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井点降水方案.doc_第1页
[建筑]井点降水方案.doc_第2页
[建筑]井点降水方案.doc_第3页
[建筑]井点降水方案.doc_第4页
[建筑]井点降水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上海绿地集团铭源置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上方公馆西院小高层和高层住宅楼。由扬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 11#、12#楼16层,1#、6#、7#、8#、15#楼为11+1层,底层为车库层,层高2.9m,标准层高2.8m;0.000相对绝对高程8.15m,室内外高差1.45m,建筑总高度11#、12#楼44.8m,1#、6#、7#、8#、15#楼31.9m。地下车库层高2.9m,为半地下形式,建筑面积59928m2。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管桩承台基础。基础埋深为室内0.000以下3.85m。二、工程地质情况1、地形地貌:场区内原为农田,高程为78m地势较为平坦,场地地貌单位为长江下游冲积漫滩地貌单位。2、地层:根据地质报告,场地内地层可划分为9层,2层土如下:(1)层素填土:深灰色,松散状粉质粘土为主组成,上部含植物根茎、碎砖、石子、煤渣等建筑垃圾,结构松散,厚度:0.4-2.1m,平均1.1m。(2)层粉土:灰黄色,中密为主,局部稍密,湿-很湿,含去母碎片,摇震反应中等,无光泽反映,低干强度,低韧性局部为粉砂。厚度:6.2-10.30m,平均7.5m。3、地下水:扬州市地处长江中下游,地下水水位较高,场地内地下水类型属潜水,主要赋存于第(1)(2)(3)层土中,场地内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侧向径流的补给,排泄形式以蒸发和侧向径流为主,在 1.50m-1.80m之间,地下水位季节性变化明显,丰水期地下水位上升,枯水期地下水位下降,据调查该区地下水埋深近3-5年变化范围在0.50-1.80m之间,即年最高水位0.50m,年最低水位1.50m,一般埋深在1.0m左右,雨季时地下水位较高,地表有积水现象。4、地质报告施工建议根据新建工程基坑工挖深的特点,基坑周边建筑物有足够的场地,可采用放坡开挖,做到坑壁的支护工程。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地下水位较高,基坑开挖时需要降水措施。根据地质报告提供的土层及水位关系,采用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附录F01中的有关公式计算。三、井点类型的判定: 1、自然地面上部是透水层,第(3)层为粘土层隔板,井点类型为潜水完整井。2、涌水量计算公式的确定:井点类型为无压完整井采用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附录F01、07。3、一级井点降水深度的确定:一期井点降水工程从土0.00计算,基础埋深1.5m左右,土0.00高于自然地面0.5m,地下水埋深在自然地面-0.5m以下。井点管理设深度HA(不包括滤管的计算)HAH1+h1+IL 基础埋深H1=1.5m,基坑底面至降低后听地下水位的距离h1=0.5m,水力坡度I=1/10,井点管至基坑中心的水平距离L=202=10m,HAH1+h1+IL=1.5+0.5+1/1010=3m。根据井点管理埋设深度计算,井点主管安装贴近地下水,要求一级井点有效降水深度S=3+1=4m(取10m),满足降水深度要求。四、井点降水计算目前该工程基础施工处于夏季,地下水位变化较大,根据地质报告提供,场地地下水位埋在自然面面-0.5m以下,基础设计埋置1.5m左右,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提供的地质情况及基础设计施工的要求,为确保施工质量及工程顺利运行,采用一级井点降水,配合基础施工。