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期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居民生活方式变化研究——以云南羊坪彝族乡为例结题书.docx_第1页
时期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居民生活方式变化研究——以云南羊坪彝族乡为例结题书.docx_第2页
时期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居民生活方式变化研究——以云南羊坪彝族乡为例结题书.docx_第3页
时期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居民生活方式变化研究——以云南羊坪彝族乡为例结题书.docx_第4页
时期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居民生活方式变化研究——以云南羊坪彝族乡为例结题书.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件5 项目编号GCX13123项目类型创新训练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结题书课 题 名 称 新时期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居民生活方式变化研究以云南羊坪彝族乡为例 项 目 层 次国家级 省级 校级 项 目 负 责 人 熊贵雨 负责人所在学院 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联 系 电 话创新创业中心制表2014年9月项目成员姓名学号所在学院联系电话E-mail熊贵雨11131070马克思主义学院132770905121349504265张圆圆11131078经 济 学 院18627904486727739957蒋再敬11131022马克思主义学院13200737216134950569郭 爱11131018马克思主义学院131007178391445698指导教师姓名职务/职称所在单位联系电话E-mail阎占定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项目进度时间工作内容2013.42013.6设计问卷、准备访谈的问题 、安排行程2013.72013.9实地调研2013.92013.11整理数据、资料 2013.112014.3撰写报告、论文2014.32014.5修改论文2014.5之后论文发表二、项目执行情况(一) 项目主要研究内容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落实和推进,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使农民改变了原有的生活方式,具体表现为劳动生活方式、居住流通生活方式、消费生活方式、文化娱乐生活方式和社会交往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变化,由于传统生活方式和城市生活方式的双重影响,不免对农村生活方式产生冲击,因此关注农民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与发展至关重要,项目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所选调研地居民劳动生活方式状况。在土地已经不是农民唯一选择的情况下,他们的就业现实是怎么样的,在这种就业条件下他们的收入情况如何,以及对工作的满意度等都是要通过调研了解的内容。 2.居民的居住流通生活方式状况。住房以及交通情况的改善很大程度体现着居民生活方式变化的情况。尤其在羊坪彝族乡这样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住房还体现着传统民族文化的继承情况。 3.居民的消费生活方式状况。随着新农村建设,居民的消费水平是否有提高,消费结构是否合理,消费方式以及消费的观念较之以前有否体现出改变。4.居民的文化娱乐生活方式状况。在经济水平有了提高,物质条件比以往优越,居民的选择更多的今天,他们的娱乐生活方式是否跟上了发展的脚步,是否是健康积极的,有利于和谐新农村建设的。5.居民的社交生活方式状况。集体经济已经成为过去式的农村,彼此间的交往在新时期呈现出怎样的情况,交往的目的是出于什么,交往对象的选择有了什么样的新变化,人们选择怎样的交往方式以及交往的频次增多了还是减少了。表格 1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生活方式指标体系框架结构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劳动生活方式职业收入工作时间工作满意度居住流通生活方式住居形式交通工具居住满意度交通满意度消费生活方式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方式消费观念文化娱乐生活方式娱乐时间目的形式满意度社会交往生活方式交往目的交往对象交往方式交往频次(二) 项目主要观点1.务农依旧是主要的劳动生活方式,居民的职业选择受自身条件限制。调查数据显示,从事农业的占54.5%,餐饮服务类(保安、保姆、饭馆、理发店、超市服务员等)占9.6%,个体经商占13%,政府机关占4.9%,不在业的有10.3%。务农和不在业的比例重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的推动以及户籍制度改革的力度加大这些情况下,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农村剩下的大多是无能力外出打工的中老年人。但在受调查的人中,还有36%的人年龄只在3150岁之间,他们之所以选择在家务农或者外出打工一段时间后继续回家务农,最大的原因是自身文化程度、工作技能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在外不能找到满意的职业。就业渠道是扩宽了,可是很多农民的自身素质却不能符合社会的需要。在收入的问题上,22%的家庭月收入在500元1000元之间,48%的收入在1000元2000元,仅有5%的人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而这其中在2500元以上的人只为很少数,依旧有15%的人月收入在500元以下。