较悬殊的情况复式泵冷、热源侧与负荷侧分别配备循环水泵可以实现水泵变流量,能节省输送能耗,能适应供水分区不同压降,系统总压力低。系统较复杂,初投资较高变水量系统中的供回水温度保持定值,负荷变化时,通过改变供水量的变化来适应1 输送能耗随负荷的减少而降低2 配管设计,可以考虑同时使用系数,管径相应减少3 水泵容量、电耗相应减少1 系统较复杂2 必须配备自控设备基于本建筑的特点、同时考虑到节能与管道内清洁等问题,因而采用了闭式系统,不与大气相接触,仅在系统最高点设置膨胀水箱,这样不仅使管路不易产生污垢和腐蚀,不需要克服系统静水压头,且水泵耗电较小。根据地理位置和建筑的特点只设一个水系统由于设计建筑占地面积较大,且冷媒水都在同侧回供,水系统可均设为同程式。每个层除了供回水管路外,还有一根同程管,各并联环路的管路总长度基本相同,各用户盘管的水阻力大致相等,所以系统的水力稳定性好,流量分配均匀,此系统属于水平同程系统。因其各使用功能时间差异比较大,负荷分布不均匀等特点,决定采用了变水量系统;因单式泵比较简单且建筑只需一个系统分区,所以采用了单式泵系统;因两管制方式简单且初投资少,而且建筑地处北京,无内区,无需同时供冷和供热且无特殊温度要求,因而采用了两管制系统。为保证负荷变化时系统能有效。可靠节能的运行,设置三台冷冻水泵和冷却水泵,其中分别设一台为备用水泵;风机盘管供回水管上均设有调节阀,对应在制冷机房集水器和分水器之间设置压差调节阀,起旁通之效。依据负荷的变化灵活的调节。(在过渡季节亦可用,流量小时可将大流量高扬程的冷水循环水泵的冷水直接送回机组节省能源)为防止管网因杂质和积垢而造成水路堵塞影响使用,在制冷机组、水泵回水口上加除垢器4.2空调风系统的选取4.2.1 空调系统的划分原则(1).能保证室内要求的参数,即在设计条件下和运行条件下均能保证达到室内温度、相对湿度、净化等要求。(2).初投资和运行费用综合起来较为经济;(3).尽量减少一个系统内的各房间相互不利的影响;(4).尽量减少风管长度和风管重叠,便于施工、管理和测试。(5).系统应与建筑物分区一致。(6).各房间或区的设计参数值和热湿比相接近污染物相同,可以划分成一个全空气系统。对于定风量单风道系统,还要求工作时间一致,负荷变化规律基本相同。(7).一般民用建筑中的全空气系统不宜过大,否则风管难于布置;系统最好不要跨楼层设置,需要跨楼层设置时,层数也不应过多这样有利于防火。4.2.2 方案比较 全空气系统与空气水系统方案比较表 表4-2比较项目全空气系统空气水系统设备布置与机房1 空调与制冷设备可以集中布机房2 机房面积较大层高较高3 有时可以布置在屋顶或安设在 车间柱间平台上1 只需要新风空调机房、机房面积小2 风机盘管可以设在空调机房内3 分散布置、敷设各种管线较麻烦风管系统1 空调送回风管系统复杂、布置困难2 支风管和风口较多时不易均衡调节风量1 放室内时不接送、回风管2 当和新风系统联合使用时,新风管较小节能与经济性1 可以根据室外气象参数的变化和室内负荷变化实现全年多工况节能运行调节,充分利用室外新风减少与避免冷热抵消,减少冷冻机运行时间2 对热湿负荷变化不一致或室内参数不同的多房间不经济3 部分房间停止工作不需空调时整个空调系统仍需运行不经济1 灵活性大、节能效果好,可根据各室负荷情况自我调节2 盘管冬夏兼用,内壁容易结垢,降低传热效率3 无法实现全年多工况节能运行使用寿命使用寿命长使用寿命较长安装设备与风管的安装工作量大周期长安装投产较快,介于集中式空调系统与单元式空调器之间维护运行空调与制冷设备集中安设在机房便于管理和维护布置分散维护管理不方便,水系统布置复杂、易漏水温湿度控制可以严格地控制室内温度和室内相对湿度对室内温度要求严格时难于满足空气过滤与净化可以采用初效、中效和高效过滤器,满足室内空气清洁度的不同要求,采用喷水室时水与空气直接接触易受污染,须常换水过滤性能差,室内清洁度要求较高时难于满足消声与隔振可以有效地采取消防和隔振措施必须采用低噪声风机才能保证室内要求风管互相串通空调房间之间有风管连通,使各房间互相污染,当发生火灾时会通过风管迅速蔓延各空调房间之间不会互相污染 风机盘管+新风系统的特点表 表4-3优点1)布置灵活,可以和集中处理的新风系统联合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2)各空调房间互不干扰,可以独立地调节室温,并可随时根据需要开停机组,节省运行费用,灵活性大,节能效果好3)与集中式空调相比不需回风管道,节约建筑空间4)机组部件多为装配式、定型化、规格化程度高,便于用户选择和安装5)只需新风空调机房,机房面积小6)使用季节长7)各房间之间不会互相污染缺点1)对机组制作要求高,则维修工作量很大2)机组剩余压头小室内气流分布受限制3)分散布置敷设各中管线较麻烦,维修管理不方便4)无法实现全年多工况节能运行调节5)水系统复杂,易漏水6)过滤性能差适用性适用于旅馆、公寓、医院、办公楼等高层多层的建筑物中,需要增设空调的小面积多房间建筑室温需要进行个别调节的场合4.3. 