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大学体育三教案.docx_第1页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大学体育三教案.docx_第2页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大学体育三教案.docx_第3页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大学体育三教案.docx_第4页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大学体育三教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道酬勤 人道酬真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公共体育课程(毽球)教学设计设计人:蒲继涛教研室:大一公共体育教研室时 间:2015年6月25日毽球教学进度计划课次教学内容11、 毽球运动概述2、 毽球运动的基本技术3、 毽球运动竞赛规则与裁判法4、 毽球运动损伤及其预防21、 预备姿势学习2、 移动技术:学习前上步、并步、滑步3、 踢球技术:学习脚内侧踢球技术31、 复习:预备姿势、前上步、并步和脚内侧踢球技术2、 学习移动技术:后撤步、交叉步、转身上步技术3、 学习踢球技术:脚外侧踢球技术41、 复习移动技术:前上步、后撤步、并步、滑步、交叉步、转身上步技术2、 复习脚内侧、脚外侧踢球技术3、 学习正脚背踢球技术51、 复习移动技术2、 复习脚内侧、脚外侧、正脚背踢球技术61、 复习踢球技术2、 学习正脚背发球技术3、 学习大腿触球技术4、 学习脚内侧起球技术71、 复习正脚背发球技术2、 复习大腿触球技术3、 复习脚内侧起球技术4、 学习胸部触球技术81、 复习正脚背发球和触球技术2、 复习脚内侧起球技术91、 复习脚内侧踢球技术2、 复习正脚背发球与触球技术3、 学习脚内侧传球技术101、 复习脚内侧踢球、正脚背发球和触球技术2、 复习脚内侧传球技术和脚内侧起球技术3、 学习正脚背传球技术111、 复习发球技术和触球技术2、 复习传球和起球技术3、 学习脚踏攻球技术121、 复习传球技术和起球技术2、 复习脚踏攻球技术和触球技术131、 复习脚内侧踢球技术2、 复习正脚背发球技术3、 复习大腿、胸部触球技术141、复习脚内侧踢球技术2、复习正脚背发球技术15考试16考试毽球教案第1周(理论课)一、 教学内容:1体育养生2体育养生内容3体育养生的原则、价值二、教学目标:1、通过对体育养生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建立养生的基本概念;2通过体育养生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根据自身实际,了解生活中不利于养生的习惯和行为,建立科学养生观念;3通过本次课学习,使学生能根据养生的基本原则制定生活中的健身计划和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养成科学养生习惯。二、 教学过程:1体育养生的内涵: 体育养生是通过人体自身的姿势调整、呼吸锻炼、意念控制,使身心融为一体,达到增强人体各部分机能,诱导和启发人体内在潜力,起到防病、益智、延年的作用,齐内容包含了医学、哲学、佛学、武学、养生学等多种文化特质。2体育养生学内容2.1导引2.2武术3 体育养生的原则3.1松静自然3.2动静相兼3.3练养结合3.4循序渐进3.5持之以恒4 体育养生的价值4.1体育养生对神经系统的作用4.2体育养生对呼吸系统的作用4.3体育养生对血液循环系统的作用4.4体育养生对身体素质的作用4.5 体育养生对消化系统的作用4.6体育养生对消化吸收系统的作用4.7体育养生对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的作用4.8体育养生对认知心理的促进4.9体育养生思想对人格心理的促进4.10体育养生对情绪心理的促进4.11体育养生有利于促进人民健康4.12体育养生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毽球教案(技术课1)第2周教学内容1预备姿势学习2学习前上步、并步、滑步踢球技术3学习脚内侧踢球技术教学任务1通过本次课学习,初步掌握毽球快速启动技术;2通过本次课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前上步、并步和滑步移动技术;3通过本次课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踢球技术之脚内侧踢球技术。