收入水平并不高,而且收入来源单一,这和农民的职业情况有着直接的联系。他们不能通过外出工作来获得更高额的收入,而本地的农业也还是传统类型的农业,没有发展出好的特色农业或者生产合作社,当纯靠种地卖药材只能勉强维持生活。50岁以下的居民,绝大部分对目前的职业和收入是不满意的,他们希望能得到经济收入更高的职业,以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2.居住条件是最大变化点,交通受到了自然条件的束缚。最近十年来搬迁新居的人达到了55%,即使没住入新房的也对房子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装修,彝族传统木垒房已经难觅踪迹。新建房多 为土坯房,整洁美观,冬暖夏凉,很适宜当地海拔高,温差大的气候特点。交通状况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发展,除了少数几户居住分散的人家,每个村组都已经通了路。但由于恶劣的自然条件,山体经常出现滑坡坍塌等情况,给居民的出行造成了很大困难。在交通方式上,摩托车和三轮车(机动车)占了61%,有24%的人选择步行,12%的人还使用畜力 , 这和当地复杂的地形有很大关系,摩托车和步行在山区道路上比较方便。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这几年村里的环境卫生情况有所下降,村里唯一的一条河布满了垃圾,而垃圾的来源少部分是村民环境卫生意识不强乱扔乱倒导致,更大的原因在于河上游的城市将河作为排污点。 3.教育和医疗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居民的消费结构,消费比例失调。就我们调查的500名对象中,让人们觉得消费压力最大的非别是子女教育51.1%以及医疗消费46%,教育的支出在当地居民口中并不是指学费书费而是指子女在求学期间的生活费。小学结束后继续读书的孩子只能去附近的县城,国家的照顾政策让他们的家庭都能负担学费但是高额的生活费甚至让很多人放弃了继续念书。这一个方面说明了这些少数民族聚居地的经济水平消费水平难以跟上外界的发展进步,另一个方面,通过我们的访谈得知,很多青年人在进入到县城之后出现了超前消费观。其次,他们也出现了娱乐、电话费、交通费、社交应酬费等。农民拥有电动车、洗衣机、冰箱、等家电,由于零售业态的多样化以及营销活动的深入开展,农民的消费方式从单一的集市活动向固定小卖部购买、大型超市购买转变。60%的村民对新型合作医疗对医疗费用的报销还是基本满意的,解决了他们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但是目前的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范围和力度有限,例如:交通事故,工伤,生育等不在报销之列,而且少数民族地区不甚发达,患大病基本需要上城市的大医院,而各个等级的医院报销的程度是有限的,越是医疗条件好的医院报销额度就越小。于是,有34.2%的村民对报销不甚满意,一来是对农村合作医疗的具体制度不了解,导致的认识偏差;二来是合作医疗在现阶段确实很难解决所有看病难的问题。医疗消费仍然占很大的比重,所以要想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特别是在纯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其发展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4.文化娱乐生活方式单一且逐渐丧失民族特色,不良休闲活动滋生 。在调查和访谈中,农民除了做家务,或者是帮着带孩子以外,主要就是在看电视、聊天、打牌、打麻将等,形式比较单一。由于居住区缺少文化体育设施,也没有多余的钱花在诸如唱歌、喝茶、逛街等,所以日常生活比较单调。曾经在劳动之余最主要的娱乐活动就是彝族传统的“打歌”“转转酒”以及火把节的各种活动,现如今随着乡村文化的衰落,民族文化日渐的流失,这些活动都已经不再受重视。只有及少部分人会看书读报、上网,旅游等较高层次文化娱乐活动罕见,在和外界接触频繁后,很多不良娱乐休闲方式如赌博等进入村子,在本就空闲时间多,娱乐方式单一的农场找到了滋生的土壤,赌博之风大盛,成为村里不和谐的一幕。 5.社会交往生活方式简单,目的性较之以前加强。农民平时交往比较多的是街坊邻居,占56.47%;亲戚朋友排在第二位,占22.35%。社会交往在结构上,内容上都很简单,交往频率和交往时间都有所下降,日常交往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偶然性;与此同时,某些交往的目的性却加强了,主要体现在对经济上较自己优越的对象上,农民们出于自己的利益,会积极主动地去和村里掌握着优势经济条件的人,在外发展得好的人,或者在村里有影响力的人联络,以求给自己带来一些实在的益处,这也表现出农民的观念在改变,他们有着强烈的致富 改变自身境况的愿望。总之,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及国家政府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民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民生活方式中现代文明因素日趋增多,消费方式日趋多样化、社交方式日趋改变。不过,目前我国农民生活方式还存在许多问题,表现为发展水平相对不高、不平衡性比较突出,农民自身素质跟不上发展的脚步,落后的文化糟粕依旧存在,消费观念依旧保守,不良风俗滋长,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地影响了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民生活方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三) 对策建议新农村建设是党和政府十分关注的一项工作,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及完成都离不开农民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新农村建设应该重视农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生活方式现代化农 民积极引导,提供保障政府学习转变提供帮助,营造氛围社会团结协作,构建环境社区推动 1. 