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白山市浑江区大豆及玉米深加工产业园项目建议书编号:PY-2014-03白山市鹏羽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二一四年十一月编制单位:白山市鹏羽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工程咨询资质: 丙级证书编号:工咨丙 10820080004单位负责人:赵玉杰 高级会计师项目负责人:李 然 工程师国家注册咨询工程师参加编制人员: 汪晓军 工程师 国家注册咨询工程师黄继红工程师国家注册咨询工程师孟凡春工程师目 录目 录1.总 论11.1.项目背景11.2.项目概况22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52.1大豆深加工项目背景52.2玉米深加工项目背景122.3本项目投资的必要性173市场分析233.1大豆深加工产品市场分析233.2玉米深加工产品市场分析244建设规模和质量标准284.1大豆深加工项目284.2玉米深加工项目315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345.1资源345.2厂址选择346建设方案366.1大豆深加工项目组成366.2玉米深加工项目组成477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667.1概述667.2.大豆项目667.3玉米项目688项目实施进度与建设768.1项目的组织实施768.2项目实施进度779项目的组织管理799.1企业组织及工作制度799.2人力资源配置799.3劳动力来源799.4人员培训8010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8210.1大豆项目投资估算8210.2大豆项目资金筹措8310.3玉米项目投资估算8310.4玉米项目资金筹措8411财务评价8511.1大豆项目财务评价范围8511.2玉米项目财务评价范围8712结论与建议9012.1结论9012.2建议90II 白山市鹏羽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大豆及玉米深加工产业园 1 总论1. 总 论1.1.项目背景1.1.1.项目名称白山市浑江区大豆及玉米深加工产业园1.1.2.承办单位建设单位:白山市浑江区商务局1.1.3.建设地点白山市浑江区1.1.4.编制依据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依据以下文件编制:1)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出版)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中国计划出版,2006年)3)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出版)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5)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计划;6)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02015年);7)十五我国大豆食品工业发展研究的报告;8)国家科技部“十二五”重大攻关项目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体系及发展战略研究项目书;9)轻工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深度规定QBJS5-2005;10)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1.1.5研究工作范围论证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发展概况;分析国内外大豆蛋白和功能性成分的市场情况;分析项目的战略态势和市场情况;分析大豆蛋白和功能性成分的市场和项目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的确定;阐述项目的建设条件;提出大豆浓缩蛋白、大豆组织蛋白、酿造豆粕、大豆异黄酮和大豆低聚糖的产品工艺路线、设备选型、公用工程及其它配套设施的建设方案;提出组织机构设置的设想;提出项目实施计划安排的设想;提出项目的投资估算;对投资收益做出分析和评价,并对项目风险概率做出分析和评价。1.2.项目概况1.2.1. 项目拟建规模1)本项目建设日处理大豆300吨生产线一条,年加工大豆能力10万吨,产品方案为食用大豆油、酿造豆粕、功能性浓缩蛋白及其延伸产品的连续化生产线。具体产品方案为:大豆组织蛋白0.5万吨/年,大豆浓缩蛋白1万吨/年,酿造豆粕3.5万吨/年,大豆异黄酮12吨/年,大豆皂甙6吨/年,大豆低聚糖250吨/年,食用大豆油1.5万吨/年,饲料豆粕1.5万吨/年,饲料糖蜜1万吨。2)本项目建设日处理玉米600吨生产线一条,年加工大豆能力20万吨,产品方案为生产淀粉、淀粉糖、冰醋酸、醋酸脂等,具体产品方案为:玉米淀粉:13.6万吨,玉米油:0.6万吨,玉米蛋白粉:1.06万吨,纤维饲料:4.53万吨。1.2.