教学重点1移动技术教学;2脚内侧踢球技术学习教学难点1移动身体重心的稳定2脚内侧踢球击球时机的把握3踢球及球面端平课的部分时间分配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法开始部分253139一、课堂常规:1 体育委员整队;2 检查报告人数;3师生问好;4教师宣布本次课内容5安排见习生。二、准备活动:1慢跑800-1000米2徒手操:1)扩胸运动;2)踢腿运动;3)体侧运动;4) 体转运动;5)腹背腰绕环运动;6)弓步压腿运动;7)仆步压腿运动;8)手腕、踝关节活动。组织:(如图1)图1要求:1 集合快、静、齐;2 精神振奋组织:成两路纵队;组织:(如图2)图2要求:动作正确、大方、有力,各关节充分活动开。基本部分6752435一、学习预备姿势技术:运动员在起动、移动和击球前所采用的合理的身体姿势,称为准备姿势。1前后开立准备姿势动作方法:两脚前后开立略比肩宽,脚内侧着地,两脚尖正对前方,脚跟自然提起,膝关节保持一定的弯曲内扣。上体稍前倾,重心靠前,两臂放松,自然弯曲置于体侧。两脚保持微动状态,两眼注视来球,身体适当放松,保持微动状态。2左右开立准备姿势动作方法:两脚左右平行开立与肩同宽,脚跟提起,脚掌内扣,两膝稍弯曲内扣。上体稍前倾,重心在两脚中间,两臂放松,自然弯曲置于体侧。两脚保持待动状态,两眼注视来球,全身肌肉适度紧张,身体始终保持微动。二、学习移动技术:1前上步:动作方法:运动员前上步或斜前上步时,踢球腿蹬地,支撑腿向前或者斜前方向迈出一步,踢球腿摆动成踢球准备姿势。2并步:动作方法:后撤时,支撑腿向后蹬,重心后移,同时踢球腿向后迈出一步,支撑腿摆动成踢球准备姿势。3滑步: 动作方法:左右开立准备姿势,左(右)脚发力侧蹬地面,重心侧移,同时右(左)脚向侧迈出,左(右)脚迅速地跟上,可连续滑步,也是一次以上的并步移动连续完成的移动步伐。三、学习踢球技术:1脚内侧踢球技术盘踢前双脚自然分开站立,近似肩宽,然后双膝微屈稳站。同时一手将毽子在胸前抛起、离手高度为30公分左右。在毽子下降时、一脚站立、用另一脚内侧二分之一将毽子踢起,高度以齐腰为准,一般不过胸。然后换另一脚用同样方法形成互换交踢。右脚盘踢时身体要微向右转,左脚盘踢时身体要微向左转、支撑腿不动。盘踢时要求膝向外侧将小腿向内侧自然抬起,距地面40公分至50公分左右时接触毽子。毽子踢起时与身体的距离不要太近或太远。一般离身体40公分至 50公分的位置较为适宜。(如图一)图一技术要领:1身体平衡;2腰似锦,膝如轴,纵身猿,落地燕;教学组织:(如图3)图3教学方法:1、教师先示范毽球预备姿势,激发学生练习兴趣;2、教师讲解技术动作要领;3、学生模仿练习;4、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5、听口令学生练习;6、纠正错误动作。 教学要求:练习时积极主动,相互学习帮助,共同提高,听讲时注意力集中。组织:如(图3)教学方法:1、教师先示范毽球前上步、并步和滑步技术,激发学生练习兴趣;2、教师讲解技术动作要领;3、学生模仿练习;4、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5、听口令学生练习;6、纠正错误动作。 教学要求:练习时积极主动,相互学习帮助,共同提高,听讲时注意力集中。组织:如(图4)图4教学方法:1、教师先示范毽球脚内侧踢球,激发学生练习兴趣;2、教师讲解技术动作要领;3、学生模仿练习;4、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5、听口令学生练习;6、纠正错误动作。 7、学生依据技术动作要领认真练习,单脚完成50次踢球,换异侧脚练习,注重加强弱侧脚的练习。练习方法:1空踢模仿技术动作;2一踢一接;3三踢一接;4弱侧脚一踢一接;5弱侧脚三踢一接;6左右两脚交替踢练习。教学要求:1练习时积极主动,相互学习帮助,共同提高,听讲时注意力集中;2展宽、上体正直、膝关节外展、甩动及球面扣踝发力,及球面端平。结束部分853一、集体放松活动:二、小结:教师讲评本次课学习情况,宣布下次课内容组织:(如图5)图5要求:放松活动时全身协调,积极参与,心率基本恢复到课前水平。