政府积极引导,为农民生活方式的变革提供保障。政府是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民健康生活方式的主要推动者和执行者,为农民生活方式的变革提供有力保障。在政策方面不仅关心农村经济建设,同时也要注重农民文化、生活建设。一方面要积极引导,让所有居民树立起积极改变生活方式的信心;一方面要完善基础设施,解决好交通、通讯等问题,给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居住条件也为进一步的发展排除障碍;一方面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农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解除农村居民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千方百计增加农民就业能力和就业渠道,加大对新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同时,加强乡村文明建设,构建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体制,培育新的价值观念,建设新农村精神文明,运用多种舆论工具和宣传形式,加强农村教育事业。 2.整合社会资源,营造有助于提升农民生活方式的浓厚氛围。一是大力开展有助于提升农民生活方式的活动。着眼于整合社会资源,围绕“农民主体”集中开展科技、文化和卫生“三下乡”活动和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二是营造有利于提升农民生活方式的文化氛围。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新闻媒体,利用乡村文化站、科技站、卫生院、图书室,以及农民夜校、村民论坛和板报橱窗等农村基层宣传阵地,运用报道评论、公益广告、漫画等农民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广泛宣传文明、科学和健康生活方式的有关知识和信息,扩大科学健康文化的影响力,使广大农民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在教育中自觉提升其生活方式。三是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对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帮助。在社会范围内积极宣传鼓励,开展志愿活动,捐助活动等,对支教、帮扶活动给予支持,凝聚社会力量推动农村发展。 3.传承民族特色,构建和谐社区。为推进积极的生活方式,社区应该构建幸福祥和的人居环境。在这个过程里,应该充分利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传统文化资源丰富的特点,对传统文化进行甄别筛选,对有利于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推进农民生活方式现代化的文化精髓应加以运用,将它融入到社区建设中,构建一个适宜人居,有利发展的社区生活环境。(1)开一定的文化活动,重新鼓励一些民族传统活动的举办,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居民的归属感;(2)加强社区教育,引导农民提高自身素质,分批次分年龄举办一些技能培训活动;(3)完善社区组织建设,群策群力,针对留守老人多的问题,应组织老年协会或其他一些协会,让老人不孤寂;(5)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开阔农民视野,宣传本社区优秀文化和名人事迹,实现社区工作透明公开 4.农民自身要积极应对。在农村实现健康的生活方式归根到底还需依靠农民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实现农村的现代化终究是要实现农民的现代化。农民要积极学习相关政策,利用各种机会(国家培训、网络、电视、书报等)接受教育,努力学习工作技能,积极主动的寻找工作。同时,利用现有条件自主创业,比如,利用当地优势的自然条件发展雪桃种植。苦荞种植,建设养猪场、养鸡场。当然,必须培养一定的风险意识。广大农民应当不断地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闲暇时学习日常卫生保健知识,参加各种活动加强体育锻炼,改变不健康的休闲娱乐方式。(四)创新点及社会影响(1)新时期,随着国家政府的重视以及科学发展观、西部大开发、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能惠及少数民族的战略措施的提出及施行,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农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这是学界都承认的。学者们从衣食住行心里等各个方面入手进行了大量的全面的研究,但是有个不容忽视的缺陷是研究大多针对的是少数民族与汉族的杂居地以及一些经济基础不是特别差的地方,对于纯少数民族聚居的且原本经济条件十分恶劣的地区研究还有所欠缺,而这些地方恰好是最能反映各个政策措施是否实施到位是否有效的试金石,本课题选取云南彝族羊坪乡这样一个纯彝族聚居的偏远高寒山区作为调研地,从枝节细末入手,具体研究其生活方式的变化(2)在调研过程中采取了全方位有重点的调研方式。事先并没有对重点作出详细规定。在调研实施过程中通过最初几天的走访发现了在当前农村存在着基础教育落后,空巢老人精神状态不良好的情况。于是在随后的调研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去了解有关方面的情况。并且在研究空巢老人情况时,少有地将空巢老人的孤寂问题与乡村文化的衰落联系起来,从新的角度阐释了空巢老人的估计问题以及解决方式。(3)调研的具体手段灵活多样。为了拉近与当地居民的距离,已获得他们最真实的感受,团队在走访过程中并没有与当地政府部门合作,而是随机走访,用聊天等方式来获取信息,用送小礼物等方式拉近距离。 调研的成果以一份报告两篇论文的形式体现。 