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安排适切的学习任务_第1页
确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安排适切的学习任务_第2页
确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安排适切的学习任务_第3页
确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安排适切的学习任务_第4页
确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安排适切的学习任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12 确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安排适切的学习任务 教学思路 : 小学生是语言发展的快速阶段。他们通过读和写,从口头和书面两条不同的渠道获得新的语言材料,并且通过思维系统理解和领会其中的意义;然后将获取的有用的信息编码,通过朗读、背诵、摘记等各种方法,贮存进自己的记忆系统,在需要交际的时候,从自己的语言仓库里提取适当的语言通过加工组合后输出,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加以表达,这是不断地吸收,不断地积累,不断地运用,周而复始,日积月累,从而使自己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得到提高的过程。因此,小学生掌握新的语言的过程由三个 环节构成:语言理解 语言积累 语言运用。这三个环节环环相扣,最终是以学生熟练运用语言为目标,体现学生语言发展的标志。 学习目标是学习的出发点,也是学习的归宿。确立具体明确的学习目标是每位学生的首要学习任务。目标越明确、越切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其学习行动的每一次努力越能够获得成功。在成功中体验学习的喜悦,人生从此充满了活力、激情和有意义。 “ 走 ” 完长征的婴儿是四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采访稿,采访的对象是贺龙元帅的女儿女将军贺捷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12 生。文中贺捷生回忆了长征过程中,自己从出生到 “ 走 ” 完长征路的事 ,反映了长征途中艰难困苦以及老一辈革命家坚定的革命信念。 为了让学生与文本有效对话,必须先注重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要充分利用、开发教材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和情感的熏陶,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找到学习语文的兴趣,才能变成学习语文的志趣。新课标又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课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确定一个思维容量较大的问题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课文,尤其是学生不能马上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及情感时,可以让学生再读读课文,逐步走进中去,才能触摸到的脉搏 ,才能与内容、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因此,我制定了以下三点学习目标: 1、正确朗读 “ 围剿,奄奄一息,衣衫褴褛,跋涉 ” 等词语,并能理解词义,积累相关词语;学会用 “ 连 也 ” 造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根据提示归纳课文中记叙的长征途中事例。 3、理解 “ 这段经历成为她一生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 ” 的意思。了解长征途中的艰难困苦,体会老一辈革命家的坚定的革命信念。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12 学习任务是达成学习目标的重要环节,学习任务的质量高,呈现的形式丰富多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创设高质量的学习情境 。只有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后,明确知道自己将学什么,并选择自己怎样学,才能进入有效的学习状态。因此,在本堂课中设置了如下学习任务。 任务一:课文伊始,当学生们初读了课文,正确朗读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后,让学生用其中的一个或者几个词语来说说课文的内容。我们都知道 “ 理解了 ” 的语言只有在适时的语言的交流环境中转化为 “ 会运用 ” 的语言,才能促进学生有效表达,同时促进语言积累。这项任务既检测了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让学生理解了相关的词义,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任务二:在学习课文一、二节时,我让学生根据自己课前了解的 长征的资料,结合课文一、二节的内容,用自己的话来介绍长征。