课后小结毽球教案(技术课2)第3周教学内容1复习:预备姿势、前上步、并步和脚内侧踢球技术2学习移动技术:后撤步、交叉步、转身上步技术3学习踢球技术:脚外侧踢球技术教学任务1通过本次课学习,初步掌握脚外侧踢球技术要领,有效激发学生练习兴趣;2通过本次课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毽球预备姿势、前上步、并步、滑步、后撤步、交叉步和转身上步移动技术,并能应用于练习的实践;3通过复习巩固提高脚内侧踢球技术。教学重点1复习脚内侧踢球技术;2学习脚外侧踢球技术。教学难点1踢球时膝关节放松;2脚外侧踢球时击球时机的把握。课的部分时间分配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法开始部分253139一、课堂常规:1 体育委员整队;2 检查报告人数;3师生问好;4教师宣布本次课内容5安排见习生。二、准备活动:1慢跑800-1000米2徒手操:1)扩胸运动;2)踢腿运动;3)体侧运动;4) 体转运动;5)腹背腰绕环运动;6)弓步压腿运动;7)仆步压腿运动;8)手腕、踝关节活动。组织:(如图1)图1要求:1 集合快、静、齐;2 精神振奋组织:成两路纵队;组织:(如图2)图2要求:动作正确、大方、有力,各关节充分活动开。基本部分67310151227一、复习毽球预备姿势:1复习左右开立的预备姿势:技术动作要领:高重心、重心在两支撑脚之间左右微动。2复习前后开立的预备姿势:技术要领:高重心,重心在两支撑脚之间前后微动。 二、复习移动技术:1前上步技术复习技术动作要领:(略)2并步技术复习技术动作要领:(略)3滑步技术复习技术动作要领:(略)三、复习脚内侧踢球技术技术要领:展宽、膝外展、及球面端平、扣踝发力击球,及时调整人球距离。四、学习移动技术:1后撤步技术学习:动作要领:后撤时,支撑腿向后蹬,重心后移,同时踢球腿向后迈出一步,支撑腿摆动成踢球准备姿势。2转体上步技术学习动作要领:左(右)转体时,以右(左)脚为支撑轴,左(右)脚向后蹬地,重心下降稍后移,以髋关节带动向左(右)转体90180度,成踢球准备姿势。3交叉步技术学习动作要领:向右(左)交叉移动时,左(右)脚向右(左)侧蹬地,把身体重心移到右(左)脚,左(右)脚从右(左)脚前向右(左)侧交叉迈出,同时右(左)脚向外侧蹬地,从左(右)脚后侧迈出,成踢球准备姿势。五、学习脚外侧踢球技术右脚拐踢时,左腿为支撑腿左脚脚尖向左方向站立,与身体形成45角。左膝微屈,身体成半下蹲姿势,然后右大腿用力向左摆动,右小腿同时抬起,右脚腕呈勾形,用右脚外侧后1/2处将下降的毽子踢起,高度可比盘踢略高一些,但一般以齐胸为准。然后迅速将右脚脚尖向右站立,与身体形成45角、右膝微屈用左脚以与右脚拐踢时的同样方法进行拐踢,形成左右互换交踢。拐踢起的毽子要求正对身前、直上直下而不是左右摆动。踢起的毽子距胸前50公分左右较为宜。(如图一)图一技术要领:1眼盯托,慢起脚;2展宽、膝关节内扣;3支撑腿稍曲,取得较低的击球点;4勾脚尖,端平击球面。教学组织:(如图3)图3教学方法:1、教师先示范毽球预备姿势,移动技术和脚内侧踢球技术动作要领,激发学生练习兴趣;2、教师讲解技术动作要领;3、学生依据技术要领认真练习;4、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教学要求:练习时积极主动,相互学习帮助,共同提高,听讲时注意力集中。组织:如(图3)教学方法:1、教师先示范毽球后撤步、转体上步、交叉步技术动作要领,激发学生练习兴趣;2、教师讲解技术动作要领;3、学生模仿练习;4、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5、纠正错误动作。 教学要求:1练习时积极主动,相互学习帮助,共同提高,听讲时注意力集中。2听口令及时移动。组织:如(图3)教学方法:1、教师先示范毽球脚脚外侧踢球(拐踢)技术,激发学生练习兴趣;2、教师讲解技术动作要领;3、学生模仿练习;4、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5、纠正错误动作;6、学生正误对比示范,教师讲评。7、学生分组练习。