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大豆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序号名称单位指标1生产规模1.1大豆处理量吨年1000002产品方案2.1大豆组织蛋白吨/年60002.2大豆浓缩蛋白吨/年60002.3酿造豆粕吨/年350002.4大豆异黄酮吨/年122.5大豆低聚糖吨/年2502.6大豆皂甙吨/年62.7大豆二级水化油吨/年150002.8饲料豆粕吨/年150002.9饲料大豆糖蜜吨/年100003厂区占地面积公顷74建筑占地面积m2111735职工人数人1606年工作日天3007全年运输量吨/年1912598公用工程需要量8.1电KWh/年86500008.2水吨/年6260008.3汽吨/年1050009总投资万元12114.749.1固定资产投资万元10661.989.2建设期利息万元351.549.3年流动资金万元4842.5410年平均成本万元32,929.1411年平均销售收入万元39,120.0012年平均销售税金及附加万元2,408.0813年平均利润总额万元3,293.2914年平均所得税万元1,086.7915年平均税后利润万元2,206.51玉米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指标名称单 位指 标备 注1建设规模t/a200000年处理玉米2产品方案2.1商品淀粉t/a1360002.2粗玉米油t/a60002.3玉米蛋白粉t/a106002.3纤维饲料t/a453003总投资万元18963.263.1建设投资万元15583.663.2建设期利息万元03.3流动资金万元3379.64全年生产天数天3005全厂总定员人1505.1管理、技术人员人185.2工人人1326全厂占地面积公顷157年均总成本万元33222.538年均销售收入万元36957.249年销售税金及附加万元78.1410年均增值税万元976.8311年均销售利润总额万元2679.6612总投资利润率%14.9213总投资利税率%19.6914总投资回收期年6.2515贷款偿还期年0(包括建设期)16财务内部收益率%18.69所得税前17财务净现值万元6659.18I=12%所得税前18盈亏平衡点%53.02达产年值92 白山市鹏羽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大豆及玉米深加工产业园 2 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2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2.1大豆深加工项目背景2.1.1大豆食品工业国内外发展概述1)中国大豆食品工业概述中国是大豆原产地,品种资源极为丰富,大豆食品具有多种营养价值,对优化居民食品结构具有重要作用。2013年,我国大豆产量为122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2.84亿吨的4.3,具世界第四位。东北三省和内蒙东部地区为主产区,产量占全国2/3以上。目前,由于我国大豆种植成本高而市场价格低,使得大豆每吨效益只在200元左右,国家甚至要给予政策性倒挂,我国要想提高大豆的经济效益,就必须进行大豆的精深加工产业,创造符合市场走势和需要的产品已经势在必行。中国不仅是世界上的产油大国,也是最大的消费国,进口规模是拉动世界油料(油脂)价格的晴雨表。1983-1987年间年产豆油20万-30万吨,而2013年已增至1200多万吨,增长了40倍仍不能满足需求,每年尚需从国外进口100万吨以上。改革开放后,我国油脂工业发展迅速,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了出油率和油料资源利用率,使我国油脂工业接近国际水平,开发生产出多种油脂,如色拉油、高级烹调油、多种专用油脂等,精炼油能力超过1000万吨,使油脂工业产品的结构、质量和效益得到显著的改善。目前,在我国大豆产业中80%以上的大豆用于制油,制油剩下的豆粕大多作为饲料等低附加值产品,而直接用于传统和新兴大豆产品加工的大豆所占比例不高。但一些发达国家利用豆粕,研制系列深加工产品,如大豆分离蛋白、浓缩蛋白、组织蛋白和大豆的功能性成分大豆磷脂、大豆皂甙、大豆低聚糖、大豆纤维。大豆异黄酮等活性成分。2)国际大豆食品工业概述据报道,全世界含有大豆蛋白的食品已达1.2万种以上。在日本,经过长期的研究与开发,生产出不同蛋白质含量、不同类型的大豆蛋白制品,包括脱脂豆粉(含蛋白质5355)、组织蛋白(含5070)、浓缩蛋白(含6070)、分离蛋白(含90以上),以及纤维状与膏状蛋白等,分别具有不同的用途,可用于肉制品、水产熟制品、面包、面条、糕点等食品制作。在美国,大豆制品有1200多种,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医药等领域,仅添加大豆蛋白的食品就达2500种。在欧洲,大豆生产量虽不多,但大豆饼粕年进口量在1700万-1900万吨,约占世界进口总量的一半以上,由于近年来疯牛病蔓延等原因,欧洲人更加倾向素食。在英国和德国,素食者超过300万人,占总人口的3%以上,减少食肉者已达800万人。在世界大豆消费中食用豆油占首位。从近三年数据来看,全球制油工业消耗大豆为8491%。2012/2013年度世界各国豆油生产情况看,世界总压榨量为15781万吨,占大豆总消耗量18428万吨的85.6%,其中美国、巴西、中国、阿根廷、欧盟是世界豆油生产大国,除美国年压榨量高达4000多万吨以外,其他均在2000万吨左右,他们生产量之和占世界总量的81.5%。美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豆油生产国,而且是世界上较大的豆油消费国,2013年其消费量916多万吨占世界的20%,占该国菜油市场75%的份额。中国是世界上第一消费大国,2013年消费量1200多万吨。其次是巴西530多万吨和欧盟200多万吨,美国、巴西、中国和欧盟国家总的豆油消费量占全球总消费量的2/3。其他比较大的豆油消费国还有日本、印度、墨西哥、伊朗(其中伊朗是豆油进口国)。自1989/1990年以来,全球的豆油消费已由1595万吨上升到2012/2013年的大约4500万吨,9年增加了约3000万吨,增加率为282%,豆油增长的主要国家是美国、中国和印度。