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下中学物理作业设计的研究-硕士论.docx_第1页
课程标准下中学物理作业设计的研究-硕士论.docx_第2页
课程标准下中学物理作业设计的研究-硕士论.docx_第3页
课程标准下中学物理作业设计的研究-硕士论.docx_第4页
课程标准下中学物理作业设计的研究-硕士论.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雅MAST弛ERS敞THE娜7:、硕士学位论文新课程标准下中学物理作业设计的研究论文作者:张钊 指导教VS-熊水兵副教授学科专业:学科教学物理研究方向:中学物理教育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2011年5月Senior Physics Assignment Design Study in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A Thesis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MSDegree in EducationBy ZhangZhaoPostgraduate ProgramCollege of Physic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upervisor:Xiong ShuiBingAcademic Title:Associate ProfessorSignatureApprovedMar,201 1,f嚣、 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 THESIS华中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 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 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 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弛幽日期:h1年砌 ,c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华中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研 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华中师范大学。学校有权保留并 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允许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 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保密论文注释:本学位论文属于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非保密论文注释:本学位论文不属于保密范围,适用本授权书。名:必钆l糊弛触舌日期:伽,1年厂月I日日期:之off年y月17日本人已经认真阅读“CALIS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发布章程,同意将本人的 学位论文提交“CALIS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全文发布,并可按“章程中的 规定享受相关权作者签名:日日期沙J中文摘要新课程改革涉及对教育的理念、制度、课程、评价等诸方面的改革。新课程改 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提高学习效益、减轻学生负担。而学生负担的一个主要来 源就是作业。作业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吸收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 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教师反馈教学信息、检查教学效果的有力手段。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及资料的分析,以及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对中学物理作 业设计如作业的形式、内容、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文章 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研究的问题以及所运用的方法,采用了文献研究、对比研究的方法分析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并说明了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部分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了传统作业设计方式的弊端,并在此基础上阅读 相关文献总结对比得出新课程标准对作业设计的要求。第三部分包括三、四、五两 个章节,依据教育教学理论对新课程标准下作业设计的理论指导,分析总结出了作 业设计实施的方法及策略。包括对作业内容、评价等方面的具体实施方法和案例。 第四部分依据上述作业设计方式进行了实践研究。通过教育实验的方法研究以上作 业方式的实效性。最后对本文进行了总结与反思,希望能够为一线教师提供一定的 教学指导作用。关键词:新课程;物理作业设计AbstractNew curriculum reforill involves the reforfn of educational concepts,system, curriculum and evaluationOne important concept is to improve the learning effectiveness and reduce the burden on students,which iS mainly caused by the homeworkAs all important part of teaching process,homework is not only a significant method of helping students absorb and consolidate what theyve learned and improve handson capability,but also an effective means for teachers to feed back teaching information and check teaching effectiveness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material and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concept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this paper makes a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research on the form,content and evaluation of physics homework design of secondary sch001The article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partsPart