教学要求:1练习时积极主动,相互学习帮助,共同提高,听讲时注意力集中;练习方法:1徒手空踢,体会技术要领;2单脚踢球练习,体会击球部位;3左右脚交替踢,练习踢球高度过头,强化弱侧脚的练习;4采用定时计数或定数计时;5一抛一接练习6两人踢球练习7多人踢球练习结束部分853一、集体放松活动:二、小结:教师讲评本次课学习情况,宣布下次课内容组织:(如图5)图5要求:放松活动时全身协调,积极参与,心率基本恢复到课前水平。课后小结毽球教案(技术课3)第4周教学内容1复习移动技术:前上步、后撤步、并步、滑步、交叉步、转身上步技术2复习脚内侧、脚外侧踢球技术3学习正脚背踢球技术教学任务1通过本次课学习,初步掌握正脚背踢球技术;2通过本次课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毽球前上步、后撤步、并步、滑步、交叉步、转体上步等等移动技术,并能应用于实战;3通过复习巩固提高脚内侧、脚外侧等踢球技术。教学重点1脚内侧踢球技术复习;2正脚背踢球技术学习;3移动技术与踢球技术的有机融合;教学难点1膝关节的放松;2踢球部位正确;3击球时机的把握;4击球后的托送球。课的部分时间分配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法开始部分253139一、课堂常规:1 体育委员整队;2 检查报告人数;3师生问好;4教师宣布本次课内容5安排见习生。二、准备活动:1慢跑800-1000米2徒手操:1)扩胸运动;2)踢腿运动;3)体侧运动;4) 体转运动;5)腹背腰绕环运动;6)弓步压腿运动;7)仆步压腿运动;8)手腕、踝关节活动。组织:(如图1)图1要求:1 集合快、静、齐;2 精神振奋组织:成两路纵队;组织:(如图2)图2要求:动作正确、大方、有力,各关节充分活动开。基本部分67152537一、复习移动技术:1前上步技术复习技术动作要领:(略)2后撤步技术复习技术动作要领:(略)3并步技术复习技术动作要领:(略)4滑步技术复习技术动作要领:(略)5交叉步技术复习技术动作要领:(略)6转体上步技术复习技术动作要领:(略)二、复习踢球技术:1脚内侧踢球技术技术要领:(略)2脚外侧踢球技术技术要领:(略)五、学习正脚背踢球技术(绷踢技术)绷踢法近似足球中的踮球,双脚自然站立、用一手将毽子在胸前抛起,离手高度约为10至20公分,一腿为支撑腿,另一腿先屈膝、后脚跟随之抬起、脚尖猛离地面将下降的毽子用脚中趾趾跟部位踢起,待毽子再下降时、起另一脚用同样方法踢起形成互换交踢。绷踢时要微收腹、稍低头、全身放松。绷毽时脚掌离地面高度约为20至30公分。毽子踢起高度距地面约为40至60公分较为适宜。(如图一)图一技术要领:1展宽2膝关节放松3崩脚尖,击球瞬间膝关节伸直教学组织:(如图3)图3教学方法:1、教师先示范毽球前上步、后撤步、并步、滑步、交叉步、转体上步等移动技术和脚内侧踢球、脚外侧踢球技术动作要领,激发学生练习兴趣;2、教师讲解技术动作要领;3、学生依据技术要领认真练习;4、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5、学生正误对比示范,教师统一辅导;6、学生分组练习。 教学要求:练习时积极主动,相互学习帮助,共同提高,听讲时注意力集中。组织:如(图3)教学方法:1、教师先示范毽球正脚背踢球(绷踢)技术,激发学生练习兴趣;2、教师讲解技术动作要领;3、学生模仿练习;4、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5、纠正错误动作;6、学生正误对比示范,教师讲评。7、学生分组练习。教学要求:练习时积极主动,相互学习帮助,共同提高,听讲时注意力集中。练习方法:1空踢模仿技术要领2一抛一接,体会击球部位3两脚交替踢,注重加强弱侧脚的练习4两人对踢,体会膝如轴结束部分853一、集体放松活动:二、小结:教师讲评本次课学习情况,宣布下次课内容组织:(如图5)图5要求:放松活动时全身协调,积极参与,心率基本恢复到课前水平。课后小结毽球教案(技术课4)第5周教学内容1复习移动技术2复习脚内侧、脚外侧、正脚背踢球技术教学任务1通过本次课复习,巩固提高毽球移动技术,并在毽球练习的实践中灵活应用;2本次课复习,巩固提高踢球技术,在教学实践中能依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不同的技术。教学重点踢球技术复习教学难点1移动技术与踢球技术的组合;2踢球击球时机的掌握课的部分时间分配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法开始部分253139一、课堂常规:1 体育委员整队;2 检查报告人数;3师生问好;4教师宣布本次课内容5安排见习生。