三、 项目总结(一)预期目标完成情况前期:在导师的指导下研究了他人的理论成果,设计了具有针对性的生活方式调查问卷。对整个调研过程作出了统筹安排。 中期:团队成员在2013年7月到2014年8月前往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羊坪彝族乡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实地调查。在此期间内分点发放了居民生活方式调查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82份。在调研期间团队成员都居住在当地老乡家中,问卷之余完成了多次深度访谈,整理了10份访谈记录。得到了当地发展的年鉴特色产业等资料,从各个方面对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有了全方位有重点的了解。 后期:在调研的基础上整理、归纳、分析所得调研数据,结合前期成果以及相关文献,深入研究,并在老师的指导下撰写调研报告;咨询指导老师及相关专家的意见,反复修改调研报告,最终定稿将论文在相关刊物分别成功发表。(二)成绩与收获 以下是对此次调研的成员们的感想和收获名称类型基本介绍影响羊坪彝族乡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分析报告 以调研的问卷、访谈记录和从政府部门搜集到的数据为依托,全方位展现了调研的结果,是当地居民对新时期生活的最直接最真实的反映。 为进一步研究农村居民生活方式的变化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一手资料。乡村文化的衰落与空巢老人的孤寂问题探析论文 立足于目前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热点问题,将空巢老人的问题与乡村文化衰落联系起来,从一个特别的角度看待新时期的农村。 获得校“共青杯”科研论文比赛第三名,并被党史博采杂志收录在2014年8月期刊上。少数民族特困地区的农村基础教育问题与对策论文 基于调研过程中对乡村基础教育问题的观察与感悟,分析了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不足以及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 该成果被改革与开放杂志期刊收录在2014年10月期上。并将收录在万方等多个数据平台以供其他学者研究使用。1.实践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服务社会,运用所学知识实践自我的最好途径。这次调研让我将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了实际工作中,实现到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飞跃,增强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这是我人生一段重要的经历,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有很大帮助,为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步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新经济时代,2.我们大学生除了要掌握科学技术和各种技能,用时还应该具有良好的交际、沟通能力。再次,在这次调研中,通过和各色各样的人交流,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汲取了丰富的营养,真正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正涵义,认识到只有到实践中去、到基层去,把个人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才是我们大学生成才的真正之路。3.此次调研在丰富了我们实践经验的同时,提高了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保证调研的顺利进行。我也亲身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巨大作用,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我们以团队的形式开展,每次问卷调查都分工明确,有采访的记录的拍照的,大家密切配合,使调研成功的完成并趋于完善。4.通过这次调研,我开拓了视野,增长理论才干,并在调研中认清了字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这在无形之中对自己的未来有了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自身努力学习知识并将之与社会相结合的信心和毅力,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和意识。更加让我坚信大学生应该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而不是纸上谈兵,有些事情真正去做了,才能有所收获。无论成功和失败,都能学到一种经验。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人,我们要积极投入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只有这样才能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用到实践中去,我们只有把它灵活地运用到生活、工作上,只有做多了用多了,才能够将它为我所用,才能收获属于自己的经验。(三)存在的不足及原因1.调研得到的初步数据有偏差,不能完全反映现实情况。一方面问卷的设计有不合理之处,加之调研对象文化水平有限,有时不能完全理解所问题目的意思;另一方面,在访谈过程中,由于我们缺乏经验,一部分居民对我们尚有戒备心,在涉及收入、对国家政策等敏感问题上不肯给出实际的想法。2.理论水品不高,总结结果经验不够深入简练。在涉及生活方式的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