近10年来,美国、巴西、阿根廷、欧盟豆油加工生产的豆油和豆粕除完全满足自身需求外,还大量出口,尤其近5年他们出口量之和占世界总出口量均达90%以上,成为世界上豆油和豆粕的出口四强。唯独中国虽然是豆油生产大国,但也是消费大国,自身生产量不能满足需要,因此还是豆油和豆粕进口国。2010-2014年全球大豆油产量 (千吨)年份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中国9,84010,91411,62612,317美国8,5688,9548,9909,169阿根廷7,1816,8396,3647,100巴西6,9707,3106,7607,100欧盟2,2462,2262,3172,269印度1,6751,7101,7401,570墨西哥648657653690其他4,1573,9914,4464,764合计41,28542,60142,89644,9791)大豆的营养价值极其丰富大豆蛋白质含量是农作物中最高的,相当于水稻的5倍、小麦3.3倍。大豆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组成较全面、合理,符合不同年龄人体的需要,是一种理想的优质蛋白质,特别是赖氨酸含量高,每克蛋白质中为63.4毫克,苏氨酸为38.4毫克,分别比小麦粉高1.38倍和31.1%。大豆中不仅不含有胆固醇,而且还具有降低其浓度等作用。大豆含有丰富的优质脂肪,大豆磷脂具有多种有益的生理功能。大豆的一些营养成分具有显著的保健功能,正在加快开发和利用。目前,大豆异黄酮的研制已成为一大“热点”。它对骨质疏松症、更年期综合症、心血管病、特别是雌激素依赖型肿瘤(如前列腺癌、结肠癌等)具有防治功效。现已发现的异黄酮有12种,其中染料木素(Genistein)只有大豆中才含有。研究表明,日本男人血浆中染料木素含量比芬兰男人高100多倍,且浓度比其它异黄酮高,这是日本男人体内致癌因子少,很少发展为临床疾病的一个原因。据Y.Nakawura等人报道,日本人每天从大豆及其制品中每天摄入异黄酮27.80毫克,其中染料木素13.48毫克,大豆甙元(Daidzein)12.02毫克。东南亚国家通过食用大豆及其制品大约每天摄入异黄酮30毫克,比欧美国家高7倍以上,从而使乳腺癌、结肠癌的发病率显著降低。据美国研究,每天摄入一定量的异黄酮可使血液中胆固醇下降7-10%,冠状动脉心脏症的危险性减少15-20%。美国ADM公司已在加州建立首家大豆异黄酮工厂,据称其纯度已达40%以上,年产180吨,产值8000多万美元,每吨售价折合人民币近400万元,效益很高。日本一家公司也生产出了大豆异黄酮制品。由于它可用于研制抗癌药物和保健食品等领域,因而倍受各国重视。生吃大豆时可以品出淡淡的苦涩味,主要原因是因为大豆中有皂甙的存在,它是大豆中存在的一类具有较强生物活性的物质,以往认为皂甙是具有苦涩味和溶血作用的抗营养因子,应在加工过程中除去,但近几年大量的研究发现,大豆皂甙对人体具有很多有益的生理功能,其中最吸引人的是其抗氧化、延缓衰老、抗病毒、减肥降脂及明确的抗艾滋病毒功效。目前国外对大豆皂甙产品的开发比较深入,日本已开发出了大豆皂甙保健食品、减肥食品、皂甙饮料等。大豆低聚糖是从大豆中提取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总称,它很难被人体吸收,可直接进入大肠而成为双歧杆菌的营养,以40倍的速度增殖双歧杆菌,从而使肠道内有益菌增多,有害菌减少。大豆低聚糖是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认可的纯天然、可安全服用的食品。日本厚生省向国民发出每日服用10ml大豆低聚糖的倡议,以提高国民自身免疫力,强健身体素质。在美日等发达国家出现了大豆低聚糖替代食糖的趋势。除以上所述外,大豆还含有较丰富的钙、磷、铁、锌等矿物质以及维生素、膳食纤维素等营养成分。利用高科技手段从植物中提取高效、高附加值、无毒副作用的天然药物是2l世纪的热点。为更好地实施我国“振兴大豆计划”的战略,研制生产大豆异黄酮、皂甙、低聚糖等功能因子是必要和可行的。在生物活性因子提取方面,利用树脂吸附、液-固萃取和膜技术对大豆中多种有效成分进行分离、浓缩、纯化,可以取得降低消耗,简化工艺的效果,并在行业中保持领先的地位。2) 为改善居民营养与健康急需发展大豆加工业据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和国家统计局1998年中国食物与营养监测报告,城市居民人均豆类和豆制品消费量分别为1.4公斤和4.8公斤,农村居民分别为4.2公斤和2.3公斤;城乡居民蛋白质摄入量来自豆类与豆制品的比重分别为4.4和5.7,从这一统计调查中我们看出城乡居民的大豆食品消费量均低,到2015年,如果全国人均豆制品产量由1998年4.2公斤增至12公斤,那么豆制品总产量估计应达1500万吨以上。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出的要求,人均每日应摄入豆类及豆制品50克,仅此一项就需要大豆约1200万吨。据我们预测,全国大豆的近期需求量至少为7000万吨,中期为9000万吨。而要把如此大量的大豆及其它豆类加工成各种豆制品,就需要极大地增加大豆食品的生产能力。