二、准备活动:1慢跑800-1000米2徒手操:1)扩胸运动;2)踢腿运动;3)体侧运动;4) 体转运动;5)腹背腰绕环运动;6)弓步压腿运动;7)仆步压腿运动;8)手腕、踝关节活动。组织:(如图1)图1要求:1 集合快、静、齐;2 精神振奋组织:成两路纵队;组织:(如图2)图2要求:动作正确、大方、有力,各关节充分活动开。基本部分672740一、复习移动技术:1前上步技术复习技术动作要领:(略)2后撤步技术复习技术动作要领:(略)3并步技术复习技术动作要领:(略)4滑步技术复习技术动作要领:(略)5交叉步技术复习技术动作要领:(略)6转体上步技术复习技术动作要领:(略)二、复习踢球技术:1脚内侧踢球技术技术要领:(略)2脚外侧踢球技术技术要领:(略)3大腿磕球技术技术要领:(略)4正脚背踢球技术技术动作要领:(略)教学组织:(如图3)图3教学方法:1、教师示范毽球前上步、后撤步、并步、滑步、交叉步、转体上步等移动技术动作要领,激发学生练习兴趣;2、教师讲解技术动作要领、技术难点;3、学生依据技术要领认真练习;4、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5、学生正误对比示范,教师统一辅导;6、学生分组练习。 教学要求:练习时积极主动,相互学习帮助,共同提高,听讲时注意力集中。组织:如(图3)教学方法:1、教师示范脚内侧踢球、脚外侧踢球、正脚背踢球、大腿磕球技术,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教师讲解踢球的技术动作要领;3、学生分组依次分不同时段练习不同的踢球技术;4、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5、纠正错误动作。 教学要求:1练习时积极主动,相互学习帮助,共同提高,听讲时注意力集中。2行动预见性3动作隐蔽性4技术目的性5进攻准确性结束部分853一、集体放松活动:二、小结:教师讲评本次课学习情况,宣布下次课内容组织:(如图5)图5要求:放松活动时全身协调,积极参与,心率基本恢复到课前水平。课后小结毽球教案(技术课5)第6周教学内容1复习踢球技术2学习正脚背发球技术3学习大腿触球技术4学习脚内侧起球技术教学任务1通过本次课学习,初步掌握正脚背发球技术;2通过本次学习,初步掌握大腿触球技术;3通过复习巩固提高脚内侧、脚外侧、正脚背等踢球技术,并在实战中加以应用。教学重点1正脚背发球技术学习;2脚内侧起球技术学习;教学难点1正脚背发球击球时机的把握;2起球之移动取位;课的部分时间分配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法开始部分253139一、课堂常规:1 体育委员整队;2 检查报告人数;3师生问好;4教师宣布本次课内容5安排见习生。二、准备活动:1慢跑800-1000米2徒手操:1)扩胸运动;2)踢腿运动;3)体侧运动;4) 体转运动;5)腹背腰绕环运动;6)弓步压腿运动;7)仆步压腿运动;8)手腕、踝关节活动。组织:(如图1)图1要求:1 集合快、静、齐;2 精神振奋组织:成两路纵队;组织:(如图2)图2要求:动作正确、大方、有力,各关节充分活动开。基本部分6715151720一、 复习踢球技术:易犯错误: 1脚击球时踝关节松弛,造成用力不稳定。2击球时脚尖向上勾,造成毽球受力后向右触碰身体,使球难以控制。3支撑脚站位不当,不能充分利用腰腹力量。4脚内侧踢球时,踢球腿直腿摆击球,击球乏力。5击球刹那,脚型不固定,击球不顺畅。6支撑脚选位不当,影响摆踢发力和击球效果。7击球腿后摆动作紧张,影响前摆速度,击球发力不足。8脚外侧击球时,膝、踝旋内不稳,影响击球的准确性。9对来球判断不准,接球部位没对准来球,将球碰飞。10躲闪转体,接球动作不稳定。二、学习正脚背发球技术正面正脚背发球:1 动作方法:面向球网,双脚前后开立,左脚在前。持球轻轻抛起于右脚前,右腿抬膝送髋从后向前摆动,屈踝绷脚弹抖加力,用正脚背将球踢到对方场区。正面正脚背发球应做到平、快、准。2 技术环节:准备姿势:面向球网,用左脚在前的前后开立准备姿势。抛球与引腿:将球轻抛于右脚前,顺势前移身体重心,然后右腿屈膝屈踝,充分折叠,拉伸腿部肌群,便于增加工作距离和击球力量。摆腿击球:摆腿同时收腹,以髋关节带动大腿、大腿带动小腿、小腿带动脚踝,最后力达正脚背。触球点在体前50cm,离地面约20cm处。侧身正脚背发球:1 动作方法:侧向球网,双脚前后开立,左脚在前。