one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topic,purpose and significance雒well雒the applied methods,namely,document study and comparative study methodsPart two analyzes the defects of traditional homework design through questionnaire survey,baSed on which it obtains the requirements of newcurriculum standards for homework design after consulting,summarizing and comparingrelevant literaturePart three includes chapter three,four and five,which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methods and strategy of implementing homework design,including the specific methods and cases for homework content and evaluation,in accordance with the theoretical guidance of educational and teaching theories to homework design of newcurriculum standardsPart four makes practical research on the basis of above homeworkdesign methodsThe effectiveness of above homework methods is also studied through educational experimentAt last,the conclusion and reflection on the paper is expected to be helpful to frontline teachersKey words:The new curriculum;Senior Physics Assignment Design 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 THESIS目录中文摘要IAbstractII第一章引言111研究背景112研究的问题113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14国内外研究动态一215相关概念的界定316研究的方法3第二章传统教学模式中物理作业现状概述521传统物理作业现状调查与分析522新课程标准对中学物理作业的要求9221新课程标准对作业目的的要求9222新课程标准对作业设计的要求1 0223新课程标准对作业形式的要求11224新课程标准对作业评价方式的要求12第三章新课程标准下中学物理作业设计的理论基础1431我国古代相关学习理论1432多元智能理论1433最近发展区理论1 534探究学习模式。1635合作学习1736发展性学生评价理论1 8第四章新课程标准下物理作业设计实施方法与策略2041作业类型的设计2042作业布置形式的设计2343作业批改方式的设计2344作业反馈指导方式的设计25第五章作业设计示例27III 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 THESIS51作业内容设计示例2752作业评价格式示例30第六章作业设计的具体实验研究3261实验设计32611研究对象32612研究工具和方法32613无关变量控制3263实验结果分析33631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水平测试分析33632学生物理兴趣分析34论文的不足与反思。35参考文献36附录37致谢。39IV第一章引言11研究背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 育的实施成为当务之急。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目 标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全面开展,继2001年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之后,教育 部又开始了普通高中的课程改革。2003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 准(征求意见稿),新课程改革体现了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 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 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 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 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 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 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 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 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 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 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1无论是素质教育还是新课改,都涉及教育的理念、制度、课程、评价等诸方面 的改革。对中学教师来说,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教学方式的改变。12研究的问题作业作为教与学的衔接,它是学生学习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最经常性的 一项实践活动,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激发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手 段,是教师用来检查并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方式,是驾驭和调控教学活动的 一种重要途径,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是师生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因此,要在教育中充分体现教育的新理念,挖掘学科教学的价值内涵,还必须 在作业上下功夫。研究作业设计的问题,成为研究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落脚点,也1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是我们研究学习实效性的一个视角。 减轻学生负担,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素质是中、小学各科教学的一个共性课题。但是,现在的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课余时间几乎完全被作业所占据,有 几位学生是在自愿、愉快的心情下完成作业的呢?