据美国农业部2003年统计,发展中国家来自肉、奶、蛋、水产的蛋白质为21.1,来自豆类者为7.4;发达国家分别为56.9和1.7;而我国2002年分别为18.9和5.1,均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这说明动物性食物和豆类摄入量均需增加,但我国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达到发达国家那么高的动物性食物摄入量,因此依靠增加大豆食品消费量来提高优质蛋白质比重,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重要途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膳食中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来源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谷物58.829.1肉类8.626.4豆类7.41.7奶类5.616.7鱼、海产4.17.3油料作物3.81.9蔬菜3.53.5富含淀粉的块根类3.13.2蛋1.64.3内脏1.22.2水果1.01.12.1.3发展大豆食品工业的宏观氛围改善从食物与营养政策看,发展大豆产业引起各级政府的更大关注,经国务院批准,由农业部、卫生部、教育部和国家轻工业局组织实施的国家大豆行动计划,自1996年实施以来,已取得显著成效,其示范效应不断扩大,受到领导、师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欢迎和好评。2000年,国务院对发展大豆生产,倡导中小学生喝豆奶又做出了新指示。贯彻落实这一部署,必将大大推动大豆振兴工程的广泛深入发展。与此同时,国务院已决定把大豆从粮食中分离出来,作为一种经济作物来对待,国家统计局从2000年起实施新的农产品分类。与此同时,2000年国家计委产业司制定了我国十五食品工业发展规划,把大豆食品工业作为一个重点列入其中。国务院的上述部署和有关部门的各项专门计划,都为我国大豆食品工业的发展营造出一个十分有利的宏观氛围,产生愈来愈大的推动作用。2.1.4“十一五”期间与“十二五”期间大豆加工的发展目标1) 营养目标据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和国家统计局1998年营养监测,城市与农村居民人均豆类与豆制品消费分别为6.2公斤和6.5公斤;提供的蛋白质所占比重分别为4.4%和5.7%。如大豆食品消费需求按目前形势进一步扩大,则2015年可望比1998年增加一倍。即城乡居民人均豆类及豆制品消费量达1213公斤,提供的蛋白质比重达到9%-12%,这是近5年内比较理想的目标,需做出很大努力才能实现。2)行业目标 2010年大豆食品工业经济效益估算表序号项目单价(万元/吨)利税(万元/吨)总产量(万吨)总产值(亿)总利税(亿)1豆奶粉1.20.485060242豆奶0.60.1830185.43大豆粉0.40.121041.24大豆素肉2.20.9512.20.955分离蛋白20.78165.66浓缩蛋白1.20.3633.61.087组织蛋白0.550.1852.750.98大豆冰激林0.80.241082.49豆腐、豆制品0.20.05290018046.810干法豆制品10.44110.4411大豆磷脂1050.66312大豆异黄酮380114100吨3.81.1413大豆低聚糖206.60.5103.314大豆膳食纤维0.50.1410.50.1415大豆皂甙3009020吨0.60.18总计316.4596.53据初步估算,15种大豆食品工业主要产品(不含酱油和大豆油脂)2010年可达到总产值316亿元,利税96亿元。如把大豆油脂等工业包括在内,则总产值达千亿元以上,而大豆食品工业发展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及居民营养与健康改善所产生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则远大于这一估算。2.1.5与本项目相关的发展重点1)大豆素肉:大豆素肉是以大豆组织蛋白为主要原料,添加少量调味料,经特殊加工使之具有牛肉、猪肉、鸡肉(或其他肉类)制品一样的味道和口感的素食产品。它不仅全部是植物蛋白,而且营养、口感、风味、组织结构、形状和真肉制品非常相似,没有豆制品的感觉,国外的产品已经达到了以假乱真的水平。由于加工技术要求高,目前国内市场只有台湾企业生产的少量产品(年产1000吨左右)。近年来,有些台商为了降低成本,特来祖国大陆寻找低价原料,在台加工后,出口到欧美等国。我国大豆资源丰富,具有加工成本低的竞争优势。生产大豆素肉,不仅可填补国内空白,而且还可出口创汇。大豆素肉是一种高技术含量、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产品,因此必需尽快开发此类产品。2010年达到1万吨的规模。2)大豆浓缩蛋白:大豆浓缩蛋白中含有60%以上的优质植物蛋白,除硫氨基酸含量略低之外,人体必需的八种限制氨基酸比例平衡,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蛋白质。大豆浓缩蛋白具有乳化性、发泡性、吸水性、保油性、黏性和凝胶性等性能,用于特殊蛋白质的加工原料,在食品加工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国内年产仅数千吨,但从国外应用情况看,因其特定的适用性,有些配料用途要比大豆分离蛋白更经济,理应有所发展。3)大豆组织蛋白:应作为调理素食的基料和食品馅料的添加剂。由于受到进口设备的限制,至今年产不过数千吨。随着方便素食快餐、冷冻调理食品的更快发展,大豆组织蛋白的应用将有相应的增长。因此,新建大豆组织蛋白及其延伸产品(大豆素肉)的示范工厂是非常必要的。4)大豆食品功能组分的综合利用(重点产品开发)大豆异黄酮:大豆异黄酮是一种植物化学素,可以通过调整人体内雌激素水平以缓解更年期症状、延缓衰老。由于取自天然,对人体没有任何的副作用,倍受人们的推崇。据联合国食品协会调查,美日及西欧等发达国家,每年大豆异黄酮系列产品市场已经超过20亿美元。目前,大豆异黄酮正值开发初期,随着大豆异黄酮在医药、食品、饮料行业的广泛应用,大豆异黄酮的市场需求将以每年30%的速度高速增长。2010年全球大豆异黄酮需求量500吨,而实际产量不足150吨,我国年产大豆异黄酮粉20吨,其中70%的大豆异黄酮用于出口,由于我国原料不存在转基因问题,产品受到国外用户的青睐,预计今后13年,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大豆异黄酮粉的生产基地。