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二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学设计.doc_第1页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学设计.doc_第2页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学设计.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时间:_年 _月 _日 星期_ 课题:第二节 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课标要求】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识记民国初年的兴办实业潮、抗战前夕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境等史实。理解民国初年出现兴办实业潮的主客观因素、币制改革的影响和导致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陷入困境的因素。认识民国年间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历程。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民国初年兴办实业潮出现的原因,学会将历史现象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分析。从分析“币制改革”、“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结果,学会辩证地看待国民政府的这两项改革举措。学会运用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看待民国年间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历程。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间民族工业发展较快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工业很快萧条的原因,理解帝国主义的侵略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全面了解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历程,认识民族工业要想健康成长,必须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呈现出“短暂春天”的原因和表现;1935年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及其意义;民国后期民族工业发展困难的原因。二、难点:民国年间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性;国民政府建立后采取的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官僚资本对民族资本的控制与压迫。【教学过程】复习并导入中国近代化是从什么时候、什么领域起步的?(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民族工业是何时产生的?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后工艺从落后到先进,资本从薄弱到增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夹缝中脱颖而出,顽强成长。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它呢?结合课本一组民族火柴业留下的商标-火花告诉我们:自强不息爱国精神是民族工业力量的源泉,也成为支撑整个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动力。由此导入新课。讲授新课一、民国初年的兴办实业潮(一)阅读第一目,思考: 1、分析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原因。2、阅读教材,并结合地图,简述发展的表现。3、分析初步发展的特点。(二)讲解1、原因:内因: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政治环境:中华民国的建立和南京临时政府的推动。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激发了他们振兴实业的热情。政府实行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也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社会环境: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爱用国货抵制日货等)外部条件:一战的影响主要原因2、新建厂矿企业和新增资本增加。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迅速。纺织业、面粉业和卷烟业等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和新兴的民族工业化学工业也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范旭东被称为中国化学工业的代表人物。3、特点-“春天”短暂,昙花一现;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征。二、抗战前夕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一)阅读第二目,思考: 1、分析抗战前夕,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2、历史概念:“币制改革”。3、简述此阶段发展的表现。4、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经济改革的结果如何?从中你得到什么认识?5、知识链接:官僚资本主义。官僚资本: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的垄断性资本和国家政权相结合,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而形成的资本形式。特点: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具有垄断性;与外国资本主义相结合,具有买办性;与本国封建主义相结合,具有封建性。典型:四大家族(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果夫、陈立夫)案例:官僚资本侵夺南洋兄弟烟草公司说明: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膨胀;而民族资本遭到萎缩。(二)讲解1、原因:法币政策的实施;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推动;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影响。2、1935年币制改革。目的:为了防止白银外流,稳定政府财政和增加收入,巩固国民政府的统治。3、工业各行业普遍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局面。4、官僚资本凭借国家政权聚敛巨额财富。在帝国主义压迫和官僚资本统治下,民族工业的发展是曲折而艰难的。三、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境(一)阅读第三目,思考: 1、分析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困难的原因。2、民族工业的结局如何?3、思考:1882年李松云的上海均昌船厂在其制成的一艘小艇上,“船头悬着英国国旗,船尾悬者中国国旗”,想一想他当时为什么要这么做?这种不中不西、不伦不类的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说明了为了谋求生存,只好寻求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庇护;说明民族工业力量弱小,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不能正常独立的发展。(二)讲解1、原因:法币政策的影响;可以补充材料:说明南京国民政府为了弥补严重的财政赤字,一方面加紧对人民群众的剥削,另一方面滥发纸币,大搞通货膨胀.因此,随着内战的扩大和财政赤字的激增,法币的发行量也迅速增长.抗战前,法币的发行额为十四亿元,到1946年已增加到八万二千多亿元,1947年增至四十万亿元,1948年8月猛增至六百六十万亿元.通货膨胀,货币贬值,引起物价飞涨.法币100元,在1937年能买两头牛,到1947年买 一个煤球(或1/5根油条;或1/3盒洋火); 1948年买 五百分之一两大米 ;1949年买 五十万万分之一两大米 .上海米价,1月初每担价格为六万元,6月便涨到50万元;12月中旬,更上涨到110万元.1947年一年内,国民党统治区发生了六次大涨风,人民生活惶惶无主. 1947年7月物价上涨了六万倍,到年底更上涨至十四万五千倍,有的地方上涨得更高.通货膨胀引起物价飞涨,物价飞涨又促使通货进一步膨胀,如此循环往复,导致南京国民政府的财政破产,把国统区经济推向总崩溃的边缘。外贸逆差影响;恶性通货膨胀政策的影响;官僚资本的压迫;繁重的捐税负担;美国的经济侵略。2、结果:工商企业大量倒闭破产,国统区的工业体系趋于瓦解小结1、民国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过程?2、影响中国近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