这一任务的设计通过让学生搜集有关长征的信息,在交流各自了解到的信息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用规范的语言按一定的顺序连贯地表达。这是一个搜集信息 组织信息 内化信息 表达的过程,旨在强化学生语言表达的训练。 任务三:在重点学习课文第六节时,我有机地结合课后的练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12 习,在理解词语奄奄一息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积累此类的词语。在重点朗读并理解重点句的基础上,让学生适时进行了 “ 连 也 ” 的造句。这里既关注到语言的积累,还做到了让学生把 “ 理解了 ” 的语言 在适时的语言的交流环境中转化为 “ 会运用 ” 的语言,真正做到促进学生有效表达,同时有更进一步促进语言积累。 任务四 :在学习课文重点段落 4 到 6 节时,通过自读课文,根据提示尝试概括三件事的主要内容。段落的概括是本单元的重点,教师重在教方法,学生重在练习。课文中的三个事例都比较典型,我选择了其中的一个事例重点教学,先扶后放,教学生在概括时要学会筛选,把握主要人物的事例,同时选择恰当的词语来准确概括。段落是概括主要内容的基础,在分别概括了三件事后,再用简要的语言连起来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既训练了学生概括段落的能 力,也锻炼了学生从句到段的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正确朗读 “ 围剿,奄奄一息,衣衫褴褛,跋涉 ”等词语,并能理解词义,积累相关词语;学会用 “ 连 也 ” 造句。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根据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12 提示归纳课文中记叙的长征途中事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 “ 这段经历成为她一生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 ” 的意思。了解长征途中的艰难困苦,体会老一辈革命家的坚定的革命信念。 教学设计 : 一、揭示课题,提出问题: 1、同学们,红军长征胜利已经有 70 多年了,今天我们将 来学习一篇有关长征的,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读好课题。 (齐读课题) 12、 “ 走 ” 完长征的婴儿 2、读完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呢? (生各抒己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相信大家学了课文以后,你们这些疑惑一定会迎刃而解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一起去了解这段艰难的岁月。拿起语文书,让我们一起走上长征之路。 (师生共读课文) 1、出示词语 疑惑 率领 围剿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12 围追堵截 消耗 奄奄一息 严峻 长途跋涉 取之不尽 襁褓 衣衫褴褛 着落 病饿交加 一步不落 (你能用上 这里面的一个或几个词语来说说课文的内容吗?)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二万五千里长征,简称 “ 长征 ” ,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根据地向陕北革命根据地进行的战略大转移。从 1934 年 10 月开始, 1936 年10 月结束。历时 2 年,行程二万五千里。请同学们快速读读课文的一、二节,你对长征又有哪些了解。 2、媒体出示: 1935 年 11 月 19 日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12 反击 “ 围剿 ” 保存实力 北上抗日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 陕北 二万五千里 (通过你课前对长征的了解,刚才读了课文的一、二节,用自己的话来介绍一下长征。) 2、在长征途中,发生了许许多多动人的故事,为我们留下了可歌可泣的红军精神,被后人称之为 “ 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 ” ,这种精神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让我们来看一段视频了解这段艰难的岁月。(播放视频) 3、今天我们走进的这个人物当时她随红军走完长征她还是个婴儿。他就是贺龙元帅的女儿 贺捷生奶奶。不到一岁的婴儿走完了漫漫长征路,最终到达陕北,你相信吗?你一定会疑惑地反问: “ 这 是神话吧? ” 课文肯定地告诉我们 媒体出示: “ 不,这是事实,千真万确! ” (齐读) 理解 “ 千真万确 ” 4、当刚刚出生 18 天的我跟随部队踏上长征之路,天上有敌机侦察轰炸,地上有敌军围追堵截,又值寒冬季节,风雪交加。做月子的母亲和襁褓中的我一步不落地跟着队伍行军,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12 面对的困难无法想象。请同学再读读课文,想想贺捷生奶奶向记者叙述了长征路上的哪几件事。 ( 1)媒体出示: 有一次过封锁线,为了不暴露部队, (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什么事情)(结果怎么样) 指导朗读 ( 2)小组合作学习: 突围时,爸 爸把 “ 我 ” 丢了, _。 