目前国际市场上40%异黄酮原粉的市场价格21002400元/公斤,而国内价格仅为1400元/公斤左右,与国际市场接轨后有较大的利润空间。大豆皂甙:近几年研究发现,大豆皂甙对人体具有很多有益的生理功能,其中最重要的是抗氧化、抗病毒、减肥降脂及明确的抗艾滋病毒功效。目前国外对大豆皂甙产品的开发比较深入,日本已开发出了大豆皂甙保健食品、减肥食品、皂甙饮料等。我国近几年已经形成了10亿元的减肥市场,主流产品中的有效成份多以价格较高的人参皂甙、田七皂甙为主,近年来,随着对大豆皂甙功效研究的深入,功能的广泛认知,加之大豆皂甙原料来源充足,它是替代其它皂甙的最具潜力的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国际大豆皂甙的市场价格120万元/吨,并处于不断上升的过程,但国内始终有价无市。大豆低聚糖:大豆低聚糖是大豆中所含的可溶性糖类的总称,是人体肠道有益菌双歧杆菌的增殖因子,它不被人体消化,所以不产生热量,不会引起发胖、牙齿龋变,适合糖尿病人、肥胖人群及儿童,可广泛应用于饮料、食品、药品、饲料等行业。大豆低聚糖是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认可的纯天然、可安全服用的食品。日本厚生省向国民发出每日服用10ml大豆低聚糖的倡议,以提高国民自身免疫力,强健身体素质。在美日等发达国家出现了大豆低聚糖替代食糖的趋势。据有关资料显示,国际市场大豆低聚糖价格85万元/吨,全球大豆低聚糖市场规模已达10亿美元。从食品行业角度分析,我国大豆低聚糖的年需求量高达395万吨,目前国内总产量不足5000吨,有非常巨大的市场潜力。2.2玉米深加工项目背景2.2.1 世界玉米生产玉米是世界上三大谷物之一,产量高,增产潜力大,生产成本低。随着农业新技术的不断开发,新品种、新肥料的不断出现,特别是基因工程在玉米育种上的应用,使得玉米单产增加,总产量大幅上升。2013/2014年度世界玉米播种面积为1.73亿公顷,居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第二位,产量达9.75亿吨,已经超过小麦的产量,高居所有粮食品种之首。预计2014/2015年度世界玉米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达9.82亿吨。世界上主要的玉米生产国有阿根廷、巴西、中国、印度、墨西哥、欧盟和美国等诸多国家。其中以美国的生产量最高,出口量最多,生产技术最先进。2013/2014年度世界玉米产量为9.75亿吨,其中美国玉米产量为3.66亿吨,居世界之首,占世界玉米总产量的37.5%。美国玉米生产的技术水平也最先进,近几年每公顷土地玉米平均产量达8.98吨,有力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使美国玉米不仅总产量最高,而且单位面积产量、人均占有量、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2013/2014年度中国玉米产量2.09亿吨,居世界第二,占世界总量的21.4%。2.2.2 世界各国玉米消费美国和中国是世界玉米的主要生产国,也是玉米主要消费国。世界各主要国玉米消费量见表。 世界各主要国玉米消费量(万吨) 国 别11/1212/1313/14巴西445045704900加拿大219722522150中国185001930019800埃及210521402090印度230521902340印尼171517201770日本263026202650韩国187318961957墨西哥345035503570南非188018651870美国261452816729109其他237552374723817总计910059401796023数据表明:美国玉米生产明显大于消费,是世界主要玉米输出国;日本和韩国是玉米进口国;中国的玉米生产和消费基本平衡,或略有不足。有关专家估计未来几年中国也将成为玉米进口国。因此国内建设大型玉米深加工企业的同时,必须考虑到原料玉米的长期稳定供应问题。2.2.3国内外玉米深加工概况随着玉米在工业上新用途的不断开发,玉米作为粮食的含义正在一天天淡化,而作为工业原料的意识却在一天天地加强,玉米深加工行业也一天天发展起来,它既是农业生产向工业生产的延伸,又是工业生产向农业生产的渗透,是提高农业生产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重要途径。又是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因此不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玉米深加工行业都取得了久盛不衰蒸蒸日上的好成绩,被人称谓“黄金产业”。淀粉是玉米深加工的初级产品,已经有180年的生产历史了。产量比较大的有美国和中国,两国产量占世界总量的70%,其次是日本和欧盟等国。主要的淀粉品种是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小麦淀粉和木薯淀粉等。2013年全球淀粉产量约6880万吨,其中玉米淀粉约6100万吨,占总量的89%。美国是世界淀粉产量最大的国家,产量约2900万吨,其中玉米淀粉约2800万吨;我国居第二位,产量约2500万吨,约占世界淀粉总产量的36.3%,其中玉米淀粉产量约为2350万吨,约占我国淀粉总产量的94%。 近年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淀粉行业已进入成熟阶段,开始向玉米淀粉的精深加工方向发展,以终端商品形式销售的玉米淀粉量逐渐萎缩。 1)美国玉米淀粉产业 在美国,玉米淀粉是主要的淀粉种类,约占淀粉总产量的96.6%。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玉米淀粉产业已经完成兼并重组,由极少数大型公司所垄断。