同时完成的这些作业对于巩固学 生所学知识,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又起到了多大的作用呢?为 什么不能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呢?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姑且不论社会、家庭、学校方 面的原因,我们能否从教学环节自身入手去研究传统作业设置、评价及反馈等方面 存在哪些问题,又该怎样来解决这一问题呢?为此本文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契机, 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借助新的教育理念,研究新形势下作业的设置与评价方式,并 进行一些具体的实践研究。13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物理作业模式进行分析以及对作 业设计与评价方式进行改善,使作业也成为种学习的过程。通过物理作业,不仅 可以检查教师课堂教学的效果,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和运用,而且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还可以 让学生探索获得知识的方法,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本论文准备借鉴现有物理作业设计理论,并以多元智能理论、发展性评价理论 为指导,结合我国中学物理教学改革的需要,总结摸索出在新课程背景下物理作业 的设计和评价上的一些策略和方法,试图在物理作业对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方 面提供一些理论和实践上的启示。14国内外研究动态国外中学物理课程是包含在科学这一大课程之中的。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 掀起一波以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论为指导的教育改革运动,从促进学生智力的智 力发展,追求卓越,主张发现学习和探究教学,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和探索,力求 把学生培养成科学家和思想家。由于它忽视了基本的作业训练,导致教学质量普遍 下降,最终宣告失败。随后,又掀起了“恢复基础运动和教师责任运动,这场 运动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要求减少选修课,增加必修课,恢复教师的 主导作用。基本作业训练的重要性得以再次强调。为了总结两次教育运动的得失, 美国于1984年3月召开了全国性的教育改革讨论会。它力图克服两次教育运动的2,露、 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 THESIS片面性,提出了加强“新基础课”和提高中等教育质量的要求。2作为对历史经验的 总结,关于作业设计的认识变得更加全面和切合实际了。美国的情况只是国外对于 作业设计研究的一个缩影。在国外,作业设计的研究历来处于一个并非十分重要的 位置,研究缺乏系统性、基础性。国内关于作业设计的研究与国外类似,同样缺乏基础性、系统性。教育心理学 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认识规律和问题解决等方面;教学论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评价、反馈等方面;教学法方面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作业的形式和习题的解法指导; 教学教辅书籍则完全没有对作业设计做出有价值的研究,至今还没有发现一本对作 业设计问题开展全面、系统研究的专著。目前我们国家正在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 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关于作业设计问题的研究著作更是凤毛麟角。研究的匮乏必 然导致认识的混乱,认识的混乱也必然导致实践中的盲动。多年来的应试教育也从 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了这种现状。15相关概念的界定课程基本理念: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内容具有如下特点:一、注重学科间的相互 渗透,改变了学科本位的观念,以提高全体公民的科学素养为主要目标;二、贴近 生活,紧密联系社会,体现STS教育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基本的科学 实践能力;三、改变以往过分强调知识传递的倾向,积极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提 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四、关注科技发展、体现内容的现 代化,积极把信息技术融入物理教学之中,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五、发挥物 理课程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领域的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可持续发展 意识;六、构建新的评价体系,关注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 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体现评价的诊断和激励功能。作业设计:设计,即是一种有目的的创作行为,是一种为了解决某类问题所提 供的指导和方法。本文中的作业设计主要包括作业的编制、实施以及评价及反馈的 方法和策略。16研究的方法本研究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有文献法、访谈法、调查法及实验法等。2中国教育学研究代表团美国教育改革考察外国教育,1984(3)3 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 THESIS:文献研究法:通过对有关图书、期刊、资料等文献进行查阅、分析、归纳,来 全面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的内容,并在大量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 合,从中找出一些可能对当前研究有用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及观点并进行整合。本研 究建立在广泛细致的文献分析基础上,对发表在主要学术期刊中的关于作业设计的 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提炼,寻找它们的差异和可借鉴的积极因素:并通过其它各种渠 道,比如网络检索、著作阅读等,获取大量关于中学物理作业设计研究的理论文献。访谈法:走进教学一线,通过访谈物理教师、学生的实际感受,了解中学物理 作业的实施情况,找出传统物理作业模式所存在的问题以及一线教师对作业设计研 究方面提供的新思路和新观点。