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四川省宣汉县发展有机农业的可行性.doc_第1页
试论四川省宣汉县发展有机农业的可行性.doc_第2页
试论四川省宣汉县发展有机农业的可行性.doc_第3页
试论四川省宣汉县发展有机农业的可行性.doc_第4页
试论四川省宣汉县发展有机农业的可行性.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论四川省宣汉县发展有机农业的可行性 摘要:四川省宣汉县在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政府扶持方面虽然并不如上海、东北等地优越,但也有着其发展有机农业独特的优势和可行性。本文就上述方面对宣汉县发展有机农作物种植、有机畜牧养殖和有机产品加工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而了解宣汉县发展有机农业的可行性。关键词:发展 有机农作物有机畜牧业有机产品必要性 可行性 有机农业是指按照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关系,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促进生态平衡、物种的多样性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发展集生态、社会、经济为一体的合理的、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促进优质食品的生产,同时保护土壤、增加土壤肥力,并尽量减少环境污染及不可更新的自然资源的消耗。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对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缓解农业污染,推进农业标准化和生态化建设,全面提升农业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具有重大推动作用。 一、我县发展有机农业的必要性1、有机农业是生态农业的有效形式。有机农业倡导先进、科学的生产方式,不仅可以解决化肥、农药对土壤的侵蚀和带来的环境污染,还可以防止有益天敌因化学农药而大量死亡,以及害虫因此而产生抗性的负面影响,有利于生物种群的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同时,有机农业还可以减少农产品有毒物质的残留,生产出健康有益的安全产品(食品)有机产品(食品),可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农业向优质、高效、安全和可持续方向发展。2、有机产品(食品)在国内外拥有巨大的市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对传统方式生产出来的食品的安全和营养系数产生质疑,更多的人开始追求健康安全的有机食品。据国际贸易中心统计,2007年,全世界有机产品零售总额约400亿美元,预计到2010年,有机产品全球销售总额有望突破600亿美元。可见,有机产品的需求量与日俱增。而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内市场更是潜力巨大。既然发展有机农业如此必要,那我县是否有发展它的可能呢?二、总述我县发展有机农业的可能性1、天时地利。宣汉县位于四川盆地的东北部,靠近大巴山地区,是典型的盆周山区。近年来,为保护长江上流的生态环境,县里响应省委号召,要求上游农民退耕还林。现在,退耕还林工作已取得很好成绩,全县森林面积达32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6.65%。印度加尔各答农业大学的德斯教授算了一笔账,一棵50树龄的大树,除去花、果实和木材价值,它产生氧气、吸收有毒气体、防止大气污染、增加土壤肥力、涵养水源、为鸟类和其他动物提供繁衍场所等六项价值总计约19.6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60多万元。如此比较,宣汉县的绿化将为有机农业的发展提供不可估量的价值。2、生物物种丰富。四川是中国的农业大省,是全国最大的粮、油、猪生产基地。而作为川东最大城市里最大的县的宣汉,农业的生产自然也不在话下。我县优良的枇杷、猕猴桃、茶叶、黄牛、猪等物种为发展有机农业提供了基础。