从用途上看,美国玉米淀粉主要用于生产淀粉糖、淀粉制品和休闲食品。美国作为终端产品的玉米淀粉产量较少,占美国玉米淀粉产量的13%左右。玉米淀粉的人均消费量已进入稳定阶段。 2)欧盟玉米淀粉产业 欧盟淀粉原料来源较为多元化,玉米淀粉约占50%,其余为小麦淀粉和马铃薯淀粉。欧盟玉米深加工规模不大,但高度集中。从用途上看,欧盟淀粉衍生物产品以淀粉糖和变性淀粉等淀粉衍生物为主导产品,主要应用于食品工业和造纸行业、化学及发酵产品等其他非食品产品的诸多领域。欧洲淀粉衍生物市场也基本处于饱和状态,增长较慢。 3)日本玉米淀粉产业 日本本国基本不生产玉米,主要从国外进口,年进口量在1500万吨左右,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进口国,其中70%左右用于饲料,30%左右用于深加工。日本淀粉年消费量约为300万吨,原料主要是玉米。日本玉米淀粉的应用领域主要是淀粉糖、造纸和食用。2013年中国用于深加工玉米量估计为2500-2600万吨,约占玉米总产量的13%左右。主要用于酒精、淀粉糖和谷氨酸等。酒精是玉米的最大用户,占酒精产量60%的玉米酒精消费玉米1482万吨,约占深加工玉米量的31.2%,淀粉糖占29.2%,谷氨酸占14.8%,变性淀粉占4.3%,其他占20%。其中经湿磨加工的占61.6%,直接使用玉米的占38.4%。近几年我国玉米深加工产品产量如表所示。 近年我国玉米深加工产品产量(万吨) 项 目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年递增葡萄糖浆25.569.393.0126.7196.3173.756.9%结晶葡萄糖15.716.516.417.137.731.322.5%变性淀粉16.125.037.040.045.024.76谷氨酸盐63.272.7.84.591.2110.0118.913.6%赖氨酸0.91.52.55.36.053.8%柠檬酸27.035.935.041.045.934.8%酒精200.0251.34.43从上面的数据不难看出:由于美国的淀粉及其深加工工业发展历史比较长,多数产品已经进入成熟期,有相当一部分产品已经达到或接近饱和,因此增长速度趋缓,甚至个别产品出现负增长。开发新产品,寻找新用途成为玉米深加工工业的增长点。与美国不同,我国的玉米深加工工业发展历史较短,多数产品还处于发展期,因此增长速度快,增幅大,淀粉2009-2013年的年均递增15.6%,葡萄糖浆2009-2013年均递增高达56.9%,其他如变性淀粉,柠檬酸、赖氨酸等的增长速度都在20%以上。尽管我国的淀粉及淀粉深加工工业发展十分迅速,2013年我国淀粉产量已达2500多万吨,但对拥有13 亿人口的大国来说,淀粉及淀粉深加工的总量还很低,按人均消费量计算仍然比较少,以淀粉为例,美国年人均消费70多公斤;欧盟 20公斤;印尼 6.6公斤;泰国除大量出口外,国内人均年消费9.6公斤;中国台湾人均消费21公斤以上;国内人均消费8.9公斤,仅比印尼高。这说明我国的淀粉及淀粉深加工行业的市场容量还很大,为深加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2.2.4我国玉米深加工发展前景1)玉米资源丰富我国的地理纬度与美国基本相同,气候条件相似,适于玉米生长,蕴藏着丰富玉米资源,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二。但与美国相比,我国的玉米生产技术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如表所示是近年我国玉米种植面积与总产量。 中国近年玉米种植面积及产量 年 度面 积(万公顷)产 量(万吨)单 产(吨/公顷)2010/20113250177245.452011/20123354192785.742012/20133503205615.862013/20143513209785.97表中数据表明:近年我国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3000万公顷,平均单产为5.7吨,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期美国玉米种植面积为2861万公顷,平均单产8.95吨。我国玉米单产仅为美国的64.3%。可以设想如果我国玉米单产增长50%,即8.5吨,则在不增加播种面积的条件下,我国的玉米产量将增至2.98亿吨,如果单产达到美国的水平,总产量将达到3.14亿吨。为此国家有关部门规划到2015年我国玉米产量将达到2.15吨。不难看出我国玉米生产的增产潜力还很大,采用先进的玉米生产技术,选育优良的玉米品种,实现大规模集约化生产,努力提高中低产田的单位面积的产量,将使我国玉米产量大幅上升,必将为我国玉米深加工工业提供可靠的原料保障。2)深加工工业发展速度快长期以来我国的玉米深加工工业由于受到粮食产量的限制,而没能发展起来,直到进入80年代我国粮食产量随着党的农村政策的深入落实而不断增长,特别是玉米产量的大幅度的增产,才为玉深加工工业提供丰富的原料,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玉米深加工工业,首先是淀粉工业快速发展起来。2008年我国淀粉产量只有1802万吨,2013年已经增加到2500万吨,5年间增长了28%。这一点说明我国淀粉和淀粉深加工工业已经以前的初期发展阶段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因此也为玉米深加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我国淀粉产量及各年增长见下表:2010-2013年我国淀粉产量: 年份全国淀粉产量合计(万吨) 同比增长(%)201019739.48201121227.02201222565.93201325009.763)市场潜力大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尽管许多玉米深加工产品的增长都很快,但由于我国玉米深加工工业起步比较晚,基础又比较薄弱,因此按人口平均计算水平并不高。