系统选择 空调系统划分 表4-4房间类型空调方式送回风方式噪声dB超市AHU上送上回50大堂AHU上送上回45大会议室AHU上送上回40办公室AHU+FCU上送上回40小会议室AHU+FCU上送上回40独立客房PAU+FCU上送上回40带卫生间的客房PAU+FCU侧送侧回40走廊PAU+FCU上送上回45卫生间FCU上送上回45娱乐室PAU+FCU上送上回45旅馆入口FCU上送上回45PAU新风机组 FCU风机盘管机组 AHU空调机组4.3.1系统选择说明1) 超市、大堂以及一些大的会议室属于高大空间场所,冷负荷密度大,潜热负荷大,人员密度大,且食物、人员散发气味多,如果风量不足,不单会使室内的温湿度得不到保证,而且会对空气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采用全空气系统在机房内对空气进行集中处理具有较强的去湿能力,而且风量大,设备可放在空调机房,所以选用全空气系统。 2) 客房、办公室等小房间,人员集中程度大,各房间的负荷根据运行时间不一致,且各自有不同要求,且受到层高的限制,因而选用了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形式。其中新风单独处理,与之相比的新风经过回风箱处理的方案相比,减少了风机盘管中风机的风量,减少了噪声,当风机盘管不运行时新风继续送风,不经过回风口,增加了室内空气品质。4.4 新风系统新风系统的形式采用分楼层水平式,每层设置新风系统,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新风处理方式不一样,对室内空气品质有很大的影响。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空气处理方式有:1)新风处理到室内状态的等焓线,不承担室内冷负荷;2)新风处理到室内状态的等含湿量线,新风机组承担部分室内冷负荷;3)新风处理到焓值小于室内状态点焓值,新风机组不仅承担新风冷负荷,还承担部分室内显热冷负荷和全部潜热冷负荷,风机盘管仅承担一部分室内显热冷负荷,可实现等湿冷却,可改善室内卫生和防止水患;4)新风处理到室内状态的等温线风机盘管承担的负荷很大,特别是湿负荷很大,造成卫生问题和水患; 5)新风处理到室内状态的等焓线,并与室内状态点直接混合进入风机盘管处理。风机盘管处理的风量比其它方式大,不易选型。通过比较,和该设计的特点,决定选择新风处理到室内状态的等焓线,不承担室内冷负荷方案。在每层走廊内设置一新风处理机组,负担新风负荷,新风管道不同风机盘管混合,新风口单独送风。5 空调设备选择计算空调设备的选择主要包括末端设备、空调机组、改善空气品质设备、及空调节能与热回收设备,在选择设备之前必须先进行计算,根据具体安装位置选择合适的设备、最后进行校核计算。5.1全空气一次回风送风处理过程以及送风参数计算5.1.1确定送风状态点由于超市、大堂、会议室冷湿负荷不同,其热湿比线相差较大,分别是:表5-1房间超市1超市2超市3大堂会议室1会议室2=48834403473380091034510775所以,可将全空气系统分为A、 B两个区,超市的热湿比线相近,为A区,大堂及会议室为B区。1)A区中,由于房间热湿比线较小,若采用露点送风,会使得送风温差较大,所以需进行再热。其夏季空气处理过程焓湿图如下:图5.1 气系统处理过程焓湿图O室外空气参数 R室内设计参数 M次回风与新风的混合点 S送风状态点 室内热湿比 D-将混合风处理到的机器露点其处理过程为:新风O与回风R混合 M(经冷却去湿)D(经等湿加热)S(经) R过程中,空气处理机组将混风集中处理到D点:i=36.5 KJ/Kg t=13.4经过再热器混风被加热到S点; i=41.26 KJ/Kg t=18,所以送风温差 t=26-18=8 ,满足要求。各超市的空气处理过程如下:图5.2 1=4883 2=4403 3=4733所以,在超市2和超市1中将沿着各自的热湿比线送入室内,这就使得室内温度发生一定的波动,但是t1=0.31,t2=0.51,均满足要求。(允许室内波动范围为1)2)B区中,各房间的热湿比线较大,可不经过再热,采用定露点送风。其夏季空气处理过程如下: 图5.3 其中,露点状态S: i=46.23 KJ/Kg t=17,所以送风温差t=27-17=8,满足要求。各房间的空气处理过程如下:图5.4 1=15321 2=14996 3=10755 4=10345 5=8009通过查焓湿图,可知采用定露点送风引起的室内温度波动t 1.满足室内允许的温度波动范围.5.1.2全空气系统空调机组的选择计算 1)计算各房间的送风量A区中,选择空气处理机组1,以超市3为例,根据房间的总负荷为109kw(不含新风负荷),室内空气计算温度tR=26,相对湿度60,焓iR=58.45 KJ/Kg,送风状态点iS =49.2 KJ/Kg t=18可求得该超市的送风量=109/1.2/(58.45-49.2)=9.8m3/s=25425 m3/h,利用相同的方法计算超市1,超市2,计算得出的结果为:超市1:M=7.4 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