3、适应我省生态建设的目标。四川省省长在就生产生态立省战略进行演讲时曾明确提出生态四川,就是要通过20年不懈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生态经济发达、生态文化繁荣的生态经济强省。张省长还指出,四川将着力推动传统增长模式向循环经济模式转变,大力发展生态农牧业、生态能源和生态旅游业。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得天独厚的光热水土条件,大力发展特色农牧业,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由此可见,宣汉县发展有机农业适应我省生态建设目标,必将得到省、市委的大力支持。4、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据四川省农业厅提供的材料,宣汉县东乡镇黄金槽村科技农业示范园区内的优质枇杷、葡萄、桃、草莓等水果年创收产值700多万元,该村每户增收300多元。胡家镇在“公司+农户”模式带动下,全镇发展奶牛3000多头,1800多户奶牛户年收入在3000元以上。峰城、五宝、南坝等多个乡镇以南坝巴人村、佳肴食品公司为依托发展黄牛,黄牛产值年创利税1300多万元。在铁的事实面前,我们不得不说,我县发展有机农业是可能的。下面,我们从不同方面来细看一下我县发展有机农业的可行性。(一)发展有机种植业的可行性分析1、土壤健康肥厚。健康的土壤是有机产品生产的必要条件,只有在健康的土壤上,才能生长出旺盛、抗病性强的作物。宣汉县土壤多为壤土,加之位于成都平原,种植历史悠久,土层深厚,土壤质地疏松,适合作物根系生长和正常发育。有机农业理论认为,土壤是一个有生命的系统,对土壤必须要进行培育,土壤肥沃了,会增加大量的微生物,再通过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供给作物养分。而用地与养地结合是不断培育土壤,实现有机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宣汉县有机肥施用多,并且对农田进行秸秆还田、残茬覆盖,加速了土壤熟化,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宣汉县种植作物还实行谷豆麦轮作,用养结合,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所以,经过千百年来如此不断的重复,土壤健康肥厚,对有机农作物生长十分有利。2、有机肥源广阔。有机肥料种类主要包括农家肥、堆沤肥、矿物肥料、绿肥和生物菌肥。农家肥是有机农业生产的基础,大量施用农家肥可以促进有机农业生产中种植与养殖的有效结合,实现低成本的的良性物质循环。宣汉县常用的猪粪、鸡鸭鹅粪、羊粪、牛粪等粪肥和稻草灰、草木灰等灰肥都是氮、磷、钾含量较高的农家肥。堆沤肥种类较多,但宣汉县最常见的有厩肥和沼气肥。我县家禽饲养多,猪圈肥、牛栏肥、羊圈肥、鸡窝肥等厩肥丰富。沼气肥是有机物在封闭、嫌气条件下发酵制取沼气后的残留物,是一种优质的、综合利用价值大的有机肥料。近年来,在县政府的规划号召下,宣汉县各乡镇已建成大量的沼气池,除供给电源之外,沼气肥也大量用于农作物的肥源。绿肥能提供较大量的新鲜有机物质和钙等养分,同时减少水、土、肥的流失。而宣汉县的各种麦草、稻草、玉米杆等都是常见的绿肥。3、适合有机农业生产基地的建设。有机生产基地是有机产品的初级加工、加工产品、畜禽饲料的生长地,产地的生态环境条件直接影响有机产品的质量。宣汉县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壤污染程度小甚至未受污染,离繁华都市、工业区较远,周围也没有污染源。另外,土壤具有较高肥力且拥有较好的施肥培肥技术(上一点已阐述),植被密集,水土保持好。而且,几千年来的种植模式决定我县具有立体种养综合利用的基地建设技术体系,例如“松木茶叶、蘑菇牧草牛羊”的山区立体种养模式(具体的将在有机畜牧养殖的可行性分析中进行讲述)。4、野生植物种类多,数量大。生长在除收获以外不施加任何人工影响的、具有明确物理边界环境中的野生植物可以认证为有机产品。地处深山,自然条件优越,拥有国家林场万倾的宣汉县观山乡野生猕猴桃数量大,易采摘。虽然目前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发,但仍然存在极大浪费,开发潜力还很大。而我县其他森林茂密地区,松树菇、桐籽菇等野生蘑菇量大质好,市场需求也大。但我县仍需加强野生植物采摘的规模化、标准化建设。(二)发展有机畜牧养殖的可行性分析1、山区本身养殖条件优越。