比如我国淀粉的人均占有量只有8.9公斤,仅仅是美国人的12.7%,欧盟人的44.5%,和泰国相当。淀粉糖的人均占有量为2.7公斤,仅为美国的7.2%,日本的10.7%,韩国的10%。其它玉米深加工产品都有类似的情况。虽然各国人们的生活习惯不同,这些产品的人均消费水平并不能完全一样,但还是可以说明我国玉米深加工工业的发展潜力还很大。4) 走向世界经过十多年,特别是近几年的发展,我国一些玉米深加工产品已经跻身于世界前列,如维生素C、味精、柠檬酸、赖氨酸等产量已经占到世界第一位。淀粉、淀粉糖等一些产品的生产生产规模、技术水平已经与世界接轨。许多过去依赖进口的玉米深加工设备,如大型喷嘴分离机、刮刀离心机、多效蒸发器、管束干燥机等国内均可制造,并出口国外:许多自行设计施工的大型生产装置的建设规模都已经赶上或超过国外同类装置的生产规模。2.3本项目投资的必要性2.3.1大豆深加工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白山市曾经隶属吉林省,该地区丰富的资源为新中国的诞生和发展已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创造出辉煌的业绩。但是,近年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发展已明显落后于全国其它地区,必须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央高度重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问题,把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与东部地区加快发展、西部大开发并列为我国三大发展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把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提高到十分重要的地位。国务院已决定把大豆从粮食中分离出来,作为一种经济作物来对待,国家统计局从2000年起实施新的农产品分类。与此同时,2000年国家计委产业司制定了我国十五食品工业发展规划,把大豆食品工业作为一个重点列入其中。国务院的上述部署和有关部门的各项专门计划,都为我国大豆食品工业的发展营造出一个十分有利的宏观氛围,产生愈来愈大的推动作用。并建议在东北、内蒙古、黄淮海地区、南方黄红壤地区以及西部地区建立10个生产基地,纳入国家计委的农业产业化项目,主要生产专用的优质大豆、无污染的绿色大豆和非转基因大豆。目前,欧洲和日本均抵制美国的转基因大豆的进口。 本市生产的绿色非转基因大豆有利于开拓国际市场,可望占有一席之地。大豆产业要全面推进现代化进程,必须大力发展大豆产品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提高大豆产业的比较效益。从以初级产品为主转向发展深加工产业,实现农副产品转化增值,用现代技术改造农业,使之成为有活力的外向型的现代产业部门。国际先进经验证明,没有发达的农产品加工业,就没有农产品的商品化和产业化。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大都在2.03.7:1,而我国只有0.6:1;发达国家工业生产的食品占消费的90,而我国仅占25;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程度达到80以上,而我国只有45,其中两次以上的深加工只占到20。本项目的建设,采用国际先进工艺,通过对大豆产品的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加工水平,提高加工转化增值率,促进产业升级,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振兴。大豆中所含植物化学成分的生理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大豆所含异黄酮中的燃料木黄酮对乳腺、甲状腺和胃肠癌的癌细胞增生有抑制作用。在快速的经济发展中存在着巨大的地域差异和贫富差异。中国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蛋白摄入不足问题应较普遍存在,城镇和沿海地区营养过剩导致慢性病盛行。2000年世界人口超过60亿,约1/7的人口蛋白摄入不足,而另一方面世界富裕人口每年要花费上百亿美元医治许多疾病。当今追求健康已成为国际潮流,新观点是强调通过健康食品进行疾病的预防,发展大豆食品则能同时帮助解决上述两个问题。经调查表明,经常食用豆制品的日本人的骨质疏松症发病率比欧美人要低的多。这些潜在需求中的市场,将随人类生活的改善对健康的需求而变为现实的市场。转基因大豆是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之一,1998年全世界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达2910万公顷,其中转基因大豆为1500万公顷,占51.5%。近年来,转基因大豆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中国已成为美国大豆的主要进口国,因此大量的转基因大豆已进入我国。1998年,英国科学家指出,转基因作物可破坏动植物免疫功能。此后,欧洲掀起强烈的反对浪潮,人们把转基因食品喻为一种害人的“怪物”。日本等国对转基因食品也严加监控。人们担心它的毒副作用及过敏反应等不良后果。作为大豆原产地、品种资源十分丰富的我国,应抓好非转基因大豆的生产与加工,特别在对欧、日等国出口大豆及大豆食品方面,发挥自己的优势。