持球轻轻抛起于右脚前,左腿支撑向左转体,顺势右腿向前上方抬膝送髋,屈踝绷脚弹抖加力,用正脚背将球踢到对方场区。侧身正脚背发球应做到平、快、准。2 技术环节:准备姿势:面向球网,用左脚在前的前后开立准备姿势。抛球与引腿:将球轻抛于右脚前,顺势将身体重心移至左腿,左脚全脚掌为支撑面,然后右腿屈膝屈踝,充分折叠,拉伸腿部肌群,便于增加工作距离和击球力量。摆腿击球:摆腿时,上体向左侧旋转,同时收腹,以髋关节带动大腿、大腿带动小腿、小腿带动脚踝,最后力达正脚背。三、学习脚内侧起球技术:脚内侧起球1 动作方法:面向球网,用左脚在前的前后开立准备姿势,两腿微屈,两臂放松垂于体侧,目视来球。当球到位时,身体重心转移至支撑脚上,击球腿大腿带小腿由后向前上方摆动,同时展髋、屈膝、内翻踝。击球瞬间脚内侧端平,以足弓中部将球击出。起球后,身体顺势向前上方送球。2 技术环节:准备姿势:面向球网,双脚前后开立,左脚在前,右脚在后,两腿微屈,两臂放松垂于体侧,目视来球。摆腿:当球飞行到体前一步距离时,以左腿为支撑,将身体重心转移到支撑脚上;击球腿大腿带动小腿,做由后向前上方的摆动。在摆动过程中逐步做到髋关节外张、膝关节弯曲外展、踝关节内翻的基本动作。击球:击球瞬间足弓击球面应端平,用脚内侧足弓中部击球,击球点一般在支撑腿膝关节高度和体前40cm处。击球过程中,动作柔和、大小腿协调、发力适当。随动送球:起球后,身体顺势向前上方送球。3 技法要点:体会展髋屈膝内翻踝动作。初学者多用,触球面积大,要求移动要勤,判断要准。四、学习大腿触球技术用一手将毽子在胸前抛起,离手高度为30公分左右,双脚自然站立,一腿为支撑腿,另一腿提膝将落下的毽子用距膝盖尽头8至10公分处将毽子踢起,然后两腿互相交踢。磕毽的方法与平常踏步十分近似,只是比踏步时腿抬的略向一些,大腿与身体之间大约形成90角,小腿与大腿之间形成略小于90度。与毽子接触点是大腿正前面肌肉的端部,将大腿伸直后可用手摸到。在做磕踢时还要微收腹、稍挺胸,做到脚形不勾也不绷,要求自然放松。抬起脚掌离地面50公分左右,毽子踢起高度距膝盖 30公分左右,距胸前30至40公分即可。(如图二)图二教学组织:(如图3)图3教学方法:1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提示易犯技术错误和纠正方法;2学生分组讨论,纠正技术错误;3依技术动作要领认真练习。教学要求:练习时积极主动,相互学习帮助,共同提高,听讲时注意力集中。组织:如(图4)图4教学方法:1、教师先示范毽球正脚背踢球(绷踢)技术,激发学生练习兴趣;2、教师讲解技术动作要领;3、学生模仿练习;4、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5、纠正错误动作;6、学生正误对比示范,教师讲评。7、学生分组练习。教学要求:1练习时积极主动,相互学习帮助,共同提高,听讲时注意力集中;2提前预判、追球赶步、到位扭胯;3击球前击球腿屈膝后引;4击球后随前放送球。脚内侧起球组织教法:1.老师示范讲解动作要领;2.学生在老师口令下模仿脚内侧起球动作练习;3.老师指导学生原地高低起球练习。先原地起一次低球,约180m高,接着再起一次高球约3m高。反复练习,认真体会起高球的送球动作,提高脚感和控球能力。4.原地两人面对面起球练习。两人面向站立,间距4m,进行相互起球练习。练习时对起球的弧度和落点应根据练习的目的和任务提出要求。教学组织:教学方法:1、教师先示范大腿磕球技术,激发学生练习兴趣;2、教师讲解技术动作要领;3、学生模仿练习;4、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5、听口令学生练习;6、纠正错误动作。 教学要求:1积极练习,认真体会技术动作要领;2膝、踝放松,击球部位膝前8-10厘米;3微收腹、稍挺胸;4击球后球高胸前。结束部分853一、集体放松活动:二、小结:教师讲评本次课学习情况,宣布下次课内容组织:(如图5)图5要求:放松活动时全身协调,积极参与,心率基本恢复到课前水平。课后小结毽球教案(技术课6)第7周教学内容1复习正脚背发球技术2复习大腿触球技术3复习脚内侧起球技术4学习胸部触球技术教学任务1通过本次课学习,初步掌胸部触球技术;2通过本次课的复习,巩固提高大腿触球技术、脚内侧起球技术和正脚背发球技术,使75%的同学能熟练应用。教学重点1起球时对不同形式的来球判断要准确,步法要灵活,要移动重心,保持身体平衡。2发球时要准确判断身体与球网的距离方位等关系。教学难点1发球时尽量做到动作快,摆幅小,隐蔽性强,提高发球质量。