宣汉县地处山区,而一来山区农村的杂粮、农副产品及饲草饲料资源丰富,养畜成本低;二来山区农村无工业污染,按业内人士的形象说法是:“养畜喝的是矿泉水,吃的是中草药,长的是保健肉”属于绿色、无公害畜产品。2、饲料充足,青、精饲料搭配合理。在有机畜牧养殖业中,饲料是养殖的物质基础。饲料应满足多元化和营养全面化的要求,这就需要青、精饲料搭配得当。宣汉县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且充足,为青草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青草的量大质好以及青干草的大批储量组成了我县畜牧养殖的青饲料。而和谷类、油料类、豆科类植物都是良好的精饲料。宣汉县油菜、南瓜、豌豆等的大量种植,其籽实、油渣及皮壳,以及马铃薯、甘薯等的块根、块茎,都是畜牧养殖的充足稳定的饲料来源。3、放牧、放养地方宽敞,自由度高。有机家畜的饲养必须满足动物的最高福利,而这些福利除了健康状况、寿命、繁殖能力、生理行为指标之外,还包括良好的饮食和自由的运动。这就要求我们为其提供良好的圈舍和允许其最大限度满足其自然行为的自由放牧放养区。家畜在放牧放养季节将自由接受牧草,因此需要足够的自由活动土地。宣汉县是典型的山地地区,大量土地由于开垦、耕种不便而任由其自由生长。加之森林覆盖率高,大量的山地区域可被用来自由放牧,畜牧基地建设改装方便。并且,还可以种植其他作物,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例如“松木茶叶、蘑菇牧草牛羊”的山区立体种养模式,在荒废的山坡上种植松木,松木下开辟茶园,其下种植牧草,牧草为牲畜提供充足的青饲料,而在茶叶收获之后,自由放牧牲畜。另外,松木下雨季不仅茶树、牧草生长旺盛,各种蘑菇尤其是松树菇长势好、产量大,而且颇受市场欢迎。这样,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形成良性的有机生态循环,而且提高了作物和牲畜的经济效益。4、政府的大力支持。宣汉县畜牧食品局开通了“返乡农民工”规模养殖手续办理绿色通道,对大规模畜牧养殖提供了政策优惠。2007年以来,先后争取到国家、省财政强农惠农畜牧业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项目资金800万元、生猪调出大县奖励项目资金1130万元、生猪改良补助项目50万元、能繁母猪直补资金762万元、能繁母猪和奶牛保险资金360万元、肉牛生产项目资金100万元、优质肉牛产业化项目50万元,这些都给予了农民以资金支持。此外,宣汉县畜牧技术人员经常现场指导圈舍修建、疫病防治、饲养管理技术,帮助解决各种养殖技术难题,并免费提供引种和销售信息。而且畜牧食品局多次聘请省畜科院养猪研究所专家培训指导现代养猪技术,给予农户以技术指导。(三)发展有机产品加工的可行性分析1、交通的改善,提高了销售效率。产品的运输是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产品流通的重要环节,而交通的便捷与否无疑是产品运输的关键所在。近二十几年来,宣汉县共出动劳动力13240万次,修涵洞8276道,新建大桥7座,中桥43座,小桥58座,县、乡、村公路新(改)建的宣南、宣胡路等1379公里。截至2003年底,我县已完成公路达3495公里,初步形成三横三纵“井”字形运输骨架,连接各县、乡、镇,延伸至各个村社的分布均匀、布局合理的交通网络已经形成。公路网络的形成极大地活跃了山区经济,常年来生猪、茶叶等农副产品的收购和蔬菜、牛肉等的外运,物畅其流,大大提高了销售效率。2、加工历史基础好,加工工艺较为成熟。我县早在八十年代末就形成一批小型加工企业,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加工工艺流程和工业技术。例如宣汉黄牛,被定为宣汉县地理标志产品之后,不仅黄牛的养殖得到普及,而以此为依托发展起来的牛肉干、牛肉条、牛肉丝的加工也成了宣汉的特产。由以上分析可见,四川省宣汉县发展有机农业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条件,有机农业在宣汉县扎根的想法是可行的。参考文献:【1】 杜相革,董民.有机农业导论.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6.5【2】 民进四川省委.关于制定四川有机农业规划的建议.109号提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