问卷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 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问卷调查法也是教育科学 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问题,分发给线物理教师 和部分学生,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为本课题中所述观点提供现实有力的证 据。教育实验法:教育实验法是为了解决某一教育问题,根据一定的教育理论或设 想(即实验因子),组织有计划的教育实践,经过一定时间,就实践效果进行比较 分析,从而得出有关实验因子的科学结论。4第二章传统教学模式中物理作业现状概述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很多教育工作者已经基本完成对新课程理念 的吸纳和把握。但是要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不仅需要宏观上的教育教学理念的转 变,更需要将教学理念切实的转化到教学行动中去,将教学理念和策略落实到现实 教育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包括备课、上课、讲解、提问、演 示、操作、练习、检查、作业等环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物理作业的质量直接影 响到物理课堂教学的成效,影响到学生的学业成就。在日益提倡学生自主、多元发 展的今天,物理作业功能、设计、评价应该有新的面貌,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和社会的发展,如何布置物理作业以达到新课改的要求是我们物理教育工作者应该 思考的问题。21传统物理作业现状调查与分析我们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调查方式。调查对象包括本文作者执教 高中的三个年级(高一、高二、高三)。分别发放问卷60份,各回收问卷60、60、60 份,其中有效问卷180份。有效率为100。问卷主要从物理作业内容、完成方式、 作业量、作业批改、评价与反馈等几个方面展开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处理 分析。在对此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走访部分一线中学物理教师,以此 为依据进行分析及思考。长期以来,大部分教师采用传统作业处理方式,即:臼玉丑O图21传统作业流程图这种循环方式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一、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题海作业现象严重中学物理教学特别是高中阶段的部分教师仍然是把作业的功能定位在教学补 缺和知识巩固上,抛弃了作业具有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发展性功能。在布置作业时5 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 THESIS总是想着面面俱到,强调机械的重复训练,为了高考,很多学校采用低级的题海战 术,基本概念一讲完就引入大量难度较大的高考真题或模拟题进行训练,这些习题 大都是来自以往的复习试卷或者现成的教辅资料,不考虑学生实际情况,盲目赶进 度,一味的评讲与练习,缺乏思考与交流。学生成了考题复制的容器,对物理基本 概念、规律和思想方法理解肤浅,结果导致学生感觉学习物理太苦太累,提不起兴 趣。可以说,大部分学生是在为应付考试而学物理,相当多的教师也是为在高考中 取得好成绩而煎熬。教师与学生共同淹没在题海之中难以自拔,这些作业几乎占据 了学生全部的课余时间,物理本应是鲜活的,它应该是提升学生智慧以及陶冶学生 情操的,结果却消亡在题海之中。由表2-i可以看出,无论是哪个年级都存在作业时间偏长,学生休息时间偏少 的问题,留给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时间更少。“题海作业极大地增加了学生的 课业负担,导致作业的低效,导致抄袭作业的现象屡禁不止,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 兴趣;过量的作业给学生造成学习压力,大部分学生讨厌作业,进而讨厌物理,讨 厌学习。一竺表2-1作业时间调查统计表调查内容高一高二高三一小时以上656873t兰,兀成 作业半小时左右20962323时间半小时以下1594二、中学物理教学中普遍实行“统一作业 根据问卷调查和访谈部分教师发现全班统一布置作业的情况几乎占到百分之百的比例。长期以来,教师布置作业总是全班甚至全年级统一,统一作业内容、作业 数量、作业时间以及作业形式。这些出自书本、拘泥算练、限于教室内的作业,普 遍存在模式单一、内容同一,缺乏层次的问题,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需要 与学习意愿,学生的活动空间被束缚在条条框框之内,导致学生的知识视野太过 狭小,学生思维的发展被限制,影响了学生物理整体素质的提高,不利于学生个体6 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 THESIS的发展。同时,由于作业设计的系统性较差,教师对学生在中学各个阶段目标达成 的把握、能力递增层次、程度、侧重点的研究较少,作业的量和内容设计带有很大 随意性。三、作业习题无编制,盲目使用现象普遍 在以全年级统一布置作业为主的情况下,对作业内容的选择也比较单一。集中体现在无论是哪个年级都以练习册或辅导书上的练习作为主导的作业类型,其中课 后习题占4,教辅资料中习题占84,教师自主研究编制的习题只占12(主要集 中在高三阶段)。同时作业类型中需要学生动手操作的题目很少,其它类型的作业 如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作业更是少之又少。中学物理教师教学任务繁重, 一般都是同时负责两到三个班的教学,少数教师还要跨年级带课,工作量大,大部 分时间和精力都用来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作业研究时间不足,同时由于部分教师 是物理教学的新手,经验不足。因此,大部分教师对各类作业习题的使用基本上是 搬来就用、不加选择,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教学的实际情况,作业的数 量和难度没有精确控制,计划性、针对性太差。表2-2作业内容调查统计表调查内容 高一高二高三作教辅资料习828792业题类内动手操作类8107容搜集信息类1031四、作业批改评价方式传统单一 无论是那个年级,教师普遍采用同一批改的方式。各个年级几乎没有什么区别,教师在采用统一批改的同时也会采取“学生交换批改的方式,高-37,高二约 占43,高三比例最高占到了89。“老师当面批改”的方式比较少,高一占12, 高二占15,高三占9。在作业评价方面,教师主要采用正误判断的方式对学生的 作业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有少数教师附加了评语。各年级占比都在2左右。极少 数教师在此基础上“附有评语,高三所占比例最高,达到了8。作业批改与评价 的过程是教师获得教学信息反馈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学生对其学习状况的一种简 易而快速的检测。采用全面批改的方式可以使教师更全面的了解学情,以便调整自7 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 THESIS己的教学,但与此同时也会给自己增加更多的工作量。同时,教师的作业评价多以 判断型评价为主,这种评价生硬单一,缺乏师生感情交流,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不 利于学生认识自我,展示自我,发现自我的发展潜能。