2起球注意动作的连接速度和方位的选择,起球要符合与同伴配合的要求。课的部分时间分配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法开始部分253139一、课堂常规:1 体育委员整队;2 检查报告人数;3师生问好;4教师宣布本次课内容5安排见习生。二、准备活动:1慢跑800-1000米2徒手操:1)扩胸运动;2)踢腿运动;3)体侧运动;4) 体转运动;5)腹背腰绕环运动;6)弓步压腿运动;7)仆步压腿运动;8)手腕、踝关节活动。组织:(如图1)图1要求:1 集合快、静、齐;2 精神振奋组织:成两路纵队;组织:(如图2)图2要求:动作正确、大方、有力,各关节充分活动开。基本部分6715151522一、复习正脚背发球技术:技术要求:抛球稳:根据不同的发球方法,应将球抛于发球的适合位置,每次抛球的高度、距离都应相对固定。击球准:要用正确的脚法击球的底部,以便更好地发力。力量适度:作用力的大小与球的性能、落点有密切关系,只有适度的力量才能恰到好处的将球发至对场。 (4)脚型正确。发力顺序:蹬地-送髋-大小腿折叠前摆-膝关节引领-屈踝绷脚弹抖发力-击球后随前-屈髋放松。二、复习大腿触球技术:技术要领:1稍收复、展宽;2膝关节和踝关节放松;3起球高度胸部;三、复习脚内侧起球技术:1起球时,踢球时协调、放松和柔和用力;2起球时机是:毽托落到膝关节处。3击球点:体前40cm,地上膝关节高度;4展宽屈踝内翻踝;5预判准;6移动勤。四、学习胸部触球技术:1 动作方法:起球前,两脚自然开立,两膝微曲做好准备姿势。当球飞到胸前约10厘米处时,对准来球,两臂微屈,自然挺胸,伸膝蹬地直立将身体重心上移。胸部触球瞬间,应主动挺胸,使球自动起于体前。使用胸部起球技术时,注意胸部在触球瞬间应稍微向前主动迎球,并能将球的落点控制在自己前方。当来球偏低时,可采用屈膝姿势,偏高则可跳起胸堵。2 技术环节:准备姿势:面向球网,自然开立,双膝微屈,做好准备姿势。蹬地:当球飞到胸前约10厘米处时,对准来球,两臂微屈,伸膝蹬地直立将身体重心上移。击球:胸部触球瞬间,应主动挺胸,使球由下而上起于体前,落于身体前方。击球点在身体前侧胸部上下高度,击球部位为前胸中部。使用胸部起球技术时,注意胸部在触球瞬间应稍微向前主动迎球。另外,当来球位置偏低时,可采用屈膝姿势击触球;而当来球位置偏高时,则可大力蹬地起跳堵球。随动送球:击球后,立即还原准备姿势,以方便移动或接下一个动作。教学组织:(如图3)图3教学方法:1、教师示范正脚背发球、大腿触球和脚内侧起球技术动作要领,激发学生练习兴趣;2、教师讲解技术动作要领、技术难点;3、学生依据技术要领认真练习;4、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5、学生正误对比示范,教师统一辅导;6、学生分组练习。 发球的练习方法:1徒手模仿,体会基本动作,掌握身体协调发力;2持球发球练习,体会球与脚的接触部位;3对墙发球练习;4隔网发球练习;5指定发球区的各种发球练习。教学要求:练习时积极主动,相互学习帮助,共同提高,听讲时注意力集中。教学组织:(如图4)图4教学方法:1、教师示范胸部触球的技术动作要领,激发学生练习兴趣;2、教师讲解技术动作要领、技术难点;3、学生依据技术要领认真练习;4、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5、学生正误对比示范,教师统一辅导;6、学生分组练习。 练习方法:1徒手模仿练习,体会技术动作;2自抛自触球练习;3双人互抛练习;4双人对踢触球练习;5结合踢球进行以上练习。注意:触球的最核心的技术为提前预判,快速移动,到位降重心,球至体前10cm处,胸堵升重心。结束部分853一、集体放松活动:二、小结:教师讲评本次课学习情况,宣布下次课内容组织:(如图5)图5要求:放松活动时全身协调,积极参与,心率基本恢复到课前水平。课后小结毽球教案(技术课7)第8周教学内容1复习正脚背发球和触球技术2复习脚内侧起球技术教学任务1通过本次课复习,巩固提高正脚背和触球技术;2通过本次课复习,巩固提高脚内侧起球,并在实践中灵活应用。教学重点1发球体会送髋推踢技术动作,掌握不同发球落点的小腿前摆幅度;2起球时对不同形式的来球判断要准确,步法要灵活,要移动重心,保持身体平衡。教学难点1发球击球准确;2注意动作的连接速度和方位的选择,起球要符合与同伴配合的要求。课的部分时间分配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法开始部分253139一、课堂常规:1 体育委员整队;2 检查报告人数;3师生问好;4教师宣布本次课内容5安排见习生。