基坑开挖深度1.5m。按照建筑基坑边坡支护技术规程和施工规范的要求对建筑物基坑涌水量分别计算。按建筑基坑边支护技术规程附录F1-01、F07。一期井点降水工程基坑一级井点根据地质部面图,按潜水完整井计算涌水量,公式为Q=1.366k(2H-S)S/1g(1+R/r0)Q井点系统总涌水量(m3/d)K渗透系数(m/d)H含水层有放带深度(m)R抽水影响半径(m)S水位降低值(m)r0基坑等效半径(m)K=2m/d, H=9.7m, S=1.5m R=10m, r0=19.55m经计算,边长为60m20m,深为1.5.m的矩形区域涌水量为407.52m3/d。35泵型选择 射流泵选用QJD-60型,排水量为1440m3/d五、井点系统的布置根据井点降水计算结果,满足施工要求,降水有效深度1.5m。 一期井点降水工程的影响半径是10米,所以在它的影响半径范围之内。(1)安装顺序:从自然地面平整场地定位放线后,基坑外侧1m处,组装。使主管贴近地下水,周边组装一级井点支管及抽水设备埋设支管,连续井点总管调试至正常工作。开机48小时后,挖土深度至基底,预留0.3m宽做人工开挖。(2)井管埋设:采用50-70m冲管(或管式高压水冲枪)冲孔。孔径一般300-400mm,深度比滤管深0.5-1.0,冲孔所需压力应根据该土质情况而定,并作上下左右摆动,井管间距1.2m为主,井管到达设计深度后,在井管孔壁间用洁净的粗砂灌实,井点管应位于砂滤的中间,并作试验;在装好口填下0.50-1.0m的粘土,防止漏握,粘土填实应当深至需控范围内0.5-1.0m的粘土,全部井点管埋设完毕后,接通总管与抽水设备进行试抽水,检查有无漏气,漏水现象,出水是否正常,发现有异样检修后方可使用。(3)井点使用时,应保持持续不断地抽水,正常出规律是“先大后小、先浑后清”,如不上水或水一直较浑,或出现清后又浑等现象,应立即检查,及时修正,值班人员要经常观测井点的真空度,一般不应小于55.3-66.7Kpa。如发现井点真空度不够时,应先检查管路是否漏气,井管与总管连接是否牢固,并对之及时处理。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井管的淤塞情况,当井点管淤塞太多,严惩影响井点的降水效果时,需用高压冲洗井点管划拨出重埋。六、降水设备一期井点降水工程所用降水设备。轻型井点性能参数如下:型号3BA-9泵重50kg抽吸深度3.0-7.0m排水量3.1-55M3/h转速2900r/min轴动率4.6-6.32千瓦效率62.5-68.2%叶轮直径168mm单吸式离心泵性能参数:类别轻型井点井管根数32根配用功率7.5KW总管长度50米轻型井点:支管采用6m长,滤管长度1.0m,总长为6m,内径48mm的井点管,集水总管采用内径为87mm的无缝钢管。整个工程所需3BA-9型离心泵6组,2.2KW潜水泵6台。75W发电机组1台(甲供)。为保证基坑无积水,及时排出坑内的明水,在基坑基础外边高积水沟槽和积水坑,积水沟槽每30m设积水坑1个,i=2%用2.2KW潜水泵抽去基坑表面积水,随基坑的加深同步实施。场地含水层在-层,井点支管滤管部分必须填足粗砂滤层,已确保降水效果。七、安全措施(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2)井点电路必须有组织铺设,不得乱拉乱接,井点线和照明线必须分开。(3)组装井点埋设支管时,行人一律不得靠近扒杆及冲枪。(4)在施工过程中,若遇暗沟、电缆线、下水道管,应及时通知甲方协商解决;(5)施工时应用专人指挥,力争不损坏降水设备及主支管,如有损坏。立即更换,保证正常降水出水。(6)施工中应防止天气的突发情况,在基坑道路四周设排水明沟,保证流水的畅通,不影响基坑积水。(7)基坑边坡土方进行硬化处理,钢丝网、水泥沙浆粉刷找平,使流水及时进入基坑底积水泵排出基坑积水。1、应急措施(1)工程基坑在施工中,应防止天气变化的突发情况,在基坑道路四周设排水明沟,保证流水的畅通,不影响基坑边坡的安全。(2)基坑边坡土方进行埂化处理,钢丝网、水泥砂浆粉刷找平,使流水及进进入基坑底积水沟槽,及时用潜水泵排出基坑积水。(3)为确保工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