同时这种评价作业的方式虽然 简便易行,但仅以对和错来进行评价,只注重结果的正误判定,没有认真分析学生 错误的原因,缺乏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评价,结果往往导致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害怕 乃至讨厌的心理,班级学生两极分化严重,教学效率低。一表23作业批改及评价方式调查统计表高一高二高三教师统一批改100100100作业 批改部分面批12159方式学生互评374389作正误判断9810092业评评分或分等级102023价 方式评语328五、作业信息反馈不及时,反馈信息量不足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由于高中物理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如果教师对作业施行全批全改,造成每次作业批改的周期过长,作业完成和评讲时间间隔短则两三天,一般 为四五天,有时竟长达一个星期。对于教师来说,由于教学负担过重,所谓全批全 改,也好比“蜻蜓点水一般,简单划上对、错号,不能做到全面分析,不能给每 个学生的作业认真评价和分析,不能及时发现和了解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情 况,影响了教师对于自身教学效果的及时了解。对于学生来说,由于反馈时间过长, 作业回到学生手中时,知识已学过了好几天,加上高中学生课业负担较重,学生根 本没有时间回头复习旧课以及校正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就又开始做新作业,等到作 业发下,学生看到的只是对错号,却不明白错误原因,作业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 纠正,正确的不能及时强化,错误的得不到及时修正,长此以往,就形成了问题遗 留的恶性循环。如此反馈,实际上已经失去了批改作业的价值,作业的实际价值无3,刀、 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 THESIS法体现,进而影响了教学质量。22新课程标准对中学物理作业的要求传统的物理作业将其功能定位于课堂的延续、弥补、梳理和巩固旧知识,作业 只是提高学生成绩的一种手段,而不是作为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获取新知,发挥 学生创造性的一种途径。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新课改理念下很多一线 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仍然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在作业布置和评价方面 过于强调作业的认知功能,让学生在课后做一些机械重复的训练,目的是让学生达 到对课本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以便在考试中准确无误的复述,取得优异的成绩,而 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困惑、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实践能力都被忽视了。传统的物 理作业内容一般都局限于教材、教辅资料或往届高考题的范围,学生终日背诵课堂 笔记、做习题。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将时间浪费在完成机械重复的 作业和练习中,然后一味追求标准答案,以求在考试中获取高分。久而久之,学生 将标准答案当做了学习目标,部分教师把教辅资料后的习题答案集体撕掉,防止学 生抄袭,却又避免不了学生之间的抄袭问题,作业的数目和难度太大,并且重复性 的习题使学生的作业负担过于沉重。很明显这样的物理作业已经违背了科学的本质涵义,也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 更不能适应新课改的需要,结果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其个性更难以发挥,远远背 离了新时期素质教育的本质。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新的课程理念对中学物理作业提出了哪些具体要求呢?这是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的问题。 221新课程标准对作业目的的要求新课程标准提倡三维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三者并重。新课程的理念要求物理教学走向生活,走向科学,走向探 究。新课程理念下,作业布置除了传统的落实和巩固知识目标外,更需要考虑的是 多元化的目标,即能力目标、情感态度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科学素养目标以及加 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目标等。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观是将作业视为重建与提升课程 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作业将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具有鲜明的价值追求 的活动,是以贴近生活、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为指导的一种生活过程和生活方 式,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也就应该成为一种人生态度,让学生在作业过程中体验幸 福和快乐、苦恼和辛劳。这样,作业就将不再是强加给学生的负担,而是学生成长 过程中的一种自觉的学习需要、生活需要和人生需要。由此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道德习惯。作业作为课堂教 学的补充和延续,有它独特的含义和功能。通过布置作业,可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9、一,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 THESI$能力和学习兴趣。其主要功能如附图所示。3主学会整理动自主学习作构学业 促使建 使学生学会归纳达到会 并展合作学习布 学生知达7l学会评价t-到置识Il一俸叫研冗性学习系l学会创新t-图22作业功能图由上图可以看出,要达到上述目标是一个长期而连续的过程,仅凭每个星期规 定的几节课,根本无法完成上述任务。仅凭大量习题作业也是无法达到所要求的宏 观目标。而只有通过课内、课中、课外各种作业形式的有机衔接才有望达到新课程 理念所要求的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222新课程标准对作业设计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的有效性,其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所以,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有无进步和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重要指标。 