二、准备活动:1慢跑800-1000米2徒手操:1)扩胸运动;2)踢腿运动;3)体侧运动;4) 体转运动;5)腹背腰绕环运动;6)弓步压腿运动;7)仆步压腿运动;8)手腕、踝关节活动。组织:(如图1)图1要求:1 集合快、静、齐;2 精神振奋组织:成两路纵队;组织:(如图2)图2要求:动作正确、大方、有力,各关节充分活动开。基本部分6715151522一、 复习正脚背发球技术技术要求:1击球点体前50cm,地上20cm;2发力顺序:髋发力-大腿-膝-踝-力达脚背;3稍收腹(收腹不同于屈髋)4击球时机:球落地面膝关节高度;5踢球动作整体要求:舒适;6踢球随摆:托送球(放松球)。7击球时脚型固定。发球时要准确判断身体与球网的距离方位等关系二、复习大腿触球技术技术要求:1体前预判;2移动到位;3膝踝放松;4稍收腹。三、复习胸部触球技术技术要求:触球的最核心的技术为提前预判,快速移动,到位降重心,球至体前10cm处,胸堵升重心。四、复习脚内侧起球技术技术要求:1移动勤;2判断准;3击球面向出球方向摆动;4强调突出托送(或放送)球的动作,表现为重心升高。5起球时对不同形式的来球判断要准确,步法要灵活,要移动重心,保持身体平衡。教学组织:(如图3)图3教学方法:1、教师先示范正脚背发球、大腿触球和胸部触球的技术动作要领;3、学生两人一组,依据技术动作要领认真练习;4、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5、采取“竞赛”法,激发学生练习兴趣。教学要求:练习时积极主动,相互学习帮助,共同提高,听讲时注意力集中。教学组织:(如图4)图4教学方法:1教师讲解示范脚内侧起球的技术要领;2学生依据技术动作要领分组认真练习;3教师巡回指导学生练习;4纠正学生常见技术错误;5学生在分组认真练习;6适时采用“竞赛”法,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并提高学生在对抗条件下的传球、起球技术应用能力教学要求:1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传球、起球的练习;2练习时依据技术动作要领认真练习;3同学之间相互帮助,指正错误技术动作;结束部分853一、集体放松活动:二、小结:教师讲评本次课学习情况,宣布下次课内容组织:(如图5)图5要求:放松活动时全身协调,积极参与,心率基本恢复到课前水平。课后小结毽球教案(技术课8)第9周教学内容1复习脚内侧踢球技术2复习正脚背发球与触球技术3学习脚内侧传球技术教学任务1通过本次课学习,初步掌握脚内侧传球技术;2通过本次课复习,巩固提高脚内侧踢球技术、正脚背发球技术和触球技术,并在教学实践中灵活应用。教学重点1发球体会送髋推踢的技术动作,掌握不同发球落点的小腿前摆幅度;2起球时对不同形式的来球判断要准确,步法要灵活,要移动重心,保持身体平衡。教学难点1发球击球准确;2注意动作的连接速度和方位的选择,起球要符合与同伴配合的要求。课的部分时间分配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法开始部分253139一、课堂常规:1 体育委员整队;2 检查报告人数;3师生问好;4教师宣布本次课内容5安排见习生。二、准备活动:1慢跑800-1000米2徒手操:1)扩胸运动;2)踢腿运动;3)体侧运动;4) 体转运动;5)腹背腰绕环运动;6)弓步压腿运动;7)仆步压腿运动;8)手腕、踝关节活动。组织:(如图1)图1要求:1 集合快、静、齐;2 精神振奋组织:成两路纵队;组织:(如图2)图2要求:动作正确、大方、有力,各关节充分活动开。基本部分6710101035一、 复习正脚背发球技术:技术要领:1以对手的弱点为中心;2移动你的对手;二、复习触球技术:1大腿触球技术技术要领:(略)2胸部触球技术技术要领:(略)三、复习脚内侧踢球技术技术要领:(略)四、学习脚内侧传球技术技术方法:1蹬地抬腿送髋托(放)送球;2击球面向出球的方向摆动多一点;3提前预判;4移动到位;5支撑脚脚尖稍外展或正对出球方向;6踢球腿击球部位正对来球,膝关节为轴,摆动、甩动击球面,脚内侧击球部位正对(对准)同伴,托送球。教学组织:(如图3)图3教学方法:1、教师讲解、示范正脚背发球、大腿触球、胸部触球技术,激发学生练习兴趣;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