目前我国大豆与美国大豆相比,虽然生产成本较高,出油率偏低一点,但是均为非转基因产品,而且蛋白质含量高。现在人们对转基因生物和非转基因生物的认识还不是很明确,欧洲国家拒绝接受转基因产品,随着人们对天然食品的追求和对大豆营养、医学价值的认识,我国非转基因大豆的地位必然会提高,其食用价值必然会提升,出口极具潜力。总之,白山市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是目前国内的绿色食品生态基地。该项目的原料为非转基因大豆,鄂莫两旗是自治区高油、高蛋白大豆主产区。因此,白山市在大豆主产区建设现代化大豆综合深加工项目,实现就地深加工成高附加值产品,能起到稳定本地区大豆价格的调节左右,促进大豆生产的稳定增长,提高大豆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解决目前本企业现有的大豆浸油的副产品豆粕的综深加工问题,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3.2玉米深加工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吉林省是我国粮食的主产区之一,2004年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创历史新高,粮食播种面积821.6万公顷,粮食产量3135万吨,其中玉米产量达1050万吨,占粮食产量的三分之一。长期以来为解决我国13亿的吃粮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与其他产粮大省比较,玉米加工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2004年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提出: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政府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过去农业为我国工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我国已经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的经济实力。建设大型玉米深加工企业,对玉米进行深层次的加工,使玉米增值,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提高种植玉米的经济效益,增强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是在玉米产区落实国家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吉林省玉米资源丰富,常年玉米产量均在1000万吨以上,而且增产的潜力还很大,因此发展玉米深加工工业,不仅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同时还可以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为振兴吉林经济。玉米是我国最丰富的农作物之一,产量已超1亿吨,占全国粮食产量的22%以上,占世界玉米产量的21%左右,居世界第二位。目前我国玉米加工业存在着加工技术落后,深加工和综合利用能力差,以及企业规模小、产品成本高、区域布局不合理等问题。玉米加工量仅占玉米总产量的10%左右,70%则直接用于饲料,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明显差距,经济效益未能得以很好地发挥。由于玉米加工转化能力差,我国玉米长期出现产大于销的局面。玉米产大于销局面的出现,一是导致粮食价格下降,卖粮难,影响农牧民收入的提高和种粮的积极性,二是增加仓储压力,增加国家财政负担。要解决玉米滞销给国家、地方和农牧民带来的压力,加快玉米深加工行业的发展显得尤为必要。国家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行动计划和全国食品工业“十五”发展规划都将玉米深加工列为重点发展产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甲乙丙合作协议合同范本
- 村级修桥安全协议书范本
- 顺义活塞机采购合同范本
- 股权转让合同的解除协议
- 私人财产投资协议书范本
- 汽修店工人雇佣合同范本
- 股东退休强制退股协议书
- 浙江小型仓库租赁协议书
- 自建房模具出售合同范本
- 水稻种植托管服务协议书
- 环氧地坪施工合同
- WS 444.2-2014医疗机构患者活动场所及坐卧设施安全要求第2部分:坐卧设施
- GB/Z 40637-2021古籍印刷通用字规范字形表
- GB/T 3608-2008高处作业分级
- 2023年涉县水库投资管理运营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管理学原理(南大马工程)
- 律师事务所招投标书
- 苏州天马医药集团天吉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搬迁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全本公示本)
- 绿化项目设备配置方案
- 安徽硅宝有机硅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8500吨偶联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国际技术转让合同(中英文对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