为此,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应由“题海走向精活,由“统一走向自主,由“独立 走向合作,由“封闭走向开放,由“被动”走向主动,由“负担变为动力,由“模 仿走向创新,让每一次作业都成为学生学习成长的萌芽,让作业成为学生学习的 “好帮手,为教师的教学成功提供重要依据。那么这一切必须体现到作业设计中 来。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新的教育教学观对作业的设计提出了如下要求:作业设计要体现素质教育应达到的教育目标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着眼于社会的长远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促进人的各方面才能和兴趣、特长和谐统一的发展。然而在实际教学活动 中,面对一个个原有知识掌握程度不同、学习能力及习惯不同、心理发展水平不同 的鲜活的个体,作业的设计要准确把握学生在掌握知识、思维能力、心理特征方面 的差异,不搞“一刀切。因此,作业的设计应注重层次性。它不仅要能体现教学 内容的层次,也要能够体现适应学生思维差异的层次,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层次 学生的学习调控,让学困生吃得着、吃得了,让中等生和优等生吃得好、吃得饱,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味到完成作业后的愉悦,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 他们的学习动机,产生更上一层楼的自我激励,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如果把学生3童宝糠,张于君新课程理念下化学作业布置的功能与策略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5(6)10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收。让每位 学生都能作、会作、爱作,使物理真正成为一门大众科学。0作业设计要体现课堂教学应达到的教学目标 作业作为整个教学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应与课堂教学目标相呼应。课堂上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以及所要掌握的教学内容,在作业中都应该有所体现。新的课 程理念更加关注学生个体的学习兴趣,更加注重学生个体发展必备的知识与技能, 它不再过分偏重书本知识,而是加强了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生活与社会生活发展的 联系。因此,学生的物理作业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且富有挑战性的。这些 作业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物理活动。 如在学习牛顿运动定律之后,可布置此类学生作业:请你利用家里的器材来测 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最好能说明你设计这个实验的原理。然后和你的合作伙伴讨 论一下在做这个试验中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有没有改进的办法?让学生提出尽可 能多的方案,对作业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培养学 生解决问题的能力。o作业设计应提供有效反馈并生成新的课堂资源 物理作业的设计应提供有效反馈,即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就应该提前明确作业的目的和所设计的作业方式能否成功达到设计者的要求。物理作业的目的分为宏观层 面和微观层面。宏观层面是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物理科学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促 进学生知识的转化及运用,增强学生智力开发和能力培养。而微观层面则具体到每 次作业,与每一节课程目标相呼应。教师设计作业时一定要心中有数,兼顾宏观与 微观,这样才能增强作业的计划性和科学性,克服作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同时, 教师可以设计开放性的物理作业,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进而获得新的课程资源。 在完成此类作业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在问题情境中自行设定和寻找条件、结论、 解题策略,自主探索、讨论,创造性地将一些不确定的问题转化为多个确定性的问 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这一过程。对于开放性物理作业的反馈和交流是课 程的宝贵资源,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对于培养学生探索、创新,引导学生自我完善物理知识体系适应未来社会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长远意义。4 223新课程标准对作业形式的要求在西方一些教育比较发达国家进行的作业形式改革,对我们很有启发意义。英 国中小学生课程作业主要有四种类型: (1)实践作业。即指有教师指导的各种实 验、独立观察、独立完成美术作品及各种动手能力的测试: (2)书面作业。即指4徐云娴提高物理作业有效性的几个策略现代教学,2009(4)11 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 THESIS客观性测试,其形式有简答题、抢答题、写随笔、论文、观察报告、评论、调查报 告、科研项目等;(3)口头、听力作业;(4)表演作业。5新课程理念中的作业 已经在形式和内容上发生了很大变化,除了传统的纸笔作业外,综合实践作业、实 验操作作业等注重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实际表现能力的展示性任务也开始进入学生 的学习生活。物理是-17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只依靠课堂上的教学很难 完成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 的教学目标,这时就要依靠作业来弥补课堂教学不足,通过作业检查教学效果,深 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探究创新能力,同时通 过作业使学生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多样化与个性化的作业形式在时空上构成学生 校内、校外(家庭、社会)重要的生活平台。学生感兴趣的活动都可以成为作业, 如与物理相关的研究性学习、环境研究调查活动、信息的搜集和整理等。依据时间 长短可以将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作业分为短期作业、中期作业、长期作业三种类型。短期作业,这类作业时间较短,一般只有几分钟左右,主要是课堂中设置的演 板与提问,如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述所学物理概念或布置相关习题让学生上来演 板。这类时间较短的作业,主要是对课堂教学进行补充与巩固,它能够深化课堂教 学,对于学生理解巩固所学知识以及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也有一定帮助。