过草地时, _。 5、媒体出示: 有一次突围时,我父亲把我裹在怀里,骑在马上,一路冲杀。等突出重围后,才猛然发现,胸口空空的,孩子丢了!父亲焦急万分,立即掉转马头,回去寻找。幸亏一位老乡捡到了被颠落在路边的我,交还给父亲,我才又回到了父母的怀抱。(引读课文) 6、媒体出示: 红军过草地时正是夏秋之交。在刚走出极艰苦的雪山地区,体力严重消耗,尚未恢复的情况下,一个更严峻的考验又摆在红军面前。过草地时,我已经病饿交加,奄奄一息,连哭的力气也没 有了,眼看就要断气了,大人已经在考虑如何埋葬我。总不能光着身子 埋葬吧,因为我根本没有自己的衣服。红军长途跋涉,也都衣衫褴褛。后来军需处的干部不知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9 / 12 从哪里找了一块白布,我的 “ 棺材 ” 才有了着落。不过,我的生命力强得出奇,大人们见我还有一口气,就仍然带着我,我终于走出了草地。 ( 1)理解 “ 奄奄一息 ” 你也能照样子说几个这样的词语吗? ( 2)指导朗读句子。 过草地时,我已经病饿交加,奄奄一息,连哭的力气也没有了,眼看就要断气了,大人已经在考虑如何埋葬我。 你也能用 “ 连 也 ” 说一句话吗? ( 3)指导 朗读这一段。 7、你能把贺捷生奶奶回忆的几件事连起来说一说吗? 媒体出示: 1935 年 11 月,为了保存实力,为了北上抗日,刚刚出生才18 天的 “ 我 ” 跟随红军开始长征。有一次过封锁线,为了不暴露部队, _;突围时,爸爸把 “ 我 ” 丢了, _。过草地时, _。就这样 “ 我 ”“ 走 ” 完了长征路。 小结:我们在概括一件事时,要讲清什么时候,在什么情况下,谁做了一件什么事,结果如何? 8、长征是一次艰难的历程,面对的困难无法想象,因为天上 ,地上 ,红军战士没有被敌人的疯狂所吓倒,他们不怕 牺牲,前赴后继,一次又一次地粉碎了敌人的围剿,取得了长征途中的一次又一次的胜利。艰难困苦,丝毫没有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0 / 12 阻挡住红军的脚步,红军战士用他们顽强的毅力创造出了一个奇迹,一个神话。这些被贺捷生奶奶称为 精神财富,而且是 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难怪记者会说 出示句子: 贺捷生奶奶喝着野菜汤 “ 走 ” 完了长征路,这段经历成为她一生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 ” ( 1)读句并理解 “ 取之不尽 ” 。 ( 2)思考: “ 走 ” 为什么加引号? 如何理解 “ 这段经历成为她一生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 ”这句话。(因为长征时贺捷生只是未满周 岁的婴儿,是父母亲抱着她走完长征路的。她同样感受了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而父辈们坚定的革命信念、顽强的革命意志激励着贺捷生。)( 3)指导朗读。 四、总结归纳,提升认识 长征胜利已经七十多年了,许多人都重新走上了长征路,想要通过长征来磨砺自己的意志获得精神财富。虽然我们现在还不能像他们一样亲自走一走长征路,但是我们可以去读读有关长征的书,让书中的故事带你走进长征,感受长征精神吧!王老师今天跟大家一起来分享这一首我们伟大领袖毛泽东的长征。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1 / 12 教学反思 : 这篇课文是向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好 教材。课文内容离学生的生活时代比较远,对小学生来说体会长征精神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学习理解课文最后一节时,我先让学生回顾文中描写红军遇到困难的语句,通过朗读再次感受当时的恶劣环境。随后播放一段红军长征的录像,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了解红军在过草地时历尽艰难的情况。当同学们的情绪进一步受到感染时,我有意识地进行点拨,请大家说说自己是怎么理解长征精神的。在彼此的交流讨论中,学生们又一次感受到了红军的大无畏精神。我想,民族精神教育在语文学科中的渗透应该是自然而然的,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在语文教学中传承中华民族 精神。 本单元开始,学生要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能力是一种比较重要的能力。阅读教学中的概括,是要让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把握的主要内容,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通过概括能力的训练,学生能深入理解课文、正确、熟练地运用语言,达到提高语文整体素质的目的。概括不同于复述,它要求学生用关键词句来提炼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刚开始进行概括训练时,我的指导、我的态度显得非常重要。课堂中,我发现每当提出复述或概括的要求时,主动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2 / 12 发言的学生总是很少。原因是多方面的。究其进一步的原因,可以发现主要还是自己的问题。因 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要尽量做到这样几点: 1、要避免急于求成的心态。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