中期作业,时间一般为几周到半个月左右,这类作业需要较长时间的思考以及 资料查找才能完成,所以称为中期作业。中期作业的内容主要有:观察实验类, 需要一定时期的实验现象观察;资料搜索类,通过网络或书籍等各种信息获取渠 道进行资料的查找与搜集,配套的辅导资料上有很多此类练习;实验设计类,如 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某一原理或概念。长期作业,由于时间较长,难度较大,所以一般由小组完成,小组一般由三到 五位同学组成。这类作业一般是由教师提供一个大的课题,各小组再根据小组情况 制定子课题,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所以这类作业有时又被称为专题作业。长 期作业与中期作业之间并无明显界线,如果学生对一些中期作业感兴趣,可以鼓励学生将其转化为小课题进行研究,变为长期作业。6 224新课程标准对作业评价方式的要求我们应以新的课程改革理念和学习观为基础,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 结合,构建一个发展性评价体系。发展性的物理学习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 成绩,而且要求教师能够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对学生在能力发展中的需5陈建华对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作业改革的探讨教育学科研究,2006(1)6徐冬青基础教育学校“转型性变革”的探索教育研究,200412求也要能够及时了解,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自我、不断进步,使评价成为激励学生上 进,认识自我的机制。在物理学习活动中,物理作业也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教科书编写建议中,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有“优化练习和习题的选择一条, 并写了“一个好的习题、就是一个科学问题。在设计练习和习题时,应多选择有实 际科技背景或以真实物理现象为依据的问题,既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又联系 科学、生产和生活的实际,因而具有生命力,切忌那种脱离实际的纯“思辨游戏 式的题目。它对作业的素材提出了要求,要求作业编制的素材不能离开社会生活 实际,要能够体现出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参与决策意识的评价。同样我们也可以借 鉴国外的一些作业评价方式。英国的课程标准中既包括了内容标准,其中也含有评 价标准,在评价标准中,一是将理解能力作为一项重要指标提出。在练习和测试题 中分别表现为利用相当数量的题目考查学生对具体的物理事实、规律、要领的理解; 二是重视评价学生在真实的情况中运用概念和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在日常练习 和试题中,都会创设情景,给学生提供问题场景;三是重视评价学生的书面和口头 表达能力。标准对组织语言、拼写、语法、发言、使用专业词汇等方面提出了明确 要求。练习与考试也设计了大量的借助于问题评价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四是非常 重视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8综上所述,新课程理念下单一的评价体系已经不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对于物理 作业评价的要求已经大幅提升。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评价要求和标准都已经指向多 元的评价方式。新课程标准下的物理作业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它还发挥着记录学生成长历程的履历性的作用,使学生在问题的解决和探索中 成长,在相互沟通和合作探究中提升自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新课程标准下的作 业成为学生课堂内外的一种生活过程和生活方式,通过作业使学生明白成功的喜悦 与来之不易,让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演变为处世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作业 真实的作用,更有效率的提升学生学习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候丽梅英国中学物理学习评价的特点物理教学,200513矗、 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 THESIS第三章新课程标准下中学物理作业设计的理论基础31我国古代相关学习理论我国历代教育家、思想家关于学习原则和方法上的观点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 我们总结古代教育家和思想家的有关言论,大致可以归纳为五大原则方法,即修学 务早,深造自得,熟读深思,由博反约,循序渐进。其中对作业方面有以下三条。 其一:深造自得,这是学习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原则。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深造自 得是重在发展能力的原则,培养动手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现成的知识。其二:熟 读深思,这是记忆与思维相结合的原则。其理论主要强调加强理解,在理解的基础 上加深记忆。这样才能收到理想的学习效果,为了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规律的掌握 及运用,在实际教学中就应加强对探究型和开放型作业的设计。其三:循序渐进, 学习是有步骤、有系统的原则。9学生的学习也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业的 设计总体把握上也应该注意由易入难,逐渐加深。32多元智能理论美国学者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认为人类有八种或八种以上不同 的智能,它们是: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 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观察智能10。这些智能彼此独立而又相互 关联,它们在人类智能结构中绝对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拥有这些智能中的若干种, 只是由于遗传和生活经历上的差异,各方面智能强弱及熟练程度因人而异,正因为 有这种个体差异的存在,我们很难找到一个适用于所有学生的教学模式或教学方 法,正如加德纳所说:“对于一个孩子的发展最重要的,最有用的教育方法是帮助 他寻找一个他的才能可以尽情施展的地方。所以,我们教师必须以学生为本,创 造多元学习环境,给学生提供多元的作业环境,改变传统的作业方式,努力构建开 放而有活力的作业新形式,使学生能较好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尽最大可能开发学生 的各种智能,同时要照顾学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